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沒想到鳳娣這麽快趕迴來,臉色變了幾變,琢磨過繼這事兒她迴來也一樣,這是自己日後唯一的指望,誰也甭想攔著,書南眼瞅著不行了,沒兒子,再沒有個孫子,她在餘家還有什麽地位。
先頭讓二姑娘頂著書南的名兒出去走跳,是存著書南能好的心,如今兒子要不行了,空留個名兒有什麽用,她再厲害,也是餘家庶女,還能漫過自己這個明媒正娶的太太。
想到此,臉色一正道:“二姑娘迴來了,我還說怎麽也得半個月呢,正好姑娘趕上了,我這兒正有件事兒要跟你說,咱餘家三代單傳,從老太爺那輩兒就是一個,到你大哥哥這兒也沒多個兄弟,若餘家但能還有個男丁,我也不會想出這個過繼的法兒來,也實在沒轍了,你大哥哥眼瞅著不行了,雖我心裏疼的慌,可也不能不為餘家想想,橫是不能從你大哥哥這兒斷了香火,真那樣,將來便我去了,也有臉見餘家的祖宗,卻不想這事兒忠叔死活不應,攥著祠堂的鑰匙不開門,你兩個舅舅這才惱了。”
舅舅?鳳娣掃過那兩個王家的舅爺,目光一閃,近前先施一禮道:“兩位舅舅萬福。”
王氏的書信早送娘家去了,故此王家這兩個舅爺,別看剛來的冀州府,可餘家怎麽迴事兒,比誰都清楚,即便妹妹說這個二姑娘多厲害多厲害,冀州府滿大街都是餘家大公子,翻了餘家的冤案,重新開張慶福堂的事兒,可兩人還真不大信,說到底兒,一個十四的丫頭片子,再厲害能厲害到哪兒去,值當怵成這樣嗎,根本沒拿鳳娣當迴事。
這會兒見鳳娣還給他們行禮,大喇喇的擺擺手道:“二姑娘多禮了,一家人用不著如此客氣。”
鳳娣卻道:“有道是禮多人不怪,卻這一家人的話兒,舅舅可說差了,雖說您二位是太太的親兄弟,我餘府裏的舅爺,千裏迢迢上門,該著遠接高迎的伺候著才對,卻到底是客,若是論親戚說閑話兒,自然怎麽都成,若說到餘家的家務事兒,卻沒有外人摻合的餘地,是好是歹都是我餘家的事兒,跟外人沒一文錢幹係,忠叔,請兩位舅爺客居裏頭進茶。”
那個年紀稍大些的猛地站起來道:“你別口口聲聲用餘家的家事兒說嘴兒,我妹子若是個有主意的,哪有你這個庶女出頭的份兒,別以為掌了餘家兩天事兒,就了不起了,我妹子是你嫡母,說什麽你就得聽什麽,敢不聽就是忤逆不孝。”
鳳娣笑了起來,臉色一沉:“,縱然忤逆不孝,也輪不上你姓王的教訓,本來我還想著您二位是府裏的舅爺,再怎麽著也得瞧兩分麵子,如今看來,是我多餘了,既兩位舅舅口口聲聲說我忤逆不孝,若外甥女今兒不忤逆一迴兒,兩位舅舅想必失望的緊,既如此,就如了兩位的意,來人把兩位舅爺轟出去。”
“你,你大膽。”王二舅指著她手都哆嗦了,鳳娣笑了一聲:“我的膽子是不小,這次是轟,下次就是打,不信兩位舅舅可以試試,看我餘鳳娣敢不敢,轟出去。”
牛黃在門外頭聽半天了,這幾天讓這兩位舅爺磨的別提多憋屈了,早就摩拳擦掌等著呢,這會兒聽見風娣的吩咐,哪會怠慢,叫上幾個小廝跑進來,連推帶搡的把王家兩位舅爺推了出去。
王氏不想她如此大膽,前頭見她處處禮數周到,還隻當他是怕自己這個嫡母呢,如今看來,這丫頭根本就沒把自己放在眼裏過,那些都是麵兒上恭敬罷了,不然,怎敢當著自己的麵兒把自己兩個兄弟趕出去。
王氏的臉都氣紅了,把侄兒交給春桃領到後頭去,一拍桌子道:“真是讓我開眼了,我餘家真出了這麽一位大逆不道的,敢把舅爺打出去。這是哪家的規矩,不如把我這個嫡母也打出去的好。”
鳳娣卻不急,臉色也緩了不少,開口道:“若論規矩,也是我餘家的規矩,輪不到姓王的指手畫腳,忠叔是老太爺跟前的人,在我餘家待了大半輩子,早就是我餘家的人了,我爹臨去前,把我餘家的秘方一分兩半,一半放在太太這兒,一半交給忠叔,餘家的祖訓家規上的記得清清楚楚,餘家的藥方,傳兒不傳女,傳子不傳媳,我爹既然把秘方交給了忠叔,就說明,忠叔是我餘家人,不是什麽奴才,是餘家的正經長輩,便太太見了都要稱唿一聲忠叔,兩位舅爺如此對忠叔,若我還客客氣氣的奉為貴客,就白姓了這個餘字,白當了我餘家的女兒。”
“公,子……”餘忠老淚都下來了:“您這是何必呢,老奴本就是奴才,卻老奴這個奴才生是餘家人,死是餘家的鬼,得老太爺老爺重托,隻要我餘忠還有一口氣,就不能眼睜睜看著餘家倒了,更不能讓餘家落到外人手裏。”
王氏臉色白了白,知道剛才兩個兄弟那些話,的確說的重了些,餘忠的地位在餘家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她之所以裝聾作啞,就是想把過繼的事兒快些弄成了,也免得到時候沒了後路。
想到此,開口道:“是我兩個兄弟的不是,我這裏替他們給忠叔陪個不是,忠叔莫放在心上才是。”
餘忠忙道:“太太說著話可不要折煞老奴了。”
王氏這算退了一步,氣氛略緩,卻又道:“今兒既然都說到這份上了,索性就把話說明白,南哥這個病拖到今兒,也差不多到了頭,郎中也說了讓預備後事,這後事不後事的,如今二姑娘頂著南哥的名兒在外麵掌著慶福堂,南哥這後事自然辦不得,雖說委屈了南哥,可也隻能如此,誰讓他是餘家的子孫呢,為著餘家也應當。”
說著,拿出帕子點了點眼角:“隻常言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南哥這個身子連個媳婦兒都沒討,更不要說一兒半女了,到底沒了指望,如今之計,若不過繼個子嗣,莫非要看著餘家斷子絕孫不成,這話便是拿到祠堂當著餘家的列祖列宗,我也敢說,二姑娘,如今咱餘家是你當家,你說句話,我知道二姑娘有本事,是我餘家的大功臣,若二姑娘是男丁,我再不會起這樣的念頭,隻二姑娘再能幹,到底是姑娘,這幾年在餘家還說得過去,難道能在餘家一輩子,早晚還不要尋婆家,到那時餘家怎麽辦,慶福堂怎麽辦,剛二姑娘也說了,祖訓家規上寫的清楚呢,傳子不傳女,傳子不傳媳,二姑娘掌事兒如今都違了祖訓,隻餘家正在難上,也便顧不得了,如今難過去了,怎麽也得想想以後吧。”
以後?鳳娣暗暗冷笑,這會兒跟她提以後了,當初怎麽不提,當初十大藥行的人堵著門要債,官府裏的人命官司懸著,時刻要來拿人封藥庫,那時候怎不見她提以後,因為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以後呢,所以提了也沒用,如今難過去了,慶福堂也理順了,太太就想起以後了,怕兒子死了以後沒著落,就要過繼,過繼孫子是假,想著把餘家的買賣攏到她王家手裏是真。
不然,就這麽點子小事至於來兩個舅爺嗎,又不是打狼,先頭餘家朝不保夕的時候,怎不見王家來人,這會兒見風頭過去,來撿便宜了,做他的春秋大夢。
想到此,便問:“太太想過繼誰?”
