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還能一笑。
九奶奶祝氏身邊依著明鐺,明鐺是不住的哆嗦。祝氏有她哆嗦著,自然地就很自如,擺出一副不僅是當家主母,還很久經場麵的穩定架勢,道:“很快很快。”
悄悄的袖子裏手動一動,早就緊張是僵了。
十五奶奶楊氏毫不掩飾自己緊張,人卻抱著一把長劍。麵上最緊張的她道:“等會兒我也殺幾個!”
十一公主早就白了臉,豆花直直坐著,好似得了肌肉強直症,腦子裏都不能再轉動。
前幾天也打,但不像這樣大喊:“反了!”
一個是公主,一個是公主宮女,是最吃驚的。
翠姑等人分兩輛車坐,手中都有兵器。是她們丈夫給的,說:“殺人比讓人殺好!”雖然有一隊士兵保護,但混戰起來,會不會有危險不好說。
翠姑嘴裏念念有詞,伍長河夫人是她的堂妹叫臘梅,因害怕而說話:“姐,你在禱告?”翠姑就大聲念出來:“我不害怕我不害怕我不害怕。”
伍山石夫人忍俊不禁,一笑解開許多害怕,也大聲念:“我要殺人我要殺人我不要讓別人殺……”
最前麵已交上手。蕭護大帥索戰,郡王們保存實力你推我讓不肯先出戰,手下將軍們倒想會會,無奈郡王們不許。
打仗會有損傷,此時多留下一個人,以後爭皇位就多一分勝算。
蕭護讓士兵們罵戰,激出來三個人。三個人戰蕭護一個,大戰上百迴合後,蕭護迴馬槍搠倒三個。
迴馬三槍,一槍一個,槍槍見血,槍槍奪魂。
玄武軍士氣大震,再罵戰。
伍思德殺了一個,姚興獻傷了兩個,士氣更震時,郡王們重新商議。
見長空白雲下,蕭護大帥威風凜凜,日頭把他有青胡子根的麵龐顯示在眾人麵前。大帥略有憔悴,卻更英俊過人。而且日頭下,他的年青再一次展示出來。
此人實在太強!
以孫瑉為首,大家對於盟血誓,不殺蕭護誓不迴頭!
……
京裏也亂起來。
郡王們要平忠勇碑林的確提過,是南安王力主。南安王下昭獄,自認為險些死在蕭護手中,這損主意就是他出的。
他們全不甘示弱住宮裏,各據一座宮室。侍候的人有自己的人,也有不少宮人。寧江侯出於監管,田品正出於對先帝忠心,怕他們亂來,寧江侯請田品正的京都護衛們以保護名義,每宮中都安排的有人。
張太妃一生不太幹涉朝政,那時候有太後有皇帝,也輪不到她幹涉。可為了小皇帝,不耳聰目明不行。
平忠勇碑林的話,最早聽到的是田品正,然後就是張太妃。
田品正鼻子快氣歪,對郡王們更瞧不上。本來他們攆走蕭護是極不地道,就是顧忌大帥,也應該徐徐圖之。
何況他們都不是皇帝。
就是皇帝辦事,也沒有這麽用人時往前,不用人時馬上翻臉的。除非他昏的想逼人反。
蕭護在時,田將軍對大帥也有疑心。可蕭護不在,田將軍肩頭責任馬上重了,重得田品正想念以前大帥在的日子,有什麽事情處置上為難,就去找大帥,不然就推開,讓人:“見大帥拿主意。”
現在田將軍處於寧江侯也不能相信的份上,寧江侯有份趕走大帥,而且事後想想,這是一直預謀的。難怪大帥給郡王們去了一年的信,他們找各種理由不進京,私下裏卻圖謀大帥安京都,他們吃現成。
吃現在也沒什麽,大帥無錯,為什麽這樣對他?
