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逃出長安的消息不過是精明人眼中的禍患,在大漢境內都有人眼中幸災樂禍的消息卻是蔡邕被王允下了大獄。


    眾所周知,蔡邕乃董卓立起來一塊牌坊,雖然很多人不齒蔡大儒的氣節,可蔡大儒在江東十數年,門生無數,最重要的是他乃並州牧劉備的嶽父,陸城軍甲天下,那是唯一能跟西涼鐵騎抗衡的軍隊,難道王司徒幹翻西涼軍還不滿意,還想幹翻陸城軍不成?


    滿朝文武都替蔡邕說情,可王允依然將其押進大獄,隻因蔡邕拜祭董卓的屍首。


    蔡邕卻因此挽迴一些名聲,能不畏強權而拜祭舊主,可謂舍生取義也!


    漢朝士子就是在這種學術的氛圍內成長。


    呂蒙不是沒有勸阻過蔡邕,可蔡邕一意孤行,還拿劉備做例子,哪怕是蔡穀的勸說依然不能打動蔡邕的決定,他一定要送董卓最後一程。


    蔡邕下了大獄,呂蒙立刻發動所有的關係去說王允,王允卻不為所動,敢公然拜祭董卓,如果他沒有動作,那西涼餘孽豈不是認為他軟弱可欺,萬一造起反來又是禍事,殺一蔡邕而消弭一場戰亂,蔡邕也算死得其所。


    太尉馬日磾、尚書令士孫瑞、太常楊彪、博士韓說連番給王允說情,王允不為所動,這造成士孫瑞跟馬日磾等關西士族的離職。


    小皇帝為蔡邕求情卻被王允狠狠教訓一頓:為君者,豈能因一人生死而枉顧天下百姓的生死。


    王允認為不殺蔡邕,不足以震懾西涼餘孽,殊不知他關押蔡邕,獨斷專行不聽人言,造成關西士族的心灰意冷,這讓西涼餘孽王蒙、李方等人心思活泛,偷偷派人去馮翊聯係李傕、郭汜。


    而長安城內有董卓初死時的舉朝歡慶到糧草不繼的頭疼,王允不得不減少對並州軍的賞賜,連一些西涼鐵騎的部眾也被殺死,使得西涼餘孽人心惶惶,如果不是呂布跟雒陽禁軍坐鎮,西涼降卒早就反了。


    王允掌控朝堂,又把目光投向軍隊,先是掌握兩萬西涼鐵騎精銳的皇甫嵩升任太尉虛職,接著他命胡軫、楊定、楊瓚分掌西涼鐵騎,這讓眼巴巴瞅著西涼鐵騎的呂布大惱。


    呂蒙在戲誌才的指引下聯係自己在太學的同學,如楊阜、薑隱、趙昂、尹奉、姚瓊、孔信,武都人李俊、王靈,冀城楊嶽,安定梁寬,南安趙衢、龐恭,長安費曜等一起鼓動太學生前往皇宮前請命,請王允放了蔡邕。


    王允得到消息後惱羞成怒,當時下令命呂布驅散太學生,另一邊命人毒殺蔡邕。


    王允的一意孤行讓關西士族跟太學生大失所望,一時間長安城有誌之士退卻,朝堂徹底成了王允的一言堂。


    “王子師,其實本心並不壞,隻是為何掌權後卻變成這樣呢?”


    長城外,一個博儒坐在馬車內,掀著車簾望向皇宮的方向歎息。


    “伯喈公,時間不早了,咱們該走了。”


    馬車前一個身材壯碩的少年儒生勸道。


    伯喈公?


    馬車裏的正是蔡邕,其實王允要的是蔡邕的死訊,至於蔡邕是不是真的死又有什麽關係呢?


    呂蒙製造的太學生請命隻是一場煙霧,戲誌才早安排替身替蔡邕下獄了。


    劉備為今天已準備數年,豈會讓蔡邕輕易被王允殺死,就算蔡邕什麽都不做,單其出現在晉陽都會給劉備帶來無窮的聲望。


    漢朝,有名望就有實力,袁紹憑借四世三公的家室輕易取得冀州,還有大批量文武百官,曹操擺脫閹黨的帽子就得到兗州跟潁川士族的支持,這才有了曹魏政權的基礎,袁術這個浪蕩子靠家室就能在江淮之地搞風搞雨數年,還一度成為天下第一實力諸侯。


    蔡邕就像個活招牌,他能吸引無數學子前往並州求學,如今並州根基已成,日後若想統一天下,靠的就是源源不斷的人才,而源源不斷的人才都是從大儒門下出來的。


    蔡邕這一走,不止有呂蒙帶隊,還有楊阜兄弟跟薑隱兄弟、趙衢等涼州士子,畢竟晉陽的龍山書院對寒門士子的吸引力無與倫比。


    長安朝廷變成一團糟,王允的強勢非但沒有快刀斬亂麻,反而讓情況更亂。


    河東,關羽利索的解決掉北屈的胡才,直下皮氏城。


    張郃、徐晃渡河殺進平陽城,楊奉棄城而逃,韓暹死於亂軍中。


    張郃、徐晃隨即揮師南下,與賈逵、毋丘興匯合在白波穀,白波穀再次被陸城軍攻破,賈逵一把火將白波穀燒的精光,楊奉無奈自刎於白波穀。


    郭太聽聞消息,聚兵直撲安邑,妄想拚死一搏。


    河東太守陰斐招募青壯守城,且親自督戰在城頭,終於在苦熬三日後,徐晃、張郃率大軍至,兩軍決戰一天一夜,郭太、李樂戰死,其餘白波賊降得降,逃的逃,白波之亂徹底平息。


    白波之亂的平息讓大陽地區的徐榮坐立不安,就在幾天前他還想趁火打劫,僅僅半月不到形勢急轉而下,不僅白波賊被剿滅,就連自己的主子也被人所殺。


    是為董卓複仇,還是聽命於朝廷?


    原本還有牛輔這個頂頭上司,結果牛輔這酒囊飯袋自己把自己玩死,真是晦氣!


    董卓一死,長安朝廷對自己視而不見,自己就像是被丟到一群狼窩裏的孤兒,無依無靠,起碼在這河東沒人會助自己,我該怎麽辦?


    徐榮迷茫了?


    劉備的說客適時趕到,徐榮這員大將,劉備自然是垂涎三尺,如今他孤軍在外,劉備怎會放棄收複他的好機會?


    徐榮看著陳震道:“某上有主公,心有陛下,何必要投劉並州?”


    陳震冷笑:“徐郎,董賊已死,陛下尚小,你不為自己想,也該為手下兒郎想想吧!某家主公親率精銳至安邑,來此不過數日功夫,是隨某家主公前往長安勤王,還是成為某家主公勤王除掉的第一個叛賊,你自己選?”


    功臣與叛賊?


    是你,你怎麽選?


    而徐榮好像沒得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去種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色天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色天王並收藏迴到三國去種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