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是綠綠的高大上的123言情,絕不能被人笑話。
賈母很快做出了反應,會袖掩麵:“猛地想起我那早去苦命的女兒,我這心呐,揪揪地疼,我的好敏兒啊!”
孫慕青趕忙勸慰賈母,卻不知口上怎麽說,畢竟她是林如海的繼室,此刻如果說不好話,倒像是“說風涼話”似得不討喜,不如不說。孫慕青就看向林如海,示意他塊說點什麽。
林如海一臉哀傷之情,跟賈母賠錯:“是女婿的不是,沒照料好她,您罵我罰我,心甘情願,千萬別自己抑鬱傷了身。”
賈母裝哭裝夠了,也覺得挺累的,她從袖子上方露出半截眼,看著林如海道:“這怎能怪你呢,是她福薄吧。你們夫妻可別再辜負了我的期望,好好照看黛玉,若能得幸再有一子繼承林家香火,給黛玉的將來加個保靠,倒不枉我小女兒在九泉之下的企盼啊……”
林如海忙跪地磕頭,給賈母一個保證。孫慕青也跪地,隨了林如海的意思。
賈母見狀,怕再鬧下去嚇著他倆,趕緊象征性的擦擦眼淚,起身親自扶二人起來。
孫慕青露出難為之色,羞愧的低頭跟賈母道:“是我這個做媳婦的不爭氣,進門半年有餘,肚子沒個動靜,隻怕——”
“噓,胡說什麽。”賈母唬孫慕青一下,把她嚇得發懵。
賈母和孫慕青同時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正關切的看孫慕青,估摸是怕她多想。
賈母抓住孫慕青的手道:“做繼室不容易,才剛我亂言,你別記在心上。”
孫慕青搖頭,淺笑道:“怎麽會呢,母親思念女兒天經地義。其實我心裏也為姐姐可惜,雖不曾見過她,但瞧黛玉的品貌便可推知姐姐當年是個怎樣風華絕代的人兒。可惜了的,我倒寧願不遇老爺,教書一輩子,來換姐姐長命百歲。”
賈母觀察孫慕青,話說的懇切,絲毫沒有矯揉造作之嫌,怕是出自真心。賈母歎口氣,拍拍孫慕青:“這都是過去的事兒了。再說她走了,那是天命,跟你沒幹係,你不必作誓。你跟女婿的親事還是我親自張羅的,要怪也是怪我呢。今天的事兒也怪我,好端端的亂說話。”
“您快別這樣說,不瞞您,其實子嗣的事兒我早早的就擔憂了,老爺也不知道。”孫慕青半頷著頭,微微抬眼看眼林如海,見他驚詫的看著自己,心裏更虛了,把頭埋得更深。
花廳內頓然鴉雀無聲了。
“原是為這個,”賈母臉色鬆動,笑起來,跟林如海和孫慕青道,“大婚後,不是早請了厲害的禦醫給你二人診脈麽,身體都康健,要子不成問題。你們還擔心什麽?”
孫慕青發愁道:“就怕大夫誤診了什麽,若不然怎會半年都無消息。”孫慕青下意識的用手覆住自己的肚子,歉意的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蹙眉,見孫慕青這樣他也難受。奈何自己真的是沒辦法,男人該做的他都去做了,可孩子就是不來。林如海不禁想起當初自己和賈敏的時候,也是那樣的。許是他們林家子嗣薄,就是沒有那個命吧,或許他真該認命了。
賈母扒拉扒拉肚子裏的資源,發現小說裏還有不少這樣的情節。她趕緊衝孫慕青搖頭,緊抓著她的手,跟林如海夫妻二人道,“你們啊,太急了,心急也是種病。”
“這也是病?”孫慕青不解,看眼林如海。
林如海也是一副疑惑的神態,望著賈母。
“心病,心裏越盼越著急,就越是不容易懷孕。你們夫妻別把此當迴事,不勞心念這個,該來的自然迴來。後繼有人最好,就是沒有能怎麽樣?說實話,女婿你也有點年紀了,真沒孩子也不至於被外人笑話。”賈母不停的溫言開解孫慕青。
孫慕青感受到濃濃的關懷之意,心中鬆動不少,好似真有塊石頭從她背上搬下去似得。
賈母留了林如海一家三口吃飯。
飯畢,賈母不忘叫來榮府的子弟們,請林如海再次考校他們。
“距離上次考校沒幾日的功夫,大家都精進了。”林如海笑著跟賈母匯報情況。
賈母樂嗬嗬的點頭,突然默了會兒,睃一眼林如海,半開玩笑問:“你呀,可是沒糊弄我?”
