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國空前強盛的今天,秦國有名有姓的武將會頻繁的出現在各國高層的案頭,被各國首腦分析品讀。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畢竟以秦國先滅韓國,後征趙國的架勢,其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既然早晚必有一戰,那研究好秦國一眾將領的作戰風格,自然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而作為秦國大將軍王翦帳下頭號大將,樊於期的名字自然經常出現在燕國君臣的視線中。
對於樊於期在各大戰役之中所便表現出的勇武無倫,常使燕國君臣感歎不已,畢竟燕國自昭王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人物了。
但是無論燕國君臣如何感歎,也萬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這位隻存在於他們感歎之中的絕代驍將,居然會選擇前來投奔燕國——即使這位驍將已經斷了右臂,一身武藝幾乎化作東風流水。
所以當燕王喜在朝堂之上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燕國的文武百官幾乎是處於一種懵逼的狀態,誰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在所有人心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毫無疑問的是接受樊於期。畢竟樊於期投誠之後,給燕國帶來的好處是空前的。
即使樊於期再不能親上戰場,執刀殺敵,但他可是跟隨在秦國大將軍王翦作戰多年,其指揮作戰的能力,就算是難以與王翦相提並論,也會遠遠高於一般的燕國將領。
更何況,作為曾經秦國的高級將領,樊於期必然會知曉一些秦軍之中從不示人的密辛,這些密辛在將來燕國對秦作戰的過程中,必然會起到一些難以想象的特殊作用。
可如果接受樊於期……
就在燕國群臣都沉思不語之際,相國李浩然突然跨前一步,向上躬身施禮,高聲說道:“起奏大王,微臣以為,樊於期決不可留!”
嘩!
滿堂嘩然,群臣皆目露驚訝之色。接受樊於期,雖然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但相對於他所能帶來的好處而言,這些負麵因素所能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之所以沒人敢說話,是因為沒人知道燕王喜得真實想法,不敢輕易開口而
已。
但現在李浩然竟然開口就建議大王不要接受樊於期,顯然是出乎了燕國群臣的意料,就連燕王喜也目露驚訝之色。
“為何?”燕王喜目光中多了一絲凝重,沉聲說道。樊於期投誠之事,往小了說,隻是兩國之間的人才流動,在春秋戰國之際可以說是極為普遍的現象;但此事要是往大了說,那可就是事關秦燕兩國關係的最終走向,關乎燕國國運,饒是燕國喜老邁昏聵,
少理朝政,對此事也不得不重視起來。“大王,樊於期的身份不比別人,乃是秦軍重將,如今他叛逃而出,秦王嬴政畢竟暴怒不已,可以說樊於期到過的地方,就是秦王怒火燒過的地方。據臣所知,秦王早已頒下詔令,昭告天下各國,凡事能抓
樊於期歸案者,金千斤,邑萬家。如此重賞,足以看出秦王對樊於期是誌在必得,不擒樊於期,絕難平複秦王之怒!”“如果大王收留樊於期,固然會獲得一些秦國的秘密情報,但與之相對應的,我燕國也將隨時準備承受秦國的怒火。如今秦軍主力雖然在攻打趙國,但據臣所知,王翦之子王賁正率領二十萬大軍陳兵魏國邊
境,隨時準備進攻魏國,一旦秦王震怒,王賁這二十萬兵馬很有可能東出上黨郡,繞過魏國,直撲我漁陽、遼西二郡,到那時,我燕國又該如何自處?”李浩然一臉嚴峻之色,高聲說道。
“這……”
聽了李浩然一席話,真如當頭棒喝,驚得燕王喜一身冷汗。如果再往前推幾十年,在燕國喜即位之初,聽到這樣的消息,燕國喜或許還會意氣風發的調集大軍,與秦軍正麵剛上一波。但如今的燕王喜真的是老了,滿腦子想得都是如何平平安安的將自己這個王位坐
穩,隻要自己王位不動搖,那一切都好說,哪裏還有與秦軍爭鋒的膽量?
