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 作者:魚丸和粗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娘,昨日你不已命吳媽媽去找媒婆通氣,這會可別再繃著臉。宜悠可是我妹妹,嚇到她怎生是好?”
宜悠朝巧姐投去感激的一瞥,章氏鬆開麵色。
“這丫頭,行了快坐下,往後有什麽事可別再藏著掖著。也得虧是我,若換成尹氏那般威嚴的,這會你就等著做錯事,四十大板伺候。”
“夫人仁慈,雲縣人人皆知。”
不管聽過多少遍,再聽這般話語,章氏總是打心底覺得熨帖。
**
卻說縣衙另一側,不服氣的縣太爺,幹脆跟著穆然去見陰陽先生。
陰陽先生姓鐵,名不詳。他留著一撮山羊胡,整個人稍顯清瘦,常年一身廣袖青袍套在身上,乍看上去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與慣會招搖撞騙的術士不同,鐵先生卻是有幾分真本事。前些年冬日雲州連下幾場大雪,鐵先生開春堅持在地中種黃豆。雲州農者無不笑掉大牙,背後說還是輕,有些孩子甚至編著順口溜,一整日跟在他屁股後麵念。可誰料後麵情況急轉直下,連著冬日大雪後,開春至秋收全雲州就滴了男兒淚般的幾點雨,田中板結成一塊塊,越冬的麥苗全都旱得抽成幹。唯有鐵先生家黃豆,扛過旱年有所收成。
此事過後他名聲大燥,坊間甚至傳聞,他乃是那蓬萊仙台的鐵拐李轉世。但凡婚喪嫁娶,總會求著他來算上一算。鐵先生也不是小肚雞腸之人,來者不拒,盡心卜算。雖時有不準,但不妨礙雲州人將其神化。
此刻他拈著兩張八字,眉頭卻皺成疙瘩。
“先生,可是有何不妥?”陳縣丞話中並無擔憂。
“照卦象,此姻緣本不該成。”
穆然卻急了:“鐵先生,這裏麵有怎麽個說頭。”
鐵先生將書扣住卦象,捋捋山羊胡:“穆大人莫要著急,卦象上顯示此親事有一劫,不過此劫竟已過去,著實讓人費解。”
穆然變了臉色,他又隱約想起那日宜悠抖動的雙腿。陳縣丞卻更直接:“當日錢叔送陳媽媽迴雲州府衙,路上聽聞些許事。我命其壓下,並未向外聲張。穆老弟,今日當著鐵先生的麵,我也不瞞你。
那日巧姐睡的沉,宜悠姑娘便同知州進了四合院偏房。兩人隔了一段時日才出來,出來時宜悠姑娘衣裳和發鬢都有些淩亂。”
鐵先生再看穆然臉色,卻是恍然大悟:“如此便也說得過去,其實卦象此事,可信又可不信。我這推斷,卻也與知州大人有關。”
穆然臉色越發往下沉,平生頭一迴,他對一個人產生如此大的恨意。既已占盡好處,為何還要做著吃力不討好之事。
他並不怕自己臉麵受損,隻怕日後宜悠受委屈。
“我對宜悠姑娘有所耳聞,幾次審案也都瞧到過。此女貌雖美,但天庭不夠飽滿,地額也稍顯尖刻,這是福氣不足的征兆。”
見兩人一得意一激動,他繼續往下說:“麵向一說不能盡信,但人這脾性,卻是能推測一番。宜悠姑娘這般美,平日脾氣定是不小吧?”
穆然緩緩應下,忍不住出生辯駁:“沈家那般,若她是個性子軟的,還不得賣掉。”
“哦?”
“沈家之所以鬧到這般,全是因開春時,二房想將宜悠賣給縣丞大人為妾。”
鐵先生猶疑之色更濃:“此事未成?”
“宜悠如何都不肯答應,倒是二房所出閨女四丫,衝上來要來侍奉縣丞大人。”
縣丞臉上得意之色盡斂,四丫是他人生抹不去的汙點。而鐵先生卻是恍然大悟,這般被家族壓抑長大的漂亮姑娘,性子一般帶著些乖張。因自小未被好生教養,他們一般會不擇手段的往上爬。
看來,這宜悠姑娘倒是特例。
“若是宜悠姑娘秉性,真如穆大人所言那般。那恭喜二位,此乃天作之合。”
穆然麵色舒展開:“如此多謝冷先生。”
縣丞卻老大不樂意:“此於我有何好恭喜?”
