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孝陵乃是天下頭一等大事,本官不能在福建繼續蹉跎,本官即日啟程,馬上返迴應天府,如果諸位想要一同返迴應天府,可以與本官同行。”
熊汝霖的話音剛落,立刻在會同館內引來一片騷亂,很多官員議論紛紛,互相探尋著對方的態度。
因為這是一個明確無誤的政治表態,如果他們陪著熊汝霖迴到應天府,覲見魯王,那麽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明明白白地向魯王投誠。
與之相對應的,一旦他們跟著熊汝霖離開福建,那麽對於隆武皇帝來說,就是一種信號明確的背叛。
然後一旦他們踏上旅途,隆武這邊的前途就會徹底斷絕,而魯王那邊能不能得到前途,能不能受到魯王的重用還是不一定的。
這本身就是一個冒險的選擇,所以熊汝霖說出這句話之後,立刻在會同館內引起了一片騷動,所有人都不敢輕易下決定。
熊汝霖端著酒杯,壓根也不在意這些人的態度,隻是自顧自的不停喝酒。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官員下定決心,站起身來衝著熊汝霖一拱手。
熊大人既然不日就要啟程返迴應天府,本官願意追隨熊大人左右,一同前往應天府,拜見魯王殿下,同時祭拜太祖爺爺,參加祭拜孝陵的活動。
有了這個官員帶頭,立刻有好幾個官員站起身來,紛紛向熊汝霖鞠躬致意,表示同樣要前往應天府。
隨這個站起來的官員越來越多,一個個隆武朝廷上的高官,紛紛明確表示要前往應天府。
對於這些高官們來說,如此明確的表態,就意味著他們打算徹底背叛隆武皇帝,準備投入魯王殿下的懷抱之中。
一個個官員相繼站起身來,很快大廳裏大部分官員都明確表示要前往應天府,很多人不僅自己要親身前往,甚至拖家帶口準備舉家遷徙到應天府。
除此之外,還有三五個官員仍然猶豫不決,遲遲無法作出決定。
當熊汝霖的目光望向他們的時候,這幾個官員硬著頭皮站起身來,其中有人衝著熊汝霖一拱手大聲說道。
熊大人,本官手中有事實在脫不開身,這次恐怕沒法追隨熊大人左右,不過本官可以派遣心腹之人隨同熊大人一同返迴應天府。
熊汝霖無可無不可的點點頭,既然大部分隆武朝廷的官員已經明確表示要投靠陸王天下,那麽剩下的這三五個人已經無所謂了,去或者不去都不會影響什麽。
熊汝霖明白,最後這三五個官員,明顯是不敢冒險,心中做著腳踏兩隻船的打算,準備觀望一段時間,看看事態的發展,如果事態發展順利,魯王殿下那邊能夠站穩腳步,登基稱帝之後得到全天下的認可,那麽這幾個官員很可能就會徹底倒向魯王殿下。
如果魯王殿下登基稱帝之後,隻得到少數部分地區的擁戴,大多數地區仍然尊重隆武皇帝的話,那麽這幾個官員沒準就會收迴投靠的腳步,繼續戰在隆武皇帝這邊,安安靜靜的接著當他們的大官兒。
熊汝霖心中嘿嘿冷笑。
現在還想著腳踏兩隻船,生怕出現意外,一副標準的牆頭蘆葦做派,就憑他們這個態度,迴頭魯王殿下站穩腳跟之後,他們即便是找上門去投靠,恐怕也不會得到魯王殿下的重用,最多也就拿一個閑職打發掉了。
熊汝霖壓根不管這些人各種小心思,統計完準備跟自己一同返迴應天府的名單之後,立刻主動結束了宴會,表示要收拾一下,準備返迴應天府。
…………
朱弘棟很快見到了張天倫,張天倫在船隊經過應天府的時候單獨下船,前來拜見朱弘棟,聆聽朱弘棟的指示。
朱弘棟見了張天倫之後,立刻開始給他布置任務,要求張天倫在采石鎮建設一個軍工基地。
同時在應天府盡可能的搜刮各類匠人送到采石鎮,想盡方法擴大采石鎮的規模。
