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望長安,顰眉寡西笑。
蒼生疑落葉,白骨空相吊。
——節選自《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李白
……
白複、方曙流和蘇羽葆北歸路上,隻見千裏赤地,市鎮荒廢,殘垣斷壁,狐鼠亂竄,荒無人煙……
行至洛陽一帶,正要下馬歇腳。白複眼尖,忽見十丈之地的大樹上,一中年男子將頭頸套入繩索,意欲輕生。
白複一聲唿哨,虎類豹快如閃電,疾馳而去。來到樹下,白複手一揚,飛刀削斷繩索,就上吊之人救下。
男子痛哭流涕,講述自己輕生原因。
此人乃是常山太守顏杲卿之子顏泉明,其堂叔是禦史大夫、蒲州太守顏真卿,其六代祖乃是著書《顏氏家訓》的北齊名臣顏之推。
安祿山起兵造反後,十五萬範陽鐵騎就席卷燕趙大地,河北二十四郡幾乎一夜淪陷。
常山太守顏杲卿和平原太守顏真卿這對堂兄弟堅貞不屈,組織河北道義軍,跟叛軍血戰到底。
如果說,河東戰場的指揮將領是郭子儀和李光弼。河北戰場的領袖就是顏杲卿和顏真卿。
常山郡太守顏杲卿和長史袁履謙叛軍李欽湊,俘獲燕軍高級何千年、高邈,立下赫赫功勞。
後,史思明和蔡希德率領住兩萬燕軍鐵騎圍攻常山,顏杲卿和袁履終因兵少無援,城陷被俘,被安祿山在洛陽淩遲處死。
與顏杲卿同日被殺的,被安祿山扣為人質的多個子侄,以及在常山被俘的許多家眷和族人。整個叛亂過程,顏氏一門死於燕軍刀斧之下的,前後共有三十餘人。
……
顏杲卿的兒子顏泉明被史思明俘虜,關押在範陽。一直等到安慶緒登基大赦,史思明降唐,顏泉明才得以釋放。
重獲自由後,顏泉明前往洛陽尋找父親顏杲卿的屍首。找到後,連同常山郡長史袁履謙的屍首,一並用棺木收殮,運迴安葬。
戰亂中,顏杲卿的姐姐、妹妹、女兒,以及顏泉明的兒女都流落在河北道。
顏泉明拄著拐杖,哭號流淚,一路尋訪,哀情感動路人,很久之後,才終於一一找到。
此時,顏氏家族的女眷已被盜賊擄掠,賣身為奴,為營救家眷,顏泉明四處向故友借錢,依照籌借到錢的數目,先贖姑母,再贖姐妹,最後才贖自己的兒女。
在贖買自己女兒時,無意中發現姑母的女兒也在同一個人販子手中。
此時顏泉明身上僅剩二百串錢,隻為了不讓姑母傷心欲絕,顏泉明咬咬牙先把姑媽的女兒贖了出來。
可是,等到顏泉明籌足了錢,再去贖買自己女兒時,人販子已經不知所蹤,女兒亦下落不明。
顏泉明站在樹下,饑寒交迫。顏泉明最疼愛這個女兒,想到女兒未來淒慘的命運,心如刀絞,痛不欲生。
一個執念沒想通,心中這道坎沒過去,一氣之下,輕生尋死。
……
顏泉明痛哭流涕,白複、方曙流和蘇羽葆三人不勝唏噓。
這就是戰亂,讓天下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人鬼殊途!
