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趕到陸城軍大營時,各營已陸續收兵迴營,唯有前營各將正在歸攏屍體,這一戰氐兵、降卒損失不小。
兩戰加起來損失將近數千人,不過治元多等人見援軍離去,陸城軍又將救援將領的頭顱扔到三人麵前。
治元多三人見狀隻好投降,三人一降,連帶著麾下數千人皆降,劉備將三人麾下皆交給楊千萬、李軌等人,又賞賜他們一些甲械安撫。
戲誌才到大營的時候劉備正在安撫諸人。
“見過主公。”
戲誌才令張繡在外紮營,自己率親衛前來見劉備。
“誌才,來得恰到好處,路上有沒有抓到一些俘虜。”
劉備看到戲誌才大喜,其實早有斥候來報,不過戲誌才來得如此及時劉備心裏依然很高興。
戲誌才道:“倒也抓了千餘人,某有要事稟報主公。”
楊千萬等倒也識趣,忙道:“主公若無事,某等先迴營去了。”
“嗯!去吧!”
楊千萬及呂蒙等諸將一一離去。
劉備才問:“誌才,何等要事這麽重要?”
“主公,某在路上抓到韓遂的謀士成公英,那成公英言:韓遂欲掘河水以淹金城。”
戲誌才滿臉慎重得道。
如果成公英所言是真,那陸城軍若無防備的話,此戰不僅不會有成果,反而會將不少精銳陷在此處,若韓遂稍有些野心,就能將空虛的西涼拿下,繼而再次席卷三輔。
賈詡跟劉備對視一眼並無吃驚,劉備解釋道:“其實文和先生早已料到,而且吾已準備水淹金城,對了成公英有沒有說具體時間,既然韓遂也有此計劃,咱們一定得趕在他們前麵。”
戲誌才道:“這個他倒沒說。”
劉備道:“那這個成公英恐怕是詐降真脫身。”
曆史上這個成公英是在韓遂投降後才選擇投降曹操,最後埋沒在曹操人才大海裏。
戲誌才道:“這個看起來不像,他隻是說雨季將到,一旦雨季到來河水暴漲,韓遂就會決河水。”
雨季,金城地區的雨季跟周圍不同,六到八月都是雨季,而周邊各地降雨量普遍很少,這也是西涼為何多戰事的原因。
它不像蜀中,如今蜀中連月大雨,如果不是劉備之前整頓好子午道,恐怕如今大軍隻能等糧盡而返。
賈詡發言道:“也許,這個成公英真的想降。”
劉備道:“不管如何,一定要加強對黃河的巡防,萬一韓遂真的有心要決堤,咱們一定要提前作準備。”
“喏!”
劉備、賈詡、戲誌才商量如何轉移大軍已應對韓遂決堤時,成公英正在韓遂府上解釋自己如何脫身的?
成公英帶近萬人馬去救治元多,如今隻有他一人迴來,韓遂不懷疑才怪,別的營陸續有潰兵迴來,唯有韓遂一千精銳甲士一個沒迴,韓遂看成公英的眼神越來越不對勁。
成公英倒也光棍,竟然直接將自己的遭遇一字不落的說了出來,當然決堤的事成公英沒說,直說自己願意給陸城軍放細作,又把金城的兵力、糧草狀況都告訴戲誌才。
韓遂不愧是梟雄,聽成公英如此說疑心大去,因為成公英沒必要騙自己,如果他真的想投降完全可以不迴來,那樣金城的一切劉備照樣知道。
更何況治元多三人損失殆盡,韓遂的鐵桶陣出現一個大豁口,之前的防禦措施再也不能用,那成公英告訴劉備的信息都已無用。
當下韓遂好言安撫成公英一番,問道:“如今鐵桶陣不攻自破,你覺得下一步咱們該怎麽做?”
成公英道:“既然鐵桶陣已破,索性出城跟陸城軍決戰,不論勝敗僵持住,待雨季到來就是勝利。”
韓遂點頭,歎氣道:“可惜啊!今年的雨季來得有些晚,往年這時候早已大雨連綿。”
成公英道:“主公,恰好來得晚,不然劉備豈不還是躲在狄道不出呢?哪有機會將其一網打盡。”
“不錯。”
二人密謀一陣,成公英才離去。
成公英一走,韓遂立刻招來自己的心腹道:“派人盯住他,看他有什麽異動沒有?記得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喏!”
