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魁聽得心中一緊,開始新兵訓練這幾天,每天都會有態度不端正屢教不改,或者身體素質不行跟不上訓練的人被清退。
這些清退的人,所有的福利待遇全部要收迴,一切都要變迴原樣。
像是他這種耕種王田的人家,因為他出來當兵,全家耕種的七畝地,今年所有收成全歸自己所有,一粒糧食都不用上繳。
不僅如此,往年利滾利一直滾成五兩八錢銀子的高利貸,現在以往的利息全部被免掉,隻需要還一兩二錢的本金就可以了,如果今年還不上,明年也隻有二成的利息,可是容易還了許多。
往年的時候,全家圍著七畝地平時忙活,最終一整年忙碌下來,最終也隻能保證全家落得一個半饑半飽,勉強不被餓死的狀態。
現在按照世子殿下的新政策,這個七畝地的收成如果全歸自己的話,一年兩熟,七畝地至少可以打三十多石糧食。
這三十多石糧食全部屬於自己,三十多石糧食放在一起,該是多大的一堆呀!
陳輝隻要一想到這點就覺得有些眼暈,嘴角不由得露出傻笑。
隻要今年秋天糧食收獲入倉,全家就再也不用擔心挨餓了,所有人都可以吃的飽飽的,就是一天三頓飯,頓頓吃幹飯,敞開來吃,也足夠全家吃的。
…………
朱弘棟沒想到他派兵出征,掃平周圍的城鎮,居然是鎮江首先提交任務。
鎮江距離應天府有一百多裏的路程,即便是傳令兵順江而下,也需要大半天的時間,而與此同時一團和三團早已經出發。
結果沒想到,鎮江府居然首先完成了全境的肅清。
朱弘棟拆開軍報,幾眼掃過,立刻明白原因出在何處。
原來鎮江府的行軍全程依托河道,根本就不用陸地行軍,不是走運河就是走漕河,行軍便利自然就行動迅速。
朱弘棟在軍報最後發現四團居然優先解決了溧陽,順便將一團的一些活給幹了。
朱弘棟站起身來,來到背後懸掛在白虎皆堂上的巨大軍事地圖前麵,很快在地圖上找到溧陽的位置。
在溧陽旁邊僅僅百裏之外,就是太湖,而太湖有一部分就是屬於浙江的。
朱弘棟不知道此時浙江那邊的情況如何,早早派出去的,喬裝改扮的信使估計已經快要抵達杭州了吧。
朱弘棟心心念念的同時,遠在八百裏之外,一個商人打扮的人,來到杭州府衙。
此人徑直走向府衙正門,府衙門口當值的差役頓時站起身來,攔住這人。
“你是幹什麽的?這裏可是衙門,沒事不要亂闖?”
來人當即從包袱裏翻出來一塊腰牌。
“我是世子殿下派迴來的信使,世子大捷,於十一日前剛剛拿下應天府。”
這差役大驚失色,不敢怠慢,趕緊拉著此人就往裏跑。
商人跟在差役的後麵,來到一個大堂上,就見一個官員一臉震驚的問道。
“世子殿下果然拿下了應天府?”
商人沒有著急迴答,而是首先問道。
“不知大人所居何職?”
“本官杭州知府!”
商人一拱手。
“勞煩大人引薦方逢年大人,世子殿下交代了,有書信務必親手交予方逢年大人手中。”
這官員沒敢怠慢,立刻領著信使繼續往裏走,很快來到府衙大堂,此時大堂上方逢年正處理著政務。
“元輔,此人是世子殿下派迴來的信使,世子殿下已經拿下了應天府。”
方逢年手中的筆微微一頓,在批改的公文上留下了一滴墨漬。
方逢年深深吸了一口氣,抬起頭來的時候,麵容已經一片平靜。
方逢年打量一下站在下麵的信使,發現那個信使腦門兒剃得鋥亮,腦袋後麵紮著一根金錢鼠尾。
“你說自己是世子殿下派遣的信使,有何憑證?”
