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節
嫡結良緣(穿越之錦繡良緣) 作者:莫風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夫人笑著迴道:“還不知道,徐大人這幾日在外麵打點,若是順利大約開了年就能走,若是不順利隻怕要住些日子了。”說完歎了口氣,蓉卿笑著安慰她,“徐大人年年政績考核都得的優,述職的事自然不會有阻礙。”
徐夫人笑著點頭:“但願如此。”又說起二夫人來,“身體還好吧?”
“比以前好了許多,人也想開了,前段時間我迴門,她還提到您,說您是我恩人,若是再見定要請您去家裏坐坐。”蓉卿說著微頓,徐夫人就笑道,“……等過了年我就遞帖子去,就怕她沒有空。”
蓉卿笑著說怎麽會,徐夫人頓了頓看著蓉卿,又道:“原本是想去涼國公府上拜訪你的,可一想我們的身份……”她尷尬的笑笑,“就怕別人覺得我們是你的窮親戚,你又是剛成親,沒的給你添麻煩了,可心底裏想著難得進京一趟,知道你在怎麽著也要見一見,所以我就擺著長輩款了。”蓉卿的一品誥命,她讓蓉卿來拜訪她,確實是說不過去的。
“你本來就是我的長輩,我來拜見您是應當的。”蓉卿搖著頭,“家裏的叔伯相處的都很和睦,再說,徐大人官居高位便是有什麽想法,也不會把您當做窮親戚的。”
徐夫人輕笑,握著蓉卿的手感慨道:“還記得我走時你送我的樣子,小小的人坐在馬車裏,又沉穩又大氣,我當時心裏就想,將來不知哪個有福氣的能娶到你迴去……”一頓又道,“齊督都對你可好?”
“好。”蓉卿紅著臉點了點頭,問起徐慧瑩,“她還好嗎?有孩子了吧?”
提到徐慧瑩,徐夫人眼底裏都是笑意,頷首道:“兩年生了兩個小子,在婆家總算是站住了腳。”說著微頓,想到什麽,“說起來,在路上的時候,我們還碰見了個熟人。”
蓉卿微愣,問道:“也是永平府的嗎?是哪位夫人?”徐夫人就笑著道,“也不是哪位夫人,是你們家的六姑爺,像是上京來辦事的,我們上船的時候他也正好上船,同行了一段,他中間說有事辦就在聊城停了下來,說了過了年再上來。”
孔令宇?許久沒有聽到這個名字了,蓉卿笑著道:“明年開恩科,許是上京趕考的吧。”
徐夫人頷首:“說起來,在到鎮江的時候,我們差點遇到了江匪,幸好我們一行有好幾位大人,各人身邊又帶了家丁!”唏噓不已,“天子腳下真是沒有想到。”
“江匪?”蓉卿也沒有想到,錯愕的道,“在鎮江附近遇到的?京城到是沒有聽到有關的消息,您和徐大人沒事吧。”
徐夫人神色一怔,迴道:“在鎮江和附近,約莫十幾個人的樣子,瞧著手生刀下也不是窮兇極惡的,我看應該是剛出來沒有多久。”這麽多年她隨著徐大人天南地北的跑也是見識了很多,“京城沒有消息傳來,看來他們應該是隱蔽的。”
“真是沒有想到。”蓉卿就先想了華靜芝,“徐大人和另外幾位大人上報朝廷了嗎?”
徐夫人點頭:“報了,徐大人一到就托人寫了奏折遞呈了上去,想必這兩日就該有動靜。”她說著微頓又道,“那些人不管從什麽地方來的,總歸不是省心的,早點除掉的好,還不知多少人栽在了上頭。”
蓉卿心不在焉的點了點頭,在徐夫人家待到中午,兩人一起用了午飯,她告辭迴去:“……若有什麽事不方便的,您盡管開口,我們不是外人,您千萬不要和我客氣。”
“嗯。”徐夫人笑著道,“徐大人述職正在打點,若是走不通我再勞煩你。”這邊托了關係走門路,那邊若是再走動,難保不會得罪人,最後兩邊都不討好。
蓉卿也明白,笑著應了和徐夫人道別。
下午迴去,她讓明蘭給幾房陪房送了銀子過去,這一個多月兩個月她也沒有空安置他們,隻有等過了年再說了。
晚上齊宵迴來,蓉卿就急著把徐夫人說的話和他說了遍,齊宵臉色微沉卻並未顯露驚訝之色,蓉卿問道:“你早就知道了?”齊宵沒有說話,蓉卿又問道,“靜芝姐,是不是出了什麽事了?”
