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14)後魏風雲(下)
南星城。
胡君柏高坐主人位,下麵坐著諸葛,朱,侯三位後魏諸侯派來的使者。
“使者請喝,這是中國上好的龍井!”胡君柏做了個請的姿勢,麵上非常高興。
各人都點了點頭,端起身旁茶幾上的茶杯喝下,清茶入喉,頓時都點頭不已,倍感舒適。
“三位遠道而來,待解將軍來到,我們大家再行商議。解將軍,這是三位諸侯的使者,南海侯諸葛正的二公子諸葛鳴天,湖西侯朱豐手下大將李世昌,遠西侯侯建軍大公子侯偉。”
正說話間,解東平已經來到,和各人互相見禮。
客套完畢,解東平才說到正事:“這次我國皇上調查出後魏先主和已故大世子皆是死於李成風的蓄意謀害,是以才以後魏先主幹女婿之名,會同胡將軍討伐李成風,能得到三位侯爺的助力,實在是後魏百姓之幸,相信後魏先主在天之靈,亦會感到安慰。”
名義上,胡君柏是主帥,但實際上,在軍中能主理中國立場的,是以解東平為代表。
三人俱皆說道:“哪裏,這李成風弑父弑兄,罪大惡極,此事我們早有耳聞,成為國主後大肆替換老臣子,任用一批奸佞小人,近來更是弄得民生凋敝,實在是可惡至極,此等人物,理當共誅之。”
解東平點點頭:“大家都認識胡將軍,胡將軍對後魏先主忠心可鑒,卻在先主歸天不到一天的時間裏就被李成風削去兵權,當初許許多多的事就很引人懷疑了,三位侯爺能明白大理,解東平在這代我國皇帝陛下謝謝三位了!”
說著,解東平就向三人作了個揖,三人推讓不已,解東平繼續說道:“三位都是後魏的頂梁柱石,對此次討伐可有什麽不同意見嗎?可有參與一下,與我軍共同剿滅李成風這個罪魁禍首,盡早還後魏百姓一個太平的想法呢?”
解東平言下之意,是想問問這三家諸侯是否願意出兵助一助,前來投誠,所表示的是置身事外的意思,也就是他們三家對此事毫不幹預。
“解將軍,我們三邊早商議好了,願各出兵兩萬,從三方壓迫後魏邊城,並加以遊說。”
解東平頓時大喜過望地說道:“好,如此甚好,得三位侯爺之助,我們必將盡早誅殺那李成風。”
討論很快地結束,之後為三位使者舉行酒宴,暫且不提。
單說胡君柏自那日和白雲起別後,白雲起也一直沒召見他,而他在思考著白雲起的話。
後來有一日,有一個人找上了胡君柏。
行館外,站著一個衣衫破爛的潦倒中年老漢,左右顧盼,神色間像是在懼怕什麽似的。
見到從行館內出來的胡君柏,立刻衝上前去:“胡將軍,胡將軍!”
老漢被行館的士兵給攔了下來,老漢卻突然跪了下來,胡君柏看到老漢不由一驚:“高太醫!讓開,你怎麽?”
胡君柏撥開行館士兵的武器,連忙扶起老漢問道:“高太醫,你怎麽到這裏來的?”
