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脩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脩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淮南子》
————
此書為西漢劉安所著,劉安乃皇室之後,封為淮南王,故書名為淮南子。其書所述多為神話傳奇故事,雖不足信,卻世代流傳,人人相誦。此則傳說流行甚盛,在書《山海經》,《天問》,《韓非子》中均為記載。道學大家莊周修書《莊子》亦有論“羿射九日,落為沃焦。”其中與劉安“羿射十日”略不同。《山海經》言曰“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如此看來,卻為上射十日而落下其九。這篇《羿射十日》雖然隻有寥寥數語,但千載之下讀來,羿的英銳之氣,仿佛仍曆曆在目,人心澎湃。
古又有“十日,天帝子。羿射而獲罪,降謫凡塵。”之說。昔時,十日並出,大旱三載,傷亡無盡,壘骨五丈,哀鴻遍野,陰魂不散。北方有勇士,名為羿,好習武,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歎為觀止。其為脫民苦,所以采地底之萬年寒鐵,融昆侖之積厚冰川,伐盡終南山木,鑄神矢十柄,射落九日。獨遺一柄流於後世,後為巧匠所得,鑄箭為鉤,終為神器,是為“耀陽聖尊”。萬民皆以之為敬,奉巧匠為天工。
中州關隘北三十裏處,是一片荒涼的原野。其間雜草叢生,人跡罕至,更有猛獸兇靈出沒,食肉吞骨,啖毛飲血,好不恐怖。但凡人從此過,大多結隊同行,日趨夜息。途中常遇森森白骨隱於草間,或人型,或獸相,更讓行者觸目驚心。過去這片原野,展現在麵前的是一望無盡的沙漠。驕陽流火,熱沙焦土掩盡了生靈對世間的一切感覺,甚至恐懼,有的隻是單調滋生出的壓抑,讓時間和空間在這裏交錯。身在此處的人所能望見的和感受到的便是這永無休止的沙石以及悶熱讓人窒息的氣息。此刻,仿佛天地間獨有這兩物是永恆不變的,所以中州人稱這片沙漠為“熱砂荒漠”。其實,在眾生眼中“熱砂”二字早已經融為一詞,無法分割。這是到過此地的人的感受,烈日當頭,黃沙在腳底流動,人處其中便似悶在一個以天為蓋地為底的蒸籠裏,身周熱氣橫溢,遭受著來自天地間的蒸騰。毒辣的烈日,滾燙的黃沙成了人們對這裏的唯一記憶。每每熱浪翻騰,飛砂走石,遮天蔽日,人的口中,鼻中,耳中都塞滿了細小的顆粒,這一刻又有誰能說清,這漫漫黃沙究竟自天上飄下還是由地上揚起,或者它本就和這天地混為一體。
這裏已經不再是普通的沙漠,它如同是人間地獄!月影星輝、鳥語花香、碧海藍天、高山流水,神州浩土的一切都在此處終結。世人不願提及的地方,白雲道觀的道長卻時常自言自語:“這也許是上天對百年來的人魔紛爭不斷的惡懲!以自然之力讓萬木腐朽,江河幹竭,以成這不毛之地來化解兩族的怨恨!”
熱砂荒漠東接躍馬平原、南連中州沃土、西倚昆侖群山,方圓萬裏,一望無盡,雖為不毛之地,卻是連接東西縱橫南北的交通要道。更重要的是沙漠極北有一山穀,其間蟒蛇頗多,世稱“蛇魔穀”。橫穿蛇魔穀,便是魔族衍生群聚之處,乃為人類之禁地。
千年前,邪魔大舉入侵,戰火自北而南燒遍神州大陸。人類奮起反抗,一時之間烽台狼煙彌漫整個天空,不辨日月。直至七百年前,武聖、法神、天尊三人率百萬之眾終將魔族大軍擊潰。群魔敗退,穿蛇穀,至禁地,遭圍擊,一敗再敗,生還者數不過千,皆被困於禁地洞穴而不得出。天尊以無上道術,將邪魔封印於其中,永世不得超生。後又在禁地建築道觀,取名“白雲”,座下弟子世世代代鎮守於此,距今已有近七百年。
如果說,邪魔如人一般也懂得感情,那七百年前那場人魔大戰對魔族而言,無疑是慘痛的迴憶,它們的心中無時無刻不在燃燒著複仇的念頭。昔日天尊的封印因為年歲久遠而威力漸消,邪魔蠢蠢欲動。許多怪魔早已掙脫封印的束縛,悄悄地逃出了禁地洞穴。正當它們竊喜之時,熱砂荒漠卻無情的擋在他們麵前。向來這片沙漠天氣多異,時有風沙,方向難辨,漫漫沙海下更不知掩埋了多少骸骨,自古不論人畜。這個對人類而言的“地獄”,對邪魔來說又何嚐不是“禁地”。
一片看似不尋常的沙漠無形中阻斷了人魔兩族,斷絕了戰爭的源頭。沒有了魔族的侵襲,世間少了許多血雨腥風,多了許多平靜祥和。中州沃土更是百廢俱興,百姓安居樂業,一時之間四海升平。這或許正是白雲道長那句話的真正含義:道源於天,道之大終不及天之大。是以憑道術阻魔於一時不若借天力封魔於一世。
卻不知道長說這番話時,是否明曉天地無常的道理。自古天無常態,時陰雨時風雪;地無定所,或負山或載水。天地尚不能達到永恆,要隨萬象演變,更何況一片沙漠。