哪些天天叫囂戰爭的人,有沒有想過,倘若戰爭重啟,有一天這種命運也會降臨在自己頭上……
白複再一次體會到忠嗣師父悲天憫人的情懷。忠嗣師父雖為兵家嫡傳弟子,勇猛善戰,卻絕不主動發動戰爭,撈取功名利祿。
忠嗣師父常說:“國家升平之時,為將者在撫其眾而已,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徼功名耳。”
白複眼中泛著淚光,安慰道:“顏兄勿要再尋短見,令千金吉人天相,定會無恙。
還請顏兄將其相貌畫下。川幫交友甚廣,與中原一帶的江湖幫派交情甚深,定會幫你找到女兒。”
顏泉明聽罷,仿佛在至暗時刻看見一絲曙光。顏泉明跪拜在地,向三人致謝。
白複趕忙將其扶起,道:“令尊風骨,令天下人敬仰,區區綿薄之力,何足掛齒。”
……
在川幫和六扇門的協助下,月餘後,顏泉明流落的堂姐堂妹被一一找到。
除此以外,顏泉明將父親顏杲卿當年手下的將領,像常山郡長史袁履謙等人的妻子、兒女,都一一找了迴來,共約五十餘家,三百餘人。
顏泉明將這些家眷視為自己親屬,把川幫贈予其的財產和糧食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
此時,堂叔顏真卿在蒲州擔任太守。征求過眾人意見後,顏泉明帶著這五十餘家前往蒲州,投奔顏真卿。
此時,戰亂剛結束,路上還不太平,時有亂兵、盜賊出沒。
白複跟方曙流商量一番,方曙流和蘇羽葆先行返迴長安,自己則帶著江湖幫派的弟子沿途護送,將這五十餘家護送到蒲州。
有了白複和綠林幫派的保護,一路平安無事。
到了蒲州,顏真卿大喜,將這五十餘家全部收留,供養。
這五十餘家在蒲州住了很久,待時局安定之後,顏真卿隨各人的誌願,資助路費盤纏,送他們投奔各地親友。這是後話,這裏按下不表。
……
顏泉明和白複安頓好後,顏真卿邀請兩人到內書房敘舊。
顏真卿問起堂兄顏杲卿就義前的詳情。
顏泉明聲淚俱下,泣道:“當年常山郡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堅持被史思明和蔡希德攻陷。
家父和長史袁履謙大人城破被俘,押至洛陽後,安祿山指著家父大罵:
‘汝自範陽功曹,我奏汝為判官,不數年超至太守,何負於汝而反邪?’
(你本來不過是個小小的範陽戶曹,是我保舉你為判官,沒過幾年,又讓你升到太守之位,我哪裏對不起你了,你要造我的反?)
家父怒目圓睜,破口大罵:‘汝本營州牧羊羯奴,天子擢汝為三道節度使,恩幸無比,何負於汝而反?我世為唐臣,祿位皆唐有,雖為汝所奏,豈從汝反邪!我為國討賊,恨不斬汝,何謂反也。臊羯狗,何不速殺我。’
(你本來不過是營州牧羊的一個羯奴,天子一直把你提到了三鎮節度使,恩幸無比,哪裏對不起你了,你要造他的反?我顏氏世代皆為唐臣,祿位皆為朝廷所有,雖受你保薦,豈能跟你一同造反?我為國討賊,恨不得親手殺了你,豈能說是謀反?臊羯狗,廢話少說,趕緊殺了我!)
安祿山氣得七竅生煙,下令將家父綁於天津橋柱上,施以淩遲之刑,吃其血肉。
行刑過程,家父罵不絕口。劊子手掏出鐵鉤,鉤斷了家父的舌頭,惡毒咒罵道:‘看你還能罵嗎?’
家父毫無畏懼,雖言語含糊不清,但依然咒罵不停。直到咽氣的那一刻,詈罵聲才戛然而止。
吾幼弟顏誕、堂弟顏詡和袁大人,行刑前都先被斬斷手腳。袁大人見叛將何千年的弟弟在旁,便含血噴其臉。何賊惱羞成怒,也將袁大人淩遲處死。
行刑過程,殘忍無比,過路百姓不忍直視,無不為之流涕落淚。
