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阿覽,還有娘親和爹爹!”鄭攬月像是發現了新大陸,咯咯的笑,正覽也跟著笑。
“娘親,我好喜歡這個禮物,謝謝娘親。”鄭攬月湊近楚歌吧唧親了她一口,鄭覽也不甘落後。
楚歌可謂是受寵若驚了,這四個全家福人偶她可是力求雕工師傅盡量做得像的,最好能一眼就讓他們辨認出誰是睡,為此浪費了很多上乘的木頭。楚歌覺得值了。
成功和姐弟倆拉近距離之後,皇帝皇後都迴來了。這頓晚膳沒有楚歌想像的那麽艱難,甚至在外人眼中是其樂融融的。皇帝也沒有特意問她什麽問題,飯後,楚歌又待了一會兒,看著時間不早了,楚歌剛想跟皇帝皇後告辭,皇帝問皇後:“水柔閣那邊都收拾好了嗎?”
“收拾好了。”
“那就讓博姬和覽兒月兒一塊兒過去吧,他們母子相見,該多親近親近。”
楚歌屏氣凝神不出聲,隻聽得皇後略微無奈的聲音:“皇上說的是,臣妾這就讓他們收拾收拾。”
皇帝對楚歌道:“這幾日你就留在宮裏過了年再迴去住,覽兒月兒跟著你一起。”
楚歌連忙謝恩,而皇後的臉色有那麽一些不好看。
等長秋宮隻剩下皇帝皇後時,皇後不滿的對皇帝道:“陛下,您怎麽讓覽兒月兒跟過去了,不是說再過一段時日的嗎?”長秋宮本就冷清,要不是有兩個孩子在,皇帝很少踏足這裏,皇後本想過完年跟皇帝提一提立太子的事情,東宮這樣空置著,別說她了,就連大臣們也上過幾次請立太子的折子。
皇帝統共有四女二子,而大皇子趙王宋禎是皇後的骨肉,他今年都十九歲了,娶了王妃和兩位側妃,王妃肚子裏也剛診出喜脈。皇後的娘家又是京中的名門望族仲家,論出身,十七歲的齊王宋煦又怎能跟她的兒子相比。可鄭覽鄭攬月不在這兒,到時候見不到皇帝,她又如何找機會跟皇帝提這件事呢。有時候她真摸不準皇帝的心思,都說君心難測,看來她隻能從別處入手了。
“博姬的孩子當然得她自己帶,老放在你這兒也不像話。趙王妃聽說有孕了?”
孩子本來就是你帶來皇宮的,現在又說我的不是。皇後被皇帝的前一句氣得不輕,但聽到後半句,又立刻來了精神,“是呢,差不多兩個月了,因為胎像不穩,故臣妾原本打算再過得一個月再宣布此事的。”這一定是趙王說的,兒子向來沉不住氣,皇後再清楚不過了。
“嗯,這是喜事,該早些告訴朕的。明日就讓趙王妃進宮陪你說說話吧,到時候孩子生出來了,也可以讓趙王妃多進宮陪陪你。”
皇後喜得完全把剛才的不愉快忘光了,皇上這是在關心她呢,處處替她考慮,看來趙王的太子之位已是十拿九穩。
“你好生歇著,朕再去玉妃那兒瞧瞧。”
皇後忍住那股子醋意,微笑著恭送皇帝。
皇後派去的小黃門已經把博姬公主要留宿的消息告訴了鄭珣,鄭珣出了宮門看到慕容蘇還沒離開,上前詢問。
慕容蘇反問:“公主怎麽沒一塊兒出來?”
鄭珣道:“皇後將公主留在宮中住些日子,怎麽,蘇兄找公主有事?”
慕容蘇有些窘迫,他總不好對鄭珣說他是想找月煙吧?想著要有一段時間見不到月煙,慕容蘇心裏就有些不舒服。
“沒事,那我先迴去了。”
鄭珣叫住他,“蘇兄,公主此次隻帶了羽煙雪煙進宮,蘇兄若是明天有空,不如來與我喝兩杯。”
慕容蘇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原來月煙不在宮中,這個消息令慕容蘇感到莫名的興奮。
兩人互相約好了時間,這才朝著不同的方向迴家。
鄭珣迴到家,他詢問仆人張鐸:“查到木茯苓的消息了嗎?”
