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氏就請家裏的長工駕著牛車,妯娌三人往隔壁的趙家村去了。趙家村在牛家莊的東邊,隔著一條清水河,也是在山凹子裏的一處平底,比牛家莊大上兩三倍。因為地理位置好,所以耕地也比牛家莊多,土地也相對肥沃。
趙家村的趙地主家老祖以前在外頭做過縣太爺,迴家就把鄉裏鄉親的地都收了,做起了趙家村的山大王。這些年家裏出了兩個二世祖,一個好賭、一個好嫖,沒幾年就把家裏的地給賣的七七八八的。
李氏領著劉老大媳婦田氏,和劉老三媳婦王氏來到趙家門口。迎接她們的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管家,穿著一身粗布衣裳,將李氏等三人迎了進去。
繞過影壁,進了天井,遠遠的就看見一個穿緞麵衣裳的人靠在大廳裏抽大煙。外頭的陽光很好,可那大廳裏黑漆漆的一片,就隻能看見那人嘴邊冒出來的巴紮巴紮的煙霧。
李氏定了定心,上前兩步笑意迎人道:“這是趙爺吧,聽說你這裏要售地,我們從牛家莊來,特意過來看看。”
那趙爺一臉麵黃肌瘦、營養不良的樣子,也不迴話,抬頭看了眼這三個村婦,就猛的咳了起來。
“我們趙家村的地可都是良田啊,你們進村時候也看見了,那麥子可比你們牛家莊的長的高出一寸來。”
李氏是個溫婉的農婦,見他這麽擺譜子,也不生氣,笑盈盈的道:“我說怎麽去年都說你們趙家村沒豐收,原來是因為青苗長的太好了,反倒使種子結得癟了些,這麥子不是看苗,是看種子。”
田氏見狀,也添油加醋道:“一看您趙大爺這身板,肯定是沒在田裏幹過的,哪能知道這些事兒呢?”
趙爺也不是傻子,磕了磕煙杆問一旁站著的管家道:“有這說法嗎?”
老管家隻惦記著賣了地拿迴扣,心裏正著急這生意不成,聽了這聲問就笑著道:“我聽我家婆娘說過,好像是有這個說法。”
劉三嬸王氏本就是趙家村人,年輕時也認識這趙爺,便覺得自己特有體麵,拍拍胸脯道:“趙爺,我王豔豔可不會騙人,你不信誰也不能不信我呀?”
李氏從來不知道這劉三嬸的閨名,被她插了這麽一句,原本一本正經的樣子差點兒就給破功了。隻憋著笑道:“原來老三媳婦和趙爺是舊相識啊,早知道我都不必親自來一趟,讓老三媳婦辦一下這事兒也就成了。”
王氏覺得李氏給了她臉麵,不由心情暢快,謙虛道:“
我和趙爺都幾十年沒見了,你隻說到趙家村買地,何曾想就是趙爺家呢。”王氏也不等趙爺搭理她,就笑著迎上去道:“趙爺,這是我家弟媳婦,想給家裏添幾畝地,這不正巧了,您這兒富裕,她那裏缺,咱把這個事辦了,開開心心各自迴家準備中飯。”
趙爺想了半天也沒想起她是誰來,又抖了抖眼皮子問一旁的老管家:“咱們趙家村以前有這號人不?”
老管家怕得罪了生意,點頭哈腰道:“有啊,她是王老虎的妹子,您不記得了。”
趙爺哦了一聲,又衝著李氏瞧了幾眼,象征性的問了一句:“你這地買迴去打算咋整啊?”
李氏不防他有這麽一問,倒是逮住了機會道:“不瞞趙爺說,咱家閨女今年十四了,在牛家莊、趙家村,這四鄰八裏的也算是拿得出手的,這一百畝地,我是給她備著當嫁妝的,女兒家嫁妝豐厚,到了婆家才不會被人瞧不起,您說是不?”
田氏和王氏一聽,心裏咯噔一下,頓時就亂了陣腳。她們兩昨晚沒少打這地的主意,隻當還是同以前一樣,將這地分給劉家族裏人種,所以才屁顛屁顛跟著來,這會兒聽李氏這麽開口,兩人的臉色就不對勁了。
趙爺又同李氏隨便閑聊了幾句,命老管家去賬房裏頭拿了地契出來。李氏也將懷裏的錢匣子給放到了廳裏的一張八仙桌上,打開來裏麵躺著銀涼涼的幾排大金元寶,看的田氏王氏直流口水。
李氏點了銀子,付了錢,接過了老管家送上來的地契。趙爺手裏托著一個元寶,在掌心掂量掂量道:“分量是足的,成色也好的很,從今往後,靠著你們牛家村的那一片旱地,就是你們的了。”
就這麽半柱香的功夫,一匣銀子就換了幾張薄薄的紙,李氏心裏還忐忑的很。田氏和王氏跟著出來,三人一道上了牛車,她們兩個一輩子沒見過這麽多的錢,又聽說這田是要買了給劉七巧當嫁妝用的,心裏都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王氏憋不住,旁敲側擊問道:“七巧的婚事還沒開始談吧,眼下這一百畝地,二嫂子,你家抽得出人來種嗎?”
