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意難平?
開局要被唐太宗五馬分屍 作者:燉爛的肉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境內
阿史那賀魯凜然坐在馬車上,眯著那雙狹長而淩厲的眼睛,看著大唐的萬裏河山,看著大唐的江山,果然還是比草原之上要富饒很多。
阿史那家族的人雖然開枝散葉,基本上都是這種狹長的眼睛,阿史那月是個例外,是那種丹鳳眼。
此時他的身上在沒有當初到長安求助的狼狽,散發著身居高位掌權者的氣象不凡、傲氣。
這一點,隻要是從底層打拚上來的人,往往很容易融入角色。
從十幾歲掌兵,幾經生死,更經曆了草原之上權利的更迭,他對於權利的渴望更勝其他一切。
當初為了得到和關隴各族的支持,他甚至將自己的女人送了出去,如今大唐朝堂分裂,而且遼東戰局僵持,在加上關隴各族和世家高門的暗中支持,這麽好的機會,他怎麽可能不動心。
就在這時候
“報,可汗!”
一個探子騎著馬跑了過來,拉住韁繩,飛奔下馬,然後將兩封密信遞給阿史那賀魯。
阿史那賀魯展開信件閱覽。
第一封是關隴一脈人寫來的,告訴他,現在朝廷已經知曉大唐北地之事,沒有再封鎖下去的必要,不如謀取西、庭二州,和西取咄陸可汗故地。
第二封來自長安,沒有署名,但是他知道是誰寫來的,信上稱,程咬金、李勣等兵部的人已經在商議對突厥出兵的事宜,而背後主事的乃是秦壽,讓阿史那賀魯一定要提防此人。
阿史那賀魯看完這些信,讓探子下去休息,自己則是起身,沉吟了一番之後,將其大兒子阿史那慶叫了過來,“速速將咄陸可汗的故地拿下。”
......
長安
兵部因為大多是勳貴,算是三省六部中特殊的存在。
程咬金、李勣,尉遲敬德等一眾老將也都沒有什麽拘謹,此時也全都明白了來龍去脈,全都陰沉著臉,麵麵相覷。
程咬金已經派人將西突厥的事情報給了李治,但是卻沒有等到李治迴話。
“咳咳......陛下雖然還沒傳旨過來,咱們可以先商量一下,看看該怎麽辦?”
但是程咬金說完這句話之後,現場卻沒有一個人說話。
全都低著頭,程咬金之隻好看向秦壽。
一旁的秦壽,隻能將話給接了過去,“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吧,西突厥聯合關隴殘餘勢力,背後更有著世家高門的支持,接下來裹挾著流民南下攻城。”
所有人點頭。
秦壽頷首,“那出兵便再說難免,大家現在要商量的是能湊出多少大軍。”
眾多兵部的功勳老將們蹙著眉頭,不時的看向秦壽,然後低頭和周圍的大臣議論幾句。
而秦壽的神情則是不變,手指在桌子上輕輕的敲動,等他們的聲音家漸漸寂落。
秦壽才再次說道:“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麽,這次大軍出征,我不會將軍權握在手中。”
這群老勳貴心中有忌憚,軍權是他們的命脈,如今秦壽以鬼神手段掌控了長安的軍權,令他們心驚膽戰,若是秦壽趁此集結大軍的機會,進一步掌控大唐的兵馬,這是他們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反過來說,大唐江山被外族入侵,不可能做到無動於衷,任由大唐的江山塗炭,但是若是因此將手中的權利盡數歸於秦壽所有,他們心裏又不甘。
一個胡須花白的老將軍顫顫巍巍的問道:“哦,你不北上嗎?”
此人乃是李唐皇室的宗親,李孝恭。
其實不僅是他,李道宗和他同樣是宗親功勳,心中也有這種擔憂,但是沒輪到到他開口,被李孝恭給問了出來,也隨著問道:“那你覺得誰是合適人選?”
秦壽,“我覺得蘇定方是個不錯的選擇,上次我隨他抵禦車鼻可汗之時,曾有幸見識過他的厲害。”
蘇定方?
