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們肅然,叉手直立,聽大帥道:“官道有險,我們也必走不可!佯裝,也要裝一下。有仗打,也得打幾仗!我們現在避開,郡王們合兵追擊家眷們船隻和馬車,那就不妙!派出去的三萬人,擋不住他們合兵的十幾萬人!父帥處接信來迎,也迎不出千裏之遙!這是一!”
再來是二:“先走官道,能去邊城最好。可關外是我玄武軍逍遙之地,郡王們難道不知道!他們若阻攔不休,我們撐上十天,估計父帥處必有人來迎家眷,船隻快,水麵無人阻擋的話,應該走了大半的路,我們後退,尋路避入太行山!這是二。”
太行山,自古險峻,自春秋以來是兵家爭奪要地。齊伐晉,登太行!秦伐韓,也登太行!在漢,三國,唐等曆朝,全是重要之地。
說登太行,也有不少關口有人在守。但一旦入山,綿延近千裏,接現在的四個省份。武當山等名山也其中,是藏身好地方。
卻隻是好藏身罷了。
但入太行山,就意味著去邊城更難,大帥也失助力不少。
第三,大帥道:“退守江南,與父帥合兵!”這是最壞的一個打算,也等於是造反。蕭護把家眷們先送去江南,就有這個打算。
他還沒有造反的心,襲王爵而被逼不能去關城,要擁兵退守江南,等於把火往江南引。蕭護在關城,郡王們還不敢亂攻江南,就攻也是悄悄的。蕭護不得已避入山中,這是眼下最近的一座山,對郡王們隨時也可以有牽製。
最主要的牽製,大帥目光炯炯:“最好我們一仗不打,或者少打,讓他們爭位子去!”
可蕭護若在,郡王們爭也不安心。
先走第一條對策,是在官道衝出一條路去關外。這是一場非走不可的路,為還在路上的家眷也必走不可。
前行路途地圖,大家看清。
補救的方法是:如可能傷亡大批人馬,蕭護不會硬幹,留著他們自己拚殺,轉而奪路退山中,尋機出來。往山中去要過的幾個關口地圖,也大家看清。
太行山通幽州,也可以去關城。可沿路還有郡王們地盤,又占山強盜不少,千裏山路,比官道要難走!
會議中不時修正辦法,直到深夜將軍們散去。
第二天,平江侯一家人告辭,陳家舅母也告辭。蕭護又辭過附近一夜不斷來送吃食的百姓們,拔營而起,沿官道而行。
此時的京裏,郡王們更是震驚。
他們昨夜誰也不肯從宮中出去,各領人馬歇在宮中。有幾個人見麵都紅了眼,也各自忍下來。用過早飯,孫瑉和寧江侯請他們來,再一次敲打:“蕭護不到關城,不談皇位之事!”
這個時候還是這樣想的,臨安郡王還想為自己留一條後路,還有籠絡蕭護的心。
他也陳兵於官道,卻是監視蕭護前往邊關。
第一個消息送進來,是郡王們家人一起進來。各自聽迴話:“昨夜蕭護把手下兵將們家人全數送走,用船隻去了江南!”
韓憲王冷笑,諷刺孫瑉:“我看他還想著留下蕭護,為已所用!”
南安王深吸一口氣,狠毒的道:“無毒不丈夫,殺!”他不管別人了。
平水王頗為玩味:“哦?這是蕭護先立於不敗之地的打算!他平安到了關外,更拿他不住!”找來自己的將軍們:“官道上增兵馬!別人先打,我們就打。別人不打,我們不打!”
其餘的郡王們也是一個心思,再就殿上相見。
把消息一亮,都知道了。寧江侯也頭疼,他是主張孫瑉用蕭護而不要殺他的。不想,蕭護這一手兒,先把家眷全送走,意思明確,京裏再沒有讓我們懸心的人!
無法要脅!