韓遂的人很快將成公英的府邸監視住,當夜李傕就抓到妄圖進城的陸城軍細作,那細作被李傕一陣毒打就承認是陸城軍派來聯係成公英的。
李傕大喜,隨即將其扭送到韓遂處。
韓遂道:“稚然兄,這麽拙劣的離間計你也信,虧你還是曾縱橫三輔的豪雄呢?”
麵對韓遂的諷刺,李傕無顏離去。
韓遂雖然說走李傕,可心中對成公英的懷疑卻大大增加,難道戲誌才會用這麽拙劣的離間計,還是說有人暗通陸城軍,陸城軍為給他保命使得障眼法。
韓遂正在府內坐立不安,突然派去的暗探來報道:“有一鬼祟之人趁人不備進入成公英府上,丟下一封信就溜走了。”
韓遂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啊!”
“信呢?”
“在這。”
韓遂看了信滿頭大汗,寫封信雖然隻是問成公英是否脫險,脫險就好,不必多做動作,隻要取得韓遂信任便好,這,這完全是成公英已暗通陸城軍的節奏。
韓遂正懷疑著突然成公英前來求見。
韓遂思慮一二道:“快讓他進來,某倒要看看他如何辯解?”0
成公英一進來就遞給韓遂一封信,道:“某得書房上出現一封陸城軍的密信,不過某卻不知其意。”
韓遂接過信,跟剛看過的一模一樣,韓遂疑慮大起,這是怎麽迴事?難道成公英真的問心無愧?
“主公如果沒事,某先告退。”
成公英一臉落寞的模樣。
韓遂突然驚醒,離間計,好高明的離間計,某差點上當,一旦自己跟成公英離心,那自己就失了一臂膀,再加上閻行遠征武威,韓遂差點成了孤家寡人。
“公英,且慢。”
韓遂將手中的信撕掉,安撫道:“如此離間計,某承認高明,但某不是傻子,任人擺布,對了,公英,決堤一事任由你負責。”
“多謝主公信任。”
成公英暗道:躲過一劫。
兩戰加起來損失將近數千人,不過治元多等人見援軍離去,陸城軍又將救援將領的頭顱扔到三人麵前。
治元多三人見狀隻好投降,三人一降,連帶著麾下數千人皆降,劉備將三人麾下皆交給楊千萬、李軌等人,又賞賜他們一些甲械安撫。
戲誌才到大營的時候劉備正在安撫諸人。
“見過主公。”
戲誌才令張繡在外紮營,自己率親衛前來見劉備。
“誌才,來得恰到好處,路上有沒有抓到一些俘虜。”
劉備看到戲誌才大喜,其實早有斥候來報,不過戲誌才來得如此及時劉備心裏依然很高興。
戲誌才道:“倒也抓了千餘人,某有要事稟報主公。”
楊千萬等倒也識趣,忙道:“主公若無事,某等先迴營去了。”
“嗯!去吧!”
楊千萬及呂蒙等諸將一一離去。
劉備才問:“誌才,何等要事這麽重要?”
“主公,某在路上抓到韓遂的謀士成公英,那成公英言:韓遂欲掘河水以淹金城。”
戲誌才滿臉慎重得道。
如果成公英所言是真,那陸城軍若無防備的話,此戰不僅不會有成果,反而會將不少精銳陷在此處,若韓遂稍有些野心,就能將空虛的西涼拿下,繼而再次席卷三輔。
賈詡跟劉備對視一眼並無吃驚,劉備解釋道:“其實文和先生早已料到,而且吾已準備水淹金城,對了成公英有沒有說具體時間,既然韓遂也有此計劃,咱們一定得趕在他們前麵。”
戲誌才道:“這個他倒沒說。”
劉備道:“那這個成公英恐怕是詐降真脫身。”
曆史上這個成公英是在韓遂投降後才選擇投降曹操,最後埋沒在曹操人才大海裏。
戲誌才道:“這個看起來不像,他隻是說雨季將到,一旦雨季到來河水暴漲,韓遂就會決河水。”
雨季,金城地區的雨季跟周圍不同,六到八月都是雨季,而周邊各地降雨量普遍很少,這也是西涼為何多戰事的原因。
它不像蜀中,如今蜀中連月大雨,如果不是劉備之前整頓好子午道,恐怕如今大軍隻能等糧盡而返。
賈詡發言道:“也許,這個成公英真的想降。”
劉備道:“不管如何,一定要加強對黃河的巡防,萬一韓遂真的有心要決堤,咱們一定要提前作準備。”
“喏!”
