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妃在心中隻是歎氣,這怪你自己呀。想昨天蕭帥對著自己母親、姑母敬酒,又雙膝跪拜蕭夫人的幹娘,陳家的舅母,這分明是一個大孝而又點滴恩情也在心懷的人。當然,蕭帥也恩怨分明。眼前的十六公主就是一個例子。
有人隻許報恩,不許還怨嗎?蕭大帥還年青著呢。雖居高位,胸懷還不足夠寬廣。蕭護要是再老成,就不會拿夫人們一起開涮,會就文昌王的事直接對大成長公主開刀。拿夫人們開涮,是蕭護還想私下裏解決事情。不想長公主自己不想要留臉麵,東門北門全在手中,還想拿下田品正和房安國,又有暗殺慧娘的事,蕭護這才惱了。
長公主刀兵上來,蕭護就雷霆以還,一舉拿下長公主的親信官員,不惜和長公主翻臉。當然長公主要是不急著跑來,還是藏在幕後和蕭護詭計來詭計去,也不至於這麽快兩個人把臉翻掉。
周妃開解半天,什麽你好好的守節,十一生的孩子多,再者別的妯娌們孩子多,過繼一個給你,你日子就熱鬧了。伍家的兄弟們,也是這樣打算的。不衝著十六公主,衝著伍長河也得有個香煙後代。
十六公主讓勸了半天,才把自盡原因說出來。她不是為伍家兄弟們成親,羨慕他們會有一對人才自盡。是為著十五公主定下親事,蕭帥竟然毫不過問。
蕭護也沒有為公主定親事的癮,十一公主和十六公主的親事,全是她們自己找上來的。十六公主哭腫了眼睛:“長公主對我說,說我們對於把親事許給蕭家不滿意,當著人暈的暈哭的哭,蕭帥以後會和我們過不去。我想她說得對,就願意和長公主親近。不想,她騙了我,十五妹當時也不願意和蕭家成親事,也哭過,不是現在由著宮中選親事……”
她翻身而起,從床前走到伍長河的靈位前,手指靈位聲聲泣淚:“我好恨呐,落得天天對著這個……”
她青春少年,卻一身犒素,容顏常憂愁展不開。周妃看著也哭了,居然說出來幾句很有道理的話:“我的公主,別說你們還是孩子,與他們糾結不起。你就看看朝中的大臣,以前先帝在時還誇過的那些人,有哪一個如今敢出頭露麵,還逞強?這不是你們能惹得的起呀。”
十六公主對著她也恨上了,掩麵哭道:“十一姐出嫁以後,都說她嫁得不好。可如今看看,還能和娘娘你常常廝守。我想母妃,母妃卻不能來看我……我也想呀……”周妃知道她有相托自己接過母妃的意思,卻不敢答應。周妃哭道:“女兒全是母妃的心頭肉,你如今守孝,自己又不保重,你看你房中,一絲兒生氣也無,把你母妃接出來讓她傷心嗎?”
在這裏就想到自己女兒十一公主的孝順,周妃再哭道:“我不出來看看,也不知道十一的日子是什麽樣子。就這十一才肯告訴我,說她剛成親時怎麽也過不下去,可她迴宮見到我,還是隻說好的。我的公主,這一點兒上,你可不如十一了。”
把十六公主狠勸一迴,周妃迴房裏來,十一公主不在。今天新人第二天,伍思德年紀在兄弟們中最長,十一公主這長嫂得去蕭府受禮。周妃是陳家舅母問好住處,要讓孫子套車來接去家裏吃酒,才留在家中不去蕭府。
房中無人,周妃娘娘狠狠哭了一頓。她怕宮女們不可靠,一個不帶出來,也可憐她在宮中這麽多年,沒有什麽可靠的人。有一個白頭宮女,又才逝去,就無人勸她。
直到快中午,怕麵有淚痕去做客,主人家要問,才自己弄水淨麵,把自己收拾幹淨重勻脂粉。潑水時,對著院子裏一叢野生茂盛的菊花看看,周妃歎氣道:“就是守節,伍家卻是不拘小節的一群將軍。就是那常和十一拌嘴的翠姑,也是個粗爽性子。你若有心,照管照管這府中花草不好嗎?對著花草生機盎然,心裏也自爽快許多,日子也就好過了。”
在房裏隻是哭自己命運不濟,已經嫁過來在守節,再哭難道日子好過?