林如海忙作揖道:“女婿不敢。”
“還不知你們,都怕我老人家操心,愛報喜不報憂。可這孩子們的事兒我可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呢,更何況是這幾個沒出息的崽子。他們幾個參差不齊,總該有個好賴分別?”
林如海點頭讚同賈母,沉吟道:“孩子們都有進步,隻不過這其中確實有資質稍差些的。”
“就是了,跟我說說哪個。”賈母道,一臉認真地看著林如海。
林如海迴道:“賈琮雖然功課差些,但他年紀小,每次進步都很快。倒是賈環這孩子,雖然精力充沛,活潑的很,卻都不怎麽用在正地方。”
賈母點頭,以往她倒是聽嬤嬤們匯報過賈環愛作鬧的事兒。賈母當他是孩子調皮,並沒放在心上。如今看來,這孩子確實不大適合讀書。
“他過了年就十歲了,該早作打算,不能叫他在讀書這一件事上耗著。”賈母道。
林如海挑眉:“您的意思是?”
賈母迴道:“既然精力充沛,何不學一學武呢。雖然晚了點,但若是有資質,也不算太晚。”
林如海豁然開朗,想了想,笑道:“不失為一種辦法!也怪了,姐姐資質頗好,才學了得,弟弟確有不同。”
“親兄弟也常有這樣的情況,不奇怪。”賈母歎了句,轉即笑道,“這孩子讀書不好,並不能說明他別的地方也不好,隻不過是沒找到他擅長的地方罷了。”
林如海覺得賈母的理論很有趣,讚成的點頭。
林家三口一走,賈母便吩咐下去,令賈環今日以後不必再去上課了。趙姨娘聽說這事兒,苦惱起來,她不敢找威嚴的老太太,就去找賈政評理。
賈政今日剛與王夫人置氣,躲在張姨娘房裏喝悶酒。他忽聽趙姨娘此話,不明經過,便氣衝衝的來找賈母算賬。這段日子他都不指望賈母能給他辦個升職,能官複原職就好。
他一個老爺們整天窩在家裏做米蟲算怎麽迴事!
日子越久,賈政對賈母的積怨越深,如今正好借一刻爆發。
☆、第72章
祭祀、禮品、年酒的日子、菜品清單等等都要準備妥當。賈母喜歡有計劃地行事,如此便不會著忙添亂。王熙鳳謹遵這一點,事無巨細的命人寫好羅列在清單上,樣樣標注清楚令賈母放心。
賈母隻瞧一樣,就知道她準備的妥帖。
王熙鳳立在一側,本是來給賈母報過年正月裏的計劃。她話還未開始說,就見政二老爺氣勢洶洶的進門。嚇得她心一慌,還以為自己管家的屬下惹出什麽麻煩了。
“母親,環兒雖然是個庶子,可好歹也算是兒子的兒子呀。兒子就剩下這兩個兒子了。雖說庶子不如嫡子,可也不能把他當成奴才看啊。再者說了,大哥的庶子琮兒不還去梅舍念書麽,憑什麽環兒成了例外?難不成就因他笨些,咱們做長輩的就要舍了他,不養他了?這這這……這怎麽可以呢,血脈相連,骨肉至親啊,人性不可泯滅啊。”賈政一臉的義正言辭之狀,說教的同時順帶拍拍手,‘正義感’十足。
難道這是在變相的說老祖宗沒人性?