鐵先生重新亮開卦象:“吾觀今夜天象,七殺日漸清晰。穆大人年輕有為,陳大人得此助力,豈不是如虎添翼。”
縣丞也對鐵先生的一身本事深信不疑,如今卻是想明白過來。若他能玉成此事,穆然定會感激,而後他與廖將軍一脈關係更為密切,升官發財豈不指日可待。
想到這他滿心激動,盼了這些年,終於要熬出頭?
“穆老弟,你當真已經想好?即便有那般事……”
穆然卻是在咂摸著鐵先生的話,春日他自水塘救起來的宜悠皮相雖美,但被一身驕縱市儈掩蓋住多數美。而隨後變了性子的宜悠,則如五月綻放的洛陽牡丹,令人惹不得移開眼。
先前隻是因爹臨終囑托而多方關切,如今他卻是自身牽腸掛肚。若說先前他心裏還因完璧之事,存著幾不可見的一點疙瘩,如今卻是全數被撫平。不論她如何,他都想將其納入自身羽翼,好生珍愛。
“若有此事,也定是宜悠迫不得已,還得麻煩陳兄一二。”
陳縣丞已經扭過彎來,如今自是好人做到底。
而撰寫卦象的鐵先生,望著穆然那般癡傻的神色,默默將未竟之言咽下去。依他看來,如宜悠那般烈性子的姑娘,定是不會隨意讓人得逞。
此事如今說出來,怕他們也是半信半疑,不若私下告知縣丞。至於穆然,驚喜且留給他。
作者有話要說:我查了古代六禮,太過無聊,下章直接成親。
第76章 v章
穆然的動作很快,納征、采期,金豬、銀幣擺在了沈家庭院,鐵先生也給算出了最吉利的迎親日子。
當冬雪覆蓋整個四合院時,位於城門邊的永平坊也染上了鋪天蓋地的紅。積雪反射著冬日朝陽,映在大紅綢帶上,如火焰般耀眼的紅直衝天際,與朝霞爭輝。
宜悠已記不清昨夜她何時睡著,隻知道天剛蒙蒙亮,她便睜開眼。
李氏比她起的更早,進門時便端著一隻唐三彩雞瓷碗。雞,取諧音大“吉”大利之意,滿滿一碗餃子,是雲州的習俗。
“娘再去給你倒點醋?”
宜悠搖搖頭:“若是太酸,待會怕是又要喝水,等會保不齊得上茅房。”
宜悠朝巧姐投去感激的一瞥,章氏鬆開麵色。
“這丫頭,行了快坐下,往後有什麽事可別再藏著掖著。也得虧是我,若換成尹氏那般威嚴的,這會你就等著做錯事,四十大板伺候。”
“夫人仁慈,雲縣人人皆知。”
不管聽過多少遍,再聽這般話語,章氏總是打心底覺得熨帖。
**
卻說縣衙另一側,不服氣的縣太爺,幹脆跟著穆然去見陰陽先生。
陰陽先生姓鐵,名不詳。他留著一撮山羊胡,整個人稍顯清瘦,常年一身廣袖青袍套在身上,乍看上去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與慣會招搖撞騙的術士不同,鐵先生卻是有幾分真本事。前些年冬日雲州連下幾場大雪,鐵先生開春堅持在地中種黃豆。雲州農者無不笑掉大牙,背後說還是輕,有些孩子甚至編著順口溜,一整日跟在他屁股後麵念。可誰料後麵情況急轉直下,連著冬日大雪後,開春至秋收全雲州就滴了男兒淚般的幾點雨,田中板結成一塊塊,越冬的麥苗全都旱得抽成幹。唯有鐵先生家黃豆,扛過旱年有所收成。
此事過後他名聲大燥,坊間甚至傳聞,他乃是那蓬萊仙台的鐵拐李轉世。但凡婚喪嫁娶,總會求著他來算上一算。鐵先生也不是小肚雞腸之人,來者不拒,盡心卜算。雖時有不準,但不妨礙雲州人將其神化。
此刻他拈著兩張八字,眉頭卻皺成疙瘩。
“先生,可是有何不妥?”陳縣丞話中並無擔憂。
“照卦象,此姻緣本不該成。”
穆然卻急了:“鐵先生,這裏麵有怎麽個說頭。”
鐵先生將書扣住卦象,捋捋山羊胡:“穆大人莫要著急,卦象上顯示此親事有一劫,不過此劫竟已過去,著實讓人費解。”
穆然變了臉色,他又隱約想起那日宜悠抖動的雙腿。陳縣丞卻更直接:“當日錢叔送陳媽媽迴雲州府衙,路上聽聞些許事。我命其壓下,並未向外聲張。穆老弟,今日當著鐵先生的麵,我也不瞞你。
那日巧姐睡的沉,宜悠姑娘便同知州進了四合院偏房。兩人隔了一段時日才出來,出來時宜悠姑娘衣裳和發鬢都有些淩亂。”
鐵先生再看穆然臉色,卻是恍然大悟:“如此便也說得過去,其實卦象此事,可信又可不信。我這推斷,卻也與知州大人有關。”
穆然臉色越發往下沉,平生頭一迴,他對一個人產生如此大的恨意。既已占盡好處,為何還要做著吃力不討好之事。
他並不怕自己臉麵受損,隻怕日後宜悠受委屈。
“我對宜悠姑娘有所耳聞,幾次審案也都瞧到過。此女貌雖美,但天庭不夠飽滿,地額也稍顯尖刻,這是福氣不足的征兆。”
見兩人一得意一激動,他繼續往下說:“麵向一說不能盡信,但人這脾性,卻是能推測一番。宜悠姑娘這般美,平日脾氣定是不小吧?”
