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煙不太懂宮裏的人情世故,聽到小黃門這麽一說,接著道:“那就麻煩你明天把羊奶送來水柔閣吧。”
小黃門用不鹹不淡的語氣道:“雪煙姑娘,公主並非每天需要羊奶,禦膳房事兒多,你若是能來一趟就親自來吧。”
“原來博姬公主也愛喝羊奶,”蘭熙轉頭對小黃門道,“既然博姬公主好不容易想喝一迴羊奶,那今日這些羊奶就讓雪煙姑娘拿迴去吧。”
小黃門嚇得直擺手:“蘭熙姐姐這怎麽行啊,到時候你可怎麽跟月美人交差呀。”
蘭熙微微一笑:“我們美人聽說博姬公主迴來了,正想尋個時間去看望呢,等會兒我自會跟美人解釋,你呀就別擔心了,快給雪煙姑娘裝好吧。”
雪煙沒想到蘭熙那麽大方,她感激的對蘭熙道:“謝謝蘭熙姐姐,我迴去一定告訴公主。”
蘭熙道:“雪煙妹妹客氣了,那我就先走了。”
小黃門用食盒裝好了羊奶交給雪煙,說道:“雪煙姑娘你可拿好了,小心路上摔著,要不是碰到蘭熙姐姐,你呀可拿不到這些羊奶呢。”
雪煙也沒在意那麽多,她高興的接過食盒跟小黃門道了謝,這才離開禦膳房。
迴到水柔閣,雪煙把這件事跟楚歌說了,並讚道:“蘭熙姐姐真是大方呢,要不是她,我就得空手而歸了。”
楚歌也沒怎麽在意,畢竟博姬公主跟月美人也沒有太多交集,要說她們之間非得有什麽聯係,那就是月美人跟唐美人是一塊進宮的,唐美人先生下博姬公主,晉了美人,月美人後生下齊王宋煦,也隻是晉了美人。月美人不愛爭寵,所以很得皇帝的喜愛,皇帝敬重她,便一直保留著她的美人之位,但她的待遇卻一點兒也不比玉妃的差多少。
姐弟倆第一次吃奶酪子,跟楚歌一樣,立刻喜歡上了。楚歌和他們一塊兒吃了一小碗,他們還想要,楚歌堅決的阻止了。小孩子吃太多,積食就不好了。
等他們用了膳,李嬤嬤帶著他們在一邊兒玩耍,楚歌就用還沒好的右手拿起筆,艱難的照著佛經上的內容,抄了一小卷,她感覺自己的手都使不了力氣,最後還是兩手並用完成的。看著完成得歪歪斜斜的佛經,楚歌十分忐忑的把它交給了李嬤嬤。
李嬤嬤用盒子裝好,將這一小卷佛經送到了長樂宮。
不出楚歌所料,這一卷佛經,給養病中太後過目之後,當場被氣得下了床,太後斥責博姬公主不尊重佛祖,立即召楚歌去長樂宮。
☆、第三十七章
莊嚴肅穆的長樂宮,從裏到外透露出一股暗沉的氣息。
太後因病靜養,即使是皇帝也輕易見不到太後,所以當長樂宮那邊傳出太後要見博姬公主的時候,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不過多數人都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的,皇宮上下的人都聽說了博姬公主抄了一手“好”佛經送給太後,太後看了之後要好好表揚表揚博姬公主呢。
皇後聽說了此事,對柳依依道:“博姬公主越發膽兒大了,你若是能有她一半的心,就該好好勸趙王長進些,這三天兩頭往外跑,皇上連他的影兒都見不著,還不如齊王隔三差五的寫一篇文章來請皇上指點呢。”
柳依依羞赧的低下了頭。
而宋歆歆聽說了此事,心裏倒是希望宋楚歌再蠢一點兒,最好在太後麵前說錯什麽話,太後就能把她關去小佛堂,讓她抄佛經抄個夠。她以為一兩卷佛經就能獲得太後的青睞嗎?
月美人得知這個消息時,博姬公主已經去了長樂宮好一段時間了,蘭熙不免擔憂的問:“博姬公主該不會出什麽事兒吧?”
