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卿一驚,跟著馬公公就退到了抄手遊廊的邊上規避,一時間四周靜悄悄的,不過一刻就聽到窸窸窣窣的衣袂摩擦聲,緊接著此起彼伏的行禮聲響起,蓉卿的視線範圍內就出現一雙黑色的皂靴,緩步走著離她越來越近,她跟著馬公公蹲身行禮,那皂靴在她身前微微一頓,就感覺一道視線落在自己麵上,仿佛帶著一絲審視和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不過幾眼頭頂上聲音響起:“免禮吧。”


    蓉卿起身,依舊垂目看著地麵,那雙皂靴微頓之後轉向而去,蓉卿似乎聽到一聲幾不可聞的歎息聲……


    “太子。”楊氏從正德宮中迎了出來,蓉卿側目去看,見他們夫妻正站在門口輕聲說著什麽,楊氏容色恬淡笑容甜蜜,她會心一笑跟著馬公公朝另一頭而去,待她轉身趙均瑞側目過來,視線就落在那一抹漸行漸遠的背影上,目光中有著一閃而過的悵然。


    “齊督都在宮門口等您。”馬公公含笑道,“齊夫人擔心腳下。”


    蓉卿含笑應是,腦海裏浮現的依舊是楊氏含笑的麵容,繼而又想起蘇容君坐在桌前埋頭看著醫書,麵上流露出堅毅而神往的情緒,蓉卿歎了口氣快步朝宮門而去。


    快出內庭時,陰麵迎來一架垂著帷幔的滑竿,四個嬤嬤抬著顛簸著她看見裏麵若隱若現坐了一個女子,馬公公垂頭站在一邊,介紹道:“是長公主。”


    蓉卿微訝,退在了一邊,待趙玉敏自她身邊過去,她才跟著馬公公一路出了宮門。


    齊宵果然在宮門口等她,見她過來輕聲問道:“沒事吧?”蓉卿微微搖了搖頭,齊宵放了心和馬公公道了謝,帶著蓉卿一路朝西華門而去,走了一刻就到了停車的地方,齊宵跨馬而上蓉卿則有明蘭扶著上了馬車,夫妻兩人出了宮門。


    兩人前腳到家,宮中賞賜的東西便隨後送了過來,齊宵令人送迴了他們的院子,打賞了辦事的內侍,就和蓉卿一起進了內院,在路上蓉卿好奇的問他:“這一迴怎地將東西又不入公中了?”


    齊宵側目過來看她,低聲迴道:“這些是賞賜給你的。”言下之意,就是和當初成親收的禮不同,一個是他的一個蓉卿的,他的可以入可蓉卿不可以。


    蓉卿含笑點頭,若齊宵直接送去公中入了庫她也不會攔著,可心裏總會不高興,不是為了這點東西,而是得讓他分出一個親疏遠近來。


    這樣往後他們夫妻在這裏生活,才會思路一致,行為一致,不會為這些事生出分歧來。


    蓉卿很高興,轉目朝著齊宵笑,齊宵驀地就想到早上蓉卿說的話,以拳抵唇咳嗽了一聲,蓉卿越發笑的眉眼彎彎。


    兩人進了太夫人房裏,二夫人和樺大奶奶正在,齊老太君就細細問了齊宵在宮裏的事情:“……聖上都說了什麽?”


    “提到茶稅的事情,朝中新晉的兩位閣老都反對重新征收茶稅,聖上問了我的意見。”齊宵淡淡的說著,齊老太君聽著臉上露出笑意來,道,“你是武官,這些事聖上商議你,可見對你的信任。”


    齊宵沒有說話,齊老太君又看向蓉卿,問道:“見著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了?”蓉卿應是,大概說了一遍,“……太後娘娘說您若是得空就去宮中走動走動,她老人家許久沒有見著您,惦記著。”


    蓉卿話落,齊老太君微微皺了眉頭。


    二夫人卻是笑著道:“可不是,太後娘娘還是貴妃時,還來過一次咱們家呢。”齊家如今靠齊宵撐著門庭,若是太後娘娘記起老太君來,聖上重新啟用了涼國公,那齊家也不用再這樣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了。


    日子隻會越來越好,門庭也會越來越耀。


    齊老太君卻是和蓉卿想的一樣,覺得有些奇怪,太後娘娘突然提起她來,這裏頭有什麽緣由不成?


    難不成朝中的風向變了?


    她不由看向齊宵,問道:“你怎麽看?”齊宵放了茶盅,淡淡的開口道,“歐氏門下幾家姻親在聖上登基後或多或少受了牽連……”點了一句。


    蓉卿和齊老太君立時明白了他話中的意思,太後娘娘這是在扶持涼國公府,將來好成為歐氏的助力。


    畢竟涼國公和歐氏如今也算是拐著彎的姻親,自己人!