信使趕緊掏出自己的腰牌。
方逢年拿在手中微微一打量,發現腰牌上的字跡確實來自於朱弘棟,便微微點頭。
“你將世子殿下進軍的過程細細講來。”
信使首先奉上朱弘棟寫給方逢年的書信,然後開始講述這次千裏奔襲的具體過程。
方逢年一邊聽著的講述,一邊展開信紙細細讀起來,分心二用,兩不耽誤。
等方逢年將書信讀完,信使已經將千裏奔襲的具體過程基本講完。
方逢年將書信放在桌案上,臉上終於浮現出喜色。
“世子殿下千裏奔襲,立下不世奇功,經兩日奮戰,一舉光複應天府,全殲應天府清軍,擊斃清朝內院大學士招撫江南洪承疇,迫降一總督、一提都、一巡撫,此戰注定彪炳史冊,為世子殿下賀!”
世子殿下收複應天府的消息,像旋風一般迅速傳遍了整個杭州府衙,並且快速向整個城市各個角落擴散開去。
杭州府各處不時傳來喧鬧的歡唿聲,有些人為此興高采烈欣喜若狂,有些人則一臉懷疑,對此事的真實性表示質疑,有些人則事不關己,完全當成與己無關的傳聞。
與此同時,一支浩大的船隊正沿著金華江順流而下。
經過多日的準備,魯王朝廷終於開始啟程,離開作為暫時駐地的金華府。
本來大家的目標是紹興府,準備恢複到幾個月前博洛南征之前的狀態,結果還沒等他們啟程,又有新的消息傳來。
世子殿下一舉拿下杭州城。
魯王朝廷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欣喜若狂,同時將遷移的目標改成了杭州府。
經過一段時間的爭吵和籌備,魯王朝廷終於準備好一切,組織了一個龐大的船隊離開金華府。
好在由金華到杭州路途非常簡單,隻要從金華將順流而下,沿途經過東陽江富春江,就可以直接到達杭州城下,一路順風順水,隻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抵達。
在為首的一艘樓船上,魯王正與群臣們團團而坐,宋之普開口說道。
“殿下,咱們此次入駐杭州,首要恐怕就是解決淪陷敵手諸位重臣是否失節之事。”
“如阮大铖之流,叛變投敵,毫無氣節,是標準的貳臣。”
這些清退的人,所有的福利待遇全部要收迴,一切都要變迴原樣。
像是他這種耕種王田的人家,因為他出來當兵,全家耕種的七畝地,今年所有收成全歸自己所有,一粒糧食都不用上繳。
不僅如此,往年利滾利一直滾成五兩八錢銀子的高利貸,現在以往的利息全部被免掉,隻需要還一兩二錢的本金就可以了,如果今年還不上,明年也隻有二成的利息,可是容易還了許多。
往年的時候,全家圍著七畝地平時忙活,最終一整年忙碌下來,最終也隻能保證全家落得一個半饑半飽,勉強不被餓死的狀態。
現在按照世子殿下的新政策,這個七畝地的收成如果全歸自己的話,一年兩熟,七畝地至少可以打三十多石糧食。
這三十多石糧食全部屬於自己,三十多石糧食放在一起,該是多大的一堆呀!
陳輝隻要一想到這點就覺得有些眼暈,嘴角不由得露出傻笑。
隻要今年秋天糧食收獲入倉,全家就再也不用擔心挨餓了,所有人都可以吃的飽飽的,就是一天三頓飯,頓頓吃幹飯,敞開來吃,也足夠全家吃的。
…………
朱弘棟沒想到他派兵出征,掃平周圍的城鎮,居然是鎮江首先提交任務。
鎮江距離應天府有一百多裏的路程,即便是傳令兵順江而下,也需要大半天的時間,而與此同時一團和三團早已經出發。
結果沒想到,鎮江府居然首先完成了全境的肅清。
朱弘棟拆開軍報,幾眼掃過,立刻明白原因出在何處。
原來鎮江府的行軍全程依托河道,根本就不用陸地行軍,不是走運河就是走漕河,行軍便利自然就行動迅速。
朱弘棟在軍報最後發現四團居然優先解決了溧陽,順便將一團的一些活給幹了。
朱弘棟站起身來,來到背後懸掛在白虎皆堂上的巨大軍事地圖前麵,很快在地圖上找到溧陽的位置。
在溧陽旁邊僅僅百裏之外,就是太湖,而太湖有一部分就是屬於浙江的。
朱弘棟不知道此時浙江那邊的情況如何,早早派出去的,喬裝改扮的信使估計已經快要抵達杭州了吧。
朱弘棟心心念念的同時,遠在八百裏之外,一個商人打扮的人,來到杭州府衙。
此人徑直走向府衙正門,府衙門口當值的差役頓時站起身來,攔住這人。
“你是幹什麽的?這裏可是衙門,沒事不要亂闖?”