王氏一聽以為鳳娣要應了,忙道:“我想著餘家縱然有些旁支,也早不在冀州府了,便尋了去,大老遠的帶來,隔著這麽多層,總也不親,倒不如近巴巴的尋一個知根兒底的,別管姓什麽,進了門就是餘家人,正巧我大兄弟家裏有三個小子,這最小的一個自小跟我投緣,人也聰明,就是剛才我跟前那個。”
忠叔剛要說什麽,鳳娣抬手止住:“這麽說太太想過繼您娘家的侄兒了?”
王氏點點頭道:“這樣知根知底兒的總比那夠不上的旁支兒強些。”
鳳娣道:“我怎麽聽說您要過繼個孫子呢,這可差著輩兒呢。”
王氏道:“小孩子家家的講什麽輩分,軒哥兒雖是我侄兒,可年紀小,進我餘家排在孫輩兒上也沒什麽,橫豎不絕了香火就是了。”
鳳娣眸光閃了閃道:“太太若這麽說,我可就得無冒犯著跟您掰扯掰扯了,別管是兒子孫子,若過繼王家的兒孫過來,這是繼我餘家的香火呢,還是續你王家旁支兒呢,便今兒我應了太太,餘家的祖宗可也不能答應,餘家的祖墳裏埋的,後頭祠堂上頭擺的,哪一個不姓餘,太太把王家的人過繼成孫子,就不怕祖宗怪罪嗎。”
王氏臉色一變道:“姓餘的不是沒人了嗎,與其讓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旁支兒得了便宜,還不如我娘家侄兒呢。”
鳳娣倒是笑了起來:“太太這話說的,縱再遠,也是餘家人,一筆寫不出兩個餘字來,根兒上的祖宗都是一個,我看太太還是在餘家門裏挑一個吧,這才和祖宗規矩。”
王氏氣道:“我上哪兒尋這樣一個人去,難不成讓我滿世界踅摸去。”|
鳳娣知道她還是惦記著她娘家侄兒,可這事兒沒的商量,便過繼個餘家門裏的,也得先過自己的眼呢,自己費勁辛苦賺下餘家的產業,總得知道交在誰手裏吧,看順眼的成,不順眼的滾蛋,甭想在她這兒找便宜。
想到此,開口道:“太太若信得過,我使人去尋餘家的旁支兒。”
王氏哼了一聲:“姑娘可是大忙人,裏外上下都離不開呢,哪有空閑管這樣的事兒,交給姑娘,我可有的等了,不定明年也成不了,倒還不如去佛堂念念,經保佑著南哥的病好了,還更切實些。”
這裏正說著,忽的牛黃蹬蹬的跑進來道:“公,公子,可了不得,外頭來了娘倆,說來尋爹的,那當娘的有三十上下,那小子瞧著有七八歲了,那模樣活脫脫就是咱們老爺是。”
鳳娣一愣,看向忠叔,忠叔搖搖頭,鳳娣暗道,莫非是騙子,怎麽偏趕在這時候來,鳳娣看了眼王氏,王氏道:“哪來的騙子尋什麽爹,可著冀州府,誰不知道我餘家就南哥一根兒獨苗。”說著瞪了牛黃一眼。
牛黃忙道:“奴才可沒說錯,不信太太去瞧瞧。”
鳳娣道:“瞧什麽,把人先帶進來問明白了再說。”
牛黃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王氏道:“二姑娘這是要做什麽,餘家就南哥一個,你讓他進來做什麽”
鳳娣道:“不讓進來,就在門口吵嚷著不成,大街上人來人往的,給人聽了去,像什麽話,太太不用急,一會兒人來了,咱們問清楚了,若是騙子,送到到衙門裏發落,若不。”
王氏尖著嗓子道:“就是騙子。”
說話兒間牛黃從外頭領了娘倆進來,邁進門檻,一打照麵,鳳娣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可真是,天下間竟有如此相像的人,那眉,那眼,那嘴,活脫脫就是她爹餘慶來兒童版,就算擁有最牛的整容技術,也整不出這麽像的。
再看那個娘,三十上下的樣兒,五官端正,皮膚白皙,瞧著也不像煙花女子,倒想個正經過日子的良家婦人,不知走了多遠,風塵仆仆,兩條腿上沾了不少泥。
牛黃道:“這就是我們大公子。”
那婦人看了鳳娣一眼,蹲身道:“大公子萬福,奴家郭雲娘,乃是登州府郭家村人士,那年老爺去找參,路過我們村病了,在我家養了一個月才好,奴家便跟了老爺。”
“你,你胡說,你個不要臉的女人,跑我餘府裏坑騙來了,你那小子不知是哪個野漢子的種呢,倒千裏迢迢的跑來按在我家老爺頭上,來人把她帶去衙門,告她一個欺詐之罪,一頓板子打下來,管保她再不敢扯謊……”
☆、第33章
鳳娣的感覺是,想什麽來什麽,這迴來的一路,她也想了,如果王氏執意要過繼個孩子,她根本攔不住,任何世界都有它的規則,而這個世界的規則跟中國古代基本一致,男權統治下的社會,信奉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餘家這個後,眼瞅就玩完了,且沒留下子嗣,所以,過繼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而餘家同族裏,即便有合適的人選,就像王氏說的,不知在哪兒呢,且千山萬水的找迴來,也真有點兒不現實,鳳娣剛才應了替她去找,也的確是拖延之詞。
主要這事兒有些突然,她還沒想出應付的招兒來,若依著王氏把她侄兒過繼過來,鳳娣絕不答應。
