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節
嫡結良緣(穿越之錦繡良緣) 作者:莫風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在書架上瀏覽了幾遍也沒有尋到,便又到書桌上翻了翻,忽地一本書掉在了地上,她認出是太爺常捧在手裏的《諸雜談》,她笑著撿起來,方起了腰就聽見啪嗒一聲,有什麽東西自書中滑了出來。
是一支銀燒藍的蝴蝶簪!
楊氏撿了起來捏在手裏看了看,心中微有狐疑,太爺從來不藏女之物,更不可能將這些放在書房,這裏怎麽會有支發簪?而且簪的質量平平並無特別之處,到不像是府裏頭妾室和丫頭用的東西。
楊氏左右打量了一眼,除了這支簪外,書房裏也沒有多添置什麽東西……
難道是哪個丫頭無意間進來打掃丟在這裏的?
她滿心疑惑,想了想還是將簪別進了書頁中,原樣放好,又找了一刻終於尋著了那本東哥要用的辭令迴了內院。
晚上趙均瑞迴來,與王喬吩咐道:“俊逸要去宣同,你陪他一起去吧,你跟著我也許多年,也該讓你出去曆練一番,此去若是順利你便留在秦大同麾下聽他差遣吧。”
“爺!”王喬跪了下來,“屬下……”他話沒說完,趙均瑞就擺擺手道,“男兒誌在疆場,等你有能力了,再迴來幫我不遲。”
王喬自然不能再說什麽,垂頭應是。
趙均瑞隨手抽了書翻了起來,剛翻開他臉色便微微一變,問道:“今天誰來過書房?”
“太妃娘娘來找一本辭令。”王喬如實說著,“待了一刻鍾就走了。”
趙均瑞翻開書頁,簪夾著的書頁被換了地方,顯然是被人動過的,他拿了簪在手裏把玩,又拿了帕出來輕輕擦拭,微微歎了口氣,和王喬道:“今年清明節時給均鬆燒點紙錢,當年他死的太快,都來不及說道別。”
“是。”王喬抱拳應是,小心問道,“那鎮南王去世的消息可要傳出去?”
趙均瑞擺擺手,漫不經心的道:“不用。”頭頂上有把劍,有時也不是壞事。
王喬應是而去。
趙鈞逸抬起手將簪捏在手裏,銀燒藍的蝴蝶在溫暖的燈光下,栩栩如生仿若展翅翩翩起舞的蝴蝶。
他輕歎一聲,握緊了簪在手心裏。
滿月那天二夫人按著習俗送來了順哥兒衣裳鞋襪帽襪等一應的東西,家裏的人聚在一起吃了個飯。
“醫館我已經安排打點好了,我想就這個月底去宣同。”蘇容君抱著順哥兒,抓著他的小手喜愛的不得了,“那邊正在打戰,我去說不定還能幫上一些。”
蓉卿皺眉問道:“母親和四哥還有五哥那邊,你說過了?”蘇容君搖搖頭,“四哥那邊我不想說,他若是知道了定然不會同意,至於母親那邊……”她頓了頓看著蓉卿,“想請你幫我勸勸。”
“我也不放心你去。”蓉卿無奈的道,“你也知道那邊正打戰,刀劍無眼的,你一個女在戰場多有不便,再說,軍中又都是男,將來於你的名聲而言也不是好事。”
“我沒想過那些。”蘇容君搖搖頭,“隻想剩下的時間能活的恣意些罷,至於旁的事情我都不想了。”
蓉卿歎了口氣,道:“那你準備帶著誰去,玄月和圓月也都定了親事,你這會兒身邊能用的人實在是不多。”蘇容君聽著麵頰微紅,頓了頓道,“二哥手下有兩個武藝不錯的孩,一個十一,一個十二,二哥說先給我用著,讓我帶去。”
“那成。”蓉卿頷首道,“我去和母親說吧,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蘇容君笑了起來,點了點頭。
待二夫人過來和她道別,蓉卿把蘇容君的事告訴她,二夫人擰了眉頭迴頭去看她,微微頷首道:“我知道了。”就辭了蓉卿帶著蘇容君迴了侯府。
“怎麽了?”齊宵進來,見蓉卿心思重重的,蓉卿就把蘇容君的打算說了一遍,齊宵就道,“誠王半個月前去的宣同。”
蓉卿聽著一愣,問道:“誠王爺也去了?”