王熙鳳聽得心裏咋舌,真替政二叔的蠢勁兒捏把冷汗。長年累月的也沒個人敢對老太太這麽說話,就是宮裏頭的老太妃見了老太太還笑嘻嘻的稱一聲“好妹妹”呢。二老爺什麽本事?敢對老太太如此,當真不要命了。
王熙鳳感覺到風雨欲來,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她是小輩,萬萬不可在這時候亂說話,默默地立在一邊旁觀就是了。
賈政囉哩吧嗦的說完一通,見賈母沒搭話,以為她理虧才會如此。賈政氣焰更勝了,跟賈母講理道,“你就是再不喜歡趙姨娘,她到底就是個奴才,或打或罵有著您,沒什麽大不了的。可環兒不同,到底是兒子的骨肉,也算是咱榮府裏正經的主子,您怎麽能……別的孩子都上學,就他擱外頭不學無術,這叫外人看在眼裏頭丟咱們府裏的人,也丟兒子的人。”
賈母還是不說話。
賈政有點虛了,眼珠子轉轉,看著賈母,“您老倒是說句話啊,兒子說的是不是在理吧?”
賈母白一眼賈政,冷笑一聲。
賈政更加急了,看著賈母不知道如何是好。這老太太全程不說一句話,就他一個人在說,弄得好像他多麽無理取鬧似的,分明是他有理在先的,現在搞得好像她在欺負一個老太太似得。
賈政急的幹咂嘴,不停的往門外看。賈環這事兒王夫人也有份,雖不是她的親兒子,可她好歹是賈環的嫡母,這種時候她怎可不來?
賈政正在心裏罵王夫人不是東西呢,就聽見外屋丫鬟傳話說王夫人來了。賈政一見自己灰頭土臉的媳婦兒,心裏就不爽快,這女人莫不是故意拖來至此時才來的?才剛他跟老太太評理的時候,若是有她在,自己也不至於落得這樣尷尬。
老太太是越來越瞧不起他了!
王夫人看眼賈政,給賈母恭恭敬敬的行禮。看在老太太這些天支持她的份兒上,她也得好好地在老太太跟前做足了表麵功夫。
賈政瞟一眼王夫人,跟她低聲道:“環兒不能念書的事兒,你知道了吧。作為嫡母,還不快盡責任。”
王夫人稀奇的打量賈政,不解的冷笑道:“老爺此話怎講?母親不叫環兒念書也是為他好,這是因材施教,有什麽不對。”
王夫人知道賈母不讓賈環念書的前後因由,更加知道賈母讓賈環學武的意思。本來這事兒她一句話就能在賈政跟前點明了的,王夫人偏不故意繞著彎彎說話,讓賈政更加誤會。
賈政氣得火冒三丈,等著王夫人的臉就罵:“有你這麽做嫡母的麽!如此善妒,先前張姨娘的事你還說我是誤會你,這迴環兒的看你還有什麽話辯駁。王氏啊王氏,真沒想到,你竟是此等心惡善妒的賤婦!”
“老爺,我到底犯了什麽錯,使得您對我如此的惡言相向。”王夫人拂袖便哭,委屈至極。
賈政指著王夫人的鼻子尖就罵:“妒婦,事已至此,你還敢狡辯!”
“老爺,是環兒不適宜讀書,這事兒怎能怪我呢。”王夫人抽泣,口氣無辜道。
賈政氣急了,作勢要打。王夫人噗通一聲跪下,求賈母庇佑,口裏還喊著:“母親快救我,媳婦兒真覺得環兒去學武沒什麽不好。”
賈政一巴掌要下去,聽見這話,頓了手,臉色微變。
王夫人懼怕的偏頭看一眼賈政,畏畏縮縮的。
賈政瞪眼看她,問她:“你此話什麽意思?”
王夫人嚇得縮脖子,腳步退了退。“母親要請武師傅教導環兒功夫,環兒不善學習,學這個許能有出息。老爺又何必一定要求他出仕呢?”
“我——”賈政還沒來得及解釋。
王夫人就又哭起來,求賈政給賈環一個機會。此話一出,倒真像是賈政不講理故意來找麻煩的。
賈政氣急了,狠狠地瞪一眼扯後腿的王夫人,真恨不得把這個媳婦撕成稀巴爛扔進爐子裏,叫她迴爐重造。這等重要的事她怎麽不早說?該死的娘們,說了那麽多句,卻隻有前話不帶後話。若是早早點名,他也不至於出醜!