王氏的想法她很清楚,她掃聽過王家,憑著茶葉起家,王氏的爹在的時候,著實興旺過幾年,不然,當初也不會倒貼兩萬銀子把閨女嫁給餘家。
可這買賣傳到王氏兩個兄弟手裏,就不成了,用現代的話說,這富二代當慣了,也就沒心思做買賣了,反正鋪子在那兒擺著呢,短不了吃喝花用的進項,也就不大上心了。
且一個比著一個的能造,王家老爺活著的時候,還有些收斂,王家老爺一倒頭,可算脫了韁繩,花天酒地吃喝嫖賭,兗州府裏,王家這兩位舅爺可是有了名兒的荒唐。
尤其老二,王成貴,比他哥成才還能折騰,家裏納了六房小妾不算,還弄了個粉頭養在外頭,都快趕上西門慶了,縱王家有坐金山,也架不住這麽揮霍,且這兩年,買賣一落千丈,進項少了,花的卻多了,王家的底子早給這哥倆掏空了,如今就是個架子罷了。
這才想起了冀州府還有個妹子,前些日子瞅著餘家快完了,自是不會湊上來,如今見餘家緩過來,瞅準了餘家這快肥肉,哥倆這才千裏迢迢跑冀州府裏折騰,想依傍著王氏,一點一點兒把餘家弄在手裏。
鳳娣覺著,這哥倆或許早就惦記上餘家了,不然,那三個鋪子也不會虧這麽多年,若後頭沒有人撐著,那三個掌櫃的怎敢如此大膽。
鳳娣倒不是怕王家,是沒必要,且不管她以後能把餘家的買賣折騰多大,慶福堂永遠都是根兒,說白了,就是基地,有了這塊基地,進可攻,退可守,但前提這塊基地必須穩如泰山,這底子得坐實了。
而這個忽然蹦出來的娘倆,至少比王家人要無害的多,雖然不知這娘倆底下的心思如何,外來的娘倆總比王氏好控製。
從一開始,王氏就存著心思,不是當初實在過不去,王氏絕不會同意讓自己出來主事,而自己出來了,她又想著處處掣肘,眼瞅餘書南一死,她掣肘的依仗要沒了,又想出過繼一招兒,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把餘家把過去。
想什麽美事兒呢,自己勞心勞力的折騰這麽多年,讓她擎現成的,有這麽好的事兒嗎,真當自己大公無私了啊,所以說,這娘倆來的好,正解決了問題。
不用再想招兒了,即便是庶子,也是餘家的子孫,餘書南一死,這個庶子就是餘家僅剩的男丁,正好可以挾製住王氏,至於將來如何,還遠著呢,如今且不用想這些,隻要這小子懂事,沒準還是自己個幫手呢,若這小子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自己照樣能把他收拾了。
不過,前提是的確定他是餘家人,這一點兒尤為重要,其實,就看這小子跟她爹如出一轍的模樣,就已經□□不離十了,可還是得問清楚,得讓王氏無話可說。
想到此,鳳娣看向餘忠:“忠叔,您看……”
餘忠明顯有些激動,本以為餘家到此絕了血脈,不想外頭還留了條根兒,到底是老天有眼,餘家既有二姑娘,如今又有了承繼的香火的子嗣,還愁什麽,眼睛都不錯一下的看著那孩子。
那孩子明顯認生,縮在她娘身邊兒,眉眼有些怯懦,小心翼翼的看著忠叔,餘忠衝他伸出手道:“我是餘家的管家餘忠。”本來沒指望那孩子應答,不想那個娘卻低頭摸了摸兒子的發頂道:“書北怎麽不說話?”
那孩子抬頭看了看他娘,點了點頭低聲道:“娘說過,您是忠叔,爺爺跟前的人,餘家的長輩。”
餘忠的眼角有些濕潤,王氏忽然衝過來揚起手就給了那婦人一巴掌:“你個不不要臉的賤人,賤人,胡說,這野種根本不是我餘家人,不是……”說著,把那孩子用力一推,那孩子沒站住,摔了一跤,額角卻正好磕在一邊兒的桌子角兒上。
王氏使的力氣很大,那孩子的額頭頓時就磕出血來,血順著額角流到臉上,看著就疼,那孩子哇一聲哭了起來。
王氏卻仍不罷休,上去把那孩子拽起來往外拖:“滾,滾出我餘家,你不是我餘家的人,不是。”那孩子被她拖的踉踉蹌蹌的哭越發大聲。
鳳嫣急的不行,剛要過去,卻給鳳娣一把拽住,低聲道:“再等等。”鳳嫣不明白的看了眼鳳娣,雖不知她要幹什麽,但心裏知道,鳳娣的話總不會錯。
當娘的自然不能看著孩子被人這麽著,那婦人忙撲過去,把孩子奪迴來護在懷裏,王氏卻不依,一邊兒撕扯一邊罵,罵的別提多難聽了。
鳳嫣都傻了 ,在她的記憶力,即便太太總是冷淡淡的,不怎麽理會她跟鳳娣,禮數上卻還算過得去,可眼前這個人卻像一個瘋婦,扯著那婦人打罵的樣子,頗有些猙獰。
王氏真恨到了極致,這麽多年,這麽多年了,她一直忍著,忍著,從嫁進餘家那天就開始忍著,忍著婆婆的挑剔,忍著丈夫的冷落,忍著下人的慢待,所有人都知道,她是怎麽嫁到餘家來的,因為餘家的藥船燒了,沒了周轉的銀子,餘慶來才娶她,跟她這個人沒有任何關係,就是為了她陪送過來的那兩萬兩銀子,能救餘家的急,能解餘家的難。
餘慶來不喜歡她,一個月也不來她房裏一次,甚至對她的丫頭,都比對她好,她的公婆也瞧不上她,嫌她沒本事,嫌她管不了家,底下的人,麵兒上都叫她一聲少奶奶,背過身兒就嚼她的舌頭。