張鐸迴道:“目前京中尚未有木姑娘的消息,約莫還沒有到達京城。”
鄭珣吩咐張鐸,“有了消息就注意木茯苓的動向,隨時向我稟報。”
鄭珣已經用部分燕朝餘黨的據點跟皇帝交換了條件,讓鄭覽鄭攬月跟在楚歌身邊,不得不說皇帝是一個自信十足的人,但有時候未免會自信過頭。
***
水柔閣是先前博姬公主和唐美人居住的地方,雖經過打掃,可到底太久沒人居住了,倒是顯得有些淒涼。
楚歌沒想到張朝恩也被留了下來,意外之餘略感心安,畢竟張朝恩是宮裏的老人,熟知宮中的掌故,有他在,總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人。
也許是換了新環境的緣故,鄭覽有些不安,一直黏著楚歌,鄭攬月相對好一些,沒有表現那麽明顯。
“涼親,我罷,我想非長揪冬。”鄭覽扯著楚歌的衣袖,接連說了兩遍。
鄭攬月翻譯:“娘親,阿覽說他想迴長秋宮。”
楚歌抱起鄭覽,輕拍他的背:“有娘親在呢,不怕,不怕,覽兒乖乖聽話,娘親等會兒給你講故事好不好?”
鄭覽沉思了一會兒,乖乖點頭,鄭攬月也扯楚歌的衣袖:“娘親,我也要聽故事。”
於是楚歌早早的就讓羽煙鋪床,和鄭覽鄭攬月一塊兒睡。李嬤嬤起初還阻止,說這不符合規矩,在楚歌再三堅持下,李嬤嬤也不繼續勸阻。
楚歌給他們說了美人魚的故事,姐弟倆時不時冒出一個問題來打斷楚歌,一個故事斷斷續續說了好久才說完,鄭覽被裏麵的小美人魚所吸引,已經忘了要迴長秋宮的事情。楚歌又哄了他們好一會兒,才把他們哄睡著。
看著他們恬靜的睡顏,楚歌的心裏湧起一股說不清的情緒,她還得努力一些,讓他們真正依賴自己,信任自己,好好保護他們,不再讓他們受與親人的離別之苦了。
楚歌輕手輕腳的下床披上披風來到外間,李嬤嬤和羽煙雪煙都還守著。看見楚歌出來,李嬤嬤把炭盆挪得離楚歌近了一些,生怕她凍著。
“公主,您怎麽出來了?外邊冷,小心著涼了。”
楚歌笑笑:“覽兒月兒都睡著了,我還不困。嬤嬤,你給我說一說這些年覽兒月兒的事情吧。”
李嬤嬤就把他們滿月那會兒、一歲那會兒、剛學會說話、剛學會走路、兩人形影不離等等,都事無巨細的跟楚歌徐徐道來,這一說就說到了很晚,楚歌沒有一點兒疲態,她隻能以這種方式了解他們的過去,這種感覺於她而言有點兒新奇,又有點兒期待。
楚歌讓李嬤嬤把姐弟倆的愛好都說了出來,並讓羽煙一一記下,等全部說完後,夜已經很深了。
一陣悠揚的笛聲隱隱傳來,楚歌不免問:“這麽晚了,誰還在宮裏吹笛子?”