月美人保養得很好,一點兒也不像是三十多歲的母親,反而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十來歲。她淡淡的道:“到時候你不就知道了。”
就在眾人翹首以盼的時候,博姬公主安然無恙的從長樂宮出來了,她還得了一盒治筋骨有奇效的膏藥,太後的意思很明確:博姬公主手受傷了還能抄佛經,足見其誠意,故該得到嘉獎。
皇帝當天就派內務府那邊抬了很多賞賜過來,那一長串的禮單,直聽得水柔閣眾人合不攏嘴。張朝恩直覺事情應該沒那麽簡單,博姬公主肯定還做了其他事情討得了太後的歡心。
能夠轉危為安,楚歌也鬆了一口氣,迴想起當時在長樂宮的情形,楚歌依然經不住後怕。
等張朝恩把內務府的賞賜都入了冊,長樂宮那邊又來人了,楚歌原以為太後還有什麽事情找她,結果卻是太後身邊的鍾姑姑親自抱了一隻雪團似的哈巴狗來,說是太後送給鄭覽鄭攬月玩兒的。楚歌受寵若驚,她去長樂宮時,隻是多看了這隻哈巴狗兩眼,這太後就給她送過來了,她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最後還是鄭覽鄭攬月強烈表達出對狗狗的喜愛,鍾姑姑便將狗狗直接給他們牽著,隻囑咐楚歌可以多帶孩子去長樂宮看看太後,太後可是很喜歡小孩子的。
楚歌看著李嬤嬤,李嬤嬤笑道:“公主可是擔心覽少爺月姑娘會衝撞太後?”
楚歌點頭,李嬤嬤道:“公主且放心,那麽多人看著太後呢,就算覽少爺月姑娘再調皮,怎麽著也出不了差錯。聽說這隻哈巴狗,是番邦的使臣帶來的,太後瞧著喜歡,就留了下來。”
原來這隻哈巴狗還有這麽大的來頭,楚歌越發不敢怠慢它,在長樂宮裏,這隻哈巴狗就叫雪團,楚歌也不打算給狗狗換名字,依然叫它雪團。
雪團顯然是一隻聰明活潑的狗,它很快征服了鄭覽和鄭攬月,帶著姐弟倆滿屋子的跑,水柔閣霎時間變得熱鬧起來。
鄭攬月很大方的想把薑絲梅分給雪團吃,楚歌隻得跟她強調雪團是不吃薑絲梅的,鄭攬月感到有些孤獨,楚歌想到可以給雪團做一件衣服再做四雙襪子給它穿上,這樣打扮起來肯定更惹人喜歡。
鄭攬月知道雪團也可以穿衣服時,高興得直拍手,鄭覽的關注點還在雪團身上,專注的跟雪團玩。
李嬤嬤和羽煙立即拿來針線和布料,按著雪團的尺寸縫了一件粉色的小襖給它穿上,又縫了四隻小襪子套在雪團的短腿上,雪團頓時看起來神采奕奕。
有了雪團,鄭覽他們也不怎麽黏著楚歌了,楚歌就讓雪團和姐弟倆到床上滾著玩,雪團畢竟是太後身邊的寵物,渾身上下幹淨著呢,鍾姑姑還把照顧雪團的小黃門留了下來,繼續照顧雪團。
楚歌帶著鄭覽鄭攬月和雪團去給太後請安時,皇後和眾位嬪妃也在。數十道異樣的目光落在楚歌身上,令楚歌倍感壓力山大。
太後確實如鍾姑姑所說,喜歡孩子,鄭覽鄭攬月今天是特意被楚歌打扮過的,挑了鮮亮的衣裳,這衣裳被改成了窄袖,袖口縫裏一圈狐毛滾邊,隻是稍加點綴,效果卻萌了三倍。
姐弟倆成功的把眾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在規矩給太後請了安,太後就把他們叫到了身邊,雪團也顛兒顛兒的搖著小尾巴湊了上去。楚歌原先還擔心他們童言無忌,忘記她的囑咐,看來是她想太多了。
鄭攬月一上去就讚美太後:“太後您好慈祥好美麗,我好喜歡你。”
鄭覽這迴卻不重複鄭攬月的話了,他對太後說:“太後我好喜歡你,也好喜歡雪團。”在楚歌的糾正下,鄭覽吐字比以前清楚了些。
太後別提笑得多開心了,立即叫鍾姑姑賞了他們一對玉如意,楚歌拉著姐弟倆謝恩,眾人對楚歌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隨後太後表示有些累,眾人各自迴宮了。楚歌帶著姐弟倆走在最後,才走沒多遠,鍾姑姑就追了上來,表示太後有話對她說。羽煙紫煙帶著姐弟倆先迴水柔閣
楚歌隻好返迴長樂宮,太後的精神瞧著有些不濟,除了鍾姑姑在場,長樂宮裏隻有楚歌她們三人。
太後給楚歌賜坐,離太後很近,楚歌不知道太後又有什麽話要對她說,隻得眼觀眼鼻觀鼻,正襟危坐。
太後道:“陪哀家說話用得著這麽緊張嗎?”
