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雲飛讓李狗蛋坐在自己身邊:“我說狗蛋,這次把你們營的工作放在比較偏僻,比較遠的棗樹嶺公社,你有什麽想法吧?”
李狗蛋看看曾雲飛,不假思索地說:“一切聽從老領導的安排,沒有什麽想法。”
曾雲飛站起來,拍了拍李狗蛋的肩膀:“狗蛋,你在留守處的工作很有成績。團黨委對你的工作是十分滿意的。留守處自打成立以來,就是團裏的一個包袱,一年有將近萬把塊錢的赤字,這些赤字需要團裏拿出真金白銀來填補,而團裏的經費本來就緊緊巴巴的,誰提起誰頭痛,是咱們團裏的一個老大難啊。常言道,‘老大難,老大難,老大出頭才不難’。哈,這個老大難,竟然讓我們的李狗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連級幹部給解決了。你為咱們老三連掙了光啊!”
李狗蛋聽了曾雲飛的誇獎,平靜地說:“這都是領導的支持,還有留守處同誌們的共同努力的結果,我李狗蛋隻不過做了應該做的一點兒事情,不足掛齒。”
曾雲飛點上一支煙,深深的吸了一口:“話是這麽說,但是裏邊的工作難度之大,我是知道的。是的,有了成績,不要記在自己帳上,這既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的體現,也說明工作中的確離不開組織的支持和大夥兒的共同努力。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就是這個道理啊。”
李狗蛋見了老連長曾雲飛,就像孩子見了爹娘一樣。雖說曾雲飛隻比李狗蛋大十來歲,但是,在李狗蛋眼裏,曾雲飛就是親切的長輩,就想聽聽老連長的囑咐,就想聽聽老連長的教誨,曾雲飛的每句話、每個字,在李狗蛋看來,那都是字字珠璣,那都是金玉良言啊。
曾雲飛望著凝神靜氣的李狗蛋,語重心長地說:“這次我們一共要接1200名新兵,分布在三個縣,雖然這個縣隻有280名,但是由於這裏交通條件比較差,信息渠道也不暢通,有的村連電話也沒有通,老百姓又比較窮,所以工作難度大。而你所負責的地區又是難中之難,但是,啃硬骨頭是咱們老三連的傳統,希望你不要辜負團黨委對你的期望。”
李狗蛋聽罷,激動地站起來:“請老領導放心,咱們老三連的人,是腿杆子上綁大鑼——走到哪裏,響到那裏。我李狗蛋保證100%的圓滿完成任務!”
李狗蛋和柳智合計了一下,把普查、摸底、發動、體檢、政審、家訪等列了一個詳細的日程計劃表,然後就火速召開會議,把任務分配給各個連長、指導員,要求大家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好縣、公社的人武部,雷厲風行地開展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這次的接兵任務。一轉眼,半個多月過去了,普查、摸底、發動、體檢、政審等各項工作都開展得還算順當。
一天,柳智找到李狗蛋,說是沙棘村有一個兵源對象需要進一步家訪一下,問李狗蛋是否可以陪他一起去。李狗蛋剛剛把手上的事情處理完,便二話沒說就答應下了。
吃過早飯,李狗蛋駕駛著從縣人武部借來的解放牌越野車,和柳智就風風火火地向沙棘村疾駛。從縣城到沙棘村要經過兩座沙丘穿過一條季節河,所謂季節河,就是下雨河裏就有水,雨過天晴幾天後,河床就幹了。路況不好,解放牌越野車三顛四波的,要不是他倆年輕力壯,恐怕骨頭架子老早就給顛散了。
到了沙棘村,正好是吃午飯的時候。
大隊支書是位年輕後生,對李狗蛋他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說:“你們現在來,午飯呢,是趕不上派了,咱就到我家炒幾個菜,隨便吃點,咋樣?”
那時候約定俗成的規矩是,凡是公家人(比如縣裏、公社裏來的幹部,以及下鄉工作人員,老百姓都叫公家人)到村裏來,都要到社員家裏輪流吃派飯,派到誰家,就到誰家吃。
李狗蛋心裏思忖著,吃派飯吧,是來不及了;可到支書家,人家少不得破費,再加上這裏又不富裕,給人家添麻煩,實在過意不去。他把眼光投向柳智,意思是,你看咋辦?
支書見二人猶豫不定,就說:“我看二位部隊首長就不要猶豫了吧,我家呢,第一是貧下中農;這第二呢,我是支部書記,是咱組織的人,按理說,咱們就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咱就不說兩家話。走吧,到我家去吧!”
李狗蛋和柳智隻好跟著支書,往家裏去。
由於有李狗蛋他們的“約法三章”,支書叫妻子炒了三個菜:一盤土豆絲,一盤四季豆,一盤炒雞蛋,外加一個麵疙瘩湯。
他們一邊吃著,一邊聊著兵源對象家裏的情況。
就在他們快擱碗的時候,外麵忽然傳來亂哄哄的吵鬧聲。起先,他們沒當迴事,後來,那吵鬧聲越來越大。
這時候,支書的女兒慌慌張張地迴來了,衝著支書說:“爸,你快看看去吧,富鎖家和狗娃家因為宅地基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都快要打起來了!”
