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宮人們可以接近。
不是太監就是宮女。
大總管顧公公皮笑肉不笑,手握在劍把上,劍身直入韓憲王胸膛。隻這一下子,久經戰陣的韓憲王就沒有擋住。
他最後一絲清醒,看到顧良能再一個字:“殺!”目光淩厲掃過金殿上的人。一排排強弩,無數刀劍……
顧良能麵上流下淚水,他越過殺戮,大步走上金階,看著倒地的韓憲王,憎惡地道:“至少,我讓你死在這裏!”
再把手給顧孝慈伸出去,感激涕零:“兄長!”
顧公公飛起一腳,把韓憲王踢下金階:“他不配多待!”
光複帝嚇得轉身就走,在禦花園裏找地方躲避半天,和九皇子遇上。兩個人見麵,光複帝麵色發白:“我我我……”
九皇子漫不經心:“你呀,迴你自己宮室中去吧。”負手,悠然地走了。
光複帝對著他的背影愣上半天,才想到一件事。是他,是他們!頭一個他是九皇子,第二個他是顧公公。
他們誘殺了韓憲和台山王!
這一天沒有人理會光複帝,他到晚上看小命還在,戰戰兢兢去找九皇子:“皇兄幾時稱帝?”九皇子鄙夷:“你看過傷殘的人當皇帝?”
“那……為什麽這樣做?”光複帝大膽地問。
九皇子反問:“你為什麽這樣做?”
光複帝垂下頭,心有不平:“我是皇帝,我比孫瑛大,怎麽不是我?”九皇子冷笑:“我比你還大,怎麽又不是我?”
在光複帝肩頭拍拍:“少年人,你還小,迴去睡覺吧!”
“那以後?”光複帝很糊塗。九皇子淡淡:“以後,自然是不虧待我們的人!”光複帝把餘下的人想一想,臨安王?梁山王?
皇族們自己殺自己,餘下的沒有幾個人。
春暖花開時,光複帝才弄明白。沒有人要殺他,他安下心,也會走出皇宮逛逛。這一天,他沉默地迴來,把街上的消息告訴張太妃:“都說大帥要進京?”
張太妃更老,卻更凝重:“嗯。”
“大帥?”
張太妃目不斜視,正眼也不看他。
光複帝愣住:“我,我是皇族?”張太妃歎氣:“你是又能怎麽樣?”她淡淡:“人家準備充分,你再出去聽聽,全是盼著他迴來的人。”
光複帝踉蹌而去,張太妃靜坐到晚上,讓顧公公一個人到麵前來,有氣無力:“你早就知道?”顧孝慈還是很恭敬她:“不,並沒有早知道。”
又輕聲問張太妃:“太妃幾時知道的?”
張太妃讓問得呆若木雞,是啊,自己是怎麽知道的。並沒有人對自己說,是自己哪一天,忽然就明白的?
看餘下的人,哪一個是蕭護對手?他再不稱帝,不是傻子!
張太妃坐了一整夜,第二天對顧孝慈板著臉:“我隻有一件事,他拿得出來禦璽,我就無話說!”
她固執的撫養孫瑛,固執的認為孫瑛才是皇帝。顧公公張張嘴,要是說那禦璽不是孫瑛找出來,而得自己放的,太妃會不會傷心過度?
他答應下來:“我告訴他。”
蕭護才出山,正和慧娘在房裏研究那盒子。實在沒有辦法,大帥親手取出十三的寶刀:“劈開吧。”
“劈壞了呢?”慧娘擔心。
蕭護一力承擔:“壞了我們再刻。”慧娘瞪著他:“這能自己刻?”大帥微笑:“等我坐金殿上,你看我能不能刻?”
想想也是,慧娘拔出刀,舞一個勢子,又停住:“壞了你真的不怪我?”蕭護仰麵:“不怪你怪誰?”
旁邊是嘻嘻的謹哥兒。
蕭護一定要讓謹哥兒來看,表明這皇帝也不值什麽。謹哥兒很殷勤:“母親,我來也行。”他很想試試破壞這個盒子。慧娘嘟嘴兒:“還是我來吧。”
還真的怕砍壞掉。
她在心裏念叨,天靈靈地靈靈,一定要個完整的。不再猶豫,就是一刀。盒子一動不動,蕭護翹拇指:“好。”謹哥兒左右看看:“沒開呀?”
上前用手摸,盒子一分為二。
謹哥兒笑:“好!”