齊宵點了點頭,蓉卿忍不住歎了兩口氣,趙鈞逸又跑了,這會兒單氏豈不是又是空落落的一個人了,他們這夫妻倆,可真是……
到了二月底,蘇容君還是啟程去宣同,蓉卿抱著順哥兒去送她,岑姨娘哭成淚人一樣,蘇容君托付她:“我姨娘是老實人,她和二夫人相處的也好,我不擔心別的事,隻怕她一個人念著我和五哥心裏難受,你得空迴去和她說說話可好。”
蓉卿頷首:“你不用擔心,還有平哥兒鬧騰著,你隻管照顧好自己,家裏的事不用掛心,早點迴來。”
“最遲年底我就迴來。”蘇容君朝著眾人揮手,帶著兩個侍衛,兩個丫頭上了路。
“走吧。”齊宵扶著蓉卿上馬車,蓉卿看著蘇容君的背影發了會兒呆,心裏空落落的擔心害怕,“嗯,迴去吧。”就要上車,就在這時一匹棗紅色的馬自他們身邊疾馳而過,上頭坐著一位少年烏發飛揚氣勢華貴,蓉卿脫口而道,“是蔡國公?”
“應該是。”齊宵微微頷首,蓉卿滿臉愕然,楊宗文這麽著急出城,難不成是為了追蘇容君?
她想的沒錯,楊宗文一路奔馳而出在城外追上蘇容君,攔了馬車停下,他道:“勞煩各位退下,我有話與你們七小姐說。”他不過才十二歲,身量還不算很高,瘦瘦的坐在馬上卻不顯得瘦小,睥睨而下尊貴儒雅。
眾人未動,蘇容君掀了車簾探頭出來,就瞧見楊宗文攔在前頭一臉的失落受傷的樣,她歎了口氣對眾人道:“你們先去休息一刻。”
大家這才散了,蘇容君並不打算下車,看著楊宗文頷首算作行了禮,問道:“國公爺攔著去路,可是有事?”
“你去哪裏?”楊宗文跨馬下來幾步走了過來,目光熱烈急切,“你為什麽沒有告訴我,什麽時候迴來?”
蘇容君皺了眉頭,想到那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話:“國公爺,您雖身份尊貴,可我若去哪裏也不用向您迴稟吧?”一頓又道,“往日照佛我感激不盡,我在這裏向您行禮道謝,往後若能若用得著我的地方,國公爺盡管開口。”
“你!”楊宗文微微一怔,還未開口,蘇容君就已經打斷他的話,“國公爺年紀尚幼,未來在朝堂前途不可估量。我不過是個小小的醫女,隻想活的輕鬆些別無他求。所以,無論我去哪裏做什麽,為的也隻想過的舒坦些,我亦如此,還請國公爺不要為難自己,祝您一切順遂,福泰安康。”
楊宗文驚訝的看著蘇容君,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他憑著心來這裏追她,卻沒有細想過她會說這番話,也沒有想過他要如何麵對。
“後悔有期,國公爺保重!”蘇容君點了點頭放了車簾,候在路邊趕車的就走過來,楊宗文呆呆的退在了一邊,看著馬車絕塵而去,直到消失在眼前。
她就這麽走了?還迴不迴來?
楊宗文撒腿就追了過去,可腿傷剛愈不過幾步他便疼的跌倒在路邊,馬車已像是畫卷上的淡濃墨汁,若隱若現的瞧不清了。
蓉卿想著楊宗文和蘇容君的事情,就拉著齊宵候在城門邊等,若是楊宗文因為蘇容君出了什麽事,那這事兒她可真是沒法向太妃娘娘交代。
好在半個時辰未到,楊宗文就騎著馬進了城,失魂落魄的沒了心神的樣,隨著馬的顛簸搖搖晃晃的離開。
“我們迴去吧。”蓉卿到不擔心楊宗文,他才半大的孩,懂得情愛也不過情竇初開,過了兩三年也就淡了,隻要不出事什麽都好說,齊宵頷首吩咐馬車往迴走“那邊我已寫了信過去,秦總兵和鼇立都會關照她的。雖說軍中都是粗人,但對大夫向來敬重,她在那邊倒也無妨。”
蓉卿低頭去看順哥兒,他像是很新奇馬車裏的東西,躺在她懷裏眼睛四處看,笑個不停,蓉卿失笑摸了摸他的小臉:“希望你七姨母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齊宵怕她一直抱著累,就將順哥兒接過來自己摟著,兒在他懷裏明顯不如在蓉卿懷裏乖,瞧著父親的臉不過一會兒就咧著小嘴一副要哭的架勢。
蓉卿大笑,打趣的和齊宵道:“你看你,平日兇巴巴的,現在他都不願讓你抱了。”
齊宵微囧將順哥兒還給蓉卿,一到蓉卿手裏順哥兒又咯咯的笑了起來,惹得蓉卿愛憐不已,齊宵看著眼饞隔著蓉卿將他們母摟在懷裏,蓉卿迴頭看他笑道:“昨兒翼哥兒來,他不高興讓翼哥兒抓著小手,對著他直吐泡泡呢。”
是一支銀燒藍的蝴蝶簪!