她都不知道自己當初是怎麽忍過來的,卻到底過來了,餘家上下再瞧不上她,也沒用,她生了南哥,餘家唯一的子嗣,是從她肚子裏出來的,餘慶來再不待見她,為了兒子也要過來她屋裏,公婆再嫌棄她,對南哥兒也是真心嗬護疼愛。
她熬出來了,終於揚眉吐氣,靠著南哥,她這一輩子都不用再忍著了,哪怕南哥去了,她也能過繼個孫子,慶福堂還是她的,餘家還是她的。
卻怎麽冒出來一個子嗣,不,不可能,這一定是騙子,這一定是假的,她不信,不信。
王氏伸手去奪婦人懷裏的孩子,她的力氣奇大,縱那婦人把孩子緊緊護在懷裏,也給她尋著機會奪了過去。
王氏奪過孩子,臉色更加猙獰,一伸手掐在孩子的脖子上,嘴裏喃喃的道:“我掐死你,掐死你,你個孽種,孽種……”
那婦人急忙過來掰她的手,一邊掰一邊道:“齊兒不是孽種,是老爺的血脈餘家的子孫,你放手,放手……”
終是掰開了王氏的手指,把孩子救了下來,那孩子咳嗽兩聲,驚恐的望著王氏,王氏還要過去,忠叔卻挺身擋在娘倆前頭,沉聲道:“太太要做什麽。”
王氏仿佛剛清醒過來,定定看了餘忠半晌道:“他不是餘家的子孫,他是孽。”
餘忠道:“事情還沒問清楚,即便不是,也不該太太動手,更何況,即便不是,也是一條性命,太太想掐死這孩子不成。”
王氏踉蹌著往後退了幾步,坐子椅子上,忠叔這才轉身看向那孩子,伸手想摸摸孩子額頭上的傷,那孩子大約是怕了,嚇得一縮,縮到他娘懷裏,那婦人哄了半天才勉強露出頭來。
忠叔懷裏掏出止血散,給孩子抹在傷口上:“別怕,隻你娘把話說清楚,就沒事兒了。”說著看向那婦人:“幹係到餘家的子嗣,也不能你說什麽就是什麽,需當有個憑據。”
那婦人愣了愣:“那年爺在我家住了一個月,便有了書北,爺雖不知,卻也留下話來,說若有了孩兒,男孩就叫書北,女孩兒就叫鳳娉,說轉過年,便使人來接奴家,不想這轉過年就是整整七年,奴家生下了書齊,本想尋來冀州,讓孩子認祖歸宗,奈何我爹病臥在床,直到年前,我爹去了,料理完我爹的喪事,這才尋了來,路上走了兩個多月,才進了冀州府,打聽著餘府的門尋過來的,爺走的時候,隻留下這麽一句話,沒有憑證。”
忠叔不禁為難了,這沒憑證可怎麽好,鳳娣這時開口道:“你仔細想想,我爹可留了什麽東西?”
那婦人忽的想起什麽,把自己背上的包袱拿了下來,放在地上打開,從那幾件舊衣裳裏頭摸出一個銅質的鈴鐺來,有些遲疑的遞給忠叔:“這是爺的東西,臨走忘在家裏的,能算憑證嗎。”
看見那鈴鐺,忠叔愣了愣,把鈴鐺接在手裏仔細看了又看,眼淚唰就落了下來,轉過身跟鳳娣道:“公子想必知道,咱餘家祖上就是個跑江湖的郎中,公子別瞧這鈴鐺平常,卻是祖宗吃飯的家夥,後咱餘家創下了慶福堂,雖說不用再指望這個吃飯,卻是咱餘家的根本,一代一代的傳下來,舉凡餘家掌事兒的都有這麽一個鈴,是意在告訴餘家的子孫,到什麽時候都不能忘了餘家根本,就算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有這個鈴,與人瞧病,也不至於餓死,老爺這個鈴,七年前去關外一趟迴來就不見了,老奴還隻當丟了,卻不想是落在了這裏,公子瞧,這鈴最裏頭,刻著老爺的名諱呢,照著日子算,這孩子的確是咱餘家的血脈。”
鳳娣看了看那鈴鐺,果然最裏麵用極小的字刻著慶來,王氏仿佛冷靜了下來,半天沒言聲,這時候卻冷聲道:“一個鈴鐺如何做的準,若她尋了工匠,要一百個也有,至於老爺的名諱,可著冀州府誰人不知,隻若有心,略一掃聽就能知道,刻在鈴鐺裏也尋常,就憑這麽一個鈴鐺,就說是餘家的血脈,豈不是過於草率,這血脈香火可輕忽不得,若弄錯了,你餘忠能擔待的起嗎。”
這真是要刻意為難了,說白了,就是不想讓這娘倆進餘家的門,也是,這娘倆進了餘家,等餘書南一死,王氏這個光杆兒太太又算什麽呢,故此,就算明知道這孩子是餘家人,也得咬死了不認。
卻這事可由不得她,鳳娣目光閃了閃,走過來問那婦人:“你再想想,還有什麽?或者我爹跟你說過什麽話兒,你記得多少,就說多少,隻要是實話,說什麽都行,再有,我爹也不可能就一個人,身邊兒就沒跟個隨從什麽的?”
那婦人看著鳳娣道:“爺身邊兒跟著的夥計是餘安。”
鳳娣心裏歎了口氣,竟是餘安,這可是死無對證了:“還有什麽?你再底細想想。”
那婦人低下頭很久,忽的抬起頭來:“奴家想起來了,爺病在我家,寫了張方子,讓我爹去藥鋪抓藥,卻寫了三張,交代我爹去三個藥鋪子裏抓,迴來合在一起熬的,後來我就問爺,明明是一個藥方,做什麽要分三迴抓,爺說,那是餘家的祖傳秘方,絕不能給外人瞧去的,說,若是在冀州城也不用如此費事,隻買了餘家的逍遙散迴來,吃上兩天就能好,奴家就問逍遙散是什麽,爺給奴家說了個湯歌兒,奴家倒是記下了。”
說著,低頭摸了摸孩子的頭:“書齊,娘教過你的那幾句話,是什麽,可記得嗎?”