“李愛卿所言有理,看來樊於期絕對不能入我燕國!來人,傳寡人旨意……”
燕王喜話音未落,忽有一人邁步出班,朗聲說道:“大王,相國所言詫異,樊於期我燕國一定要收留!”
刷!
在那麽一瞬間,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向發聲者看去。
要知道,如今的燕王喜已經少理朝政,朝中大小事務都交由相國李浩然打理,這也就間接造成了李浩然大權獨攬,說一不二,除了大將軍魏武行,很少有人敢正麵忤逆李浩然的意思。如今魏武行領兵出征,並且帶走了一大批燕國重要將領,一下子就使燕國朝堂之上,幾乎變成了李浩然的一言堂,相國大人說什麽,那對於百官而言就是什麽。雖然這麽說或許有些誇張,但向剛才那位這
樣,當著大王的麵就公然反對李浩然的,已經不知道多久都沒有出現過了。
正因如此,這位一說話,非但文武百官以及李浩然的目光看了過去,就連燕王喜的目光也在第一時間就望了過去。“哦?原來是於將軍……方才相國所言,已經陳說利害,把樊於期留在燕國,那無疑就是一個禍害,很有可能給我燕國招來塌天大禍,你為何又說一定要說留呢?”燕王喜渾濁的目光中,隱隱透露出一絲鋒銳
之色。樊於期的去留,事關燕國生死大計,在燕王喜的心中絕對容不得半點閃失。而麵前的這位站殿將軍於青,並不是土生土長的燕人,而是由魏入燕。在燕國這十多年,於青雖然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反而在
各種燕國的對外戰爭中勇猛殺敵,這才迅速升到了站殿將軍這個位置。
不過畫龍畫虎難畫骨,誰也不知道於青的心中是到底是怎麽想的。
而在這個事關燕國興衰的節骨眼上,於青突兀的跳了出來,並且建議留樊於期在燕國,一下子就讓燕王喜的心中警覺萬分。燕王喜可以發誓,一旦於青所說的理由不足以說服自己,那麽自己勢必會讓他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畢竟以秦國先滅韓國,後征趙國的架勢,其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既然早晚必有一戰,那研究好秦國一眾將領的作戰風格,自然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而作為秦國大將軍王翦帳下頭號大將,樊於期的名字自然經常出現在燕國君臣的視線中。
對於樊於期在各大戰役之中所便表現出的勇武無倫,常使燕國君臣感歎不已,畢竟燕國自昭王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人物了。
但是無論燕國君臣如何感歎,也萬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這位隻存在於他們感歎之中的絕代驍將,居然會選擇前來投奔燕國——即使這位驍將已經斷了右臂,一身武藝幾乎化作東風流水。
所以當燕王喜在朝堂之上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燕國的文武百官幾乎是處於一種懵逼的狀態,誰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在所有人心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毫無疑問的是接受樊於期。畢竟樊於期投誠之後,給燕國帶來的好處是空前的。
即使樊於期再不能親上戰場,執刀殺敵,但他可是跟隨在秦國大將軍王翦作戰多年,其指揮作戰的能力,就算是難以與王翦相提並論,也會遠遠高於一般的燕國將領。
更何況,作為曾經秦國的高級將領,樊於期必然會知曉一些秦軍之中從不示人的密辛,這些密辛在將來燕國對秦作戰的過程中,必然會起到一些難以想象的特殊作用。
可如果接受樊於期……
就在燕國群臣都沉思不語之際,相國李浩然突然跨前一步,向上躬身施禮,高聲說道:“起奏大王,微臣以為,樊於期決不可留!”
嘩!