眾位功勳眼神眉頭輕皺,相對於秦壽而言,這倒不失為一個折中的選擇,蘇定方的根底他們還是知道的,在座的的不少還是蘇定方的老上司。
兵部的一眾大臣們對視了幾眼之後,覺得可行,不由有人出聲道:“那行軍總管呢?”
行軍總管總不能都是你說了算吧?
秦壽點頭說道:“你們來之前,我已經看過大唐可用將領的資料,以梁建方、契何力等為弓月道行軍總管,率唐兵與迴紇兵西進。”
“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直接率兵討阿史那賀魯的中軍。”
“......”
李孝恭、李道宗等聽的頻頻頓首,行軍總管的問題上,秦壽沒有安排一個自認,這一點上足見秦壽的真的無意染指他們這些勳貴的軍權。
這讓他們放心不少。
而秦壽這麽安排,乃是大敵當前,按照自己腦海中記憶的一些碎片,找出當初滅了西突厥的那批狠人,不管他們現在的陣營,盡量做到人盡其用。
主調定下裏,細節的商定就簡單很多
不過散場之前,秦壽提醒眾人,“時間是最大的成本,也是最大的變數,還望諸位大人能盡快集結兵力北上。”
“西突厥人裹挾著流民南下,如洪水猛獸,會有也來也多的流民加入其中,就像是滾雪球,勢力會越來越大,最多一個月內便可以抵達長安,如何能越早阻擋他們的腳步,才是成敗的關鍵。”
秦壽起身,自己該說的已經說了,便衝著眾人抱了一拳,“諸位大人忙著,我還有事就先行告退了。”
等秦壽走了諸侯,兵部一陣沉默。
程咬金頷首,站起身,對著同僚們說道:
“秦壽說的有理,今日我就上奏梳請陛下下旨出兵,你們也要配合讓盡快集結兵力,萬不能錯過時機。”
程咬金聲音沉重的說道,秦壽說的這些東西,他們其實都知道,隻是剛才沒有仔細琢磨罷了。
隨著秦壽的這些話在腦海中流轉,眾人也不禁點頭。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秦壽選的人靠譜嗎?”
“以前蘇定方在我手下,我怎麽沒有發現他有帥才?”
“就是,梁建方、契何力這兩人竟然也能做行軍總管?”
“......”
兵部大堂之上,一頓不忿和議論之聲。
“嘭嘭嘭!”
程咬金敲了敲桌子,大家激動的心情才平複了一些。
“若是不同意,剛才你們怎麽不提出來呢?”
程咬金沒好氣的問道。
眾人的臉頓時臉色發黑的不說話了,一個個癟了的球。
心道:那瘋子連長孫無忌都敢砍,自己招惹他幹什麽,再說了,這幾個人就算是差一些,也是他們知根知底的人,總比秦壽的人直接上位要好。
......
秦壽沒有直接迴春意閣,而是來到了蘇定方的府上
當蘇定方聽說秦壽保舉自己掛帥北征西突厥的時候,這個人足足愣了有好幾麵,像是木頭一樣杵在原地。
他指著自己,難以置信的問秦壽:“我?”
他不明白,大唐有那麽多的名將,為何會讓他去?
其實也不怪他有這種反應,曆史上,蘇定方65歲,才一戰成名,然後步入人生的黃金期,此時的他若是按照正常發展,還處在人生的穀底。
秦壽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看人還是挺準的,你屬於那種謙卑和努力類型的,但厚積而薄發,我相信你總有一天,會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渴望的模樣,你要相信自己身上隱藏的能量.......”
蘇定方愣愣的看著秦壽,怔怔的看著秦壽,那雙老眼微微發紅。
等他迴過神,擦幹眼角,才發現秦壽已經走了。
“唿~”
蘇定方長歎一口氣,沒有想到,我在他的心中竟然有如此地位?
迴想這半生,實在是令人唏噓!
