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腸斷非關隴頭水,淚下不為雍門琴。


    旌旗繽紛兩河道,戰鼓驚山欲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馬翻銜洛陽草。


    一輸一失關下兵,朝降夕叛幽薊城。


    巨鼇未斬海水動,魚龍奔走安得寧。


    頗似楚漢時,翻覆無定止。


    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


    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


    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


    賢哲棲棲古如此,今時亦棄青雲士。


    有策不敢犯龍鱗,竄身南國避胡塵。


    寶書長劍掛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


    昨日方為宣城客,掣鈴交通二千石。


    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唿一擲。


    楚人每道張旭奇,心藏風雲世莫知。


    三吳邦伯多顧盼,四海雄俠皆相推。


    蕭曹曾作沛中吏,攀龍附鳳當有時。


    溧陽酒樓三月春,楊花漠漠愁殺人。


    胡人綠眼吹玉笛,吳歌白紵飛梁塵。


    丈夫相見且為樂,槌牛撾鼓會眾賓。


    我從此去釣東海,得魚笑寄情相親。


    ——《猛虎行》李白


    ……


    數個時辰後,巨鱘魚遊累了,白複從魚身上跳下,摸摸魚唇魚吻,以示感謝。鱘魚巨尾一擺,浪花翻騰,潛入水中。


    白複用海螺繼續召喚水族。


    這次來的是一群灰白色的江豚。江豚三五成群,頭部鈍圓,額部隆起,吻部短闊,上下頜同長,體長近兩米。


    這群江豚性情活潑,輪流托載白複,在江麵上追打嬉戲,時而躍出水麵,時而潛入水底。在朝陽的映襯下,江豚群遊弋靈動,美不勝收。


    通過水族們的接力運輸,白複星夜兼程,通過運河北上,趕奔睢陽郡。


    水路上,每到一處碼頭集市,白複便通過川幫的聯絡暗語,與當地的綠林、幫派建立聯係,通過鴿信、驛站等渠道,拿到相關軍情策報。


    在軍報中,白複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李泌!


    當年自己被逐下山時,一時間想不通,意欲投水自盡,卻誤打誤撞救起了一名瘋和尚。瘋和尚身邊跟著一個求道的年輕書生,就叫做李泌。李泌告知白複,瘋和尚乃是嘉州淩雲寺的懶殘和尚。


    來到長安後,跟徐太傅聊起此事。徐太傅搖頭感慨,說懶殘和尚他也不識。但根據李泌一番言語,徐太傅推斷,這懶殘和尚定為大德高僧,可惜無緣相識。


    白複不以為然,覺得兩人都很瘋癲。


    徐太傅告知白複,這李泌大大有名,不是虛浮之人。其人自幼聰敏,有“奇童”之稱。博覽群書,精研經史,以王佐之才自命。


    李泌六歲入宮覲見時,玄宗正和時任宰相張說弈棋。張說考李泌,隨口說了一句:“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李泌不假思索,出口成章:“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


    童言無忌,語驚四座。玄宗大喜,稱其神童。賜財帛,頒敕令。


    當時著名朝臣張九齡、張廷珪等人,都對李泌極其賞識,不敢妄自尊長,與其結成忘年交,平輩相稱,稱其為“小友”。


    李泌成人後,學究天人,尤精《周易》。無心仕途,鍾情山水,慕老莊神仙之術,經常雲遊或隱居於名山大川。


    天寶中期,玄宗偶然想起神童李泌,召其入朝,授職翰林待詔,入東宮輔佐太子李亨。從此,太子李亨與李泌相識,尊其為“先生”。


    後因楊國忠恃寵擅權,禍亂朝政,李泌遁入嵩山隱居。


    太子李亨北上靈武,號令天下勤王,急需良臣猛將。徐太傅派人前往嵩山尋訪,勸說李泌出山輔佐李亨。


    自古道家人物,每逢亂世,必然出山,救萬民於水火。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李泌不因禍福避趨,日夜兼程奔赴靈武,以一介布衣身份輔佐肅宗。


    肅宗大喜,“出則聯轡,寢則對榻”,“事無大小皆諮之,言無不從,至於進退將相亦與之議”。


    關於舊識李泌,白複還收到兩封川幫轉來的鴿信,乃是徐太傅親筆寫給自己的。


    在信中,徐太傅轉述了李泌對天下大勢的分析,供白複借鑒:


    “肅宗繼位之初,史思明橫掃河北,河北諸郡悉數淪陷。兩京仍在偽燕軍手中,偽燕軍隨時準備南下搶掠江淮。整個李唐朝廷彌漫著絕望投降風氣。但李泌卻樂觀從容,認為不出兩年,唐軍必能剿滅偽燕軍,天下無寇!


    李泌從情報中發現,安祿山將所有劫掠的財帛子女全部運到範陽。由此,李泌推斷出,以安祿山為首的偽燕朝廷沒有雄踞四海,問鼎天下之大誌,隻是一夥兵強馬壯的賊寇。


    偽燕軍中雖有能征善戰的胡人將領,但效忠安祿山的漢人隻有高尚、嚴莊數人,其他偽燕王朝的官員全都是被迫脅從。沒有這些文臣官吏的輔佐,偽燕朝廷就不懂安撫百姓,收買人心,治理地方。占領的疆域雖廣,卻都沒有變成真正的地盤。


    偽燕軍每破一城,城裏所有女人、財帛皆被洗劫一空。成年男子充當苦力壯丁。老幼病殘,則被燕軍施虐戲耍。玩弄夠了,刀劈槍挑,擲向半空,殘忍虐殺……


    攻陷的城池越多,占領的土地越廣,積怨仇恨越深。揭竿而起,加入唐軍的百姓越多……


    即便是效忠的胡人將領,李泌認為偽燕軍中,真正能征善戰的驍將,隻有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誌、阿史那承慶等數人。反觀大唐,人才濟濟。忠肝義膽、文韜武略之能臣幹吏不勝枚舉。


    李泌建議肅宗令李光弼從太原出井陘,牽製範陽和常山一帶的將領史思明、張忠誌。命郭子儀從馮翊入河東,鎖定長安守將安守忠、田乾真。如同弈棋,僅用兩子就可牽製對方四路兵馬。


    這樣,安祿山身邊就隻剩下一個阿史那承慶,雖驍勇善戰,奈何孤掌難鳴。


    接下來,關門打狗!


