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棟向魯王和他身後的文武百官敬了一個軍禮,立刻轉身追上大隊人馬,很快融入到大軍之中消失不見。
魯王久久佇立在那裏,一直目送著大軍融入曠野,仍然戀戀不舍的眺望著。
宋之普上前一步,在魯王身邊輕聲的說道。
“王爺,世子練了一支強軍,此去肯定可以很快有捷報傳來,我們迴城靜待佳音就好。”
魯王點點頭,迴身望去,發現高坡上同樣聚集著大量的民眾,一直在目送大軍,久久不肯散去。
“王爺,民心可用啊!”
魯王心中突然升起一種期待。
“我們退得太遠了,敗的太多了,是應該又一次勝利了!”
“願太祖在天之靈保佑弘棟旗開得勝!”
…………
朱弘棟帶隊走下高坡,很快遇到了守候在路口的張天倫。
“王爺,有什麽需要緊急趕工的嗎?”
“你幫我再生產五十門鍛鋼弗朗機炮,盡快送往義烏,鍛鋼虎蹲炮盡快到位,其他按照生產計劃就好了。”
“王爺放心,一百二十八門鍛鋼虎蹲炮明天就可以發往義烏,沒準兒您到達義烏的時候,虎蹲炮早已經等在碼頭。”
“鍛鋼弗朗機炮我會盡快趕工,最遲後天發往義烏,希望不會耽誤王爺作戰。”
“如此很好,我估計三五天內大戰應該還打不起來,時間來得及。”
朱弘棟辭別張天倫,很快遇到前來送行的劉永受。
朱弘棟囑咐他兩句,要求他全力保證生產,一定要供應充足的子彈和炮彈。
劉永受賭咒發誓,表示這段時間一定讓子彈廠和炮彈廠一天十二時辰全天候運轉,絕對不拖王爺後腿,堅決保證大軍彈藥供應。
大軍很快步入曠野,身後的金華城逐漸消失在天際線之下。
空曠的原野上,隻剩下大軍嘹亮的歌聲,以及整齊的踏步聲。
朱弘棟喊來安永海,仔細詢問對外情報局建設情況。
“啟稟王爺,現在遠的地方還沒有來得及布置,紹興、寧波、杭州、湖州、嘉興、鬆江、寧國、徽州、安慶,這些左進的州府都已經布置下人手。”
朱弘棟聽了非常驚訝。
“你布置的速度蠻快的。”
“王爺,您是不知道,現在好多人對清軍恨之入骨,卑職派下去的人,在發展下線的時候,幾乎無往而不利。”
“人家一聽說幫助咱大明當偵探,壓根兒就不問報酬,甚至願意主動掏錢出來幫助咱們。”
“卑職特意讓手下人,專門選那些與清軍有血仇,家裏有人被清軍殺死過的人,到目前為止,很少有人拒絕咱們。”
“像這次清軍南下的消息,就是謝三賓府上一個管家傳出來的。”
“那個管家全家都快被清軍殺絕了,恨不能生啖清軍血肉,一聽說咱們的事兒,立刻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
“甚至還幫咱們指點投降的那些大臣,哪家裏的哪個仆人可以發展,幾乎是一找一個準,因為他的指點,情報局在紹興發展非常迅速,這個管家可真是幫了咱們大忙。”
“沒忘保持單線聯係吧?”
“王爺放心,您給咱上的那些課,咱都記著呢。”
“那個謝三賓現在什麽狀態?”
“謝三賓反複無常,現在清軍也不待見他,聽說清軍那邊的巡海道孫枝秀一直對謝三賓的家產垂涎三尺,想方設法要謀奪。”
“現在謝三賓正上躥下跳的,想要在清朝那邊謀求出仕,卻一直沒能成功。”
謝三賓這個人朱弘棟知道,此人在崇禎朝的時候當過巡按監軍禦史,當時參與了鎮壓登萊之亂,與朱大典共事過一段時間。
聽說謝三賓在剿滅登來之亂後,參與瓜分叛軍收集的那些金銀財寶,由此一朝暴富,號稱家產百萬。
朱弘棟想到這裏突然聯想到另外一個問題,既然謝三賓作為巡按監軍禦史都能分上百萬兩白銀,作為主帥的朱大典豈不是分的更多?
