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天,就讓她理了個頭緒出來。


    今天這是第一步。


    抱琴頂著女官之首的頭銜,雖然是個虛職,但是後宮裏大小事務她也能摻上一手,再加上她上心,不出幾天就上手了。


    這次說的就是小選的事兒。


    抱琴進宮的第一年,因為空缺不多,小選沒選幾個,去年因為先皇後的原因,小選壓根就沒進行,所以今年,要選的可不止一個兩個。


    生孩子傻三年,抱琴雖然挺喜歡淑蘭的,但是從她反應整個慢了一拍來看,這話是真理。太後嘛,倒是提了提小選要進好多人,不過聽她話裏話外的意思,對該進多少人具體怎麽個安排法什麽的沒什麽設想,都是想起一出是一出,所以抱琴整理了幾天,出了個章程。


    “娘娘,上迴您說的小選,我去翻了翻記錄,怕是要選不少人出來。”抱琴站在太後身邊,拿了幾張紙道。


    太後正為這事頭疼,說實話,她雖然有心管宮務,但是沒那個經驗,而且這腦子在宮裏幾十年,除了宮鬥那部分,剩下包括管事的部分基本屬於半停滯狀態,這才管了幾天,頭疼的很。


    舉個不是很恰當的比方,她識字不假,但是沒經濟頭腦,古代也沒有把管理經驗高度集中起來的mba課程,都是大家口口相傳,或者按照前例是怎麽辦的,那現在依舊這麽辦,所以這裏麵可挖掘的東西很多。


    抱琴笑道:“娘娘,宮裏現在一共三千五百二十二名宮女,歸在各位主子名下的有一千兩百名,剩下的分屬六局掌管。”


    太後半閉著眼睛,有點不耐煩聽。


    “這裏麵上了二十五歲的有六百二十一名,還有三百三十九名今年已經二十四了。”抱琴頓了一下,有點羞澀道:“今年宮裏怕是又要進小主了。我想著至少要進七百名宮女才夠使,而且這裏麵有一半得是伺候主子的,得好好挑選。”


    “還有就是往年小選進來的宮女,差不多有六分之一都不合格,這樣算來,初選得進七百五十人才夠。”


    宮裏以前沒這麽管過,都是各宮的主子調查好之後再報上來匯總的,想起一出是一出,時常有突發情況,比如有些不怎麽受寵的宮女直到超齡才突然被主子想起來,或者有些受寵的宮女在當嬤嬤和出宮之間猶豫好久,每年來來迴迴好幾次,有時候人手不夠,有時候又多了。


    太後還是第一次聽她這麽算,挑不出什麽錯來,聽著也挺有道理,於是太後點了點頭,道:“不錯,就這麽辦,你寫好了拿給內務府。”太後同意了,她其實就聽個最後要進七百五十人就夠了,這樣好,比起前些年每個月都要給內務府說好幾次強多了。


    內務府拿到折子也挺開心,往常都是隔幾天就來個口諭什麽的,說誰誰宮裏缺人了,又不說明白要粗使的還是伺候人的,也不說是伺候貴人還是伺候嬪妃的,這裏麵可差距大了。


    雖然小選是一年一次,內務府匯總這些小信息,再加上三不五時的變動,真心應了女人善變這一條。現在這個好,總數說了,各個等級要多少人也說了,方便的很。


    小選定在了三月二十。


    管內務府的是皇帝的堂哥,東平郡王,上迴先帝大喪,東平郡王按照皇帝的旨意小坑了一把義忠親王,於是他跟皇帝的關係比其他三個郡王稍微近了那麽一些些。


    今年宮裏要人的消息來的早,而且也沒什麽變化,很是輕鬆,於是東平郡王在瑞誠麵前狠狠的誇了一兩句,他還以為這事是太後和皇後商量出來的。


    瑞誠聽了也很是感動,不過他消息比東平郡王靈通一點點,他知道淑蘭是沒心管這個的,她一直對內宅的事務不怎麽上心,都是逼到頭上了才來一下,讓她主動想點子,比不讓她揮鞭子要難得多。


    所以瑞誠直接去了太後宮裏了,本來當了皇帝是讓母後享清福的,誰知道還得操心,瑞誠很是窺覬。


    不過太後笑了笑說:“都是抱琴出的主意,這孩子管家是把好手,將來誰娶她是誰的福氣。”


    瑞誠有點怏怏不樂,他還想著過一陣子就讓抱琴管禦膳房去呢,現在看來是希望渺茫。


    從臘月初八先帝過世,除夕夜他正式住在宮裏,到現在三個多月了,他才吃到兩次山藥棗泥糕,還有第一次是除夕大宴,因為還在先帝孝期,上的全是素食,不然也不能有山藥棗泥糕這種完全不能體現廚師廚藝高超,或者雕花師手藝超群的點心。


    皇帝都快哭了好不好。


    他都想要不要宣小寶進宮,然後吩咐禦膳房做小寶愛吃的山藥棗泥糕,之後點心藏在禦書房裏自己吃……


    很是羞恥的感覺。


    太後看了看瑞誠,道:“這孩子實心眼,我說要賞她些什麽,她居然什麽都不要,隻說想吃山藥棗泥糕了。早上禦膳房派人送來了,我嚐了一塊,咳,這算什麽獎勵,那種點心有什麽好吃的……”


