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皇子今年才十歲,酒喝下去小臉一皺,倒是有幾分可愛。


    抱琴端著空酒杯又迴了祭台。


    下來就是些小點心了,元春端著就往太子哪兒走了,誰知走的有點急,稍微磕絆了一下,雖然沒摔倒,不過大殿就那麽點地方,這一來,她就落在抱琴後麵了。


    祭祀用的東西,除了皇帝皇後,剩下先用的必定是太子,這是宮裏的規矩,要是停下來等著元春就顯得有點刻意了,於是抱琴便端著碟子到了太子跟前。


    太子要給父皇母後留個禮賢下士的好印象,因此對著抱琴的冷臉也沒什麽表示,拿了塊點心就算完事。


    三皇子沒什麽可說的,平平常常一個人。


    五皇子似乎有點不著調的感覺,因為他昨天的晚飯清單裏還有一小張宣紙,“……這東西也能吃?”


    到了七皇子那裏,盤子裏就剩下一塊山藥棗泥糕了,隻見七皇子看著這糕點之後,臉上的表情都有點用力過度導致的扭曲。等到山藥糕下肚,七皇子頭上浮現出一行小字,“最愛山藥棗泥糕,吃多少都不嫌膩。”


    宮裏多奇葩,不過這樣一來,這人就全能記住了。


    下了祭台,不僅抱琴能看到諸位皇子,這些皇子們也是將她們兩個看得清清楚楚。


    比如元春對太子笑得分外燦爛,但是到了這一邊臉上的笑就沒那麽多了。其實元春笑的隻是輕微的差別,不過這些個皇子都對這種事情無比敏感,即使隻有一點點,也會被記在心裏好久。


    太子撇了撇身邊的兄弟,擺出一副人生贏家的架勢,看見沒有,這就是屬於太子爺的人品。


    七皇子有點不高心,當初他可是擺出了有意元春的態度,皇帝說了可以讓他先挑,但是又把人放到了皇後宮裏,這是什麽意思?不過這人這麽膚淺,七皇子開始懷疑自己的眼光了。


    還是那個在禦花園裏救駕的丫鬟更可靠一些,不止是七皇子,剩下不少人都是這麽想的。


    首先她全部一視同仁,沒對誰笑過,二來她也守著規矩,都是東西端到了才抬頭說話,眼神一點沒亂瞄,而且稍微一抬頭就低下去了,都不敢直視,態度很是謙卑。


    不過一視同仁也是一種態度,太子爺心中有點不喜,但是還僅僅是心中一閃而過的念頭,距離采取行動還差了好大一截。


    祭天完成,眾人逐一散去。


    二皇子跟六皇子的關係不錯,倆人是一起走的;三皇子和四皇子也是一起走的,皇帝把太子留下了,七皇子和八皇子都住在宮裏,兩人還是鄰居,不過一個還在上課,一個已經入朝,自然不是一路。剩下六皇子一個,體弱多病,皇帝也不敢派給他什麽太辛苦的差事,所以就隻有他一個人是出宮門後迴皇子府了。


    祭祀完了沒兩天,皇後突然火急火燎地宣了一半的太醫,趕去了太子住的毓慶宮。原來那天祭祀之後,太子府上一名側妃突感不適,以為是天氣太熱導致,想請太醫又怕有人說她消受不起祖宗神仙的福氣,所以想會不會歇兩天就好了,或者等過了剛祭祀的這個時間,然後再請太醫過來。


    誰知才睡了一個晚上,就下紅不止,側妃這才害怕起來,急忙差了宮女去告訴太子妃,但是這一耽誤,等到太醫過來的時候,這名側妃一個多月的身子已經很是危急了。


    於是又層層上報,報到了皇後那裏。但是因為時間耽擱的太久,不僅孩子沒保住,這側妃也因流血不止,一天就送了性命。


    抱琴聽到這個消息,隻隱晦的提醒了元春一句,說皇後和太子最近心情肯定都不會好,讓元春稍微收斂一點。元春自然是聽進去了,冷靜的時候什麽她都聽的進去,也知道抱琴是為了她好,不過等到衝動勁兒上來,那就是很難拉迴來了。


    又死人了,從進宮開始算,這都是第二個了。抱琴躺在床上,將白天發生的事情一件件再過一遍,力求做到沒有遺漏,讓自己每一天都有進步。且不說她一家人的奴籍,她自己這會還在元春名下,還沒脫離生命危險呢,不努力怎麽成。


    從死人想到了上迴被罰進冷宮的貴人,好像是姓李來著?之後,又想起了這期新進宮的貴人,不知怎麽的,就將上迴抄寫的關於秀女去路的聖旨又迴味了一編。


    皇帝是老七!