“公主,自您出宮之後,琅大人每天晚上都會吹笛子,我看他呀對您仍未死心,不如借這次迴宮的機會就此斷了他對您的念想吧。”李嬤嬤歎了一口氣,這琅大人對公主癡心一片,可惜與公主無緣,除去他的身份,其實琅大人跟公主也是很般配的。
楚歌一時語塞,這讓她怎麽斷琅霰的念想?難道對琅霰說“求求你別喜歡我了”,顯然不太實際。琅霰喜歡博姬公主,隻要沒有打擾到她的生活,其實不必刻意去對琅霰說些什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有些事情真的強求不來。
趙王妃柳依依進宮時,皇後便把楚歌召了過來。
楚歌剛踏入長秋宮,就聽見裏麵傳來一陣嬌笑聲,十分婉轉動人。對於這位嫂子,楚歌來之前特意向李嬤嬤打探過,柳依依是禦史大夫柳宏文之女,進趙王府僅一年,因為生得柔美,非常得趙王的喜歡。而比她先進王府兩年的兩位側妃,肚子裏都還沒有動靜呢。
麵對這位有一定手段的嫂子,楚歌先帶著鄭覽鄭攬月給皇後問安,皇後今天的心情顯然非常的好,笑容就掛在臉上沒掉過。
柳依依的肚子還不明顯,但她時不時保持著以手托腹的動作,看得楚歌都替她感到心累。
“有了身孕後,府裏的事情就少操點心,你父皇說了,這段日子你可以常進宮來坐坐,別整天呆在王府裏悶壞了。”
皇後說什麽,柳依依都微笑著點頭答應著,基本上都是一些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項,楚歌基本成了陪襯和擺設。倒是柳依依對鄭覽鄭攬月表現出了極大的喜愛,甚至還說假如她也能生一對龍鳳胎就好了。
皇後有點兒不讚同柳依依:“婦人生孩子本就兇險萬分,何況是第一胎。生一個就夠你受苦了,若是懷著兩個,隻怕會更累。你呀就慢慢來,到時候生三四個都不成問題。”
柳依依羞澀的看了看楚歌,楚歌隻能保持微笑,她沒生過孩子,在這方麵給不了柳依依什麽建議。
高申進來的時候,柳依依正和鄭覽鄭攬月說話,皇後有些緊張,擔心姐弟倆碰著了柳依依,楚歌也緊張,所以一直牽著姐弟倆的手。
“皇後,朝月公主求見。”
未等皇後說見,朝月公主那窈窕的身影款款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朝月給母後請安。”她的聲線很特別,像夜空中皎潔的月光,美麗又神秘。
楚歌私底下將宋歆歆跟博姬公主比較了一番,認為宋歆歆一點兒也不遜色於博姬公主,隻是宋歆歆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而博姬公主是正在綻放的花,宋歆歆隻輸在年齡上而已。
皇後給宋歆歆賜坐,宋歆歆直接對皇後道:“母後,兒臣讓禦膳房的師傅新做了幾樣點心,因此特意來帶覽兒過去嚐嚐。”
宋歆歆的視線從進來開始,都沒落在楚歌身上,就連對柳依依也隻是象征性的問候了兩句而已。
皇後有些不悅:“你今日來,就是特意為了說這件事情的嗎?你的嫂嫂好不容易進宮一趟,你不陪她說兩句話,這麽著急要走,是把宮裏的規矩都忘了嗎?”
柳依依給宋歆歆解圍,皇後沒有打算給宋歆歆留麵子:“覽兒月兒的娘親就坐在這兒呢,你既得了糕點,就直接送去水柔閣即可。有時間多跟你母妃學學,別整天惦記著覽兒月兒。”皇後對宋歆歆不是那麽喜歡,之前是因為皇帝寵著她,現在博姬公主迴來了,皇後打算拿博姬公主來滅一滅宋歆歆的傲氣。過了年,宋歆歆也該出嫁了,雖然皇帝沒有明說,可皇後猜測皇帝心中已然有了人選。
到時候宋歆歆一出嫁,再讓趙王坐上太子之位,玉妃也就囂張不了了。沒有兒子的女人,注定在後宮站不住腳跟。
自始至終,楚歌都隻是在一旁看著,沒有出聲,看來宋歆歆確實很得寵,連皇後都敢得罪。
這件事,最終以宋歆歆默然離開而結束。
在迴水柔閣的路上,楚歌遇到了宋歆歆,她似乎是專門等著楚歌的。
“姐姐,三年不見,別來無恙。”
“妹妹專程等我,不知有何事?”
