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


    ——節選自《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蘇軾


    ……


    《忠嗣八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基層士兵的任務與高層將領的目標始終一致。目的清晰、任務明確,從謀劃到執行,再到考核,所有事項一目了然,公開透明。


    白複利用徐太傅的影響,從弘文館裏禮聘了一批年青的飽學之士, 作為軍中司馬,參讚軍機。


    讓行軍司馬營會同高層將領,將《忠嗣八法》細化、分解成一條條更加具體的措施。然後再讓中下級將領,逐一對照執行,落實下去。


    ……


    唐軍中的很多節度使和兵馬使,將全部精力聚焦在帶領士兵操練武技和陣法上麵。


    與他們不同, 白複領兵, 首先關心的是糧草和後勤補給。


    睢陽之圍給白複的印象太深刻了。萬餘戰士與其說是死在叛軍刀下,不若說是餓死在城樓上。


    有了戰報分析, 行軍司馬營能提前數月估算出三軍的日常損耗,提前置辦相應糧草軍需。


    白複也格外重視安營紮寨。無論是營內道路規劃,還是營外防禦工事,平日疏漏大意的毛病一旦養成,關鍵時刻就是滅頂之災。


    從睢陽之圍,到河陽鏖戰,白複帶領先鋒軍突圍襲營數次,深知其中利害。所以每到一處軍營,率先查勘安營紮寨的水平。


    行軍司馬總結以往經驗,編製操作細則,將安營紮寨的任務落實到每一營,層層分解,最終落實到每名將士個人身上。


    倘若在核查時發現漏洞,輕則軍棍杖責,重則軍法問斬。至此,軍中再無吊兒郎當、馬虎大意之兵。


    飲食安全、營地衛生、士兵洗漱和茅廁的清潔、衛生, 也不容易小覷。數萬將士吃住聚集在一起,一旦發生瘟疫,軍營變成鬼蜮,就是滅頂之災。


    士兵因瘟疫而亡,不僅非戰鬥減員,更動搖軍心士氣。此事萬萬不可出差錯。


    行軍司馬營編製操作細則,製定了嚴苛的執行標準,保障軍營衛生安全。


    不僅如此,白複會同軍中郎中,還製定了一係列應急措施,保證在疫情出現的第一時間,將患病士兵隔離,單獨治療,避免傳染。


    在軍營衛生安全的核查表單中,白複用朱砂親筆批示:“違令者,殺無赦!”


    朱砂猩紅,觸目驚心!


    ……


    數日後,在唐夔的率領下,離恨天“演武堂”的五百川幫精銳抵達陝州。


    這日, 白複正在大帳翻閱軍報,就聽傳令兵緊急奏報:“將軍,唿延將軍將一隊沒有番號的部隊攔截在軍營門口。


    這路地方武裝有您的手諭, 但沒有兵部或地方郡守的調兵文書,所以唿延將軍不讓他們進入軍營。


    他們的首領說,是來投奔您的。還請將軍出營查看。”


    白複心道:“唐夔他們的行軍速度夠快啊,比我預計的還要早三天,看來他們的騎術又有所提高。”


    白複帶著親兵,出帳查看。


    隻見營門百步外,數百名勁裝武士威風凜凜,騎在矯健的駿馬上,原地待命。正是在“演武堂”特訓的川幫精銳。


    安西北庭行營的碉樓牆垛探出數百把弩機,瞄準這支隊伍。


    唿延鐵衣高度戒備,指揮著士兵監視這數百人的一舉一動。川幫弟子胯下戰馬稍有靠前,他就會大聲嗬斥:“軍事重地,如若再敢靠近,格殺勿論!”


    典猛看著唿延鐵衣就來氣,喝道:“我們是來投奔安西軍的,你這樣無禮,豈不寒了天下壯士之心?”


    唿延鐵衣冷笑道:“沒有軍令,就是天子蒞臨,也得在營門口等候!”


    典猛正要反駁,唐夔趕忙製止,道:“猛子,莫要輕浪,別讓複哥為難。”


    典猛這才悻悻退下,心道:“莫說我沒告訴你,你的頂頭上司是我們的好兄弟。你這麽怠慢我們,等你家將軍出來,小心他狠狠責罰你。”


    就在雙方僵持之時,白複率領親兵來到營門。


    唿延鐵衣軍禮致敬,道:“將軍,據說這支地方武裝是來投奔您的。但他們沒有兵部或地方郡守的調兵文書,根據軍規,我不能放他們入營。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將軍見諒!”


    白複拍了拍唿延鐵衣的肩膀,笑道:“唿延將軍照章辦事,行事謹慎,我又怎會責怪將軍?!勿要多慮!”


    唿延鐵衣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麽。長官這類話語他聽得多了。上次衡木將軍也是這麽說,後來找了個借口就把自己貶為營副……


    營門口的數百江湖武士據說是白將軍的鄉親,將來不定什麽時候就要為今日之事吃頓瓜烙。


    旁人都勸自己不要這麽僵化,圓滑一點比較好,畢竟李嗣業將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可自己就是這強脾氣,改不了。


    唿延鐵衣正在胡思亂想,白複扭頭說道:“沒有調兵文書,確實無法入營。


    唿延將軍,能否這樣,咱們按招募士兵的手續,讓其入營?”


