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節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 作者:魚丸和粗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姐姐。”
“二丫姐。”
同樣清脆的兩聲出來,除了穆宇和長生還有誰。兩小關門跑過來,看到盤腿坐在炕上的姐姐,一身紅衣,麵龐比她手中托著的去皮蘋果還要嫩,瀑布般的烏發垂下來,更顯的臉色白。
長生向來知道他的姐姐很美,比雲林村甚至縣成所有女人都要美。出於對美的熱愛,他從小便很聽話。能睜開眼後他最愛巴著姐姐玩,漸漸長大甚至到了“姐姐虐我千百遍,我待姐姐如初戀”以及“姐姐召之即來,姐姐揮之即去”的忠犬最高境界。
可這一刻,他感覺姐姐背後生出了光的翅膀,美出了全新的境界。不由自主的伸手往前抓去,翅膀握在掌中,抬起手一看,竟然是一縷被風吹起的發絲。
“好有意思,我怎麽就沒個弟弟。長生、穆宇,來吃蘋果,這可是你們姐姐親自削的。”
一塊塊的分在盤子裏,巧姐親自將兩人抱到炕上。和煦的麵容,一下消掉三人間無形的芥蒂。兩小本來對這位官家出身的姐姐有所懼怕,見麵不多更加重了這層神秘感。如今那層模糊的印象完全捅破,三個玩心重的很快打成一片。
“等會該有人來了,穆宇你帶長生出去給別的孩子分糖吃好不好?”
穆宇正愁沒法脫身,他就是看兄長從昨晚起長籲短歎魂不守舍,所以才自覺地跑過來。如今看完,也該是時候迴去說說。不過他很懷疑,兄長聽到後,怕是更會盯著院中的日晷食不下咽。
“好,我這就去。二丫姐說小孩子吃太多糖不好,那就一人兩塊?”
長生點頭,小手左右踹踹:“這樣正好,左邊揣一塊右邊掖一塊。”
一步三迴頭的被穆宇拉出房,到門口他卻緊的巴上門框。再看後麵的姐姐,他深深地覺得自己上當了,怎麽就答應穆大哥,把姐姐交給她照顧。
這麽漂亮的姐姐,他可以長大後自己照顧。
穆宇翻個白眼,他早就料到會是如此,附在他耳邊悄悄說道:“今個我哥成親,院裏有許多衙役用的大刀,我帶你去看。”
“真的?”
“我幾時騙過你,不過不能讓其他人摸到,我們先分糖。”
被大刀吸引了全副精神的長生很快擺脫憂傷,抓起糖恨不得現在就分完。
**
二叔奶奶和王氏坐著牛車來時,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場景。長生和穆宇站在桂花樹下的石墨上,一人手裏拐著一隻籃子,吆喝道:“都排好隊,一人就兩塊。誰要是多領,他家其他人一塊都沒有。”
坐在門口條桌上張羅各方事物的正是常爺,在他提出幫忙時,李氏曾直言拒絕。誰料常爺說出的理由卻讓人無法拒絕:五穀齋開張以來,李氏是第一個對他的主意表示支持的主顧。
“我們人生地不熟,多虧雲縣人不排外。如今你閨女結婚,無論如何我都得來搭把手。你也別忘心裏去,就當我多認識幾個人。”
李氏不得已應下來,宜悠聽後瞧著她那張越活越年輕的臉。娘如今才過三十,長生日後要娶媳婦,她一個人著實太孤單。常爺又是給細麵,又是主動拋下五穀齋來幫忙,如此殷勤意思自是再明白不過。他便是心裏存著先頭那位,這也算不上什麽大毛病,死人總不會從墳裏跳出來同活人爭。
如此沈家二人還未進門,便被驚了一下。常爺雖已近不惑之年,但他麵白無須,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風雅。但凡常人,站在他麵前少有不自慚形穢的。
見二人打扮,常爺也多少尋思過來:“想必是沈家來人,一早夫人便囑咐我候著。”
即便說著客氣話,他神色中也絲毫不見奴顏婢膝。站於二嬸身後,王氏罕見的想起了幼時隨著秀才爹念的那句: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二丫和四弟妹可真是奪了大造化,自離開沈家所識之人,不是達官顯貴,便是這般好風度。
如此她更是客氣三分:“路上有些泥濘,我們便來晚了會。”
說罷她便遞上一紅封,常爺接過來掂量下,提筆在紅紙上記上:沈家送喜錢兩貫。
這會李氏聽見動靜,也從屋裏出來。剛才急著塞了兩口飯,此刻她唇上沾著點油花,這幅不甚端莊的姿態,看得常爺一愣,一滴墨汁落在案幾上。不著痕跡的放下毛筆,他將紅紙封住的喜錢遞過去。
“二嬸、大嫂,你們來捧個人場就是。今年沈家新加了五百畝地,眼見著過完年開春,什麽東西不得耗銀子,這錢快拿迴去。”
禮讓雖是規矩,但與常人不同,李氏卻出自真心。她向來恩怨分明,能眼皮不眨一下的坑老太太二百兩,也會堅持不多要親近之人一分錢。
“沈家雖是莊戶人家,但也不能壞了禮數。芸娘且放心,咱們沈家不缺這兩貫錢。湊成雙數是定例,也是圖個吉利。”
李氏笑著收下,忙命碧桃拿兩盒喜餅出來。
自打巧姐成親後,縣城裏但凡有人家成親,不缺那倆錢的便要來沈家訂些喜餅。宜悠自不會將錢擋在外麵,但她也不會斷其它做喜餅的人家生路。所以她便立下規矩,每家最多給六十六盒。
即便白石之秘已經公開,可她做得喜餅獨有一分滋味,依舊很受歡迎。這會她成親,自然再沒有那六十六盒的規矩,所有喜餅均是出自自家之手,做出來後便存在穆家地窖中,今日正好拿出來新鮮用。
二叔奶奶遠在雲林村,也聽說過這喜餅的大名。如今接過木盒,更是心生歡喜,看來二丫是著實跟沈家親。
“城裏的物什弄得就是好看。”
李氏剛想迴話,斜地裏傳來一尖刻的聲調:“真是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成親這麽大的事,沒一個人知會我們孤兒寡母。混到這份上,便是活著又有什麽意思?”
