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話音未落,直接就兩腳一夾馬肚子,示意戰馬繼續往前走。
正常情況下,如果一匹馬看見前麵有個障礙物的話,迴下意識的越過他,或者繞路走。但楊磊跨這匹馬,那是受過訓練,用於戰鬥之中的戰馬,對主人的命令向來都是毫無保留的執行。
因此楊磊這麽往前一帶馬,戰馬就接收到了往前走得指令,哪管麵前還有沒有人,直接張開四蹄就往前跑去。
但副將跪在馬前,戰馬一動,馬蹄勢必就會踩在副將的身上!這副將下馬跪在楊磊的馬前,一邊磕頭,一邊祈求著楊磊可以停止進軍。其實副將也沒想太多,下意識的就認為,自己已經如此低三下四,放在尊嚴去請求楊磊。楊將軍怎麽也得看在自己追隨多年,沒有
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暫時下令進攻。
可是副將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苦苦哀求等來的不是楊將軍停止進軍的將令,而是繼續加速進軍的命令。
當那冷冰冰的話語傳入自己耳中的時候,副將簡直無法相信自己耳朵,下意識的就停止了磕頭,想要抬頭看看楊磊到底是什麽樣的臉色。
可是副將這一抬頭,沒有看到楊磊,看到得卻是一隊不斷在自己眼前放大的馬蹄!
嘭!
一聲悶響!
楊磊戰馬的兩隻前蹄,毫無花假的踩在了副將的前胸之上!
一馬之力究竟能達到多少,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但經過後世學者的對比研究,一馬之力,可以把七十三點五千克的重物,在一秒之內,提到一米的高度。
換言之,一匹馬瞬間發力,至少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斤!
一百五十斤的大力從天而降,砸到副將的前胸之時,何止千鈞大力?
幾乎就在馬蹄接觸到副將前胸的那一瞬間,副將就絕對一股劇痛從胸前傳來,緊接著眼前猛然一黑,主接癱倒了在了地上,人事不知。
如果隻是楊磊的馬踩了這麽一腳,經過及時的搶救,這位副將或許還有活命的可能。
但楊磊身為主將,一邊號令將士前進,一邊又率先提馬向前,身後一千騎兵,九千步卒自然要緊隨著主將的腳步。燕軍兩萬將士,隨著楊磊的提馬向前,頓時化作鋼鐵洪流一般,向前方衝去。
等到燕國大軍通過之後,再看副將倒地之處,哪裏還有副將的蹤跡?莫說副將的屍首早就化作一灘肉泥,就連全身上下的骨頭都已經不知哪裏去了。
若是時光可以倒流,迴到那年初見,不知這位副將是否還會選擇跟隨自己的這位將軍。
副將的結果如何,楊磊絲毫都沒有放在心上,此時楊磊的心中隻有一件事,就是盡最快的速度遭遇趙軍先鋒隊伍,然後給予致命的一擊,讓這些趙軍士兵全都後悔來到這個世界!
楊磊心中所想,也正是呂正心中所想。兩人一路上相互打氣,互相鼓勵,一路向前飛馳,腦子裏除了對於成功截殺趙軍之後幻想,似乎沒有想到其他的東西。
不知不覺間,燕軍又行進了不知多遠,兩邊的地勢開始變得凹凸起來,不再像放在一樣一馬平川;沿路之上也多是灌木樹叢,視線上也頗受阻礙。
一般而言,隻要是個長腦子的將軍,行軍途徑這種道路不平,灌木叢生的環境,都會甚至又甚,甚至有的人還會繞過這個環境,另則它途。
可呂正、楊磊這兩位燕國上將,顯然今天把腦子落在家裏了,絲毫沒有意識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依然下令著繼續進軍。呂正、楊磊身後的幾名副將,雖然感覺周圍的環境有些不妥,大軍不應該一股腦紮進去。但楊磊的那位副將是何等下場,這幾位跟在主將身後的副將看得是最清楚的,又怎敢再多說一句話?畢竟穿過這片
灌木或許不會有什麽意外,但自己多說兩句話的話,很有可能就和剛才那哥們兒一樣,被送到馬蹄子底下去了。
與主將關係最親近的副將都不敢說話,下麵的那些牙將、裨將、百夫長、十夫長,乃至最普通的士兵,又有誰敢多說一句話?
燕國兩萬大軍,就在這種詭異的氣氛中繼續前進。不知不覺中,已經於三分之二的人馬進入了這片地勢低窪的灌木叢。本來那些把心都提在嗓子的眼的副將,都紛紛送了一口氣。主將和副將都走在隊伍的最前列,這片灌木叢的占地麵積也不算太大,最後麵的士兵雖然還沒有進入,但在前麵領路的二位主將以及一眾副將眼看就要通過了。隻要再向前走上不到一百步,就可以離開這
座灌木叢了。可就在此時,異變陡生!