麵對郡王們指責的眼光,孫瑉深感壓力重大。緩緩道:“去人看看姚將軍府中,魯將軍府中……這些人家眷全去了哪裏?”
他還存著僥幸之心,他們人還在。
昨天蕭護離京,百姓們相送,家眷們相送也正常。半夜裏還有百姓們往蕭護營中送東西,又有不少百姓們迴來,郡王們全大意了!
結果迴報,人去屋空!
郡王們帶著不屑的神色,不看孫瑉,隻看寧江侯。寧江侯則尷尬的看孫瑉。這一對舅甥商議過,如成放虎歸山之勢,不如殺之!
大成長公主跌跌撞撞進來,是急步而氣息不勻,斷斷續續地道:“你們還等什麽!人數不比他少,還不把他殺了!”
程業康跟進來,也想跳腳:“將軍出征,家眷留京,有這個常例在!蕭護把家眷全送走,就是做好和你們翻臉的準備!你們還等?”
一刻鍾後,十幾匹快馬衝出京門。因為蕭護離京,而天天在城門上巡視的房安國納悶:“去個人打聽打聽,宮裏有什麽新動靜!”
殿上金甲士還是原來的同僚,半個時辰後,田品正來找房安國,惶恐不安中又夾著鄙視:“這些小人!他們……仗著人多,要對大帥下毒手!”
兩個將軍沉默,各自沉吟。房安國徐徐道:“大帥,會避往山中的吧?”要是自己,就不和這些沒膽子,隻會打群架的人打!
田品正更急:“這路上守入山口的幾個,全是死腦子!隻怕宮中聖旨馬下就要下,不許蕭帥入山!”
那就隻有打了!
打,就是造反。
又是快馬而出,田品正和房安國心中一沉,聖旨!
房安國沉靜地道:“老田,你我同僚這些年,算是相知。趁現在宮中還亂,你把我調去守山口,把那死腦子的調迴來一個!”
他嚴峻的麵容表示自己說的是真心話!
顧公公也著了急,想對張太妃說,又知道張太妃沒有主意,在郡王們麵前說話也沒有人會當真。顧公公冷笑,不過他再冷笑也在戲妝下看不清楚。
隻目光森冷:“咱家對你們客氣了一晚上,你們還真當自己是天子!”
全占宮中不走!
通往江南的路上,廖明堂和蘇雲鶴正在馬上感謝百姓們。昨夜他們趕到,也是先鼓動百姓們民心,又有宋衝之派的人在沿路上散布消息,這才把昨夜試圖襲擊船隻的兵馬擊退!
前麵的兩萬人又前行,他們這一萬人斷後。
接下來的路算好走的。
負責散布消息的宋衝之手下數千人,全是扮成小販,賣菜的等人,賣菜給人,挑貨郎擔子賣東西給人,就問:“知不知道京裏的大事?”
從京城到江南一條路,是蕭護擊退張寶成而得,感激大帥的人不少。這一天,船隻沒有受到襲擊。
陸路上小小打了幾仗,附近百姓們出來呐喊助威,沒傷人就嚇跑了。
當天晚上,禦璽不翼而飛!
早上,郡王們安排完合兵打蕭護,總算有時間來廢皇帝時,寫好聖旨,用大寶時,寧江侯失魂落魄,空了!
放的地方裏隻有一張紙。
上麵寫著:唯天子而從之,非天子而棄之,吾去也!