昨晚皇帝來儀和殿,專程跟她說宋楚歌要在宮裏住一段時日,並且還讓覽兒月兒迴到宋楚歌身邊時,她氣得整整一夜沒睡好。宋楚歌搶走鄭珣也就算了,為什麽還要迴宮來礙她的眼。
“沒事,我隻是想來告訴姐姐,琅樂師正在蓮花台等著姐姐呢,姐姐可別辜負了琅樂師的一片真心。”
宋歆歆說完,見楚歌的神色不為所動,頓時覺得有些無趣,宋楚歌一定是在源州待太久了,以前宋楚歌還會反唇相譏兩句,現在竟然連話都懶得說了。宋歆歆知道自己跟鄭珣是沒有希望了,可她絕不想看到宋楚歌和鄭珣恩愛的模樣。
“公主,您要去蓮花台看看嗎?”李嬤嬤有些擔憂的看著楚歌。
“迴水柔閣,覽兒月兒餓了,該吃午膳了。”
至於蓮花台那裏,楚歌隻是派羽煙過去看看,若琅霰真的在那兒,就讓他別等了。
羽煙來到蓮花台,果然看到一名長身玉立的男子在那兒,風將他的廣袖吹得飄飄然,很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感。羽煙走過去,輕聲喚道:“琅大人。”
琅霰看到羽煙,自嘲道:“公主還是不肯見我。”
羽煙也不知道說些什麽:“琅大人,您還是迴去吧,這裏風大。”
琅霰渾不在意,他取出袖中的一本冊子,“這是我三年來所作之曲,煩請羽煙姑娘交給公主。”明明博姬公主是最能懂他的音律之人,為何這樣的女子偏偏生在皇家呢,明知沒有希望,卻還是抱有奢望,他這一生都隻能把幸福寄托在博姬公主身上了吧。
“琅大人,公主的右手受了傷,大夫說了,她今後都無法奏琴了,這些曲子,您還是留著給自己吧。”
琅霰麵露震驚之色:“你說公主的手受傷了?”
羽煙點頭:“是的,公主讓我轉告您,讓你別等了。”
***
羽煙迴來的時候,楚歌正在和鄭覽鄭攬月吃飯。鄭攬月自己吃不會把飯粒掉出來,也不會把衣服弄髒,就是吃得稍微有些慢。而鄭覽,吃飯也是一個急性子,他不僅把衣服弄得都是飯粒,地上也有他的傑作,楚歌沒有叫人立即收拾,等鄭覽吃飽後,李嬤嬤才帶他去換衣裳。
羽煙對楚歌道:“公主,我已經把您的話轉告給琅大人了,隻是我勸不動他,他還在蓮花台等你呢。”琅大人的脾氣還是那麽執拗,都這麽久了,何苦令公主再度為難。
楚歌對此不發一言,她發現鄭覽喜歡吃魚,可是魚肉有刺,吃著麻煩,便想著讓禦廚下次直接做魚丸,而把魚肉換掉。
張朝恩跟楚歌建議:“公主若是吃不慣禦膳房做的菜,也可請示皇後給公主開一個小廚房,到時候再把莫師傅召進來,公主想吃什麽就可以直接吩咐莫師傅做了。”
楚歌就把這件事情交給張朝恩去辦,張朝恩的效率很高,第二天就把莫師傅帶進宮了,除了莫師傅,張朝恩還帶了一個人進來,那人卻是楚歌他們在客棧中結識的木茯苓。
張朝恩說,這是駙馬特意給楚歌尋來的貼身丫鬟。至於鄭珣用了什麽辦法找到木茯苓,又把木茯苓送到了楚歌的身邊,楚歌也不去關心這個問題了,就像她沒有問鄭珣對皇帝說了什麽,以至於皇帝那麽快就讓兒女迴到她身邊一樣。
木茯苓既然進了宮,成為楚歌身邊的丫鬟,名字是得改一改,不過鄭珣已經幫她想好了,就改成紫煙。楚歌聯想到了“日照香爐生紫煙”這句詩,真是巧,便采用了鄭珣提供的名字。
紫煙來了,楚歌正好讓李嬤嬤一並教雪煙紫煙學宮裏的規矩,而楚歌也沒閑著,她試圖糾正鄭覽的發音問題。
“覽兒,娘親說一句,你就跟著娘親說一句,好不好?”