李氏裝作愁眉苦臉的想了想道:“這事兒我也沒想好,可七巧已經十四了,沒準明年就嫁了,這地還真不能隨便給人種了,到時候扯不清。”
田氏是個老實人,麵子也比王氏薄很多,在家裏跟男人嘮嗑嘮嗑也是有的,出來之後就是一個中年老實村婦,隻配跟在她們屁股後頭搖旗呐喊的。所以當王氏扯了她的衣袖,她才結結巴
巴道:“這倒也是,七巧也大了,這地總歸還是要歸親家的。”她想了想道:“二弟妹啊,你家七巧真是投生了好人家了,還沒過門,就有這麽豐厚的嫁妝,這下你家的門檻非得被人踏破不可!”
王氏覺得田氏說的都不到點子上,記得朝她擠眉弄眼,田氏也看不慣王氏那做派,抱著胳膊扭頭不理她了。
王氏因的娘家在趙家村,所以順路往娘家去了。鄉裏鄉親迴娘家是不興空手迴去的,李氏見王氏身無長物,就把方才老管家得了迴扣之後送的一籠子雞給抓了一隻出來,遞給王氏道:“她三嬸,拿迴去給兩老熬湯吧。”
王氏正有這種心思,高興的合不攏嘴,拎著雞就走了。
田氏見王氏走了,嗤笑的哼了一聲,拿胳膊肘子捅了捅李氏道:“看見了沒?又惦記上了。”
李氏溫吞笑笑:“都是一家人,好歹就這麽過唄,大嫂子,一會兒你也拎兩隻迴去,給柱子媳婦補補。”
田氏就等著李氏這麽開口,憨憨笑了兩聲:“那我可不客氣了。”她說著,又湊到李氏耳邊道:“我聽老三媳婦說,你有心思把家裏的地分一半給你娘家種去?”
李氏心裏一驚,這事兒也就昨晚劉七巧才提過,今兒就傳到了田氏的耳朵了,王氏這耳報神可是不得了啊。
李氏訕訕道:“哪能呢,你們種了這麽多年,好不容地肥了點,我可開不了這口。”
田氏歎了一口氣道:“我知道你的難處,這幾年劉家也就靠著你們二房,才興旺了點,你娘家是一個村的,窮的叮當響的,看著不像話。聽說我媳婦他哥昨兒去跟你們家借錢了,為的就是給兒子過滿月?”
田氏的媳婦是李姨婆的小女兒,下鄉人家,同村嫁娶也不稀奇。
“可不是,能幫一點是一點吧。”李氏感歎道。
“我說她們就是欺負你好心腸吧,你等著吧,這錢準還不了。”田氏心裏對她媳婦就有怨言,嫁到劉家來,就是個光杆子司令,嫁妝就是一床棉被,還不是嶄新的,是李姨婆攢了幾年老棉花才湊出來的一床。其實李家沒那麽窮,可蓋不住這重男輕女的習俗。
兩人說說笑笑,不一會兒就迴了牛家莊,劉七巧正在家學繡花。因為要到城裏去,李氏對劉七巧的要求也越發嚴格了起來,平常不能隨便遛彎,打水燒飯,折疊衣物,女紅針黹這些都要會一點。雖說是讓她去伺候王府的少奶奶,可萬一隻是做一個燒火丫鬟呢?李氏心裏沒底,總覺
得樣樣學著點,才保險。
劉七巧見李氏和田氏迴來,忙放下手裏的活計,到廚房倒了兩杯茶出來。
“大伯母喝茶!”
