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丹桔,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佳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感遇·其二》張九齡


    ……


    宴會結束,眾賓客散去。


    李俅代表慶王,在府邸門口,將最後一位貴賓送上馬車。


    李俅安排大管家處理宴會收尾事宜,自己則走到內書房,探視父王。


    慶王李琮今晚喝了不少,有些微醺。喝完醒酒湯,正半躺在榻上眯著眼休息。李俅見此,掩上房門,正要悄悄推出。


    慶王李琮聽到腳步,道:“可是俅兒?”


    李俅躬身一鞠,道:“正是孩兒,怕是打擾到父王休息了。”


    兩位侍女將慶王李琮從榻上扶起。慶王李琮揉了揉太陽穴,道:“無妨,進來吧。”


    李俅這才邁入房內,跪坐在慶王李琮麵前。侍女給兩人端上參茶。


    見李俅有話要說,慶王李琮讓侍女和仆從退下。此時,書房內僅有父子二人。


    李俅問道:“父王,孩兒有一事不明,還請父王指點。”


    慶王李琮沒有抬頭,喝了口參茶道:“可是問白複?”


    李俅道:“父王,白複或許是個人才,但此人當街與李相之子衝突。李相為此剝奪白複武舉的資格,且利用白複構陷太子。白李兩人已經解下仇怨。李相乃是父王在朝堂上最大的支持,為了白複而開罪李相,實屬……”李俅琢磨用詞,不敢直接說下去。


    慶王李琮眉頭一挑,道:“實屬不智是嗎?”


    李俅趕忙扣頭,道:“父王明鑒,孩兒不敢。隻是覺得這樁買賣不劃算。”


    慶王李琮冷笑道:“你剛才說,李相是咱們最大的支持?哼,我看他是在添亂!他不推薦本王還好,推薦反幫倒忙。當下形勢,他舉薦哪位皇子,那人就會提前退出奪嫡之爭。”


    李俅不解。


    慶王李琮控製了一下情緒,徐徐道來:“朝局如同棋局,落子前,要多看幾步。當年李林甫初登相位,就試圖推舉壽王李瑁入主東宮。此舉犯了聖上的忌諱,因此聖上雖然寵愛武惠妃,但最終也沒立李瑁為太子。


    今日,李相為百官之首,獨攬大權近二十年,朝中五品以上官員大部分出其門下。權傾朝野,無可複加。若再有擁立之功,豈不一步登天?倘若懷有異心,隨時可扶持東宮上位。相權倘若大到淩駕皇權的地步,必觸碰到聖上的逆鱗。你皇爺爺豈能袖手?”


    李俅問道:“李相心機深沉,這一點他想不到嗎?”


    慶王李琮搖頭歎道:“唉,他不是想不到,而是不願麵對這個現實。為相二十年,他把太子得罪的狠了。倘若不扳倒太子,一旦你三叔登基,他晚節不保,李家難逃被夷三族之禍。”


    李俅問道:“李相為何不與太子和解?”


    慶王李琮道:“當年他擁立壽王李瑁,已經和你三叔結下梁子。即使改換門庭,也難得太子信任。更何況,隻有不斷攻擊太子,與太子交惡,他的相位才能穩固。


    你想想看,李相雖然也有些才能和手段,但他的才學和人望難道比得上張九齡、姚崇、宋璟這些名相?可聖上一朝,唯有他穩居相位,政壇長青。為何?此前諸相皆以太子為國之根本,恭敬順服。既聽命聖上,又輔佐儲君。唯有李相,揣摩出你皇爺爺的心思。自登上相位以來,不斷攻擊曆代太子,從你生父太子瑛到你三叔太子亨,莫不如是。”


    李俅這才恍然大悟,方知父親遇害,李林甫也是幕後推手之一。李俅恨得咬牙切齒。


    慶王李琮道:“不過,這種取悅君王的手段,如飲鴆止渴,後患無窮。聖上年紀越大,他李林甫越害怕。走到今日,已無懸崖勒馬的可能。”


    李俅磕頭道歉:“孩兒愚鈍,現在才明白父王深意。父王今日此舉,正是通過拉攏白複,向聖上傳達與李相切割的信息。”


    慶王李琮笑道:“不錯,對於這種日暮西山之人,父王我羞與為伍。”


    ……


    李俅離開後,有一人從影壁暗門出來,正今日在西配殿暗中觀察白複之人。


    慶王李琮起身,親自為此人斟茶:“先生怎麽看白複?”


    那人感慨一聲,道:“不虧是薑隱農和徐太傅選中之人,此子器宇不凡,天賦異稟,日後定為國之重器。”


    慶王李琮眼睛一亮,笑道:“先生月旦評天下無雙,但很少給人如此之高的評價。”


    那人也笑道:“此人能屈能伸,今日讓我大開眼界。今日奇恥大辱,年輕人中,很少有人能忍的下來。李林甫當年雖然也忍住沒走,但那頓飯吃的咬牙切齒,心生怨恨。


    白複今日確實是好手段。麵對折辱,不是忍耐,而是化解。既然不能走,就順勢而為。忘掉身份、放下我執,不在乎麵子,與仆從這類卑賤之人打成一片。不但飯吃的有滋有味,還與仆從攀上交情,順手套取門閥世家的情報。如此另類人才,世屬少見。若能將此人收於麾下,定保我大唐百年基業。”


    慶王李琮聽得有趣,很難想象白複拉攏仆從,刺探情報的樣子,不禁莞爾。


    那人接著說:“整場晚宴,我和裴大人、張筠大人分別觀察,再次印證我們的觀點。”


    慶王李琮道:“願聞先生高見。”


    那人道:“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整晚宴會,我們安排了胡姬等多位美女在白複身邊歌舞、斟酒、搭訕。裴大人親自帶他參觀王府內的奇珍異寶。白複見美女也會流露出迷醉神色,見寶物也會眼現貪婪,但所有神態皆發自本心,不拘泥,不壓抑,不放縱。雖然我們不但用烈酒催發其欲望,然一旦美女財帛離開其視線,白複神態立刻恢複如常。


    整場晚宴,白複先被管家羞辱,再被殿下欣賞,最後被皇族貴胄吹捧、誇讚。無論貶低還是褒獎,其子榮辱皆不驚。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驕狂輕挑。自始至終,不卑不亢,沉穩平和,內心中正,


    近三十年來,唯有李泌和郭子儀二人能有此境界。”


    慶王李琮陷入沉思,道:“確實難得,我記得當年父皇用類似方法測試李林甫時,他麵對金錢美女,看都不看,足見心機深沉,意誌堅韌。其入仕數十年,其言行果然印證無誤。”


    那人笑道:“遏製人欲,根器隻能算中等。唯有心如明鏡,物來則現,物去不留,方為上器。


    恭喜殿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懸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終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終始並收藏蜀山懸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