人群自動分開,後麵走出的不是旁人,正是程氏和春生。兩人一身素衣,哭喪著臉,滿是諷刺的看向這邊。
“二弟妹。”
李氏將喜錢放入箱子中,走上前擋在門前。程氏此人她再了解不過,今日是二丫成親的大喜日子,無論如何,她都不能讓這對不知所謂的母子給毀掉。
“春生,你們娘倆來了。”
程氏站在她麵前,原先白了一半的頭發如今倒是墨黑。不過從她發頂心新生的一片白,卻是瞞不過眾人。
“四弟妹也不說請人進去喝杯水,這是不歡迎我們?”
話音剛落皺紋情緒一邊,人普遍同情弱者,程氏母子如今便是被同情的。
李氏咬碎一口銀牙,這對母子如今便是滾刀肉,她讓也讓不出個好果子。
“對,我確實是不歡迎你們。”
程氏一驚,先前她倒是看走了眼,看似綿軟的李芸娘卻是個牙尖嘴利的。見她這般不客氣,她直接開始幹嚎:“沈家的列祖列宗啊……”
二叔奶奶忙上前拉著她,王氏再往院裏一看,石磨上早已沒了倆孩子的蹤影。
眼前一道寒光閃過,明晃晃的大刀架在春生脖子上,長生雙手抱住快與他差不多長的大刀:“你們又來欺負我娘和姐姐,先過我這關再說。”
“二丫姐。”
同樣清脆的兩聲出來,除了穆宇和長生還有誰。兩小關門跑過來,看到盤腿坐在炕上的姐姐,一身紅衣,麵龐比她手中托著的去皮蘋果還要嫩,瀑布般的烏發垂下來,更顯的臉色白。
長生向來知道他的姐姐很美,比雲林村甚至縣成所有女人都要美。出於對美的熱愛,他從小便很聽話。能睜開眼後他最愛巴著姐姐玩,漸漸長大甚至到了“姐姐虐我千百遍,我待姐姐如初戀”以及“姐姐召之即來,姐姐揮之即去”的忠犬最高境界。
可這一刻,他感覺姐姐背後生出了光的翅膀,美出了全新的境界。不由自主的伸手往前抓去,翅膀握在掌中,抬起手一看,竟然是一縷被風吹起的發絲。
“好有意思,我怎麽就沒個弟弟。長生、穆宇,來吃蘋果,這可是你們姐姐親自削的。”
一塊塊的分在盤子裏,巧姐親自將兩人抱到炕上。和煦的麵容,一下消掉三人間無形的芥蒂。兩小本來對這位官家出身的姐姐有所懼怕,見麵不多更加重了這層神秘感。如今那層模糊的印象完全捅破,三個玩心重的很快打成一片。
“等會該有人來了,穆宇你帶長生出去給別的孩子分糖吃好不好?”
穆宇正愁沒法脫身,他就是看兄長從昨晚起長籲短歎魂不守舍,所以才自覺地跑過來。如今看完,也該是時候迴去說說。不過他很懷疑,兄長聽到後,怕是更會盯著院中的日晷食不下咽。
“好,我這就去。二丫姐說小孩子吃太多糖不好,那就一人兩塊?”
長生點頭,小手左右踹踹:“這樣正好,左邊揣一塊右邊掖一塊。”
一步三迴頭的被穆宇拉出房,到門口他卻緊的巴上門框。再看後麵的姐姐,他深深地覺得自己上當了,怎麽就答應穆大哥,把姐姐交給她照顧。
這麽漂亮的姐姐,他可以長大後自己照顧。
穆宇翻個白眼,他早就料到會是如此,附在他耳邊悄悄說道:“今個我哥成親,院裏有許多衙役用的大刀,我帶你去看。”
“真的?”