好似禦璽活了,自己留下這話的口吻。
有幾個信神靈的郡王是麵如土色,寧江侯、臨安郡王孫瑉,韓憲王等人嗤之以鼻。搜查宮中,最大嫌疑就是和蕭府有來往,又在兵亂中暴露一身功夫的顧公公。
張太妃苦守宮中,對大成長公主曾有牽製,又深信不疑地堅決撫養才登基的小天子孫瑛。寧江侯忠於先帝,對太妃心存照顧;孫瑉是不願意難為先帝的女人。
此時全是打著忠於先帝的旗號,為難先帝女人?不是自打嘴巴。
再說殺或虐待這些女人們,於自己名聲上有損。
依著韓憲王等人,對張太妃是死是活不放心上。可寧江侯和孫瑉力主,就一同客氣地來見張太妃。
說禦璽沒了,隻怕與顧公公有關。
張太妃聽過冷冷一笑,不敢當麵說他們,心裏念佛。
這是神靈保佑,知道他們要廢皇帝,禦璽就走了。
但見他們來者不善,張太妃自知不能反抗,喊出顧孝慈,對他道:“我老了,護不住你。可你記住,你是忠心耿耿才吃苦,你是為先帝才吃苦!”
顧孝慈既然敢做,自然清楚後果。
他對著張太妃叩頭:“老菩薩,我隻有一句話。他們疑心在我身上,肯定不是客氣的。要我不在了,我再沒有家人,隻有一個新結拜的小鬼是兄弟。這小鬼神出鬼沒,不是無常鬼,就是牛頭馬麵,您一看就知道,您對他說,我到死不會忘記我們結拜。隻這句話最重要,您千萬保重,把話交待給他,讓他給我上墳去。”
他為結拜生氣,把小鬼追著打,打得小鬼跑到樹林子裏,抱著樹喘氣還不服輸,反而指前麵:“老鬼,你看又是三棵的並排樹,好似三炷香,來來來,再結拜一迴。”
禦璽,就在那三棵樹下麵埋著。
顧公公以自己功夫先一天夜裏挖了一個很深的洞,用土蓋上,第二天夜裏偷了去埋。
寧江侯等人聽不懂這夾著鬼話的話。
無常鬼?還牛頭馬麵?
張太妃也不懂,這話隻有小鬼來才懂。
張太妃但鎮定,手中佛珠一粒一粒動著,麵上皺紋像一下子多出來,對顧孝慈道:“你沒有死罪,我也不許他們殺你!”
她正眼也不看郡王們,看他們個個是亂臣賊子!
外臣要離京,郡王們沒有旨意,也是不許亂入京的!更不能宮中逗留!你們口口聲聲為皇權,眼中哪裏還有祖宗家法在!
張太妃隻轉向寧江侯,語氣平穩,如平時談論家常:“侯爺,禦璽大事,你懷疑我的人,我不攔你。想來,審訊是要動刑的!不過,這是忠心服侍我的人,先帝在時,也聽過他唱的戲,也誇過他。你要心中還有先帝在,賣我一個麵子,就在這裏審訊他。隨你怎麽動刑,我決不幹涉!”
太妃越是平靜,寧江侯越是慚愧。
古書上什麽吉兆瑞草,兇兆大災丟東西全有過,寧江侯隻是不相信罷了。也未必就是顧公公幹的,不過顧公公和蕭家來往,自然要問他。
麵對太妃老而卻更洞察人心的眸子,寧江侯忙起身拱手:“是是,那請太妃迴避,動起刑來不好看!”
張太妃淡淡一笑,手中更撫佛珠:“不妨事,容我也聽一聽禦璽去了哪裏。漫說是他,一個宮人,就是我宮中所有宮人都參與了,你也隻審吧!審出來有事,你帶走。無事,你留下他們還給我使喚。難呐,亂世裏,宮人們無辜死的也不少!”
語氣中總有慘淡,寧江侯想到兵亂時慘狀,金階上,玉石橋下,假山上,灌木中,無處不死人,也心頭一顫,躬身道:“臣不敢忘記宮亂,請太妃放心,要不是他,我們也不冤枉!”
張太妃就坐在她大紅八寶百花繡榻上,閉目開始念佛。
自然是動刑的。顧孝慈咬牙一聲不吭,衣上血濺出,女官宮女太監全不敢看,都躲出去發抖。
正打著,周妃和文妃來陪太妃,見到尖叫。張太妃這才睜開閉著的雙眼,冷冷斥責:“坐下,隨我念佛,求佛祖保佑早早太平!”