周妃娘娘自己淨麵,府中還有士兵,讓他們燒水就燒水,倒覺得自在的很。門外停下車,陳家舅母的孫子如約來接。周妃上了車,幾個士兵們跟上護衛,又覺得這氣派倒也不錯。這些人不是像宮中大太監什麽的,是管自己的,他們全侍候著自己。又在街上看鬧市,見一個店鋪好,想下午迴來給十一和十六公主買些東西,周妃娘娘心情就更好起來。
蕭府裏,一對一對新人來行禮,蕭老夫人和四姑太太都有賞賜。大帥和蕭夫人也單獨賞下東西。府中擺過酒宴,讓夫妻們成雙成對坐著,長輩們都說好。到下午,打發他們各自迴自己家,隻有餘明亮和廖明堂是在蕭府中住下來。
小表妹太過得意,一不小心把五萬兩銀子炫耀出來,弄出來一堆的酸醋。慧娘中午隻陪著一時,蕭老夫人說酒氣薰到她,讓她早迴房自己用飯。
房中才用過飯,正要休息時,來了搖搖擺擺的小表弟。小表弟一進來,那麵色就不佳。小臉兒黑著,對著表嫂行禮:“我來看表嫂,卻不喜歡。”
慧娘還有心逗他:“表弟,你不喜歡表嫂,你侄兒可不喜歡呢?”小表弟就對表嫂肚子上飛快掃一眼,年紀太小不能算無禮,再小臉兒戚戚狀:“怎麽不給我五萬兩銀子呢?”
慧娘大樂,再把自己浸在醋裏的心思也露出一些來,麵色也沮喪狀:“是呀,怎麽不給你呢?”怕小表弟人小,不防備對著小表妹學出話來,慧娘還不敢說表嫂也想要。
小表弟以手支肘,小大人似的幽幽歎一口氣:“唉……”
“唉……”當表嫂的和他對著歎氣,黑眼珠子裏全是笑意。
表嫂還壞壞的熱心出主意:“去你表哥要?”
“要過了,表哥罵我男孩子,讓我長大了自己掙。”小表親傷心:“我怎麽不是女孩子呢?”當表嫂的快笑翻掉,一直忍著,又出主意:“你還不大,還可以學女孩子。”小表弟眼睛一亮,他也有一雙漂亮有神的眼睛:“要是我對著表哥哭?”
當表嫂的為他盤算:“應該不會打你?”
“要是打我,我就打著滾兒的哭,”小表弟有了得色:“小姐姐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哭。”慧娘笑個不停,還要打聽:“是為著什麽?”
這要東西的習慣是這樣養出來的。
小表弟搖頭:“是表哥說去軍中長呆,不能一年迴來一次那一迴。小姐姐抱著表哥大腿哭,哭到表哥塞給她許多的銀子,她還不依,在地上打滾兒的哭。”
表嫂溜圓了眼,難怪夫君最喜歡小表妹,原來是這樣一個小馬屁精。當表嫂的噘起嘴兒,還說自己是跟屁蟲,分明小表妹才是。
想到小表妹十三歲,小表弟又小上幾歲,當表嫂的狐疑:“你比月兒小,你是怎麽知道的?”小表弟豎起小手指在唇上:“別告訴別人,是我聽說來的。”
表嫂眼睛亮晶晶,悄聲問:“你是想要錢,巴巴兒的打聽出來的吧。”小表弟眨眨眼睛,給表嫂一個從沒有過的甜甜的笑容。表嫂受寵若驚,對小表弟也討好的迴以一笑。
小丫頭們不時看著房中要什麽不要,每一迴看,就見到房中小公子唉聲歎氣:“唉……”五萬兩銀子。
而夫人則迴他一聲:“唉,”麵有笑容。慧娘也在心裏同樣的想,五萬兩銀子。
唉來唉去,大帥讓人迴房送東西。是一個烏木匣子,裏麵一把子南珠給慧娘收著。送的人是蕭守,什麽也看不明白,迴書房告訴大帥:“小公子在陪夫人坐地。”蕭護滿意地點一點頭,表弟大了,也知道要陪十三玩耍。
小表弟從來老成,從小就老氣橫秋樣,讓大帥放心,不會引著十三玩出格的。大帥哪裏想得到,房中一對嫂嫂和小叔子,你一聲我一聲的玩歎氣,為著眼紅別人的私房錢。
而這個時候,遊夫人行走在崎嶇山路中,她生得花癡相,人也很花癡,才會中蕭護這一片衣角也不給沾就魂魄全攝走的圈套。
不過為人辦事,卻是極認真的。
隨身隻帶一個健壯家人,主仆從京中出來後,是連天加夜的趕路,怕在約定會合的時間裏趕不到,文昌王的士兵不敢近京都。
先帝自寵信江寧郡王妃後,政事一下子由原來的還算清明變成昏庸。心不在朝政上,也不願意年年招郡王們進京,問他們封地上民生大計,後來就發展成郡王們全都不來。
文昌王因此幾年沒來朝,到底路不熟悉。
在她們身後,幾匹馬跟得很緊。他們不是在能看到遊夫人的視線之內,而是對著路上馬蹄印子看看,就輕易的能跟上。
遊夫人能看到山凹中有大隊人馬時,後麵的人早由地上印跡看出來。為首的一個人停下來,吩咐身後的人:“去告訴梁將軍,我們找到他們!”輕輕擺一擺手,兩個人迴馬去告訴梁為。餘下的幾個人輕輕拔出刀劍,分散開來圍上去。
見山中,營地依山而起,一部分在穀中,一部分在半山上,他們也就能看得遠。沒有打旗幟,不過見到一路追蹤的遊夫人主仆遞上什麽,就有人帶他們進營後,就可以確定這是吩咐下來要找的人。
文昌王正在大帳中聽自己的將軍們說話:“依山傍水而紮營,可不是我們這個紮法。郡王,我們後麵是山,山路時常會多出小路來,要有人從後麵夾擊我們,他們是居高臨下,我們反腹背受敵。再說前麵,這是在山穀中,前麵再有人,更加他在高處我們被動。這是我們不敢紮在明顯地方,也不沒有辦法。隻是不能久呆,京中再不來人,我們就要換換地方才是道理!”