劉備、賈詡、戲誌才商量如何轉移大軍已應對韓遂決堤時,成公英正在韓遂府上解釋自己如何脫身的?
成公英帶近萬人馬去救治元多,如今隻有他一人迴來,韓遂不懷疑才怪,別的營陸續有潰兵迴來,唯有韓遂一千精銳甲士一個沒迴,韓遂看成公英的眼神越來越不對勁。
成公英倒也光棍,竟然直接將自己的遭遇一字不落的說了出來,當然決堤的事成公英沒說,直說自己願意給陸城軍放細作,又把金城的兵力、糧草狀況都告訴戲誌才。
韓遂不愧是梟雄,聽成公英如此說疑心大去,因為成公英沒必要騙自己,如果他真的想投降完全可以不迴來,那樣金城的一切劉備照樣知道。
更何況治元多三人損失殆盡,韓遂的鐵桶陣出現一個大豁口,之前的防禦措施再也不能用,那成公英告訴劉備的信息都已無用。
當下韓遂好言安撫成公英一番,問道:“如今鐵桶陣不攻自破,你覺得下一步咱們該怎麽做?”
成公英道:“既然鐵桶陣已破,索性出城跟陸城軍決戰,不論勝敗僵持住,待雨季到來就是勝利。”
韓遂點頭,歎氣道:“可惜啊!今年的雨季來得有些晚,往年這時候早已大雨連綿。”
成公英道:“主公,恰好來得晚,不然劉備豈不還是躲在狄道不出呢?哪有機會將其一網打盡。”
“不錯。”
二人密謀一陣,成公英才離去。
成公英一走,韓遂立刻招來自己的心腹道:“派人盯住他,看他有什麽異動沒有?記得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喏!”
韓遂的人很快將成公英的府邸監視住,當夜李傕就抓到妄圖進城的陸城軍細作,那細作被李傕一陣毒打就承認是陸城軍派來聯係成公英的。
李傕大喜,隨即將其扭送到韓遂處。
韓遂道:“稚然兄,這麽拙劣的離間計你也信,虧你還是曾縱橫三輔的豪雄呢?”
麵對韓遂的諷刺,李傕無顏離去。
韓遂雖然說走李傕,可心中對成公英的懷疑卻大大增加,難道戲誌才會用這麽拙劣的離間計,還是說有人暗通陸城軍,陸城軍為給他保命使得障眼法。
韓遂正在府內坐立不安,突然派去的暗探來報道:“有一鬼祟之人趁人不備進入成公英府上,丟下一封信就溜走了。”
韓遂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啊!”
“信呢?”
“在這。”
韓遂看了信滿頭大汗,寫封信雖然隻是問成公英是否脫險,脫險就好,不必多做動作,隻要取得韓遂信任便好,這,這完全是成公英已暗通陸城軍的節奏。
韓遂正懷疑著突然成公英前來求見。
韓遂思慮一二道:“快讓他進來,某倒要看看他如何辯解?”0
成公英一進來就遞給韓遂一封信,道:“某得書房上出現一封陸城軍的密信,不過某卻不知其意。”
韓遂接過信,跟剛看過的一模一樣,韓遂疑慮大起,這是怎麽迴事?難道成公英真的問心無愧?
“主公如果沒事,某先告退。”
成公英一臉落寞的模樣。
韓遂突然驚醒,離間計,好高明的離間計,某差點上當,一旦自己跟成公英離心,那自己就失了一臂膀,再加上閻行遠征武威,韓遂差點成了孤家寡人。
“公英,且慢。”
韓遂將手中的信撕掉,安撫道:“如此離間計,某承認高明,但某不是傻子,任人擺布,對了,公英,決堤一事任由你負責。”
“多謝主公信任。”
成公英暗道:躲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