“你別亂想。”齊宵沉聲迴道,“那股江匪也不是善類,我派人去查,卻是連他們住在哪裏都不知道,也不常出來走動,所以不好下手。”一頓看著她安撫似的道,“靜芝表姐確實不在蘇州家中,她的四間鋪子掌櫃也換了,裏麵的人說的她九月中旬就出門了……如今不能確定她是不是在運河上出的事。”
蓉卿腿一軟坐在椅子上,心裏砰砰跳了起來,華靜芝九月份出門,現在失去了聯絡……蘇州那邊不但沒有找,反而將鋪子裏的掌櫃都換掉了,齊宵是擔心華靜芝出事並非是因為江匪,而是和他家人有關。
“華家不是生意做的很大嘛。”蓉卿揪著齊宵的衣袖道,“他們不該覬覦靜芝姐的幾間鋪子啊。”
齊宵皺著眉點頭道:“這也正是我猶豫的。你別著急,江匪那邊已經派人去追查,年後就會有個結果。”
蓉卿哪裏能放心下來,華靜芝若真的出了事,她一輩子都不安心。
第二卷:錦繡良緣135 素竹
過小年那日的宴席是唐氏負責籌辦,她來找蓉卿,笑著道:“……我雖在家中學過,也跟著二嬸學了幾日,可終究有些不敢拿主意。”她將手裏的菜單拿出來給蓉卿看,“弟妹幫我看看,合不合適。”
“我也不太懂這些。”蓉卿也並未謙虛,涼國公府畢竟這麽人,要準備的周到確實要費一番功夫的,“以前雖在娘家主持過中饋,前幾年在北平也是自己做主過日子,但與家中情況不同,我亦不敢亂給四嫂出主意。”
“你就是沒有經驗,也比我想的周到。”唐氏笑著指著菜單,“你先看看。”
蓉卿就硬著頭皮去看,裏裏外外是四桌,冷菜八樣,熱菜十六樣,羹湯四樣,糕點六樣……蓉卿一一看過笑道:“四嫂想的很周到!”確實做的很好,各人的口味都想到了。
“弟妹覺得沒有問題?”唐氏不太自信的樣子,蓉卿笑著點頭,“真的很好,考慮的周到,鹹淡酸辣,”
唐氏端著茶盅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她道:“我這些天跟著二嬸學中饋,會的也就罷了,不會的我也不好意思問……”她紅了臉,“就怕下人覺得我笨什麽也不懂,等我主持中饋就欺上瞞下的拿捏我。”
她心裏忐忑蓉卿能夠理解,就安慰道:“慢慢來,那些下人也不過是怕您新官上人她們會丟了差事,您隻要掌握好了度,讓她們心安,也就沒有那些事了。”唐氏神情一怔,一副求賜教的樣子,“那你說,這個度要怎麽掌握。”一頓又道,“二嬸給我的賬,我雖是沒說,可有幾筆確實有些問題,我一直猶豫不定,不知道怎麽處理。”
這個還真是不好弄,其實哪個掌權的不會貪點,若真要細查也不是不可,那就得做好撕破臉的準備,唐氏現在沒有這個能力和二夫人爭,也沒有必要,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賬理理清往後別算在自己頭上就成。
“下人的事,若您能有這把握,一次出手把那些不安分的鎮主,那您就用雷霆手段,該換的人就換了。若是沒有不如就暫時不要動,往後哪個管事用的不順手,您再一個一個的換,這樣既不傷根本,也比較有穩妥。”一頓又道,“至於賬麵,若非大的糊塗賬您就順手賣二嬸一個人情,若真是漏洞難補,那您就去找祖母,請她老人家出麵。”
其實蓉卿覺得齊老太君也有可能是知道的,前段時間他們成親的份子錢入庫時,齊老太君還查過帳。
隻是,水清則無魚,查透了也沒什麽意思。
“這樣啊。”唐氏若有所思,沉默的坐在那邊慢條斯理的喝著茶。
蓉卿也不催她,將菜單幫她收起來,腦海裏卻是在想昨晚和齊宵說的話,華靜芝到底出了什麽事,怎麽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沒了消息呢,還有她也並非一個人,和她一起消失的,還有她身邊一直跟著的四個丫頭!
