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燕太子丹
良久。
樊於期才鄭重的站起來,舉步走到趙遷的桌案麵前,直挺挺的跪了下來。
“末將樊於期,願為大王效死!”樊於期拱手為禮,高聲說道。
如果說最開始樊於期投靠趙國,還是僅僅是為了趨吉避禍的話,現在的樊於期,是真的被趙遷所折服了,心甘情願留在趙國,為趙國效力。
“哎……”趙遷連連擺手,搖頭說道,“效死倒不至於,樊將軍言重了。不過有一件事,倒還真要將軍去做。”
一聽這話,樊於期頓時就來了精神。
身為一個降將,樊於期最怕的就是嘴上應承,實際上什麽事情都不交代,完全讓自己閑置下來。
如今大王主動指派自己任務,那就是對自己莫大的信任,由不得樊於期不高興。
“大王但有所命,末將定當萬死不辭!”樊於期趕緊答應道,生怕自己延遲一會,趙遷就改變了主意。
趙遷聞言微微一笑,看著樊於期緩緩的說道:“如果寡人沒有記錯,樊將軍與燕國的太子丹,是舊識吧!”
呃……
樊於期頓時一怔,不清楚趙王為什麽會突然提及這個問題。
“當年燕太子丹在秦國為質之時,曾與末將相交,關係還算親近。算算時間,也有幾年的時間沒見了。”樊於期如實說道。
“既然與太子丹相識,那就就好辦了!”趙遷的嘴角勾起一絲神秘莫測的笑意,“寡人給你的這項任務,就是去燕國投奔太子丹!”
去燕國……
投奔太子丹?
這是要趕自己走了嗎?
樊於期的腦海中頓時嗡的一聲,整個人都不好了。
咱們說好的信任呢?
結果我信任你了,然後你要趕我走?
樊於期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趙遷,艱難的問道:“大王……莫非是要趕末將走嗎?”
“當然不是!”趙遷一見樊於期可能是誤會了,便趕緊連連擺手,“樊將軍,你想多了,寡人並非是要趕你走,而是讓你去燕國執行一項任務!如果這件事辦成了,可保燕趙邊境數年平安!”
“這……”樊於期頓時有些呆呆發愣,完全不明白趙遷在說什麽。
燕、趙兩國自趙悼襄王即位之初,便戰爭頻發,多年來相互之間攻伐不斷。
趙國雖然在長平遭逢大敗,但畢竟是近百年的軍事強國,其軍事力量遠遠不是在樂毅出走之後,國力就日漸衰落的燕國可以抗衡的。
燕、趙之間的對決,大多數都以燕國的慘敗而告終。
趙悼襄王死後,燕趙兩國逐漸沒有了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但小摩擦卻不斷發生。
雖然趙悼襄王死後,趙國的新君趙幽繆王心中對於燕國沒有什麽敵對思想,但是燕國的君王,卻始終都是燕王喜。
雖然趙軍因為王權交替,不再主動攻打燕國了。但是老邁的燕王喜,卻始終也忘不了曾經被趙軍吊起來打的恥辱,屢屢派兵騷擾趙國邊境。
從這一點上,間接也可以看出前世那個趙幽繆王到底是何等敗家。就在燕國軍隊屢屢犯邊的的情況下,這位趙幽繆王絲毫沒有反打的覺悟,隻是保證燕國軍隊不會打進來就滿足了。
因此趙王遷繼位以來,燕趙邊境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打仗,這已經算是六國共識的事情了。
所以現在樊於期一聽趙遷說什麽要保燕趙邊境數年平安,心中的第一反應就是懷疑。
畢竟一個人已經保持了八年之久的習慣,突然間就說要改變,任誰也無法直接相信。
難道大王是想要派我去鎮守燕趙邊境?
這個念頭剛一升起,樊於期的心頭就是一喜,但轉念之間樊於期就搖了搖頭。
去投靠燕太子丹,又怎麽能是鎮守燕趙邊境呢?
就在樊於期糾結不已的時候,趙遷突然微微一笑,語出驚人。
“寡人讓將軍燕國投奔姬丹,是為了將軍輔佐他爭奪燕國王位,將那年邁無知的燕王喜趕下王位!如此,將軍可謂替趙國立下不世之功矣!”趙遷慷慨激昂的說道,極力感染著樊於期的情緒。
“幫助太子丹登位?”樊於期的腦子明顯有些不夠使了,愣愣的看著趙遷,不明白趙遷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太子丹登位與否,那都是燕國自己的事情,關燕國什麽事?
