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為國羽翼
次日,早朝。
趙國的文武群臣匯聚在王宮大殿之間,一邊等待著趙遷的到來,一邊議論紛紛。
昨天的消息都已經傳開了。
大將軍李牧在返迴井陘關的途中,遭遇秦國間諜的埋伏,身受重傷,至今是生是死都不能確定。
對於這件事,趙國邯鄲城內的這些文武大臣,自然是異常關心的。
現在與秦國之間的戰爭,可謂是趙國的頭等大事,關乎著在場每一個人的身家性命。
而李牧,又是這場戰爭的重中之重。
在樂毅父子出現之前,李牧可謂是趙國最後一根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了。
有李牧在,則趙國西方要塞堅如磐石。
而李牧一旦出現點什麽意外,那戰局就是不可預料的了。
一旦秦國大軍踏破井陘關,那麽秦軍東進之路將會無險可阻,邯鄲城破隻在旦夕之間了。
“大王駕到!”
隨著宦者令的一聲高叫,宮門大開,趙國文武大臣在宮門口脫去鞋子,魚貫而入,文東武西,兩廂跪坐。
等到眾大臣都已經整理完畢,趙遷才從搖搖晃晃的從殿後轉出,端坐在了高台之上。
山唿已畢,所有人的目光便都集中在了趙遷的身上。所有人都想知道,對於昨天大將軍李牧遇刺一事,大王是怎麽看的。
趙遷也果真沒讓這些大臣失望,開口就說了關於李牧的事情。
“昨天早朝的時候,有消息傳來,大將軍李牧在返迴井陘關的路上,遭遇了埋伏,現在生死不知!寡人相信,在坐的各位卿家一定也想知道,李大將軍現在的安危到底如何!”趙遷說到著,停頓了一下,目光從諸位大臣的臉上一一劃過。
“大王!”一位大臣出班奏道,“李牧將軍,乃是我趙國擎天一柱,全靠有他在,這麽多年以來,秦國才難以越我趙國雷池一步!如今李牧將軍有失,臣等甚是憂心啊!”
這位大臣的話,頓時激起了一片應喝之聲,顯然大家都是對李牧的安危即為關心。
“那好!既然眾卿如此關心李老將軍的身體,那寡人也就不好賣關子了!”趙遷抬頭看向階下的宮人,輕聲說道,“宣李將軍進來吧!”
“宣李牧將軍,覲見!”宮人向趙遷微微頷首,朗聲說道。
話音一落,在偏殿等候多時的李牧,便邁著四方的步子走進了大殿。
踏入大殿,感受著周圍百官的情緒,李牧不由得精神有些恍然。
常年的鎮守邊關的李牧,已經記不清自己已經有多長時間沒有上過朝了。不知不覺間,自己對朝堂這種莊嚴的氛圍已經有些不適應了。
“臣,李牧,叩見大王!”在群臣的注視下,李牧走到了禦階之下,向趙遷下跪行禮。
“李愛卿!平身!”趙遷臉上笑意正濃,趕緊說道。
“謝大王!”李牧答應了一聲,站起身來,來到了西麵武將之列。
由於常年沒有上朝,隊伍裏已經沒有李牧的位置了。不過礙於李牧在軍方的地位,本來站在首位的將軍,自覺的向後退了一步,把位置讓給了李牧。
“正如眾卿所看到的。李牧將軍雖然昨日中了秦國賊人的暗算,但所幸天佑我趙國,讓李牧將軍得遇一位奇人,醫好了李牧將軍得傷病!如今的李牧將軍,不但沒有了傷病,身體更勝從前!”趙遷越說越興奮,“這真是天佑寡人啊!有李牧將軍在,寡人盡可高枕無憂啊!”
“恭喜大王!”群臣頓時一起拱手,向趙遷道喜。
“李老將軍常年鎮守邊陲要衝,難得迴一次邯鄲。此番,寡人必然要對李老將軍大加封賞!”趙遷扭過頭,看向老老實實站在武官隊伍中的李牧,“李老將軍,上前聽封!”
