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並?
隻是說的好聽,還不如投靠陸城軍,從此黑山軍就成為曆史。
張燕的提議引起諸渠帥強烈不滿。
張白騎卻很平靜,沒有想象中氣惱,好像腦海裏並不是那麽反對,自從他知道張旭可能是劉備的兒子後潛意識就認為黑山軍並入陸城軍是遲早的事。
大部分黑山渠帥不同意張燕的提議,這次會麵自然是不歡而散,張白騎又率大部分黑山渠帥返迴石邑,與淳於瓊對壘於石邑城。
太史慈止步於望都,韓莒子進入常山止步於南行唐,兩人的止步不前讓張白騎明白合並乃大勢所趨,除非張白騎願意看到黑山軍被四麵攻擊而敗亡。
既然合並不可避免,張白騎隻有拿這幫不願意合並的黑山渠帥所部來討好劉備,以期博個前程。
有句話叫做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是嗎?
張白騎一改之前的防禦,從毋極、靈壽等縣調迴黑山賊大部精銳以及裹挾的青壯,軍力極速膨脹到近二十萬,張白騎令黑山諸部輪流攻擊淳於瓊大營。
淳於瓊數次出戰,雖然每次都殺得黑山諸部潰散而去,可兵力卻一點點被消耗,大將蔣義渠、馬延、馮禮等皆負傷,而二十萬黑山賊隨著張白騎的召喚反而越聚越多。
淳於瓊不得不向郭圖求取援兵,自己堅守壁壘不出,任由黑山賊叫罵而不出。
數日後,在趙國的袁譚率三千精銳至,淳於瓊才鬆了口氣。
“大公子,都是某無用,讓大公子冒此險。”
袁譚身為袁紹長子,且頗有袁紹年輕時的風采,淳於瓊還是很看重袁譚的,因此收起自己的踞傲施禮。
袁譚雖然是長子,可自幼母親便難產而死,又隨袁紹為其祖父母守孝六年,而後又長在汝陽老家,從小就有袁紹幾分風采,少年老成。
自然比不得跟在袁紹身邊的袁尚受寵,況袁尚之母劉夫人乃兗州刺史劉岱的族妹,如今劉岱與袁紹是盟友,劉夫人及袁尚都是袁紹的心頭肉。
袁譚此番出使趙國安撫趙國士族,就是隨袁紹而來的辛評、郭圖等人恐袁紹有廢長立幼的意圖,因此力薦袁譚出使,一則防袁譚被劉氏所害,二則讓袁譚發展自己的勢力,以防日後被劉夫人所害。
在古代繼承人一事素來甚重,袁譚為長子又賢亦成年,一旦袁紹有事,袁氏勢力就有君主立刻繼位,不至於被別人挑撥而內訌。
袁譚自幼在袁家長大,權謀與眼光自然不俗,淳於瓊的低姿態讓他大喜,不過他強按下心中喜悅,恭謙道:“叔父,何出此言?若沒叔父率部前來,這中山兩郡俱被黑山賊吞沒,父親即為冀州刺史,吾身為人子,豈能坐視不管?叔父既然是父親委任的主將,吾雖率趙國兵來,不過還請叔父不要以某的身份而忌諱什麽,盡可發號施令,某絕無二言。”
淳於瓊乃袁紹軍中二號人物,淳於瓊身為西園八校尉之一,在世家跟宦官勢力穿插的西園軍中任一校尉,足以證明淳於瓊的才華,絕非是三國演義裏的廢物。
袁紹棄官入渤海,淳於瓊毫不猶豫的追隨,而且又甘於讓權,這資曆與實力毫無意外的是袁紹軍第二號人物,袁紹的數萬大軍都是淳於瓊編練出來的。
袁紹謀取中山兩郡,就是讓淳於瓊來混戰功的同時保證不出意外,畢竟淳於瓊不升,他下麵的這些將領的官職如何升上去?
袁譚的謙恭旁淳於瓊極為受用,一揮手道:“既然如此,那某就僭越了,公子裏麵請。”
“叔父請。”
淳於瓊當夜在帳中為袁譚設宴,淳於瓊什麽都好,就是一樣不好,嗜酒,因此他行軍打仗從來不忌酒。
酒過三巡後,袁譚試探的問道:“叔父,某初次上陣還望叔父多多指教,如今這形勢該當如何用兵?”
淳於瓊笑著撫須,道:“哈哈!顯思莫要驚恐,黑山賊雖有二十萬之眾,某視之如草芥爾。”
淳於瓊笑完,看到諸將臉色不善,複道:“雖然隻是草芥,可畢竟有二十萬之眾,吾等不足萬人,黑山賊便是不反抗任某等砍殺,累也能累死咱們,因此硬拚不可取。”
淳於瓊雖然語出狂妄不過腦袋還算清醒,袁譚聽了隻點頭,恭維道:“叔父既然如此說,胸中必定有奇計啊!”
