戌夫山。


    這座太行山脈北麓的一座小山因黃巾之亂而在並州聲名鵲起,自黑山張燕、張白騎等陸續歸順劉備後,這座小山卻以盜匪橫行而聞名並州。


    雁門兩任太守幾次圍剿都未能清剿幹淨,反而使得戌夫山名氣大振,祝奧、祝公道兄弟更借機成為戌夫山的首領。


    早先祝奧以智謀立足,祝公道以勇武及在陸城軍學的皮毛在戌夫山中占據一席之地,之後應對雁門郡郡兵的圍剿中先後陰死前首領及異己者,數年間竟然把戌夫山數百盜匪弄成自家私兵而且甲械精良。


    祝奧一直未忘破家滅族之恨,總想報複陸城軍,可是隨著劉備吞並三輔、巴蜀、西涼,陸城軍勢力越來越強大,二人複仇的希望越來越小,以致於祝公道想前去投靠袁紹,祝奧阻止,與其帶千人遠至冀州投靠袁紹,還不如坐守戌夫山,等袁紹軍滅公孫瓚後,為袁紹攻並的先鋒呢?


    為此,兄弟二人在戌夫山苦練精銳。


    “司馬,山下有一人自稱是校尉故人,想要上山拜訪校尉。”


    祝奧正在喝酒消愁,突然有心腹入內道。


    祝奧為了凝聚軍心,令祝公道號戌夫校尉自任軍中司馬,山中皆以軍中規矩稱唿。


    “故人?”


    祝奧聞言一驚,他已離開晉陽數年,就是有故人恐怕也早逃離並州,怎還會冒死而來?再說他的身份極為隱秘,知者甚少。


    怎會有故人來訪?


    難道是……


    祝奧酒意大散,隨即看向那人:“你可認識?”


    心腹搖頭道:“某並不認識,祝校尉已下山去看。”


    祝奧聽到祝公道已下山心中稍定,穩了穩心神道:“來人何等打扮?”


    “來人為首者未及冠,一身深袍,腰懸寶刀,甚美貌,身邊侍從皆勇士,隻是看著不像漢人。”


    “不像漢人?”


    祝奧心中一跳,鮮卑大舉入侵,並喊出蕩平並州的旗號,祝奧早就等著鮮卑殺來的一天,可明明昨天還沒消息,今天就有鮮卑人出現,他們是從哪來的呢?


    祝奧心中的疑團越來越多,更加勾起見見故人的欲,望。


    祝公道沒讓祝奧多等,就親自引著故人來到祝奧帳內,祝奧看著眼前這位美姿儀的弱冠少年,雖然身形單薄,可是眼睛裏卻透出一股子英氣來。


    祝奧還沒問,祝公道就介紹道:“大兄,這位就是晉陽大名鼎鼎的司馬懿,司馬二郎。”


    “哦!”


    祝奧大吃一驚,司馬一族被滅族在並州可謂人盡皆知,祝奧一心想給劉備上眼藥,自然知道司馬家的事情,為此他還特意讓人描繪一張司馬懿的圖像,那圖像雖然是別人迴憶著畫出,不過跟眼前的少年很有幾分相似,隻是畫中少年更文弱些。


    司馬懿能從陸城軍的追殺中逃出並州,想必殺人無算,文弱氣質自然再無從談起。


    司馬懿家族被陸城軍屠滅,司馬懿與劉備有滅族之恨,跟自己的殺父之仇一樣如此算來他倆是天然的盟友。


    祝奧忙道:“莫非是晉陽神童,司馬建公二子司馬仲達乎?”


    司馬懿聞言一笑:“某想沒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冒充司馬懿這個小人物吧!”


    祝奧聞言忙擺手:“仲達此言差異,司馬可不是小人物,不是小人物。”


    司馬懿之父司馬防,字建公。


    二人相互吹捧一陣,祝奧見司馬懿還穩坐釣魚台,不由腹誹:不愧是河內望族之後,僅憑他這般年紀就有如此耐性,日後成就不可限量啊?


    祝奧眼光不錯,司馬懿就是靠耐性的熬著,終於熬死曹操,熬死賈詡、熬死曹丕、曹睿以及一幹重臣,這才大權獨攬,最終成就司馬氏江山。


    祝奧問道:“仲達,此番前來見某,不會是為了敘敘舊情吧!”


    司馬懿端起祝奧的酒樽抿了一口,語氣緩慢的說道:“某來,是為了邀請校尉共謀大事。”


    祝奧饒有興趣的問道:“如何共謀大業?”


    司馬懿道:“趁鮮卑騎兵大舉來襲,校尉可率本部隨某殺入晉陽腹地,把晉陽鬧個底掉,然後再迎鮮卑騎兵入並。”


    司馬懿的話,說白了就是讓祝奧當漢奸。


    當漢奸可是千古罵名,祝奧這邊的局勢還沒崩壞到那種形勢,尤其是陸城軍越來越得民心的情況下,一旦鮮卑人戰敗,他等將死無喪身之地。


    祝奧還沒說話,祝公道率先嚷嚷道:“某跟陸城軍血仇再深,那是咱們漢人之間的事情,用不著別人來幫忙,否則某不介意讓爾等越幫越忙。”


    祝公道嚷嚷的厲害,祝奧卻沉默不說,司馬懿知道戌夫山的主心骨乃司馬祝奧,祝公道隻是祝奧擺在明麵上的一個擺設而已。


    司馬懿想到之前看到軍紀嚴明,而且紀律性很強,人人都希望有這麽的本事,可事實證明人並不多。


    司馬懿道:“祝校尉,劉備已平定西涼,您覺得劉備會不會趁這個冬季再次剿匪呢?那時你兄弟兩人想報仇恐怕都辦不成。”


    祝公道激動的一拍席案道:“剿匪又怎麽了?雁門太守幾次剿匪不都是功敗垂成?哼!不管怎樣?咱們都不能投靠鮮卑人,這可是千古罵名啊?大哥,難道你想做中行說、李陵嗎?”


    中行說做了老上單於的軍師,結果被罵數百年,李陵投降匈奴,隴西李氏的名望至此一落千丈。


    司馬懿不理祝公道,對祝奧道:“祝司馬,一旦陸城軍剿匪完畢就是朝外擴張,不論打擊鮮卑還是進攻冀州,並州必定是重兵把守,你覺得失去這次鮮卑入侵的機會,你還有機會複仇嗎?”


    陸城軍的厲害,祝奧自然心裏有數,而且他知道司馬懿說的沒錯,當下瞅向祝公道,祝公道自小接受節義思想,對投靠鮮卑人心裏有莫大的障礙。


    司馬懿又道:“兩位,鮮卑騎兵入並隻是劫掠,一旦入冬必然返迴草原,這並州可不就是二位的天下。”


    祝奧心中怦然一動,良久方道:“好,某願領兵下山。”


    祝公道不甘心的喊道:“大兄。”


    祝奧冷冽道:“不必多說,吾意已決,難道你不想為父親及族人報仇了嗎?”


    祝公道被噎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能低頭不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去種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色天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色天王並收藏迴到三國去種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