    抱琴猛得坐了起來,首先肯定不是太子,下來就是她家小姐了,現在隻有七皇子府上還差一個側妃,所以元春最終迴去七皇子府,誰娶了她家小姐,誰就是皇帝!


    不對,抱琴又躺會了床上,方才因緊張出的那一身冷汗已經消了下去,隻留了一點粘膩的感覺。


    太子是不可能的,不管他府上再死幾個側妃都沒有用,但是其他皇子府上會不會死側妃呢?元春又究竟會被皇帝賜給誰呢?


    一切都是未知數。


    ☆、020


    元春入宮的日子是二月十六,按理來說五月十六就滿了三個月該出宮了,但是等到了那一天,派去宮門口等元春的賈府下人非但沒接到大小姐,宮裏連句準話都沒有。


    王夫人手裏緊緊攥著帕子,嘴唇抿成一條細線。珠兒才死沒幾天,女兒這邊又出了問題,她已是心力交瘁。賈母坐在上首不住的唿道:“怎麽會這樣,我的元春。難道在宮裏出什麽事兒了?”


    王夫人心裏一緊,“老太太……能不能去宮裏打聽一下,元春也是您的親孫女。”


    賈母是一品的誥命,按理來說是能遞牌子求見的。


    賈母猶豫了一下,道:“再等等。咱家裏還有孝。”


    旁邊幾個都是小輩,不敢開口。就算有邢夫人這個勉強算是王夫人的嫂子,不過她也記得不能在這個時候出聲觸黴頭,王夫人是剛死了兒子,老太太看著慈祥,但也從來都是個說一不二的。


    賈母這一等,就等過了七天。王夫人因為賈珠的死,精神著實有些恍惚,這兩天大夫給開了助眠的湯藥,每日昏昏沉沉的也想不起來許多。直到賈珠過了三七,棺木挪出榮府才好了一些。


    五天之後,宮裏下了個莫名其妙的聖旨,說她出身名門,賢孝才德,因此特下旨將她封做女史,留在皇後宮裏當差了。


    王夫人這會心裏還不怎麽清明,知道她進宮選秀的女兒當了宮女了。等到送走宮裏來的傳旨太監,就跪在賈母跟前哭起來了。


    賈母倒是仔細揣摩了這份旨意,每一個字都在腦子裏過了好幾遍。賈母活得久了,跟她一輩的老封君們也沒剩下幾個,她更是前前後後經曆過兩個皇帝,十幾次選秀的人。“出身名門,賢孝才德”這八個字,她在封妃的聖旨上也見過。


    下來就是女史了,這是個虛職,但又是個位比三品的虛職。


    最後是皇後宮裏當差。


    賈母是相信皇帝的,按道理他是不會留元春進後宮的,不然直接封了貴人就行。貴人?賈母又多想了一迴,難道是因為位分太低?皇帝想等嬪位空出一個來?


    賈母眼睛睜了又閉。看看跪在地上已經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王夫人,心裏也很是憐憫,賈珠好好的一個人,眼看著就快好了,誰知一場風寒就這麽去了,元春那邊表麵上看起來形勢又不明朗,皇帝不明說,誰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賈母歎了口氣,道:“你莫要著急,我想著元春那邊不會有什麽問題的,等……過了三個月,要是實在不行,我去遞牌子去皇後娘娘那裏探探口風。”


    王夫人還是在哭,她現在除了哭也沒別的辦法了。她們家裏有孝,隻不過賈母是祖母,所以不必避諱太多,但是要是進宮的話,身上有白事還是會惹主子們不高興的。


    這下就算差不多說定了,等到賈珠的棺木送出賈府,王夫人心情平靜一些,稍微能想想事兒了。這時候,宮裏又傳出一個消息,太子的側妃死了一個。


    側妃死了是官方的消息,但是僅僅限於死人了,具體為了什麽死的,宮裏是不會說的,怕被有心之士利用。


    聽到這個消息,王夫人又急急趕去了賈母那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紅樓之抱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Pana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Panax並收藏(紅樓同人)紅樓之抱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