世事如水,表麵波平浪靜,深處卻暗流激湧。可謂平靜之下時時隱藏動機,和諧之中徐徐顯現殺氣。
——《淮南子》
————
此書為西漢劉安所著,劉安乃皇室之後,封為淮南王,故書名為淮南子。其書所述多為神話傳奇故事,雖不足信,卻世代流傳,人人相誦。此則傳說流行甚盛,在書《山海經》,《天問》,《韓非子》中均為記載。道學大家莊周修書《莊子》亦有論“羿射九日,落為沃焦。”其中與劉安“羿射十日”略不同。《山海經》言曰“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如此看來,卻為上射十日而落下其九。這篇《羿射十日》雖然隻有寥寥數語,但千載之下讀來,羿的英銳之氣,仿佛仍曆曆在目,人心澎湃。
古又有“十日,天帝子。羿射而獲罪,降謫凡塵。”之說。昔時,十日並出,大旱三載,傷亡無盡,壘骨五丈,哀鴻遍野,陰魂不散。北方有勇士,名為羿,好習武,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歎為觀止。其為脫民苦,所以采地底之萬年寒鐵,融昆侖之積厚冰川,伐盡終南山木,鑄神矢十柄,射落九日。獨遺一柄流於後世,後為巧匠所得,鑄箭為鉤,終為神器,是為“耀陽聖尊”。萬民皆以之為敬,奉巧匠為天工。
中州關隘北三十裏處,是一片荒涼的原野。其間雜草叢生,人跡罕至,更有猛獸兇靈出沒,食肉吞骨,啖毛飲血,好不恐怖。但凡人從此過,大多結隊同行,日趨夜息。途中常遇森森白骨隱於草間,或人型,或獸相,更讓行者觸目驚心。過去這片原野,展現在麵前的是一望無盡的沙漠。驕陽流火,熱沙焦土掩盡了生靈對世間的一切感覺,甚至恐懼,有的隻是單調滋生出的壓抑,讓時間和空間在這裏交錯。身在此處的人所能望見的和感受到的便是這永無休止的沙石以及悶熱讓人窒息的氣息。此刻,仿佛天地間獨有這兩物是永恆不變的,所以中州人稱這片沙漠為“熱砂荒漠”。其實,在眾生眼中“熱砂”二字早已經融為一詞,無法分割。這是到過此地的人的感受,烈日當頭,黃沙在腳底流動,人處其中便似悶在一個以天為蓋地為底的蒸籠裏,身周熱氣橫溢,遭受著來自天地間的蒸騰。毒辣的烈日,滾燙的黃沙成了人們對這裏的唯一記憶。每每熱浪翻騰,飛砂走石,遮天蔽日,人的口中,鼻中,耳中都塞滿了細小的顆粒,這一刻又有誰能說清,這漫漫黃沙究竟自天上飄下還是由地上揚起,或者它本就和這天地混為一體。
這裏已經不再是普通的沙漠,它如同是人間地獄!月影星輝、鳥語花香、碧海藍天、高山流水,神州浩土的一切都在此處終結。世人不願提及的地方,白雲道觀的道長卻時常自言自語:“這也許是上天對百年來的人魔紛爭不斷的惡懲!以自然之力讓萬木腐朽,江河幹竭,以成這不毛之地來化解兩族的怨恨!”
熱砂荒漠東接躍馬平原、南連中州沃土、西倚昆侖群山,方圓萬裏,一望無盡,雖為不毛之地,卻是連接東西縱橫南北的交通要道。更重要的是沙漠極北有一山穀,其間蟒蛇頗多,世稱“蛇魔穀”。橫穿蛇魔穀,便是魔族衍生群聚之處,乃為人類之禁地。
千年前,邪魔大舉入侵,戰火自北而南燒遍神州大陸。人類奮起反抗,一時之間烽台狼煙彌漫整個天空,不辨日月。直至七百年前,武聖、法神、天尊三人率百萬之眾終將魔族大軍擊潰。群魔敗退,穿蛇穀,至禁地,遭圍擊,一敗再敗,生還者數不過千,皆被困於禁地洞穴而不得出。天尊以無上道術,將邪魔封印於其中,永世不得超生。後又在禁地建築道觀,取名“白雲”,座下弟子世世代代鎮守於此,距今已有近七百年。
如果說,邪魔如人一般也懂得感情,那七百年前那場人魔大戰對魔族而言,無疑是慘痛的迴憶,它們的心中無時無刻不在燃燒著複仇的念頭。昔日天尊的封印因為年歲久遠而威力漸消,邪魔蠢蠢欲動。許多怪魔早已掙脫封印的束縛,悄悄地逃出了禁地洞穴。正當它們竊喜之時,熱砂荒漠卻無情的擋在他們麵前。向來這片沙漠天氣多異,時有風沙,方向難辨,漫漫沙海下更不知掩埋了多少骸骨,自古不論人畜。這個對人類而言的“地獄”,對邪魔來說又何嚐不是“禁地”。
一片看似不尋常的沙漠無形中阻斷了人魔兩族,斷絕了戰爭的源頭。沒有了魔族的侵襲,世間少了許多血雨腥風,多了許多平靜祥和。中州沃土更是百廢俱興,百姓安居樂業,一時之間四海升平。這或許正是白雲道長那句話的真正含義:道源於天,道之大終不及天之大。是以憑道術阻魔於一時不若借天力封魔於一世。
卻不知道長說這番話時,是否明曉天地無常的道理。自古天無常態,時陰雨時風雪;地無定所,或負山或載水。天地尚不能達到永恆,要隨萬象演變,更何況一片沙漠。
世事如水,表麵波平浪靜,深處卻暗流激湧。可謂平靜之下時時隱藏動機,和諧之中徐徐顯現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