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劉盈這語氣平淡,聲音沉穩的說完了這血淋淋的話。
兩人都感覺一陣頭皮發麻。
沒曾想,看似人畜無害的太子爺。
心腸狠厲起來的時候,也是這般可怕!
看著兩人那愣住的模樣,劉盈笑了笑,問道:
“需要孤重複一遍嗎?”
劉敬急忙拱手一拜:“是臣下失態了,臣下馬上就去照做。”
劉盈點了點頭,把天珠交給了劉敬。
劉敬則再度拱手一拜,便匆匆離去。
“我朝缺乏匈奴那般健壯,善於長途奔襲的戰馬。
這一萬匹公馬,足可以讓我朝在短短數年之內,建立起來一支具備橫掃匈奴人的鐵騎!”
劉盈眸光炙熱,看向北方茫茫無際的冰雪天地:
“等到那個時候,我們就不會像是今時今日這樣被動!”
“殿下深謀遠慮,臣驚服!”
劉盈抓起一邊上的白雪,嘎吱嘎吱的捏了一個雪球,朝著遠處丟了出去。
“審侯放心,孤心中有宏圖大誌,自然不會耽擱在女色上。”
劉盈向著木屋走去,含笑道:“但是這會兒,朕倒是要去裝可愛,繼續從祁連公主嘴裏邊,套出匈奴人的消息來。
這小姑娘,從小就被冒頓欺負狠了。
簡單點說,就是缺愛。
現在,孤隻要對她好點,上心點。
匈奴那邊的情況,都不用孤自己問,她就會忍不住吧嗒吧嗒的和孤說。
審侯你就侍奉在一邊上,記住祁連公主說的話。
從她話語中的蛛絲馬跡裏,我們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信息!”
審食其激動無比,急忙跟在劉盈身後。
劉盈的這些想法,全然是他從未接觸到的。
就他自己的看法,自然是嚴刑拷打,就可以得出這些想要的東西。
但是,直覺告訴他!
劉盈的這個辦法,會比他的那個辦法,更加管用!
白登山上下!
漢軍營地中,已經彌漫著一股大戰勝利之後的喜悅氣息。
而這會兒,往北邊迴撤的匈奴軍中,卻彌漫著一股股失落的氣息。
冒頓單於已經醒了過來。
他的身體很強壯,此前怒極之下,急火攻心,昏了過去。
但現在對他沒有多少影響。
大閼氏已經把他昏迷之後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訴了他。
原本,大閼氏還擔心冒頓聽完以後,會發怒的。
可是,冒頓沉默了一會兒後,緩緩地說道:“能開邊境市場,那自然最好不過。”
“但是,我大匈奴退出長城之後,派遣使者前往月氏去。
讓他們十天之內,送三十萬石草料過來,供應我大匈奴牛羊馬匹過冬。
如果十天過後,看不到草料。
我匈奴大軍,即刻調轉兵鋒,去攻打月氏!”
一邊上的大閼氏聞言,麵上閃過幾分苦澀,隨後道:“大單於,此一戰我軍戰損十六萬之中。
四十萬大軍,現在也隻有二十萬軍卒,尚且有一戰之力。
剩下的,還有數萬傷殘之軍,需要救治呢!”
冒頓麵無表情道:“我比誰都清楚草原上現在是什麽情況。
單純依靠和漢人做生意,並不足以滿足我匈奴所有的需求。
世代居住與祁連山下的月氏人富饒。
為避免兵禍,三十萬石糧草,他們會送來的。”
大閼氏見狀,隻好無奈的歎息了一聲,看著車輦外茫茫的白雪,她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但凡匈奴人有條活路,誰願意南下和漢軍拚命?
冒頓掀開了車輦的窗戶,寒風和白雪唿唿的吹進溫暖的馬車裏。
大閼氏伸手要把窗戶關上。
可冒頓卻擋住了她的手。
他一雙鷹隼般的眸子,向著南邊眺望千萬裏山河,聲音低沉的說道:
“我大匈奴,終有一日,會卷土重來!”
暮色降臨在這片大地上。
劉邦親自率領大軍,抵達了白登山。
文武群臣,全部聚會於白登山木屋裏邊。
劉邦聽著樊噲、劉敬兩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向著他稟報劉盈的功績。
當真是聽得眉開眼笑,越聽越喜歡。
劉盈則坐在一邊上,一雙小手抄在衣兜裏。
他讓侍衛給他製作了一個椅子,這會兒翹著二郎腿,烤著火,靠著椅子,甭提多舒服了。
“巨型投石機,朕上來的時候就已經看到過了。”
劉邦就像是總結性的發言:“那三段射,可以領箭矢從不停歇的傾斜在賊軍中。
這倒是充滿了新意!
