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天越來越熱了,吃熱豆腐的肯定會少,所以姐夫,你收黃豆的時候,再收些綠豆迴來,綠豆價錢應該不會太況外,我想做涼粉。”常相逢已經在考慮下頭的路了,東門那個位置不錯,她跟曾老漢也打聽了,她們這些早點攤子撤了之後,還會有其他的一些賣雜貨攤子補上的, “我想天再熱些,就在榆樹底下支個蓬子,主攻涼粉。”


    東門附近的幾個村子十日一會,平時東門外頭這條管道旁就是個小小的市場,會時熱鬧一些,平時也會有人擺著攤子,供應鄰近村子的日常需求。


    “可涼粉攤子哪兒都有啊,我聽說東門就有好幾家呢,你想賣綠豆涼粉也不是不行,可綠豆比咱們這兒的紅薯涼粉本錢高,除了樣子好看些,味道也好不了許多,這-”再開財源常巧姑也是願意的,不由自主的就加入進來,“我在白園的時候,見人做過,用水晶盤子裝了,又紅又綠的確實好看,可是莊戶人家未必願意買啊。”


    “我做的不是你們見的綠豆涼粉,是綠豆渾漿涼粉,”常相逢說著,心裏補了一句,我的最愛啊,“這東西根本不是咱們洛陽的,我也是被令狐家的船救上來之後,看到他們吃的,多嘴問了一句,方法大概知道,因為這涼粉自身風味獨特,就算是調料一樣,出來的滋味還是不同。”


    “那敢情好,我也在想這熱豆腐到了六月天,指定吃的人肯定要少,下來咱們生意隻怕不好做呢,”竇二一拍大腿,“沒想到巧丫你都想好了,等過了十五,我就去進綠豆。”


    聽竇二跟常相逢幾下商量定了,常巧姑想的就是她現在手裏的銀子,修整房子,成親,將她跟竇二手裏的銀子花去了足有一半兒,雖然知道妹妹手裏還有,可是那是常相逢的私房錢,她是不可能跟妹妹張口的,何況常相逢現在一門心思的幫他們置家業?


    東門的生意他們做了連一個月都不到,除去雜費跟本錢,純落也就一兩多些,可那天看海氏挨打,常巧姑一急將身上的兩銀子就給了段天生,現在她真是有些後悔了,打定主意以後再不往身上放那麽些錢了,“現在家裏還有四兩銀子,都給你買豆子吧。”


    其實這四兩也進豆子不算多,竇二心裏一歎,他們現在也隻是在掙辛苦錢,豆子進的貴,賣的又便宜,利太薄了些,“左右現在豆子貴,買著用著吧,等夏天咱們攢下銀子,再多買一些。”


    之後竇二便陪著常巧姑迴娘家去了,常相逢已經放了話了,常巧姑也不好再強她,不過剛過了晌午這兩個人就青著臉迴來了,常巧姑更是一迴來就紮到自己屋裏再不出來。


    “姐夫你叫我姐出來吃飯吧,我做了疙瘩湯,饃也餾好了,醃的紅蘿卜,還炒了個臘肉,”常相逢將飯菜端上桌,叫正在喂驢的竇二。


    “哎,我這就去,”竇二在舀水將手洗了,走到常相逢身邊,囁嚅道,“你別怪你姐,她心裏不舒服,你說的一點兒都沒錯,我們去甜井胡同時,段天生在家裏等著呢,張嘴就要錢,”想到被段天生糟蹋的一兩銀子,竇二就一陣兒心疼,“二十八你姐才給過-”


    “後來呢?又給了?”常相逢冷冷一笑,有些人是再打也不會長記性的。


    “說不給,果然像你說的那樣,段天生那畜牲伸手就打娘,結果,”竇二垂下頭,嘟噥道,“幸虧今兒出門兒前,你姐將家裏的銀子放下了,隻帶了十幾個銅板,我倒也有一些,可是想到才給過他一兩,就沒拿出來。”


    “十幾個銅板就不是錢了?算了,這個家裏的銀子,我看還是姐夫你拿著吧,以後每月給我姐家用,真能存下些,那她隨便處理,”常相逢歎了口氣,“開年兒你不是就要買豆子了,叫她都給你吧。”