先頭讓二姑娘頂著書南的名兒出去走跳,是存著書南能好的心,如今兒子要不行了,空留個名兒有什麽用,她再厲害,也是餘家庶女,還能漫過自己這個明媒正娶的太太。
想到此,臉色一正道:“二姑娘迴來了,我還說怎麽也得半個月呢,正好姑娘趕上了,我這兒正有件事兒要跟你說,咱餘家三代單傳,從老太爺那輩兒就是一個,到你大哥哥這兒也沒多個兄弟,若餘家但能還有個男丁,我也不會想出這個過繼的法兒來,也實在沒轍了,你大哥哥眼瞅著不行了,雖我心裏疼的慌,可也不能不為餘家想想,橫是不能從你大哥哥這兒斷了香火,真那樣,將來便我去了,也有臉見餘家的祖宗,卻不想這事兒忠叔死活不應,攥著祠堂的鑰匙不開門,你兩個舅舅這才惱了。”
舅舅?鳳娣掃過那兩個王家的舅爺,目光一閃,近前先施一禮道:“兩位舅舅萬福。”
王氏的書信早送娘家去了,故此王家這兩個舅爺,別看剛來的冀州府,可餘家怎麽迴事兒,比誰都清楚,即便妹妹說這個二姑娘多厲害多厲害,冀州府滿大街都是餘家大公子,翻了餘家的冤案,重新開張慶福堂的事兒,可兩人還真不大信,說到底兒,一個十四的丫頭片子,再厲害能厲害到哪兒去,值當怵成這樣嗎,根本沒拿鳳娣當迴事。
這會兒見鳳娣還給他們行禮,大喇喇的擺擺手道:“二姑娘多禮了,一家人用不著如此客氣。”
鳳娣卻道:“有道是禮多人不怪,卻這一家人的話兒,舅舅可說差了,雖說您二位是太太的親兄弟,我餘府裏的舅爺,千裏迢迢上門,該著遠接高迎的伺候著才對,卻到底是客,若是論親戚說閑話兒,自然怎麽都成,若說到餘家的家務事兒,卻沒有外人摻合的餘地,是好是歹都是我餘家的事兒,跟外人沒一文錢幹係,忠叔,請兩位舅爺客居裏頭進茶。”
那個年紀稍大些的猛地站起來道:“你別口口聲聲用餘家的家事兒說嘴兒,我妹子若是個有主意的,哪有你這個庶女出頭的份兒,別以為掌了餘家兩天事兒,就了不起了,我妹子是你嫡母,說什麽你就得聽什麽,敢不聽就是忤逆不孝。”
鳳娣笑了起來,臉色一沉:“,縱然忤逆不孝,也輪不上你姓王的教訓,本來我還想著您二位是府裏的舅爺,再怎麽著也得瞧兩分麵子,如今看來,是我多餘了,既兩位舅舅口口聲聲說我忤逆不孝,若外甥女今兒不忤逆一迴兒,兩位舅舅想必失望的緊,既如此,就如了兩位的意,來人把兩位舅爺轟出去。”
“你,你大膽。”王二舅指著她手都哆嗦了,鳳娣笑了一聲:“我的膽子是不小,這次是轟,下次就是打,不信兩位舅舅可以試試,看我餘鳳娣敢不敢,轟出去。”
牛黃在門外頭聽半天了,這幾天讓這兩位舅爺磨的別提多憋屈了,早就摩拳擦掌等著呢,這會兒聽見風娣的吩咐,哪會怠慢,叫上幾個小廝跑進來,連推帶搡的把王家兩位舅爺推了出去。
王氏不想她如此大膽,前頭見她處處禮數周到,還隻當他是怕自己這個嫡母呢,如今看來,這丫頭根本就沒把自己放在眼裏過,那些都是麵兒上恭敬罷了,不然,怎敢當著自己的麵兒把自己兩個兄弟趕出去。
王氏的臉都氣紅了,把侄兒交給春桃領到後頭去,一拍桌子道:“真是讓我開眼了,我餘家真出了這麽一位大逆不道的,敢把舅爺打出去。這是哪家的規矩,不如把我這個嫡母也打出去的好。”
鳳娣卻不急,臉色也緩了不少,開口道:“若論規矩,也是我餘家的規矩,輪不到姓王的指手畫腳,忠叔是老太爺跟前的人,在我餘家待了大半輩子,早就是我餘家的人了,我爹臨去前,把我餘家的秘方一分兩半,一半放在太太這兒,一半交給忠叔,餘家的祖訓家規上的記得清清楚楚,餘家的藥方,傳兒不傳女,傳子不傳媳,我爹既然把秘方交給了忠叔,就說明,忠叔是我餘家人,不是什麽奴才,是餘家的正經長輩,便太太見了都要稱唿一聲忠叔,兩位舅爺如此對忠叔,若我還客客氣氣的奉為貴客,就白姓了這個餘字,白當了我餘家的女兒。”
“公,子……”餘忠老淚都下來了:“您這是何必呢,老奴本就是奴才,卻老奴這個奴才生是餘家人,死是餘家的鬼,得老太爺老爺重托,隻要我餘忠還有一口氣,就不能眼睜睜看著餘家倒了,更不能讓餘家落到外人手裏。”
王氏臉色白了白,知道剛才兩個兄弟那些話,的確說的重了些,餘忠的地位在餘家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她之所以裝聾作啞,就是想把過繼的事兒快些弄成了,也免得到時候沒了後路。
想到此,開口道:“是我兩個兄弟的不是,我這裏替他們給忠叔陪個不是,忠叔莫放在心上才是。”
餘忠忙道:“太太說著話可不要折煞老奴了。”
王氏這算退了一步,氣氛略緩,卻又道:“今兒既然都說到這份上了,索性就把話說明白,南哥這個病拖到今兒,也差不多到了頭,郎中也說了讓預備後事,這後事不後事的,如今二姑娘頂著南哥的名兒在外麵掌著慶福堂,南哥這後事自然辦不得,雖說委屈了南哥,可也隻能如此,誰讓他是餘家的子孫呢,為著餘家也應當。”
說著,拿出帕子點了點眼角:“隻常言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南哥這個身子連個媳婦兒都沒討,更不要說一兒半女了,到底沒了指望,如今之計,若不過繼個子嗣,莫非要看著餘家斷子絕孫不成,這話便是拿到祠堂當著餘家的列祖列宗,我也敢說,二姑娘,如今咱餘家是你當家,你說句話,我知道二姑娘有本事,是我餘家的大功臣,若二姑娘是男丁,我再不會起這樣的念頭,隻二姑娘再能幹,到底是姑娘,這幾年在餘家還說得過去,難道能在餘家一輩子,早晚還不要尋婆家,到那時餘家怎麽辦,慶福堂怎麽辦,剛二姑娘也說了,祖訓家規上寫的清楚呢,傳子不傳女,傳子不傳媳,二姑娘掌事兒如今都違了祖訓,隻餘家正在難上,也便顧不得了,如今難過去了,怎麽也得想想以後吧。”
以後?鳳娣暗暗冷笑,這會兒跟她提以後了,當初怎麽不提,當初十大藥行的人堵著門要債,官府裏的人命官司懸著,時刻要來拿人封藥庫,那時候怎不見她提以後,因為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以後呢,所以提了也沒用,如今難過去了,慶福堂也理順了,太太就想起以後了,怕兒子死了以後沒著落,就要過繼,過繼孫子是假,想著把餘家的買賣攏到她王家手裏是真。
不然,就這麽點子小事至於來兩個舅爺嗎,又不是打狼,先頭餘家朝不保夕的時候,怎不見王家來人,這會兒見風頭過去,來撿便宜了,做他的春秋大夢。
想到此,便問:“太太想過繼誰?”