    “十二月就是太後娘娘的壽誕。”齊老太君若有所思,“我若記得沒錯該是六十整了。”


    蓉卿朝齊老太君看去,不愧是涼國公府的老太君,看多了朝堂瞬息風雲,政治敏感度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她提到太後娘娘的壽誕,就是想要告訴齊宵,太後娘娘不是聖上的生母,他對太後娘娘到底如何,就能從這次壽誕中看出端倪來。


    若捧歐氏,他們則要疏遠防範,若尋常而待那就可以適當的親近一些。


    二夫人看看齊老太君又看看齊宵,便知道他們是在說朝事,這些她不懂便收了聲沒有插嘴,可蓉卿的樣子卻是令她微微生出一絲疑惑來,難道對於朝堂的事情,她也懂得?


    想到這裏她不由側目去看,就見她微擰了眉頭若有所思的樣子,她心頭暗暗吃驚不已。


    齊老太君說了幾句,齊宵起身道:“我出去一趟。”又低頭對蓉卿道,“我晚些迴來。”秦大同,王彪和王蛟明天啟程,和他約了中午在福來閣吃飯,誠王爺和單竟蘇瑉也在。


    蓉卿早就聽他提過也不多問,送他出門,輕聲叮囑道:“少吃些酒。”齊宵嗯了一聲,出門而去。


    齊宵剛走。成大奶奶和蓉兒奶奶還有五夫人就趕著過來了,見蓉卿在目光一轉,笑著和眾人行了禮,道:“我瞧見一箱一箱的東西往裏頭搬,還當是誰送來的,原來是五弟和弟妹迴來了。”說著一頓看看蓉卿又看看二夫人,“二伯母我看您可不能坐在這裏閑著了,得把庫房收拾出來才是,往年我們家也常得賞賜,可這還是頭一迴搬了幾大箱子進來,可不得挪地方擺置。”


    這就來了?蓉卿心頭輕笑,不看成大奶奶卻是朝齊老太君看去。


    “我這忙了一上午,剛到這裏來偷個閑,齊成媳婦莫不是說我爽滑憊懶沒有做事不成。”二夫人笑盈盈的說著,打著太極拳,這事兒齊老太君沒有開口,齊宵夫婦迴來也隻字未提,她心裏跟明鏡似的,這會兒讓她來做這個惡人,她才不會傻的撞上去,東西入了庫到時候分家也不全是她一個人的,誰想說就說,與她可沒有關係。


    “二伯母這話說的,我這小輩可不敢說您的不是。”成大奶奶咯咯笑著,顯得很高興引齊宵夫婦為榮的樣子,“我這不是替五弟和五弟妹高興嘛,能得聖上重視,亦是我們家的榮耀。”話落,看著蓉卿。


    ------題外話------


    這兩天字數不夠,後麵還上。


    第二卷:錦繡良緣122 誥封


    房間裏,一時間都沒有了話,眾人的視線都落在蓉卿身上。


    成大奶奶這是把難題給了蓉卿。


    蓉卿微微一笑,放了手裏的茶盅,滿臉謙虛的迴道:“皇恩浩蕩,五爺能得眷寵,是他的福氣亦是托祖母托父親,托大家的福!”她微微一笑,又道,“大嫂說的太客氣了,我們都是一家人,他為家裏頭人奔波忙碌都是應該的。”


    五夫人心頭冷嗤一聲,又是個軟柿子,大房嫡出的一個個都這樣,先頭娶了個唐氏整日裏蔫耷耷的沒個主見,說句話就和躲在棉被裏哼哼似的,如今來了一個又是這樣,明知道是個坑,還囫圇的往下跳……


    不過這也是她願意看的,宮裏賞的也不過那些東西,她在國公府那麽多年,娘家也出自名門,什麽樣的好東西不曾見過,可不會和成大奶奶這山溝溝出來的人一樣,父親三十歲中了進士,得了個外放七品官,挪了十幾年才升了安慶知府,這樣的人半輩子沒吃飽,如今落在錦繡堆裏,見著什麽都想往家撥。


    她看戲不怕抬高,撐她一把自己左右不會虧什麽,惹怒了老太君還是大家翻了臉豈不是更好,正好一拍兩散利索的把家分了。


    成大奶奶亦是眼睛一亮,想到那日說起懷孕之事,蓉卿害怕惶恐的樣子,年紀輕就是年紀輕,唬一唬哄一哄也就沒事兒了。


    想到這裏她側目撇了眼五夫人,她心裏怎麽想的,她清楚的很,可到底誰比誰眼光淺,日子往後過就知道了……


    齊老太君喝茶的動作亦是微頓,側目看向蓉卿,不由暗暗歎氣,今兒一早和蕉娘交代的話,合該再添上這一句才是。


    樺大奶奶拉了拉自己婆婆的衣袖,二夫人迴眸睃了她一眼,樺大奶奶暗暗著急,蓉卿是嫡出的一枝,若今兒被成大奶奶使喚的團團轉,往後他們這一枝可就真的沒有出頭日。


    這些雖和她無關,可她卻不願意看著成大奶奶得意。


    這樣眼皮子淺的東西,往後若是叫她當家,國公府還不知敗成什麽樣兒,她即便不住在這裏,可有國公府這個大樹,這個百年聲望底蘊深厚的名頭,他們就是出去單過,也要受人高看一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結良緣(穿越之錦繡良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風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風流並收藏嫡結良緣(穿越之錦繡良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