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偉公一世英名盡被小人所毀。”


    曹操日夜兼行,可依然沒追上朱儁,聽到朱儁兵敗時不由感慨道。


    一旁的朱桓滿臉沮喪,問道:“孟德兄,今後作何打算?”


    曹操道:“天下唯有劉玄德可敵西涼鐵騎,諸公雖擁兵眾,然卻各具私心,不肯複漢室,吾意去河內,勸玄德複進兵河南,先下雒陽,再攻函穀關,某不信諸侯還能坐視,一旦數十萬大軍西向,小小的函穀關豈能阻擋,外加三輔士族相助,長安將不攻自破。”


    朱桓道:“既然孟德兄心意已決,某亦將去陽城見叔父大人。”


    “也好,那休穆兄,希望我們還有機會並肩作戰。”


    曹操對朱桓深情說道:“見到公偉公替某問好。”


    “保重。”


    曹操不知道自己放走孫吳大營的一員大將,如果曆史不改變,曹操永無機會與朱桓並肩作戰。


    徐榮左征右討,終於把雒陽城的危機解決掉,雒陽周圍十室九空,隻有雒陽一座孤城矗立著,心有不安的董越求援報告一封接一封的遞往長安。


    長安經過數百萬人的遷都又恢複一些西漢的人氣,而這人氣卻是靠無數人的白骨鋪墊而來,這一路死傷百姓至少有數十萬,不少大臣也死於路上,如前司徒崔烈,當然也有一些人被董卓重用,如新司徒王允、太仆士孫瑞等。


    如果不是這些人的幫助,董卓遷都的數百萬人能到達長安的恐怕將十不足一。


    不論怎麽詆毀儒家,起碼古儒們對民為貴君為輕落實挺好,不會想後期的儒生,為了利益拋棄天下蒼生。


    董卓迴到長安自己的老巢才心安,問李儒道:“西涼的馬騰、韓遂可有異動?”


    李儒道:“主公安心,馬騰得了主公扶波將軍的許諾,一直賣力的替主公牽至韓遂,還有許多羌人部族給韓遂搗亂,韓遂至今很老實。”


    “那就好,那就好。”


    董卓坐鎮長安,最怕的就是韓遂、馬騰趁虛而入,至於羌胡不過是為了錢財,他從雒陽搜刮的錢財遠比長安等地的多數十倍。


    長安破了可以修,長安無人正好可以安置自己帶來的數百萬人口,若長安被馬騰、韓遂攻破,那才是禍患。


    “關東形勢如何?”


    西涼無事,董卓才有心關注關東。


    李儒道:“雒陽形勢不好,雒陽與關中的聯係已被陸城軍切斷,幸好劉備已迴軍並州,不然雒陽恐怕得放棄了。”


    董卓點頭:“不能激怒劉備,盡量安撫他,派使者去,文憂,你看怎麽安撫他?”


    李儒思慮一二道:“加官進爵,還有美女。”


    董卓皺眉:“他會接受嗎?”


    李儒道:“劉備乃沒落宗室,他的官職最高不過執金吾,不是他不想要高官,而是靈帝不給,沒有高官他如何掌控並州?”


    “他不是已經是並州刺史了嗎?”


    董卓反問。


    李儒道:“不夠,名分有時候很重要,主公可加封他為並州牧、晉陽侯、度遼將軍加持節。”


    董卓一愣:“這樣一來他豈不是能名正言順的割據並州?”


    李儒道:“主公不加封,他就不割據並州了嗎?”


    董卓搖頭,李儒接著道:“既然控製不了,就給他名分,一則告訴天下人,跟主公一樣尊奉漢室的都好事無限,二來,劉備突然跟主公停戰不蹊蹺嗎?天下人豈不懷疑?那劉備轉眼就成眾矢之的,河北諸侯定人人提防劉備聽朝廷之令而攻擊自己,說不定董卓派人串聯一下,還能讓河北諸侯攻擊劉備,這樣主公豈不是壓力驟減?”


    董卓點頭,隨即皺眉:“萬一他不接受呢?”


    李儒哼道:“劉辨已死,靈帝隻有當今陛下一子,劉備不奉旨那就是不尊漢室,不尊漢室他的仁德之名就會壞掉,那他就是自立,以及自決於天下人。”


    “善。”


    沒了劉備這個心腹之患,董卓大喜:“誰可為使?”


    “太尉馬日磾。”


    董卓點頭:“馬日磾三朝重臣可也!”


    李儒道:“為讓劉備低頭,儒還有一計。”


    董卓喜道:“說來聽聽。”


    李儒道:“某聞劉備與蔡邕早有聯姻之意,劉備為此一直未娶正妻,聞聽蔡邕長女已及笄,不如讓陛下下旨賜婚,劉備若接就一起接,若不接,嗬嗬!蔡邕與劉備關係必破裂。”


    “妙啊!”


    董卓擊掌大讚,讚完又猶豫:“可,蔡女已有婚約?”


    董卓好色,豈不知蔡邕有女才色俱全,他早有心納之,可蔡邕言蔡琰與河東衛氏有聯姻,董卓才死了心。


    畢竟蔡邕是他尊重的,而河東衛氏一直支持他,他未進兵雒陽時,糧草多來自衛氏。


    李儒道:“主公,某豈不知,主公可透露給衛氏,這是劉備逼婚,衛氏豈不更為主公賣力,有衛氏相助,河東安穩,河東安穩,三輔無憂也!”


    董卓點頭,一石數鳥,好計謀。


    劉備心腹之患已去,董卓隨即想起董越的求援:“雒陽怎麽樣了?”


    李儒道:“雒陽形勢雖不好,不過經過徐榮的左征右討,雒陽已平穩,不過要想保住雒陽,必須派援軍出關東。”


    董卓點頭:“徐榮表現不錯,加封他為中郎將,另外令李傕、郭汜、張濟三人組織兵馬,準備出略關東。”


    “主公且慢。”


    李儒道。


    “文憂有不妥嗎?”


    董卓問道,李儒道:“主公,郭汜、張濟新敗,兵馬損失殆盡,不可輕出,不如派呂布出征,如今劉備退迴並州,我想呂布不會再覺得尷尬了吧!讓呂布立些戰功,主公也好賞賜他,不然長時間讓其不出,恐其有異心也!”


    呂布數次替董卓窺破別人的刺殺,這讓董卓的警惕心消失不少,睡覺也能睡得安穩,而不是尋求刺激後才沉沉睡去,呂布若離開,他真的有些不舍。不過李儒最後一句話提醒了他,呂布可不是忠義之輩,若不拉攏,肯定被別人拉攏去。


    “好。”


    董卓艱難點頭:“派人訓斥李郭三人,令三人盡快組建新的部隊,同時征召天下勇士,某要組建比西涼鐵騎更精銳的部隊。”


    劉備的陸城軍給董卓打擊不可不大,董卓一直都有精兵路線,可沒想到陸城軍更精良,這也讓董卓起了組建更精良的部隊。


    “喏!”


    李儒讚同,隨著西涼軍係統的龐大,董卓身邊該有一支更加精銳的部隊震懾各個軍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去種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色天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色天王並收藏迴到三國去種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