李狗蛋看看曾雲飛,不假思索地說:“一切聽從老領導的安排,沒有什麽想法。”
曾雲飛站起來,拍了拍李狗蛋的肩膀:“狗蛋,你在留守處的工作很有成績。團黨委對你的工作是十分滿意的。留守處自打成立以來,就是團裏的一個包袱,一年有將近萬把塊錢的赤字,這些赤字需要團裏拿出真金白銀來填補,而團裏的經費本來就緊緊巴巴的,誰提起誰頭痛,是咱們團裏的一個老大難啊。常言道,‘老大難,老大難,老大出頭才不難’。哈,這個老大難,竟然讓我們的李狗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連級幹部給解決了。你為咱們老三連掙了光啊!”
李狗蛋聽了曾雲飛的誇獎,平靜地說:“這都是領導的支持,還有留守處同誌們的共同努力的結果,我李狗蛋隻不過做了應該做的一點兒事情,不足掛齒。”
曾雲飛點上一支煙,深深的吸了一口:“話是這麽說,但是裏邊的工作難度之大,我是知道的。是的,有了成績,不要記在自己帳上,這既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的體現,也說明工作中的確離不開組織的支持和大夥兒的共同努力。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就是這個道理啊。”
李狗蛋見了老連長曾雲飛,就像孩子見了爹娘一樣。雖說曾雲飛隻比李狗蛋大十來歲,但是,在李狗蛋眼裏,曾雲飛就是親切的長輩,就想聽聽老連長的囑咐,就想聽聽老連長的教誨,曾雲飛的每句話、每個字,在李狗蛋看來,那都是字字珠璣,那都是金玉良言啊。
曾雲飛望著凝神靜氣的李狗蛋,語重心長地說:“這次我們一共要接1200名新兵,分布在三個縣,雖然這個縣隻有280名,但是由於這裏交通條件比較差,信息渠道也不暢通,有的村連電話也沒有通,老百姓又比較窮,所以工作難度大。而你所負責的地區又是難中之難,但是,啃硬骨頭是咱們老三連的傳統,希望你不要辜負團黨委對你的期望。”
李狗蛋聽罷,激動地站起來:“請老領導放心,咱們老三連的人,是腿杆子上綁大鑼——走到哪裏,響到那裏。我李狗蛋保證100%的圓滿完成任務!”
李狗蛋和柳智合計了一下,把普查、摸底、發動、體檢、政審、家訪等列了一個詳細的日程計劃表,然後就火速召開會議,把任務分配給各個連長、指導員,要求大家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好縣、公社的人武部,雷厲風行地開展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這次的接兵任務。一轉眼,半個多月過去了,普查、摸底、發動、體檢、政審等各項工作都開展得還算順當。
一天,柳智找到李狗蛋,說是沙棘村有一個兵源對象需要進一步家訪一下,問李狗蛋是否可以陪他一起去。李狗蛋剛剛把手上的事情處理完,便二話沒說就答應下了。
吃過早飯,李狗蛋駕駛著從縣人武部借來的解放牌越野車,和柳智就風風火火地向沙棘村疾駛。從縣城到沙棘村要經過兩座沙丘穿過一條季節河,所謂季節河,就是下雨河裏就有水,雨過天晴幾天後,河床就幹了。路況不好,解放牌越野車三顛四波的,要不是他倆年輕力壯,恐怕骨頭架子老早就給顛散了。
到了沙棘村,正好是吃午飯的時候。
大隊支書是位年輕後生,對李狗蛋他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說:“你們現在來,午飯呢,是趕不上派了,咱就到我家炒幾個菜,隨便吃點,咋樣?”
那時候約定俗成的規矩是,凡是公家人(比如縣裏、公社裏來的幹部,以及下鄉工作人員,老百姓都叫公家人)到村裏來,都要到社員家裏輪流吃派飯,派到誰家,就到誰家吃。
李狗蛋心裏思忖著,吃派飯吧,是來不及了;可到支書家,人家少不得破費,再加上這裏又不富裕,給人家添麻煩,實在過意不去。他把眼光投向柳智,意思是,你看咋辦?
支書見二人猶豫不定,就說:“我看二位部隊首長就不要猶豫了吧,我家呢,第一是貧下中農;這第二呢,我是支部書記,是咱組織的人,按理說,咱們就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咱就不說兩家話。走吧,到我家去吧!”
李狗蛋和柳智隻好跟著支書,往家裏去。
由於有李狗蛋他們的“約法三章”,支書叫妻子炒了三個菜:一盤土豆絲,一盤四季豆,一盤炒雞蛋,外加一個麵疙瘩湯。
他們一邊吃著,一邊聊著兵源對象家裏的情況。
就在他們快擱碗的時候,外麵忽然傳來亂哄哄的吵鬧聲。起先,他們沒當迴事,後來,那吵鬧聲越來越大。
這時候,支書的女兒慌慌張張地迴來了,衝著支書說:“爸,你快看看去吧,富鎖家和狗娃家因為宅地基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都快要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