正常情況下,如果一匹馬看見前麵有個障礙物的話,迴下意識的越過他,或者繞路走。但楊磊跨這匹馬,那是受過訓練,用於戰鬥之中的戰馬,對主人的命令向來都是毫無保留的執行。
因此楊磊這麽往前一帶馬,戰馬就接收到了往前走得指令,哪管麵前還有沒有人,直接張開四蹄就往前跑去。
但副將跪在馬前,戰馬一動,馬蹄勢必就會踩在副將的身上!這副將下馬跪在楊磊的馬前,一邊磕頭,一邊祈求著楊磊可以停止進軍。其實副將也沒想太多,下意識的就認為,自己已經如此低三下四,放在尊嚴去請求楊磊。楊將軍怎麽也得看在自己追隨多年,沒有
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暫時下令進攻。
可是副將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苦苦哀求等來的不是楊將軍停止進軍的將令,而是繼續加速進軍的命令。
當那冷冰冰的話語傳入自己耳中的時候,副將簡直無法相信自己耳朵,下意識的就停止了磕頭,想要抬頭看看楊磊到底是什麽樣的臉色。
可是副將這一抬頭,沒有看到楊磊,看到得卻是一隊不斷在自己眼前放大的馬蹄!
嘭!
一聲悶響!
楊磊戰馬的兩隻前蹄,毫無花假的踩在了副將的前胸之上!
一馬之力究竟能達到多少,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但經過後世學者的對比研究,一馬之力,可以把七十三點五千克的重物,在一秒之內,提到一米的高度。
換言之,一匹馬瞬間發力,至少可以達到一百五十斤!
一百五十斤的大力從天而降,砸到副將的前胸之時,何止千鈞大力?
幾乎就在馬蹄接觸到副將前胸的那一瞬間,副將就絕對一股劇痛從胸前傳來,緊接著眼前猛然一黑,主接癱倒了在了地上,人事不知。
如果隻是楊磊的馬踩了這麽一腳,經過及時的搶救,這位副將或許還有活命的可能。
但楊磊身為主將,一邊號令將士前進,一邊又率先提馬向前,身後一千騎兵,九千步卒自然要緊隨著主將的腳步。燕軍兩萬將士,隨著楊磊的提馬向前,頓時化作鋼鐵洪流一般,向前方衝去。
等到燕國大軍通過之後,再看副將倒地之處,哪裏還有副將的蹤跡?莫說副將的屍首早就化作一灘肉泥,就連全身上下的骨頭都已經不知哪裏去了。
若是時光可以倒流,迴到那年初見,不知這位副將是否還會選擇跟隨自己的這位將軍。
副將的結果如何,楊磊絲毫都沒有放在心上,此時楊磊的心中隻有一件事,就是盡最快的速度遭遇趙軍先鋒隊伍,然後給予致命的一擊,讓這些趙軍士兵全都後悔來到這個世界!
楊磊心中所想,也正是呂正心中所想。兩人一路上相互打氣,互相鼓勵,一路向前飛馳,腦子裏除了對於成功截殺趙軍之後幻想,似乎沒有想到其他的東西。
不知不覺間,燕軍又行進了不知多遠,兩邊的地勢開始變得凹凸起來,不再像放在一樣一馬平川;沿路之上也多是灌木樹叢,視線上也頗受阻礙。
一般而言,隻要是個長腦子的將軍,行軍途徑這種道路不平,灌木叢生的環境,都會甚至又甚,甚至有的人還會繞過這個環境,另則它途。
可呂正、楊磊這兩位燕國上將,顯然今天把腦子落在家裏了,絲毫沒有意識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依然下令著繼續進軍。呂正、楊磊身後的幾名副將,雖然感覺周圍的環境有些不妥,大軍不應該一股腦紮進去。但楊磊的那位副將是何等下場,這幾位跟在主將身後的副將看得是最清楚的,又怎敢再多說一句話?畢竟穿過這片
灌木或許不會有什麽意外,但自己多說兩句話的話,很有可能就和剛才那哥們兒一樣,被送到馬蹄子底下去了。
與主將關係最親近的副將都不敢說話,下麵的那些牙將、裨將、百夫長、十夫長,乃至最普通的士兵,又有誰敢多說一句話?
燕國兩萬大軍,就在這種詭異的氣氛中繼續前進。不知不覺中,已經於三分之二的人馬進入了這片地勢低窪的灌木叢。本來那些把心都提在嗓子的眼的副將,都紛紛送了一口氣。主將和副將都走在隊伍的最前列,這片灌木叢的占地麵積也不算太大,最後麵的士兵雖然還沒有進入,但在前麵領路的二位主將以及一眾副將眼看就要通過了。隻要再向前走上不到一百步,就可以離開這
座灌木叢了。可就在此時,異變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