更何況,燕、趙兩國本就是多年累仇,一個年邁的燕王喜尚且讓趙國難以應付,如果敵人換成了年富力強的太子丹,趙國的壓力豈不就是更大了?
趙遷顯然是看出了樊於期心中的疑惑,直接開口說道:“趙國的敵人,從來都不是燕國;燕國的對手,也從來都不是趙國。燕、趙兩國的敵人,從始至終都隻有秦國。”
“如今秦國勢大,已經滅掉了韓國,下一步就是趙國、燕國、魏國!秦國鯨吞天下之勢已成,早晚必將與燕、趙決戰。如果在這種時候我們兩國之間還因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鬥不斷,持續內耗的話。有朝一日秦軍攻來,恐怕都沒有一戰之力。”
“這也就是,為什麽寡人即位以來,任由燕軍犯邊,卻從來也不與燕國兵馬發生大規模衝突的原因。趙國的兵馬,都是要在未來對抗秦國的,根本不可能浪費在燕國的身上!”
“燕王喜老邁無能,昏聵無知,完全意識不到這一點,絲毫不敢與秦國作對!這對於燕趙兩國,都是不利的。而太子丹就不一樣了!”
“雖然姬丹與嬴政自幼在邯鄲相識,同病相憐,相交莫逆。但同為質子,嬴政變成了高高在上的秦王,而姬丹依舊隻是一個太子。身份地位的不同,就導致這兩位曾經的至交好友,漸行漸遠!”
“可是……就算是如此,難道太子丹就會轉過頭來去對付秦王嗎?”聽趙遷說到這,樊於期不禁皺起了眉頭,頗為疑惑的說道。
“如果僅僅是這樣,當然不足以激起姬丹對於秦王的仇恨之心,相反他還可能更加憎恨燕王喜,為什麽不像莊襄王一樣早早去世!”
“姬丹對於嬴政的仇視,顯然是有著其他原因。”趙遷微微一笑,頗為神秘的說道。
良久。
樊於期才鄭重的站起來,舉步走到趙遷的桌案麵前,直挺挺的跪了下來。
“末將樊於期,願為大王效死!”樊於期拱手為禮,高聲說道。
如果說最開始樊於期投靠趙國,還是僅僅是為了趨吉避禍的話,現在的樊於期,是真的被趙遷所折服了,心甘情願留在趙國,為趙國效力。
“哎……”趙遷連連擺手,搖頭說道,“效死倒不至於,樊將軍言重了。不過有一件事,倒還真要將軍去做。”
一聽這話,樊於期頓時就來了精神。
身為一個降將,樊於期最怕的就是嘴上應承,實際上什麽事情都不交代,完全讓自己閑置下來。
如今大王主動指派自己任務,那就是對自己莫大的信任,由不得樊於期不高興。
“大王但有所命,末將定當萬死不辭!”樊於期趕緊答應道,生怕自己延遲一會,趙遷就改變了主意。
趙遷聞言微微一笑,看著樊於期緩緩的說道:“如果寡人沒有記錯,樊將軍與燕國的太子丹,是舊識吧!”
呃……
樊於期頓時一怔,不清楚趙王為什麽會突然提及這個問題。
“當年燕太子丹在秦國為質之時,曾與末將相交,關係還算親近。算算時間,也有幾年的時間沒見了。”樊於期如實說道。
“既然與太子丹相識,那就就好辦了!”趙遷的嘴角勾起一絲神秘莫測的笑意,“寡人給你的這項任務,就是去燕國投奔太子丹!”
去燕國……
投奔太子丹?
這是要趕自己走了嗎?
樊於期的腦海中頓時嗡的一聲,整個人都不好了。
咱們說好的信任呢?
結果我信任你了,然後你要趕我走?
樊於期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趙遷,艱難的問道:“大王……莫非是要趕末將走嗎?”
“當然不是!”趙遷一見樊於期可能是誤會了,便趕緊連連擺手,“樊將軍,你想多了,寡人並非是要趕你走,而是讓你去燕國執行一項任務!如果這件事辦成了,可保燕趙邊境數年平安!”