    唿延鐵衣道:“此法可行。但根據軍中條例,招募士兵,來人必須全部卸甲,交出武器馬匹,經過搜身後,方可入營。


    入營後,還必須填寫相關表格,寫清姓名、籍貫、年齡等,核查完畢、登記造冊後,方可領取軍牌,分配營帳。


    其隨身攜帶的武器裝備,都要經嚴格查驗後,方可歸還,交予本人使用。”


    白複點頭,道:“既有軍規,任何人不得通融,都需依例辦理參軍手續。”


    白複登上碉樓,跟唐夔等人揮手示意。見到白複出現,川幫眾人這才放下心來,再無猜忌。


    傳令兵出營,將軍中條例逐一告知。


    白複雖然露麵,但核查依然森嚴。唐夔知道,定然有其道理。唐夔馬上安撫眾人,讓大家依令行事,不可牢騷抱怨。


    數百川幫弟子下馬,卸甲繳械,按照軍中要求,逐項完成核查事宜。


    一個時辰後,全部核查手續辦完,營中校尉帶領眾人前往宿營區域。


    大營內,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戰旗獵獵,劍戟林立。營地數千將士穿梭往來,忙碌籌備,但偌大個軍營肅然靜默,無一人敢在軍中喧嘩。


    營中帳篷整齊劃一,疏密有間;營內道路阡陌縱橫,人馬分流;營地整潔幹淨,排汙設施齊備,沒有唐軍營地常見的汙水橫流,道路泥濘的場麵……


    眾人在“演武堂”也學過安營紮寨的法門,此時一見,肅然起敬。


    住宿安頓好後,炊事兵將晚餐送來。


    三菜一湯,一葷兩素。菜肴雖談不上豐盛,但也有鹹淡可口、有滋有味。


    米飯、胡餅等主食管夠,還有蔬果解渴。


    白複專門叮囑掌勺師傅,巴蜀子弟偏愛辛香。


    為此,廚師除了在菜肴中加入“蒜、蔥、興渠、韭、薤”等“五辛”外,還把茱萸搗碎成汁,用做調料,增添“辛香”。


    眾人鞍馬勞頓,又忙了這一下午,早已口感舌燥、饑腸轆轆。見此夥食,不禁胃口大開,狼吞虎咽,吃的甚是香甜。


    見微知著,僅以食宿兩項,就足見安西北庭行營治軍嚴謹,張弛有度,不愧是大唐威名赫赫的部隊。


    眾人此前的抱怨立刻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融入這裏的衝動。


    ……


    就在川幫弟子大快朵頤之時,人群一陣騷動,白複親自來到營地。


    眾人趕忙起身施禮,白複擺擺手,示意大家就坐。


    炊事長給白複端來一份餐食。白複席地而坐,跟眾人邊吃邊聊。


    白複笑道:“各位兄弟,夥食還合口味嗎?我讓師傅們按巴蜀的風味,專門把口味調重了。”


    大家紛紛表示夥食不錯。


    白複道:“軍隊不比川幫,規矩更多,要求更嚴,更強調紀律和執行。你們要盡快適應。”


    竇彧支支吾吾道:“複兄,不知我說的對不對,感覺軍隊更不近人情。”


    白複點點頭,道:“是不是入營的流程讓大家不自在?”


    眾人對望一眼,都不肯說話。


    白複見此,已知答案。他說道:“唿延將軍並沒有刻意為難大家,也沒有故意針對誰。


    在軍中,軍規軍紀大如天。在這裏,沒有父子兄弟,隻有上下級官兵,隻有同袍戰友。


    昔日,仆固懷恩將軍之子不遵將令,戰敗歸來,仆固懷恩二話不說,將其子綁縛,推至轅門問斬。”


    眾人大驚失色,不敢相信。


    白複道:“軍隊的核心觀念就是服從。軍令如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但是,軍隊的人情並不淡薄,相反,更加濃烈。由於同生共死過,戰友的情義勝過同胞兄弟,遠勝官場同僚之誼。


    老兵為什麽看不起新兵蛋子?!


    因為老兵不僅訓練有素,戰場經驗豐富,更因為老兵敬畏軍規軍紀。這就是職業軍人的素養!”


    說到這裏,白複起身,將餐盒遞給親兵,拍了拍衣袍上的泥土,環視眾人,朗聲道:“明日起,你們將正式換裝。


    從此,你們將不再是江湖遊俠,而是一名真正的軍人。


    是軍人,就要學會服從,學會忍耐。


    如果有一天,你們中的某一位不幸失去性命,我希望他是戰死沙場、為國捐軀,而不是死在軍紀執法官的鍘刀之下。


    你們曾經是巴蜀父老的驕傲,是川幫的希望。


    從明日起,我希望你們是安西北庭軍的驕傲,是大唐軍人的榮耀!


    病中聞汝免來商,旅雁何時更著行。


    遠別不知官爵好,思歸苦覺歲年長。


    著書多暇真良計,従宦無功謾去鄉。


    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蘇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