朱弘棟打算將采石鎮擴建成一個工業基地,將采石鎮變成一個重工業基地,主要進行鋼鐵的冶煉,和各種機器設備的製造,各種重型武器裝備的製造。
未來他麾下的勢力能夠走到什麽程度,能夠達到什麽高度,非常關鍵的一點,就看采石鎮科技樹攀爬到什麽程度,就看采石鎮的工業產量能夠達到什麽程度。
張天倫被朱弘棟描繪的遠大場景激勵的心頭火熱,得到朱弘棟進一步發展的規劃藍圖之後,立刻辭別朱弘棟,心急火燎的返迴采石鎮,準備大幹一場。
朱弘棟送走張天倫之後,立刻開始準備安排第二批新兵的招收。
在朱弘棟的安排下,南直隸江南各州開始大規模的招攬新兵,在新兵免稅的政策之下,江南各州眾多農民踴躍報名參軍。
僅僅用了幾天的時間,三萬多名新兵,就已經開始逐步匯聚到應天府。
朱弘棟立刻安排這些新兵進入初步的軍事訓練製度,同時給這些新兵分發武器,先進行冷兵器的訓練。
朱弘棟在應天府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現在這些武器裝備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各式各樣的冷兵器,這些冷兵器一直以來都在倉庫裏吃灰,現在突然招進來三萬多新兵,新式火槍完全供應不上,就隻好將這些冷兵器先發下去,讓這些新兵先進行冷兵器訓練,進行相應的紀律訓練。
在召集新兵的同時,朱弘棟向天下各個州府,尤其是江南部分發出命令,要求各地派員參加祭祀太祖孝陵的活動。
當命令發布出去之後,朱弘棟光複應天府的消息,快速向全國各地擴散出去。
這個消息在全國各地不斷引發強烈的震動,尤其在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最近兩年以來,自從崇禎皇帝在北京煤山上吊死之後,所有人而中不斷聽到的消息就是清軍勢如破竹,一場勝利連著一場勝利。
而相對應著,明軍則是一敗塗地,被清軍追著屁股攆來攆去。
熊汝霖的話音剛落,立刻在會同館內引來一片騷亂,很多官員議論紛紛,互相探尋著對方的態度。
因為這是一個明確無誤的政治表態,如果他們陪著熊汝霖迴到應天府,覲見魯王,那麽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明明白白地向魯王投誠。
與之相對應的,一旦他們跟著熊汝霖離開福建,那麽對於隆武皇帝來說,就是一種信號明確的背叛。
然後一旦他們踏上旅途,隆武這邊的前途就會徹底斷絕,而魯王那邊能不能得到前途,能不能受到魯王的重用還是不一定的。
這本身就是一個冒險的選擇,所以熊汝霖說出這句話之後,立刻在會同館內引起了一片騷動,所有人都不敢輕易下決定。
熊汝霖端著酒杯,壓根也不在意這些人的態度,隻是自顧自的不停喝酒。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官員下定決心,站起身來衝著熊汝霖一拱手。
熊大人既然不日就要啟程返迴應天府,本官願意追隨熊大人左右,一同前往應天府,拜見魯王殿下,同時祭拜太祖爺爺,參加祭拜孝陵的活動。
有了這個官員帶頭,立刻有好幾個官員站起身來,紛紛向熊汝霖鞠躬致意,表示同樣要前往應天府。
隨這個站起來的官員越來越多,一個個隆武朝廷上的高官,紛紛明確表示要前往應天府。
對於這些高官們來說,如此明確的表態,就意味著他們打算徹底背叛隆武皇帝,準備投入魯王殿下的懷抱之中。
一個個官員相繼站起身來,很快大廳裏大部分官員都明確表示要前往應天府,很多人不僅自己要親身前往,甚至拖家帶口準備舉家遷徙到應天府。
除此之外,還有三五個官員仍然猶豫不決,遲遲無法作出決定。
當熊汝霖的目光望向他們的時候,這幾個官員硬著頭皮站起身來,其中有人衝著熊汝霖一拱手大聲說道。