賈政心裏正痛罵王夫人,賈母咳了一聲。賈母早不滿賈政的魯莽武斷,想叫他吃吃教訓。不過她連教訓這個蠢兒子的耐心都沒有,索性借力打力,借著王夫人的手拍賈政。
賈政嚇得心神俱散,低著頭,驚魂不定的等待賈母的“審判”。這次,怕他真是在劫難逃了。
“欺負自己媳婦兒,算什麽男人。”
賈母一句話嗆的賈政說不出話來。他憋得通紅,看著賈母要解釋。此時王夫人又說話了,一麵跪地給賈母磕頭,一麵替賈政求情道:“求老祖宗饒他一遭吧,老爺必是被什麽人蠱惑才有此言。往日老爺不算是最開明的,卻也不是古板守舊呀。自古朝中皆有文武,老爺從沒有看扁武官的意思。”
賈母點點頭,看眼賈政,輕笑了下,叫鴛鴦扶起王夫人,誇她賢惠貞淑。賈母轉即對賈政歎氣,故作大方的表示道:“你不講理在先,頂撞為母,意欲施暴於妻,這三項過錯之名坐實了,你無法辯駁。此事理該重罰,行了,看在你媳婦兒的麵子上,就罰你三月思過吧。”
賈政氣得心肝肺都要炸了。三個月,又讓他等三個月?他今天本來還想借機跟賈母要官做,怎麽反被倒打一耙,還拖延三月後了!鬼才知道三月後又是什麽行情!賈政氣得不行,卻不能在麵上表露,隱忍著情緒要告辭。
賈母偏不讓他走,讓他留下一起商量家事。其實也沒什麽,不過是王熙鳳交代的一些過年節的雜物事。賈政忍著暴脾氣聽得很痛苦,賈母偏偏時不時地問他的意見。比如圍屏用幾個,金銀器什麽樣的好,擦抹幾案要不要重新打造。
這種小事用得著他做主?一個娘們決定就行了。
賈政覺得賈母這是在羞辱他,內心的屈辱感無以複加,真想瞬間就爆發。奈何沒辦法,他得忍著,不然老太太保不齊又多罰他幾月的思過。
賈政忍道臉發白,最發抖,全身的毛發都立起來了,憋憤怒憋到差點虛脫的前一刻,賈母方開口放賈政走。
賈政到了張姨娘哪裏就暴跳如雷。張姨娘一聽說跟王夫人有關,冷笑著跟賈政道:“太太不會是有意算計您吧?”張姨娘說罷,趕緊用纖白的手掩住自己的嘴,歉意的表示,“老爺對不起,我失言了說錯話了。”
賈政一聽張姨娘跟自己認同的事是一樣的,找到了歸屬感。她一個人那麽認為或許是誤解,但現在是兩個人都這麽認為,必定是王氏的毛病。這毒婦在背後一手策劃了這件事,忽悠了老太太和榮府的眾人,唯獨排斥掉了他這邊。
賈政恨得咬牙切齒,握拳擊桌也不覺得疼了。他這就去找王夫人評理。
王夫人以為賈政來示弱的,見麵說了話才是知,賈政隻不過是來指責自己罷了。王夫人傷心難過,想起當年她與老爺夫唱婦隨的溫馨日子。前後一對比,禁不住潸然淚下。
賈政見她這樣就煩,罵罵咧咧的說王夫人是賤婦。王夫人受不住,跟賈政哭起來。正好院子裏有人來往,聽說屋子裏兩位主子鬧騰,都起了八卦心,去聽牆角。不多時賈政氣唿唿的走了,下人們一進屋就“嗷”的一聲,連賈政也被嚇找了,停腳駐足。
“快來人啊,太太暈倒了。小黑兒,快請大夫去。”金釧攙扶著昏倒的王夫人,吩咐下人們快去辦。
於是賈政的罪名又多了一條,這迴除了“色”外又新增一條罪:欺辱發妻!
是夜,榮府的下人們終於熬過一天的活計。吃晚飯的時候,下人們圍聚在灶台旁討論著著政二老爺如何混賬。
榮府看大門的也在打盹兒,依靠在柱子邊兒,迷迷糊糊的點頭睡。
突然一陳急促的敲門聲響起。看門的小廝開門,還沒認清楚對方的來人是誰,就聽見急急地聲音說:“蓉大奶奶去了!”
☆、第73章
眾人得信兒都聚到賈母的花廳跟前,怎麽行動還得看賈母的意思。
榮寧兩府雖然關係僵冷了,但好歹是同宗,祖上做過一家人的。別說大家都姓賈,就是外頭那些沒幹係的別姓都是要奔喪賣寧國府一個麵子的。
賈母很快做出了反應,會袖掩麵:“猛地想起我那早去苦命的女兒,我這心呐,揪揪地疼,我的好敏兒啊!”