淳於瓊搖頭:“奇計沒有,不過拙計有一條,黑山賊雖有二十萬,然大多是被裹挾的青壯,其精銳某猜不足三萬餘。在這裏二十萬青壯戰力不俗,可一旦某撤離這裏,別說二十萬大軍的吃住,單行軍就是個大問題。”
袁譚明悟:“叔父這是誘敵深入之計。”
淳於瓊笑道:“公子,真是熟讀兵書啊!”
“不錯,不錯。”
淳於瓊計定,蔣義渠、馮禮、馬延等心中大定,同時向袁譚恭維道:“公子,熟讀兵書,某等不如也!”
二十萬黑山賊在湊齊攻城器械後,圍著淳於瓊的營盤攻打起來。
淳於瓊當夜親率趙國郡兵在先,馮禮、馬延在左右兩翼,蔣義渠斷後殺出二十萬黑山賊的包圍圈。
黑山軍得到淳於瓊留下的大量輜重大喜,都以為淳於瓊敗退紛紛追了上去。
張白騎急令黑山諸渠帥不得追擊,可為時已晚,有四五渠帥被斷後的蔣義渠斬殺,淳於瓊大部退往元氏。
誘敵深入,淳於瓊的眼光真老辣,二十萬青壯在黑山賊的看管下,累也能累死淳於瓊的萬餘精銳,可一旦淳於瓊退軍,二十萬青壯在追擊的路上至少得跑散大半。
這還不算行軍速度跟路上糧草的損耗,一旦黑山賊的行軍隊形被拉開,淳於瓊就能把黑山軍所部各個擊破。
jz縣廨,張燕跟黃敘相對而坐,黃敘率五千陸城步兵而來,主將乃李嚴,不過黃敘曾跟張燕打過交道,因此他來見張燕,提醒張燕囑咐張白騎不要中了淳於瓊的誘敵深入之計。
張燕看著黃敘道:“子武放心,淳於瓊沙場老將,白騎也是百戰之將,淳於瓊若拿對平常山匪策略對付白騎定然會吃大虧。”
隻是說的好聽,還不如投靠陸城軍,從此黑山軍就成為曆史。
張燕的提議引起諸渠帥強烈不滿。
張白騎卻很平靜,沒有想象中氣惱,好像腦海裏並不是那麽反對,自從他知道張旭可能是劉備的兒子後潛意識就認為黑山軍並入陸城軍是遲早的事。
大部分黑山渠帥不同意張燕的提議,這次會麵自然是不歡而散,張白騎又率大部分黑山渠帥返迴石邑,與淳於瓊對壘於石邑城。
太史慈止步於望都,韓莒子進入常山止步於南行唐,兩人的止步不前讓張白騎明白合並乃大勢所趨,除非張白騎願意看到黑山軍被四麵攻擊而敗亡。
既然合並不可避免,張白騎隻有拿這幫不願意合並的黑山渠帥所部來討好劉備,以期博個前程。
有句話叫做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是嗎?
