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把全村人都著急起來,有大事兒要宣布。”


    村長聽盧觀象這麽說,眼中的憂色越發濃重,卻連問都不敢多問一句,迴身從身後的小夥子吩咐了一句。


    那小夥子飛奔而去,很快拿過來一個鑼鼓。


    村長親自敲響鑼鼓,一邊敲一邊高聲喊著。


    “所有人都去打穀場!所有人都去打穀場!”


    “縣裏的老爺有事要說!”


    村長的鑼鼓咣咣咣的一頓敲,從村子裏很快冒出大群的農民,有些農民湊到村長旁邊,探問究竟。


    村長隨意打發幾句,將所有人全部攆到打穀場。


    一行人來到打穀場,整個村子的農民早已經聚集在這裏,眼巴巴的看著楊芳一行人。


    盧觀象投向打穀場的高台,同時對身邊的村長吩咐道。


    “你讓人去把能仁寺的主持方丈請來。”


    村長答應一聲,趕緊吩咐一個小夥子去能仁寺請方丈。


    盧觀象走上高台,看著高台下一大群農民,沒有絲毫怯場,高聲喊道。


    “就在前幾天,應天府的大清朝已經被攆走了,咱們這裏又變成了大明朝的地界。”


    盧觀象的話在台下引起了嗡嗡的議論聲,這些農民甚至壓根就不知道此事,根本不知道自己頭上的天子又換了。


    盧觀象對此早有預料,早知道這些農民很多甚至一輩子都不會進城一趟,天下時局變幻,跟他們壓根沒有太大關係。


    盧觀象等了片刻,等台下的這些農民消化一下這個消息,再一次喊道。


    “現在應天府歸監國魯王世子殿下管理,世子殿下給了你們恩典,免了你們人頭稅,並且,你們以後隻要名下沒有任何田地,你們就再也不用交任何稅。”


    盧觀象的話,在人群中引起劇烈反應,很多農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很難想象,有一天官府居然不收他們稅了,這簡直太陽從西邊出來。


    盧觀象說完自己的事情,就把高台讓出來,讓給楊芳。


    他走下高台的時候,村長一臉激動的湊到他身邊,再次跟他確認。


    “盧經承,皇爺真不收咱們的人頭稅了?”


    盧觀象有些不耐煩,但他也知道此事改變實在太大,怨不得這些農民難以置信。


    “這種事情我可能瞎說嗎?難道我不想要自己的腦袋了?”


    聽了盧觀象的確認,村長終於笑逐顏開,高興的快要合不攏嘴。


    盧觀象這時想起另外一件事,便問道。


    “我記著你家裏是有幾畝田的,是不是?”


    村長趕緊點頭。


    “世子殿下要推行攤丁入畝,你們家的人頭稅全都免了,但是田稅還得照常交,隻不過從此以後所有的加增和雜派全都沒有了,隻需要交納一個田稅就可以了。”


    村長感覺今天簡直是雙喜臨門,不僅人頭稅沒有了,甚至連各種雜項都沒有了,這真是青天大老爺呀!


    村長激動的眼圈發紅,恨不能當場給世子殿下磕上幾個頭。


    “現在田稅的稅率改成十稅一,一畝田平均下來繳稅大概是一錢銀子。”


    “除了這一錢銀子之外,所有雜項和陋規你都不用繳,如果有人額外收更多的,你隨時可以去縣衙擊鳴冤鼓告發,知縣必然會受理,為你主持公道,並且如果告發成了,你還可以有獎金可以拿。”


    盧觀象這一條條一樁樁說出來,把村長高興的快要瘋了。


    這時就聽楊芳已經在台上,把招兵的政策說了一遍,台下頓時響起激烈的議論聲,不時有農民高聲叫嚷著提出問題。


    楊芳耐心地一個個迴答,很快有膽大的農民來到台前,大聲問道。


    “俺想當兵,行不行?”


    楊芳立刻將此人交給高見奇,讓高見奇去具體審核。


    有人帶頭,逐漸有其他農民開始湧過來報名要參軍。


    楊芳這邊逐步忙乎開的時候,一個身披袈裟的和尚,身後帶著幾個和尚來到村莊的打穀場上。


    和尚的到來,立刻讓村民們讓開一條通路,這些和尚來到盧觀象身邊。


    為首的和尚,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不知盧施主召喚老衲有何事情?”


    盧觀象可以不在乎村長,卻不敢怠慢這個方丈,他趕緊迴了一禮。


    “慧明法師有禮!”


    “此次勞煩方丈主要是因為咱們應天府被世子殿下光複。”


    方丈點點頭,明顯早已得知此事。


    “世子殿下推行新政,在賦稅上改變不小,需要向法師仔細講解。”


    “施主請講!”


    “按照世子殿下的新政,取消了人頭稅,以後寺廟裏再也不用繳納人頭稅了,同時將所有稅收攤丁入畝,統一隻征收一次田稅,同時取消所有加增和雜派以及各種陋規,以後但凡有胥吏膽敢收陋規,法師盡可以扭送縣衙,知縣必會為法師做主。”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


    陳昌期發現朱弘棟正在白虎節堂內,便拿著一摞紙張前來匯報工作。


    朱弘棟正在審批文件,不斷在這些文件上簽署上處理意見,抬頭發現陳昌期走進來,便隨手指了指身邊的座位。


    陳昌期入座之後,等了片刻,朱弘棟才從文件中抬起頭來。


    “九思有什麽事情嗎?”


    陳昌期將手中的紙張遞過去。


    “殿下,這是應天府各類庫房搜檢統計出來的各類物資。”


    “其中包括戶部大庫、內府諸庫、六部的小庫、羽林左右衛、府軍左中右前後衛、金吾前後衛、驍騎衛、弓作、箭作、銀作、銅作、應天府諸庫等等。”


    “總計搜檢出,糧食五百餘萬石,白銀三百餘萬兩,絲綢棉布總計近一百萬匹,刀槍十五萬餘,鎧甲七萬餘套,各式火炮兩千餘門,戰馬一萬四千餘匹,各式馱馬三萬餘匹... ...”


    朱弘棟一邊翻這個手中的紙張,一邊聽著陳昌期講述匯總數據,心中非常感慨。


    一國的首都,江南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果然底蘊豐厚,即便是隻當了南明一年的首都,隨後又被清軍占去一年,仍然殘存了這麽多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當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選神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選神授並收藏迴到明朝當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