眼角見到顧公公在皮鞭下熬刑,張太妃眉頭一顫,趕快緊緊閉目,再次告訴自己閉五識,不聞不看不嗅不想不言,隻一心向佛。
求佛祖決定。
文妃瞬間明白,認定這是冤枉事情到了太妃宮中。他們是想先發作太妃,就收拾餘下的人。見張太妃在這一刻高貴到了極點,在刑具聲中,高高昂著頭,姿態端正,麵容沉靜。就是她的皺紋裏,也透出過人的高傲。
文妃欽佩之極,以前為皇子們爭位,對張太妃的不滿化為烏有。她想太妃能,我為什麽不能?就是不能,也得在這個時候大家抱成一團兒,才有活路。
她學著太妃,也知道佛家有五識之說,也在心裏告訴自己,不聞不看不嗅不想不言。竟自輕盈的走過顧公公身邊,那皮鞭梢兒甩起來,幾乎抽到她衣角上,文妃也若不知道,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來,閉目在心中開始念佛。
周妃膽子最小,幾乎嚇軟掉。可她也知道,今天必須挺住。自問取下手腕佛珠坐下念佛心不能定,她得動點兒什麽才行。
扶著牆,迴宮取了一盒米和空盒子來。見太妃宮中又坐下賢妃和另一個妃子,也閉目念佛。周妃更敬佩她們定力,戰戰兢兢到自己座位上,端正坐下,閉目數米佛。
第一粒米在手中,念一聲佛時,心中忽然大光明。什麽也聽不到,什麽也看不到。身邊停下皮鞭的問話,在耳邊,卻不往心中去。
周妃也定下來。
顧公公很吃了苦,知道他功夫好,下手就不客氣。
在他身邊,已坐下十幾個嬪妃,每個人端正寶相狀,在張太妃帶領下,喃喃念:“南無阿彌托佛,南無阿彌托佛……”
一個人念幾近無聲,十幾個人嘴唇一起動,不發聲也有低沉的“嗡嗡”作響。
又全是念佛聲。
再來是二:“先走官道,能去邊城最好。可關外是我玄武軍逍遙之地,郡王們難道不知道!他們若阻攔不休,我們撐上十天,估計父帥處必有人來迎家眷,船隻快,水麵無人阻擋的話,應該走了大半的路,我們後退,尋路避入太行山!這是二。”
太行山,自古險峻,自春秋以來是兵家爭奪要地。齊伐晉,登太行!秦伐韓,也登太行!在漢,三國,唐等曆朝,全是重要之地。
說登太行,也有不少關口有人在守。但一旦入山,綿延近千裏,接現在的四個省份。武當山等名山也其中,是藏身好地方。
卻隻是好藏身罷了。
但入太行山,就意味著去邊城更難,大帥也失助力不少。
第三,大帥道:“退守江南,與父帥合兵!”這是最壞的一個打算,也等於是造反。蕭護把家眷們先送去江南,就有這個打算。
他還沒有造反的心,襲王爵而被逼不能去關城,要擁兵退守江南,等於把火往江南引。蕭護在關城,郡王們還不敢亂攻江南,就攻也是悄悄的。蕭護不得已避入山中,這是眼下最近的一座山,對郡王們隨時也可以有牽製。
最主要的牽製,大帥目光炯炯:“最好我們一仗不打,或者少打,讓他們爭位子去!”
可蕭護若在,郡王們爭也不安心。
先走第一條對策,是在官道衝出一條路去關外。這是一場非走不可的路,為還在路上的家眷也必走不可。
前行路途地圖,大家看清。
補救的方法是:如可能傷亡大批人馬,蕭護不會硬幹,留著他們自己拚殺,轉而奪路退山中,尋機出來。往山中去要過的幾個關口地圖,也大家看清。
太行山通幽州,也可以去關城。可沿路還有郡王們地盤,又占山強盜不少,千裏山路,比官道要難走!