無人可依靠的田將軍,隻能自己拿主意。他試著找一些正直臣子,有平江侯梁源吉,他現在得寧江侯賞識,讓他去和寧江侯說話。又告訴自蕭護走後,就一直告病的張閣老,張閣老不聽則罷,聽過狠狠氣上一迴,本來不病,幾乎氣病。
還有正直的大理寺卿,是大成長公主提上來的,請他知會長公主。
田將軍也不想去見長公主。
他在京中親眼看到長公主留蕭護,倚重蕭護,又最後和蕭護交惡。
大帥立幼帝是私心,是為生死的私心,可他為民生理京都,不是私心,要私心早自己登基。
長公主留大帥是私心,和大帥交惡也是私心,就沒見半點兒為國的心。她還以為她為先帝!
寧江侯也是私心,為臨安郡王的一片私心。
可田將軍納悶,這天子是你能看出來的?以田將軍來瞅,郡王們個個差不多,要麽一片天子,要麽一片惡棍。
張閣老也私心,他最會明哲保身,可田品正逼迫他出來:“隻有您能和寧江侯抗衡,您再保性命,怎麽對得起先帝?”
閣老默然,老淚潸潸而下。
平忠勇碑的消息就此傳開。
街上亂起來。
百姓們對大帥離京本就不滿,而現在不是一個昏君當道,不讓人說話,是說話的人太多。看似誰都能當家。
當局者心不齊,百姓們就敢示威。
先是幾撥人去最近的衙門裏鬧,衙門裏官嚇跑迴家,幾天不坐堂。百姓們中有人挑唆,宋衝之人還在京裏,安排一些人在裏麵分析利弊,一起去宮門外鬧。
郡王們不在,他們手下的人就衝突起來。有一些會功夫的百姓持東西爭鬥,讓他們抓了不少。
張閣老親自來見張太妃。
兩個全是上年紀的老人,一個是君,一個是臣,相對淚下。
張太妃哭道:“大帥剛走,他們就要廢皇帝。可先帝有靈,上天有靈,禦璽不見,他們廢不了,就弄一張不蓋大寶的聖旨來給我,我不能不接,接過就放一邊。在我心裏,皇帝還是皇帝,我還當他是皇帝撫養。”
又哭顧公公:“可憐他侍候我一場,他是兵亂的時候和蕭家幾個男人認得,兵亂中結下的情意。大帥在京裏,我時常讓他送東西去,和蕭家走動是這樣來的。可他們,審了好幾迴,也動了好幾次的刑。有一次我看著都怕,怕他這口氣兒上不來,我可再沒有得力的人用了。不想他命大,醒過來對我說,老菩薩,我要一輩子侍候您,您還要撫養皇帝,我不能丟下您走了。我的人,我護不住,閣老你說我這心裏,天天和貓抓一樣。”
張閣老也哭得哽咽,想想張太妃的不容易,再想想自己覺得不容易而一直避鋒芒,認為自己不能再避下去。
他先把事情說一遍,張太妃說知道正在生氣。張閣老請太妃援手救抓的人:“百姓是國之根本,沒有百姓,怎麽有君主。為皇帝,您也得出這個麵。郡王的人抓的,他們不買我帳不放人,倒是平江侯去攔了一下,讓不要殺人,也管不住他們背地裏殺人抓人。”
張太妃以淚流麵:“要我怎麽做,你說。”
第二天,張太妃讓人請來寧江侯,說多時不見侯爺,請來坐坐。寧江侯就進來,見張太妃等一幹子嬪妃全在。大家對他笑容滿麵,可以看出來有堆出來的、有擠出來的、有僵硬的、有眸中閃爍著憎惡的……
不過全是笑。
張太妃抱著不再穿龍袍的小皇帝,可憐為他做了好些件,小孩子長一長就不能穿了。太妃笑得最自然:“侯爺,這四月裏天,說城外花開了,我們娘幾個想,到清明了,幾處該祭的可以去祭了。”
寧江侯心裏有數,他也對平忠勇碑有微詞。郡王們要在京裏,寧江侯可以和他們說上話。郡王們手下的將軍私下裏還為自己主子爭位置,對於京裏的官員們全看成以後臣子,寧江侯的話更不買帳。
他隻為臨安郡王孫瑉,盡人皆知。
寧江侯就陪笑:“是啊,太妃出麵,那就更好了。”張太妃見他答應,更笑得和藹可親:“皇帝,你們說廢了。郡王們,聽說和大帥過不去去了,”眼圈子一紅,用帕子拭一拭道:“這宮裏如今竟然找不到一個當家的人,我們要出宮去祭奠兵亂時有功的人,清明隻為先帝祭奠,卻薄了這些忠勇的人。請侯爺為我們安排車轎,隨我們一同前去。”
文妃忍無可忍插上一句:“今天早上禦膳房送飯,全是剩下的。說要先供給郡王們的人,不給他們就去打罵,就自己拿。把我們的份例東西給我們自己領了吧,我們有手有腳,自己在宮裏弄幾口熱的吃。”
“唉,大帥在時,可沒有讓我們孤兒寡母為吃飯穿衣操過心。”張太妃更加地想蕭護。太妃經曆過難時,少一口兒,差一些兒,她可以不計較。
但皇帝年紀小,奶媽要吃,和十三一樣;顧公公傷了身子,要調養。宮中自住進郡王們的人後,飲食上全先要供他們。張太妃歎氣,有一句話在心裏。
你們不操心錢糧,隻來花現成的。這一句是抱怨張太妃不說,隻說一句最最重要的話。帶著嬪妃們起身,對著寧江侯跪下來:“國庫,是萬萬開不得的!”