鄭覽點點頭。
楚歌先說:“娘。”
鄭覽:“涼。”
楚歌繼續說:“娘。”
鄭覽著急的跟著說:“涼。”
“娘親,我好喜歡這個禮物,謝謝娘親。”鄭攬月湊近楚歌吧唧親了她一口,鄭覽也不甘落後。
楚歌可謂是受寵若驚了,這四個全家福人偶她可是力求雕工師傅盡量做得像的,最好能一眼就讓他們辨認出誰是睡,為此浪費了很多上乘的木頭。楚歌覺得值了。
成功和姐弟倆拉近距離之後,皇帝皇後都迴來了。這頓晚膳沒有楚歌想像的那麽艱難,甚至在外人眼中是其樂融融的。皇帝也沒有特意問她什麽問題,飯後,楚歌又待了一會兒,看著時間不早了,楚歌剛想跟皇帝皇後告辭,皇帝問皇後:“水柔閣那邊都收拾好了嗎?”
“收拾好了。”
“那就讓博姬和覽兒月兒一塊兒過去吧,他們母子相見,該多親近親近。”
楚歌屏氣凝神不出聲,隻聽得皇後略微無奈的聲音:“皇上說的是,臣妾這就讓他們收拾收拾。”
皇帝對楚歌道:“這幾日你就留在宮裏過了年再迴去住,覽兒月兒跟著你一起。”
楚歌連忙謝恩,而皇後的臉色有那麽一些不好看。
等長秋宮隻剩下皇帝皇後時,皇後不滿的對皇帝道:“陛下,您怎麽讓覽兒月兒跟過去了,不是說再過一段時日的嗎?”長秋宮本就冷清,要不是有兩個孩子在,皇帝很少踏足這裏,皇後本想過完年跟皇帝提一提立太子的事情,東宮這樣空置著,別說她了,就連大臣們也上過幾次請立太子的折子。
皇帝統共有四女二子,而大皇子趙王宋禎是皇後的骨肉,他今年都十九歲了,娶了王妃和兩位側妃,王妃肚子裏也剛診出喜脈。皇後的娘家又是京中的名門望族仲家,論出身,十七歲的齊王宋煦又怎能跟她的兒子相比。可鄭覽鄭攬月不在這兒,到時候見不到皇帝,她又如何找機會跟皇帝提這件事呢。有時候她真摸不準皇帝的心思,都說君心難測,看來她隻能從別處入手了。
“博姬的孩子當然得她自己帶,老放在你這兒也不像話。趙王妃聽說有孕了?”
孩子本來就是你帶來皇宮的,現在又說我的不是。皇後被皇帝的前一句氣得不輕,但聽到後半句,又立刻來了精神,“是呢,差不多兩個月了,因為胎像不穩,故臣妾原本打算再過得一個月再宣布此事的。”這一定是趙王說的,兒子向來沉不住氣,皇後再清楚不過了。
“嗯,這是喜事,該早些告訴朕的。明日就讓趙王妃進宮陪你說說話吧,到時候孩子生出來了,也可以讓趙王妃多進宮陪陪你。”
皇後喜得完全把剛才的不愉快忘光了,皇上這是在關心她呢,處處替她考慮,看來趙王的太子之位已是十拿九穩。
“你好生歇著,朕再去玉妃那兒瞧瞧。”
皇後忍住那股子醋意,微笑著恭送皇帝。
皇後派去的小黃門已經把博姬公主要留宿的消息告訴了鄭珣,鄭珣出了宮門看到慕容蘇還沒離開,上前詢問。
慕容蘇反問:“公主怎麽沒一塊兒出來?”
鄭珣道:“皇後將公主留在宮中住些日子,怎麽,蘇兄找公主有事?”
慕容蘇有些窘迫,他總不好對鄭珣說他是想找月煙吧?想著要有一段時間見不到月煙,慕容蘇心裏就有些不舒服。
“沒事,那我先迴去了。”
鄭珣叫住他,“蘇兄,公主此次隻帶了羽煙雪煙進宮,蘇兄若是明天有空,不如來與我喝兩杯。”
慕容蘇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原來月煙不在宮中,這個消息令慕容蘇感到莫名的興奮。
兩人互相約好了時間,這才朝著不同的方向迴家。
鄭珣迴到家,他詢問仆人張鐸:“查到木茯苓的消息了嗎?”