來人當即從包袱裏翻出來一塊腰牌。
“我是世子殿下派迴來的信使,世子大捷,於十一日前剛剛拿下應天府。”
這差役大驚失色,不敢怠慢,趕緊拉著此人就往裏跑。
商人跟在差役的後麵,來到一個大堂上,就見一個官員一臉震驚的問道。
“世子殿下果然拿下了應天府?”
商人沒有著急迴答,而是首先問道。
“不知大人所居何職?”
“本官杭州知府!”
商人一拱手。
“勞煩大人引薦方逢年大人,世子殿下交代了,有書信務必親手交予方逢年大人手中。”
這官員沒敢怠慢,立刻領著信使繼續往裏走,很快來到府衙大堂,此時大堂上方逢年正處理著政務。
“元輔,此人是世子殿下派迴來的信使,世子殿下已經拿下了應天府。”
方逢年手中的筆微微一頓,在批改的公文上留下了一滴墨漬。
方逢年深深吸了一口氣,抬起頭來的時候,麵容已經一片平靜。
方逢年打量一下站在下麵的信使,發現那個信使腦門兒剃得鋥亮,腦袋後麵紮著一根金錢鼠尾。
“你說自己是世子殿下派遣的信使,有何憑證?”
信使趕緊掏出自己的腰牌。
方逢年拿在手中微微一打量,發現腰牌上的字跡確實來自於朱弘棟,便微微點頭。
“你將世子殿下進軍的過程細細講來。”
信使首先奉上朱弘棟寫給方逢年的書信,然後開始講述這次千裏奔襲的具體過程。
方逢年一邊聽著的講述,一邊展開信紙細細讀起來,分心二用,兩不耽誤。
等方逢年將書信讀完,信使已經將千裏奔襲的具體過程基本講完。
方逢年將書信放在桌案上,臉上終於浮現出喜色。
“世子殿下千裏奔襲,立下不世奇功,經兩日奮戰,一舉光複應天府,全殲應天府清軍,擊斃清朝內院大學士招撫江南洪承疇,迫降一總督、一提都、一巡撫,此戰注定彪炳史冊,為世子殿下賀!”
世子殿下收複應天府的消息,像旋風一般迅速傳遍了整個杭州府衙,並且快速向整個城市各個角落擴散開去。
杭州府各處不時傳來喧鬧的歡唿聲,有些人為此興高采烈欣喜若狂,有些人則一臉懷疑,對此事的真實性表示質疑,有些人則事不關己,完全當成與己無關的傳聞。
與此同時,一支浩大的船隊正沿著金華江順流而下。
經過多日的準備,魯王朝廷終於開始啟程,離開作為暫時駐地的金華府。
本來大家的目標是紹興府,準備恢複到幾個月前博洛南征之前的狀態,結果還沒等他們啟程,又有新的消息傳來。
世子殿下一舉拿下杭州城。
魯王朝廷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欣喜若狂,同時將遷移的目標改成了杭州府。
經過一段時間的爭吵和籌備,魯王朝廷終於準備好一切,組織了一個龐大的船隊離開金華府。
好在由金華到杭州路途非常簡單,隻要從金華將順流而下,沿途經過東陽江富春江,就可以直接到達杭州城下,一路順風順水,隻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抵達。
在為首的一艘樓船上,魯王正與群臣們團團而坐,宋之普開口說道。
“殿下,咱們此次入駐杭州,首要恐怕就是解決淪陷敵手諸位重臣是否失節之事。”
“如阮大铖之流,叛變投敵,毫無氣節,是標準的貳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