近三十歲的文昌王生得一表人才,翩翩美風姿。
他也在想這件事,靜靜道:“再等兩天。要有人知道我們在這裏,來一支人馬我們就很是不妙。可是我們一路上分散開來行軍,並沒有驚動任何人才對。”
帳篷外麵就有人先來迴話:“京中來人到了。”
文昌王大喜:“快快請她進來。”
來的是個女人,長公主在信中已經說過:“秋高正是登山時,女眷們遊玩與你會合,不會引人注意。”
哪裏知道蕭大帥最近變了性子,頻頻地約夫人們秋遊呢。
長公主計劃小有打亂,卻因早安排的是遊夫人,還隻能讓她前往。而遊夫人在路上時,還想到蕭帥隻怕又和人遊玩去了
她進帳篷見過文昌王,把長公主的意思一一轉告。
而這個時候,梁為帶著黑壓壓的人馬,無聲無息地過來。
蕭家老帥為兒子媳婦進京平安,派出四支私兵人數計一萬人出去。蕭護不想讓自己的兵馬出動,以免驚動京裏的人。就把私兵盡數給了梁為,讓他全殲文昌王!
山風鼓蕩,如烈烈風聲。
蕭護對於長公主意圖暗殺自己心愛的妻子,和還沒有出世的孩子大為憤怒,毅然決然地要和文昌王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題外話------
兩萬更求月票了。
求月票……。
☆、第四十七章,熱鬧
文昌王在帳篷裏侃侃而談,意態間飽滿而不能再自己把持,似已穩穩在京都。他召來隨行的將軍們,滿麵春風,又痛心疾首。
春風滿麵,和痛心疾首,是兩種相反的情緒。
虧得郡王好手段,竟然把能把這兩種情緒同時表現在麵上。他眸中有隱痛,麵上卻神采飛揚!痛心,是為先帝:“我等離京都遠,等到知道事情。路,已讓張寶成封住!他瘋狂的隻要和蕭護報仇,我等自然不會上前。再弄明事情,張寶成勢已大,各家郡王都自劃地盤。保住自己已不容易,來京都就一推再推。”
這就是各家郡王一直就有的小算盤。
為保住自己,就一推再推的不來。
而文昌王想自己這一年來,接到大成長公主邀請入京的信後,文昌王敏銳地指出蕭護是個擋道的人。在長公主對蕭護的疑心不解中,文昌王也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等待長公主布局,和文昌王也作準備的這不到一年裏,文昌王一直對周邊郡王示弱。他們偶然奪個城池什麽的,也裝無力攻打。
他一直知道,一直明了,先帝不在,長公主專權,一定會選中自己。大成長公主是個對皇室忠誠的女人,她不會忘記當年的一件事。
那是壽昌郡主還沒有出生,文昌王還很小。有一年隨父王入京中,先帝賞宴百官賞梅,讓人采梅枝來猜單雙與群臣喝酒。
見文昌王小小孩童,穿一件紫羅袍十分俊秀,就命他采梅枝在手中給群臣來猜。有官員們猜到雙時,文昌王就數,邊對邊對皇帝看。見先帝有意讓哪一個官員們多飲酒,就算他猜中單與雙,也掐去一朵,由單而變成雙,或由雙又變成單。
先帝見他機敏討好,比皇子們都伶俐,就很喜歡他。賜他坐身邊,和文昌王逗樂子,看著他手中梅枝子由多變少,越來越少。
一朵沒有時,先帝微樂:“朕猜雙數,你還怎麽辦?”文昌王跪下來,朗朗迴話:“聖上是萬物之主,萬民萬物皆歸聖上所有。以臣來看,聖上猜出了,請聖上飲酒。”先帝笑指光禿禿的梅枝子:“這哪裏還有一朵花,怎麽叫朕猜中?”
