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 作者:魚丸和粗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反的,可怎麽越跳越厲害,不信你們便摸摸。”
巧姐伸手摸下,果然有什麽頂著她的手指,當即她有些憂愁。
吳媽媽橫她一眼,朝巧姐解釋道:“小姐方才剛離家,可不就是那壞事。”
這一說巧姐剛壓下去的悲傷又迴來,宜悠朝吳媽媽翻個白眼,繼續勸起來:“都在一州之內,逢年過節夫人也要前來拜會,小姐就當出來散散心。”
“恩。”
好懸勸住她,宜悠將窗簾掀開小縫,往外看去。前世她是坐在陳德仁的車中來得雲州,當時隻顧討好車中人,如今卻是第一遭見這風景。
沃野千裏麥穗一片金黃,風吹麥浪帶來陣陣馨香,讓人聞著便覺心曠神怡。
不知不覺間便到雲州城下,見到薑家來人守候,縣丞儀仗隊也收起。自馬車下來,宜悠便與吳媽媽一左一右,守在轎子兩側。
宜悠以前知道雲州富饒,但如此親身感受還是第一遭。臨街兩側,商鋪鱗次櫛比,人群熙熙攘攘。往來商賈平民皆著八成新以上的布衣,麵色白裏透紅,少見饑貧。
饒是隔著重重芥蒂,此刻她也不得不感歎,陳德仁為政有方。她卻不知,送嫁隊伍所經之處乃雲州主幹道,於此居住之人自是富足。
薑家雖也為官,但深諳樹大招風之理,並未命人開道。隊伍行進速度放緩,半個時辰後,終於來到城西薑家主宅。作為大族,薑家占據整整一片坊市。
雖建築不若府衙威嚴,但一眼望不到邊的宅院,還是令人肅然起敬。
族長嫡長孫娶妻,自然是中門大開。趁著落轎,宜悠終於看清薑公子的模樣。
巧姐未曾有虛言,此人卻是生得一副好顏色。可宜悠總覺,他那淡淡的笑容中帶著一抹輕愁。
稍稍晃下腦袋,她不是早已確定薑家不對勁,此刻已經不用再找更多證據。
**
一路進入喜堂,宜悠再次體會到何為大族。原因無它,偌大的正院,密密麻麻的擠滿了人。粗略估計下,連帶主仆,竟是差不多上千。
大越規定,萬人成一縣。雲州富庶,一縣最多隻有三萬人。薑家單拿得出手的親戚,便如此多,再加旁支,差不多頂一個郡縣。
人聲鼎沸中拜堂結束,巧姐被扶進主院後的另一小院。說是小院,其實是被族長主院比起來的。
院中多花木,隔絕了前院喧囂。四名陪嫁媽媽站在門外,宜悠和吳媽媽在裏麵陪著。
“簡直要悶死。”
待薑公子走後,巧姐便將蓋頭甩在一邊,聲音中滿是煩躁。
“噓,讓有心人聽到那可如何是好。老奴給你看著,待會姑爺來了可得好生帶著。”
“恩。”
三人繼續聊,此刻卻換成在薑家的見聞。偶爾,前院傳來勸酒的喧鬧聲。
“這般大族,真是看著就讓人頭疼。”
“慢慢來,夫人也囑咐過,沒人會委屈你一次記全。”
巧姐撇撇嘴,餘光掃到牆上一幅字,神色終於放鬆些。宜悠掃過去,隻見落款蓋著薑公子的方印。
握緊拳頭,但願她所料錯誤,今日不會出差錯,那薑公子也不是負心薄幸之人。
**
三人聊了沒一會,門外便傳來女子的輕聲。
“夫人唯恐少夫人饑餓,便稟了老夫人,命廚房做些新鮮點心送來。”
“多謝老夫人和夫人關心。”
媽媽迴答後,便打開門。宜悠抬眼,隻見一俏生生的丫鬟,身材微微有些豐腴,穿著一身與眾人不同的高腰襦裙,端著幾樣點心走進來。
見到他們,那丫鬟微微皺眉,而後說道:“夫人另有要事囑咐少夫人,麻煩媽媽和姐姐,能否先打些水,來給夫人淨手。”
宜悠直覺有些不對勁,婆媳間有什麽話不能日後慢慢講,非得撿到此時。可丫鬟這般說,一時間還真想不出別的方法搪塞過去。
“小姐且等我二人一時。”
吳媽媽拉著她出去,宜悠關門時,卻見那丫鬟一轉身。
裙子下,竟是凸起的腹部。電光火石間,她心中所有疑惑串聯起來。
再嚴的家規也擋不住人有心破壞,如薑公子這般讀書人更是喜歡紅袖添香。若是他成親前被人迷了眼,甚至有了子嗣,也不是不可能。而女為母則強,為了子嗣,女人什麽都幹得出來。
那丫鬟朝門外看一眼,溫和的笑笑,而後轉身將托盤放於臨近西床邊的繡墩上。
說時遲那時快,寒光一閃,宜悠顧不得其它,鬆開吳媽媽衣袖推開門:“巧姐,快閃開!”
驚唿聲打斷了裏麵的柔聲細語,巧姐拉下蓋頭,就見一把刀進在眼前。出於本能,她往後一躲。刀沿著腹部劃過,劃開紅豔的喜服。
宜悠朝胸口一掏,立刻迎上去。
“吳媽媽,愣著做什麽,快來幫忙。”
三個老媽媽加上她一個,很快便製服了這位傳信的丫鬟。而此時,巧姐喜服最靠近腹部的地方,已經被劃得不成樣。
“啊!”