孫慕青趕忙勸慰賈母,卻不知口上怎麽說,畢竟她是林如海的繼室,此刻如果說不好話,倒像是“說風涼話”似得不討喜,不如不說。孫慕青就看向林如海,示意他塊說點什麽。
林如海一臉哀傷之情,跟賈母賠錯:“是女婿的不是,沒照料好她,您罵我罰我,心甘情願,千萬別自己抑鬱傷了身。”
賈母裝哭裝夠了,也覺得挺累的,她從袖子上方露出半截眼,看著林如海道:“這怎能怪你呢,是她福薄吧。你們夫妻可別再辜負了我的期望,好好照看黛玉,若能得幸再有一子繼承林家香火,給黛玉的將來加個保靠,倒不枉我小女兒在九泉之下的企盼啊……”
林如海忙跪地磕頭,給賈母一個保證。孫慕青也跪地,隨了林如海的意思。
賈母見狀,怕再鬧下去嚇著他倆,趕緊象征性的擦擦眼淚,起身親自扶二人起來。
孫慕青露出難為之色,羞愧的低頭跟賈母道:“是我這個做媳婦的不爭氣,進門半年有餘,肚子沒個動靜,隻怕——”
“噓,胡說什麽。”賈母唬孫慕青一下,把她嚇得發懵。
賈母和孫慕青同時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正關切的看孫慕青,估摸是怕她多想。
賈母抓住孫慕青的手道:“做繼室不容易,才剛我亂言,你別記在心上。”
孫慕青搖頭,淺笑道:“怎麽會呢,母親思念女兒天經地義。其實我心裏也為姐姐可惜,雖不曾見過她,但瞧黛玉的品貌便可推知姐姐當年是個怎樣風華絕代的人兒。可惜了的,我倒寧願不遇老爺,教書一輩子,來換姐姐長命百歲。”
賈母觀察孫慕青,話說的懇切,絲毫沒有矯揉造作之嫌,怕是出自真心。賈母歎口氣,拍拍孫慕青:“這都是過去的事兒了。再說她走了,那是天命,跟你沒幹係,你不必作誓。你跟女婿的親事還是我親自張羅的,要怪也是怪我呢。今天的事兒也怪我,好端端的亂說話。”
“您快別這樣說,不瞞您,其實子嗣的事兒我早早的就擔憂了,老爺也不知道。”孫慕青半頷著頭,微微抬眼看眼林如海,見他驚詫的看著自己,心裏更虛了,把頭埋得更深。
花廳內頓然鴉雀無聲了。
“原是為這個,”賈母臉色鬆動,笑起來,跟林如海和孫慕青道,“大婚後,不是早請了厲害的禦醫給你二人診脈麽,身體都康健,要子不成問題。你們還擔心什麽?”
孫慕青發愁道:“就怕大夫誤診了什麽,若不然怎會半年都無消息。”孫慕青下意識的用手覆住自己的肚子,歉意的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蹙眉,見孫慕青這樣他也難受。奈何自己真的是沒辦法,男人該做的他都去做了,可孩子就是不來。林如海不禁想起當初自己和賈敏的時候,也是那樣的。許是他們林家子嗣薄,就是沒有那個命吧,或許他真該認命了。
賈母扒拉扒拉肚子裏的資源,發現小說裏還有不少這樣的情節。她趕緊衝孫慕青搖頭,緊抓著她的手,跟林如海夫妻二人道,“你們啊,太急了,心急也是種病。”
“這也是病?”孫慕青不解,看眼林如海。
林如海也是一副疑惑的神態,望著賈母。
“心病,心裏越盼越著急,就越是不容易懷孕。你們夫妻別把此當迴事,不勞心念這個,該來的自然迴來。後繼有人最好,就是沒有能怎麽樣?說實話,女婿你也有點年紀了,真沒孩子也不至於被外人笑話。”賈母不停的溫言開解孫慕青。
孫慕青感受到濃濃的關懷之意,心中鬆動不少,好似真有塊石頭從她背上搬下去似得。
賈母留了林如海一家三口吃飯。
飯畢,賈母不忘叫來榮府的子弟們,請林如海再次考校他們。
“距離上次考校沒幾日的功夫,大家都精進了。”林如海笑著跟賈母匯報情況。
賈母樂嗬嗬的點頭,突然默了會兒,睃一眼林如海,半開玩笑問:“你呀,可是沒糊弄我?”