“聖上恩澤如雨露,灑向人間皆是花。”小小的文昌王,當時是文昌王世子,手指外麵梅林笑道:“如聖上不信,請讓人外麵梅花,定然是雙數的。”
當時外麵梅林一片,又有落花無數。
先帝就開懷大笑了:“這可怎生去數,隻怕今天數不完,明天又開些出來。”就誇文昌王世子聰明,說話又有梅花五福之氣:“是諸王世子中最有福氣的一個。”
文昌王記在心中,大成長公主也記在心中。長公主是個女人,也因弄權受到蕭夫人慧娘旁敲側擊:“咱們隻是女人罷了。”長公主當時是嗤之以鼻,本宮難道不知道自己是個女人,本宮一直記得先帝的眼光。
頻頻致信文昌王,就是有這個小典故。
古時皇帝是天之子,人之尊!說出話來叫金口玉言。文昌王世子因此更得當時老王喜愛,世子之位一直不變。後來長大,也不見自己有什麽出色地方,說有梅花五福之氣,自己早就是王世子。
又見韓憲郡王即位,好武能兵。又見臨安郡王孫瑉即位,都說他聰明在諸王之上,先帝也因此對孫瑉大為防備。防備原因之二,是又因孫瑉有血緣親的舅父是寧江侯,太後的親兄弟。而先帝,是張太妃姐姐所生,卻不是太後親生。
文昌王覺得自己的福氣不過到此時,兵亂了!
不要說他熱血沸騰,不要說他心懷大誌了,不要說他……換成任何一個人在先帝西去,京中無人是主,而自己有皇家血脈時,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的。
在帳篷裏的文昌王,用一瞬間的心思把舊事想完,再滿麵微笑對將軍們道:“長公主一直相邀,愧我等來晚了。”大家都笑上一笑,都笑出進京都擁戴郡王登基的意思。文昌王開始分派兵馬,分兵四路,兩路去西山,兩路去京中。到京門下,再分四路,由四個城門進門,這樣不會驚動別人。
這個別人,當然大帥蕭護是首屈一指。
其次,還有寧江侯張閣老等人。
凡不是長公主的人,就不是文昌王的人。還沒有進京的文昌王,先把自己和大成長公主牢牢捆在一處。
梁為已讓四麵的人占據製高點,衡量過那在半山上的營地。讓人從後山上抄過去怕時間來不及,隻能等待:“看他們拔營怎麽走?”
很快一堆人走出帳篷,開始拔營。這一拔營,梁為傻了眼,居然是四路?他的副手是個急性子:“將軍,不能放跑一個。”梁為瞪他一眼:“你小子急什麽急!他要是去西山,那裏有兩座大營等他們。他要是去京裏,四個城門上全是自己人。他要是跑了,你小子才應該擔心!”
副手和他熟悉,公開表示不服氣:“去西山,那京都總指揮使田品正在那裏,萬一他發現來的是郡王,他還舍得放箭嗎?放他們到城門,不是京裏的人全知道了。大帥要的,就是神不知鬼不覺的解決他們!”
梁為沒好氣罵:“我知道,我這不是正想著怎麽一個不放走嗎?你吵什麽,讓我安靜!”副手骨嘟著嘴不敢再說。梁為眯起眼,見山下一路已經先走,打的還是沒有旗幟。
梁為明白了:“他們還不敢亮旗幟呀?”
“當然不敢亮,怕大帥圍剿他們唄!”副手又沒有忍住話。梁為壞壞的笑了:“你來看,我們隻有一萬多人,西山大營裏,卻有幾倍的人。而西山我們大營裏,又有五萬人。看他們的人數,兩萬是有的。怎麽樣,他們不敢報名號,我們來個甕中捉鱉?”
副手愣住:“一萬人包兩萬人,怎麽捉?”
梁為胸有成竹,先讓兩個親兵:“去西山告訴伍山石將軍,他們不打旗幟,就是無名之兵,我把人攆去,讓他幫一把子忙,全數殺了,一個不留!最後,攆幾個給田將軍殺!”
田品正要是聽到,一準和梁為拚命,這殺郡王的事,就歸我嗎?
“這就輕鬆得多。我們分兩路,一路先小路到城門外五十裏候著,不讓一個人進京門。餘下的,盡情的殺吧。真的跑幾個去城門上,也是死的命!”梁為說完,見副手瞪大眼睛,對他瞪瞪眼:“你有意見?迴去再說!”