“臣在!”李牧出班,重新迴到禦階之下,向趙遷深施一禮。
“如果寡人沒有記錯,老將軍麾下,應當還有十餘萬兵馬吧?”趙遷看著李牧,沉吟著問道。
“迴大王,微臣麾下井陘關大營,有軍十三萬。代郡留守駐軍尚有八萬,共計十八萬大軍!”李牧抱拳拱手,如實說道。
“十八萬大軍……”趙遷稍一沉吟,便不假思索的說道,“從今日起,這十八萬大軍就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就叫羽林軍!而老將軍你,就親自出任羽林軍大將軍!自大將軍以下,羽林軍所有人員調度,全憑老將軍一言而決!”
“老臣,多謝大王恩典!”李牧趕緊再次向趙遷叩首。
“為國羽翼,如林之盛!老將軍,從今往後,我趙國的安危,就拜托將軍了!”趙遷站起身,鄭重的向李牧施了一禮。
“為國羽翼……如林之盛……”李牧口中喃喃說道,眼角甚至都有一些濕潤了,“微臣,必不負大王所托!我李牧但有三寸氣在,就絕不會讓秦軍越過雷池一步!”
“邯鄲城五萬守軍,已經被子龍將軍帶去抵禦楊端和了。城內的兵馬,唯有宮中尚有五千衛軍!寡人調三千衛軍,護送老將軍前往井陘關!”趙遷返迴座位,毫不遲疑的說道。
“大王!此事萬萬不可!”李牧的臉上頓時出現了焦急之色,“那五千衛軍,乃是王城的衛軍,職責所在,那是保護大王的完危。若是調離三千,那大王的安危豈不是沒有了保障?”
“老將軍不必再說了!”趙遷把手一揮,一臉的不容分說,“寡人心意已決。如果老將軍執意不允,那可就是抗旨不遵了啊!”
這……
趙遷把抗旨二字搬出來,李牧頓時就沒有什麽可說的了,隻能應允了三千人馬護送一事。
趙遷詔令一下,宮衛立刻就抽調了三千衛兵跟隨李牧出了城,準備前往井陘關。
趙遷親自率百官出邯鄲城數十裏,相送李牧。
望著李牧遠去的背影,趙遷的心中湧起無限的複雜情緒。
他希望李牧這一去,一定要將羽林軍的名字,在戰國七雄之間打響,方不負後世羽林軍的威名!
他更希望,李牧這一去,可以將王翦這門人家大炮死死的擋在井陘關外,知道他找到退秦的良策!
次日,早朝。
趙國的文武群臣匯聚在王宮大殿之間,一邊等待著趙遷的到來,一邊議論紛紛。
昨天的消息都已經傳開了。
大將軍李牧在返迴井陘關的途中,遭遇秦國間諜的埋伏,身受重傷,至今是生是死都不能確定。
對於這件事,趙國邯鄲城內的這些文武大臣,自然是異常關心的。
現在與秦國之間的戰爭,可謂是趙國的頭等大事,關乎著在場每一個人的身家性命。
而李牧,又是這場戰爭的重中之重。
在樂毅父子出現之前,李牧可謂是趙國最後一根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了。
有李牧在,則趙國西方要塞堅如磐石。
而李牧一旦出現點什麽意外,那戰局就是不可預料的了。
一旦秦國大軍踏破井陘關,那麽秦軍東進之路將會無險可阻,邯鄲城破隻在旦夕之間了。
“大王駕到!”
隨著宦者令的一聲高叫,宮門大開,趙國文武大臣在宮門口脫去鞋子,魚貫而入,文東武西,兩廂跪坐。
等到眾大臣都已經整理完畢,趙遷才從搖搖晃晃的從殿後轉出,端坐在了高台之上。
山唿已畢,所有人的目光便都集中在了趙遷的身上。所有人都想知道,對於昨天大將軍李牧遇刺一事,大王是怎麽看的。
趙遷也果真沒讓這些大臣失望,開口就說了關於李牧的事情。
“昨天早朝的時候,有消息傳來,大將軍李牧在返迴井陘關的路上,遭遇了埋伏,現在生死不知!寡人相信,在坐的各位卿家一定也想知道,李大將軍現在的安危到底如何!”趙遷說到著,停頓了一下,目光從諸位大臣的臉上一一劃過。
“大王!”一位大臣出班奏道,“李牧將軍,乃是我趙國擎天一柱,全靠有他在,這麽多年以來,秦國才難以越我趙國雷池一步!如今李牧將軍有失,臣等甚是憂心啊!”