會議中不時修正辦法,直到深夜將軍們散去。
第二天,平江侯一家人告辭,陳家舅母也告辭。蕭護又辭過附近一夜不斷來送吃食的百姓們,拔營而起,沿官道而行。
此時的京裏,郡王們更是震驚。
他們昨夜誰也不肯從宮中出去,各領人馬歇在宮中。有幾個人見麵都紅了眼,也各自忍下來。用過早飯,孫瑉和寧江侯請他們來,再一次敲打:“蕭護不到關城,不談皇位之事!”
這個時候還是這樣想的,臨安郡王還想為自己留一條後路,還有籠絡蕭護的心。
他也陳兵於官道,卻是監視蕭護前往邊關。
第一個消息送進來,是郡王們家人一起進來。各自聽迴話:“昨夜蕭護把手下兵將們家人全數送走,用船隻去了江南!”
韓憲王冷笑,諷刺孫瑉:“我看他還想著留下蕭護,為已所用!”
南安王深吸一口氣,狠毒的道:“無毒不丈夫,殺!”他不管別人了。
平水王頗為玩味:“哦?這是蕭護先立於不敗之地的打算!他平安到了關外,更拿他不住!”找來自己的將軍們:“官道上增兵馬!別人先打,我們就打。別人不打,我們不打!”
其餘的郡王們也是一個心思,再就殿上相見。
把消息一亮,都知道了。寧江侯也頭疼,他是主張孫瑉用蕭護而不要殺他的。不想,蕭護這一手兒,先把家眷全送走,意思明確,京裏再沒有讓我們懸心的人!
無法要脅!
麵對郡王們指責的眼光,孫瑉深感壓力重大。緩緩道:“去人看看姚將軍府中,魯將軍府中……這些人家眷全去了哪裏?”
他還存著僥幸之心,他們人還在。
昨天蕭護離京,百姓們相送,家眷們相送也正常。半夜裏還有百姓們往蕭護營中送東西,又有不少百姓們迴來,郡王們全大意了!
結果迴報,人去屋空!
郡王們帶著不屑的神色,不看孫瑉,隻看寧江侯。寧江侯則尷尬的看孫瑉。這一對舅甥商議過,如成放虎歸山之勢,不如殺之!
大成長公主跌跌撞撞進來,是急步而氣息不勻,斷斷續續地道:“你們還等什麽!人數不比他少,還不把他殺了!”
程業康跟進來,也想跳腳:“將軍出征,家眷留京,有這個常例在!蕭護把家眷全送走,就是做好和你們翻臉的準備!你們還等?”
一刻鍾後,十幾匹快馬衝出京門。因為蕭護離京,而天天在城門上巡視的房安國納悶:“去個人打聽打聽,宮裏有什麽新動靜!”
殿上金甲士還是原來的同僚,半個時辰後,田品正來找房安國,惶恐不安中又夾著鄙視:“這些小人!他們……仗著人多,要對大帥下毒手!”
兩個將軍沉默,各自沉吟。房安國徐徐道:“大帥,會避往山中的吧?”要是自己,就不和這些沒膽子,隻會打群架的人打!
田品正更急:“這路上守入山口的幾個,全是死腦子!隻怕宮中聖旨馬下就要下,不許蕭帥入山!”
那就隻有打了!
打,就是造反。
又是快馬而出,田品正和房安國心中一沉,聖旨!
房安國沉靜地道:“老田,你我同僚這些年,算是相知。趁現在宮中還亂,你把我調去守山口,把那死腦子的調迴來一個!”
他嚴峻的麵容表示自己說的是真心話!
顧公公也著了急,想對張太妃說,又知道張太妃沒有主意,在郡王們麵前說話也沒有人會當真。顧公公冷笑,不過他再冷笑也在戲妝下看不清楚。
隻目光森冷:“咱家對你們客氣了一晚上,你們還真當自己是天子!”