這麽大的動靜,按理說應該驚到門邊守衛。可出乎意料,門外卻無一人進來。
“媽媽,你可能聯係上送嫁之人。”
巧姐伸手摸下,果然有什麽頂著她的手指,當即她有些憂愁。
吳媽媽橫她一眼,朝巧姐解釋道:“小姐方才剛離家,可不就是那壞事。”
這一說巧姐剛壓下去的悲傷又迴來,宜悠朝吳媽媽翻個白眼,繼續勸起來:“都在一州之內,逢年過節夫人也要前來拜會,小姐就當出來散散心。”
“恩。”
好懸勸住她,宜悠將窗簾掀開小縫,往外看去。前世她是坐在陳德仁的車中來得雲州,當時隻顧討好車中人,如今卻是第一遭見這風景。
沃野千裏麥穗一片金黃,風吹麥浪帶來陣陣馨香,讓人聞著便覺心曠神怡。
不知不覺間便到雲州城下,見到薑家來人守候,縣丞儀仗隊也收起。自馬車下來,宜悠便與吳媽媽一左一右,守在轎子兩側。
宜悠以前知道雲州富饒,但如此親身感受還是第一遭。臨街兩側,商鋪鱗次櫛比,人群熙熙攘攘。往來商賈平民皆著八成新以上的布衣,麵色白裏透紅,少見饑貧。
饒是隔著重重芥蒂,此刻她也不得不感歎,陳德仁為政有方。她卻不知,送嫁隊伍所經之處乃雲州主幹道,於此居住之人自是富足。
薑家雖也為官,但深諳樹大招風之理,並未命人開道。隊伍行進速度放緩,半個時辰後,終於來到城西薑家主宅。作為大族,薑家占據整整一片坊市。
雖建築不若府衙威嚴,但一眼望不到邊的宅院,還是令人肅然起敬。
族長嫡長孫娶妻,自然是中門大開。趁著落轎,宜悠終於看清薑公子的模樣。
巧姐未曾有虛言,此人卻是生得一副好顏色。可宜悠總覺,他那淡淡的笑容中帶著一抹輕愁。
稍稍晃下腦袋,她不是早已確定薑家不對勁,此刻已經不用再找更多證據。
**
一路進入喜堂,宜悠再次體會到何為大族。原因無它,偌大的正院,密密麻麻的擠滿了人。粗略估計下,連帶主仆,竟是差不多上千。
大越規定,萬人成一縣。雲州富庶,一縣最多隻有三萬人。薑家單拿得出手的親戚,便如此多,再加旁支,差不多頂一個郡縣。
人聲鼎沸中拜堂結束,巧姐被扶進主院後的另一小院。說是小院,其實是被族長主院比起來的。
院中多花木,隔絕了前院喧囂。四名陪嫁媽媽站在門外,宜悠和吳媽媽在裏麵陪著。
“簡直要悶死。”
待薑公子走後,巧姐便將蓋頭甩在一邊,聲音中滿是煩躁。
“噓,讓有心人聽到那可如何是好。老奴給你看著,待會姑爺來了可得好生帶著。”
“恩。”
三人繼續聊,此刻卻換成在薑家的見聞。偶爾,前院傳來勸酒的喧鬧聲。
“這般大族,真是看著就讓人頭疼。”
“慢慢來,夫人也囑咐過,沒人會委屈你一次記全。”
巧姐撇撇嘴,餘光掃到牆上一幅字,神色終於放鬆些。宜悠掃過去,隻見落款蓋著薑公子的方印。
握緊拳頭,但願她所料錯誤,今日不會出差錯,那薑公子也不是負心薄幸之人。
**
三人聊了沒一會,門外便傳來女子的輕聲。
“夫人唯恐少夫人饑餓,便稟了老夫人,命廚房做些新鮮點心送來。”
“多謝老夫人和夫人關心。”
媽媽迴答後,便打開門。宜悠抬眼,隻見一俏生生的丫鬟,身材微微有些豐腴,穿著一身與眾人不同的高腰襦裙,端著幾樣點心走進來。
見到他們,那丫鬟微微皺眉,而後說道:“夫人另有要事囑咐少夫人,麻煩媽媽和姐姐,能否先打些水,來給夫人淨手。”
宜悠直覺有些不對勁,婆媳間有什麽話不能日後慢慢講,非得撿到此時。可丫鬟這般說,一時間還真想不出別的方法搪塞過去。
“小姐且等我二人一時。”
吳媽媽拉著她出去,宜悠關門時,卻見那丫鬟一轉身。
裙子下,竟是凸起的腹部。電光火石間,她心中所有疑惑串聯起來。
再嚴的家規也擋不住人有心破壞,如薑公子這般讀書人更是喜歡紅袖添香。若是他成親前被人迷了眼,甚至有了子嗣,也不是不可能。而女為母則強,為了子嗣,女人什麽都幹得出來。
那丫鬟朝門外看一眼,溫和的笑笑,而後轉身將托盤放於臨近西床邊的繡墩上。
說時遲那時快,寒光一閃,宜悠顧不得其它,鬆開吳媽媽衣袖推開門:“巧姐,快閃開!”
驚唿聲打斷了裏麵的柔聲細語,巧姐拉下蓋頭,就見一把刀進在眼前。出於本能,她往後一躲。刀沿著腹部劃過,劃開紅豔的喜服。
宜悠朝胸口一掏,立刻迎上去。
“吳媽媽,愣著做什麽,快來幫忙。”
三個老媽媽加上她一個,很快便製服了這位傳信的丫鬟。而此時,巧姐喜服最靠近腹部的地方,已經被劃得不成樣。
“啊!”
這麽大的動靜,按理說應該驚到門邊守衛。可出乎意料,門外卻無一人進來。
“媽媽,你可能聯係上送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