張鐸迴道:“目前京中尚未有木姑娘的消息,約莫還沒有到達京城。”
鄭珣吩咐張鐸,“有了消息就注意木茯苓的動向,隨時向我稟報。”
鄭珣已經用部分燕朝餘黨的據點跟皇帝交換了條件,讓鄭覽鄭攬月跟在楚歌身邊,不得不說皇帝是一個自信十足的人,但有時候未免會自信過頭。
***
水柔閣是先前博姬公主和唐美人居住的地方,雖經過打掃,可到底太久沒人居住了,倒是顯得有些淒涼。
楚歌沒想到張朝恩也被留了下來,意外之餘略感心安,畢竟張朝恩是宮裏的老人,熟知宮中的掌故,有他在,總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人。
也許是換了新環境的緣故,鄭覽有些不安,一直黏著楚歌,鄭攬月相對好一些,沒有表現那麽明顯。
“涼親,我罷,我想非長揪冬。”鄭覽扯著楚歌的衣袖,接連說了兩遍。
鄭攬月翻譯:“娘親,阿覽說他想迴長秋宮。”
楚歌抱起鄭覽,輕拍他的背:“有娘親在呢,不怕,不怕,覽兒乖乖聽話,娘親等會兒給你講故事好不好?”
鄭覽沉思了一會兒,乖乖點頭,鄭攬月也扯楚歌的衣袖:“娘親,我也要聽故事。”
於是楚歌早早的就讓羽煙鋪床,和鄭覽鄭攬月一塊兒睡。李嬤嬤起初還阻止,說這不符合規矩,在楚歌再三堅持下,李嬤嬤也不繼續勸阻。
楚歌給他們說了美人魚的故事,姐弟倆時不時冒出一個問題來打斷楚歌,一個故事斷斷續續說了好久才說完,鄭覽被裏麵的小美人魚所吸引,已經忘了要迴長秋宮的事情。楚歌又哄了他們好一會兒,才把他們哄睡著。
看著他們恬靜的睡顏,楚歌的心裏湧起一股說不清的情緒,她還得努力一些,讓他們真正依賴自己,信任自己,好好保護他們,不再讓他們受與親人的離別之苦了。
楚歌輕手輕腳的下床披上披風來到外間,李嬤嬤和羽煙雪煙都還守著。看見楚歌出來,李嬤嬤把炭盆挪得離楚歌近了一些,生怕她凍著。
“公主,您怎麽出來了?外邊冷,小心著涼了。”
楚歌笑笑:“覽兒月兒都睡著了,我還不困。嬤嬤,你給我說一說這些年覽兒月兒的事情吧。”
李嬤嬤就把他們滿月那會兒、一歲那會兒、剛學會說話、剛學會走路、兩人形影不離等等,都事無巨細的跟楚歌徐徐道來,這一說就說到了很晚,楚歌沒有一點兒疲態,她隻能以這種方式了解他們的過去,這種感覺於她而言有點兒新奇,又有點兒期待。
楚歌讓李嬤嬤把姐弟倆的愛好都說了出來,並讓羽煙一一記下,等全部說完後,夜已經很深了。
一陣悠揚的笛聲隱隱傳來,楚歌不免問:“這麽晚了,誰還在宮裏吹笛子?”