“胡將軍,求求你,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啊!”高太醫仍然努力地想要跪下來,卻敵不過胡君柏的攙扶。
“有什麽話,起來再說吧!來,跟我進去!”胡君柏帶著高太醫進了行館。
一入房坐下,高太醫便淚眼婆娑地再度跪了下來:“胡將軍,你可要救救我啊!我……我……我一家……”
“有什麽事,起來再說,起來再說,高太醫不是應該在後魏嗎?怎麽跑到這都梁了?”胡君柏疑惑地問道。
高太醫老淚縱橫,好一會才慢慢平靜下來說道:“這件事,說來話長,得從先主那時候說起。”
聽到與李益陽有關,胡君柏不由也慎重了起來。
事情要從三年多以前開始說起,當時李益陽生了一場小病,主治太醫就是高太醫,可在用藥之前,高太醫發現自己的兒子不見了,接著有人拿著他兒子的東西,同時交給他一包藥粉。
那人高太醫不認識,但後來高太醫在二世子的府第看到過,這是後話,那人讓高太醫把藥粉混進李益陽的藥裏。
高太醫幾經掙紮,最終還是為了兒子幹下了這事,從那之後,李益陽的身體就每況愈下,直到後來完全病倒,整件事沒有人發現,可是幹下這事的高太醫心下不安,當初下藥時的紙留了下來,他便驗了一下,竟是慢性毒藥的一味配藥。
直到李益陽死後,一切都還沒事,可是前不久,高太醫一家慘遭暗殺,高太醫因為臨時出門急診,才免於一難,一迴到家,就見到滿屋的屍體。
高太醫衝進屋裏,正有一批黑衣人在各處開始放火,見到高太醫立刻返身要殺了高太醫。
如果就那麽死了,那高太醫也不可能見到胡君柏,危機時高太醫被吳銘救了,打鬥中吳銘把那群殺手全殺了,其中一個正是當初給高太醫藥粉的人。
胡君柏皺著眉頭聽完高太醫的述說,歎出一口氣來:“唉,二世子啊二世子,先主待你不薄,你又何苦如此不孝!高太醫,這麽說,現在高家隻剩你一個人了?”
“嗯,胡將軍,求你一定要救我,為我全家報仇,我一個大夫,這輩子是別想報仇了,我知道將軍也被李成風奪了兵權,但將軍與中國皇帝關係好,後魏朝野內外一片風雨飄搖……”
欲言又止,高太醫還是把後魏當前的情形說了。
第二天,胡君柏便去求見白雲起。
小屋中隻有白雲起和胡君柏,一入屋,胡君柏便跪了下來:“皇上!”
白雲起心中明白,高太醫是吳銘救的,那自然是白雲起的指使,而讓高太醫去找胡君柏也是他的意思,這是李成風弑父的證據,但白雲起還是疑惑地上前扶起胡君柏:“這是做什麽?”
“李成風弑父弑兄,我胡君柏願投入中國,隻求皇上能念在昔日和先主的情分上,出兵討伐李成風,也還後魏百姓一個盛世平安!”胡君柏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目光中透露出堅決,隱帶著一絲恨意。
白雲起扶起胡君柏,在一旁坐下才說道:“這是自然,之前朕就說過,此事一定要有個交代,現在朕已經查出李成風和張楚的勾當,斷不會讓李成風這國主之位坐得安穩,當初取下齊州,就是一個警告。”
“如此說來,不論是否和談,皇上都早已決定發兵後魏?”胡君柏此時才從白雲起身上感覺到這一國皇帝的威嚴和霸氣,那種睥睨天下,傲視群雄的氣勢,即使就那麽坐在那,從雙目間綻放出來的,是要侵吞一切的煞氣。
白雲起斜眼看了胡君柏一眼才說道:“不錯,所選擇的,隻是出兵的時機,李成風大逆不道,弑父奪位,此等小兒,朕豈能容他竊據後魏一地,和談!我中國如今可稱是堂堂天朝,要與他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和談,那是天大的笑話,如今的中國,何懼他一介諸侯之勢!”
句句話鏗鏘有力,伴隨著白雲起的橫眉怒目,義正嚴詞間帶動著聽者的情緒,使得胡君柏深受感染。
“隻是,初時朕手中證據不足,未免塗炭生靈,也不願與那些昔日曾背水一戰的將士們戰場廝殺,才按兵不動,待得證據確鑿,如今……”白雲起看了胡君柏一眼,繼續說道:“如今胡兄能助朕一臂之力,實乃蒼生之福,後魏先主在天之靈,足堪告慰!”