林如海忙作揖道:“女婿不敢。”
“還不知你們,都怕我老人家操心,愛報喜不報憂。可這孩子們的事兒我可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呢,更何況是這幾個沒出息的崽子。他們幾個參差不齊,總該有個好賴分別?”
林如海點頭讚同賈母,沉吟道:“孩子們都有進步,隻不過這其中確實有資質稍差些的。”
“就是了,跟我說說哪個。”賈母道,一臉認真地看著林如海。
林如海迴道:“賈琮雖然功課差些,但他年紀小,每次進步都很快。倒是賈環這孩子,雖然精力充沛,活潑的很,卻都不怎麽用在正地方。”
賈母點頭,以往她倒是聽嬤嬤們匯報過賈環愛作鬧的事兒。賈母當他是孩子調皮,並沒放在心上。如今看來,這孩子確實不大適合讀書。
“他過了年就十歲了,該早作打算,不能叫他在讀書這一件事上耗著。”賈母道。
林如海挑眉:“您的意思是?”
賈母迴道:“既然精力充沛,何不學一學武呢。雖然晚了點,但若是有資質,也不算太晚。”
林如海豁然開朗,想了想,笑道:“不失為一種辦法!也怪了,姐姐資質頗好,才學了得,弟弟確有不同。”
“親兄弟也常有這樣的情況,不奇怪。”賈母歎了句,轉即笑道,“這孩子讀書不好,並不能說明他別的地方也不好,隻不過是沒找到他擅長的地方罷了。”
林如海覺得賈母的理論很有趣,讚成的點頭。
林家三口一走,賈母便吩咐下去,令賈環今日以後不必再去上課了。趙姨娘聽說這事兒,苦惱起來,她不敢找威嚴的老太太,就去找賈政評理。
賈政今日剛與王夫人置氣,躲在張姨娘房裏喝悶酒。他忽聽趙姨娘此話,不明經過,便氣衝衝的來找賈母算賬。這段日子他都不指望賈母能給他辦個升職,能官複原職就好。
他一個老爺們整天窩在家裏做米蟲算怎麽迴事!
日子越久,賈政對賈母的積怨越深,如今正好借一刻爆發。
☆、第72章
祭祀、禮品、年酒的日子、菜品清單等等都要準備妥當。賈母喜歡有計劃地行事,如此便不會著忙添亂。王熙鳳謹遵這一點,事無巨細的命人寫好羅列在清單上,樣樣標注清楚令賈母放心。
賈母隻瞧一樣,就知道她準備的妥帖。
王熙鳳立在一側,本是來給賈母報過年正月裏的計劃。她話還未開始說,就見政二老爺氣勢洶洶的進門。嚇得她心一慌,還以為自己管家的屬下惹出什麽麻煩了。
“母親,環兒雖然是個庶子,可好歹也算是兒子的兒子呀。兒子就剩下這兩個兒子了。雖說庶子不如嫡子,可也不能把他當成奴才看啊。再者說了,大哥的庶子琮兒不還去梅舍念書麽,憑什麽環兒成了例外?難不成就因他笨些,咱們做長輩的就要舍了他,不養他了?這這這……這怎麽可以呢,血脈相連,骨肉至親啊,人性不可泯滅啊。”賈政一臉的義正言辭之狀,說教的同時順帶拍拍手,‘正義感’十足。
難道這是在變相的說老祖宗沒人性?
王熙鳳聽得心裏咋舌,真替政二叔的蠢勁兒捏把冷汗。長年累月的也沒個人敢對老太太這麽說話,就是宮裏頭的老太妃見了老太太還笑嘻嘻的稱一聲“好妹妹”呢。二老爺什麽本事?敢對老太太如此,當真不要命了。
王熙鳳感覺到風雨欲來,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她是小輩,萬萬不可在這時候亂說話,默默地立在一邊旁觀就是了。
賈政囉哩吧嗦的說完一通,見賈母沒搭話,以為她理虧才會如此。賈政氣焰更勝了,跟賈母講理道,“你就是再不喜歡趙姨娘,她到底就是個奴才,或打或罵有著您,沒什麽大不了的。可環兒不同,到底是兒子的骨肉,也算是咱榮府裏正經的主子,您怎麽能……別的孩子都上學,就他擱外頭不學無術,這叫外人看在眼裏頭丟咱們府裏的人,也丟兒子的人。”
賈母還是不說話。
賈政有點虛了,眼珠子轉轉,看著賈母,“您老倒是說句話啊,兒子說的是不是在理吧?”