“公主,自您出宮之後,琅大人每天晚上都會吹笛子,我看他呀對您仍未死心,不如借這次迴宮的機會就此斷了他對您的念想吧。”李嬤嬤歎了一口氣,這琅大人對公主癡心一片,可惜與公主無緣,除去他的身份,其實琅大人跟公主也是很般配的。
楚歌一時語塞,這讓她怎麽斷琅霰的念想?難道對琅霰說“求求你別喜歡我了”,顯然不太實際。琅霰喜歡博姬公主,隻要沒有打擾到她的生活,其實不必刻意去對琅霰說些什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有些事情真的強求不來。
趙王妃柳依依進宮時,皇後便把楚歌召了過來。
楚歌剛踏入長秋宮,就聽見裏麵傳來一陣嬌笑聲,十分婉轉動人。對於這位嫂子,楚歌來之前特意向李嬤嬤打探過,柳依依是禦史大夫柳宏文之女,進趙王府僅一年,因為生得柔美,非常得趙王的喜歡。而比她先進王府兩年的兩位側妃,肚子裏都還沒有動靜呢。
麵對這位有一定手段的嫂子,楚歌先帶著鄭覽鄭攬月給皇後問安,皇後今天的心情顯然非常的好,笑容就掛在臉上沒掉過。
柳依依的肚子還不明顯,但她時不時保持著以手托腹的動作,看得楚歌都替她感到心累。
“有了身孕後,府裏的事情就少操點心,你父皇說了,這段日子你可以常進宮來坐坐,別整天呆在王府裏悶壞了。”
皇後說什麽,柳依依都微笑著點頭答應著,基本上都是一些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項,楚歌基本成了陪襯和擺設。倒是柳依依對鄭覽鄭攬月表現出了極大的喜愛,甚至還說假如她也能生一對龍鳳胎就好了。
皇後有點兒不讚同柳依依:“婦人生孩子本就兇險萬分,何況是第一胎。生一個就夠你受苦了,若是懷著兩個,隻怕會更累。你呀就慢慢來,到時候生三四個都不成問題。”
柳依依羞澀的看了看楚歌,楚歌隻能保持微笑,她沒生過孩子,在這方麵給不了柳依依什麽建議。
高申進來的時候,柳依依正和鄭覽鄭攬月說話,皇後有些緊張,擔心姐弟倆碰著了柳依依,楚歌也緊張,所以一直牽著姐弟倆的手。
“皇後,朝月公主求見。”
未等皇後說見,朝月公主那窈窕的身影款款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朝月給母後請安。”她的聲線很特別,像夜空中皎潔的月光,美麗又神秘。
楚歌私底下將宋歆歆跟博姬公主比較了一番,認為宋歆歆一點兒也不遜色於博姬公主,隻是宋歆歆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而博姬公主是正在綻放的花,宋歆歆隻輸在年齡上而已。
皇後給宋歆歆賜坐,宋歆歆直接對皇後道:“母後,兒臣讓禦膳房的師傅新做了幾樣點心,因此特意來帶覽兒過去嚐嚐。”
宋歆歆的視線從進來開始,都沒落在楚歌身上,就連對柳依依也隻是象征性的問候了兩句而已。
皇後有些不悅:“你今日來,就是特意為了說這件事情的嗎?你的嫂嫂好不容易進宮一趟,你不陪她說兩句話,這麽著急要走,是把宮裏的規矩都忘了嗎?”
柳依依給宋歆歆解圍,皇後沒有打算給宋歆歆留麵子:“覽兒月兒的娘親就坐在這兒呢,你既得了糕點,就直接送去水柔閣即可。有時間多跟你母妃學學,別整天惦記著覽兒月兒。”皇後對宋歆歆不是那麽喜歡,之前是因為皇帝寵著她,現在博姬公主迴來了,皇後打算拿博姬公主來滅一滅宋歆歆的傲氣。過了年,宋歆歆也該出嫁了,雖然皇帝沒有明說,可皇後猜測皇帝心中已然有了人選。
到時候宋歆歆一出嫁,再讓趙王坐上太子之位,玉妃也就囂張不了了。沒有兒子的女人,注定在後宮站不住腳跟。
自始至終,楚歌都隻是在一旁看著,沒有出聲,看來宋歆歆確實很得寵,連皇後都敢得罪。
這件事,最終以宋歆歆默然離開而結束。
在迴水柔閣的路上,楚歌遇到了宋歆歆,她似乎是專門等著楚歌的。
“姐姐,三年不見,別來無恙。”
“妹妹專程等我,不知有何事?”