“皇上折煞胡君柏,有皇上這句話,隻要能為先主報得此仇,以慰先主九泉之下的英靈,胡君柏此生誓死相隨!”一番聲情並茂,胡君柏已經徹底地折服,對白雲起頂禮膜拜。
隨後,胡君柏從白雲起處領命,帶五千重騎,五千輕騎趕往齊州與解東平會合,再向山南城進軍,打著李益陽和胡君柏的旗號,胡君柏隻身前往山南城,說服山南城守將,兵不血刃,輕易進駐山南城,繼而轉向南星城。
哪知軍隊剛在南星城外三十裏駐紮下來,就有南星城使者遞上降表,主動請中**隊進城,真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走走路就行了。
月明星稀,胡君柏走出帥府,向軍營走去,南星城的街頭,沒有受到戰火的洗禮,晚上雖不如白天熱鬧,卻也有不少做著買賣的人,胡君柏的心中不禁發出感慨,如果這南星城要抵抗自己的攻城,在中**隊強大而超越時代的武器配備下,這座城是很容易攻下來,但城內的景象絕不會像現在這般一如往常。
思考著,不多時胡君柏已經來到了軍營,軍營的夜顯得非常安靜,各處都是巡邏的士兵們,隔好遠才有一個火堆,火堆旁三三兩兩圍著各自要好的同伴,彼此小聲地閑聊,不時還爆發出一陣大笑。
有好些時候了,都沒有看到這種軍營的氛圍,胡君柏的思緒邁向了遠方,那遙遠的記憶中,多少個日月下,一條條精壯的後魏漢子,多年前,和中**隊並肩作戰,砸鍋鑿船,那驚心動魄的一戰曆曆在目,可如今,隻是一個李成風,就將整個後魏,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淪敗到民心軍心盡失。
“這後魏啊!已經不行了,再過不久,肯定就要改名叫中國!”
“對對,看我們一路過來,連仗也不用打,光是抬出旗號,你們守城將領就主動遞出降表,實在掃興。”
“什麽,那隻是因為你們是替先主討迴公道,李成風那家夥,當初就有人懷疑他弑兄,想不到,居然連先主都是他謀害的,可惡至極!”
“難道打起來很好嗎?要是我們兩軍打起來,我們哪還有機會在這閑聊,早是你身上插上一刀,我身上刺個窟窿了!”
“哈哈哈哈,那是那是,來,喝一杯,慶祝我們身上沒窟窿!”
“好,大家幹!”
“說起來,這李成風也是的,世上居然有這種人,連自己老爹老哥都不放過,真沒人性!”
“就是,禽獸不如,咱們當兵的打仗,上戰場殺敵,十個百個也不是沒有,可要說到弑兄弑父,找遍全軍也找不出一個啊,簡直不是人。”
“對了,聽說,秦妃娘娘過去是後魏先主的幹女兒,這是不是真的?”
“對對對,是真的,要不然,我們皇上拿什麽名義來討伐李成風……”
“喂,閉嘴,這個話題打住,你們想死啊,連皇家的事也敢說。”
“好好,那我們來聊聊女人……”
胡君柏在遠處聽著士兵們的閑聊,心中百感交集,抬頭仰望深邃的夜空,竟已是淚流滿麵,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國主,你一世聰明,文才風流,一生以德律己,為何竟有如此逆子?”
月明星稀,清清冷冷的幾點星光閃爍著,月亮動也不動地發出清冷的光輝,灑在胡君柏的臉上,他的話,沒有人迴答,長長的夜,如同往常一樣在夜空中逝去。
同一片天空下,同一塊土地上,白雲起正站在端木繡的窗邊,床上躺著的,是端木繡。
“繡兒,你在中國也呆了有些年頭了吧!”白雲起像胡君柏一樣望著天空,望著那天上的明月。
端木繡躺在床上,眼神中充滿憂鬱,凝視著地麵不知在想些什麽。
白雲起靜靜地望著月亮,白衣在清冷月光下仿佛籠罩了一層光暈:“這些年來,雖然朕沒有讓你出皇宮,但朕給了你行動的自由,你的生活一切,除了朕之外,絕不比這宮裏任何一個人差。你說是嗎?”