楚歌如實道:“是有一點兒,擔心說錯話,祖母不喜,把我趕出去。”楚歌直接用祖母來稱唿太後,起初還擔心太後會生氣,但她發現太後並不介意,所以就不改了。
“以前怎麽沒見你在我麵前緊張過,去了源州再迴來,就變得緊張了?”太後也直接用我來自稱了。
楚歌跪下來:“以前是我不懂事,處處和祖母作對,惹祖母不高興。現在哄著祖母還來不及,哪能不小心著些。”
太後這才有了些笑意,“起來說話吧,是有一點懂事的樣子了,比朝月長進了許多。”
楚歌老實坐好:“祖母謬讚了,我像朝月妹妹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是不懂事的。”
太後讚同的點頭:“嫁了人,作了母親,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般任意而為了。駙馬待你如何?”
“待我很好。”
太後觀察了楚歌一會兒,見她迴答得很坦蕩,又道:“皇上告訴了你駙馬的身份了嗎?”
楚歌吃驚的看著太後,她下意識的迴答:“告訴了。”手心緊張得冒冷汗,太後知道鄭珣的身份並不奇怪,皇後也知道,隻是她們之前沒有跟楚歌提過關於鄭珣的話題,今天太後特意留下她,是想說些什麽呢?要是被太後看出點兒什麽,楚歌真不知該如何應對。
“你心裏一定恨極了皇上吧……”
“祖母,”楚歌抬頭,對上太後那雙不甚清亮的眼睛,“祖母說得沒錯。”她並不算欺騙太後,博姬公主的確是恨過皇帝的,但楚歌對皇帝卻沒什麽感覺。
太後在鍾姑姑的攙扶下走到楚歌麵前,楚歌也隻得站起來,太後身上那種壓倒性的氣勢立即籠罩在楚歌周圍,“我並不想替皇上說些什麽好話,你既然生在了皇家就該知道,帝王家最是無情,賣女求榮,弑父奪位,兄弟相殘,每個朝代都有。隻是你的運氣不好,恰好被皇上選為了棋子。如果沒有你,或許也可以是安陽,也可以是宜陵,亦或是朝月,總之,這便是公主的悲哀。”
太後歎了一口氣,“想當年,我跟隨你祖父揭竿起義四處征戰,大燕的國運到了哀樂帝手裏,是注定要亡的。要不是你祖父為了穩住朝堂,而放任燕朝餘黨的逃竄,皇上也無須為了那幫時刻想著反陳複燕的亂黨而憂心。假如能犧牲一個你,換取大陳的安穩,便是我,也會這樣做。”
楚歌完全傻掉了,太後在跟她說大陳秘史?那麽接下來就該勸她堅定的站在皇帝這一邊而拋棄鄭珣了吧?
沒想到太後卻說:“你可知駙馬的父親是誰嗎?”
楚歌搖頭,這個鄭珣倒沒跟她說過,皇帝也沒跟博姬公主說過,博姬公主隻是知道鄭珣身上流著燕朝皇家的血,具體的生父生母還真不知道。
太後對鍾姑姑說:“走吧,我也該出去透透氣了。”
鍾姑姑給太後拿來狐裘披風和金絲鏤空雕花手爐,楚歌也披上披風,跟著太後走出長樂宮,外邊已經有兩個不起眼的軟轎放著了,楚歌坐上了其中一個,鍾姑姑和太後坐上稍微大一點的那個。無須吩咐,轎夫就往長樂宮後麵穿進了那條石子小徑。
太後是要帶她去見鄭珣的生父吧?如果說楚歌對此不感興趣那是假的,隻是她沒想到鄭珣的父親還活著,那麽鄭珣的母親呢?是否也還活著?楚歌一邊期待著,一邊又莫名的緊張,她這算是去見公公的節奏了嗎?