昨晚皇帝來儀和殿,專程跟她說宋楚歌要在宮裏住一段時日,並且還讓覽兒月兒迴到宋楚歌身邊時,她氣得整整一夜沒睡好。宋楚歌搶走鄭珣也就算了,為什麽還要迴宮來礙她的眼。
“沒事,我隻是想來告訴姐姐,琅樂師正在蓮花台等著姐姐呢,姐姐可別辜負了琅樂師的一片真心。”
宋歆歆說完,見楚歌的神色不為所動,頓時覺得有些無趣,宋楚歌一定是在源州待太久了,以前宋楚歌還會反唇相譏兩句,現在竟然連話都懶得說了。宋歆歆知道自己跟鄭珣是沒有希望了,可她絕不想看到宋楚歌和鄭珣恩愛的模樣。
“公主,您要去蓮花台看看嗎?”李嬤嬤有些擔憂的看著楚歌。
“迴水柔閣,覽兒月兒餓了,該吃午膳了。”
至於蓮花台那裏,楚歌隻是派羽煙過去看看,若琅霰真的在那兒,就讓他別等了。
羽煙來到蓮花台,果然看到一名長身玉立的男子在那兒,風將他的廣袖吹得飄飄然,很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感。羽煙走過去,輕聲喚道:“琅大人。”
琅霰看到羽煙,自嘲道:“公主還是不肯見我。”
羽煙也不知道說些什麽:“琅大人,您還是迴去吧,這裏風大。”
琅霰渾不在意,他取出袖中的一本冊子,“這是我三年來所作之曲,煩請羽煙姑娘交給公主。”明明博姬公主是最能懂他的音律之人,為何這樣的女子偏偏生在皇家呢,明知沒有希望,卻還是抱有奢望,他這一生都隻能把幸福寄托在博姬公主身上了吧。
“琅大人,公主的右手受了傷,大夫說了,她今後都無法奏琴了,這些曲子,您還是留著給自己吧。”
琅霰麵露震驚之色:“你說公主的手受傷了?”
羽煙點頭:“是的,公主讓我轉告您,讓你別等了。”
***
羽煙迴來的時候,楚歌正在和鄭覽鄭攬月吃飯。鄭攬月自己吃不會把飯粒掉出來,也不會把衣服弄髒,就是吃得稍微有些慢。而鄭覽,吃飯也是一個急性子,他不僅把衣服弄得都是飯粒,地上也有他的傑作,楚歌沒有叫人立即收拾,等鄭覽吃飽後,李嬤嬤才帶他去換衣裳。
羽煙對楚歌道:“公主,我已經把您的話轉告給琅大人了,隻是我勸不動他,他還在蓮花台等你呢。”琅大人的脾氣還是那麽執拗,都這麽久了,何苦令公主再度為難。
楚歌對此不發一言,她發現鄭覽喜歡吃魚,可是魚肉有刺,吃著麻煩,便想著讓禦廚下次直接做魚丸,而把魚肉換掉。
張朝恩跟楚歌建議:“公主若是吃不慣禦膳房做的菜,也可請示皇後給公主開一個小廚房,到時候再把莫師傅召進來,公主想吃什麽就可以直接吩咐莫師傅做了。”
楚歌就把這件事情交給張朝恩去辦,張朝恩的效率很高,第二天就把莫師傅帶進宮了,除了莫師傅,張朝恩還帶了一個人進來,那人卻是楚歌他們在客棧中結識的木茯苓。
張朝恩說,這是駙馬特意給楚歌尋來的貼身丫鬟。至於鄭珣用了什麽辦法找到木茯苓,又把木茯苓送到了楚歌的身邊,楚歌也不去關心這個問題了,就像她沒有問鄭珣對皇帝說了什麽,以至於皇帝那麽快就讓兒女迴到她身邊一樣。
木茯苓既然進了宮,成為楚歌身邊的丫鬟,名字是得改一改,不過鄭珣已經幫她想好了,就改成紫煙。楚歌聯想到了“日照香爐生紫煙”這句詩,真是巧,便采用了鄭珣提供的名字。
紫煙來了,楚歌正好讓李嬤嬤一並教雪煙紫煙學宮裏的規矩,而楚歌也沒閑著,她試圖糾正鄭覽的發音問題。
“覽兒,娘親說一句,你就跟著娘親說一句,好不好?”
鄭覽點點頭。
楚歌先說:“娘。”
鄭覽:“涼。”
楚歌繼續說:“娘。”
鄭覽著急的跟著說:“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