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這一日對董卓來說,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其重要意義完全大於他成年、破處、結婚、得女,甚至於做官。≥
因為這一日,劉備被困在北宮,丁原被呂布斬殺於城外,而他將接受北疆三雄之呂布及其麾下並州狼騎的投誠。
這一日以後,京城將唯他獨大,一直以來的夢想將成真,他董卓將成為大漢王朝的掌控者,順者生、逆之亡。
董卓留下李儒跟華雄守衛南宮,保護皇帝跟陳留王,之所以留下李儒,是因為他相信一旦自己有失,李儒一定有救自己的良策。
董卓出南宮之時,為防備劉備的兵馬偷襲,他特嚴命吳匡、張璋連夜進攻北宮守軍,同時派出自己的親弟弟董旻率羽林衛增援,當然大義的名頭還要扯一扯:“迎迴太後,陛下召見劉備等等。”
吳匡、張璋皆禁衛宿將,對北宮的熟悉程度絕對高於張郃這個新手,在經過數次試探後,張郃的守衛可謂密不透風,在密集的箭雨下損兵折將。
董旻急得滿頭大汗,來的時候他可是在董卓麵前拍過胸脯,說一定能拿下北宮跟奪迴太後、俘虜劉備,可沒想到被一個無名小卒給困在宮門前寸步不得進。
這不得不讓董旻感歎:劉備麾下真多猛將,隨便挑一個出來,竟然都是將才。
董旻感歎完,又看看吳匡、張璋,還自稱禁衛宿將,連個無名小卒都不如,這不知道這些年是怎麽混過來的?
“二位校尉,某可是在主公麵前給二位許下好大的前程,如果二位連一個小小的張郃也拿不下,主公憑什麽重用爾等?”
董旻的激將法,吳匡二人頗感無奈,誰能想到張郃這麽年輕,經驗卻豐富的像沙場老將。
這就是戰場殺出來的猛將跟熬資曆熬出來的差別了。
這不是二人不盡力,而是張郃準備的太充足了,要擂木有擂木,要弓箭,弓箭無數,他的人隻需要閉著眼放箭,就能讓吳匡二人損失嚴重。
吳匡二人的根基就是北軍五校,而拚老命攻城的卻是非他二人嫡係人馬,雖然死傷甚眾二人也不心疼。
然而董旻的催促讓他二人覺得再不派主力,恐怕也說不過去了,可派主力過去又怕損失慘重。
二人這才絞盡腦汁迴想北宮還有那些隱秘出口。
翻來覆去都是剛剛試探那幾條,可那幾條都被張郃派弓箭手嚴陣以待,別說打張郃一個措手不及,反而被張郃打得措手不及,白白損失數百精銳。
“三將軍,且容吾二人商議一下。”
董旻也知道逼迫二人不能甚急,畢竟董卓還沒吞並並州軍,眼前還有劉備,萬一二人投靠劉備,隻會增加董卓的煩惱,那還不如保持現狀,老老實實等董卓迴來呢?
“好吧!給爾等半個時辰的時間。如果想不出好主意,那就拿人命堆,給某堆出一個通道來。”
董旻的話一出,吳匡二人就如死了爹媽一般,那人命堆,豈不是要把自己的本錢都堆在這裏。
可如今再掉頭去投袁紹,袁紹不直接把自己二人殺了,吳匡想起昨天的刺殺還曆曆在目。
投奔劉備,劉備會舍棄太後而向著自己二人嗎?明顯不可能,還是老老實實跟著董老二吧!
吳匡二人愁眉苦臉迴到本部,吳匡身邊的一心腹大著膽子道:“校尉,莫非那董叔穎又為難二位校尉了?”
張璋默默點頭:“半個時辰若想不出通往北宮的密道,你我都得死在進攻北宮牆的路上。”
張璋說著,看向城頭。
無數北軍五校士卒前仆後繼的朝城頭進攻,簡單的雲梯被6城軍輕易的用擾鉤推開。
城頭上密集的箭雨讓士卒們抬不起頭,每一刻都有十數條士卒性命被帶走,這可都是大漢精銳啊!
張璋心疼的要命,假以時日,這些精銳未必不能成為他張璋的部下,他張璋如果擁有如此多的精銳,做一個將軍綽綽有餘。
張璋心疼,吳匡卻有些迷惘,投靠董卓,真的是招臭棋嗎?
“二位校尉,某倒是知道一條密道,或許那張郃並不知曉。”
那心腹有些猶豫的道。
“哦!胡華快說。”
張璋急道。
胡華張嘴欲言又止,隻是看著吳匡,吳匡迴神道:“都這時候了,還有什麽禁忌可隱瞞的,說吧!恕你無罪,如果能破北宮,你還有大功。”
“哎!”