王氏一聽以為鳳娣要應了,忙道:“我想著餘家縱然有些旁支,也早不在冀州府了,便尋了去,大老遠的帶來,隔著這麽多層,總也不親,倒不如近巴巴的尋一個知根兒底的,別管姓什麽,進了門就是餘家人,正巧我大兄弟家裏有三個小子,這最小的一個自小跟我投緣,人也聰明,就是剛才我跟前那個。”
忠叔剛要說什麽,鳳娣抬手止住:“這麽說太太想過繼您娘家的侄兒了?”
王氏點點頭道:“這樣知根知底兒的總比那夠不上的旁支兒強些。”
鳳娣道:“我怎麽聽說您要過繼個孫子呢,這可差著輩兒呢。”
王氏道:“小孩子家家的講什麽輩分,軒哥兒雖是我侄兒,可年紀小,進我餘家排在孫輩兒上也沒什麽,橫豎不絕了香火就是了。”
鳳娣眸光閃了閃道:“太太若這麽說,我可就得無冒犯著跟您掰扯掰扯了,別管是兒子孫子,若過繼王家的兒孫過來,這是繼我餘家的香火呢,還是續你王家旁支兒呢,便今兒我應了太太,餘家的祖宗可也不能答應,餘家的祖墳裏埋的,後頭祠堂上頭擺的,哪一個不姓餘,太太把王家的人過繼成孫子,就不怕祖宗怪罪嗎。”
王氏臉色一變道:“姓餘的不是沒人了嗎,與其讓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旁支兒得了便宜,還不如我娘家侄兒呢。”
鳳娣倒是笑了起來:“太太這話說的,縱再遠,也是餘家人,一筆寫不出兩個餘字來,根兒上的祖宗都是一個,我看太太還是在餘家門裏挑一個吧,這才和祖宗規矩。”
王氏氣道:“我上哪兒尋這樣一個人去,難不成讓我滿世界踅摸去。”|
鳳娣知道她還是惦記著她娘家侄兒,可這事兒沒的商量,便過繼個餘家門裏的,也得先過自己的眼呢,自己費勁辛苦賺下餘家的產業,總得知道交在誰手裏吧,看順眼的成,不順眼的滾蛋,甭想在她這兒找便宜。
想到此,開口道:“太太若信得過,我使人去尋餘家的旁支兒。”
王氏哼了一聲:“姑娘可是大忙人,裏外上下都離不開呢,哪有空閑管這樣的事兒,交給姑娘,我可有的等了,不定明年也成不了,倒還不如去佛堂念念,經保佑著南哥的病好了,還更切實些。”
這裏正說著,忽的牛黃蹬蹬的跑進來道:“公,公子,可了不得,外頭來了娘倆,說來尋爹的,那當娘的有三十上下,那小子瞧著有七八歲了,那模樣活脫脫就是咱們老爺是。”
鳳娣一愣,看向忠叔,忠叔搖搖頭,鳳娣暗道,莫非是騙子,怎麽偏趕在這時候來,鳳娣看了眼王氏,王氏道:“哪來的騙子尋什麽爹,可著冀州府,誰不知道我餘家就南哥一根兒獨苗。”說著瞪了牛黃一眼。
牛黃忙道:“奴才可沒說錯,不信太太去瞧瞧。”
鳳娣道:“瞧什麽,把人先帶進來問明白了再說。”
牛黃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王氏道:“二姑娘這是要做什麽,餘家就南哥一個,你讓他進來做什麽”
鳳娣道:“不讓進來,就在門口吵嚷著不成,大街上人來人往的,給人聽了去,像什麽話,太太不用急,一會兒人來了,咱們問清楚了,若是騙子,送到到衙門裏發落,若不。”
王氏尖著嗓子道:“就是騙子。”
說話兒間牛黃從外頭領了娘倆進來,邁進門檻,一打照麵,鳳娣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可真是,天下間竟有如此相像的人,那眉,那眼,那嘴,活脫脫就是她爹餘慶來兒童版,就算擁有最牛的整容技術,也整不出這麽像的。
再看那個娘,三十上下的樣兒,五官端正,皮膚白皙,瞧著也不像煙花女子,倒想個正經過日子的良家婦人,不知走了多遠,風塵仆仆,兩條腿上沾了不少泥。
牛黃道:“這就是我們大公子。”
那婦人看了鳳娣一眼,蹲身道:“大公子萬福,奴家郭雲娘,乃是登州府郭家村人士,那年老爺去找參,路過我們村病了,在我家養了一個月才好,奴家便跟了老爺。”
“你,你胡說,你個不要臉的女人,跑我餘府裏坑騙來了,你那小子不知是哪個野漢子的種呢,倒千裏迢迢的跑來按在我家老爺頭上,來人把她帶去衙門,告她一個欺詐之罪,一頓板子打下來,管保她再不敢扯謊……”
☆、第33章
鳳娣的感覺是,想什麽來什麽,這迴來的一路,她也想了,如果王氏執意要過繼個孩子,她根本攔不住,任何世界都有它的規則,而這個世界的規則跟中國古代基本一致,男權統治下的社會,信奉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餘家這個後,眼瞅就玩完了,且沒留下子嗣,所以,過繼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而餘家同族裏,即便有合適的人選,就像王氏說的,不知在哪兒呢,且千山萬水的找迴來,也真有點兒不現實,鳳娣剛才應了替她去找,也的確是拖延之詞。
主要這事兒有些突然,她還沒想出應付的招兒來,若依著王氏把她侄兒過繼過來,鳳娣絕不答應。