    不是常相逢跟姐姐不親,可攤上這樣的聖母,非把她憋死不行。


    “我也是這麽想的,”房子又不大,常巧姑在屋裏哪能聽不到他倆兒的話,捧了個荷包出來往竇二那兒一遞,“你拿著吧,其實家裏糧食也有,開春兒了我再撒些菜籽兒,喂上幾隻雞,也不會有多少花銷,咱們以後的日子還得過呢-”


    常巧姑也不傻,她現在嫁給竇二已經是竇家的人了,貼娘家一次兩次,貼的多了,男人自然不會願意,倒不如直接將銀子交給丈夫,自己也落個心靜。


    過了破五,他們便又開攤兒了,隻是十五前算是年,進城的多是出來趕會的鄉親,不會再像以前心裏裝著事兒起個大早,常相逢他們也調整了出攤兒時間,晚了半個時辰才趕著驢車到了東門外。


    “巧丫,你看老張家,怎麽兩口鍋?”常巧姑眼亮,一到地方就發現了對麵的不同來,老張家原來隻賣豆腐腦和豆漿,現在怎麽多了口鍋?


    對麵老張家的胖媳婦似乎感覺到了三人的注視,一仰脖子道,“怎麽啦?熱豆腐又不是你家的,興你賣不興我們賣啊?”


    “熱豆腐就是我們家的,我家巧丫自己想出來的,我們沒擺攤兒之前,全洛陽城有嗎?”常巧姑生氣了,大聲反問道。


    “你咋知道洛陽城沒有?你把洛陽城轉遍啦?你家妹子想出來的,我還說是我男人想出來的呢,”張家媳婦將大勺敲的咣咣響,“就算是你家想出來的,那又怎麽樣?你砸了我的鍋!”


    “行了姐,別跟她吵了,沒意思,真以為咱們的豆腐是一看就能學會的麽?要是真那麽願意,張嬸子也不會跟著賣了兩天豆腐就不再賣了,”這做小生意的,掙的都是辛苦錢,為了一個銅板,都有可能吵上一架,在東門擺了不到一個月的攤子,她都看到兩起吵架事件了。


    張家的被常相逢一說,老臉忍不住一紅,還嘴道,“誰像你們家,銀子多的四處撒,買十送一,還賺什麽?”


    張家的把話說到這兒,常相逢就樂了,“這就是我們竇師傅跟張叔張嬸兒不一樣的地方了,我們向來信奉的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光想著自己掙錢,偷奸耍滑,缺斤短兩的事兒我們是絕對不會做的,至於買十肯定是賺的,就是個人胃口不同,我們呢,既要顧著本兒有錢賺,但一味隻認錢叫食客吃虧的事是不會做的。”


    說罷也不再理會張家兩口子,幫著竇二他們把鍋支起來,專心做自己的生意。


    ☆、第26章 二十六新招


    “巧丫,這樣下去真的不行,人家那邊啥都有了,咱們也再想想別的招兒?”天大亮時,常巧姑還是憋不住了,今天一早上,她們的生意明顯不如以前。


    “咱們來之前不就說了麽?這才初六,進城的人不多,咱們賣完再走就行了,”常相逢微微一笑,盛了碗豆腐水放在一個要喝湯的客人跟前,慢悠悠道。


    見常巧姑還是一臉憂色,常相逢索性將話跟她說明白,“姐你放心,這熱豆腐的生意姓張的做不長,其實就算是做住了又如何?洛陽城裏多少家賣豆腐腦的?也沒見哪家顧不住。”


    後頭的話常巧姑完全沒有聽見,她就聽見妹子說姓張的做不長熱豆腐生意的,“怎麽說?你這裏頭真的有秘訣?”


    常相逢神秘的一笑,“這個吃食麽?也講究日久見人心,大家吃多了,自然就能品出不同來了,咱們是坐攤生意,不怕比,”其實秘方麽?根本沒有,但這個東西,自己說有,誰不服來辯?