端木繡沒有說話,甚至可以說,端木繡完全沒有動一下,要不是眼睛還眨了那麽一下,或許就會被人看成一具死屍也不一定。
白雲起突然輕笑了一聲,笑聲中,帶著一些自嘲:“朕這也不知是怎麽了,這自古以來的皇帝,恐怕也隻有朕能如此縱容一個敵國公主在朕的皇宮中行走自如,而這位公主的祖國,對她的生死卻不聞不問。這事……實在越想越是有些可笑。”
(14)後魏風雲(下)
南星城。
胡君柏高坐主人位,下麵坐著諸葛,朱,侯三位後魏諸侯派來的使者。
“使者請喝,這是中國上好的龍井!”胡君柏做了個請的姿勢,麵上非常高興。
各人都點了點頭,端起身旁茶幾上的茶杯喝下,清茶入喉,頓時都點頭不已,倍感舒適。
“三位遠道而來,待解將軍來到,我們大家再行商議。解將軍,這是三位諸侯的使者,南海侯諸葛正的二公子諸葛鳴天,湖西侯朱豐手下大將李世昌,遠西侯侯建軍大公子侯偉。”
正說話間,解東平已經來到,和各人互相見禮。
客套完畢,解東平才說到正事:“這次我國皇上調查出後魏先主和已故大世子皆是死於李成風的蓄意謀害,是以才以後魏先主幹女婿之名,會同胡將軍討伐李成風,能得到三位侯爺的助力,實在是後魏百姓之幸,相信後魏先主在天之靈,亦會感到安慰。”
名義上,胡君柏是主帥,但實際上,在軍中能主理中國立場的,是以解東平為代表。
三人俱皆說道:“哪裏,這李成風弑父弑兄,罪大惡極,此事我們早有耳聞,成為國主後大肆替換老臣子,任用一批奸佞小人,近來更是弄得民生凋敝,實在是可惡至極,此等人物,理當共誅之。”
解東平點點頭:“大家都認識胡將軍,胡將軍對後魏先主忠心可鑒,卻在先主歸天不到一天的時間裏就被李成風削去兵權,當初許許多多的事就很引人懷疑了,三位侯爺能明白大理,解東平在這代我國皇帝陛下謝謝三位了!”
說著,解東平就向三人作了個揖,三人推讓不已,解東平繼續說道:“三位都是後魏的頂梁柱石,對此次討伐可有什麽不同意見嗎?可有參與一下,與我軍共同剿滅李成風這個罪魁禍首,盡早還後魏百姓一個太平的想法呢?”
解東平言下之意,是想問問這三家諸侯是否願意出兵助一助,前來投誠,所表示的是置身事外的意思,也就是他們三家對此事毫不幹預。
“解將軍,我們三邊早商議好了,願各出兵兩萬,從三方壓迫後魏邊城,並加以遊說。”
解東平頓時大喜過望地說道:“好,如此甚好,得三位侯爺之助,我們必將盡早誅殺那李成風。”
討論很快地結束,之後為三位使者舉行酒宴,暫且不提。
單說胡君柏自那日和白雲起別後,白雲起也一直沒召見他,而他在思考著白雲起的話。
後來有一日,有一個人找上了胡君柏。
行館外,站著一個衣衫破爛的潦倒中年老漢,左右顧盼,神色間像是在懼怕什麽似的。
見到從行館內出來的胡君柏,立刻衝上前去:“胡將軍,胡將軍!”
老漢被行館的士兵給攔了下來,老漢卻突然跪了下來,胡君柏看到老漢不由一驚:“高太醫!讓開,你怎麽?”
胡君柏撥開行館士兵的武器,連忙扶起老漢問道:“高太醫,你怎麽到這裏來的?”