看來朱大典口中的銀庫,八成非常有料,真的是貨真價實的銀庫。
按照謝三賓的規模推算,朱大典手中的銀庫很可能要超過三百萬兩。
朱弘棟微微有些恍惚,堅決抗清的朱大典,居然能搜刮到如此多的財富,這筆財富如果用到軍隊上,肯定可以拉起一支大軍。
如果有了這支大軍,很多事情都可以做,犯得著最後全家殉國嗎?
不過這隻是事後諸葛亮,憑借明朝的這個官僚體係,每年七百萬兩遼餉投進去,照樣能把後金養得肥肥的,朱大典那三百萬兩無論逃到哪裏,估計也就聽聲水花,起不到太大作用。
要說這謝三賓,在早期的時候,還是一個著名的清官能吏,很是造福過一任地方,一直被稱為‘文學吏’。
隻不過他得了登萊的一注大財之後,就變得貪財惜命起來。
清軍第一次下江南,謝三賓投降了,去年錢肅樂要起兵抗清,謝三賓偷偷告發人家,結果告發到當時投降清軍的王之仁手上,王之仁被錢肅樂說動,早已經決定起兵抗清。
謝三賓撞到王之仁手裏,王之仁在起兵的當日,把謝三賓揪出來,要殺他祭旗,結果謝三賓嚇壞了,趕緊出了一萬兩買頭錢,這才保住性命。
後來魯王監國之後,謝三賓走通了張國俊的門路,居然私下從魯王那裏受封大學士。
今年清軍攻下紹興,謝三賓第二次投降,還幫助清軍搜捕抗清的義士,上竄下跳,謀求在新朝出仕的意圖非常明顯。
聊過謝三賓的事情,朱弘棟問起另外一件事兒。
“現在有沒有向更遠處派人?”
“暫時還沒來得及,迴頭我就向南直隸派人,相信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
“清軍這一路攻城拔寨,一路大殺特殺,今年又搞了一次剃發易服,又狠殺了一輪。想找跟清軍有血仇的人,真的是太簡單了,幾乎比比皆是。”
朱弘棟對情報局的工作非常滿意,看來現在這個階段,清軍遠遠沒有達到坐穩江山的程度。
魯王久久佇立在那裏,一直目送著大軍融入曠野,仍然戀戀不舍的眺望著。
宋之普上前一步,在魯王身邊輕聲的說道。
“王爺,世子練了一支強軍,此去肯定可以很快有捷報傳來,我們迴城靜待佳音就好。”
魯王點點頭,迴身望去,發現高坡上同樣聚集著大量的民眾,一直在目送大軍,久久不肯散去。
“王爺,民心可用啊!”
魯王心中突然升起一種期待。
“我們退得太遠了,敗的太多了,是應該又一次勝利了!”
“願太祖在天之靈保佑弘棟旗開得勝!”
…………
朱弘棟帶隊走下高坡,很快遇到了守候在路口的張天倫。
“王爺,有什麽需要緊急趕工的嗎?”
“你幫我再生產五十門鍛鋼弗朗機炮,盡快送往義烏,鍛鋼虎蹲炮盡快到位,其他按照生產計劃就好了。”
“王爺放心,一百二十八門鍛鋼虎蹲炮明天就可以發往義烏,沒準兒您到達義烏的時候,虎蹲炮早已經等在碼頭。”
“鍛鋼弗朗機炮我會盡快趕工,最遲後天發往義烏,希望不會耽誤王爺作戰。”
“如此很好,我估計三五天內大戰應該還打不起來,時間來得及。”
朱弘棟辭別張天倫,很快遇到前來送行的劉永受。
朱弘棟囑咐他兩句,要求他全力保證生產,一定要供應充足的子彈和炮彈。
劉永受賭咒發誓,表示這段時間一定讓子彈廠和炮彈廠一天十二時辰全天候運轉,絕對不拖王爺後腿,堅決保證大軍彈藥供應。
大軍很快步入曠野,身後的金華城逐漸消失在天際線之下。
空曠的原野上,隻剩下大軍嘹亮的歌聲,以及整齊的踏步聲。
朱弘棟喊來安永海,仔細詢問對外情報局建設情況。
“啟稟王爺,現在遠的地方還沒有來得及布置,紹興、寧波、杭州、湖州、嘉興、鬆江、寧國、徽州、安慶,這些左進的州府都已經布置下人手。”
朱弘棟聽了非常驚訝。
“你布置的速度蠻快的。”
“王爺,您是不知道,現在好多人對清軍恨之入骨,卑職派下去的人,在發展下線的時候,幾乎無往而不利。”
“人家一聽說幫助咱大明當偵探,壓根兒就不問報酬,甚至願意主動掏錢出來幫助咱們。”
“卑職特意讓手下人,專門選那些與清軍有血仇,家裏有人被清軍殺死過的人,到目前為止,很少有人拒絕咱們。”
“像這次清軍南下的消息,就是謝三賓府上一個管家傳出來的。”
“那個管家全家都快被清軍殺絕了,恨不能生啖清軍血肉,一聽說咱們的事兒,立刻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
“甚至還幫咱們指點投降的那些大臣,哪家裏的哪個仆人可以發展,幾乎是一找一個準,因為他的指點,情報局在紹興發展非常迅速,這個管家可真是幫了咱們大忙。”
“沒忘保持單線聯係吧?”