他的眼神漸漸變得堅定,光芒閃爍。
走出蘇府的秦壽,狠狠的搓了搓自己的手臂,剛才說的那番話連他自己都有些受不了了,雞皮疙瘩都起了一層。
對於蘇定方,做主帥是毫無問題的。
曆史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他絕對是一個帥才,上次自己和他北上抗擊車鼻可汗的時候,也驗證了這一點。
這次西突厥勢力強大,再加上各方麵的因素,也需要人狠話不多的人前去鎮壓。
無論是東突厥還是西突厥,一直以來都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從當年的渭水之盟開始算,再到去年的車鼻可汗,再到如今的阿史那賀魯,前後沒有隔幾個年頭,但是突厥部卻一再挑釁大唐。
所以,對於這個難纏的對手,秦壽心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前世史書上看到的將西突厥滅了的蘇定方。
慈不掌兵,該滅則滅。
.......
秦壽剛迴到春意閣
便看見小六子那張陰沉著的臉,像是媳婦跟人跑了一樣,薛仁貴也有些慵懶。
“今天怎麽沒有去迎春樓?”
薛仁貴:“沒有心情!”
見薛仁貴沒有繼續說,小六子鼓起勇氣說道:“秦大哥,弟兄們讓我來問問你,朝廷出兵北上,為何兄弟們沒有一個名額?”
古代人,從小到大的固有觀念是不可能輕易改變的,特別是武將,對於建功立業有著近乎癡狂的執著。
如今有這麽好的機會,卻眼睜睜的看著幾乎溜走,不由心中意難平。
秦壽看著小六子和薛仁貴,心道:老薛你可以啊,自己不吭聲,把小六子推到前麵?
但他隨即眼神緩和了一下,從地上拿起一根木棍,刷刷點點,很快便在地上畫了一個簡易的地圖,指著地圖說道:“我明白你們的心情,但心急出不了熱豆腐,如今我們根基未穩,若是直接硬將你們塞入軍中,恐怕你們不禁不會建功立業,反而會引起那群勳貴的猜忌,將得這場戰事推向不可挽迴的深淵。”
小六子聽完陷入沉思,薛仁貴則是表情肅然。
秦壽見薛仁貴的臉色不對,不由輕輕的咳嗽了幾聲,用手中的木棍,點了一個地方。
“和兄弟們說一下,後麵還有好幾場戰事,到時才是你們大展手腳的時候。”
“還有好幾場戰事?”
薛仁貴和小六子眼底光芒閃爍,麵容驚異。
......
阿史那賀魯凜然坐在馬車上,眯著那雙狹長而淩厲的眼睛,看著大唐的萬裏河山,看著大唐的江山,果然還是比草原之上要富饒很多。
阿史那家族的人雖然開枝散葉,基本上都是這種狹長的眼睛,阿史那月是個例外,是那種丹鳳眼。
此時他的身上在沒有當初到長安求助的狼狽,散發著身居高位掌權者的氣象不凡、傲氣。
這一點,隻要是從底層打拚上來的人,往往很容易融入角色。
從十幾歲掌兵,幾經生死,更經曆了草原之上權利的更迭,他對於權利的渴望更勝其他一切。
當初為了得到和關隴各族的支持,他甚至將自己的女人送了出去,如今大唐朝堂分裂,而且遼東戰局僵持,在加上關隴各族和世家高門的暗中支持,這麽好的機會,他怎麽可能不動心。
就在這時候
“報,可汗!”
一個探子騎著馬跑了過來,拉住韁繩,飛奔下馬,然後將兩封密信遞給阿史那賀魯。
阿史那賀魯展開信件閱覽。
第一封是關隴一脈人寫來的,告訴他,現在朝廷已經知曉大唐北地之事,沒有再封鎖下去的必要,不如謀取西、庭二州,和西取咄陸可汗故地。
第二封來自長安,沒有署名,但是他知道是誰寫來的,信上稱,程咬金、李勣等兵部的人已經在商議對突厥出兵的事宜,而背後主事的乃是秦壽,讓阿史那賀魯一定要提防此人。
阿史那賀魯看完這些信,讓探子下去休息,自己則是起身,沉吟了一番之後,將其大兒子阿史那慶叫了過來,“速速將咄陸可汗的故地拿下。”
......
長安
兵部因為大多是勳貴,算是三省六部中特殊的存在。
程咬金、李勣,尉遲敬德等一眾老將也都沒有什麽拘謹,此時也全都明白了來龍去脈,全都陰沉著臉,麵麵相覷。
程咬金已經派人將西突厥的事情報給了李治,但是卻沒有等到李治迴話。
“咳咳......陛下雖然還沒傳旨過來,咱們可以先商量一下,看看該怎麽辦?”