坐在軟轎上,轎夫的步伐平穩,轎身的搖晃幅度很小,看來這四名轎夫都不是普通人,否則也沒見太後帶上侍衛。太後輕車從簡,想來是不願引人注目,楚歌也不敢掀開簾子看,她隻能在心裏默數著,一直數到了一千下,轎夫才停下來。
“姑娘,出來吧。”那是鍾姑姑的聲音,既然喊她姑娘,她們應該出了皇宮了。
楚歌掀開簾子,原來他們來到了一條幽深的巷子裏,周圍都是朱門大戶的宅子,而軟轎就停在了匾額為“榮華府”的府門前。
鍾姑姑上前敲了幾下門,楚歌攙扶著太後上了台階,一名容貌妍麗的少女開了門,裏麵栽種著許多翠竹,白雪與綠竹相應,很有幾分清冷的味道。
那名少女掩上門後,輕輕對太後一福,聲音如黃鶯出穀:“見過太後,隴西侯正在裏麵飲酒,恐怕酒後失態衝撞了太後,且容奴婢去通報一聲……”
太後擺擺手:“就這樣去見吧,哀家又不是沒見過隴西侯酒後失態的樣子。”
少女帶著她們一路穿過了很多相連的迴廊,來到一個類似日式風格的小庭院,楚歌聞到一股濃重的酒氣和脂粉味,頓時被嗆到,鍾姑姑早已給太後準備好了一塊香帕,太後用以掩住鼻子,仿佛早已習慣了這種情況。
庭院裏的雪被清掃得很幹淨,木板迴廊上橫七豎八的擺著酒瓶、酒杯、一名穿得很隨意的男子和他身邊的兩名妖嬈的女子。
那名男子正在就著其中一名女子的手喝酒,餘光瞥見太後他們,也不驚慌,直喝完了那杯酒,這才揮手讓那兩名女子退下去。
他略微整理了一下半敞的深衣,坐直來,也不行禮,隻是用很隨意的語氣對太後道:“太後駕臨,禹有失遠迎,還望太後莫怪。”他嘴裏說著莫怪,實際上卻一點兒也不擔憂太後會怪罪的樣子。
楚歌略微迴憶了一下,燕朝皇室複姓聞人,那麽鄭珣就是這位隴西侯聞人禹之子了。燕朝亡了,身為皇族的聞人禹卻能在這座榮華府裏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楚歌不由得想起來李後主,隻是李煜至少還有詩詞流傳於世,而聞人禹似乎在燕朝皇族裏很默默無名。鄭珣不願跟她提起聞人禹,想必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那麽鄭珣的母親又會是誰呢?楚歌難以想象鄭珣從小是怎麽過來的。
那名少女急忙去收拾迴廊上了酒瓶酒杯,聞人禹道:“綠朱,還是請太後移步綠竹軒吧。”
聞人禹站了起來,步態優雅的走在了前麵,跟剛才那個懶散的模樣判若兩人。楚歌不得不承認聞人禹正經起來的時候,堪稱一位美大叔,鄭珣的容貌起碼有五分繼承了聞人禹的。
綠竹軒窗明幾淨,淡淡的熏香若有若無,楚歌深吸了兩口氣,剛才鼻子裏的那股味兒終是散了。
名喚綠朱的少女分別給太後和楚歌倒了茶,這才退下。
聞人禹隻是聞茶香,並不喝茶,太後淺嚐了一口,道:“你可知哀家身邊的這位姑娘是誰?”
聞人禹便將目光移向楚歌,很快又收迴去,“此等天人之姿,非博姬公主莫屬。”
太後道:“哀家還以為你眼裏除了美酒,再無他物,原來你還知道哀家的孫女博姬公主,那你可知博姬公主的駙馬又是何人?”
聞人禹道:“太後莫要跟禹打啞謎了,這駙馬是誰禹確實不知,太後若肯告之,禹定當銘記於心。”
楚歌心裏咯噔一下,聞人禹居然不知道鄭珣嗎?那麽皇帝跟聞人禹比起來,簡直還稱得上是一位稍微正常的父親了不是嗎?至少博姬公主在皇帝眼裏還是女兒,而鄭珣,卻是聞人禹未知的一個存在。
楚歌心裏忽然替鄭珣生出了一絲悲涼。
“博姬公主的駙馬,正是你的兒子鄭珣。”
聞人禹失手打翻了茶杯。
作者有話要說:渣姬的朋友都在喚工作,渣姬也開始著手論文和工作了。昨天舍友問渣姬碼字有多賺錢,渣姬說隻能給自己添兩個葷菜,舍友大驚。
☆、第三十八章
這一迴,聞人禹才是真的失態了。