寧江侯早就慌亂不已,側身子讓開,聽張太妃說這一句,寧江侯羞愧萬分。他老淚縱橫,也跪下來,伏地道:“請太妃娘娘放寬心,臣今天以實話迴稟。郡王們中,隻有臨安郡王孫瑉可為天子。孫瑉對娘娘也十分敬重,今他不在,才有這樣亂的局麵。娘娘既這般托付與臣,臣迴娘娘,不容別人動國庫一分一毫。”
他和嬪妃們是相對而跪,中間隔著三尺左右,一邊是張太妃等宮衣彩裙,一邊是寧江侯老臉皺皮。
寧江侯再三的叩頭:“各位娘娘請起,一切不便全是臣之罪臣之疏忽。以後臣自當用心,定不會缺少娘娘們衣食。”
張太妃還是歎氣:“唉,要是大帥在時……”寧江侯也無話可說,蕭護雖然跋扈,蕭護雖然獨攬,蕭護……他在時不曾少過任何一個人的衣食。
走出宮門的寧江侯垂頭喪氣,蕭護不在,他的好處倒一點一點的浮現出來。迴到家,見夫人和子女們在商議。
寧江侯問:“什麽事?”
夫人如實相告:“都說要亂,這不兒子從街上迴來,說郡王們兵馬大街上就打起來。我才讓管家去屯糧,又喊女兒迴來,讓她拿些走,自家也備些。”
又哭:“可憐我死去的大姑娘二姑娘。”
寧江侯夫人三個親生女兒,兵亂時死了兩個,隻有這一個逃過一條命。
那一天驟然亂了,太子當街亂箭射死,亂得人不能防範。寧江侯府中有死士,隻護住自己府第,女兒們就能接來。
隻這一個躲在枯井裏才得活命。
聽夫人說屯糧,寧江侯歎氣勸她不要這樣做:“我們家開始,別人家也就會開始,百姓們再哄搶,豈不要大亂!”