穆然緩緩應下,忍不住出生辯駁:“沈家那般,若她是個性子軟的,還不得賣掉。”
“哦?”
“沈家之所以鬧到這般,全是因開春時,二房想將宜悠賣給縣丞大人為妾。”
鐵先生猶疑之色更濃:“此事未成?”
“宜悠如何都不肯答應,倒是二房所出閨女四丫,衝上來要來侍奉縣丞大人。”
縣丞臉上得意之色盡斂,四丫是他人生抹不去的汙點。而鐵先生卻是恍然大悟,這般被家族壓抑長大的漂亮姑娘,性子一般帶著些乖張。因自小未被好生教養,他們一般會不擇手段的往上爬。
看來,這宜悠姑娘倒是特例。
“若是宜悠姑娘秉性,真如穆大人所言那般。那恭喜二位,此乃天作之合。”
穆然麵色舒展開:“如此多謝冷先生。”
縣丞卻老大不樂意:“此於我有何好恭喜?”
鐵先生重新亮開卦象:“吾觀今夜天象,七殺日漸清晰。穆大人年輕有為,陳大人得此助力,豈不是如虎添翼。”
縣丞也對鐵先生的一身本事深信不疑,如今卻是想明白過來。若他能玉成此事,穆然定會感激,而後他與廖將軍一脈關係更為密切,升官發財豈不指日可待。
想到這他滿心激動,盼了這些年,終於要熬出頭?
“穆老弟,你當真已經想好?即便有那般事……”
穆然卻是在咂摸著鐵先生的話,春日他自水塘救起來的宜悠皮相雖美,但被一身驕縱市儈掩蓋住多數美。而隨後變了性子的宜悠,則如五月綻放的洛陽牡丹,令人惹不得移開眼。
先前隻是因爹臨終囑托而多方關切,如今他卻是自身牽腸掛肚。若說先前他心裏還因完璧之事,存著幾不可見的一點疙瘩,如今卻是全數被撫平。不論她如何,他都想將其納入自身羽翼,好生珍愛。
“若有此事,也定是宜悠迫不得已,還得麻煩陳兄一二。”
陳縣丞已經扭過彎來,如今自是好人做到底。
而撰寫卦象的鐵先生,望著穆然那般癡傻的神色,默默將未竟之言咽下去。依他看來,如宜悠那般烈性子的姑娘,定是不會隨意讓人得逞。
此事如今說出來,怕他們也是半信半疑,不若私下告知縣丞。至於穆然,驚喜且留給他。
作者有話要說:我查了古代六禮,太過無聊,下章直接成親。
第76章 v章
穆然的動作很快,納征、采期,金豬、銀幣擺在了沈家庭院,鐵先生也給算出了最吉利的迎親日子。
當冬雪覆蓋整個四合院時,位於城門邊的永平坊也染上了鋪天蓋地的紅。積雪反射著冬日朝陽,映在大紅綢帶上,如火焰般耀眼的紅直衝天際,與朝霞爭輝。
宜悠已記不清昨夜她何時睡著,隻知道天剛蒙蒙亮,她便睜開眼。
李氏比她起的更早,進門時便端著一隻唐三彩雞瓷碗。雞,取諧音大“吉”大利之意,滿滿一碗餃子,是雲州的習俗。
“娘再去給你倒點醋?”
宜悠搖搖頭:“若是太酸,待會怕是又要喝水,等會保不齊得上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