他難以置信,“這不可能的,我的兒女早就死了,我怎麽可能還會有兒子呢,我也活不得幾年了,太後,您何必再與我說笑。”
他承認他苟且偷生,他本就對皇權不感興趣,人生苦短,何必為了這些虛名撞得頭破血流。所以燕朝皇族都死絕了,唯獨他苟活了下來,每天有美酒佳人陪伴,又能得一個隴西侯的名號,何樂而不為。
他清楚的記得,大陳皇帝給他送來的每一位歌姬舞姬都是喝過避子湯的,他怎麽可能還會有兒子。
小黃門用不鹹不淡的語氣道:“雪煙姑娘,公主並非每天需要羊奶,禦膳房事兒多,你若是能來一趟就親自來吧。”
“原來博姬公主也愛喝羊奶,”蘭熙轉頭對小黃門道,“既然博姬公主好不容易想喝一迴羊奶,那今日這些羊奶就讓雪煙姑娘拿迴去吧。”
小黃門嚇得直擺手:“蘭熙姐姐這怎麽行啊,到時候你可怎麽跟月美人交差呀。”
蘭熙微微一笑:“我們美人聽說博姬公主迴來了,正想尋個時間去看望呢,等會兒我自會跟美人解釋,你呀就別擔心了,快給雪煙姑娘裝好吧。”
雪煙沒想到蘭熙那麽大方,她感激的對蘭熙道:“謝謝蘭熙姐姐,我迴去一定告訴公主。”
蘭熙道:“雪煙妹妹客氣了,那我就先走了。”
小黃門用食盒裝好了羊奶交給雪煙,說道:“雪煙姑娘你可拿好了,小心路上摔著,要不是碰到蘭熙姐姐,你呀可拿不到這些羊奶呢。”
雪煙也沒在意那麽多,她高興的接過食盒跟小黃門道了謝,這才離開禦膳房。
迴到水柔閣,雪煙把這件事跟楚歌說了,並讚道:“蘭熙姐姐真是大方呢,要不是她,我就得空手而歸了。”
楚歌也沒怎麽在意,畢竟博姬公主跟月美人也沒有太多交集,要說她們之間非得有什麽聯係,那就是月美人跟唐美人是一塊進宮的,唐美人先生下博姬公主,晉了美人,月美人後生下齊王宋煦,也隻是晉了美人。月美人不愛爭寵,所以很得皇帝的喜愛,皇帝敬重她,便一直保留著她的美人之位,但她的待遇卻一點兒也不比玉妃的差多少。
姐弟倆第一次吃奶酪子,跟楚歌一樣,立刻喜歡上了。楚歌和他們一塊兒吃了一小碗,他們還想要,楚歌堅決的阻止了。小孩子吃太多,積食就不好了。
等他們用了膳,李嬤嬤帶著他們在一邊兒玩耍,楚歌就用還沒好的右手拿起筆,艱難的照著佛經上的內容,抄了一小卷,她感覺自己的手都使不了力氣,最後還是兩手並用完成的。看著完成得歪歪斜斜的佛經,楚歌十分忐忑的把它交給了李嬤嬤。
李嬤嬤用盒子裝好,將這一小卷佛經送到了長樂宮。
不出楚歌所料,這一卷佛經,給養病中太後過目之後,當場被氣得下了床,太後斥責博姬公主不尊重佛祖,立即召楚歌去長樂宮。
☆、第三十七章
莊嚴肅穆的長樂宮,從裏到外透露出一股暗沉的氣息。
太後因病靜養,即使是皇帝也輕易見不到太後,所以當長樂宮那邊傳出太後要見博姬公主的時候,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不過多數人都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的,皇宮上下的人都聽說了博姬公主抄了一手“好”佛經送給太後,太後看了之後要好好表揚表揚博姬公主呢。
皇後聽說了此事,對柳依依道:“博姬公主越發膽兒大了,你若是能有她一半的心,就該好好勸趙王長進些,這三天兩頭往外跑,皇上連他的影兒都見不著,還不如齊王隔三差五的寫一篇文章來請皇上指點呢。”
柳依依羞赧的低下了頭。
而宋歆歆聽說了此事,心裏倒是希望宋楚歌再蠢一點兒,最好在太後麵前說錯什麽話,太後就能把她關去小佛堂,讓她抄佛經抄個夠。她以為一兩卷佛經就能獲得太後的青睞嗎?
月美人得知這個消息時,博姬公主已經去了長樂宮好一段時間了,蘭熙不免擔憂的問:“博姬公主該不會出什麽事兒吧?”