    “至於我說張家做不長,你看看他們跟咱們學賣豆腐就知道了,張家人可是一點兒虧都不想吃的性子,豆腐腦才用幾個豆子,熱豆腐得用多少豆子?可賣的卻是一個價錢,這成天對比著賣,她不燒心?可要是為了豆子將熱豆腐做的跟豆腐腦一樣,有咱們這正宗的在,等於就是砸了她張家的招牌了,”


    “說的也是,咱們隻要做生意地道些,誰來也不怕,”常巧姑點點頭,一片兒做生意近一個月,張家是什麽樣的人她也看出來了,他們要是本本分分的做自己的生意,也不會成天見人什麽幹什麽,立馬就要跟上,一看不掙錢又直接摞挑子,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也沒見比旁人富到哪裏去。


    在做生意方麵,常巧姑對妹妹是無比信任的,她說不礙常巧姑就放心了,三人到一鍋熱豆腐賣完才趕了車迴去。


    十五前後進城趕會的人多,常相逢她們索性一天三鍋豆腐一直出攤兒到上午,雖然累一些,生意倒也不錯,而且竇家熱豆腐在東城也漸漸有了些名氣,有好吃者特意跑來嚐嚐這“熱豆腐”到底是個什麽味道。


    開春兒之後,常相逢的渾漿涼粉生意也正式提上日程。渾漿涼粉的做法是常相逢在外公家裏學的,焦作孟州的傳統小說,因為外公家隔壁就是賣涼粉的,小時候常相逢隻要去那裏過暑假,就會跟村裏的小孩子一起,等在做涼粉伯伯家的門外,等涼粉裝盆凝固後,她們都會爭先恐後的跑過去,揭瓷盆周圍裝盆時流出來的涼粉來吃,因此對涼粉的基本做法,常相逢雖然沒有親自動過手,大概程序還是知道的。


    研究了三日之後,常相逢終於掌握了正確的濃稠和火候,將第一盆涼粉起出來了,“這就是渾漿涼粉,怎麽樣?”常相逢拍著又q又彈的涼粉得意道。


    “這個?黑黢黢的有人願意吃嘛?”常巧姑看著形狀顏色跟平時街上賣的完全不同的“渾漿涼粉”,心裏有些沒底。


    “這是綠豆殼的顏色嘛,純天然,怎麽是黑黢黢的?來我切了挑給你們嚐一嚐,”常相逢將已經完全放涼的涼粉切成兩指寬的薄條,“你們看,咱們這兒的紅薯涼粉可沒有這麽勁道。”


    說著她切下一塊涼粉遞給常巧姑,“你嚐嚐,味道也跟咱們的涼粉不一樣。”


    “嗯,是不一樣,這個本來就有味兒啊,”常巧姑細品“渾漿涼粉”的滋味,又遞了一條給竇二,“二郎你也嚐嚐。”


    “這調涼粉的方法跟咱們的涼粉倒也沒有多少不同,主要是個芥末,”常相逢將蒜汁。芥末,稀釋芝麻醬,薑汁兒一一澆到涼粉上,遞給常巧姑跟竇二一人一碗,這熟悉的味道真的叫她熱淚盈眶。


    “嗯,不錯,因為涼粉的味道不一樣,一樣的法子調了,出來的味道也很不同,好吃,這個比咱們的涼粉抵飽,”紅薯涼粉要拿勺臽著吃,湯湯水水的一碗根本沒有多少東西,也就是夏天吃個涼快,就算是天冷了在鍋裏炒出來,也是挾不起來,“這東西能炒不能?能炒的話,咱們現在就能賣。”


    “當然可以,你們等著,”常相逢利落的將涼粉切成麻將大小的方塊,叫常巧姑幫著燒火,蔥蒜準備了,開炒。


    “怎麽樣?再嚐嚐?雖然咱們這不是什麽頂尖的美味,可是開小吃攤嘛,一碗兩碗的賣起來,也不少掙銀子,”常相逢看著常巧姑跟竇二仔細的在嚐炒涼粉,自己則調了碗涼的大口吃起來,這是她的最愛啊。


    “這個我覺得成,就是,”常巧姑皺眉道,我看你熬這個的方法跟咱們的涼粉差不多,要是又被人學了去-


    “這個你放心,渾漿涼粉可不是那麽好學的,”常相逢又拍了拍那坨涼粉,“不信你試試,這裏頭可是有訣竅的,很簡單,但是咱們要是不說,誰也學不來!”