全占宮中不走!
通往江南的路上,廖明堂和蘇雲鶴正在馬上感謝百姓們。昨夜他們趕到,也是先鼓動百姓們民心,又有宋衝之派的人在沿路上散布消息,這才把昨夜試圖襲擊船隻的兵馬擊退!
前麵的兩萬人又前行,他們這一萬人斷後。
接下來的路算好走的。
負責散布消息的宋衝之手下數千人,全是扮成小販,賣菜的等人,賣菜給人,挑貨郎擔子賣東西給人,就問:“知不知道京裏的大事?”
從京城到江南一條路,是蕭護擊退張寶成而得,感激大帥的人不少。這一天,船隻沒有受到襲擊。
陸路上小小打了幾仗,附近百姓們出來呐喊助威,沒傷人就嚇跑了。
當天晚上,禦璽不翼而飛!
早上,郡王們安排完合兵打蕭護,總算有時間來廢皇帝時,寫好聖旨,用大寶時,寧江侯失魂落魄,空了!
放的地方裏隻有一張紙。
上麵寫著:唯天子而從之,非天子而棄之,吾去也!
好似禦璽活了,自己留下這話的口吻。
有幾個信神靈的郡王是麵如土色,寧江侯、臨安郡王孫瑉,韓憲王等人嗤之以鼻。搜查宮中,最大嫌疑就是和蕭府有來往,又在兵亂中暴露一身功夫的顧公公。
張太妃苦守宮中,對大成長公主曾有牽製,又深信不疑地堅決撫養才登基的小天子孫瑛。寧江侯忠於先帝,對太妃心存照顧;孫瑉是不願意難為先帝的女人。
此時全是打著忠於先帝的旗號,為難先帝女人?不是自打嘴巴。
再說殺或虐待這些女人們,於自己名聲上有損。
依著韓憲王等人,對張太妃是死是活不放心上。可寧江侯和孫瑉力主,就一同客氣地來見張太妃。
說禦璽沒了,隻怕與顧公公有關。
張太妃聽過冷冷一笑,不敢當麵說他們,心裏念佛。
這是神靈保佑,知道他們要廢皇帝,禦璽就走了。
但見他們來者不善,張太妃自知不能反抗,喊出顧孝慈,對他道:“我老了,護不住你。可你記住,你是忠心耿耿才吃苦,你是為先帝才吃苦!”
顧孝慈既然敢做,自然清楚後果。
他對著張太妃叩頭:“老菩薩,我隻有一句話。他們疑心在我身上,肯定不是客氣的。要我不在了,我再沒有家人,隻有一個新結拜的小鬼是兄弟。這小鬼神出鬼沒,不是無常鬼,就是牛頭馬麵,您一看就知道,您對他說,我到死不會忘記我們結拜。隻這句話最重要,您千萬保重,把話交待給他,讓他給我上墳去。”
他為結拜生氣,把小鬼追著打,打得小鬼跑到樹林子裏,抱著樹喘氣還不服輸,反而指前麵:“老鬼,你看又是三棵的並排樹,好似三炷香,來來來,再結拜一迴。”
禦璽,就在那三棵樹下麵埋著。
顧公公以自己功夫先一天夜裏挖了一個很深的洞,用土蓋上,第二天夜裏偷了去埋。
寧江侯等人聽不懂這夾著鬼話的話。
無常鬼?還牛頭馬麵?
張太妃也不懂,這話隻有小鬼來才懂。
張太妃但鎮定,手中佛珠一粒一粒動著,麵上皺紋像一下子多出來,對顧孝慈道:“你沒有死罪,我也不許他們殺你!”
她正眼也不看郡王們,看他們個個是亂臣賊子!
外臣要離京,郡王們沒有旨意,也是不許亂入京的!更不能宮中逗留!你們口口聲聲為皇權,眼中哪裏還有祖宗家法在!