踹他一腳:“給我喊人來,我要分派兵馬!”當下一萬多人分成兩隊,一隊五千人先趕去京外。餘下的人,一直等到他們全拔營而行,正在下山路時,又分成兩隊,一隊在山下,一隊在山上,包抄而下。
文昌王要往京中去,必然得從山穀中上來,再下山。
有人隻許報恩,不許還怨嗎?蕭大帥還年青著呢。雖居高位,胸懷還不足夠寬廣。蕭護要是再老成,就不會拿夫人們一起開涮,會就文昌王的事直接對大成長公主開刀。拿夫人們開涮,是蕭護還想私下裏解決事情。不想長公主自己不想要留臉麵,東門北門全在手中,還想拿下田品正和房安國,又有暗殺慧娘的事,蕭護這才惱了。
長公主刀兵上來,蕭護就雷霆以還,一舉拿下長公主的親信官員,不惜和長公主翻臉。當然長公主要是不急著跑來,還是藏在幕後和蕭護詭計來詭計去,也不至於這麽快兩個人把臉翻掉。
周妃開解半天,什麽你好好的守節,十一生的孩子多,再者別的妯娌們孩子多,過繼一個給你,你日子就熱鬧了。伍家的兄弟們,也是這樣打算的。不衝著十六公主,衝著伍長河也得有個香煙後代。
十六公主讓勸了半天,才把自盡原因說出來。她不是為伍家兄弟們成親,羨慕他們會有一對人才自盡。是為著十五公主定下親事,蕭帥竟然毫不過問。
蕭護也沒有為公主定親事的癮,十一公主和十六公主的親事,全是她們自己找上來的。十六公主哭腫了眼睛:“長公主對我說,說我們對於把親事許給蕭家不滿意,當著人暈的暈哭的哭,蕭帥以後會和我們過不去。我想她說得對,就願意和長公主親近。不想,她騙了我,十五妹當時也不願意和蕭家成親事,也哭過,不是現在由著宮中選親事……”
她翻身而起,從床前走到伍長河的靈位前,手指靈位聲聲泣淚:“我好恨呐,落得天天對著這個……”
她青春少年,卻一身犒素,容顏常憂愁展不開。周妃看著也哭了,居然說出來幾句很有道理的話:“我的公主,別說你們還是孩子,與他們糾結不起。你就看看朝中的大臣,以前先帝在時還誇過的那些人,有哪一個如今敢出頭露麵,還逞強?這不是你們能惹得的起呀。”
十六公主對著她也恨上了,掩麵哭道:“十一姐出嫁以後,都說她嫁得不好。可如今看看,還能和娘娘你常常廝守。我想母妃,母妃卻不能來看我……我也想呀……”周妃知道她有相托自己接過母妃的意思,卻不敢答應。周妃哭道:“女兒全是母妃的心頭肉,你如今守孝,自己又不保重,你看你房中,一絲兒生氣也無,把你母妃接出來讓她傷心嗎?”
在這裏就想到自己女兒十一公主的孝順,周妃再哭道:“我不出來看看,也不知道十一的日子是什麽樣子。就這十一才肯告訴我,說她剛成親時怎麽也過不下去,可她迴宮見到我,還是隻說好的。我的公主,這一點兒上,你可不如十一了。”
把十六公主狠勸一迴,周妃迴房裏來,十一公主不在。今天新人第二天,伍思德年紀在兄弟們中最長,十一公主這長嫂得去蕭府受禮。周妃是陳家舅母問好住處,要讓孫子套車來接去家裏吃酒,才留在家中不去蕭府。
房中無人,周妃娘娘狠狠哭了一頓。她怕宮女們不可靠,一個不帶出來,也可憐她在宮中這麽多年,沒有什麽可靠的人。有一個白頭宮女,又才逝去,就無人勸她。
直到快中午,怕麵有淚痕去做客,主人家要問,才自己弄水淨麵,把自己收拾幹淨重勻脂粉。潑水時,對著院子裏一叢野生茂盛的菊花看看,周妃歎氣道:“就是守節,伍家卻是不拘小節的一群將軍。就是那常和十一拌嘴的翠姑,也是個粗爽性子。你若有心,照管照管這府中花草不好嗎?對著花草生機盎然,心裏也自爽快許多,日子也就好過了。”
在房裏隻是哭自己命運不濟,已經嫁過來在守節,再哭難道日子好過?