但是程咬金說完這句話之後,現場卻沒有一個人說話。
全都低著頭,程咬金之隻好看向秦壽。
一旁的秦壽,隻能將話給接了過去,“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吧,西突厥聯合關隴殘餘勢力,背後更有著世家高門的支持,接下來裹挾著流民南下攻城。”
所有人點頭。
秦壽頷首,“那出兵便再說難免,大家現在要商量的是能湊出多少大軍。”
眾多兵部的功勳老將們蹙著眉頭,不時的看向秦壽,然後低頭和周圍的大臣議論幾句。
而秦壽的神情則是不變,手指在桌子上輕輕的敲動,等他們的聲音家漸漸寂落。
秦壽才再次說道:“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麽,這次大軍出征,我不會將軍權握在手中。”
這群老勳貴心中有忌憚,軍權是他們的命脈,如今秦壽以鬼神手段掌控了長安的軍權,令他們心驚膽戰,若是秦壽趁此集結大軍的機會,進一步掌控大唐的兵馬,這是他們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反過來說,大唐江山被外族入侵,不可能做到無動於衷,任由大唐的江山塗炭,但是若是因此將手中的權利盡數歸於秦壽所有,他們心裏又不甘。
一個胡須花白的老將軍顫顫巍巍的問道:“哦,你不北上嗎?”
此人乃是李唐皇室的宗親,李孝恭。
其實不僅是他,李道宗和他同樣是宗親功勳,心中也有這種擔憂,但是沒輪到到他開口,被李孝恭給問了出來,也隨著問道:“那你覺得誰是合適人選?”
秦壽,“我覺得蘇定方是個不錯的選擇,上次我隨他抵禦車鼻可汗之時,曾有幸見識過他的厲害。”
蘇定方?
眾位功勳眼神眉頭輕皺,相對於秦壽而言,這倒不失為一個折中的選擇,蘇定方的根底他們還是知道的,在座的的不少還是蘇定方的老上司。
兵部的一眾大臣們對視了幾眼之後,覺得可行,不由有人出聲道:“那行軍總管呢?”
行軍總管總不能都是你說了算吧?
秦壽點頭說道:“你們來之前,我已經看過大唐可用將領的資料,以梁建方、契何力等為弓月道行軍總管,率唐兵與迴紇兵西進。”
“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直接率兵討阿史那賀魯的中軍。”
“......”
李孝恭、李道宗等聽的頻頻頓首,行軍總管的問題上,秦壽沒有安排一個自認,這一點上足見秦壽的真的無意染指他們這些勳貴的軍權。
這讓他們放心不少。
而秦壽這麽安排,乃是大敵當前,按照自己腦海中記憶的一些碎片,找出當初滅了西突厥的那批狠人,不管他們現在的陣營,盡量做到人盡其用。
主調定下裏,細節的商定就簡單很多
不過散場之前,秦壽提醒眾人,“時間是最大的成本,也是最大的變數,還望諸位大人能盡快集結兵力北上。”
“西突厥人裹挾著流民南下,如洪水猛獸,會有也來也多的流民加入其中,就像是滾雪球,勢力會越來越大,最多一個月內便可以抵達長安,如何能越早阻擋他們的腳步,才是成敗的關鍵。”
秦壽起身,自己該說的已經說了,便衝著眾人抱了一拳,“諸位大人忙著,我還有事就先行告退了。”
等秦壽走了諸侯,兵部一陣沉默。
程咬金頷首,站起身,對著同僚們說道:
“秦壽說的有理,今日我就上奏梳請陛下下旨出兵,你們也要配合讓盡快集結兵力,萬不能錯過時機。”
程咬金聲音沉重的說道,秦壽說的這些東西,他們其實都知道,隻是剛才沒有仔細琢磨罷了。
隨著秦壽的這些話在腦海中流轉,眾人也不禁點頭。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秦壽選的人靠譜嗎?”
“以前蘇定方在我手下,我怎麽沒有發現他有帥才?”