與家父同日被殺的,還有當初被安祿山扣為人質的多個子侄,以及在常山被俘的許多家眷和族人。他們的皮肉被一片一片地剮下來,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
說到這裏,顏泉明泣不成聲,昏厥當場。
雖已是第二次聽顏泉明講述此事,白複依然情難自已,淚流滿麵。
白複強忍著悲痛,輕點顏泉明周身幾處穴道,顏泉明才悠悠轉醒。
顏泉明接過顏真卿遞過來的茶盞,深深灌了一大口,情緒略微平複後,道:“家父被殺後,首級在懸掛在洛陽的大街上示眾,無人敢去收葬。
唯有一個叫張湊的人,偷偷剪下家父的一縷頭發,托我轉交給家母。
事情已經過去兩年,無人知道家父遺骸埋葬在何處。
我找到了當年行刑的劊子手,得知家父死時一腳先被砍斷,與袁履謙大人埋在一起。
通過這條線索,終於找到了家父的一隻腳和吾弟季明的頭顱。這就是吾家父子的全部遺骸了……”
椎心泣血,不忍道之,不忍聽之。
……
蒼生疑落葉,白骨空相吊。
——節選自《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李白
……
白複、方曙流和蘇羽葆北歸路上,隻見千裏赤地,市鎮荒廢,殘垣斷壁,狐鼠亂竄,荒無人煙……
行至洛陽一帶,正要下馬歇腳。白複眼尖,忽見十丈之地的大樹上,一中年男子將頭頸套入繩索,意欲輕生。
白複一聲唿哨,虎類豹快如閃電,疾馳而去。來到樹下,白複手一揚,飛刀削斷繩索,就上吊之人救下。
男子痛哭流涕,講述自己輕生原因。
此人乃是常山太守顏杲卿之子顏泉明,其堂叔是禦史大夫、蒲州太守顏真卿,其六代祖乃是著書《顏氏家訓》的北齊名臣顏之推。
安祿山起兵造反後,十五萬範陽鐵騎就席卷燕趙大地,河北二十四郡幾乎一夜淪陷。
常山太守顏杲卿和平原太守顏真卿這對堂兄弟堅貞不屈,組織河北道義軍,跟叛軍血戰到底。
如果說,河東戰場的指揮將領是郭子儀和李光弼。河北戰場的領袖就是顏杲卿和顏真卿。
常山郡太守顏杲卿和長史袁履謙叛軍李欽湊,俘獲燕軍高級何千年、高邈,立下赫赫功勞。
後,史思明和蔡希德率領住兩萬燕軍鐵騎圍攻常山,顏杲卿和袁履終因兵少無援,城陷被俘,被安祿山在洛陽淩遲處死。
與顏杲卿同日被殺的,被安祿山扣為人質的多個子侄,以及在常山被俘的許多家眷和族人。整個叛亂過程,顏氏一門死於燕軍刀斧之下的,前後共有三十餘人。
……
顏杲卿的兒子顏泉明被史思明俘虜,關押在範陽。一直等到安慶緒登基大赦,史思明降唐,顏泉明才得以釋放。
重獲自由後,顏泉明前往洛陽尋找父親顏杲卿的屍首。找到後,連同常山郡長史袁履謙的屍首,一並用棺木收殮,運迴安葬。
戰亂中,顏杲卿的姐姐、妹妹、女兒,以及顏泉明的兒女都流落在河北道。
顏泉明拄著拐杖,哭號流淚,一路尋訪,哀情感動路人,很久之後,才終於一一找到。
此時,顏氏家族的女眷已被盜賊擄掠,賣身為奴,為營救家眷,顏泉明四處向故友借錢,依照籌借到錢的數目,先贖姑母,再贖姐妹,最後才贖自己的兒女。
在贖買自己女兒時,無意中發現姑母的女兒也在同一個人販子手中。
此時顏泉明身上僅剩二百串錢,隻為了不讓姑母傷心欲絕,顏泉明咬咬牙先把姑媽的女兒贖了出來。
可是,等到顏泉明籌足了錢,再去贖買自己女兒時,人販子已經不知所蹤,女兒亦下落不明。
顏泉明站在樹下,饑寒交迫。顏泉明最疼愛這個女兒,想到女兒未來淒慘的命運,心如刀絞,痛不欲生。
一個執念沒想通,心中這道坎沒過去,一氣之下,輕生尋死。
……
顏泉明痛哭流涕,白複、方曙流和蘇羽葆三人不勝唏噓。
這就是戰亂,讓天下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人鬼殊途!