    肅宗親征,率西路大軍,坐鎮鳳翔。命郭子儀部暫時不要攻擊華陰,讓長安和洛陽之間道路暢通,不攻擊偽燕的城池,也不切斷他們的道路。


    西路軍與郭子儀、李光弼部遙相唿應,東西兩路,輪流出擊。


    唐軍以逸待勞。敵至,則避其鋒銳;敵去,則擊其惰歸。


    偽燕軍如同風箱之鼠,馳援洛陽,唐軍就攻其長安守軍;救援長安,唐軍就圍剿洛陽。讓偽燕大軍在兩京千裏間來迴調兵遣將,疲於奔命。


    等到翌年春,再命建寧王李倓為範陽節度使(可惜白複收到此信時,建寧王李倓已被肅宗處死),翻過長城,繞道塞北,從範陽郡北部南下。命李光弼部出井陘,掃蕩河北。兩路大軍南北夾擊,成圍剿之勢,直搗範陽,覆其巢穴。


    唐軍高歌猛進,偽燕軍無路可退,隻能龜縮在兩京防守。屆時再命勤王大軍從四麵合圍,切斷兩京糧道,偽燕軍必定束手就擒,安祿山一命嗚唿!”


    看到此處,白複擊節而起,一股豪情上湧。白複一聲長嘯,聲穿鬆林,直抒胸臆。


    這才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大戰略!


    前線將士雖浴血奮戰,可歌可泣,但對於整個戰局來說,實在如螻蟻棋子,功勞僅限一城一池。


    尤其是攻陷城池、要塞這種拉鋸戰,今日你盤踞,明日我占領。斬將插旗,奪來奪去,死傷無數,卻無甚意義。這也是忠嗣師父寧肯違抗聖命,也不願用數萬將士性命來攻下石堡城的原因。


    而李泌這種高瞻遠矚、翻雲覆雨的大戰略、大手筆則不同。謀定而後動,一戰定江山,能避免多少將士無辜流血犧牲,白白戰死沙場。


    白複結合忠嗣師父所傳兵法,對李泌的戰略敬佩不已,感悟良多。李泌先生悲天憫人的智慧和格局,才配稱良臣名將!


    白複暗暗立下夙願:有朝一日,自己若能掌兵,不應以一將功成萬骨枯為榮,而應以保全將士性命,兵不血刃為兵家最高境界。


    ……


    除了關於李泌的消息,還有一則戰報引起了白複的注意:


    至德二載正月,偽燕軍史思明自博陵郡出兵,蔡希德自太行陘出兵,高秀岩自大同出兵,牛廷介自範陽郡分別出兵,共計十萬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圍攻太原。


    太原留守李光弼麾下的精兵都集結在朔方,守衛太原的士兵不滿萬人,且大部分都是臨時募集的鄉勇,無法同史思明率領的由契丹、奚等胡人鐵騎構成的範陽軍精銳抗衡。


    此時,偽燕軍連戰連捷、橫掃河北,士氣正盛,若一舉拿下太原,不但能解偽燕軍兩京之圍。更能長驅直入朔方、河隴,與長安一帶的偽燕軍遙相唿應,協同作戰,對靈武朝廷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太原危矣!大唐危矣!


    按照太傅指令,自己應救援睢陽,無法分身太原。饒是如此,眼睜睜看太原陷入危境,白複亦難釋懷。心緒煩擾之時,白複靈光一現,想到一計,喜上眉梢。


    白複馬上修書數封,飛鴿傳書給遠在襄陽的徐太傅,川幫長安分舵黃震等人,請其務必找到這幾個人!請他們出山,協助光弼將軍守城!


    ……


    沿途幫派迅速將白複的鴿信送出,將白複的指令逐級傳送給太原、洛陽一帶的綠林幫派。


    這套地下綠林體係組織嚴密,指揮有序,效力之高,堪比大唐軍方。


    白複切實感受到薑幫主、徐太傅、唐掌門等人這些年的精心布局。由於戰雲密布,時事詭譎,當地的官府、軍隊皆不可輕信。唯有綠林幫派等地下勢力係統嚴密,在戰亂之時,依然有能力傳遞消息,組織人手,輸送物資。


    而這一套戡亂戰備係統,最早都是由師父青玄掌門未雨綢繆,動員倡議的。每每想到這裏,白複暗自神傷。


    孩童時,自己經常趁師父不備,帶著師兄弟逃學林溪,掏鳥捉魚。師父每次責罰完,都會輕歎一聲:“複兒,切勿荒廢光陰。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兒時的自己隻覺時光大把,揮霍不盡。沒想到才短短幾年,物是人非,天下大亂,師徒永訣……當年天天抱怨的青城,現在想想竟是世外桃源。


    “迴不去咯!”


    白複一聲長歎,撥亂火堆。剛才已經熄滅的灰燼中,紅光乍現,一團火焰再次熊熊燃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