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殿下,末將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劉世勳遠遠的就行禮問好,朱弘棟上前幾步,輕輕托起劉世勳的胳膊。


    “本王見你這裏龍騰虎躍,就順便來看一看。現在新兵招收情況如何?”


    劉世勳一邊將朱弘棟往兵營裏麵引,一邊說道。


    “托殿下洪福,招兵的過程還算順利,到目前為止已經招收了兩千多新兵,並且還在進一步招收。”


    朱弘棟順勢問道。


    “這次你招兵,給的是什麽政策?”


    “參照世子殿下的王田製度,所有水上討生活的人家,都分段劃撥江岸和水麵,有人當兵的人家就可以免去繳納各種稅賦。”


    朱弘棟微微點頭,走進兵營觀察這些新兵的精神麵貌。


    所有的新兵都已經穿上嶄新的軍裝,新招收上來的士兵和以前的士兵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僅僅從身體狀態和營養狀況上就能明顯分辨出來。


    朱弘棟大致看過士兵的情況,隨後來到水軍的港口,此時就見港口裏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


    曾經朱弘棟從杭州一路帶到應天府的那些船隻,全都一個不落的停在這裏。


    朱弘棟發現這些船隻明顯都已經經過整理,有一部分被加裝了水戰格鬥的器具,有些則被拆除火炮,變成普通的商船和漁船。


    朱弘棟微微有些疑惑,指著那些拆除火炮的船隻問道。


    “這些船隻是怎麽迴事?”


    劉世勳順著朱弘棟的手指望去,隨即答道。


    “殿下,這些船隻以前就不是戰船,都是臨時征集來的民船。如果臨時使用倒也罷了,如果長期使用,並不適合水軍當成戰船來用。”


    “民船對用料並不講究挑剔,船板比較薄,也不是非常在乎速度,偶爾當成運輸船拿來應急沒問題,但是真要上了戰場,一旦與人對戰,比較容易出現大問題。”


    “所以卑職就將所有民船全部淘汰,能當漁船的,就在訓練的同時順便兒打漁,給部隊改善一下夥食。”


    “如果能當商船用的,稍稍收拾一下,正常發賣,賣給應天府的商人就好了。”


    朱弘棟聽了劉世勳的解釋,指出其中的問題。


    “軍隊就要做軍隊的事,以後打漁和販賣商船這種事,全部交給後勤員去做,軍隊不言利。”


    劉世勳趕緊躬身答應,表示稍後就與後勤營的全營長交接相應事務。


    “本王看旁邊的船廠已經恢複運作,現在戰船打造情況如何?”


    “啟稟殿下,目前正在建造第一批五艘四百料戰船,以及十艘哨船。”


    “新船需要多久可以下水?”


    “一個月左右!”


    朱弘棟微微有些皺眉,一個月的時間有點太長了,不過他也沒說什麽,畢竟水戰場他並不擅長。


    朱弘棟大致數一下港口中留下來的戰船,發現有七八十艘,應該暫時也夠用了。


    並且長江上的內河水軍不用維持太大的規模,隻要暫時能夠保證守住應天府到鎮江府周圍的江麵就可以了,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要看陸軍爭鋒。


    朱弘棟特意等到中午吃飯的時候,看了一下水軍的夥食情況。


    朱弘棟發現,水軍的肉食比陸軍還要豐富一些,隻不過全都是水產,除了魚就是蝦,保證能夠吃飽。


    朱弘棟見此便沒再說什麽,離開劉世勳的水軍兵營,就在兵營旁邊不遠處看到一道城牆。


    那就是應天府的外郭城牆,周長一百二十餘裏,從水師兵營附近的江岸一直向南延伸,把聚寶山包圍在其中,然後畫了一個大致的方形,將鍾山和孝陵包圍在內,最後在儀鳳門北側的江麵結束。


    在一個左上角靠近江麵的位置上,沿著江岸,留出一個十裏長的缺口。


    …………


    朱弘棟在巡視水師兵營的時候,杭州府碼頭上,幾個人正在送別一艘快船。


    兵部右侍郎熊汝霖站在船頭,向岸上連連拱手,與前來送行的同僚和親友揮手告別。


    熊汝霖剛剛得到魯王的令旨,前往福建的建寧府拜見隆武皇帝。


    熊汝霖告別親友之後,迴到船艙裏,對此去的前途憂心忡忡。


    魯王和隆武兩家,當初為了爭奪正統和大義,先是各種商談討論,後來是各種爭執,然後上升到互相拆台挖牆腳,最後互相扣押對方使者,甚至開始互殺對方使者,甚至於要不是有清軍大兵壓境,兩方早已經兵戎相見。


    即便如此,據說隆武那邊,早已經有明確的旨意,要求鄭芝龍向浙江進軍。


    結果鄭芝龍因為浙江頂在前頭,幫助他防禦清軍,所以鄭芝龍左拖右拖就是不出兵。


    這次前去隆武朝廷出使,熊汝霖感覺肩頭的壓力很大。


    在此之前,魯王在這一年裏,至少先後向隆武朝廷派過三波使者,結果三波使者全部被隆武扣押了,甚至還有一個使者被隆武以牙還牙,給殺了。


    這事說起來其實是一筆糊塗賬,當初應天府陷落的時候,弘光皇帝隨後被人家抓住,馬士英帶著弘光皇帝的太後來到了杭州。


    當得知弘光皇帝被俘的消息之後,馬士英為首的南明大臣又推舉了潞王監國,結果他們沒想到這個潞王是個沒骨頭的。


    軍兵在城牆下與清軍挑戰,潞王在城牆上給清軍投食,犒賞清軍。


    並且很快潞王就開門投降了,當時逃難到浙江的八九個藩王,幾乎全部投降。


    潞王當時還沒來得及登上皇位,就開門投降了清軍。


    南明的大臣們徹底就抓瞎了。


    就在這個時間點,多爾袞認為大明朝已經完蛋了,剩下的事兒就是傳檄而定了。


    因為崇禎皇帝自殺了,李自成被搞定了,張獻忠被追得上天入地,南明的弘光朝廷皇帝被抓了,隨後的監國以及十來個藩王一起投降。


    在多爾袞的心目中,南明再也別想重複東晉和南宋的故事,一切已經塵埃落定。


    所以多爾袞將南征大軍全部調迴北京,打算後麵坐等傳檄定江南。


    清軍從山海關外一直打到長江以南,對於夏天南方的氣候不適應,也需要迴北方避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當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選神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選神授並收藏迴到明朝當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