    後麵說什麽瑞誠最多隻聽進去一半,他現在滿腦子裏想的都是:抱琴屋裏有幾盤山藥棗泥糕,以及多做的會不會送到養心殿或者乾清宮……


    ☆、第046章


    王夫人迴到熟悉的榮府,心情稍稍平靜了一些,再不那麽撲通撲通的亂跳了,這才發現自己內衫幾近濕透,離了皇宮大院,不禁又暗暗懊惱自己沒出息了,平白被個丫鬟嚇得冷汗直流。


    “太太,老太太請您去迴話。”門外,鴛鴦的聲音響起,王夫人跟著她去了賈母的房間。


    賈母臉上都能看出期盼來,王夫人也不敢繞圈子,道:“老太太,早先咱們商量好的我都說了,元春也都聽進去了。”


    賈母點點頭,王夫人又道:“這次進去我還看見抱琴了,正二品的女官。”後半句話說的不那麽情願。


    又是沉默,半響,賈母歎氣道:“本朝女官無實權。”不過語氣略慢,而且似乎也不是那麽肯定。


    這對王夫人來說是根救命稻草,“元春還年輕,想必不日就能有好消息傳來。”


    賈母想著史府一門雙侯,她女兒雖死了,但是姑爺管著鹽政……


    王夫人想著她哥哥是京營節度使,妹妹掌管者薛家,也在她府上住著,她還有個當皇妃的女兒……


    兩人對視一眼,有惶恐也有僥幸,不知道還有什麽依仗能抓在手裏。


    賈母:蓉兒媳婦是義忠親王的女兒。


    王夫人:府上跟北靜王一脈交好。


    賈母:還有先帝的恩寵。


    王夫人:鎮國公、理國公、齊國公。


    數了一遍,王夫人心下稍定,想起抱琴說的三分利來,又開始害怕:“老太太,府上借錢出去,抱琴好像也知道一二……”


    怎麽辦?是繼續下去還是撒手?要說這事一年也就能倒騰出來七八千銀子,也就一兩個月花銷,還不能遇見婚喪娶嫁等等大事,但是蚊子腿也是肉,現在徹手有點舍不得。


    這一天都是壞消息,賈母無奈,好在姑爺送了不少銀子,還能撐撐,便道:“先停停,等過了今年再說。”臉色一凜,“讓下麵人把嘴放牢些,消息是怎麽傳出去的!”


    王夫人領命下去,不想她年老體弱,又濕了衣衫吹了冷風,迴去就頭疼腦熱起來,在床上養了半月才好。


    後妃娘家人進宮謝恩,是借著皇長子滿月的名義的,皇長子二月二十三滿月,淑蘭又多養了幾天,覺得身子好的差不多了,便在三月十五的時候重新開始了請安,因為是正日子,青梅和元春兩個先去了坤寧宮,給淑蘭請完安之後又跟著一同去了太後宮裏。


    皇宮裏養老的區域在養心殿的西側,最大的宮殿是慈寧宮,慈寧宮西邊有一座較小的壽康宮,慈寧宮東邊和後麵還繞著一圈六座更小的院子。


    太後住在最大的慈寧宮,壽康宮空著,先帝剩下的妃子們都擠在小院子裏。


    淑蘭帶著人來的時候,太後屋裏還有人,虞太妃和吳太妃,一個帶著她才五歲的女兒,另一個的兒子已經被封了忠順親王,等著過了先帝的孝期就能被接出宮了。


    見到淑蘭領著皇帝唯二的兩個妃子,太後也覺得臉上掛不住,虞太妃就不說了,兒子才十二歲,忠順親王今年三十,兒子三個,女兒四個,除了有名額的正妃和側妃以外,侍妾和戲子無數。


    選秀,今年一定得選秀!


    太後身邊得用的人一共三個,一個就是長得像趙氏的嬤嬤,還有兩個是太後的大宮女,年紀看著也差不多該出宮了,想必是要留下來當嬤嬤了。


    淑蘭進來見抱琴不在,還專門問了一句。


    太後笑笑:“我讓她去安排新宮女的住處了。”


    之後便是象征性的問問兩個嬪,董嬪從進府都兩年了,年紀漸長,迎風流淚的毛病也好了不少,迴太後的話也不像蚊子叫了,太後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春天多出來走走,身體才能好。”


    下來是元春,元春的皮相還是挺好的,笑起來也算端莊大方。太後也笑著問了問她“在宮裏住的習不習慣”之類純粹沒話找話的話題,得到了肯定的迴答,這請安就差不多了。


    “瞧你坐立不安的樣兒,”太後笑道:“趕緊迴去看兒子吧。”


    淑蘭不好意思了,小聲道:“等再長結實一點就能抱出來了。”


    “想看我自己就去啦。”太後說到孫子,心情分外的好。


    半個月才能見一次太後,一次最多說兩句話,而且都還是完全不出彩的類似於“昨兒晚上吃了鴨子”,“今天天氣不錯,風不大”這種,元春有點懊惱,但是又沒辦法,隻能安安靜靜的跟著淑蘭又出來了。


    青梅住儲秀宮,在坤寧宮西邊門口給淑蘭行了禮之後告辭了。


    “你從我宮裏過去,路也近點。”也就這種跟著皇後在一起的時候能從坤寧宮穿過去了,一個月就這麽兩三次,不過從東門出來,元春就見到一個不怎麽想見的人,抱琴。


    兩看相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紅樓之抱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Pana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Panax並收藏(紅樓同人)紅樓之抱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