月美人保養得很好,一點兒也不像是三十多歲的母親,反而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十來歲。她淡淡的道:“到時候你不就知道了。”
就在眾人翹首以盼的時候,博姬公主安然無恙的從長樂宮出來了,她還得了一盒治筋骨有奇效的膏藥,太後的意思很明確:博姬公主手受傷了還能抄佛經,足見其誠意,故該得到嘉獎。
皇帝當天就派內務府那邊抬了很多賞賜過來,那一長串的禮單,直聽得水柔閣眾人合不攏嘴。張朝恩直覺事情應該沒那麽簡單,博姬公主肯定還做了其他事情討得了太後的歡心。
能夠轉危為安,楚歌也鬆了一口氣,迴想起當時在長樂宮的情形,楚歌依然經不住後怕。
等張朝恩把內務府的賞賜都入了冊,長樂宮那邊又來人了,楚歌原以為太後還有什麽事情找她,結果卻是太後身邊的鍾姑姑親自抱了一隻雪團似的哈巴狗來,說是太後送給鄭覽鄭攬月玩兒的。楚歌受寵若驚,她去長樂宮時,隻是多看了這隻哈巴狗兩眼,這太後就給她送過來了,她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最後還是鄭覽鄭攬月強烈表達出對狗狗的喜愛,鍾姑姑便將狗狗直接給他們牽著,隻囑咐楚歌可以多帶孩子去長樂宮看看太後,太後可是很喜歡小孩子的。
楚歌看著李嬤嬤,李嬤嬤笑道:“公主可是擔心覽少爺月姑娘會衝撞太後?”
楚歌點頭,李嬤嬤道:“公主且放心,那麽多人看著太後呢,就算覽少爺月姑娘再調皮,怎麽著也出不了差錯。聽說這隻哈巴狗,是番邦的使臣帶來的,太後瞧著喜歡,就留了下來。”
原來這隻哈巴狗還有這麽大的來頭,楚歌越發不敢怠慢它,在長樂宮裏,這隻哈巴狗就叫雪團,楚歌也不打算給狗狗換名字,依然叫它雪團。
雪團顯然是一隻聰明活潑的狗,它很快征服了鄭覽和鄭攬月,帶著姐弟倆滿屋子的跑,水柔閣霎時間變得熱鬧起來。
鄭攬月很大方的想把薑絲梅分給雪團吃,楚歌隻得跟她強調雪團是不吃薑絲梅的,鄭攬月感到有些孤獨,楚歌想到可以給雪團做一件衣服再做四雙襪子給它穿上,這樣打扮起來肯定更惹人喜歡。
鄭攬月知道雪團也可以穿衣服時,高興得直拍手,鄭覽的關注點還在雪團身上,專注的跟雪團玩。
李嬤嬤和羽煙立即拿來針線和布料,按著雪團的尺寸縫了一件粉色的小襖給它穿上,又縫了四隻小襪子套在雪團的短腿上,雪團頓時看起來神采奕奕。
有了雪團,鄭覽他們也不怎麽黏著楚歌了,楚歌就讓雪團和姐弟倆到床上滾著玩,雪團畢竟是太後身邊的寵物,渾身上下幹淨著呢,鍾姑姑還把照顧雪團的小黃門留了下來,繼續照顧雪團。
楚歌帶著鄭覽鄭攬月和雪團去給太後請安時,皇後和眾位嬪妃也在。數十道異樣的目光落在楚歌身上,令楚歌倍感壓力山大。
太後確實如鍾姑姑所說,喜歡孩子,鄭覽鄭攬月今天是特意被楚歌打扮過的,挑了鮮亮的衣裳,這衣裳被改成了窄袖,袖口縫裏一圈狐毛滾邊,隻是稍加點綴,效果卻萌了三倍。
姐弟倆成功的把眾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在規矩給太後請了安,太後就把他們叫到了身邊,雪團也顛兒顛兒的搖著小尾巴湊了上去。楚歌原先還擔心他們童言無忌,忘記她的囑咐,看來是她想太多了。
鄭攬月一上去就讚美太後:“太後您好慈祥好美麗,我好喜歡你。”
鄭覽這迴卻不重複鄭攬月的話了,他對太後說:“太後我好喜歡你,也好喜歡雪團。”在楚歌的糾正下,鄭覽吐字比以前清楚了些。
太後別提笑得多開心了,立即叫鍾姑姑賞了他們一對玉如意,楚歌拉著姐弟倆謝恩,眾人對楚歌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隨後太後表示有些累,眾人各自迴宮了。楚歌帶著姐弟倆走在最後,才走沒多遠,鍾姑姑就追了上來,表示太後有話對她說。羽煙紫煙帶著姐弟倆先迴水柔閣
楚歌隻好返迴長樂宮,太後的精神瞧著有些不濟,除了鍾姑姑在場,長樂宮裏隻有楚歌她們三人。
太後給楚歌賜坐,離太後很近,楚歌不知道太後又有什麽話要對她說,隻得眼觀眼鼻觀鼻,正襟危坐。
太後道:“陪哀家說話用得著這麽緊張嗎?”