賈母白一眼賈政,冷笑一聲。
賈政更加急了,看著賈母不知道如何是好。這老太太全程不說一句話,就他一個人在說,弄得好像他多麽無理取鬧似的,分明是他有理在先的,現在搞得好像她在欺負一個老太太似得。
賈政急的幹咂嘴,不停的往門外看。賈環這事兒王夫人也有份,雖不是她的親兒子,可她好歹是賈環的嫡母,這種時候她怎可不來?
賈政正在心裏罵王夫人不是東西呢,就聽見外屋丫鬟傳話說王夫人來了。賈政一見自己灰頭土臉的媳婦兒,心裏就不爽快,這女人莫不是故意拖來至此時才來的?才剛他跟老太太評理的時候,若是有她在,自己也不至於落得這樣尷尬。
老太太是越來越瞧不起他了!
王夫人看眼賈政,給賈母恭恭敬敬的行禮。看在老太太這些天支持她的份兒上,她也得好好地在老太太跟前做足了表麵功夫。
賈政瞟一眼王夫人,跟她低聲道:“環兒不能念書的事兒,你知道了吧。作為嫡母,還不快盡責任。”
王夫人稀奇的打量賈政,不解的冷笑道:“老爺此話怎講?母親不叫環兒念書也是為他好,這是因材施教,有什麽不對。”
王夫人知道賈母不讓賈環念書的前後因由,更加知道賈母讓賈環學武的意思。本來這事兒她一句話就能在賈政跟前點明了的,王夫人偏不故意繞著彎彎說話,讓賈政更加誤會。
賈政氣得火冒三丈,等著王夫人的臉就罵:“有你這麽做嫡母的麽!如此善妒,先前張姨娘的事你還說我是誤會你,這迴環兒的看你還有什麽話辯駁。王氏啊王氏,真沒想到,你竟是此等心惡善妒的賤婦!”
“老爺,我到底犯了什麽錯,使得您對我如此的惡言相向。”王夫人拂袖便哭,委屈至極。
賈政指著王夫人的鼻子尖就罵:“妒婦,事已至此,你還敢狡辯!”
“老爺,是環兒不適宜讀書,這事兒怎能怪我呢。”王夫人抽泣,口氣無辜道。
賈政氣急了,作勢要打。王夫人噗通一聲跪下,求賈母庇佑,口裏還喊著:“母親快救我,媳婦兒真覺得環兒去學武沒什麽不好。”
賈政一巴掌要下去,聽見這話,頓了手,臉色微變。
王夫人懼怕的偏頭看一眼賈政,畏畏縮縮的。
賈政瞪眼看她,問她:“你此話什麽意思?”
王夫人嚇得縮脖子,腳步退了退。“母親要請武師傅教導環兒功夫,環兒不善學習,學這個許能有出息。老爺又何必一定要求他出仕呢?”
“我——”賈政還沒來得及解釋。
王夫人就又哭起來,求賈政給賈環一個機會。此話一出,倒真像是賈政不講理故意來找麻煩的。
賈政氣急了,狠狠地瞪一眼扯後腿的王夫人,真恨不得把這個媳婦撕成稀巴爛扔進爐子裏,叫她迴爐重造。這等重要的事她怎麽不早說?該死的娘們,說了那麽多句,卻隻有前話不帶後話。若是早早點名,他也不至於出醜!