這位大臣的話,頓時激起了一片應喝之聲,顯然大家都是對李牧的安危即為關心。
“那好!既然眾卿如此關心李老將軍的身體,那寡人也就不好賣關子了!”趙遷抬頭看向階下的宮人,輕聲說道,“宣李將軍進來吧!”
“宣李牧將軍,覲見!”宮人向趙遷微微頷首,朗聲說道。
話音一落,在偏殿等候多時的李牧,便邁著四方的步子走進了大殿。
踏入大殿,感受著周圍百官的情緒,李牧不由得精神有些恍然。
常年的鎮守邊關的李牧,已經記不清自己已經有多長時間沒有上過朝了。不知不覺間,自己對朝堂這種莊嚴的氛圍已經有些不適應了。
“臣,李牧,叩見大王!”在群臣的注視下,李牧走到了禦階之下,向趙遷下跪行禮。
“李愛卿!平身!”趙遷臉上笑意正濃,趕緊說道。
“謝大王!”李牧答應了一聲,站起身來,來到了西麵武將之列。
由於常年沒有上朝,隊伍裏已經沒有李牧的位置了。不過礙於李牧在軍方的地位,本來站在首位的將軍,自覺的向後退了一步,把位置讓給了李牧。
“正如眾卿所看到的。李牧將軍雖然昨日中了秦國賊人的暗算,但所幸天佑我趙國,讓李牧將軍得遇一位奇人,醫好了李牧將軍得傷病!如今的李牧將軍,不但沒有了傷病,身體更勝從前!”趙遷越說越興奮,“這真是天佑寡人啊!有李牧將軍在,寡人盡可高枕無憂啊!”
“恭喜大王!”群臣頓時一起拱手,向趙遷道喜。
“李老將軍常年鎮守邊陲要衝,難得迴一次邯鄲。此番,寡人必然要對李老將軍大加封賞!”趙遷扭過頭,看向老老實實站在武官隊伍中的李牧,“李老將軍,上前聽封!”
“臣在!”李牧出班,重新迴到禦階之下,向趙遷深施一禮。
“如果寡人沒有記錯,老將軍麾下,應當還有十餘萬兵馬吧?”趙遷看著李牧,沉吟著問道。
“迴大王,微臣麾下井陘關大營,有軍十三萬。代郡留守駐軍尚有八萬,共計十八萬大軍!”李牧抱拳拱手,如實說道。
“十八萬大軍……”趙遷稍一沉吟,便不假思索的說道,“從今日起,這十八萬大軍就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就叫羽林軍!而老將軍你,就親自出任羽林軍大將軍!自大將軍以下,羽林軍所有人員調度,全憑老將軍一言而決!”
“老臣,多謝大王恩典!”李牧趕緊再次向趙遷叩首。
“為國羽翼,如林之盛!老將軍,從今往後,我趙國的安危,就拜托將軍了!”趙遷站起身,鄭重的向李牧施了一禮。
“為國羽翼……如林之盛……”李牧口中喃喃說道,眼角甚至都有一些濕潤了,“微臣,必不負大王所托!我李牧但有三寸氣在,就絕不會讓秦軍越過雷池一步!”
“邯鄲城五萬守軍,已經被子龍將軍帶去抵禦楊端和了。城內的兵馬,唯有宮中尚有五千衛軍!寡人調三千衛軍,護送老將軍前往井陘關!”趙遷返迴座位,毫不遲疑的說道。
“大王!此事萬萬不可!”李牧的臉上頓時出現了焦急之色,“那五千衛軍,乃是王城的衛軍,職責所在,那是保護大王的完危。若是調離三千,那大王的安危豈不是沒有了保障?”
“老將軍不必再說了!”趙遷把手一揮,一臉的不容分說,“寡人心意已決。如果老將軍執意不允,那可就是抗旨不遵了啊!”
這……
趙遷把抗旨二字搬出來,李牧頓時就沒有什麽可說的了,隻能應允了三千人馬護送一事。
趙遷詔令一下,宮衛立刻就抽調了三千衛兵跟隨李牧出了城,準備前往井陘關。
趙遷親自率百官出邯鄲城數十裏,相送李牧。
望著李牧遠去的背影,趙遷的心中湧起無限的複雜情緒。
他希望李牧這一去,一定要將羽林軍的名字,在戰國七雄之間打響,方不負後世羽林軍的威名!
他更希望,李牧這一去,可以將王翦這門人家大炮死死的擋在井陘關外,知道他找到退秦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