裏麵的黃綢布半點兒沒壞,打開來,蕭護隨手就給謹哥兒抱著,不當一迴事情:“玩會兒吧,以後這是你的了。”
白玉光潔,謹哥兒抱著很喜歡,他隻聽到父親說以後給自己,問:“這是什麽?”當父母親相視而笑,沒有迴答。
謹哥兒樂顛顛抱著出門找祖父:“這是什麽?父親說以後給我,現在給我玩會兒。”老帥先嚇了一跳,很快鎮定自若,想自己兒子有大氣度,自己怎麽會沒有,也淡淡:“啊,不要摔著,摔著以後就不給你了。”
五舅老爺過來,謹哥兒獻寶,也嚇了一跳:“這這,”想到自己以後見到不容易,五舅老爺騙到手中把玩一時,滿意地道:“不錯。”
隻是摸在手中,就有成就感。
謹哥兒又抱出去,給伍家舅舅們也玩了一會兒,小蛋子也摸過,迴去告訴蕭北:“爹,那上麵寫的字,跟家裏見到的聖旨上字一樣。”
蕭北毫不臉紅的撒謊:“你看錯了。”
當年的秋天,蕭護挑一個黃道吉日進京。進京前兩天,又有一件喜事,蕭氏父子認為是這大喜事,應該請蕭老夫人帶女眷們同來。
五舅太太自然是到的。
頭一天接到信,說女兒們明天就要到,蕭護和慧娘一早就起來忙。蕭護拿一件大紅雲雁衣服,又搖頭,再換一個雪白繡青竹衣服,又搖頭……
不得不問十三:“我穿哪件女兒們會喜歡?”
十三比他還要忙,對著一箱子衣服皺眉:“紅的,俗了吧?綠的,不夠喜慶,哎呀,大帥,孩子們喜歡哪一件?”
最後各挑了一件緋紅色衣服,出來好像重新要拜堂。
在城外伸長腦袋看:“還不來?”
老帥等人對著他們笑。
十三把腦袋伸得比大帥還要長:“咦,又不是,”遠處黑點子總是別人。
終於來了時,見黑壓壓烏騰騰,離遠看不是黑點子,而是一片黑。一大堆的人過來了。老帥看出來,對兒子道:“家裏人隻怕全來了。”
蕭護想到什麽,對父親好笑:“臨安王過幾天也到。”老帥隨意:“你是把他扣下,還是殺了他?”蕭護詫異:“不殺,殺他沒有意思,”又狡黠:“先帝沒有多少血脈,留一個是一個。”
老帥開懷大笑。
馬車到了,先過去的,是開道的家人,見禮半天。蕭護和慧娘快沒耐性,馬車過來一排,姐妹們親戚們下來,又磨到夫妻耐心全無。
一對著黃衣的小姑娘跑過來。
蕭護傻在當地,慧娘呆住。
女兒們?
慧娘腦子裏,出現一句話,三團公主,四團公主。自己撲哧一笑,見三團四團到了麵前。三團看父親,露出小豁牙。
四團跑著跑著,停下來撿了一顆牙,拿在手裏跑過去,對那個直覺上是母親的笑笑。
兩個人去找祖父,甜甜:“祖父,我掉了牙,”
“妹妹掉了牙。”
蕭護夫妻站在原地,看著女兒們徑直去找祖父。
老帥當著胖團子有揚眉吐氣之感,一手抱起一個,送到兒子夫妻麵前,笑得很有得色:“這是我抱出來的結果。”
蕭護小心翼翼伸出手,對三團擠出最好的笑容:“父親抱抱。”三團咧嘴一笑,把祖父脖子抱緊些。
慧娘待遇好些,四團把手中的牙給她:“幫我拿著。”空開小手用力也抱住祖父,隻給了一個牙,一個笑容也沒有。
這一天隻有老帥笑得最開心。在胖團子身上受到的冷落,總算贏迴來。
蕭護和慧娘自覺得一天夾著尾巴做人,在女兒們麵前。晚上還不肯跟父母親睡,小小三團搖頭晃腦地會說一句:“男女授受不親也。”
蕭護迴去和慧娘咬牙:“我是她父親!”