“我幾時騙過你,不過不能讓其他人摸到,我們先分糖。”
被大刀吸引了全副精神的長生很快擺脫憂傷,抓起糖恨不得現在就分完。
**
二叔奶奶和王氏坐著牛車來時,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場景。長生和穆宇站在桂花樹下的石墨上,一人手裏拐著一隻籃子,吆喝道:“都排好隊,一人就兩塊。誰要是多領,他家其他人一塊都沒有。”
坐在門口條桌上張羅各方事物的正是常爺,在他提出幫忙時,李氏曾直言拒絕。誰料常爺說出的理由卻讓人無法拒絕:五穀齋開張以來,李氏是第一個對他的主意表示支持的主顧。
“我們人生地不熟,多虧雲縣人不排外。如今你閨女結婚,無論如何我都得來搭把手。你也別忘心裏去,就當我多認識幾個人。”
李氏不得已應下來,宜悠聽後瞧著她那張越活越年輕的臉。娘如今才過三十,長生日後要娶媳婦,她一個人著實太孤單。常爺又是給細麵,又是主動拋下五穀齋來幫忙,如此殷勤意思自是再明白不過。他便是心裏存著先頭那位,這也算不上什麽大毛病,死人總不會從墳裏跳出來同活人爭。
如此沈家二人還未進門,便被驚了一下。常爺雖已近不惑之年,但他麵白無須,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風雅。但凡常人,站在他麵前少有不自慚形穢的。
見二人打扮,常爺也多少尋思過來:“想必是沈家來人,一早夫人便囑咐我候著。”
即便說著客氣話,他神色中也絲毫不見奴顏婢膝。站於二嬸身後,王氏罕見的想起了幼時隨著秀才爹念的那句: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二丫和四弟妹可真是奪了大造化,自離開沈家所識之人,不是達官顯貴,便是這般好風度。
如此她更是客氣三分:“路上有些泥濘,我們便來晚了會。”
說罷她便遞上一紅封,常爺接過來掂量下,提筆在紅紙上記上:沈家送喜錢兩貫。
這會李氏聽見動靜,也從屋裏出來。剛才急著塞了兩口飯,此刻她唇上沾著點油花,這幅不甚端莊的姿態,看得常爺一愣,一滴墨汁落在案幾上。不著痕跡的放下毛筆,他將紅紙封住的喜錢遞過去。
“二嬸、大嫂,你們來捧個人場就是。今年沈家新加了五百畝地,眼見著過完年開春,什麽東西不得耗銀子,這錢快拿迴去。”
禮讓雖是規矩,但與常人不同,李氏卻出自真心。她向來恩怨分明,能眼皮不眨一下的坑老太太二百兩,也會堅持不多要親近之人一分錢。
“沈家雖是莊戶人家,但也不能壞了禮數。芸娘且放心,咱們沈家不缺這兩貫錢。湊成雙數是定例,也是圖個吉利。”
李氏笑著收下,忙命碧桃拿兩盒喜餅出來。
自打巧姐成親後,縣城裏但凡有人家成親,不缺那倆錢的便要來沈家訂些喜餅。宜悠自不會將錢擋在外麵,但她也不會斷其它做喜餅的人家生路。所以她便立下規矩,每家最多給六十六盒。
即便白石之秘已經公開,可她做得喜餅獨有一分滋味,依舊很受歡迎。這會她成親,自然再沒有那六十六盒的規矩,所有喜餅均是出自自家之手,做出來後便存在穆家地窖中,今日正好拿出來新鮮用。
二叔奶奶遠在雲林村,也聽說過這喜餅的大名。如今接過木盒,更是心生歡喜,看來二丫是著實跟沈家親。
“城裏的物什弄得就是好看。”
李氏剛想迴話,斜地裏傳來一尖刻的聲調:“真是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成親這麽大的事,沒一個人知會我們孤兒寡母。混到這份上,便是活著又有什麽意思?”
人群自動分開,後麵走出的不是旁人,正是程氏和春生。兩人一身素衣,哭喪著臉,滿是諷刺的看向這邊。
“二弟妹。”
李氏將喜錢放入箱子中,走上前擋在門前。程氏此人她再了解不過,今日是二丫成親的大喜日子,無論如何,她都不能讓這對不知所謂的母子給毀掉。
“春生,你們娘倆來了。”
程氏站在她麵前,原先白了一半的頭發如今倒是墨黑。不過從她發頂心新生的一片白,卻是瞞不過眾人。
“四弟妹也不說請人進去喝杯水,這是不歡迎我們?”
話音剛落皺紋情緒一邊,人普遍同情弱者,程氏母子如今便是被同情的。
李氏咬碎一口銀牙,這對母子如今便是滾刀肉,她讓也讓不出個好果子。
“對,我確實是不歡迎你們。”
程氏一驚,先前她倒是看走了眼,看似綿軟的李芸娘卻是個牙尖嘴利的。見她這般不客氣,她直接開始幹嚎:“沈家的列祖列宗啊……”
二叔奶奶忙上前拉著她,王氏再往院裏一看,石磨上早已沒了倆孩子的蹤影。
眼前一道寒光閃過,明晃晃的大刀架在春生脖子上,長生雙手抱住快與他差不多長的大刀:“你們又來欺負我娘和姐姐,先過我這關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