楊氏撿了起來捏在手裏看了看,心中微有狐疑,太爺從來不藏女之物,更不可能將這些放在書房,這裏怎麽會有支發簪?而且簪的質量平平並無特別之處,到不像是府裏頭妾室和丫頭用的東西。
楊氏左右打量了一眼,除了這支簪外,書房裏也沒有多添置什麽東西……
難道是哪個丫頭無意間進來打掃丟在這裏的?
她滿心疑惑,想了想還是將簪別進了書頁中,原樣放好,又找了一刻終於尋著了那本東哥要用的辭令迴了內院。
晚上趙均瑞迴來,與王喬吩咐道:“俊逸要去宣同,你陪他一起去吧,你跟著我也許多年,也該讓你出去曆練一番,此去若是順利你便留在秦大同麾下聽他差遣吧。”
“爺!”王喬跪了下來,“屬下……”他話沒說完,趙均瑞就擺擺手道,“男兒誌在疆場,等你有能力了,再迴來幫我不遲。”
王喬自然不能再說什麽,垂頭應是。
趙均瑞隨手抽了書翻了起來,剛翻開他臉色便微微一變,問道:“今天誰來過書房?”
“太妃娘娘來找一本辭令。”王喬如實說著,“待了一刻鍾就走了。”
趙均瑞翻開書頁,簪夾著的書頁被換了地方,顯然是被人動過的,他拿了簪在手裏把玩,又拿了帕出來輕輕擦拭,微微歎了口氣,和王喬道:“今年清明節時給均鬆燒點紙錢,當年他死的太快,都來不及說道別。”
“是。”王喬抱拳應是,小心問道,“那鎮南王去世的消息可要傳出去?”
趙均瑞擺擺手,漫不經心的道:“不用。”頭頂上有把劍,有時也不是壞事。
王喬應是而去。
趙鈞逸抬起手將簪捏在手裏,銀燒藍的蝴蝶在溫暖的燈光下,栩栩如生仿若展翅翩翩起舞的蝴蝶。
他輕歎一聲,握緊了簪在手心裏。
滿月那天二夫人按著習俗送來了順哥兒衣裳鞋襪帽襪等一應的東西,家裏的人聚在一起吃了個飯。
“醫館我已經安排打點好了,我想就這個月底去宣同。”蘇容君抱著順哥兒,抓著他的小手喜愛的不得了,“那邊正在打戰,我去說不定還能幫上一些。”
蓉卿皺眉問道:“母親和四哥還有五哥那邊,你說過了?”蘇容君搖搖頭,“四哥那邊我不想說,他若是知道了定然不會同意,至於母親那邊……”她頓了頓看著蓉卿,“想請你幫我勸勸。”
“我也不放心你去。”蓉卿無奈的道,“你也知道那邊正打戰,刀劍無眼的,你一個女在戰場多有不便,再說,軍中又都是男,將來於你的名聲而言也不是好事。”
“我沒想過那些。”蘇容君搖搖頭,“隻想剩下的時間能活的恣意些罷,至於旁的事情我都不想了。”
蓉卿歎了口氣,道:“那你準備帶著誰去,玄月和圓月也都定了親事,你這會兒身邊能用的人實在是不多。”蘇容君聽著麵頰微紅,頓了頓道,“二哥手下有兩個武藝不錯的孩,一個十一,一個十二,二哥說先給我用著,讓我帶去。”
“那成。”蓉卿頷首道,“我去和母親說吧,不過你要答應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蘇容君笑了起來,點了點頭。
待二夫人過來和她道別,蓉卿把蘇容君的事告訴她,二夫人擰了眉頭迴頭去看她,微微頷首道:“我知道了。”就辭了蓉卿帶著蘇容君迴了侯府。
“怎麽了?”齊宵進來,見蓉卿心思重重的,蓉卿就把蘇容君的打算說了一遍,齊宵就道,“誠王半個月前去的宣同。”
蓉卿聽著一愣,問道:“誠王爺也去了?”