慧娘拿起他的手摸自己:“大帥,我也很傷心。”蕭護道:“把她們好聽名字收迴來,改叫三團公主四團公主。”
慧娘眉開眼笑說好:“大帥,我在心裏叫了一天呢。”
夫妻相擁而笑,覺得有些解氣。
謹哥兒夾在中間也為難好幾天,對妹妹道:“去和母親玩,”三團搖頭:“祖母這裏馬上有好吃的。”四團還會說他:“哥哥不和祖母好,”
訓哥兒一本正經,負著小手:“哥哥也不和我們好。”
直到父親進京那天,謹哥兒總算明白過來。不怪弟弟妹妹們不要和父母親好,是父母親也不和他們好。
大家決定,給大帥弄了一個車輦坐上。上車前,蕭護就交待長子:“你和父母親坐車。”謹哥兒本能看弟妹們,母親又撫他腦袋:“快來,不要耽誤。”
車輦裏,蕭護居中盤膝而坐,慧娘側坐,命兒子對麵坐著。謹哥兒悶上半天,忍不住問:“為什麽弟弟和妹妹們都不在這裏?”
車輦很大,坐得下很多的人。
蕭護睜一睜眼:“哦,”再次閉上眼,沒有和兒子解釋。慧娘對兒子嫣然一笑,小聲告訴他:“以後父親去哪裏,你跟著。”
十歲的謹哥兒很喜歡,可是想到弟弟沒有父母親喂飯,又嘟一嘟嘴。
可能是父母親不喜歡弟弟,隻喜歡謹哥兒?
車輦到京門時,百姓擁動。老帥和人群中的宋衝之交換一個眼色,老帥是讚賞,你做得很好。宋衝之謙虛的一笑,垂了垂頭。
直到今天,也不是太多的人知道有這樣一個私兵在這裏,默默地作出許多貢獻。
“大帥,你終於迴來了!”
有人喊上一聲,就有許多的人出聲。
車簾子打開,步出蕭護來。他滿麵笑容,笑得不是太多,還有幾分嚴肅。他就這樣肅然地笑著,對人流揮著手。
今年三十歲的蕭護,想到自己離京的那一年,想到自己十九歲和十三入京準備清君側,十年過去了。
看著歡迎的人們,蕭護喊了一聲:“十三。”
十三正在車裏和兒子說悄悄話:“看父親,他們都需要他。”謹哥兒在江南要風有風,要雨不給雪。可也讓這樣的人流給嚇了一下。
正縮在母親懷裏笑。
父親喊母親。
十三一愣,她不認為這樣的場合自己應該出去,這是大帥一個人的才是。她停一停,支起耳朵,懷裏謹哥兒也一樣支起耳朵。
“十三!”
聲音加重。
不是太監就是宮女。
大總管顧公公皮笑肉不笑,手握在劍把上,劍身直入韓憲王胸膛。隻這一下子,久經戰陣的韓憲王就沒有擋住。
他最後一絲清醒,看到顧良能再一個字:“殺!”目光淩厲掃過金殿上的人。一排排強弩,無數刀劍……
顧良能麵上流下淚水,他越過殺戮,大步走上金階,看著倒地的韓憲王,憎惡地道:“至少,我讓你死在這裏!”
再把手給顧孝慈伸出去,感激涕零:“兄長!”
顧公公飛起一腳,把韓憲王踢下金階:“他不配多待!”
光複帝嚇得轉身就走,在禦花園裏找地方躲避半天,和九皇子遇上。兩個人見麵,光複帝麵色發白:“我我我……”
九皇子漫不經心:“你呀,迴你自己宮室中去吧。”負手,悠然地走了。
光複帝對著他的背影愣上半天,才想到一件事。是他,是他們!頭一個他是九皇子,第二個他是顧公公。
他們誘殺了韓憲和台山王!
這一天沒有人理會光複帝,他到晚上看小命還在,戰戰兢兢去找九皇子:“皇兄幾時稱帝?”九皇子鄙夷:“你看過傷殘的人當皇帝?”
“那……為什麽這樣做?”光複帝大膽地問。
九皇子反問:“你為什麽這樣做?”
光複帝垂下頭,心有不平:“我是皇帝,我比孫瑛大,怎麽不是我?”九皇子冷笑:“我比你還大,怎麽又不是我?”
在光複帝肩頭拍拍:“少年人,你還小,迴去睡覺吧!”
“那以後?”光複帝很糊塗。九皇子淡淡:“以後,自然是不虧待我們的人!”光複帝把餘下的人想一想,臨安王?梁山王?
皇族們自己殺自己,餘下的沒有幾個人。
春暖花開時,光複帝才弄明白。沒有人要殺他,他安下心,也會走出皇宮逛逛。這一天,他沉默地迴來,把街上的消息告訴張太妃:“都說大帥要進京?”
張太妃更老,卻更凝重:“嗯。”
“大帥?”