張太妃隻轉向寧江侯,語氣平穩,如平時談論家常:“侯爺,禦璽大事,你懷疑我的人,我不攔你。想來,審訊是要動刑的!不過,這是忠心服侍我的人,先帝在時,也聽過他唱的戲,也誇過他。你要心中還有先帝在,賣我一個麵子,就在這裏審訊他。隨你怎麽動刑,我決不幹涉!”
太妃越是平靜,寧江侯越是慚愧。
古書上什麽吉兆瑞草,兇兆大災丟東西全有過,寧江侯隻是不相信罷了。也未必就是顧公公幹的,不過顧公公和蕭家來往,自然要問他。
麵對太妃老而卻更洞察人心的眸子,寧江侯忙起身拱手:“是是,那請太妃迴避,動起刑來不好看!”
張太妃淡淡一笑,手中更撫佛珠:“不妨事,容我也聽一聽禦璽去了哪裏。漫說是他,一個宮人,就是我宮中所有宮人都參與了,你也隻審吧!審出來有事,你帶走。無事,你留下他們還給我使喚。難呐,亂世裏,宮人們無辜死的也不少!”
語氣中總有慘淡,寧江侯想到兵亂時慘狀,金階上,玉石橋下,假山上,灌木中,無處不死人,也心頭一顫,躬身道:“臣不敢忘記宮亂,請太妃放心,要不是他,我們也不冤枉!”
張太妃就坐在她大紅八寶百花繡榻上,閉目開始念佛。
自然是動刑的。顧孝慈咬牙一聲不吭,衣上血濺出,女官宮女太監全不敢看,都躲出去發抖。
正打著,周妃和文妃來陪太妃,見到尖叫。張太妃這才睜開閉著的雙眼,冷冷斥責:“坐下,隨我念佛,求佛祖保佑早早太平!”
眼角見到顧公公在皮鞭下熬刑,張太妃眉頭一顫,趕快緊緊閉目,再次告訴自己閉五識,不聞不看不嗅不想不言,隻一心向佛。
求佛祖決定。
文妃瞬間明白,認定這是冤枉事情到了太妃宮中。他們是想先發作太妃,就收拾餘下的人。見張太妃在這一刻高貴到了極點,在刑具聲中,高高昂著頭,姿態端正,麵容沉靜。就是她的皺紋裏,也透出過人的高傲。
文妃欽佩之極,以前為皇子們爭位,對張太妃的不滿化為烏有。她想太妃能,我為什麽不能?就是不能,也得在這個時候大家抱成一團兒,才有活路。
她學著太妃,也知道佛家有五識之說,也在心裏告訴自己,不聞不看不嗅不想不言。竟自輕盈的走過顧公公身邊,那皮鞭梢兒甩起來,幾乎抽到她衣角上,文妃也若不知道,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來,閉目在心中開始念佛。
周妃膽子最小,幾乎嚇軟掉。可她也知道,今天必須挺住。自問取下手腕佛珠坐下念佛心不能定,她得動點兒什麽才行。
扶著牆,迴宮取了一盒米和空盒子來。見太妃宮中又坐下賢妃和另一個妃子,也閉目念佛。周妃更敬佩她們定力,戰戰兢兢到自己座位上,端正坐下,閉目數米佛。
第一粒米在手中,念一聲佛時,心中忽然大光明。什麽也聽不到,什麽也看不到。身邊停下皮鞭的問話,在耳邊,卻不往心中去。
周妃也定下來。
顧公公很吃了苦,知道他功夫好,下手就不客氣。
在他身邊,已坐下十幾個嬪妃,每個人端正寶相狀,在張太妃帶領下,喃喃念:“南無阿彌托佛,南無阿彌托佛……”
一個人念幾近無聲,十幾個人嘴唇一起動,不發聲也有低沉的“嗡嗡”作響。
又全是念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