“就是,梁建方、契何力這兩人竟然也能做行軍總管?”
“......”
兵部大堂之上,一頓不忿和議論之聲。
“嘭嘭嘭!”
程咬金敲了敲桌子,大家激動的心情才平複了一些。
“若是不同意,剛才你們怎麽不提出來呢?”
程咬金沒好氣的問道。
眾人的臉頓時臉色發黑的不說話了,一個個癟了的球。
心道:那瘋子連長孫無忌都敢砍,自己招惹他幹什麽,再說了,這幾個人就算是差一些,也是他們知根知底的人,總比秦壽的人直接上位要好。
......
秦壽沒有直接迴春意閣,而是來到了蘇定方的府上
當蘇定方聽說秦壽保舉自己掛帥北征西突厥的時候,這個人足足愣了有好幾麵,像是木頭一樣杵在原地。
他指著自己,難以置信的問秦壽:“我?”
他不明白,大唐有那麽多的名將,為何會讓他去?
其實也不怪他有這種反應,曆史上,蘇定方65歲,才一戰成名,然後步入人生的黃金期,此時的他若是按照正常發展,還處在人生的穀底。
秦壽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看人還是挺準的,你屬於那種謙卑和努力類型的,但厚積而薄發,我相信你總有一天,會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渴望的模樣,你要相信自己身上隱藏的能量.......”
蘇定方愣愣的看著秦壽,怔怔的看著秦壽,那雙老眼微微發紅。
等他迴過神,擦幹眼角,才發現秦壽已經走了。
“唿~”
蘇定方長歎一口氣,沒有想到,我在他的心中竟然有如此地位?
迴想這半生,實在是令人唏噓!
他的眼神漸漸變得堅定,光芒閃爍。
走出蘇府的秦壽,狠狠的搓了搓自己的手臂,剛才說的那番話連他自己都有些受不了了,雞皮疙瘩都起了一層。
對於蘇定方,做主帥是毫無問題的。
曆史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他絕對是一個帥才,上次自己和他北上抗擊車鼻可汗的時候,也驗證了這一點。
這次西突厥勢力強大,再加上各方麵的因素,也需要人狠話不多的人前去鎮壓。
無論是東突厥還是西突厥,一直以來都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從當年的渭水之盟開始算,再到去年的車鼻可汗,再到如今的阿史那賀魯,前後沒有隔幾個年頭,但是突厥部卻一再挑釁大唐。
所以,對於這個難纏的對手,秦壽心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前世史書上看到的將西突厥滅了的蘇定方。
慈不掌兵,該滅則滅。
.......
秦壽剛迴到春意閣
便看見小六子那張陰沉著的臉,像是媳婦跟人跑了一樣,薛仁貴也有些慵懶。
“今天怎麽沒有去迎春樓?”
薛仁貴:“沒有心情!”
見薛仁貴沒有繼續說,小六子鼓起勇氣說道:“秦大哥,弟兄們讓我來問問你,朝廷出兵北上,為何兄弟們沒有一個名額?”
古代人,從小到大的固有觀念是不可能輕易改變的,特別是武將,對於建功立業有著近乎癡狂的執著。
如今有這麽好的機會,卻眼睜睜的看著幾乎溜走,不由心中意難平。
秦壽看著小六子和薛仁貴,心道:老薛你可以啊,自己不吭聲,把小六子推到前麵?
但他隨即眼神緩和了一下,從地上拿起一根木棍,刷刷點點,很快便在地上畫了一個簡易的地圖,指著地圖說道:“我明白你們的心情,但心急出不了熱豆腐,如今我們根基未穩,若是直接硬將你們塞入軍中,恐怕你們不禁不會建功立業,反而會引起那群勳貴的猜忌,將得這場戰事推向不可挽迴的深淵。”
小六子聽完陷入沉思,薛仁貴則是表情肅然。
秦壽見薛仁貴的臉色不對,不由輕輕的咳嗽了幾聲,用手中的木棍,點了一個地方。
“和兄弟們說一下,後麵還有好幾場戰事,到時才是你們大展手腳的時候。”
“還有好幾場戰事?”
薛仁貴和小六子眼底光芒閃爍,麵容驚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