難道真的被江匪綁了?那班人什麽來頭,幾個衙門搜查也找不到人。
不知道為什麽,她心裏很不安,總覺得有什麽事要發生。
“謝謝五弟妹。”唐氏仿佛想明白了,“被你這麽一點撥,我心裏通透多了。”她輕輕笑起來,“說起來,四爺得封世子也要多謝五弟和你,我一直想言謝,可又覺得我們之間說多了這些反而生分了,你和五弟的好,我和四爺心裏記得,永遠不會忘記!”
“說不生分,四嫂還是生分了。”蓉卿笑道,“隻要你和四哥好,我和五爺都高興,旁的話咱們就別說了。”
唐氏笑著點頭,說起別的事兒:“我到是想到個事情。”她說著一頓道,“聽說五弟在查鎮江江匪的事情,雖說鎮江近,可畢竟還有幾天的路程,五弟何不去問問連兄弟,他走漕運想必這方麵應該是認識些人的。”
一語點醒夢中人,蓉卿眼睛一亮,笑著道:“得虧您提醒,我還真是沒有想起來,晚上等五爺迴來,我就問問他可問過連二哥了。”
唐氏笑:“我也隻是胡亂說說罷了。”看了看時辰,“哎呀,時間過的這麽快,廚房那邊還等著我菜單,我先去忙了。”一頓又道,“洵嫂嫂說是明天迴來,還要安排馬車去接他們。”
齊洵和洵大奶奶去別院好幾日,說是明天迴來。
“我送您。”蓉卿笑著送唐氏出去,蕉娘進門來迴道,“張求貴幾家子都安頓好了,年貨也買了,幾房人湊在一起過年到也相安無事。”一頓問道,“等過年就分派了事做吧,實在不成放新府那邊去,您看呢。”
徐夫人笑著點頭:“但願如此。”又說起二夫人來,“身體還好吧?”
“比以前好了許多,人也想開了,前段時間我迴門,她還提到您,說您是我恩人,若是再見定要請您去家裏坐坐。”蓉卿說著微頓,徐夫人就笑道,“……等過了年我就遞帖子去,就怕她沒有空。”
蓉卿笑著說怎麽會,徐夫人頓了頓看著蓉卿,又道:“原本是想去涼國公府上拜訪你的,可一想我們的身份……”她尷尬的笑笑,“就怕別人覺得我們是你的窮親戚,你又是剛成親,沒的給你添麻煩了,可心底裏想著難得進京一趟,知道你在怎麽著也要見一見,所以我就擺著長輩款了。”蓉卿的一品誥命,她讓蓉卿來拜訪她,確實是說不過去的。
“你本來就是我的長輩,我來拜見您是應當的。”蓉卿搖著頭,“家裏的叔伯相處的都很和睦,再說,徐大人官居高位便是有什麽想法,也不會把您當做窮親戚的。”
徐夫人輕笑,握著蓉卿的手感慨道:“還記得我走時你送我的樣子,小小的人坐在馬車裏,又沉穩又大氣,我當時心裏就想,將來不知哪個有福氣的能娶到你迴去……”一頓又道,“齊督都對你可好?”
“好。”蓉卿紅著臉點了點頭,問起徐慧瑩,“她還好嗎?有孩子了吧?”