以後就在我漢軍中推廣開來。”
說話的時候,劉邦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一邊上翹著腿,一隻腳一扭一扭的劉盈。
“太子!太子!”
審食其低聲喊了兩句。
劉盈立刻會意,笑道:“父皇過譽了!卻不知,父皇打算如何處置白登山下那些匈奴軍的屍體?”
“都已經凍硬了,直接挖坑埋了便是!”
劉邦隨口說道。
“父皇,兒臣倒是有個主意。”
劉盈拱手說道。
劉邦眼睛一亮,儼然一副等著劉盈給他驚喜的模樣。
劉盈含笑道:“這些匈奴人的屍體,就地挖坑掩埋的同時。
父皇差匠人,打造石碑,銘刻此戰的功績,豎立白登山上!”
“好辦法啊!”樊噲第一個響應劉盈的做法:
“我們這樣做,這豈不是千百年後的後世人,都知道我們今天的戰功了!”
“不錯!”劉盈含笑道:“此石碑,背麵書寫我軍此戰之功。”
劉邦好奇道:“盈兒,此戰之功,為什麽不書寫在正麵呢?要寫在背麵?”
劉盈笑道:“父皇莫急,兒臣之所以說,背麵書寫戰功,那是因為正麵。
兒臣有更好的東西寫上去。”
“更好的東西?”
這一下,整個木屋裏邊的文武群臣們,都紛紛向著劉盈投來了期待的目光。
劉盈不自覺的提高了三分聲音,故意壓著嗓子,讓自己的嗓音也變得渾厚雄壯起來:
“上刻!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明犯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刹那間,整個木屋中,全然都是大漢文武群臣倒吸涼氣的聲音。
他們一個個臉上,寫滿了震驚!
劉邦眸光淩冽,散發著帝威,下意識的重複了一遍:“凡日月所照、江漢所至,皆為漢土!
明犯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好!”
劉邦看向兒子劉盈,振奮道:
“朕要把此石碑,立於長城之巔!
傳千秋萬世!以振漢人之心!”
兩人都感覺一陣頭皮發麻。
沒曾想,看似人畜無害的太子爺。
心腸狠厲起來的時候,也是這般可怕!
看著兩人那愣住的模樣,劉盈笑了笑,問道:
“需要孤重複一遍嗎?”
劉敬急忙拱手一拜:“是臣下失態了,臣下馬上就去照做。”
劉盈點了點頭,把天珠交給了劉敬。
劉敬則再度拱手一拜,便匆匆離去。
“我朝缺乏匈奴那般健壯,善於長途奔襲的戰馬。
這一萬匹公馬,足可以讓我朝在短短數年之內,建立起來一支具備橫掃匈奴人的鐵騎!”
劉盈眸光炙熱,看向北方茫茫無際的冰雪天地:
“等到那個時候,我們就不會像是今時今日這樣被動!”
“殿下深謀遠慮,臣驚服!”
劉盈抓起一邊上的白雪,嘎吱嘎吱的捏了一個雪球,朝著遠處丟了出去。
“審侯放心,孤心中有宏圖大誌,自然不會耽擱在女色上。”
劉盈向著木屋走去,含笑道:“但是這會兒,朕倒是要去裝可愛,繼續從祁連公主嘴裏邊,套出匈奴人的消息來。
這小姑娘,從小就被冒頓欺負狠了。
簡單點說,就是缺愛。
現在,孤隻要對她好點,上心點。
匈奴那邊的情況,都不用孤自己問,她就會忍不住吧嗒吧嗒的和孤說。
審侯你就侍奉在一邊上,記住祁連公主說的話。
從她話語中的蛛絲馬跡裏,我們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信息!”
審食其激動無比,急忙跟在劉盈身後。
劉盈的這些想法,全然是他從未接觸到的。
就他自己的看法,自然是嚴刑拷打,就可以得出這些想要的東西。
但是,直覺告訴他!
劉盈的這個辦法,會比他的那個辦法,更加管用!
白登山上下!