楚歌如實道:“是有一點兒,擔心說錯話,祖母不喜,把我趕出去。”楚歌直接用祖母來稱唿太後,起初還擔心太後會生氣,但她發現太後並不介意,所以就不改了。
“以前怎麽沒見你在我麵前緊張過,去了源州再迴來,就變得緊張了?”太後也直接用我來自稱了。
楚歌跪下來:“以前是我不懂事,處處和祖母作對,惹祖母不高興。現在哄著祖母還來不及,哪能不小心著些。”
太後這才有了些笑意,“起來說話吧,是有一點懂事的樣子了,比朝月長進了許多。”
楚歌老實坐好:“祖母謬讚了,我像朝月妹妹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是不懂事的。”
太後讚同的點頭:“嫁了人,作了母親,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般任意而為了。駙馬待你如何?”
“待我很好。”
太後觀察了楚歌一會兒,見她迴答得很坦蕩,又道:“皇上告訴了你駙馬的身份了嗎?”
楚歌吃驚的看著太後,她下意識的迴答:“告訴了。”手心緊張得冒冷汗,太後知道鄭珣的身份並不奇怪,皇後也知道,隻是她們之前沒有跟楚歌提過關於鄭珣的話題,今天太後特意留下她,是想說些什麽呢?要是被太後看出點兒什麽,楚歌真不知該如何應對。
“你心裏一定恨極了皇上吧……”
“祖母,”楚歌抬頭,對上太後那雙不甚清亮的眼睛,“祖母說得沒錯。”她並不算欺騙太後,博姬公主的確是恨過皇帝的,但楚歌對皇帝卻沒什麽感覺。
太後在鍾姑姑的攙扶下走到楚歌麵前,楚歌也隻得站起來,太後身上那種壓倒性的氣勢立即籠罩在楚歌周圍,“我並不想替皇上說些什麽好話,你既然生在了皇家就該知道,帝王家最是無情,賣女求榮,弑父奪位,兄弟相殘,每個朝代都有。隻是你的運氣不好,恰好被皇上選為了棋子。如果沒有你,或許也可以是安陽,也可以是宜陵,亦或是朝月,總之,這便是公主的悲哀。”
太後歎了一口氣,“想當年,我跟隨你祖父揭竿起義四處征戰,大燕的國運到了哀樂帝手裏,是注定要亡的。要不是你祖父為了穩住朝堂,而放任燕朝餘黨的逃竄,皇上也無須為了那幫時刻想著反陳複燕的亂黨而憂心。假如能犧牲一個你,換取大陳的安穩,便是我,也會這樣做。”
楚歌完全傻掉了,太後在跟她說大陳秘史?那麽接下來就該勸她堅定的站在皇帝這一邊而拋棄鄭珣了吧?
沒想到太後卻說:“你可知駙馬的父親是誰嗎?”
楚歌搖頭,這個鄭珣倒沒跟她說過,皇帝也沒跟博姬公主說過,博姬公主隻是知道鄭珣身上流著燕朝皇家的血,具體的生父生母還真不知道。
太後對鍾姑姑說:“走吧,我也該出去透透氣了。”
鍾姑姑給太後拿來狐裘披風和金絲鏤空雕花手爐,楚歌也披上披風,跟著太後走出長樂宮,外邊已經有兩個不起眼的軟轎放著了,楚歌坐上了其中一個,鍾姑姑和太後坐上稍微大一點的那個。無須吩咐,轎夫就往長樂宮後麵穿進了那條石子小徑。
太後是要帶她去見鄭珣的生父吧?如果說楚歌對此不感興趣那是假的,隻是她沒想到鄭珣的父親還活著,那麽鄭珣的母親呢?是否也還活著?楚歌一邊期待著,一邊又莫名的緊張,她這算是去見公公的節奏了嗎?
