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發現這些船塢破敗情況各不相同,靠南的七個船塢破敗的最為厲害,靠近北麵的幾個船塢要稍微好一些,再往北跨過秦淮河,則出現了還在維持運作的船塢。


    朱弘棟問旁邊的黃宗羲。


    “為何同是船塢,境遇如此不同?”


    黃宗羲指著最南邊的七個船塢說道。


    “最南側的七個船塢屬於寶船廠,當初負責打造下西洋的寶船。”


    “隻不過仁廟下達命令“罷西洋取寶船”,所以寶船廠那時候就已經廢棄了,距今已經二百二十餘年。”


    朱弘棟知道,黃宗羲口中的仁廟,其實是指明仁宗朱高熾,是文人對本朝前代皇帝的另外一種稱唿。


    “北側的六個船塢,則是屬於龍江造船廠,龍江造船廠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年間,當時叫做都船廠,是南宋初年建造的。”


    “龍江造船廠一直維持到嘉靖年間,後來因為禁海之事,逐漸衰敗下去,距今有九十餘年。”


    “再往北,秦淮河北側的幾個造船廠,則多數打造樓船、沙船等式樣,所以有些一直維持到現在。”


    朱弘棟大致聽明白了,應天府的船廠多數都是官營的,受政治的影響非常巨大。


    往往皇帝一道旨意,一個船廠就會徹底衰敗下去,隻有少數還殘留著實際用途的船廠,才苟延殘喘至今。


    “這些船廠以前的匠人呢?”


    “大多數都已經變成農民了,如今恐怕早已經不知戰船為何物了。”


    因為明朝的匠戶製度,而這些船廠又是官營的,船廠中匠人們隻能隨著船廠興滅,一旦船廠衰敗了,這些匠人們無法脫離官府的束縛,隻能跟著衰敗下去,完全無法將手藝傳承下去,隻能被鎖定在衰敗的船廠中,跟著一起腐朽。


    朱弘棟微微歎息,這種製度是對人才的極大浪費,多少精妙的技術就是因為這種原因出現斷檔,完全無法傳承下來。


    “如果本王要重建船廠,該如何著手?”


    “世子殿下,如果您想要重建船廠,恐怕需要先招納足夠的船匠才行。”


    “至於後麵的備料備材等事,船匠們自然會張羅,無非多撥付一些銀錢就是了。”


    朱弘棟再次看了一眼那你長長的一排積滿了雨水,早已經廢棄多年的船塢,抬腳走向還在維持著運行的船廠。


    朱弘棟來到船廠裏的時候,船廠裏麵的人早已被驚動,一大群人唿啦啦湧出船廠,跪在地上迎接朱弘棟的到來。


    朱弘棟抬頭看看一直陰沉著,始終飄著淋漓細雨的天空,問了一句。


    “太衝,這梅雨季節要持續到什麽時候啊?”


    “一般梅雨要下一個半月,差不多四十五天左右。”


    朱弘棟默默計算一下,他剛剛到達義烏的時候,梅雨剛開始下,他連續打完了義烏、紹興、杭州這幾個戰役,隨後又千裏奔襲光複了應天府。


    總共算下來,花了將近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是說再過半個月左右,頭頂上的陰雲就要上去了。


    朱弘棟感覺稍稍好過一點,這個梅雨季節對新軍的戰力影響實在太大了,如果說新軍的戰力有一百分的話,那麽在梅雨季節之下,最多隻能發揮出四十分。


    朱弘棟低下頭,看到跪了一地的船廠老板和夥計,便說道。


    “都起來吧,本王前來參觀一下,看看造船廠是如何運作的。”


    一群人戰戰兢兢的站起身來,


    跟在朱弘棟身後走進船廠。


    朱弘棟非常好奇地來到船廠裏,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古代木質船舶的建造。


    朱弘棟發現此時船艙裏正在建造三艘船,其中有兩艘隻有一二十米長的小船,就直接放在長江邊的灘塗上建造。


    另外一艘大船差不多有七八丈長,一丈多寬,正放在一個靠近江邊的幹船塢裏建造。


    朱弘棟圍著灘塗上的兩艘小船轉了一圈,發現古時候造船,先是鋪設船底的龍骨,然後安裝船肋,在肋骨中間放好水密隔艙,然後再一層層向上建造。


    在這兩艘小船周圍,除了大量已經加工好或者正準備加工的木料之外,還有不少麻、灰、油、繩、竹、草之類的東西。


    朱弘棟比較好奇木船如何進行密封的,他湊近仔細看了一下,發現木板的縫隙之間另有填補的材料,朱弘棟隨手指著那縫隙問道。


    “你們如何進行密封的?”


    其中一個管事模樣的家夥,趕緊上前一步,彎著腰,非常恭敬的迴答道。


    “啟稟王爺,咱們都是用銅油和灰泥、黃土、石膏攪拌在一起,調好之後,抹進縫隙,隻要幹了之後自然就不怕水不漏水了。如果是大的縫隙,裏麵還會塞一些麻。”


    “等整艘船造好之後,還需要在船身上全部用油刷上一遍,有些地方還會加上瀝青。”


    朱弘棟指著最小的一艘船問道。


    “這艘船造價多少?”


    朱弘動手指的是一艘十米左右的小型帆船,船上隻有一根長長的桅杆,有幾根船槳,並且船隻尾部有一根櫓。


    “啟稟王爺,這是安慶式樣的哨船,造價八兩白銀。”


    朱弘棟微微一愣,他沒想到這條十米來長的小帆船,居然隻值八兩白銀。


    再一比較自己手中剛剛搜刮到的八千萬兩白銀,就能明白那是多麽龐大的一筆財富。


    如果要把這些白銀全都換成船隻的話,麵前這種小船可以買上一千萬艘。


    朱弘棟估計自己可能是王爺當得久了,壓根體會不到民間辛苦,壓根兒對普通的物價沒有準確的概念。


    朱弘棟指了指身後船塢裏的那條大船。


    “這個大船造價幾何?”


    “啟稟王爺,那是大黃船,造價三十兩。”


    朱弘棟看著這條長將近三十米的雙桅木船,感覺有些不會了。


    沒想到船舶的造價居然如此低廉,或者說在他的概念中,明顯把白銀在這個時代的購買力低估了。


    朱弘棟參觀完造船廠,一路向外走,吩咐黃宗羲。


    “太衝,你在應天府好好找找,務必為本王找到幾個造船的大匠,最好是能夠造海船的那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當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選神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選神授並收藏迴到明朝當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