張白騎一改之前的防禦,從毋極、靈壽等縣調迴黑山賊大部精銳以及裹挾的青壯,軍力極速膨脹到近二十萬,張白騎令黑山諸部輪流攻擊淳於瓊大營。
淳於瓊數次出戰,雖然每次都殺得黑山諸部潰散而去,可兵力卻一點點被消耗,大將蔣義渠、馬延、馮禮等皆負傷,而二十萬黑山賊隨著張白騎的召喚反而越聚越多。
淳於瓊不得不向郭圖求取援兵,自己堅守壁壘不出,任由黑山賊叫罵而不出。
數日後,在趙國的袁譚率三千精銳至,淳於瓊才鬆了口氣。
“大公子,都是某無用,讓大公子冒此險。”
袁譚身為袁紹長子,且頗有袁紹年輕時的風采,淳於瓊還是很看重袁譚的,因此收起自己的踞傲施禮。
袁譚雖然是長子,可自幼母親便難產而死,又隨袁紹為其祖父母守孝六年,而後又長在汝陽老家,從小就有袁紹幾分風采,少年老成。
自然比不得跟在袁紹身邊的袁尚受寵,況袁尚之母劉夫人乃兗州刺史劉岱的族妹,如今劉岱與袁紹是盟友,劉夫人及袁尚都是袁紹的心頭肉。
袁譚此番出使趙國安撫趙國士族,就是隨袁紹而來的辛評、郭圖等人恐袁紹有廢長立幼的意圖,因此力薦袁譚出使,一則防袁譚被劉氏所害,二則讓袁譚發展自己的勢力,以防日後被劉夫人所害。
在古代繼承人一事素來甚重,袁譚為長子又賢亦成年,一旦袁紹有事,袁氏勢力就有君主立刻繼位,不至於被別人挑撥而內訌。
袁譚自幼在袁家長大,權謀與眼光自然不俗,淳於瓊的低姿態讓他大喜,不過他強按下心中喜悅,恭謙道:“叔父,何出此言?若沒叔父率部前來,這中山兩郡俱被黑山賊吞沒,父親即為冀州刺史,吾身為人子,豈能坐視不管?叔父既然是父親委任的主將,吾雖率趙國兵來,不過還請叔父不要以某的身份而忌諱什麽,盡可發號施令,某絕無二言。”
淳於瓊乃袁紹軍中二號人物,淳於瓊身為西園八校尉之一,在世家跟宦官勢力穿插的西園軍中任一校尉,足以證明淳於瓊的才華,絕非是三國演義裏的廢物。
袁紹棄官入渤海,淳於瓊毫不猶豫的追隨,而且又甘於讓權,這資曆與實力毫無意外的是袁紹軍第二號人物,袁紹的數萬大軍都是淳於瓊編練出來的。
袁紹謀取中山兩郡,就是讓淳於瓊來混戰功的同時保證不出意外,畢竟淳於瓊不升,他下麵的這些將領的官職如何升上去?
袁譚的謙恭旁淳於瓊極為受用,一揮手道:“既然如此,那某就僭越了,公子裏麵請。”
“叔父請。”
淳於瓊當夜在帳中為袁譚設宴,淳於瓊什麽都好,就是一樣不好,嗜酒,因此他行軍打仗從來不忌酒。
酒過三巡後,袁譚試探的問道:“叔父,某初次上陣還望叔父多多指教,如今這形勢該當如何用兵?”
淳於瓊笑著撫須,道:“哈哈!顯思莫要驚恐,黑山賊雖有二十萬之眾,某視之如草芥爾。”
淳於瓊笑完,看到諸將臉色不善,複道:“雖然隻是草芥,可畢竟有二十萬之眾,吾等不足萬人,黑山賊便是不反抗任某等砍殺,累也能累死咱們,因此硬拚不可取。”
淳於瓊雖然語出狂妄不過腦袋還算清醒,袁譚聽了隻點頭,恭維道:“叔父既然如此說,胸中必定有奇計啊!”
淳於瓊搖頭:“奇計沒有,不過拙計有一條,黑山賊雖有二十萬,然大多是被裹挾的青壯,其精銳某猜不足三萬餘。在這裏二十萬青壯戰力不俗,可一旦某撤離這裏,別說二十萬大軍的吃住,單行軍就是個大問題。”
袁譚明悟:“叔父這是誘敵深入之計。”
淳於瓊笑道:“公子,真是熟讀兵書啊!”
“不錯,不錯。”
淳於瓊計定,蔣義渠、馮禮、馬延等心中大定,同時向袁譚恭維道:“公子,熟讀兵書,某等不如也!”
二十萬黑山賊在湊齊攻城器械後,圍著淳於瓊的營盤攻打起來。
淳於瓊當夜親率趙國郡兵在先,馮禮、馬延在左右兩翼,蔣義渠斷後殺出二十萬黑山賊的包圍圈。
黑山軍得到淳於瓊留下的大量輜重大喜,都以為淳於瓊敗退紛紛追了上去。
張白騎急令黑山諸渠帥不得追擊,可為時已晚,有四五渠帥被斷後的蔣義渠斬殺,淳於瓊大部退往元氏。
誘敵深入,淳於瓊的眼光真老辣,二十萬青壯在黑山賊的看管下,累也能累死淳於瓊的萬餘精銳,可一旦淳於瓊退軍,二十萬青壯在追擊的路上至少得跑散大半。
這還不算行軍速度跟路上糧草的損耗,一旦黑山賊的行軍隊形被拉開,淳於瓊就能把黑山軍所部各個擊破。
jz縣廨,張燕跟黃敘相對而坐,黃敘率五千陸城步兵而來,主將乃李嚴,不過黃敘曾跟張燕打過交道,因此他來見張燕,提醒張燕囑咐張白騎不要中了淳於瓊的誘敵深入之計。
張燕看著黃敘道:“子武放心,淳於瓊沙場老將,白騎也是百戰之將,淳於瓊若拿對平常山匪策略對付白騎定然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