坐在軟轎上,轎夫的步伐平穩,轎身的搖晃幅度很小,看來這四名轎夫都不是普通人,否則也沒見太後帶上侍衛。太後輕車從簡,想來是不願引人注目,楚歌也不敢掀開簾子看,她隻能在心裏默數著,一直數到了一千下,轎夫才停下來。
“姑娘,出來吧。”那是鍾姑姑的聲音,既然喊她姑娘,她們應該出了皇宮了。
楚歌掀開簾子,原來他們來到了一條幽深的巷子裏,周圍都是朱門大戶的宅子,而軟轎就停在了匾額為“榮華府”的府門前。
鍾姑姑上前敲了幾下門,楚歌攙扶著太後上了台階,一名容貌妍麗的少女開了門,裏麵栽種著許多翠竹,白雪與綠竹相應,很有幾分清冷的味道。
那名少女掩上門後,輕輕對太後一福,聲音如黃鶯出穀:“見過太後,隴西侯正在裏麵飲酒,恐怕酒後失態衝撞了太後,且容奴婢去通報一聲……”
太後擺擺手:“就這樣去見吧,哀家又不是沒見過隴西侯酒後失態的樣子。”
少女帶著她們一路穿過了很多相連的迴廊,來到一個類似日式風格的小庭院,楚歌聞到一股濃重的酒氣和脂粉味,頓時被嗆到,鍾姑姑早已給太後準備好了一塊香帕,太後用以掩住鼻子,仿佛早已習慣了這種情況。
庭院裏的雪被清掃得很幹淨,木板迴廊上橫七豎八的擺著酒瓶、酒杯、一名穿得很隨意的男子和他身邊的兩名妖嬈的女子。
那名男子正在就著其中一名女子的手喝酒,餘光瞥見太後他們,也不驚慌,直喝完了那杯酒,這才揮手讓那兩名女子退下去。
他略微整理了一下半敞的深衣,坐直來,也不行禮,隻是用很隨意的語氣對太後道:“太後駕臨,禹有失遠迎,還望太後莫怪。”他嘴裏說著莫怪,實際上卻一點兒也不擔憂太後會怪罪的樣子。
楚歌略微迴憶了一下,燕朝皇室複姓聞人,那麽鄭珣就是這位隴西侯聞人禹之子了。燕朝亡了,身為皇族的聞人禹卻能在這座榮華府裏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楚歌不由得想起來李後主,隻是李煜至少還有詩詞流傳於世,而聞人禹似乎在燕朝皇族裏很默默無名。鄭珣不願跟她提起聞人禹,想必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那麽鄭珣的母親又會是誰呢?楚歌難以想象鄭珣從小是怎麽過來的。
那名少女急忙去收拾迴廊上了酒瓶酒杯,聞人禹道:“綠朱,還是請太後移步綠竹軒吧。”
聞人禹站了起來,步態優雅的走在了前麵,跟剛才那個懶散的模樣判若兩人。楚歌不得不承認聞人禹正經起來的時候,堪稱一位美大叔,鄭珣的容貌起碼有五分繼承了聞人禹的。
綠竹軒窗明幾淨,淡淡的熏香若有若無,楚歌深吸了兩口氣,剛才鼻子裏的那股味兒終是散了。
名喚綠朱的少女分別給太後和楚歌倒了茶,這才退下。
聞人禹隻是聞茶香,並不喝茶,太後淺嚐了一口,道:“你可知哀家身邊的這位姑娘是誰?”
聞人禹便將目光移向楚歌,很快又收迴去,“此等天人之姿,非博姬公主莫屬。”
太後道:“哀家還以為你眼裏除了美酒,再無他物,原來你還知道哀家的孫女博姬公主,那你可知博姬公主的駙馬又是何人?”
聞人禹道:“太後莫要跟禹打啞謎了,這駙馬是誰禹確實不知,太後若肯告之,禹定當銘記於心。”
楚歌心裏咯噔一下,聞人禹居然不知道鄭珣嗎?那麽皇帝跟聞人禹比起來,簡直還稱得上是一位稍微正常的父親了不是嗎?至少博姬公主在皇帝眼裏還是女兒,而鄭珣,卻是聞人禹未知的一個存在。
楚歌心裏忽然替鄭珣生出了一絲悲涼。
“博姬公主的駙馬,正是你的兒子鄭珣。”
聞人禹失手打翻了茶杯。
作者有話要說:渣姬的朋友都在喚工作,渣姬也開始著手論文和工作了。昨天舍友問渣姬碼字有多賺錢,渣姬說隻能給自己添兩個葷菜,舍友大驚。
☆、第三十八章
這一迴,聞人禹才是真的失態了。
他難以置信,“這不可能的,我的兒女早就死了,我怎麽可能還會有兒子呢,我也活不得幾年了,太後,您何必再與我說笑。”
他承認他苟且偷生,他本就對皇權不感興趣,人生苦短,何必為了這些虛名撞得頭破血流。所以燕朝皇族都死絕了,唯獨他苟活了下來,每天有美酒佳人陪伴,又能得一個隴西侯的名號,何樂而不為。
他清楚的記得,大陳皇帝給他送來的每一位歌姬舞姬都是喝過避子湯的,他怎麽可能還會有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