周妃娘娘自己淨麵,府中還有士兵,讓他們燒水就燒水,倒覺得自在的很。門外停下車,陳家舅母的孫子如約來接。周妃上了車,幾個士兵們跟上護衛,又覺得這氣派倒也不錯。這些人不是像宮中大太監什麽的,是管自己的,他們全侍候著自己。又在街上看鬧市,見一個店鋪好,想下午迴來給十一和十六公主買些東西,周妃娘娘心情就更好起來。
蕭府裏,一對一對新人來行禮,蕭老夫人和四姑太太都有賞賜。大帥和蕭夫人也單獨賞下東西。府中擺過酒宴,讓夫妻們成雙成對坐著,長輩們都說好。到下午,打發他們各自迴自己家,隻有餘明亮和廖明堂是在蕭府中住下來。
小表妹太過得意,一不小心把五萬兩銀子炫耀出來,弄出來一堆的酸醋。慧娘中午隻陪著一時,蕭老夫人說酒氣薰到她,讓她早迴房自己用飯。
房中才用過飯,正要休息時,來了搖搖擺擺的小表弟。小表弟一進來,那麵色就不佳。小臉兒黑著,對著表嫂行禮:“我來看表嫂,卻不喜歡。”
慧娘還有心逗他:“表弟,你不喜歡表嫂,你侄兒可不喜歡呢?”小表弟就對表嫂肚子上飛快掃一眼,年紀太小不能算無禮,再小臉兒戚戚狀:“怎麽不給我五萬兩銀子呢?”
慧娘大樂,再把自己浸在醋裏的心思也露出一些來,麵色也沮喪狀:“是呀,怎麽不給你呢?”怕小表弟人小,不防備對著小表妹學出話來,慧娘還不敢說表嫂也想要。
小表弟以手支肘,小大人似的幽幽歎一口氣:“唉……”
“唉……”當表嫂的和他對著歎氣,黑眼珠子裏全是笑意。
表嫂還壞壞的熱心出主意:“去你表哥要?”
“要過了,表哥罵我男孩子,讓我長大了自己掙。”小表親傷心:“我怎麽不是女孩子呢?”當表嫂的快笑翻掉,一直忍著,又出主意:“你還不大,還可以學女孩子。”小表弟眼睛一亮,他也有一雙漂亮有神的眼睛:“要是我對著表哥哭?”
當表嫂的為他盤算:“應該不會打你?”
“要是打我,我就打著滾兒的哭,”小表弟有了得色:“小姐姐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哭。”慧娘笑個不停,還要打聽:“是為著什麽?”
這要東西的習慣是這樣養出來的。
小表弟搖頭:“是表哥說去軍中長呆,不能一年迴來一次那一迴。小姐姐抱著表哥大腿哭,哭到表哥塞給她許多的銀子,她還不依,在地上打滾兒的哭。”
表嫂溜圓了眼,難怪夫君最喜歡小表妹,原來是這樣一個小馬屁精。當表嫂的噘起嘴兒,還說自己是跟屁蟲,分明小表妹才是。
想到小表妹十三歲,小表弟又小上幾歲,當表嫂的狐疑:“你比月兒小,你是怎麽知道的?”小表弟豎起小手指在唇上:“別告訴別人,是我聽說來的。”
表嫂眼睛亮晶晶,悄聲問:“你是想要錢,巴巴兒的打聽出來的吧。”小表弟眨眨眼睛,給表嫂一個從沒有過的甜甜的笑容。表嫂受寵若驚,對小表弟也討好的迴以一笑。
小丫頭們不時看著房中要什麽不要,每一迴看,就見到房中小公子唉聲歎氣:“唉……”五萬兩銀子。
而夫人則迴他一聲:“唉,”麵有笑容。慧娘也在心裏同樣的想,五萬兩銀子。
唉來唉去,大帥讓人迴房送東西。是一個烏木匣子,裏麵一把子南珠給慧娘收著。送的人是蕭守,什麽也看不明白,迴書房告訴大帥:“小公子在陪夫人坐地。”蕭護滿意地點一點頭,表弟大了,也知道要陪十三玩耍。
小表弟從來老成,從小就老氣橫秋樣,讓大帥放心,不會引著十三玩出格的。大帥哪裏想得到,房中一對嫂嫂和小叔子,你一聲我一聲的玩歎氣,為著眼紅別人的私房錢。
而這個時候,遊夫人行走在崎嶇山路中,她生得花癡相,人也很花癡,才會中蕭護這一片衣角也不給沾就魂魄全攝走的圈套。
不過為人辦事,卻是極認真的。
隨身隻帶一個健壯家人,主仆從京中出來後,是連天加夜的趕路,怕在約定會合的時間裏趕不到,文昌王的士兵不敢近京都。
先帝自寵信江寧郡王妃後,政事一下子由原來的還算清明變成昏庸。心不在朝政上,也不願意年年招郡王們進京,問他們封地上民生大計,後來就發展成郡王們全都不來。
文昌王因此幾年沒來朝,到底路不熟悉。
在她們身後,幾匹馬跟得很緊。他們不是在能看到遊夫人的視線之內,而是對著路上馬蹄印子看看,就輕易的能跟上。
遊夫人能看到山凹中有大隊人馬時,後麵的人早由地上印跡看出來。為首的一個人停下來,吩咐身後的人:“去告訴梁將軍,我們找到他們!”輕輕擺一擺手,兩個人迴馬去告訴梁為。餘下的幾個人輕輕拔出刀劍,分散開來圍上去。
見山中,營地依山而起,一部分在穀中,一部分在半山上,他們也就能看得遠。沒有打旗幟,不過見到一路追蹤的遊夫人主仆遞上什麽,就有人帶他們進營後,就可以確定這是吩咐下來要找的人。
文昌王正在大帳中聽自己的將軍們說話:“依山傍水而紮營,可不是我們這個紮法。郡王,我們後麵是山,山路時常會多出小路來,要有人從後麵夾擊我們,他們是居高臨下,我們反腹背受敵。再說前麵,這是在山穀中,前麵再有人,更加他在高處我們被動。這是我們不敢紮在明顯地方,也不沒有辦法。隻是不能久呆,京中再不來人,我們就要換換地方才是道理!”