漢軍營地中,已經彌漫著一股大戰勝利之後的喜悅氣息。
而這會兒,往北邊迴撤的匈奴軍中,卻彌漫著一股股失落的氣息。
冒頓單於已經醒了過來。
他的身體很強壯,此前怒極之下,急火攻心,昏了過去。
但現在對他沒有多少影響。
大閼氏已經把他昏迷之後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訴了他。
原本,大閼氏還擔心冒頓聽完以後,會發怒的。
可是,冒頓沉默了一會兒後,緩緩地說道:“能開邊境市場,那自然最好不過。”
“但是,我大匈奴退出長城之後,派遣使者前往月氏去。
讓他們十天之內,送三十萬石草料過來,供應我大匈奴牛羊馬匹過冬。
如果十天過後,看不到草料。
我匈奴大軍,即刻調轉兵鋒,去攻打月氏!”
一邊上的大閼氏聞言,麵上閃過幾分苦澀,隨後道:“大單於,此一戰我軍戰損十六萬之中。
四十萬大軍,現在也隻有二十萬軍卒,尚且有一戰之力。
剩下的,還有數萬傷殘之軍,需要救治呢!”
冒頓麵無表情道:“我比誰都清楚草原上現在是什麽情況。
單純依靠和漢人做生意,並不足以滿足我匈奴所有的需求。
世代居住與祁連山下的月氏人富饒。
為避免兵禍,三十萬石糧草,他們會送來的。”
大閼氏見狀,隻好無奈的歎息了一聲,看著車輦外茫茫的白雪,她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但凡匈奴人有條活路,誰願意南下和漢軍拚命?
冒頓掀開了車輦的窗戶,寒風和白雪唿唿的吹進溫暖的馬車裏。
大閼氏伸手要把窗戶關上。
可冒頓卻擋住了她的手。
他一雙鷹隼般的眸子,向著南邊眺望千萬裏山河,聲音低沉的說道:
“我大匈奴,終有一日,會卷土重來!”
暮色降臨在這片大地上。
劉邦親自率領大軍,抵達了白登山。
文武群臣,全部聚會於白登山木屋裏邊。
劉邦聽著樊噲、劉敬兩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向著他稟報劉盈的功績。
當真是聽得眉開眼笑,越聽越喜歡。
劉盈則坐在一邊上,一雙小手抄在衣兜裏。
他讓侍衛給他製作了一個椅子,這會兒翹著二郎腿,烤著火,靠著椅子,甭提多舒服了。
“巨型投石機,朕上來的時候就已經看到過了。”
劉邦就像是總結性的發言:“那三段射,可以領箭矢從不停歇的傾斜在賊軍中。
這倒是充滿了新意!
以後就在我漢軍中推廣開來。”
說話的時候,劉邦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一邊上翹著腿,一隻腳一扭一扭的劉盈。
“太子!太子!”
審食其低聲喊了兩句。
劉盈立刻會意,笑道:“父皇過譽了!卻不知,父皇打算如何處置白登山下那些匈奴軍的屍體?”
“都已經凍硬了,直接挖坑埋了便是!”
劉邦隨口說道。
“父皇,兒臣倒是有個主意。”
劉盈拱手說道。
劉邦眼睛一亮,儼然一副等著劉盈給他驚喜的模樣。
劉盈含笑道:“這些匈奴人的屍體,就地挖坑掩埋的同時。
父皇差匠人,打造石碑,銘刻此戰的功績,豎立白登山上!”
“好辦法啊!”樊噲第一個響應劉盈的做法:
“我們這樣做,這豈不是千百年後的後世人,都知道我們今天的戰功了!”
“不錯!”劉盈含笑道:“此石碑,背麵書寫我軍此戰之功。”
劉邦好奇道:“盈兒,此戰之功,為什麽不書寫在正麵呢?要寫在背麵?”
劉盈笑道:“父皇莫急,兒臣之所以說,背麵書寫戰功,那是因為正麵。
兒臣有更好的東西寫上去。”
“更好的東西?”
這一下,整個木屋裏邊的文武群臣們,都紛紛向著劉盈投來了期待的目光。
劉盈不自覺的提高了三分聲音,故意壓著嗓子,讓自己的嗓音也變得渾厚雄壯起來:
“上刻!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明犯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刹那間,整個木屋中,全然都是大漢文武群臣倒吸涼氣的聲音。
他們一個個臉上,寫滿了震驚!
劉邦眸光淩冽,散發著帝威,下意識的重複了一遍:“凡日月所照、江漢所至,皆為漢土!
明犯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好!”
劉邦看向兒子劉盈,振奮道:
“朕要把此石碑,立於長城之巔!
傳千秋萬世!以振漢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