“喲,你瞧瞧,七巧越來越懂事了,難怪你娘要給你張羅嫁妝了,你大不中留咯。”田氏接了茶喝起來。
這些話對於劉七巧來說,已經聽了無數次,可每次聽完,她重要裝作嬌羞的躲到李氏的身後,低著頭羞答答道:“娘,你看大伯母又取笑我。”這叫做禮貌。
李氏把匣子放在了桌上,從裏麵拿出那一百畝的地契,放到劉七巧的手中道:“七巧,這些地是你將來的嫁妝,我現在就當著你大伯母的麵,給了你。”
劉七巧接過地契,一張一張的看過,最後慢慢開口道:“娘,我知道這十幾年來,您一直為了劉家,都不曾照應過姥姥和姥爺,外頭有說您不孝的,嫁出了門就忘了親爹娘的,可您愣是隻為劉家考慮,從來沒為自己考慮。今兒這地契,女兒收下了,但女兒一時半刻的,也嫁不了人,這些地就讓姥姥和姥爺家的舅舅們去種吧,就當是七巧我替母親你盡孝了。”
趙家村的趙地主家老祖以前在外頭做過縣太爺,迴家就把鄉裏鄉親的地都收了,做起了趙家村的山大王。這些年家裏出了兩個二世祖,一個好賭、一個好嫖,沒幾年就把家裏的地給賣的七七八八的。
李氏領著劉老大媳婦田氏,和劉老三媳婦王氏來到趙家門口。迎接她們的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管家,穿著一身粗布衣裳,將李氏等三人迎了進去。
繞過影壁,進了天井,遠遠的就看見一個穿緞麵衣裳的人靠在大廳裏抽大煙。外頭的陽光很好,可那大廳裏黑漆漆的一片,就隻能看見那人嘴邊冒出來的巴紮巴紮的煙霧。
李氏定了定心,上前兩步笑意迎人道:“這是趙爺吧,聽說你這裏要售地,我們從牛家莊來,特意過來看看。”
那趙爺一臉麵黃肌瘦、營養不良的樣子,也不迴話,抬頭看了眼這三個村婦,就猛的咳了起來。
“我們趙家村的地可都是良田啊,你們進村時候也看見了,那麥子可比你們牛家莊的長的高出一寸來。”
李氏是個溫婉的農婦,見他這麽擺譜子,也不生氣,笑盈盈的道:“我說怎麽去年都說你們趙家村沒豐收,原來是因為青苗長的太好了,反倒使種子結得癟了些,這麥子不是看苗,是看種子。”
田氏見狀,也添油加醋道:“一看您趙大爺這身板,肯定是沒在田裏幹過的,哪能知道這些事兒呢?”
趙爺也不是傻子,磕了磕煙杆問一旁站著的管家道:“有這說法嗎?”
老管家隻惦記著賣了地拿迴扣,心裏正著急這生意不成,聽了這聲問就笑著道:“我聽我家婆娘說過,好像是有這個說法。”
劉三嬸王氏本就是趙家村人,年輕時也認識這趙爺,便覺得自己特有體麵,拍拍胸脯道:“趙爺,我王豔豔可不會騙人,你不信誰也不能不信我呀?”
李氏從來不知道這劉三嬸的閨名,被她插了這麽一句,原本一本正經的樣子差點兒就給破功了。隻憋著笑道:“原來老三媳婦和趙爺是舊相識啊,早知道我都不必親自來一趟,讓老三媳婦辦一下這事兒也就成了。”
王氏覺得李氏給了她臉麵,不由心情暢快,謙虛道:“
我和趙爺都幾十年沒見了,你隻說到趙家村買地,何曾想就是趙爺家呢。”王氏也不等趙爺搭理她,就笑著迎上去道:“趙爺,這是我家弟媳婦,想給家裏添幾畝地,這不正巧了,您這兒富裕,她那裏缺,咱把這個事辦了,開開心心各自迴家準備中飯。”
趙爺想了半天也沒想起她是誰來,又抖了抖眼皮子問一旁的老管家:“咱們趙家村以前有這號人不?”
老管家怕得罪了生意,點頭哈腰道:“有啊,她是王老虎的妹子,您不記得了。”
趙爺哦了一聲,又衝著李氏瞧了幾眼,象征性的問了一句:“你這地買迴去打算咋整啊?”
李氏不防他有這麽一問,倒是逮住了機會道:“不瞞趙爺說,咱家閨女今年十四了,在牛家莊、趙家村,這四鄰八裏的也算是拿得出手的,這一百畝地,我是給她備著當嫁妝的,女兒家嫁妝豐厚,到了婆家才不會被人瞧不起,您說是不?”
田氏和王氏一聽,心裏咯噔一下,頓時就亂了陣腳。她們兩昨晚沒少打這地的主意,隻當還是同以前一樣,將這地分給劉家族裏人種,所以才屁顛屁顛跟著來,這會兒聽李氏這麽開口,兩人的臉色就不對勁了。
趙爺又同李氏隨便閑聊了幾句,命老管家去賬房裏頭拿了地契出來。李氏也將懷裏的錢匣子給放到了廳裏的一張八仙桌上,打開來裏麵躺著銀涼涼的幾排大金元寶,看的田氏王氏直流口水。
李氏點了銀子,付了錢,接過了老管家送上來的地契。趙爺手裏托著一個元寶,在掌心掂量掂量道:“分量是足的,成色也好的很,從今往後,靠著你們牛家村的那一片旱地,就是你們的了。”
就這麽半柱香的功夫,一匣銀子就換了幾張薄薄的紙,李氏心裏還忐忑的很。田氏和王氏跟著出來,三人一道上了牛車,她們兩個一輩子沒見過這麽多的錢,又聽說這田是要買了給劉七巧當嫁妝用的,心裏都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王氏憋不住,旁敲側擊問道:“七巧的婚事還沒開始談吧,眼下這一百畝地,二嫂子,你家抽得出人來種嗎?”