夫人當他麵答應,見他累了,又有麵有淚痕,讓人打水給侯爺去洗,自己還是對兒子和女兒道:“該屯還是要屯的。”
兒子也道:“母親不必擔心,我背著父親私下裏屯就是了。想兵亂時,不是家裏早有屯糧,也難過那幾天。再說長公主府上已經在屯,我親眼看到。”
不僅長公主府上在屯,家家先知先覺的都在屯。
有一些官員當時跟隨蕭護離去,他們在蕭護手中提拔而起,怕大帥走了自己受委屈。有的是敬佩大帥跟隨,有的是無處可去跟隨,有的人則私下裏逃走。
這一天,街上郡王們手下人繼續爭鬥,這是自郡王們一離京就有的事,有人也說是南安王等人走以前安排好的。
臨安郡王一家不打,可挾製不來,就坐視不管。
官員們家裏屯糧。
梁源吉親自看著家人把一排房子全裝滿糧食,又蓄柴火。老孫氏和小孫氏也忙個不停,大家相安。
宮裏,張太妃和嬪妃們也在商議這事:“寧江侯隻怕不中用,攆大帥走,如今看來他出了大力氣。各宮出得力的人,街上買些米糧迴來。再把藏身處先準備好了,也放些米糧進去。看管庫房的太監是熟悉眼中還有我們的,讓他也送些來。”
又自備火爐鐵鍋,給小皇帝備炒米。怕再有什麽變故,就拿炒米泡了喂給他。
小天子四月裏隻有七個月大。
這一天街上還沒有哄搶。
又到第二天,寧江侯安排車轎,張太妃等人按品大妝,各帶宮女上轎上車。後麵跟的是一些願意去的官員們。
有些在大帥在時,背後說他不好,願意和寧江侯勾結。可大帥走了沒幾天,省悟還是大帥在好,對寧江侯意見不小,聽聞太妃要祭奠忠勇碑林,知道是為了才傳出來的那個流言,大家都願意去。
平江侯府,自然是頭一個要去。再就是姚家羅家魯家王家等不走的親眷,他們在官場上,就知道這消息。
寧江侯很是重視,不僅自己府中得力家人來了不少,怕有失,又叫來不少孫瑉的人。
一行人浩浩蕩蕩,特別是皇妃車轎金線絡子,四角銅鳳,大紅帷簾,很引人注目。宋衝之很快收到消息,很快散布出去。
到張太妃出城,已有不少百姓手拿香燭跟上。
郡王們的人不管,他們群龍無首,無人下令,隻自己爭鬥。
這一天去的時候風和日麗,草地上還有無數野花。張太妃難得出宮,心情為之一爽,舒暢不少。
皇妃們爬不動山,轎子本應該直到山上。張太妃看到後麵跟來的有百姓,就更加的要做個全套。
這挖人墳的事總不好,還要挖忠勇碑,太妃此行,就是表明宮中態度,這碑是不能動的。她命住轎,下來要步行。
她可是沒走這段路的,寧江侯卻走過。勸道:“這山看著不高,山路卻長,還是坐轎吧。”張太妃更加不坐,對著鬱鬱蔥蔥的青山看看,將就著慢些也能上去。她隻微笑看文妃她們:“你們可能支持上山?”
九奶奶祝氏身邊依著明鐺,明鐺是不住的哆嗦。祝氏有她哆嗦著,自然地就很自如,擺出一副不僅是當家主母,還很久經場麵的穩定架勢,道:“很快很快。”
悄悄的袖子裏手動一動,早就緊張是僵了。
十五奶奶楊氏毫不掩飾自己緊張,人卻抱著一把長劍。麵上最緊張的她道:“等會兒我也殺幾個!”
十一公主早就白了臉,豆花直直坐著,好似得了肌肉強直症,腦子裏都不能再轉動。
前幾天也打,但不像這樣大喊:“反了!”
一個是公主,一個是公主宮女,是最吃驚的。
翠姑等人分兩輛車坐,手中都有兵器。是她們丈夫給的,說:“殺人比讓人殺好!”雖然有一隊士兵保護,但混戰起來,會不會有危險不好說。
翠姑嘴裏念念有詞,伍長河夫人是她的堂妹叫臘梅,因害怕而說話:“姐,你在禱告?”翠姑就大聲念出來:“我不害怕我不害怕我不害怕。”
伍山石夫人忍俊不禁,一笑解開許多害怕,也大聲念:“我要殺人我要殺人我不要讓別人殺……”
最前麵已交上手。蕭護大帥索戰,郡王們保存實力你推我讓不肯先出戰,手下將軍們倒想會會,無奈郡王們不許。
打仗會有損傷,此時多留下一個人,以後爭皇位就多一分勝算。
蕭護讓士兵們罵戰,激出來三個人。三個人戰蕭護一個,大戰上百迴合後,蕭護迴馬槍搠倒三個。
迴馬三槍,一槍一個,槍槍見血,槍槍奪魂。
玄武軍士氣大震,再罵戰。
伍思德殺了一個,姚興獻傷了兩個,士氣更震時,郡王們重新商議。
見長空白雲下,蕭護大帥威風凜凜,日頭把他有青胡子根的麵龐顯示在眾人麵前。大帥略有憔悴,卻更英俊過人。而且日頭下,他的年青再一次展示出來。
此人實在太強!