熊大人,本官手中有事實在脫不開身,這次恐怕沒法追隨熊大人左右,不過本官可以派遣心腹之人隨同熊大人一同返迴應天府。
熊汝霖無可無不可的點點頭,既然大部分隆武朝廷的官員已經明確表示要投靠陸王天下,那麽剩下的這三五個人已經無所謂了,去或者不去都不會影響什麽。
熊汝霖明白,最後這三五個官員,明顯是不敢冒險,心中做著腳踏兩隻船的打算,準備觀望一段時間,看看事態的發展,如果事態發展順利,魯王殿下那邊能夠站穩腳步,登基稱帝之後得到全天下的認可,那麽這幾個官員很可能就會徹底倒向魯王殿下。
如果魯王殿下登基稱帝之後,隻得到少數部分地區的擁戴,大多數地區仍然尊重隆武皇帝的話,那麽這幾個官員沒準就會收迴投靠的腳步,繼續戰在隆武皇帝這邊,安安靜靜的接著當他們的大官兒。
熊汝霖心中嘿嘿冷笑。
現在還想著腳踏兩隻船,生怕出現意外,一副標準的牆頭蘆葦做派,就憑他們這個態度,迴頭魯王殿下站穩腳跟之後,他們即便是找上門去投靠,恐怕也不會得到魯王殿下的重用,最多也就拿一個閑職打發掉了。
熊汝霖壓根不管這些人各種小心思,統計完準備跟自己一同返迴應天府的名單之後,立刻主動結束了宴會,表示要收拾一下,準備返迴應天府。
…………
朱弘棟很快見到了張天倫,張天倫在船隊經過應天府的時候單獨下船,前來拜見朱弘棟,聆聽朱弘棟的指示。
朱弘棟見了張天倫之後,立刻開始給他布置任務,要求張天倫在采石鎮建設一個軍工基地。
同時在應天府盡可能的搜刮各類匠人送到采石鎮,想盡方法擴大采石鎮的規模。
朱弘棟打算將采石鎮擴建成一個工業基地,將采石鎮變成一個重工業基地,主要進行鋼鐵的冶煉,和各種機器設備的製造,各種重型武器裝備的製造。
未來他麾下的勢力能夠走到什麽程度,能夠達到什麽高度,非常關鍵的一點,就看采石鎮科技樹攀爬到什麽程度,就看采石鎮的工業產量能夠達到什麽程度。
張天倫被朱弘棟描繪的遠大場景激勵的心頭火熱,得到朱弘棟進一步發展的規劃藍圖之後,立刻辭別朱弘棟,心急火燎的返迴采石鎮,準備大幹一場。
朱弘棟送走張天倫之後,立刻開始準備安排第二批新兵的招收。
在朱弘棟的安排下,南直隸江南各州開始大規模的招攬新兵,在新兵免稅的政策之下,江南各州眾多農民踴躍報名參軍。
僅僅用了幾天的時間,三萬多名新兵,就已經開始逐步匯聚到應天府。
朱弘棟立刻安排這些新兵進入初步的軍事訓練製度,同時給這些新兵分發武器,先進行冷兵器的訓練。
朱弘棟在應天府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現在這些武器裝備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各式各樣的冷兵器,這些冷兵器一直以來都在倉庫裏吃灰,現在突然招進來三萬多新兵,新式火槍完全供應不上,就隻好將這些冷兵器先發下去,讓這些新兵先進行冷兵器訓練,進行相應的紀律訓練。
在召集新兵的同時,朱弘棟向天下各個州府,尤其是江南部分發出命令,要求各地派員參加祭祀太祖孝陵的活動。
當命令發布出去之後,朱弘棟光複應天府的消息,快速向全國各地擴散出去。
這個消息在全國各地不斷引發強烈的震動,尤其在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最近兩年以來,自從崇禎皇帝在北京煤山上吊死之後,所有人而中不斷聽到的消息就是清軍勢如破竹,一場勝利連著一場勝利。
而相對應著,明軍則是一敗塗地,被清軍追著屁股攆來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