“王爺放心,您給咱上的那些課,咱都記著呢。”
“那個謝三賓現在什麽狀態?”
“謝三賓反複無常,現在清軍也不待見他,聽說清軍那邊的巡海道孫枝秀一直對謝三賓的家產垂涎三尺,想方設法要謀奪。”
“現在謝三賓正上躥下跳的,想要在清朝那邊謀求出仕,卻一直沒能成功。”
謝三賓這個人朱弘棟知道,此人在崇禎朝的時候當過巡按監軍禦史,當時參與了鎮壓登萊之亂,與朱大典共事過一段時間。
聽說謝三賓在剿滅登來之亂後,參與瓜分叛軍收集的那些金銀財寶,由此一朝暴富,號稱家產百萬。
朱弘棟想到這裏突然聯想到另外一個問題,既然謝三賓作為巡按監軍禦史都能分上百萬兩白銀,作為主帥的朱大典豈不是分的更多?
看來朱大典口中的銀庫,八成非常有料,真的是貨真價實的銀庫。
按照謝三賓的規模推算,朱大典手中的銀庫很可能要超過三百萬兩。
朱弘棟微微有些恍惚,堅決抗清的朱大典,居然能搜刮到如此多的財富,這筆財富如果用到軍隊上,肯定可以拉起一支大軍。
如果有了這支大軍,很多事情都可以做,犯得著最後全家殉國嗎?
不過這隻是事後諸葛亮,憑借明朝的這個官僚體係,每年七百萬兩遼餉投進去,照樣能把後金養得肥肥的,朱大典那三百萬兩無論逃到哪裏,估計也就聽聲水花,起不到太大作用。
要說這謝三賓,在早期的時候,還是一個著名的清官能吏,很是造福過一任地方,一直被稱為‘文學吏’。
隻不過他得了登萊的一注大財之後,就變得貪財惜命起來。
清軍第一次下江南,謝三賓投降了,去年錢肅樂要起兵抗清,謝三賓偷偷告發人家,結果告發到當時投降清軍的王之仁手上,王之仁被錢肅樂說動,早已經決定起兵抗清。
謝三賓撞到王之仁手裏,王之仁在起兵的當日,把謝三賓揪出來,要殺他祭旗,結果謝三賓嚇壞了,趕緊出了一萬兩買頭錢,這才保住性命。
後來魯王監國之後,謝三賓走通了張國俊的門路,居然私下從魯王那裏受封大學士。
今年清軍攻下紹興,謝三賓第二次投降,還幫助清軍搜捕抗清的義士,上竄下跳,謀求在新朝出仕的意圖非常明顯。
聊過謝三賓的事情,朱弘棟問起另外一件事兒。
“現在有沒有向更遠處派人?”
“暫時還沒來得及,迴頭我就向南直隸派人,相信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
“清軍這一路攻城拔寨,一路大殺特殺,今年又搞了一次剃發易服,又狠殺了一輪。想找跟清軍有血仇的人,真的是太簡單了,幾乎比比皆是。”
朱弘棟對情報局的工作非常滿意,看來現在這個階段,清軍遠遠沒有達到坐穩江山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