以孫瑉為首,大家對於盟血誓,不殺蕭護誓不迴頭!
……
京裏也亂起來。
郡王們要平忠勇碑林的確提過,是南安王力主。南安王下昭獄,自認為險些死在蕭護手中,這損主意就是他出的。
他們全不甘示弱住宮裏,各據一座宮室。侍候的人有自己的人,也有不少宮人。寧江侯出於監管,田品正出於對先帝忠心,怕他們亂來,寧江侯請田品正的京都護衛們以保護名義,每宮中都安排的有人。
張太妃一生不太幹涉朝政,那時候有太後有皇帝,也輪不到她幹涉。可為了小皇帝,不耳聰目明不行。
平忠勇碑林的話,最早聽到的是田品正,然後就是張太妃。
田品正鼻子快氣歪,對郡王們更瞧不上。本來他們攆走蕭護是極不地道,就是顧忌大帥,也應該徐徐圖之。
何況他們都不是皇帝。
就是皇帝辦事,也沒有這麽用人時往前,不用人時馬上翻臉的。除非他昏的想逼人反。
蕭護在時,田將軍對大帥也有疑心。可蕭護不在,田將軍肩頭責任馬上重了,重得田品正想念以前大帥在的日子,有什麽事情處置上為難,就去找大帥,不然就推開,讓人:“見大帥拿主意。”
現在田將軍處於寧江侯也不能相信的份上,寧江侯有份趕走大帥,而且事後想想,這是一直預謀的。難怪大帥給郡王們去了一年的信,他們找各種理由不進京,私下裏卻圖謀大帥安京都,他們吃現成。
吃現在也沒什麽,大帥無錯,為什麽這樣對他?
無人可依靠的田將軍,隻能自己拿主意。他試著找一些正直臣子,有平江侯梁源吉,他現在得寧江侯賞識,讓他去和寧江侯說話。又告訴自蕭護走後,就一直告病的張閣老,張閣老不聽則罷,聽過狠狠氣上一迴,本來不病,幾乎氣病。
還有正直的大理寺卿,是大成長公主提上來的,請他知會長公主。
田將軍也不想去見長公主。
他在京中親眼看到長公主留蕭護,倚重蕭護,又最後和蕭護交惡。
大帥立幼帝是私心,是為生死的私心,可他為民生理京都,不是私心,要私心早自己登基。
長公主留大帥是私心,和大帥交惡也是私心,就沒見半點兒為國的心。她還以為她為先帝!
寧江侯也是私心,為臨安郡王的一片私心。
可田將軍納悶,這天子是你能看出來的?以田將軍來瞅,郡王們個個差不多,要麽一片天子,要麽一片惡棍。
張閣老也私心,他最會明哲保身,可田品正逼迫他出來:“隻有您能和寧江侯抗衡,您再保性命,怎麽對得起先帝?”
閣老默然,老淚潸潸而下。
平忠勇碑的消息就此傳開。
街上亂起來。
百姓們對大帥離京本就不滿,而現在不是一個昏君當道,不讓人說話,是說話的人太多。看似誰都能當家。
當局者心不齊,百姓們就敢示威。
先是幾撥人去最近的衙門裏鬧,衙門裏官嚇跑迴家,幾天不坐堂。百姓們中有人挑唆,宋衝之人還在京裏,安排一些人在裏麵分析利弊,一起去宮門外鬧。
郡王們不在,他們手下的人就衝突起來。有一些會功夫的百姓持東西爭鬥,讓他們抓了不少。
張閣老親自來見張太妃。
兩個全是上年紀的老人,一個是君,一個是臣,相對淚下。
張太妃哭道:“大帥剛走,他們就要廢皇帝。可先帝有靈,上天有靈,禦璽不見,他們廢不了,就弄一張不蓋大寶的聖旨來給我,我不能不接,接過就放一邊。在我心裏,皇帝還是皇帝,我還當他是皇帝撫養。”
又哭顧公公:“可憐他侍候我一場,他是兵亂的時候和蕭家幾個男人認得,兵亂中結下的情意。大帥在京裏,我時常讓他送東西去,和蕭家走動是這樣來的。可他們,審了好幾迴,也動了好幾次的刑。有一次我看著都怕,怕他這口氣兒上不來,我可再沒有得力的人用了。不想他命大,醒過來對我說,老菩薩,我要一輩子侍候您,您還要撫養皇帝,我不能丟下您走了。我的人,我護不住,閣老你說我這心裏,天天和貓抓一樣。”