滿堂嘩然,群臣皆目露驚訝之色。接受樊於期,雖然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但相對於他所能帶來的好處而言,這些負麵因素所能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之所以沒人敢說話,是因為沒人知道燕王喜得真實想法,不敢輕易開口而
已。
但現在李浩然竟然開口就建議大王不要接受樊於期,顯然是出乎了燕國群臣的意料,就連燕王喜也目露驚訝之色。
“為何?”燕王喜目光中多了一絲凝重,沉聲說道。樊於期投誠之事,往小了說,隻是兩國之間的人才流動,在春秋戰國之際可以說是極為普遍的現象;但此事要是往大了說,那可就是事關秦燕兩國關係的最終走向,關乎燕國國運,饒是燕國喜老邁昏聵,
少理朝政,對此事也不得不重視起來。“大王,樊於期的身份不比別人,乃是秦軍重將,如今他叛逃而出,秦王嬴政畢竟暴怒不已,可以說樊於期到過的地方,就是秦王怒火燒過的地方。據臣所知,秦王早已頒下詔令,昭告天下各國,凡事能抓
樊於期歸案者,金千斤,邑萬家。如此重賞,足以看出秦王對樊於期是誌在必得,不擒樊於期,絕難平複秦王之怒!”“如果大王收留樊於期,固然會獲得一些秦國的秘密情報,但與之相對應的,我燕國也將隨時準備承受秦國的怒火。如今秦軍主力雖然在攻打趙國,但據臣所知,王翦之子王賁正率領二十萬大軍陳兵魏國邊
境,隨時準備進攻魏國,一旦秦王震怒,王賁這二十萬兵馬很有可能東出上黨郡,繞過魏國,直撲我漁陽、遼西二郡,到那時,我燕國又該如何自處?”李浩然一臉嚴峻之色,高聲說道。
“這……”
聽了李浩然一席話,真如當頭棒喝,驚得燕王喜一身冷汗。如果再往前推幾十年,在燕國喜即位之初,聽到這樣的消息,燕國喜或許還會意氣風發的調集大軍,與秦軍正麵剛上一波。但如今的燕王喜真的是老了,滿腦子想得都是如何平平安安的將自己這個王位坐
穩,隻要自己王位不動搖,那一切都好說,哪裏還有與秦軍爭鋒的膽量?
“李愛卿所言有理,看來樊於期絕對不能入我燕國!來人,傳寡人旨意……”
燕王喜話音未落,忽有一人邁步出班,朗聲說道:“大王,相國所言詫異,樊於期我燕國一定要收留!”
刷!
在那麽一瞬間,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向發聲者看去。
要知道,如今的燕王喜已經少理朝政,朝中大小事務都交由相國李浩然打理,這也就間接造成了李浩然大權獨攬,說一不二,除了大將軍魏武行,很少有人敢正麵忤逆李浩然的意思。如今魏武行領兵出征,並且帶走了一大批燕國重要將領,一下子就使燕國朝堂之上,幾乎變成了李浩然的一言堂,相國大人說什麽,那對於百官而言就是什麽。雖然這麽說或許有些誇張,但向剛才那位這
樣,當著大王的麵就公然反對李浩然的,已經不知道多久都沒有出現過了。
正因如此,這位一說話,非但文武百官以及李浩然的目光看了過去,就連燕王喜的目光也在第一時間就望了過去。“哦?原來是於將軍……方才相國所言,已經陳說利害,把樊於期留在燕國,那無疑就是一個禍害,很有可能給我燕國招來塌天大禍,你為何又說一定要說留呢?”燕王喜渾濁的目光中,隱隱透露出一絲鋒銳
之色。樊於期的去留,事關燕國生死大計,在燕王喜的心中絕對容不得半點閃失。而麵前的這位站殿將軍於青,並不是土生土長的燕人,而是由魏入燕。在燕國這十多年,於青雖然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反而在
各種燕國的對外戰爭中勇猛殺敵,這才迅速升到了站殿將軍這個位置。
不過畫龍畫虎難畫骨,誰也不知道於青的心中是到底是怎麽想的。
而在這個事關燕國興衰的節骨眼上,於青突兀的跳了出來,並且建議留樊於期在燕國,一下子就讓燕王喜的心中警覺萬分。燕王喜可以發誓,一旦於青所說的理由不足以說服自己,那麽自己勢必會讓他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