“這……”樊於期頓時有些呆呆發愣,完全不明白趙遷在說什麽。
燕、趙兩國自趙悼襄王即位之初,便戰爭頻發,多年來相互之間攻伐不斷。
趙國雖然在長平遭逢大敗,但畢竟是近百年的軍事強國,其軍事力量遠遠不是在樂毅出走之後,國力就日漸衰落的燕國可以抗衡的。
燕、趙之間的對決,大多數都以燕國的慘敗而告終。
趙悼襄王死後,燕趙兩國逐漸沒有了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但小摩擦卻不斷發生。
雖然趙悼襄王死後,趙國的新君趙幽繆王心中對於燕國沒有什麽敵對思想,但是燕國的君王,卻始終都是燕王喜。
雖然趙軍因為王權交替,不再主動攻打燕國了。但是老邁的燕王喜,卻始終也忘不了曾經被趙軍吊起來打的恥辱,屢屢派兵騷擾趙國邊境。
從這一點上,間接也可以看出前世那個趙幽繆王到底是何等敗家。就在燕國軍隊屢屢犯邊的的情況下,這位趙幽繆王絲毫沒有反打的覺悟,隻是保證燕國軍隊不會打進來就滿足了。
因此趙王遷繼位以來,燕趙邊境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打仗,這已經算是六國共識的事情了。
所以現在樊於期一聽趙遷說什麽要保燕趙邊境數年平安,心中的第一反應就是懷疑。
畢竟一個人已經保持了八年之久的習慣,突然間就說要改變,任誰也無法直接相信。
難道大王是想要派我去鎮守燕趙邊境?
這個念頭剛一升起,樊於期的心頭就是一喜,但轉念之間樊於期就搖了搖頭。
去投靠燕太子丹,又怎麽能是鎮守燕趙邊境呢?
就在樊於期糾結不已的時候,趙遷突然微微一笑,語出驚人。
“寡人讓將軍燕國投奔姬丹,是為了將軍輔佐他爭奪燕國王位,將那年邁無知的燕王喜趕下王位!如此,將軍可謂替趙國立下不世之功矣!”趙遷慷慨激昂的說道,極力感染著樊於期的情緒。
“幫助太子丹登位?”樊於期的腦子明顯有些不夠使了,愣愣的看著趙遷,不明白趙遷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太子丹登位與否,那都是燕國自己的事情,關燕國什麽事?
更何況,燕、趙兩國本就是多年累仇,一個年邁的燕王喜尚且讓趙國難以應付,如果敵人換成了年富力強的太子丹,趙國的壓力豈不就是更大了?
趙遷顯然是看出了樊於期心中的疑惑,直接開口說道:“趙國的敵人,從來都不是燕國;燕國的對手,也從來都不是趙國。燕、趙兩國的敵人,從始至終都隻有秦國。”
“如今秦國勢大,已經滅掉了韓國,下一步就是趙國、燕國、魏國!秦國鯨吞天下之勢已成,早晚必將與燕、趙決戰。如果在這種時候我們兩國之間還因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鬥不斷,持續內耗的話。有朝一日秦軍攻來,恐怕都沒有一戰之力。”
“這也就是,為什麽寡人即位以來,任由燕軍犯邊,卻從來也不與燕國兵馬發生大規模衝突的原因。趙國的兵馬,都是要在未來對抗秦國的,根本不可能浪費在燕國的身上!”
“燕王喜老邁無能,昏聵無知,完全意識不到這一點,絲毫不敢與秦國作對!這對於燕趙兩國,都是不利的。而太子丹就不一樣了!”
“雖然姬丹與嬴政自幼在邯鄲相識,同病相憐,相交莫逆。但同為質子,嬴政變成了高高在上的秦王,而姬丹依舊隻是一個太子。身份地位的不同,就導致這兩位曾經的至交好友,漸行漸遠!”
“可是……就算是如此,難道太子丹就會轉過頭來去對付秦王嗎?”聽趙遷說到這,樊於期不禁皺起了眉頭,頗為疑惑的說道。
“如果僅僅是這樣,當然不足以激起姬丹對於秦王的仇恨之心,相反他還可能更加憎恨燕王喜,為什麽不像莊襄王一樣早早去世!”
“姬丹對於嬴政的仇視,顯然是有著其他原因。”趙遷微微一笑,頗為神秘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