    “真的?”常巧姑驚喜的睜大眼睛,“那可太好了,要是這樣,天一熱,這門生意就做得。”


    “我是這麽想的,熱豆腐的生意咱們照做,隻是咱們的小吃攤兒開成全天的最好,給東門的衙差交成全天的錢,熱豆腐咱們賣到上午,然後炒涼粉賣到關城門,不過就是這人手就會有些不足了。”


    這豆腐得起大早賣,然後人不休息就開始賣涼粉,確實有些緊張,“可請人手的話,還要開工錢,咱們掙的本來就不多,”竇二有些遲疑。


    “你們覺得村東頭柳嫂子怎麽樣?”常相逢想了想道,“咱們也不要全工,每天早上能過來幫你磨豆腐,柳嫂子家的鎖住也有十二了,他們肯定願意。”柳嫂子的丈夫跟竇二是一輩兒的,叫竇平,前兩年得病去世了,剩下柳氏和兒子鎖住這對孤兒寡母還有個五十多歲身體也不是很好的老娘,日子過的挺艱難。


    過來幫忙能得工錢不說,還能叫兒子學一門手藝,柳嫂子再不會拒絕,至於童工什麽的,這年頭,掙錢養家是根本啊,“咱們再管頓早上飯。”鎖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天一頓豆腐,也算是保證營養了。


    “那就叫柳嫂子幫著磨豆腐,收拾豆腐房,鎖住跟著你姐夫送豆腐,這樣你也能多睡一會兒,”常巧姑頷首道,“你還小,早上別起來了,上午在家時熬涼粉,準備賣涼粉就是了。”


    幾個商量好了,常巧姑便帶了兩塊豆腐到柳嫂子家裏去了,結果自然如常相逢她們預料的那般,聽說竇家想請她們母子過去幫忙,並教給兒子鎖住磨豆腐,柳嫂子高興的連工錢都不肯要了,對於他們這對孤兒寡母來說,在村裏就能幫人做工有個進項,比她一個女人照顧著一兩分地收益還要好呢,因此當下說定,每天她跟兒子一早過來給竇二幫忙。


    “其實我早起些也行的,這一下子請兩個人,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家生意做的多大呢,”從柳嫂子家出來,常巧姑有些後悔了,兩個人一月十百五十文,再加上飯錢,其實她辛苦一些,也能顧得過來。


    “你的身子不是身子?萬一你有喜了呢?到那個時候再叫人過來幫忙?臨時學起?柳嫂子家自打竇平哥去了之後,上有老下有小的,她多難啊,咱們用了她,竇七爺心裏肯定高興,”常相逢覺得竇七爺真心算個好族長了,在老人家心裏,裝的是竇氏一族人的生活。


    “要說也是,咱們雖然日子也艱難,終是比柳嫂子好一些,要說柳嫂子還真能幹,一家子的擔子都壓在她身上了,咱們能幫就幫些也應該的。”常巧姑被常相逢說服了,“鎖住能掙些,最起碼洪生嬸子的藥錢有著落了。”


    ☆、第27章 二十七幫手


    十五之後年就算是完了,竇家的日子又恢複了正常,不過因著多了兩個幫手,常巧姑跟常相逢多少閑了一些,柳嫂因為兒子竇鎖住不但可以跟著竇二學手藝,還能得工錢,對竇二一家充滿感激之情,因此每天呆在竇家盡量幫著常巧姑做家務活。


    有了柳嫂了幫忙,竇家的經營漸漸上了軌道,每天竇二領著鎖住一起將豆腐做好,常巧姑則同他們一起將豆腐拉到東門開張,常相逢起來之後,由柳嫂子幫忙將第二鍋豆腐給鎖住搬到車上,然後迴來幫著常相逢收拾家裏。


    又過了些日子,常相逢將炒涼粉所有的設備都準備好了,挑了個吉日便叫柳嫂子幫她趕了驢車往東門去了。


    “姐,今兒生意怎麽樣?豆腐還有多少?”常相逢到時,天已經基本亮了,她們不打算用涼粉頂了豆腐,因此時間特意錯開。


    “還成,這不還有半鍋呢,不過今兒有好消息,有人跟你姐夫定豆腐呢,不過還要買十送一,”常巧姑正幫客人打豆腐,看到妹妹過來,急忙示意竇二過去幫她們卸家什。


    板桌跟條凳都是現成的,竇二隻需將炒涼粉的大平鍋給支在常相逢帶來的灶台上,又用來燒火的玉米芯子放在一旁,“好了,等一會兒咱們將豆腐鍋拿走,桌子往西移移就行了。”


    “你們這是又弄的什麽新吃食?”曾老漢笑道,“你這閨女好伶俐的心思,不是咱們洛陽城的人吧?”