王氏的想法她很清楚,她掃聽過王家,憑著茶葉起家,王氏的爹在的時候,著實興旺過幾年,不然,當初也不會倒貼兩萬銀子把閨女嫁給餘家。
可這買賣傳到王氏兩個兄弟手裏,就不成了,用現代的話說,這富二代當慣了,也就沒心思做買賣了,反正鋪子在那兒擺著呢,短不了吃喝花用的進項,也就不大上心了。
且一個比著一個的能造,王家老爺活著的時候,還有些收斂,王家老爺一倒頭,可算脫了韁繩,花天酒地吃喝嫖賭,兗州府裏,王家這兩位舅爺可是有了名兒的荒唐。
尤其老二,王成貴,比他哥成才還能折騰,家裏納了六房小妾不算,還弄了個粉頭養在外頭,都快趕上西門慶了,縱王家有坐金山,也架不住這麽揮霍,且這兩年,買賣一落千丈,進項少了,花的卻多了,王家的底子早給這哥倆掏空了,如今就是個架子罷了。
這才想起了冀州府還有個妹子,前些日子瞅著餘家快完了,自是不會湊上來,如今見餘家緩過來,瞅準了餘家這快肥肉,哥倆這才千裏迢迢跑冀州府裏折騰,想依傍著王氏,一點一點兒把餘家弄在手裏。
鳳娣覺著,這哥倆或許早就惦記上餘家了,不然,那三個鋪子也不會虧這麽多年,若後頭沒有人撐著,那三個掌櫃的怎敢如此大膽。
鳳娣倒不是怕王家,是沒必要,且不管她以後能把餘家的買賣折騰多大,慶福堂永遠都是根兒,說白了,就是基地,有了這塊基地,進可攻,退可守,但前提這塊基地必須穩如泰山,這底子得坐實了。
而這個忽然蹦出來的娘倆,至少比王家人要無害的多,雖然不知這娘倆底下的心思如何,外來的娘倆總比王氏好控製。
從一開始,王氏就存著心思,不是當初實在過不去,王氏絕不會同意讓自己出來主事,而自己出來了,她又想著處處掣肘,眼瞅餘書南一死,她掣肘的依仗要沒了,又想出過繼一招兒,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把餘家把過去。
想什麽美事兒呢,自己勞心勞力的折騰這麽多年,讓她擎現成的,有這麽好的事兒嗎,真當自己大公無私了啊,所以說,這娘倆來的好,正解決了問題。
不用再想招兒了,即便是庶子,也是餘家的子孫,餘書南一死,這個庶子就是餘家僅剩的男丁,正好可以挾製住王氏,至於將來如何,還遠著呢,如今且不用想這些,隻要這小子懂事,沒準還是自己個幫手呢,若這小子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自己照樣能把他收拾了。
不過,前提是的確定他是餘家人,這一點兒尤為重要,其實,就看這小子跟她爹如出一轍的模樣,就已經□□不離十了,可還是得問清楚,得讓王氏無話可說。
想到此,鳳娣看向餘忠:“忠叔,您看……”
餘忠明顯有些激動,本以為餘家到此絕了血脈,不想外頭還留了條根兒,到底是老天有眼,餘家既有二姑娘,如今又有了承繼的香火的子嗣,還愁什麽,眼睛都不錯一下的看著那孩子。
那孩子明顯認生,縮在她娘身邊兒,眉眼有些怯懦,小心翼翼的看著忠叔,餘忠衝他伸出手道:“我是餘家的管家餘忠。”本來沒指望那孩子應答,不想那個娘卻低頭摸了摸兒子的發頂道:“書北怎麽不說話?”
那孩子抬頭看了看他娘,點了點頭低聲道:“娘說過,您是忠叔,爺爺跟前的人,餘家的長輩。”
餘忠的眼角有些濕潤,王氏忽然衝過來揚起手就給了那婦人一巴掌:“你個不不要臉的賤人,賤人,胡說,這野種根本不是我餘家人,不是……”說著,把那孩子用力一推,那孩子沒站住,摔了一跤,額角卻正好磕在一邊兒的桌子角兒上。
王氏使的力氣很大,那孩子的額頭頓時就磕出血來,血順著額角流到臉上,看著就疼,那孩子哇一聲哭了起來。
王氏卻仍不罷休,上去把那孩子拽起來往外拖:“滾,滾出我餘家,你不是我餘家的人,不是。”那孩子被她拖的踉踉蹌蹌的哭越發大聲。
鳳嫣急的不行,剛要過去,卻給鳳娣一把拽住,低聲道:“再等等。”鳳嫣不明白的看了眼鳳娣,雖不知她要幹什麽,但心裏知道,鳳娣的話總不會錯。
當娘的自然不能看著孩子被人這麽著,那婦人忙撲過去,把孩子奪迴來護在懷裏,王氏卻不依,一邊兒撕扯一邊罵,罵的別提多難聽了。
鳳嫣都傻了 ,在她的記憶力,即便太太總是冷淡淡的,不怎麽理會她跟鳳娣,禮數上卻還算過得去,可眼前這個人卻像一個瘋婦,扯著那婦人打罵的樣子,頗有些猙獰。
王氏真恨到了極致,這麽多年,這麽多年了,她一直忍著,忍著,從嫁進餘家那天就開始忍著,忍著婆婆的挑剔,忍著丈夫的冷落,忍著下人的慢待,所有人都知道,她是怎麽嫁到餘家來的,因為餘家的藥船燒了,沒了周轉的銀子,餘慶來才娶她,跟她這個人沒有任何關係,就是為了她陪送過來的那兩萬兩銀子,能救餘家的急,能解餘家的難。
餘慶來不喜歡她,一個月也不來她房裏一次,甚至對她的丫頭,都比對她好,她的公婆也瞧不上她,嫌她沒本事,嫌她管不了家,底下的人,麵兒上都叫她一聲少奶奶,背過身兒就嚼她的舌頭。