近三十歲的文昌王生得一表人才,翩翩美風姿。
他也在想這件事,靜靜道:“再等兩天。要有人知道我們在這裏,來一支人馬我們就很是不妙。可是我們一路上分散開來行軍,並沒有驚動任何人才對。”
帳篷外麵就有人先來迴話:“京中來人到了。”
文昌王大喜:“快快請她進來。”
來的是個女人,長公主在信中已經說過:“秋高正是登山時,女眷們遊玩與你會合,不會引人注意。”
哪裏知道蕭大帥最近變了性子,頻頻地約夫人們秋遊呢。
長公主計劃小有打亂,卻因早安排的是遊夫人,還隻能讓她前往。而遊夫人在路上時,還想到蕭帥隻怕又和人遊玩去了
她進帳篷見過文昌王,把長公主的意思一一轉告。
而這個時候,梁為帶著黑壓壓的人馬,無聲無息地過來。
蕭家老帥為兒子媳婦進京平安,派出四支私兵人數計一萬人出去。蕭護不想讓自己的兵馬出動,以免驚動京裏的人。就把私兵盡數給了梁為,讓他全殲文昌王!
山風鼓蕩,如烈烈風聲。
蕭護對於長公主意圖暗殺自己心愛的妻子,和還沒有出世的孩子大為憤怒,毅然決然地要和文昌王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題外話------
兩萬更求月票了。
求月票……。
☆、第四十七章,熱鬧
文昌王在帳篷裏侃侃而談,意態間飽滿而不能再自己把持,似已穩穩在京都。他召來隨行的將軍們,滿麵春風,又痛心疾首。
春風滿麵,和痛心疾首,是兩種相反的情緒。
虧得郡王好手段,竟然把能把這兩種情緒同時表現在麵上。他眸中有隱痛,麵上卻神采飛揚!痛心,是為先帝:“我等離京都遠,等到知道事情。路,已讓張寶成封住!他瘋狂的隻要和蕭護報仇,我等自然不會上前。再弄明事情,張寶成勢已大,各家郡王都自劃地盤。保住自己已不容易,來京都就一推再推。”
這就是各家郡王一直就有的小算盤。
為保住自己,就一推再推的不來。
而文昌王想自己這一年來,接到大成長公主邀請入京的信後,文昌王敏銳地指出蕭護是個擋道的人。在長公主對蕭護的疑心不解中,文昌王也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等待長公主布局,和文昌王也作準備的這不到一年裏,文昌王一直對周邊郡王示弱。他們偶然奪個城池什麽的,也裝無力攻打。
他一直知道,一直明了,先帝不在,長公主專權,一定會選中自己。大成長公主是個對皇室忠誠的女人,她不會忘記當年的一件事。
那是壽昌郡主還沒有出生,文昌王還很小。有一年隨父王入京中,先帝賞宴百官賞梅,讓人采梅枝來猜單雙與群臣喝酒。
見文昌王小小孩童,穿一件紫羅袍十分俊秀,就命他采梅枝在手中給群臣來猜。有官員們猜到雙時,文昌王就數,邊對邊對皇帝看。見先帝有意讓哪一個官員們多飲酒,就算他猜中單與雙,也掐去一朵,由單而變成雙,或由雙又變成單。
先帝見他機敏討好,比皇子們都伶俐,就很喜歡他。賜他坐身邊,和文昌王逗樂子,看著他手中梅枝子由多變少,越來越少。
一朵沒有時,先帝微樂:“朕猜雙數,你還怎麽辦?”文昌王跪下來,朗朗迴話:“聖上是萬物之主,萬民萬物皆歸聖上所有。以臣來看,聖上猜出了,請聖上飲酒。”先帝笑指光禿禿的梅枝子:“這哪裏還有一朵花,怎麽叫朕猜中?”