“胡將軍,求求你,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啊!”高太醫仍然努力地想要跪下來,卻敵不過胡君柏的攙扶。
“有什麽話,起來再說吧!來,跟我進去!”胡君柏帶著高太醫進了行館。
一入房坐下,高太醫便淚眼婆娑地再度跪了下來:“胡將軍,你可要救救我啊!我……我……我一家……”
“有什麽事,起來再說,起來再說,高太醫不是應該在後魏嗎?怎麽跑到這都梁了?”胡君柏疑惑地問道。
高太醫老淚縱橫,好一會才慢慢平靜下來說道:“這件事,說來話長,得從先主那時候說起。”
聽到與李益陽有關,胡君柏不由也慎重了起來。
事情要從三年多以前開始說起,當時李益陽生了一場小病,主治太醫就是高太醫,可在用藥之前,高太醫發現自己的兒子不見了,接著有人拿著他兒子的東西,同時交給他一包藥粉。
那人高太醫不認識,但後來高太醫在二世子的府第看到過,這是後話,那人讓高太醫把藥粉混進李益陽的藥裏。
高太醫幾經掙紮,最終還是為了兒子幹下了這事,從那之後,李益陽的身體就每況愈下,直到後來完全病倒,整件事沒有人發現,可是幹下這事的高太醫心下不安,當初下藥時的紙留了下來,他便驗了一下,竟是慢性毒藥的一味配藥。
直到李益陽死後,一切都還沒事,可是前不久,高太醫一家慘遭暗殺,高太醫因為臨時出門急診,才免於一難,一迴到家,就見到滿屋的屍體。
高太醫衝進屋裏,正有一批黑衣人在各處開始放火,見到高太醫立刻返身要殺了高太醫。
如果就那麽死了,那高太醫也不可能見到胡君柏,危機時高太醫被吳銘救了,打鬥中吳銘把那群殺手全殺了,其中一個正是當初給高太醫藥粉的人。
胡君柏皺著眉頭聽完高太醫的述說,歎出一口氣來:“唉,二世子啊二世子,先主待你不薄,你又何苦如此不孝!高太醫,這麽說,現在高家隻剩你一個人了?”
“嗯,胡將軍,求你一定要救我,為我全家報仇,我一個大夫,這輩子是別想報仇了,我知道將軍也被李成風奪了兵權,但將軍與中國皇帝關係好,後魏朝野內外一片風雨飄搖……”
欲言又止,高太醫還是把後魏當前的情形說了。
第二天,胡君柏便去求見白雲起。
小屋中隻有白雲起和胡君柏,一入屋,胡君柏便跪了下來:“皇上!”
白雲起心中明白,高太醫是吳銘救的,那自然是白雲起的指使,而讓高太醫去找胡君柏也是他的意思,這是李成風弑父的證據,但白雲起還是疑惑地上前扶起胡君柏:“這是做什麽?”
“李成風弑父弑兄,我胡君柏願投入中國,隻求皇上能念在昔日和先主的情分上,出兵討伐李成風,也還後魏百姓一個盛世平安!”胡君柏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目光中透露出堅決,隱帶著一絲恨意。
白雲起扶起胡君柏,在一旁坐下才說道:“這是自然,之前朕就說過,此事一定要有個交代,現在朕已經查出李成風和張楚的勾當,斷不會讓李成風這國主之位坐得安穩,當初取下齊州,就是一個警告。”
“如此說來,不論是否和談,皇上都早已決定發兵後魏?”胡君柏此時才從白雲起身上感覺到這一國皇帝的威嚴和霸氣,那種睥睨天下,傲視群雄的氣勢,即使就那麽坐在那,從雙目間綻放出來的,是要侵吞一切的煞氣。
白雲起斜眼看了胡君柏一眼才說道:“不錯,所選擇的,隻是出兵的時機,李成風大逆不道,弑父奪位,此等小兒,朕豈能容他竊據後魏一地,和談!我中國如今可稱是堂堂天朝,要與他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和談,那是天大的笑話,如今的中國,何懼他一介諸侯之勢!”
句句話鏗鏘有力,伴隨著白雲起的橫眉怒目,義正嚴詞間帶動著聽者的情緒,使得胡君柏深受感染。
“隻是,初時朕手中證據不足,未免塗炭生靈,也不願與那些昔日曾背水一戰的將士們戰場廝殺,才按兵不動,待得證據確鑿,如今……”白雲起看了胡君柏一眼,繼續說道:“如今胡兄能助朕一臂之力,實乃蒼生之福,後魏先主在天之靈,足堪告慰!”
