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秦家莊。


    “哈哈哈,長生好算計!”


    看完秦漢帶迴來的秦帝手書,秦仲離不由撫須大笑,容光滿麵。


    秦仲康看完信紙後也是笑道:“南淩山這招借刀殺人不可謂不毒,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出了陸仁葭與白傾城這兩個變數,讓他功虧一簣,反而被長生抓住機會,將計就計,借陸中原之手除去了。


    “哈哈哈,這詭狐一死,等若斬了那南震山一條右臂,隻待海鹽一事功成,南家便再也不是我們秦家對手了。”秦仲彪看完信紙後,同樣大笑。


    得知劉天風去往大魏京都遊說海鹽一事後,秦仲離便將此事告知了秦仲彪等人。


    在秦仲離看來了,劉天風這一去,有其師閻正清領頭,海鹽一事絕對暢通無阻。這等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功德之事,朝廷沒理由不同意,是以也不在隱瞞。


    秦仲彪知道後,又驚又喜。


    先是火鍋,再是海鹽,秦帝給了秦仲彪太多的震撼。尤其是海鹽,得知也是秦帝發明後,秦仲彪徹底失了與秦仲離爭那族長之位的心思。


    在他看來,秦長生年歲雖已達十六,離那九陰絕脈爆發的十八歲之期隻剩兩年。但以秦長生如今表現出來的能力,即便到時挺不過去身死,兩年時間,也足以幫助秦家徹底壓下南家,登臨大雁第一世家的位置了。


    而眼下這封手書,則讓秦仲彪更加堅定了心中想法。


    大雁書院有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守護詩靈,秦仲彪是知道的。那白傾城能一招製服陸中原,應是大雁書院守護詩靈無疑。


    這秦長生不僅得到了大雁書院守護詩靈的青睞,守護詩靈還願為他現出真身,足見是福緣深厚之人。有這等福緣,到那十八歲,九陰絕脈爆發之際,或許能逃過一劫也說不定。


    南淩山身死,不僅秦仲離等人拍手稱讚,就是秦家莊族人也個個歡喜異常,莊內如過節一般,鑼鼓升天,鞭炮齊鳴。


    反觀南家,自族長南震山到門下仆役,一個個披麻戴孝,臉露悲色,整個福威鏢局上空,一片慘淡愁雲。


    “三,三弟啊,你不是說萬無一失的嗎,為何,為何會弄成現在這副模樣啊!”南景山紅著眼睛,跪在南淩山的棺槨前,失語痛哭。


    南震山亦是兩眼通紅,整個人一夜之間消瘦了一圈。南淩山是他南家這一代的大腦,南家此前之所以能力壓秦家十數年,後來居上,靠的便是有南淩山出謀劃策。


    如今,南淩山身死,對他,對南家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可惜下手殺死南淩山的人是蕩山泊陸中原,不是他們南家能抗衡的。而且,那道理也不在他們這邊,南家就是想報官,讓官府出麵緝拿兇手也做不到。


    本想借刀殺人,除掉秦長生,到頭來,不僅人沒殺死,自己這方反倒折了一員大將。


    而且還是親弟弟,怎能叫南震山不心痛,不難過。


    南震山虎目泛淚,忽地抬頭,看著眼前紅木棺槨,雙拳猛的握緊,指甲入肉,鮮血流出而不自知。


    南震山眸中逸散出滔天恨意與殺意,咬牙切齒道:“三弟,我南震山發誓,終有一日定屠了整個秦家給你陪葬!”


    ……


    大雁城因南淩山之死暗流湧動,大魏京都,同樣風起雲湧。


    自神武帝魏有熊閉關,命太子魏朝歌監國之後,朝堂之上,奪嫡黨爭愈演愈烈,時不時有人因此丟官掉頭,整個京城人心惶惶。


    要不是有宰輔閻正清,大將軍梁威從中調節,打壓牽製各方勢力,使得九位皇子不敢真的鬥個你死我活,大魏朝廷還真有可能因為奪嫡黨爭在短時間內癱瘓,繼而引起朝局動蕩。


    大魏京都,距離中央皇宮不遠的北區,街道寬闊,豪門大院落林立。若有精通望氣之術的道人來此,便能看到那一座座院落上空雲氣交織,非紅即紫,一派富貴氣象。


    這裏入住的不是公侯,就是二品大員以上京官,宰輔閻正清的府邸便是在這北區深處,玄武大道盡頭。


    閻府占地百畝,規模僅次於親王府邸,原是大魏一郡王的府邸,隻因那郡王犯事,被剝了皇室身份,貶為平民,才被十二世魏皇賜予了閻正清。


    閻府前半部富麗堂皇,建築莊重肅穆,尚樸去華,明廊通脊,氣宇軒昂。後半部為幽深秀麗的古典園林,銜水環山,古樹參天,曲廊亭榭,其間景致之變化無常,開合有致,實為皇家園林建築之典範。


    此刻在閻府後花園,劉天風正在給一老者演示海水蒸煮食鹽。


    老者便是閻正清,隻見他鶴發童顏,一襲青衫,天庭飽滿,麵容方正,眼神開合間,似有幽芒閃過,深邃如海。


    其人,人如其名,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清清正正的氣息。有道是,正氣衝雲霄,邪魔不能近,說的就是這種大儒氣場。


    隨著鍋中海水的不斷蒸發,閻正清雙眸越來越亮,待到一粒白色晶體析出時,他伸手一引,那粒食鹽結晶飛起,被其一口吞了下去。


    “食鹽!果然是食鹽!”


    見這海水真能煉出食鹽,以閻正清的城府也不免激動,“子長,這法子究竟是誰想出來的,他真的願意將整套海鹽提純的方子獻給朝廷?”


    “老師,這個恕我不能說。”


    閻正清略一思索,了然道:“此乃利國利民的大功德之事,那人既然不想張揚,不願名留青史,怕是想在功成之日,成就陰德法身吧。”


    劉天風笑道:“老師明鑒。”


    閻正清看著鍋裏越聚越多的白色晶體,眼中神光閃爍。


    在他看來,這海鹽不僅是利國利民的大功德之事,還是解決眼下朝中奪嫡黨爭的一計良方。


    海鹽利潤巨大,以此為餌,定能將九位皇子的精力從朝廷黨爭上釣往地方,隻消拖上一年。等一年後,陛下出關,朝局自然也就穩了下來。


    想到這裏,閻正清笑道:“子長,明日朝會,你便跟我一起吧!”


    “是,老師。”劉天風大喜,暗道,海鹽一事成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白學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白學士並收藏一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