提到徐慧瑩,徐夫人眼底裏都是笑意,頷首道:“兩年生了兩個小子,在婆家總算是站住了腳。”說著微頓,想到什麽,“說起來,在路上的時候,我們還碰見了個熟人。”
蓉卿微愣,問道:“也是永平府的嗎?是哪位夫人?”徐夫人就笑著道,“也不是哪位夫人,是你們家的六姑爺,像是上京來辦事的,我們上船的時候他也正好上船,同行了一段,他中間說有事辦就在聊城停了下來,說了過了年再上來。”
孔令宇?許久沒有聽到這個名字了,蓉卿笑著道:“明年開恩科,許是上京趕考的吧。”
徐夫人頷首:“說起來,在到鎮江的時候,我們差點遇到了江匪,幸好我們一行有好幾位大人,各人身邊又帶了家丁!”唏噓不已,“天子腳下真是沒有想到。”
“江匪?”蓉卿也沒有想到,錯愕的道,“在鎮江附近遇到的?京城到是沒有聽到有關的消息,您和徐大人沒事吧。”
徐夫人神色一怔,迴道:“在鎮江和附近,約莫十幾個人的樣子,瞧著手生刀下也不是窮兇極惡的,我看應該是剛出來沒有多久。”這麽多年她隨著徐大人天南地北的跑也是見識了很多,“京城沒有消息傳來,看來他們應該是隱蔽的。”
“真是沒有想到。”蓉卿就先想了華靜芝,“徐大人和另外幾位大人上報朝廷了嗎?”
徐夫人點頭:“報了,徐大人一到就托人寫了奏折遞呈了上去,想必這兩日就該有動靜。”她說著微頓又道,“那些人不管從什麽地方來的,總歸不是省心的,早點除掉的好,還不知多少人栽在了上頭。”
蓉卿心不在焉的點了點頭,在徐夫人家待到中午,兩人一起用了午飯,她告辭迴去:“……若有什麽事不方便的,您盡管開口,我們不是外人,您千萬不要和我客氣。”
“嗯。”徐夫人笑著道,“徐大人述職正在打點,若是走不通我再勞煩你。”這邊托了關係走門路,那邊若是再走動,難保不會得罪人,最後兩邊都不討好。
蓉卿也明白,笑著應了和徐夫人道別。
下午迴去,她讓明蘭給幾房陪房送了銀子過去,這一個多月兩個月她也沒有空安置他們,隻有等過了年再說了。
晚上齊宵迴來,蓉卿就急著把徐夫人說的話和他說了遍,齊宵臉色微沉卻並未顯露驚訝之色,蓉卿問道:“你早就知道了?”齊宵沒有說話,蓉卿又問道,“靜芝姐,是不是出了什麽事了?”
“你別亂想。”齊宵沉聲迴道,“那股江匪也不是善類,我派人去查,卻是連他們住在哪裏都不知道,也不常出來走動,所以不好下手。”一頓看著她安撫似的道,“靜芝表姐確實不在蘇州家中,她的四間鋪子掌櫃也換了,裏麵的人說的她九月中旬就出門了……如今不能確定她是不是在運河上出的事。”
蓉卿腿一軟坐在椅子上,心裏砰砰跳了起來,華靜芝九月份出門,現在失去了聯絡……蘇州那邊不但沒有找,反而將鋪子裏的掌櫃都換掉了,齊宵是擔心華靜芝出事並非是因為江匪,而是和他家人有關。
“華家不是生意做的很大嘛。”蓉卿揪著齊宵的衣袖道,“他們不該覬覦靜芝姐的幾間鋪子啊。”
齊宵皺著眉點頭道:“這也正是我猶豫的。你別著急,江匪那邊已經派人去追查,年後就會有個結果。”
蓉卿哪裏能放心下來,華靜芝若真的出了事,她一輩子都不安心。
第二卷:錦繡良緣135 素竹
過小年那日的宴席是唐氏負責籌辦,她來找蓉卿,笑著道:“……我雖在家中學過,也跟著二嬸學了幾日,可終究有些不敢拿主意。”她將手裏的菜單拿出來給蓉卿看,“弟妹幫我看看,合不合適。”
“我也不太懂這些。”蓉卿也並未謙虛,涼國公府畢竟這麽人,要準備的周到確實要費一番功夫的,“以前雖在娘家主持過中饋,前幾年在北平也是自己做主過日子,但與家中情況不同,我亦不敢亂給四嫂出主意。”
“你就是沒有經驗,也比我想的周到。”唐氏笑著指著菜單,“你先看看。”
蓉卿就硬著頭皮去看,裏裏外外是四桌,冷菜八樣,熱菜十六樣,羹湯四樣,糕點六樣……蓉卿一一看過笑道:“四嫂想的很周到!”確實做的很好,各人的口味都想到了。