哪些天天叫囂戰爭的人,有沒有想過,倘若戰爭重啟,有一天這種命運也會降臨在自己頭上……
白複再一次體會到忠嗣師父悲天憫人的情懷。忠嗣師父雖為兵家嫡傳弟子,勇猛善戰,卻絕不主動發動戰爭,撈取功名利祿。
忠嗣師父常說:“國家升平之時,為將者在撫其眾而已,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徼功名耳。”
白複眼中泛著淚光,安慰道:“顏兄勿要再尋短見,令千金吉人天相,定會無恙。
還請顏兄將其相貌畫下。川幫交友甚廣,與中原一帶的江湖幫派交情甚深,定會幫你找到女兒。”
顏泉明聽罷,仿佛在至暗時刻看見一絲曙光。顏泉明跪拜在地,向三人致謝。
白複趕忙將其扶起,道:“令尊風骨,令天下人敬仰,區區綿薄之力,何足掛齒。”
……
在川幫和六扇門的協助下,月餘後,顏泉明流落的堂姐堂妹被一一找到。
除此以外,顏泉明將父親顏杲卿當年手下的將領,像常山郡長史袁履謙等人的妻子、兒女,都一一找了迴來,共約五十餘家,三百餘人。
顏泉明將這些家眷視為自己親屬,把川幫贈予其的財產和糧食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
此時,堂叔顏真卿在蒲州擔任太守。征求過眾人意見後,顏泉明帶著這五十餘家前往蒲州,投奔顏真卿。
此時,戰亂剛結束,路上還不太平,時有亂兵、盜賊出沒。
白複跟方曙流商量一番,方曙流和蘇羽葆先行返迴長安,自己則帶著江湖幫派的弟子沿途護送,將這五十餘家護送到蒲州。
有了白複和綠林幫派的保護,一路平安無事。
到了蒲州,顏真卿大喜,將這五十餘家全部收留,供養。
這五十餘家在蒲州住了很久,待時局安定之後,顏真卿隨各人的誌願,資助路費盤纏,送他們投奔各地親友。這是後話,這裏按下不表。
……
顏泉明和白複安頓好後,顏真卿邀請兩人到內書房敘舊。
顏真卿問起堂兄顏杲卿就義前的詳情。
顏泉明聲淚俱下,泣道:“當年常山郡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堅持被史思明和蔡希德攻陷。
家父和長史袁履謙大人城破被俘,押至洛陽後,安祿山指著家父大罵:
‘汝自範陽功曹,我奏汝為判官,不數年超至太守,何負於汝而反邪?’
(你本來不過是個小小的範陽戶曹,是我保舉你為判官,沒過幾年,又讓你升到太守之位,我哪裏對不起你了,你要造我的反?)
家父怒目圓睜,破口大罵:‘汝本營州牧羊羯奴,天子擢汝為三道節度使,恩幸無比,何負於汝而反?我世為唐臣,祿位皆唐有,雖為汝所奏,豈從汝反邪!我為國討賊,恨不斬汝,何謂反也。臊羯狗,何不速殺我。’
(你本來不過是營州牧羊的一個羯奴,天子一直把你提到了三鎮節度使,恩幸無比,哪裏對不起你了,你要造他的反?我顏氏世代皆為唐臣,祿位皆為朝廷所有,雖受你保薦,豈能跟你一同造反?我為國討賊,恨不得親手殺了你,豈能說是謀反?臊羯狗,廢話少說,趕緊殺了我!)
安祿山氣得七竅生煙,下令將家父綁於天津橋柱上,施以淩遲之刑,吃其血肉。
行刑過程,家父罵不絕口。劊子手掏出鐵鉤,鉤斷了家父的舌頭,惡毒咒罵道:‘看你還能罵嗎?’
家父毫無畏懼,雖言語含糊不清,但依然咒罵不停。直到咽氣的那一刻,詈罵聲才戛然而止。
吾幼弟顏誕、堂弟顏詡和袁大人,行刑前都先被斬斷手腳。袁大人見叛將何千年的弟弟在旁,便含血噴其臉。何賊惱羞成怒,也將袁大人淩遲處死。
行刑過程,殘忍無比,過路百姓不忍直視,無不為之流涕落淚。
與家父同日被殺的,還有當初被安祿山扣為人質的多個子侄,以及在常山被俘的許多家眷和族人。他們的皮肉被一片一片地剮下來,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
說到這裏,顏泉明泣不成聲,昏厥當場。
雖已是第二次聽顏泉明講述此事,白複依然情難自已,淚流滿麵。
白複強忍著悲痛,輕點顏泉明周身幾處穴道,顏泉明才悠悠轉醒。
顏泉明接過顏真卿遞過來的茶盞,深深灌了一大口,情緒略微平複後,道:“家父被殺後,首級在懸掛在洛陽的大街上示眾,無人敢去收葬。
唯有一個叫張湊的人,偷偷剪下家父的一縷頭發,托我轉交給家母。
事情已經過去兩年,無人知道家父遺骸埋葬在何處。
我找到了當年行刑的劊子手,得知家父死時一腳先被砍斷,與袁履謙大人埋在一起。
通過這條線索,終於找到了家父的一隻腳和吾弟季明的頭顱。這就是吾家父子的全部遺骸了……”
椎心泣血,不忍道之,不忍聽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