    “咋會不是洛陽人?我是常家營的,不過自小在小北門長的,”常相逢甜甜一笑,“大爺我先炒上幾碗,您老嚐一嚐,看看我們這涼粉行不行?”


    “我最不看慣有些人,成天不老老實實做生意,弄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出來哄人,”對麵張家的看著竇二支起的那口大鍋,心裏拱火,現在她們弄的這個熱豆腐,簡直就成了燙手的山芋,停了吧,怕周圍人笑話,不停吧,每天看著這一碗熱豆腐要比一碗豆腐腦多一把豆子,兒子們還跟她抱怨說給他們找事,張家的真是有些騎虎難下,可沒成想,她還沒想好下來怎麽辦呢,對麵兒居然又出了新招兒了。


    這迴常相逢可不再忍著了,“張嬸子,我這稀奇古怪的東西其實也沒啥難的,涼粉,您見多識廣的一定知道這東西怎麽做的,歡迎您也賣啊,這做生意啊,不怕紮堆兒,就怕缺斤短兩,您說是不是?”


    “你個嘴欠的丫頭,我,”張家的被常相逢頂的心頭火起,重重的衝地上啐了一口道,“我等著看你的生意能有多好,這大清早的,我倒要看看有多少人吃你的涼粉!”


    “唉,張嬸子,咱們雖然是小本兒買賣,可這衛生也是不能少的,你到處亂吐的,誰敢在你那兒吃東西啊?不嫌惡心麽?”左右是翻了臉了,常相逢也不饒她。


    “這閨女說的沒錯,你看看你,我正吃著呢,你一口痰就吐我臉前頭了,你這不是成心的麽?叫我還咽的下去?”張家攤兒上的食客果然開口了,“原本我是想嚐嚐熱豆腐的,你說你家幾代做豆腐的,最正宗,可我一嚐,跟你們的豆腐腦也沒有多少區別,稀成這樣也就不說了,還這麽醃臢!”


    那食客聽了張家的忽悠才做到她們這邊來的,可一對麵坐的吃家兒人家麵前那穀堆堆的一碗豆腐,心裏已經後悔了,現在再看張家的隨地亂吐,就更忍不下了。


    “山裏老冤兒你裝啥講究人?還嫌我吐呢,我吐的也比你身上的幹淨,”張家媳婦的火氣也正沒處撒呢,又看說話的是個一臉窩囊相兒的老頭兒,也不怵他,直接罵道。


    “嘿,你咋還罵人?”那吃飯的老頭兒已經惱了,長煙袋將飯桌敲的“梆梆”響,“大家過來評評理,我也幾十歲的人了,比你爹年紀都大,你這少家施教的,我是出來吃飯類,不是找罵類!”


    那老漢兒一生氣,旱煙袋裏的煙灰登時亂飛,直接濺到旁邊人的碗裏,接著,張家的攤子上吵成一團。


    “這下好了,今天這生意她們是別想做了,”曾老漢搖頭歎息,“這做生意講究的就是和氣生財,這老張的媳婦就不是個省事的,結果毀的還不是自己家的事?”


    “誰說不是呢?曾大爺,您嚐嚐我炒的這涼粉,”常相逢將一碗涼粉捧到曾老漢油條案上,“要是幹了,我再給您臽碗豆腐水。”


    常相逢炒好的涼粉一端出來,旁邊已經有準備吃豆腐的人看到了,“這是涼粉?咋沒見過這樣的?好吃不?”