張太妃目不斜視,正眼也不看他。
光複帝愣住:“我,我是皇族?”張太妃歎氣:“你是又能怎麽樣?”她淡淡:“人家準備充分,你再出去聽聽,全是盼著他迴來的人。”
光複帝踉蹌而去,張太妃靜坐到晚上,讓顧公公一個人到麵前來,有氣無力:“你早就知道?”顧孝慈還是很恭敬她:“不,並沒有早知道。”
又輕聲問張太妃:“太妃幾時知道的?”
張太妃讓問得呆若木雞,是啊,自己是怎麽知道的。並沒有人對自己說,是自己哪一天,忽然就明白的?
看餘下的人,哪一個是蕭護對手?他再不稱帝,不是傻子!
張太妃坐了一整夜,第二天對顧孝慈板著臉:“我隻有一件事,他拿得出來禦璽,我就無話說!”
她固執的撫養孫瑛,固執的認為孫瑛才是皇帝。顧公公張張嘴,要是說那禦璽不是孫瑛找出來,而得自己放的,太妃會不會傷心過度?
他答應下來:“我告訴他。”
蕭護才出山,正和慧娘在房裏研究那盒子。實在沒有辦法,大帥親手取出十三的寶刀:“劈開吧。”
“劈壞了呢?”慧娘擔心。
蕭護一力承擔:“壞了我們再刻。”慧娘瞪著他:“這能自己刻?”大帥微笑:“等我坐金殿上,你看我能不能刻?”
想想也是,慧娘拔出刀,舞一個勢子,又停住:“壞了你真的不怪我?”蕭護仰麵:“不怪你怪誰?”
旁邊是嘻嘻的謹哥兒。
蕭護一定要讓謹哥兒來看,表明這皇帝也不值什麽。謹哥兒很殷勤:“母親,我來也行。”他很想試試破壞這個盒子。慧娘嘟嘴兒:“還是我來吧。”
還真的怕砍壞掉。
她在心裏念叨,天靈靈地靈靈,一定要個完整的。不再猶豫,就是一刀。盒子一動不動,蕭護翹拇指:“好。”謹哥兒左右看看:“沒開呀?”
上前用手摸,盒子一分為二。
謹哥兒笑:“好!”
裏麵的黃綢布半點兒沒壞,打開來,蕭護隨手就給謹哥兒抱著,不當一迴事情:“玩會兒吧,以後這是你的了。”
白玉光潔,謹哥兒抱著很喜歡,他隻聽到父親說以後給自己,問:“這是什麽?”當父母親相視而笑,沒有迴答。
謹哥兒樂顛顛抱著出門找祖父:“這是什麽?父親說以後給我,現在給我玩會兒。”老帥先嚇了一跳,很快鎮定自若,想自己兒子有大氣度,自己怎麽會沒有,也淡淡:“啊,不要摔著,摔著以後就不給你了。”
五舅老爺過來,謹哥兒獻寶,也嚇了一跳:“這這,”想到自己以後見到不容易,五舅老爺騙到手中把玩一時,滿意地道:“不錯。”
隻是摸在手中,就有成就感。
謹哥兒又抱出去,給伍家舅舅們也玩了一會兒,小蛋子也摸過,迴去告訴蕭北:“爹,那上麵寫的字,跟家裏見到的聖旨上字一樣。”
蕭北毫不臉紅的撒謊:“你看錯了。”
當年的秋天,蕭護挑一個黃道吉日進京。進京前兩天,又有一件喜事,蕭氏父子認為是這大喜事,應該請蕭老夫人帶女眷們同來。
五舅太太自然是到的。
頭一天接到信,說女兒們明天就要到,蕭護和慧娘一早就起來忙。蕭護拿一件大紅雲雁衣服,又搖頭,再換一個雪白繡青竹衣服,又搖頭……
不得不問十三:“我穿哪件女兒們會喜歡?”
十三比他還要忙,對著一箱子衣服皺眉:“紅的,俗了吧?綠的,不夠喜慶,哎呀,大帥,孩子們喜歡哪一件?”
最後各挑了一件緋紅色衣服,出來好像重新要拜堂。
在城外伸長腦袋看:“還不來?”