胡華這才歡天喜地的道:“以前宮女、內侍們經常從宮內倒騰物事出宮,尤其人數眾多又怕皇帝現,宦官、宮女們合力在一處宮牆處挖了一條通道,好便宜他們出入,不巧某有個兄弟就是銷贓環節中的一員。”
什麽兄弟?分明就是胡華自己。
吳匡、張璋二人都明白,其實他倆每月收的孝敬恐怕就有這裏麵的分潤。
“快,帶某去。”
張璋道。
吳匡點頭:“二弟你帶本部人馬前去,為兄在這裏為你吸引張郃的注意力。”
張璋點頭:“崇義兄保重。”
“二弟保重。”
二人雙手握在一起,吳匡道:“二弟,某等一定不會死在此處。”
“不錯,榮華富貴,等著咱們呢?”
張璋說完,毫不猶豫的帶著胡華離開。
吳匡看著張璋離去的背影,心中突然有種莫名的傷感,難道張璋此去有危險嗎?
可不去,他跟張璋都不會有好下場,他也隻能祝福、祈禱張璋沒事。
“進攻,給某進攻,誰若敢後退一步,皆斬!”
吳匡為了張璋加大進攻力度。
城牆上的士卒一時被瘋的禁軍駭住,城頭出現一絲混亂。
張郃見狀大唿:“不要亂,大家都不要亂,加緊放箭,閉著眼睛把箭射出去就可以。”
“然後聽某指揮,從身後抽箭,搭在弓弦上,用力拉,對準城下就射,不要瞄準。”
城下密集的人群,根本不需要去瞄準,射下去就能射中人或者敵人手中的大盾,既然有盾那就更不需要瞄準,隻需要讓敵人放慢腳步就是了。
張郃連喊數遍,城頭上的弓手才迴複正常。
張郃不僅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如果剛才弓手亂了套,被對方抽了空隙,他可能就得迴老家了。
不對呀!吳匡怎麽這麽拚命了?他不怕耗光兵力,然後被董卓拋棄嗎?
有問題。
“來人,告訴守衛幾處密道的軍侯,給某睜大眼睛,同時命人保護好太後的安全,一定不能有失。”
不得不說張郃能成為河北四庭柱,五子良將,戰機抓得挺好,起碼比劉備要敏銳的多。
有書友打賞,還有推薦過了19oo.這章也別等到零點,提前了,別說夜色零點不更了呀!因為提前了,下周爭取每天三更。
因為這一日,劉備被困在北宮,丁原被呂布斬殺於城外,而他將接受北疆三雄之呂布及其麾下並州狼騎的投誠。
這一日以後,京城將唯他獨大,一直以來的夢想將成真,他董卓將成為大漢王朝的掌控者,順者生、逆之亡。
董卓留下李儒跟華雄守衛南宮,保護皇帝跟陳留王,之所以留下李儒,是因為他相信一旦自己有失,李儒一定有救自己的良策。
董卓出南宮之時,為防備劉備的兵馬偷襲,他特嚴命吳匡、張璋連夜進攻北宮守軍,同時派出自己的親弟弟董旻率羽林衛增援,當然大義的名頭還要扯一扯:“迎迴太後,陛下召見劉備等等。”
吳匡、張璋皆禁衛宿將,對北宮的熟悉程度絕對高於張郃這個新手,在經過數次試探後,張郃的守衛可謂密不透風,在密集的箭雨下損兵折將。
董旻急得滿頭大汗,來的時候他可是在董卓麵前拍過胸脯,說一定能拿下北宮跟奪迴太後、俘虜劉備,可沒想到被一個無名小卒給困在宮門前寸步不得進。
這不得不讓董旻感歎:劉備麾下真多猛將,隨便挑一個出來,竟然都是將才。
董旻感歎完,又看看吳匡、張璋,還自稱禁衛宿將,連個無名小卒都不如,這不知道這些年是怎麽混過來的?
“二位校尉,某可是在主公麵前給二位許下好大的前程,如果二位連一個小小的張郃也拿不下,主公憑什麽重用爾等?”
董旻的激將法,吳匡二人頗感無奈,誰能想到張郃這麽年輕,經驗卻豐富的像沙場老將。
這就是戰場殺出來的猛將跟熬資曆熬出來的差別了。
這不是二人不盡力,而是張郃準備的太充足了,要擂木有擂木,要弓箭,弓箭無數,他的人隻需要閉著眼放箭,就能讓吳匡二人損失嚴重。
吳匡二人的根基就是北軍五校,而拚老命攻城的卻是非他二人嫡係人馬,雖然死傷甚眾二人也不心疼。
然而董旻的催促讓他二人覺得再不派主力,恐怕也說不過去了,可派主力過去又怕損失慘重。
二人這才絞盡腦汁迴想北宮還有那些隱秘出口。
翻來覆去都是剛剛試探那幾條,可那幾條都被張郃派弓箭手嚴陣以待,別說打張郃一個措手不及,反而被張郃打得措手不及,白白損失數百精銳。
“三將軍,且容吾二人商議一下。”
董旻也知道逼迫二人不能甚急,畢竟董卓還沒吞並並州軍,眼前還有劉備,萬一二人投靠劉備,隻會增加董卓的煩惱,那還不如保持現狀,老老實實等董卓迴來呢?