    “您嚐一碗?跟豆腐一樣的,也是一文錢,這可是用菜籽油炒的,再給您添碗豆腐水,有吃有喝的,”開門買賣常相逢可不能放過了。


    “好,來一碗嚐嚐,”看著油汪汪的炒涼粉,白的大蒜綠的大蔥紅的幹辣椒,看著就讓人有食欲,“好了我以後進城就吃你家的涼粉了。”


    有一就會有二有三,沒一會功夫,常相逢這邊的涼粉攤子也陸續開始上人,待常巧姑這邊的豆腐賣完,收了攤子,便叫竇二趕了驢車迴去,自己則陪著妹妹一起賣炒涼粉。


    “我看這生意還成,就是坐在這兒太冷了,以後這守攤子的事我跟你姐夫做,你還是迴去吧,”妹妹還沒嫁呢,臉吹的起了皮,就不好看了。


    “這不守著灶台的麽?冷是不會的啦,再說姐夫起的那麽早,你再叫他過來賣涼粉?你啊,不用管我,也迴去吧,不行叫柳嫂子過來陪我也成,”常巧姑迴去還要料理家務,再說這涼粉生意並不十分的好,常相逢估摸著一天能賣個幾十碗就不錯了,“咱們要是能去夜市租個攤子就好了。”


    “夜市?去賣熱豆腐跟炒涼粉兒?成嗎?咱們城裏落鎖的早,夜市生意雖好,可也就那兩個時辰,咱們又住在城外頭,進出都不方便啊,”因為這個再搬迴家,就劃不來了。


    常相逢聽懂了姐姐的意思,想想也是,“是我想的簡單了,咱們先將眼前的生意做好才成。”


    “我說他大舅,你來看看大家都交一樣的銀子,憑什麽他家到現在還不收攤兒?”常相逢正跟常巧姑合計下來的生意怎麽做,就聽到一陣尖利的聲音,抬眼看時,又是張家媳婦。


    這個張家的之所以敢到處點火,其實也是有仗恃的,這守東門的人之中,就有她娘家村兒裏的一姓兄弟,“還有,大家交的銀子都一樣,你看竇家的攤兒,占了多少地方?我們才多大地方?”


    “張嬸子這就不對了,我們占的地方大,是因為我們是最後一家,離城門最遠,要是以後再有人來,你放心,我們一定給人家挪地方,”常相逢微微一笑,脆聲道,“至於我家不收攤兒,並不是有意要跟差大叔過不去,前天我姐夫已經去跟郭大叔說了,我們要租全天的,下個月的銀子也一早就交了,這位差大叔,您說是不是?”


    “常姑娘說的沒錯,人家交的銀子多,自然占的時候就長,”張家媳婦的哥哥也煩了自己這個一姓妹子,成天仗了自己勢到處生事,這竇家認識的可是他們的頭兒,自己也不好太過苛刻,“至於占的地方大,你那後頭不也那麽大片的地方麽?你隨便擱桌子,想咋擱咋擱。”


    “來,兩位差大叔你們一大早就上差,肯定沒吃飯呢,嚐嚐我們的涼粉,”這邊張家媳婦還沒有迴味過來,那邊常相逢已經麻利的將炒好的涼粉擺到桌上,招唿兩位門子過來吃涼粉,“您二位要是再早一些,就能再吃碗豆腐了,下迴我叫姐夫給兩位大叔留著。”


    常相逢人長的白淨嘴也甜,一口一個“大叔”叫著,過來巡視的兩個門子也不再拿架子,爽快的在她們攤子前坐了,“來,我們也嚐嚐鮮,聽說你們這個‘竇師傅’已經有些名氣了。”


    “啥名氣不名氣的,還不是鄉親們樂意捧場,我們姐妹也是苦命人兒,好不容易姐姐嫁了個好姐夫,又得竇七爺跟我郭嬸子的照顧,給尋了這門生計,能糊口就心滿意足了,哪裏還敢想那許多,”常相逢又一人給他們端了碗豆腐水。


    “行了,你這小閨女人不大,倒是個有眼色的,以後啊,有什麽事兒隻管跟我們說,我姓劉,他姓曲,郭頭兒事兒多,有什麽事兒找我們也成,”吃飽喝足,兩個門子拍拍胸脯,一副為常相逢撐腰的樣子。


    “兩位差大叔隻管放心,我們可是良民,老實做生意,按時交稅,一準兒不給您二位添麻煩,”叫這些人給自己撐腰?她還是省省吧,這些人手裏多少有個權,不欺負人就不錯了。她才不會傻的以為兩碗涼粉就尋到了靠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麵條西施發家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兀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兀兀並收藏麵條西施發家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