她都不知道自己當初是怎麽忍過來的,卻到底過來了,餘家上下再瞧不上她,也沒用,她生了南哥,餘家唯一的子嗣,是從她肚子裏出來的,餘慶來再不待見她,為了兒子也要過來她屋裏,公婆再嫌棄她,對南哥兒也是真心嗬護疼愛。
她熬出來了,終於揚眉吐氣,靠著南哥,她這一輩子都不用再忍著了,哪怕南哥去了,她也能過繼個孫子,慶福堂還是她的,餘家還是她的。
卻怎麽冒出來一個子嗣,不,不可能,這一定是騙子,這一定是假的,她不信,不信。
王氏伸手去奪婦人懷裏的孩子,她的力氣奇大,縱那婦人把孩子緊緊護在懷裏,也給她尋著機會奪了過去。
王氏奪過孩子,臉色更加猙獰,一伸手掐在孩子的脖子上,嘴裏喃喃的道:“我掐死你,掐死你,你個孽種,孽種……”
那婦人急忙過來掰她的手,一邊掰一邊道:“齊兒不是孽種,是老爺的血脈餘家的子孫,你放手,放手……”
終是掰開了王氏的手指,把孩子救了下來,那孩子咳嗽兩聲,驚恐的望著王氏,王氏還要過去,忠叔卻挺身擋在娘倆前頭,沉聲道:“太太要做什麽。”
王氏仿佛剛清醒過來,定定看了餘忠半晌道:“他不是餘家的子孫,他是孽。”
餘忠道:“事情還沒問清楚,即便不是,也不該太太動手,更何況,即便不是,也是一條性命,太太想掐死這孩子不成。”
王氏踉蹌著往後退了幾步,坐子椅子上,忠叔這才轉身看向那孩子,伸手想摸摸孩子額頭上的傷,那孩子大約是怕了,嚇得一縮,縮到他娘懷裏,那婦人哄了半天才勉強露出頭來。
忠叔懷裏掏出止血散,給孩子抹在傷口上:“別怕,隻你娘把話說清楚,就沒事兒了。”說著看向那婦人:“幹係到餘家的子嗣,也不能你說什麽就是什麽,需當有個憑據。”
那婦人愣了愣:“那年爺在我家住了一個月,便有了書北,爺雖不知,卻也留下話來,說若有了孩兒,男孩就叫書北,女孩兒就叫鳳娉,說轉過年,便使人來接奴家,不想這轉過年就是整整七年,奴家生下了書齊,本想尋來冀州,讓孩子認祖歸宗,奈何我爹病臥在床,直到年前,我爹去了,料理完我爹的喪事,這才尋了來,路上走了兩個多月,才進了冀州府,打聽著餘府的門尋過來的,爺走的時候,隻留下這麽一句話,沒有憑證。”
忠叔不禁為難了,這沒憑證可怎麽好,鳳娣這時開口道:“你仔細想想,我爹可留了什麽東西?”
那婦人忽的想起什麽,把自己背上的包袱拿了下來,放在地上打開,從那幾件舊衣裳裏頭摸出一個銅質的鈴鐺來,有些遲疑的遞給忠叔:“這是爺的東西,臨走忘在家裏的,能算憑證嗎。”
看見那鈴鐺,忠叔愣了愣,把鈴鐺接在手裏仔細看了又看,眼淚唰就落了下來,轉過身跟鳳娣道:“公子想必知道,咱餘家祖上就是個跑江湖的郎中,公子別瞧這鈴鐺平常,卻是祖宗吃飯的家夥,後咱餘家創下了慶福堂,雖說不用再指望這個吃飯,卻是咱餘家的根本,一代一代的傳下來,舉凡餘家掌事兒的都有這麽一個鈴,是意在告訴餘家的子孫,到什麽時候都不能忘了餘家根本,就算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有這個鈴,與人瞧病,也不至於餓死,老爺這個鈴,七年前去關外一趟迴來就不見了,老奴還隻當丟了,卻不想是落在了這裏,公子瞧,這鈴最裏頭,刻著老爺的名諱呢,照著日子算,這孩子的確是咱餘家的血脈。”
鳳娣看了看那鈴鐺,果然最裏麵用極小的字刻著慶來,王氏仿佛冷靜了下來,半天沒言聲,這時候卻冷聲道:“一個鈴鐺如何做的準,若她尋了工匠,要一百個也有,至於老爺的名諱,可著冀州府誰人不知,隻若有心,略一掃聽就能知道,刻在鈴鐺裏也尋常,就憑這麽一個鈴鐺,就說是餘家的血脈,豈不是過於草率,這血脈香火可輕忽不得,若弄錯了,你餘忠能擔待的起嗎。”
這真是要刻意為難了,說白了,就是不想讓這娘倆進餘家的門,也是,這娘倆進了餘家,等餘書南一死,王氏這個光杆兒太太又算什麽呢,故此,就算明知道這孩子是餘家人,也得咬死了不認。
卻這事可由不得她,鳳娣目光閃了閃,走過來問那婦人:“你再想想,還有什麽?或者我爹跟你說過什麽話兒,你記得多少,就說多少,隻要是實話,說什麽都行,再有,我爹也不可能就一個人,身邊兒就沒跟個隨從什麽的?”
那婦人看著鳳娣道:“爺身邊兒跟著的夥計是餘安。”
鳳娣心裏歎了口氣,竟是餘安,這可是死無對證了:“還有什麽?你再底細想想。”
那婦人低下頭很久,忽的抬起頭來:“奴家想起來了,爺病在我家,寫了張方子,讓我爹去藥鋪抓藥,卻寫了三張,交代我爹去三個藥鋪子裏抓,迴來合在一起熬的,後來我就問爺,明明是一個藥方,做什麽要分三迴抓,爺說,那是餘家的祖傳秘方,絕不能給外人瞧去的,說,若是在冀州城也不用如此費事,隻買了餘家的逍遙散迴來,吃上兩天就能好,奴家就問逍遙散是什麽,爺給奴家說了個湯歌兒,奴家倒是記下了。”
說著,低頭摸了摸孩子的頭:“書齊,娘教過你的那幾句話,是什麽,可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