“皇上折煞胡君柏,有皇上這句話,隻要能為先主報得此仇,以慰先主九泉之下的英靈,胡君柏此生誓死相隨!”一番聲情並茂,胡君柏已經徹底地折服,對白雲起頂禮膜拜。
隨後,胡君柏從白雲起處領命,帶五千重騎,五千輕騎趕往齊州與解東平會合,再向山南城進軍,打著李益陽和胡君柏的旗號,胡君柏隻身前往山南城,說服山南城守將,兵不血刃,輕易進駐山南城,繼而轉向南星城。
哪知軍隊剛在南星城外三十裏駐紮下來,就有南星城使者遞上降表,主動請中**隊進城,真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走走路就行了。
月明星稀,胡君柏走出帥府,向軍營走去,南星城的街頭,沒有受到戰火的洗禮,晚上雖不如白天熱鬧,卻也有不少做著買賣的人,胡君柏的心中不禁發出感慨,如果這南星城要抵抗自己的攻城,在中**隊強大而超越時代的武器配備下,這座城是很容易攻下來,但城內的景象絕不會像現在這般一如往常。
思考著,不多時胡君柏已經來到了軍營,軍營的夜顯得非常安靜,各處都是巡邏的士兵們,隔好遠才有一個火堆,火堆旁三三兩兩圍著各自要好的同伴,彼此小聲地閑聊,不時還爆發出一陣大笑。
有好些時候了,都沒有看到這種軍營的氛圍,胡君柏的思緒邁向了遠方,那遙遠的記憶中,多少個日月下,一條條精壯的後魏漢子,多年前,和中**隊並肩作戰,砸鍋鑿船,那驚心動魄的一戰曆曆在目,可如今,隻是一個李成風,就將整個後魏,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淪敗到民心軍心盡失。
“這後魏啊!已經不行了,再過不久,肯定就要改名叫中國!”
“對對,看我們一路過來,連仗也不用打,光是抬出旗號,你們守城將領就主動遞出降表,實在掃興。”
“什麽,那隻是因為你們是替先主討迴公道,李成風那家夥,當初就有人懷疑他弑兄,想不到,居然連先主都是他謀害的,可惡至極!”
“難道打起來很好嗎?要是我們兩軍打起來,我們哪還有機會在這閑聊,早是你身上插上一刀,我身上刺個窟窿了!”
“哈哈哈哈,那是那是,來,喝一杯,慶祝我們身上沒窟窿!”
“好,大家幹!”
“說起來,這李成風也是的,世上居然有這種人,連自己老爹老哥都不放過,真沒人性!”
“就是,禽獸不如,咱們當兵的打仗,上戰場殺敵,十個百個也不是沒有,可要說到弑兄弑父,找遍全軍也找不出一個啊,簡直不是人。”
“對了,聽說,秦妃娘娘過去是後魏先主的幹女兒,這是不是真的?”
“對對對,是真的,要不然,我們皇上拿什麽名義來討伐李成風……”
“喂,閉嘴,這個話題打住,你們想死啊,連皇家的事也敢說。”
“好好,那我們來聊聊女人……”
胡君柏在遠處聽著士兵們的閑聊,心中百感交集,抬頭仰望深邃的夜空,竟已是淚流滿麵,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國主,你一世聰明,文才風流,一生以德律己,為何竟有如此逆子?”
月明星稀,清清冷冷的幾點星光閃爍著,月亮動也不動地發出清冷的光輝,灑在胡君柏的臉上,他的話,沒有人迴答,長長的夜,如同往常一樣在夜空中逝去。
同一片天空下,同一塊土地上,白雲起正站在端木繡的窗邊,床上躺著的,是端木繡。
“繡兒,你在中國也呆了有些年頭了吧!”白雲起像胡君柏一樣望著天空,望著那天上的明月。
端木繡躺在床上,眼神中充滿憂鬱,凝視著地麵不知在想些什麽。
白雲起靜靜地望著月亮,白衣在清冷月光下仿佛籠罩了一層光暈:“這些年來,雖然朕沒有讓你出皇宮,但朕給了你行動的自由,你的生活一切,除了朕之外,絕不比這宮裏任何一個人差。你說是嗎?”
端木繡沒有說話,甚至可以說,端木繡完全沒有動一下,要不是眼睛還眨了那麽一下,或許就會被人看成一具死屍也不一定。
白雲起突然輕笑了一聲,笑聲中,帶著一些自嘲:“朕這也不知是怎麽了,這自古以來的皇帝,恐怕也隻有朕能如此縱容一個敵國公主在朕的皇宮中行走自如,而這位公主的祖國,對她的生死卻不聞不問。這事……實在越想越是有些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