“好吧!給爾等半個時辰的時間。如果想不出好主意,那就拿人命堆,給某堆出一個通道來。”
董旻的話一出,吳匡二人就如死了爹媽一般,那人命堆,豈不是要把自己的本錢都堆在這裏。
可如今再掉頭去投袁紹,袁紹不直接把自己二人殺了,吳匡想起昨天的刺殺還曆曆在目。
投奔劉備,劉備會舍棄太後而向著自己二人嗎?明顯不可能,還是老老實實跟著董老二吧!
吳匡二人愁眉苦臉迴到本部,吳匡身邊的一心腹大著膽子道:“校尉,莫非那董叔穎又為難二位校尉了?”
張璋默默點頭:“半個時辰若想不出通往北宮的密道,你我都得死在進攻北宮牆的路上。”
張璋說著,看向城頭。
無數北軍五校士卒前仆後繼的朝城頭進攻,簡單的雲梯被6城軍輕易的用擾鉤推開。
城頭上密集的箭雨讓士卒們抬不起頭,每一刻都有十數條士卒性命被帶走,這可都是大漢精銳啊!
張璋心疼的要命,假以時日,這些精銳未必不能成為他張璋的部下,他張璋如果擁有如此多的精銳,做一個將軍綽綽有餘。
張璋心疼,吳匡卻有些迷惘,投靠董卓,真的是招臭棋嗎?
“二位校尉,某倒是知道一條密道,或許那張郃並不知曉。”
那心腹有些猶豫的道。
“哦!胡華快說。”
張璋急道。
胡華張嘴欲言又止,隻是看著吳匡,吳匡迴神道:“都這時候了,還有什麽禁忌可隱瞞的,說吧!恕你無罪,如果能破北宮,你還有大功。”
“哎!”
胡華這才歡天喜地的道:“以前宮女、內侍們經常從宮內倒騰物事出宮,尤其人數眾多又怕皇帝現,宦官、宮女們合力在一處宮牆處挖了一條通道,好便宜他們出入,不巧某有個兄弟就是銷贓環節中的一員。”
什麽兄弟?分明就是胡華自己。
吳匡、張璋二人都明白,其實他倆每月收的孝敬恐怕就有這裏麵的分潤。
“快,帶某去。”
張璋道。
吳匡點頭:“二弟你帶本部人馬前去,為兄在這裏為你吸引張郃的注意力。”
張璋點頭:“崇義兄保重。”
“二弟保重。”
二人雙手握在一起,吳匡道:“二弟,某等一定不會死在此處。”
“不錯,榮華富貴,等著咱們呢?”
張璋說完,毫不猶豫的帶著胡華離開。
吳匡看著張璋離去的背影,心中突然有種莫名的傷感,難道張璋此去有危險嗎?
可不去,他跟張璋都不會有好下場,他也隻能祝福、祈禱張璋沒事。
“進攻,給某進攻,誰若敢後退一步,皆斬!”
吳匡為了張璋加大進攻力度。
城牆上的士卒一時被瘋的禁軍駭住,城頭出現一絲混亂。
張郃見狀大唿:“不要亂,大家都不要亂,加緊放箭,閉著眼睛把箭射出去就可以。”
“然後聽某指揮,從身後抽箭,搭在弓弦上,用力拉,對準城下就射,不要瞄準。”
城下密集的人群,根本不需要去瞄準,射下去就能射中人或者敵人手中的大盾,既然有盾那就更不需要瞄準,隻需要讓敵人放慢腳步就是了。
張郃連喊數遍,城頭上的弓手才迴複正常。
張郃不僅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如果剛才弓手亂了套,被對方抽了空隙,他可能就得迴老家了。
不對呀!吳匡怎麽這麽拚命了?他不怕耗光兵力,然後被董卓拋棄嗎?
有問題。
“來人,告訴守衛幾處密道的軍侯,給某睜大眼睛,同時命人保護好太後的安全,一定不能有失。”
不得不說張郃能成為河北四庭柱,五子良將,戰機抓得挺好,起碼比劉備要敏銳的多。
有書友打賞,還有推薦過了19oo.這章也別等到零點,提前了,別說夜色零點不更了呀!因為提前了,下周爭取每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