“弟妹覺得沒有問題?”唐氏不太自信的樣子,蓉卿笑著點頭,“真的很好,考慮的周到,鹹淡酸辣,”
唐氏端著茶盅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她道:“我這些天跟著二嬸學中饋,會的也就罷了,不會的我也不好意思問……”她紅了臉,“就怕下人覺得我笨什麽也不懂,等我主持中饋就欺上瞞下的拿捏我。”
她心裏忐忑蓉卿能夠理解,就安慰道:“慢慢來,那些下人也不過是怕您新官上人她們會丟了差事,您隻要掌握好了度,讓她們心安,也就沒有那些事了。”唐氏神情一怔,一副求賜教的樣子,“那你說,這個度要怎麽掌握。”一頓又道,“二嬸給我的賬,我雖是沒說,可有幾筆確實有些問題,我一直猶豫不定,不知道怎麽處理。”
這個還真是不好弄,其實哪個掌權的不會貪點,若真要細查也不是不可,那就得做好撕破臉的準備,唐氏現在沒有這個能力和二夫人爭,也沒有必要,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賬理理清往後別算在自己頭上就成。
“下人的事,若您能有這把握,一次出手把那些不安分的鎮主,那您就用雷霆手段,該換的人就換了。若是沒有不如就暫時不要動,往後哪個管事用的不順手,您再一個一個的換,這樣既不傷根本,也比較有穩妥。”一頓又道,“至於賬麵,若非大的糊塗賬您就順手賣二嬸一個人情,若真是漏洞難補,那您就去找祖母,請她老人家出麵。”
其實蓉卿覺得齊老太君也有可能是知道的,前段時間他們成親的份子錢入庫時,齊老太君還查過帳。
隻是,水清則無魚,查透了也沒什麽意思。
“這樣啊。”唐氏若有所思,沉默的坐在那邊慢條斯理的喝著茶。
蓉卿也不催她,將菜單幫她收起來,腦海裏卻是在想昨晚和齊宵說的話,華靜芝到底出了什麽事,怎麽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沒了消息呢,還有她也並非一個人,和她一起消失的,還有她身邊一直跟著的四個丫頭!
難道真的被江匪綁了?那班人什麽來頭,幾個衙門搜查也找不到人。
不知道為什麽,她心裏很不安,總覺得有什麽事要發生。
“謝謝五弟妹。”唐氏仿佛想明白了,“被你這麽一點撥,我心裏通透多了。”她輕輕笑起來,“說起來,四爺得封世子也要多謝五弟和你,我一直想言謝,可又覺得我們之間說多了這些反而生分了,你和五弟的好,我和四爺心裏記得,永遠不會忘記!”
“說不生分,四嫂還是生分了。”蓉卿笑道,“隻要你和四哥好,我和五爺都高興,旁的話咱們就別說了。”
唐氏笑著點頭,說起別的事兒:“我到是想到個事情。”她說著一頓道,“聽說五弟在查鎮江江匪的事情,雖說鎮江近,可畢竟還有幾天的路程,五弟何不去問問連兄弟,他走漕運想必這方麵應該是認識些人的。”
一語點醒夢中人,蓉卿眼睛一亮,笑著道:“得虧您提醒,我還真是沒有想起來,晚上等五爺迴來,我就問問他可問過連二哥了。”
唐氏笑:“我也隻是胡亂說說罷了。”看了看時辰,“哎呀,時間過的這麽快,廚房那邊還等著我菜單,我先去忙了。”一頓又道,“洵嫂嫂說是明天迴來,還要安排馬車去接他們。”
齊洵和洵大奶奶去別院好幾日,說是明天迴來。
“我送您。”蓉卿笑著送唐氏出去,蕉娘進門來迴道,“張求貴幾家子都安頓好了,年貨也買了,幾房人湊在一起過年到也相安無事。”一頓問道,“等過年就分派了事做吧,實在不成放新府那邊去,您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