齊宵點了點頭,蓉卿忍不住歎了兩口氣,趙鈞逸又跑了,這會兒單氏豈不是又是空落落的一個人了,他們這夫妻倆,可真是……
到了二月底,蘇容君還是啟程去宣同,蓉卿抱著順哥兒去送她,岑姨娘哭成淚人一樣,蘇容君托付她:“我姨娘是老實人,她和二夫人相處的也好,我不擔心別的事,隻怕她一個人念著我和五哥心裏難受,你得空迴去和她說說話可好。”
蓉卿頷首:“你不用擔心,還有平哥兒鬧騰著,你隻管照顧好自己,家裏的事不用掛心,早點迴來。”
“最遲年底我就迴來。”蘇容君朝著眾人揮手,帶著兩個侍衛,兩個丫頭上了路。
“走吧。”齊宵扶著蓉卿上馬車,蓉卿看著蘇容君的背影發了會兒呆,心裏空落落的擔心害怕,“嗯,迴去吧。”就要上車,就在這時一匹棗紅色的馬自他們身邊疾馳而過,上頭坐著一位少年烏發飛揚氣勢華貴,蓉卿脫口而道,“是蔡國公?”
“應該是。”齊宵微微頷首,蓉卿滿臉愕然,楊宗文這麽著急出城,難不成是為了追蘇容君?
她想的沒錯,楊宗文一路奔馳而出在城外追上蘇容君,攔了馬車停下,他道:“勞煩各位退下,我有話與你們七小姐說。”他不過才十二歲,身量還不算很高,瘦瘦的坐在馬上卻不顯得瘦小,睥睨而下尊貴儒雅。
眾人未動,蘇容君掀了車簾探頭出來,就瞧見楊宗文攔在前頭一臉的失落受傷的樣,她歎了口氣對眾人道:“你們先去休息一刻。”
大家這才散了,蘇容君並不打算下車,看著楊宗文頷首算作行了禮,問道:“國公爺攔著去路,可是有事?”
“你去哪裏?”楊宗文跨馬下來幾步走了過來,目光熱烈急切,“你為什麽沒有告訴我,什麽時候迴來?”
蘇容君皺了眉頭,想到那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話:“國公爺,您雖身份尊貴,可我若去哪裏也不用向您迴稟吧?”一頓又道,“往日照佛我感激不盡,我在這裏向您行禮道謝,往後若能若用得著我的地方,國公爺盡管開口。”
“你!”楊宗文微微一怔,還未開口,蘇容君就已經打斷他的話,“國公爺年紀尚幼,未來在朝堂前途不可估量。我不過是個小小的醫女,隻想活的輕鬆些別無他求。所以,無論我去哪裏做什麽,為的也隻想過的舒坦些,我亦如此,還請國公爺不要為難自己,祝您一切順遂,福泰安康。”
楊宗文驚訝的看著蘇容君,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他憑著心來這裏追她,卻沒有細想過她會說這番話,也沒有想過他要如何麵對。
“後悔有期,國公爺保重!”蘇容君點了點頭放了車簾,候在路邊趕車的就走過來,楊宗文呆呆的退在了一邊,看著馬車絕塵而去,直到消失在眼前。
她就這麽走了?還迴不迴來?
楊宗文撒腿就追了過去,可腿傷剛愈不過幾步他便疼的跌倒在路邊,馬車已像是畫卷上的淡濃墨汁,若隱若現的瞧不清了。
蓉卿想著楊宗文和蘇容君的事情,就拉著齊宵候在城門邊等,若是楊宗文因為蘇容君出了什麽事,那這事兒她可真是沒法向太妃娘娘交代。
好在半個時辰未到,楊宗文就騎著馬進了城,失魂落魄的沒了心神的樣,隨著馬的顛簸搖搖晃晃的離開。
“我們迴去吧。”蓉卿到不擔心楊宗文,他才半大的孩,懂得情愛也不過情竇初開,過了兩三年也就淡了,隻要不出事什麽都好說,齊宵頷首吩咐馬車往迴走“那邊我已寫了信過去,秦總兵和鼇立都會關照她的。雖說軍中都是粗人,但對大夫向來敬重,她在那邊倒也無妨。”
蓉卿低頭去看順哥兒,他像是很新奇馬車裏的東西,躺在她懷裏眼睛四處看,笑個不停,蓉卿失笑摸了摸他的小臉:“希望你七姨母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齊宵怕她一直抱著累,就將順哥兒接過來自己摟著,兒在他懷裏明顯不如在蓉卿懷裏乖,瞧著父親的臉不過一會兒就咧著小嘴一副要哭的架勢。
蓉卿大笑,打趣的和齊宵道:“你看你,平日兇巴巴的,現在他都不願讓你抱了。”
齊宵微囧將順哥兒還給蓉卿,一到蓉卿手裏順哥兒又咯咯的笑了起來,惹得蓉卿愛憐不已,齊宵看著眼饞隔著蓉卿將他們母摟在懷裏,蓉卿迴頭看他笑道:“昨兒翼哥兒來,他不高興讓翼哥兒抓著小手,對著他直吐泡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