老帥等人對著他們笑。
十三把腦袋伸得比大帥還要長:“咦,又不是,”遠處黑點子總是別人。
終於來了時,見黑壓壓烏騰騰,離遠看不是黑點子,而是一片黑。一大堆的人過來了。老帥看出來,對兒子道:“家裏人隻怕全來了。”
蕭護想到什麽,對父親好笑:“臨安王過幾天也到。”老帥隨意:“你是把他扣下,還是殺了他?”蕭護詫異:“不殺,殺他沒有意思,”又狡黠:“先帝沒有多少血脈,留一個是一個。”
老帥開懷大笑。
馬車到了,先過去的,是開道的家人,見禮半天。蕭護和慧娘快沒耐性,馬車過來一排,姐妹們親戚們下來,又磨到夫妻耐心全無。
一對著黃衣的小姑娘跑過來。
蕭護傻在當地,慧娘呆住。
女兒們?
慧娘腦子裏,出現一句話,三團公主,四團公主。自己撲哧一笑,見三團四團到了麵前。三團看父親,露出小豁牙。
四團跑著跑著,停下來撿了一顆牙,拿在手裏跑過去,對那個直覺上是母親的笑笑。
兩個人去找祖父,甜甜:“祖父,我掉了牙,”
“妹妹掉了牙。”
蕭護夫妻站在原地,看著女兒們徑直去找祖父。
老帥當著胖團子有揚眉吐氣之感,一手抱起一個,送到兒子夫妻麵前,笑得很有得色:“這是我抱出來的結果。”
蕭護小心翼翼伸出手,對三團擠出最好的笑容:“父親抱抱。”三團咧嘴一笑,把祖父脖子抱緊些。
慧娘待遇好些,四團把手中的牙給她:“幫我拿著。”空開小手用力也抱住祖父,隻給了一個牙,一個笑容也沒有。
這一天隻有老帥笑得最開心。在胖團子身上受到的冷落,總算贏迴來。
蕭護和慧娘自覺得一天夾著尾巴做人,在女兒們麵前。晚上還不肯跟父母親睡,小小三團搖頭晃腦地會說一句:“男女授受不親也。”
蕭護迴去和慧娘咬牙:“我是她父親!”
慧娘拿起他的手摸自己:“大帥,我也很傷心。”蕭護道:“把她們好聽名字收迴來,改叫三團公主四團公主。”
慧娘眉開眼笑說好:“大帥,我在心裏叫了一天呢。”
夫妻相擁而笑,覺得有些解氣。
謹哥兒夾在中間也為難好幾天,對妹妹道:“去和母親玩,”三團搖頭:“祖母這裏馬上有好吃的。”四團還會說他:“哥哥不和祖母好,”
訓哥兒一本正經,負著小手:“哥哥也不和我們好。”
直到父親進京那天,謹哥兒總算明白過來。不怪弟弟妹妹們不要和父母親好,是父母親也不和他們好。
大家決定,給大帥弄了一個車輦坐上。上車前,蕭護就交待長子:“你和父母親坐車。”謹哥兒本能看弟妹們,母親又撫他腦袋:“快來,不要耽誤。”
車輦裏,蕭護居中盤膝而坐,慧娘側坐,命兒子對麵坐著。謹哥兒悶上半天,忍不住問:“為什麽弟弟和妹妹們都不在這裏?”
車輦很大,坐得下很多的人。
蕭護睜一睜眼:“哦,”再次閉上眼,沒有和兒子解釋。慧娘對兒子嫣然一笑,小聲告訴他:“以後父親去哪裏,你跟著。”
十歲的謹哥兒很喜歡,可是想到弟弟沒有父母親喂飯,又嘟一嘟嘴。
可能是父母親不喜歡弟弟,隻喜歡謹哥兒?
車輦到京門時,百姓擁動。老帥和人群中的宋衝之交換一個眼色,老帥是讚賞,你做得很好。宋衝之謙虛的一笑,垂了垂頭。
直到今天,也不是太多的人知道有這樣一個私兵在這裏,默默地作出許多貢獻。
“大帥,你終於迴來了!”
有人喊上一聲,就有許多的人出聲。
車簾子打開,步出蕭護來。他滿麵笑容,笑得不是太多,還有幾分嚴肅。他就這樣肅然地笑著,對人流揮著手。
今年三十歲的蕭護,想到自己離京的那一年,想到自己十九歲和十三入京準備清君側,十年過去了。
看著歡迎的人們,蕭護喊了一聲:“十三。”
十三正在車裏和兒子說悄悄話:“看父親,他們都需要他。”謹哥兒在江南要風有風,要雨不給雪。可也讓這樣的人流給嚇了一下。
正縮在母親懷裏笑。
父親喊母親。
十三一愣,她不認為這樣的場合自己應該出去,這是大帥一個人的才是。她停一停,支起耳朵,懷裏謹哥兒也一樣支起耳朵。
“十三!”
聲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