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眼看著拿破侖炮像是下餃子一樣一個個製造出來,朱弘棟的心裏突然湧出強大的安全感。


    現在新軍已經成型,火炮馬上就要列裝到位,再過十天半個月,燧發槍同樣會列裝到位。


    到時整整一萬人的,獨立戰爭時期水平的全火器新軍,相信絕對可以給清軍一個大大的驚喜。


    這天下午和晚上,朱弘棟破天荒的沒有講課,就一直蹲在平爐旁邊,眼看著一門門火炮被不斷鑄造出來。


    一直到吃晚飯的時候,朱弘棟仔細數了一下,發現總共製造出十門火炮,其中五門是五斤拿破侖炮,另外五門是十斤拿破侖炮。


    此時朱弘棟正坐在馮祿搬過來的太師椅上,旁邊坐著疲憊不堪的張天倫,場上指揮工程的早已經換成另外一個技術官員。


    此時平爐一直沒有停工,中間的人手已經換到第三批,連綿不斷的鐵料不停被投入平爐之中,一門門火炮仍然在持續不斷的鑄造出來。


    “張大匠這次幹的確實不錯,讓本王非常驚喜,本王原以為火炮要很久之後才能拿到,沒想到你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鑄造了十門出來,這太出乎本王意料之外了。”


    張天倫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嚨,用沙啞的嗓音迴答道。


    “微臣隻不過做了一些該做的事情,要說此事最大的功勞,究根追底其實還是在王爺身上。”


    “如果沒有王爺傳授給我們那些知識,我們壓根不知道碳含量一事,同樣不可能知道除硫除磷的事情,甚至連煤炭中含有硫和磷這件事兒都不可能知道。”


    “同樣的,我們同樣不會知道白雲石可以製造高溫耐火磚,同樣不可能知道修建蓄熱室,修建熱交換室,修建反射爐。”


    “這一連串的不可能,如果沒有王爺指點迷津,我們不知道要花上多少代人才能摸清其中的竅門。”


    “如果沒有王爺的傳授,我們現在最多也就隻能造一些鑄鐵炮,甚至連鐵模鑄造都不會,更不要說身管自冷縮技術。”


    朱弘棟沒想到張天倫如此謙虛,居然反過來將最大的功勞扣在他頭上。


    朱弘棟不知道這是張天倫心中真實的想法,還是隻是習慣性的為官經驗,不過朱弘棟也不在乎,管他是什麽呢,隻要把事情辦成了,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張大匠,這次你的功勞非常大,本王為你請功,讓父王給你封爵吧?”


    張天倫連忙站起來衝著朱弘棟深深一揖,“王爺大可不必如此,微臣也沒有做什麽,隻是做了些工匠該做的本分,擔不起王爺大賞。”


    說到這裏張天倫話音一轉。


    “再說國家喪亂之時,爵位濫授,王爺抬舉微臣,讓微臣以工匠之身而封爵,除了讓非議沸騰之外,並沒有太大意義。”


    朱弘棟聽了心中一樂,他聽出張天倫的潛台詞了。


    無非就是南明朝政混亂,各種官銜和爵位滿天飛,爵位早已經通貨膨脹的沒有太大價值。


    不說別的,就說魯王治下,當初在紹興的時候就有十幾個大學士,所謂的大學士就是進入內閣的宰相。


    除了大學士之外,又封了一大堆侯爵伯爵。


    所謂千裏覓封侯,在當時魯王的朝廷裏,已經簡單到隻要手裏有幾百個人,吹噓成一萬大軍,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問魯王要封賞,分侯立刻就唾手可得。


    所謂沐猴而冠,用在那個時期正好合適。


    現在魯王敗退到金華,當時金華朝廷上的眾多大學士和一大群侯爺,大半都投降了清朝,能跟著魯王撤退到金華的,隻剩下小貓三兩隻。


    要不然朱弘棟在魯王朝廷上,隨便扔塊磚頭都能砸到一個侯爺。


    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魯王朝廷上,據說在南邊的隆武朝廷上情況更加過分。


    聽說那位隆武皇帝剛剛登基,就一口氣兒封賞了二十多個大學士,真是創了大明朝的曆史記錄。


    “張大匠,既然爵位你沒有興趣,那本王便賞你一千兩銀子吧。”


    張天倫想了想,這次沒有拒絕,當場便謝恩接受下來,隻是隨後提了一個私人要求。


    “王爺,您講課的那些內容都是在哪兒看到的?能否把那些書籍借給微臣也看一看?”


    朱弘棟沒想到,張天倫居然在惦記這件事,不過這個要求恐怕很難實現。


    “張大匠,這事兒本王沒法答應,因為你也知道,本王跟著父王逃難,從兗州逃到台州,又從台州到了紹興,再次從紹興到了金華,這一次次逃難,幾乎什麽都丟掉了。”


    “唉!”


    張天倫長歎一聲。


    對此早有預料,也沒法說什麽,畢竟大家都是這麽一路逃難過來的,哪裏有可能隨身帶著幾大車書籍。


    “不過本王正在不斷整理教材,迴頭可以把教材借給你拿去抄錄。”


    張天倫沒想到峰迴路轉,王爺答應把教材借給他,這也不錯,至少不是全無收獲,張天倫立刻興高采烈地答應下來。


    朱弘棟看著興旺的爐火,轉頭問張天倫。


    “張大匠,這鐵料和木炭能供應上嗎?如果能供應上,這個平爐就不要熄火了。”


    “王爺放心,便是王爺不說微臣也知道,肯定會盡量讓平爐不要熄火,一直處於連續的工作狀態。”


    無論後事還是明末,高爐一旦點燃中間如果不出問題就盡量不會熄火,因為高爐每一次熄火都要承受一次冷卻的熱脹冷縮,再次點燃的時候同樣再承受一次,這中間會對高爐造成傷害。


    並且煉鐵煉鋼的溫度極高,每一次熄火之後重新點燃,都需要浪費大量的燃料讓爐體整體升溫。


    中間還要涉及到一係列的爐料板結等問題,所以綜合來看,高爐熄火的成本非常高。


    朱弘棟見張天倫知道此事便沒有再說什麽,反正在這些具體的技術細節上,張天倫絕對是現在這個時代技術水平最高的那一小撮。


    在這些具體技術上,他能提醒的地方就非常有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朝當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選神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選神授並收藏迴到明朝當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