賈政心裏正痛罵王夫人,賈母咳了一聲。賈母早不滿賈政的魯莽武斷,想叫他吃吃教訓。不過她連教訓這個蠢兒子的耐心都沒有,索性借力打力,借著王夫人的手拍賈政。
賈政嚇得心神俱散,低著頭,驚魂不定的等待賈母的“審判”。這次,怕他真是在劫難逃了。
“欺負自己媳婦兒,算什麽男人。”
賈母一句話嗆的賈政說不出話來。他憋得通紅,看著賈母要解釋。此時王夫人又說話了,一麵跪地給賈母磕頭,一麵替賈政求情道:“求老祖宗饒他一遭吧,老爺必是被什麽人蠱惑才有此言。往日老爺不算是最開明的,卻也不是古板守舊呀。自古朝中皆有文武,老爺從沒有看扁武官的意思。”
賈母點點頭,看眼賈政,輕笑了下,叫鴛鴦扶起王夫人,誇她賢惠貞淑。賈母轉即對賈政歎氣,故作大方的表示道:“你不講理在先,頂撞為母,意欲施暴於妻,這三項過錯之名坐實了,你無法辯駁。此事理該重罰,行了,看在你媳婦兒的麵子上,就罰你三月思過吧。”
賈政氣得心肝肺都要炸了。三個月,又讓他等三個月?他今天本來還想借機跟賈母要官做,怎麽反被倒打一耙,還拖延三月後了!鬼才知道三月後又是什麽行情!賈政氣得不行,卻不能在麵上表露,隱忍著情緒要告辭。
賈母偏不讓他走,讓他留下一起商量家事。其實也沒什麽,不過是王熙鳳交代的一些過年節的雜物事。賈政忍著暴脾氣聽得很痛苦,賈母偏偏時不時地問他的意見。比如圍屏用幾個,金銀器什麽樣的好,擦抹幾案要不要重新打造。
這種小事用得著他做主?一個娘們決定就行了。
賈政覺得賈母這是在羞辱他,內心的屈辱感無以複加,真想瞬間就爆發。奈何沒辦法,他得忍著,不然老太太保不齊又多罰他幾月的思過。
賈政忍道臉發白,最發抖,全身的毛發都立起來了,憋憤怒憋到差點虛脫的前一刻,賈母方開口放賈政走。
賈政到了張姨娘哪裏就暴跳如雷。張姨娘一聽說跟王夫人有關,冷笑著跟賈政道:“太太不會是有意算計您吧?”張姨娘說罷,趕緊用纖白的手掩住自己的嘴,歉意的表示,“老爺對不起,我失言了說錯話了。”
賈政一聽張姨娘跟自己認同的事是一樣的,找到了歸屬感。她一個人那麽認為或許是誤解,但現在是兩個人都這麽認為,必定是王氏的毛病。這毒婦在背後一手策劃了這件事,忽悠了老太太和榮府的眾人,唯獨排斥掉了他這邊。
賈政恨得咬牙切齒,握拳擊桌也不覺得疼了。他這就去找王夫人評理。
王夫人以為賈政來示弱的,見麵說了話才是知,賈政隻不過是來指責自己罷了。王夫人傷心難過,想起當年她與老爺夫唱婦隨的溫馨日子。前後一對比,禁不住潸然淚下。
賈政見她這樣就煩,罵罵咧咧的說王夫人是賤婦。王夫人受不住,跟賈政哭起來。正好院子裏有人來往,聽說屋子裏兩位主子鬧騰,都起了八卦心,去聽牆角。不多時賈政氣唿唿的走了,下人們一進屋就“嗷”的一聲,連賈政也被嚇找了,停腳駐足。
“快來人啊,太太暈倒了。小黑兒,快請大夫去。”金釧攙扶著昏倒的王夫人,吩咐下人們快去辦。
於是賈政的罪名又多了一條,這迴除了“色”外又新增一條罪:欺辱發妻!
是夜,榮府的下人們終於熬過一天的活計。吃晚飯的時候,下人們圍聚在灶台旁討論著著政二老爺如何混賬。
榮府看大門的也在打盹兒,依靠在柱子邊兒,迷迷糊糊的點頭睡。
突然一陳急促的敲門聲響起。看門的小廝開門,還沒認清楚對方的來人是誰,就聽見急急地聲音說:“蓉大奶奶去了!”
☆、第73章
眾人得信兒都聚到賈母的花廳跟前,怎麽行動還得看賈母的意思。
榮寧兩府雖然關係僵冷了,但好歹是同宗,祖上做過一家人的。別說大家都姓賈,就是外頭那些沒幹係的別姓都是要奔喪賣寧國府一個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