張閣老也哭得哽咽,想想張太妃的不容易,再想想自己覺得不容易而一直避鋒芒,認為自己不能再避下去。
他先把事情說一遍,張太妃說知道正在生氣。張閣老請太妃援手救抓的人:“百姓是國之根本,沒有百姓,怎麽有君主。為皇帝,您也得出這個麵。郡王的人抓的,他們不買我帳不放人,倒是平江侯去攔了一下,讓不要殺人,也管不住他們背地裏殺人抓人。”
張太妃以淚流麵:“要我怎麽做,你說。”
第二天,張太妃讓人請來寧江侯,說多時不見侯爺,請來坐坐。寧江侯就進來,見張太妃等一幹子嬪妃全在。大家對他笑容滿麵,可以看出來有堆出來的、有擠出來的、有僵硬的、有眸中閃爍著憎惡的……
不過全是笑。
張太妃抱著不再穿龍袍的小皇帝,可憐為他做了好些件,小孩子長一長就不能穿了。太妃笑得最自然:“侯爺,這四月裏天,說城外花開了,我們娘幾個想,到清明了,幾處該祭的可以去祭了。”
寧江侯心裏有數,他也對平忠勇碑有微詞。郡王們要在京裏,寧江侯可以和他們說上話。郡王們手下的將軍私下裏還為自己主子爭位置,對於京裏的官員們全看成以後臣子,寧江侯的話更不買帳。
他隻為臨安郡王孫瑉,盡人皆知。
寧江侯就陪笑:“是啊,太妃出麵,那就更好了。”張太妃見他答應,更笑得和藹可親:“皇帝,你們說廢了。郡王們,聽說和大帥過不去去了,”眼圈子一紅,用帕子拭一拭道:“這宮裏如今竟然找不到一個當家的人,我們要出宮去祭奠兵亂時有功的人,清明隻為先帝祭奠,卻薄了這些忠勇的人。請侯爺為我們安排車轎,隨我們一同前去。”
文妃忍無可忍插上一句:“今天早上禦膳房送飯,全是剩下的。說要先供給郡王們的人,不給他們就去打罵,就自己拿。把我們的份例東西給我們自己領了吧,我們有手有腳,自己在宮裏弄幾口熱的吃。”
“唉,大帥在時,可沒有讓我們孤兒寡母為吃飯穿衣操過心。”張太妃更加地想蕭護。太妃經曆過難時,少一口兒,差一些兒,她可以不計較。
但皇帝年紀小,奶媽要吃,和十三一樣;顧公公傷了身子,要調養。宮中自住進郡王們的人後,飲食上全先要供他們。張太妃歎氣,有一句話在心裏。
你們不操心錢糧,隻來花現成的。這一句是抱怨張太妃不說,隻說一句最最重要的話。帶著嬪妃們起身,對著寧江侯跪下來:“國庫,是萬萬開不得的!”
寧江侯早就慌亂不已,側身子讓開,聽張太妃說這一句,寧江侯羞愧萬分。他老淚縱橫,也跪下來,伏地道:“請太妃娘娘放寬心,臣今天以實話迴稟。郡王們中,隻有臨安郡王孫瑉可為天子。孫瑉對娘娘也十分敬重,今他不在,才有這樣亂的局麵。娘娘既這般托付與臣,臣迴娘娘,不容別人動國庫一分一毫。”
他和嬪妃們是相對而跪,中間隔著三尺左右,一邊是張太妃等宮衣彩裙,一邊是寧江侯老臉皺皮。
寧江侯再三的叩頭:“各位娘娘請起,一切不便全是臣之罪臣之疏忽。以後臣自當用心,定不會缺少娘娘們衣食。”
張太妃還是歎氣:“唉,要是大帥在時……”寧江侯也無話可說,蕭護雖然跋扈,蕭護雖然獨攬,蕭護……他在時不曾少過任何一個人的衣食。
走出宮門的寧江侯垂頭喪氣,蕭護不在,他的好處倒一點一點的浮現出來。迴到家,見夫人和子女們在商議。
寧江侯問:“什麽事?”