李氏裝作愁眉苦臉的想了想道:“這事兒我也沒想好,可七巧已經十四了,沒準明年就嫁了,這地還真不能隨便給人種了,到時候扯不清。”
田氏是個老實人,麵子也比王氏薄很多,在家裏跟男人嘮嗑嘮嗑也是有的,出來之後就是一個中年老實村婦,隻配跟在她們屁股後頭搖旗呐喊的。所以當王氏扯了她的衣袖,她才結結巴
巴道:“這倒也是,七巧也大了,這地總歸還是要歸親家的。”她想了想道:“二弟妹啊,你家七巧真是投生了好人家了,還沒過門,就有這麽豐厚的嫁妝,這下你家的門檻非得被人踏破不可!”
王氏覺得田氏說的都不到點子上,記得朝她擠眉弄眼,田氏也看不慣王氏那做派,抱著胳膊扭頭不理她了。
王氏因的娘家在趙家村,所以順路往娘家去了。鄉裏鄉親迴娘家是不興空手迴去的,李氏見王氏身無長物,就把方才老管家得了迴扣之後送的一籠子雞給抓了一隻出來,遞給王氏道:“她三嬸,拿迴去給兩老熬湯吧。”
王氏正有這種心思,高興的合不攏嘴,拎著雞就走了。
田氏見王氏走了,嗤笑的哼了一聲,拿胳膊肘子捅了捅李氏道:“看見了沒?又惦記上了。”
李氏溫吞笑笑:“都是一家人,好歹就這麽過唄,大嫂子,一會兒你也拎兩隻迴去,給柱子媳婦補補。”
田氏就等著李氏這麽開口,憨憨笑了兩聲:“那我可不客氣了。”她說著,又湊到李氏耳邊道:“我聽老三媳婦說,你有心思把家裏的地分一半給你娘家種去?”
李氏心裏一驚,這事兒也就昨晚劉七巧才提過,今兒就傳到了田氏的耳朵了,王氏這耳報神可是不得了啊。
李氏訕訕道:“哪能呢,你們種了這麽多年,好不容地肥了點,我可開不了這口。”
田氏歎了一口氣道:“我知道你的難處,這幾年劉家也就靠著你們二房,才興旺了點,你娘家是一個村的,窮的叮當響的,看著不像話。聽說我媳婦他哥昨兒去跟你們家借錢了,為的就是給兒子過滿月?”
田氏的媳婦是李姨婆的小女兒,下鄉人家,同村嫁娶也不稀奇。
“可不是,能幫一點是一點吧。”李氏感歎道。
“我說她們就是欺負你好心腸吧,你等著吧,這錢準還不了。”田氏心裏對她媳婦就有怨言,嫁到劉家來,就是個光杆子司令,嫁妝就是一床棉被,還不是嶄新的,是李姨婆攢了幾年老棉花才湊出來的一床。其實李家沒那麽窮,可蓋不住這重男輕女的習俗。
兩人說說笑笑,不一會兒就迴了牛家莊,劉七巧正在家學繡花。因為要到城裏去,李氏對劉七巧的要求也越發嚴格了起來,平常不能隨便遛彎,打水燒飯,折疊衣物,女紅針黹這些都要會一點。雖說是讓她去伺候王府的少奶奶,可萬一隻是做一個燒火丫鬟呢?李氏心裏沒底,總覺
得樣樣學著點,才保險。
劉七巧見李氏和田氏迴來,忙放下手裏的活計,到廚房倒了兩杯茶出來。
“大伯母喝茶!”
“喲,你瞧瞧,七巧越來越懂事了,難怪你娘要給你張羅嫁妝了,你大不中留咯。”田氏接了茶喝起來。
這些話對於劉七巧來說,已經聽了無數次,可每次聽完,她重要裝作嬌羞的躲到李氏的身後,低著頭羞答答道:“娘,你看大伯母又取笑我。”這叫做禮貌。
李氏把匣子放在了桌上,從裏麵拿出那一百畝的地契,放到劉七巧的手中道:“七巧,這些地是你將來的嫁妝,我現在就當著你大伯母的麵,給了你。”
劉七巧接過地契,一張一張的看過,最後慢慢開口道:“娘,我知道這十幾年來,您一直為了劉家,都不曾照應過姥姥和姥爺,外頭有說您不孝的,嫁出了門就忘了親爹娘的,可您愣是隻為劉家考慮,從來沒為自己考慮。今兒這地契,女兒收下了,但女兒一時半刻的,也嫁不了人,這些地就讓姥姥和姥爺家的舅舅們去種吧,就當是七巧我替母親你盡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