“聖上恩澤如雨露,灑向人間皆是花。”小小的文昌王,當時是文昌王世子,手指外麵梅林笑道:“如聖上不信,請讓人外麵梅花,定然是雙數的。”
當時外麵梅林一片,又有落花無數。
先帝就開懷大笑了:“這可怎生去數,隻怕今天數不完,明天又開些出來。”就誇文昌王世子聰明,說話又有梅花五福之氣:“是諸王世子中最有福氣的一個。”
文昌王記在心中,大成長公主也記在心中。長公主是個女人,也因弄權受到蕭夫人慧娘旁敲側擊:“咱們隻是女人罷了。”長公主當時是嗤之以鼻,本宮難道不知道自己是個女人,本宮一直記得先帝的眼光。
頻頻致信文昌王,就是有這個小典故。
古時皇帝是天之子,人之尊!說出話來叫金口玉言。文昌王世子因此更得當時老王喜愛,世子之位一直不變。後來長大,也不見自己有什麽出色地方,說有梅花五福之氣,自己早就是王世子。
又見韓憲郡王即位,好武能兵。又見臨安郡王孫瑉即位,都說他聰明在諸王之上,先帝也因此對孫瑉大為防備。防備原因之二,是又因孫瑉有血緣親的舅父是寧江侯,太後的親兄弟。而先帝,是張太妃姐姐所生,卻不是太後親生。
文昌王覺得自己的福氣不過到此時,兵亂了!
不要說他熱血沸騰,不要說他心懷大誌了,不要說他……換成任何一個人在先帝西去,京中無人是主,而自己有皇家血脈時,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的。
在帳篷裏的文昌王,用一瞬間的心思把舊事想完,再滿麵微笑對將軍們道:“長公主一直相邀,愧我等來晚了。”大家都笑上一笑,都笑出進京都擁戴郡王登基的意思。文昌王開始分派兵馬,分兵四路,兩路去西山,兩路去京中。到京門下,再分四路,由四個城門進門,這樣不會驚動別人。
這個別人,當然大帥蕭護是首屈一指。
其次,還有寧江侯張閣老等人。
凡不是長公主的人,就不是文昌王的人。還沒有進京的文昌王,先把自己和大成長公主牢牢捆在一處。
梁為已讓四麵的人占據製高點,衡量過那在半山上的營地。讓人從後山上抄過去怕時間來不及,隻能等待:“看他們拔營怎麽走?”
很快一堆人走出帳篷,開始拔營。這一拔營,梁為傻了眼,居然是四路?他的副手是個急性子:“將軍,不能放跑一個。”梁為瞪他一眼:“你小子急什麽急!他要是去西山,那裏有兩座大營等他們。他要是去京裏,四個城門上全是自己人。他要是跑了,你小子才應該擔心!”
副手和他熟悉,公開表示不服氣:“去西山,那京都總指揮使田品正在那裏,萬一他發現來的是郡王,他還舍得放箭嗎?放他們到城門,不是京裏的人全知道了。大帥要的,就是神不知鬼不覺的解決他們!”
梁為沒好氣罵:“我知道,我這不是正想著怎麽一個不放走嗎?你吵什麽,讓我安靜!”副手骨嘟著嘴不敢再說。梁為眯起眼,見山下一路已經先走,打的還是沒有旗幟。
梁為明白了:“他們還不敢亮旗幟呀?”
“當然不敢亮,怕大帥圍剿他們唄!”副手又沒有忍住話。梁為壞壞的笑了:“你來看,我們隻有一萬多人,西山大營裏,卻有幾倍的人。而西山我們大營裏,又有五萬人。看他們的人數,兩萬是有的。怎麽樣,他們不敢報名號,我們來個甕中捉鱉?”
副手愣住:“一萬人包兩萬人,怎麽捉?”
梁為胸有成竹,先讓兩個親兵:“去西山告訴伍山石將軍,他們不打旗幟,就是無名之兵,我把人攆去,讓他幫一把子忙,全數殺了,一個不留!最後,攆幾個給田將軍殺!”
田品正要是聽到,一準和梁為拚命,這殺郡王的事,就歸我嗎?
“這就輕鬆得多。我們分兩路,一路先小路到城門外五十裏候著,不讓一個人進京門。餘下的,盡情的殺吧。真的跑幾個去城門上,也是死的命!”梁為說完,見副手瞪大眼睛,對他瞪瞪眼:“你有意見?迴去再說!”
踹他一腳:“給我喊人來,我要分派兵馬!”當下一萬多人分成兩隊,一隊五千人先趕去京外。餘下的人,一直等到他們全拔營而行,正在下山路時,又分成兩隊,一隊在山下,一隊在山上,包抄而下。
文昌王要往京中去,必然得從山穀中上來,再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