夫人如實相告:“都說要亂,這不兒子從街上迴來,說郡王們兵馬大街上就打起來。我才讓管家去屯糧,又喊女兒迴來,讓她拿些走,自家也備些。”
又哭:“可憐我死去的大姑娘二姑娘。”
寧江侯夫人三個親生女兒,兵亂時死了兩個,隻有這一個逃過一條命。
那一天驟然亂了,太子當街亂箭射死,亂得人不能防範。寧江侯府中有死士,隻護住自己府第,女兒們就能接來。
隻這一個躲在枯井裏才得活命。
聽夫人說屯糧,寧江侯歎氣勸她不要這樣做:“我們家開始,別人家也就會開始,百姓們再哄搶,豈不要大亂!”
夫人當他麵答應,見他累了,又有麵有淚痕,讓人打水給侯爺去洗,自己還是對兒子和女兒道:“該屯還是要屯的。”
兒子也道:“母親不必擔心,我背著父親私下裏屯就是了。想兵亂時,不是家裏早有屯糧,也難過那幾天。再說長公主府上已經在屯,我親眼看到。”
不僅長公主府上在屯,家家先知先覺的都在屯。
有一些官員當時跟隨蕭護離去,他們在蕭護手中提拔而起,怕大帥走了自己受委屈。有的是敬佩大帥跟隨,有的是無處可去跟隨,有的人則私下裏逃走。
這一天,街上郡王們手下人繼續爭鬥,這是自郡王們一離京就有的事,有人也說是南安王等人走以前安排好的。
臨安郡王一家不打,可挾製不來,就坐視不管。
官員們家裏屯糧。
梁源吉親自看著家人把一排房子全裝滿糧食,又蓄柴火。老孫氏和小孫氏也忙個不停,大家相安。
宮裏,張太妃和嬪妃們也在商議這事:“寧江侯隻怕不中用,攆大帥走,如今看來他出了大力氣。各宮出得力的人,街上買些米糧迴來。再把藏身處先準備好了,也放些米糧進去。看管庫房的太監是熟悉眼中還有我們的,讓他也送些來。”
又自備火爐鐵鍋,給小皇帝備炒米。怕再有什麽變故,就拿炒米泡了喂給他。
小天子四月裏隻有七個月大。
這一天街上還沒有哄搶。
又到第二天,寧江侯安排車轎,張太妃等人按品大妝,各帶宮女上轎上車。後麵跟的是一些願意去的官員們。
有些在大帥在時,背後說他不好,願意和寧江侯勾結。可大帥走了沒幾天,省悟還是大帥在好,對寧江侯意見不小,聽聞太妃要祭奠忠勇碑林,知道是為了才傳出來的那個流言,大家都願意去。
平江侯府,自然是頭一個要去。再就是姚家羅家魯家王家等不走的親眷,他們在官場上,就知道這消息。
寧江侯很是重視,不僅自己府中得力家人來了不少,怕有失,又叫來不少孫瑉的人。
一行人浩浩蕩蕩,特別是皇妃車轎金線絡子,四角銅鳳,大紅帷簾,很引人注目。宋衝之很快收到消息,很快散布出去。
到張太妃出城,已有不少百姓手拿香燭跟上。
郡王們的人不管,他們群龍無首,無人下令,隻自己爭鬥。
這一天去的時候風和日麗,草地上還有無數野花。張太妃難得出宮,心情為之一爽,舒暢不少。
皇妃們爬不動山,轎子本應該直到山上。張太妃看到後麵跟來的有百姓,就更加的要做個全套。
這挖人墳的事總不好,還要挖忠勇碑,太妃此行,就是表明宮中態度,這碑是不能動的。她命住轎,下來要步行。
她可是沒走這段路的,寧江侯卻走過。勸道:“這山看著不高,山路卻長,還是坐轎吧。”張太妃更加不坐,對著鬱鬱蔥蔥的青山看看,將就著慢些也能上去。她隻微笑看文妃她們:“你們可能支持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