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悠然田居劄記(種田) 作者:魚丸和粗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替丫鬟扶住,李氏於她掌心畫一個數字。宜悠咂摸下,瞬間明悟。
原來是她月事突至,染髒了裏麵褲子。再見這條新褲子,定是後麵那胖丫鬟所用。見房內眾人神色稍有異樣,她眨眨眼。
“縣衙那邊並無大事,娘怎生急得喝口水都摔倒在井邊。多虧有這姐姐在,給你找來幹淨衣裳。”
眾人明悟,怪不得今早來得不是沈家掌事的宜悠姑娘,原來是被縣丞夫人招去。而人家李氏並未有何出醜,隻是掛心女兒。
丫鬟忙福身道不敢,宜悠也未曾多與她客氣。賓客這邊疑慮解決,她卻擔憂另一件事。
女子月事乃是汙穢之事,雖然她不曾如此認為,但當下多數男子多會坐此想法。此處乃是五穀齋,常爺早晚會知曉。
看來那不想管的閑事,如今卻是得問上一問。
**
待李氏坐定後,久未露麵常爺進門上主座,朝各人作揖。
“勞煩各位久等。”
“各位爺、夫人、姑娘皆是縣內有頭有臉的商戶,今日賞臉前來,常某感激不盡。”
稍作客套後常爺直入正題,言間談及一新設想:各戶若需要米麵糧油,皆可事先來知會。他將數目統一收集起來,依照行情和產地,擇最新鮮便宜的送達。
聽了一會宜悠也有些明白,單以麵而言,雲州本地七月便可成熟,而再往北,幽州等地則需等到九月。中間涉及存儲運輸,的確偶爾出現斷貨。而常爺卻欲早提前集齊眾家所需,趕在收貨前一季派人前去產地商議。
如此提早一步,所用米麵盡會是最新鮮且足夠。
“那價錢上?”
有人提出疑問,宜悠靜靜聽著,順帶好奇的看著李氏紅透的耳根。似乎從常爺進門起,她便一直如此,這是為何?
抱著疑惑,她更多的則是在思索此法。不論瓜果還是米麵,皆是當即產最新鮮的口感最佳。常爺此法,倒有點像皇家和世家做派。隻是那類貴人皆是不缺錢的主,什麽“一騎紅塵妃子笑”,一聽就很費錢。
“價錢有高有低,皆隨當時情況而定。”
大家起早貪黑皆是為那兩個銅板,如此一聽多數人便搖頭。低了還好,高了那豈不一點利潤都無。
李氏小聲問道:“二丫,你覺得如何?”
“還可以。”
稍作點頭,她並沒有立刻否認。越是大眾的食物,提高口感就越困難。有時恰恰是味道上那一丁點差別,有商賈成就百年老字號,多數卻僅僅維持溫飽。
而選料,對於提升口感有著決定性作用。味道提上來,價錢自然而然也會高,也就不差那點錢。
以長久來看,常爺此法確實有百利而無一害。
“畢竟事關重大,各位可先行想想,常某隨時恭候大駕。”
**
各位掌櫃依次散去,宜悠捧著茶碗,有意留到最後。
“嫂子、二丫,有空常來我家坐坐。”
雖然宜悠拒絕了兒子,但周屠夫卻毫無芥蒂。他爽快了一輩子,最討厭那般拖泥帶水趁機占便宜的小人。這般爽朗的女子,正合他脾性。
“恩,周叔慢走。”
待到周屠夫打簾出去,後堂便知剩下三人。丫鬟換上茶水緩緩退下,宜悠歉意的張口。
“今日之事,當真帶累常爺。”
常逸之微一愣神,見臉色俏紅的李氏,便也明白何事。
“無礙,我並不懼那牛鬼蛇神。有關二爺坐鎮,宵小也不敢來犯。”
李氏臉更紅些,女人家月事本是私事。可她出門時,偏生被常爺見個正著。當即他揮退夥計,命丫鬟領她自後堂穿過。這份細致她自然感激,可想起褲子上那片殷紅,她便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宜悠拍拍她的手,雖然李氏偶爾也有拿菜刀砍人的豪情,可本質上她仍是個溫婉賢淑的女人。
同常爺交換了關於采買的一些見解,見李氏逐漸放鬆下來,她也終於將話題引到牌匾上。
“那匾額,字是我寫的,交由縣裏木匠刻製,不是什麽稀罕玩意。”
見他如此坦然,宜悠頓時心生疑竇。當年她也隻是大體知道,哪能打聽那麽清楚,莫非出事的匾額,並不是當下掛的這一塊?
這樣想著,她隨口誇讚:“常爺一手行書頗有風骨,配這柏木倒也合適。”
“柏木?那可不是。實不相瞞,那牌匾乃是我命人專門尋來的烏木。此木價雖高,卻久不變形,最是適合做牌匾。”
宜悠也有些不確定:“方才我進來時,曾抬首見過,牌匾上露出那一小塊木輪,分明是這一帶最常見的柏木。難不成竟是我從未見過烏木,混淆了兩者?”
“既已來此,且前去一觀。”
**
三人走出後廳,時近晌午,眾人忙於午膳,店內客人少了不少。常逸之自前麵引路,順帶誇讚了她所贈之禮。
“此物不宜久放,常爺若不嫌棄,便趁新鮮用了吧。”
“如此巧奪天工之物,食用豈不可惜,還是孝敬關二爺的好。”
客套兩句,宜悠也沒有強求。她卻不知,隨著今日買米麵的眾人歸家,她所做模型迅速傳遍整個縣城。城中巧手婦人倒是不少,可有此靈巧心思者唯她一人。
借此沈家花卷又是一陣好賣,民眾心理就是如此,見那小屋子好看,想著二物出自同一人之手,本來看慣的花卷,如今也覺得精巧、好吃幾分。
原來是她月事突至,染髒了裏麵褲子。再見這條新褲子,定是後麵那胖丫鬟所用。見房內眾人神色稍有異樣,她眨眨眼。
“縣衙那邊並無大事,娘怎生急得喝口水都摔倒在井邊。多虧有這姐姐在,給你找來幹淨衣裳。”
眾人明悟,怪不得今早來得不是沈家掌事的宜悠姑娘,原來是被縣丞夫人招去。而人家李氏並未有何出醜,隻是掛心女兒。
丫鬟忙福身道不敢,宜悠也未曾多與她客氣。賓客這邊疑慮解決,她卻擔憂另一件事。
女子月事乃是汙穢之事,雖然她不曾如此認為,但當下多數男子多會坐此想法。此處乃是五穀齋,常爺早晚會知曉。
看來那不想管的閑事,如今卻是得問上一問。
**
待李氏坐定後,久未露麵常爺進門上主座,朝各人作揖。
“勞煩各位久等。”
“各位爺、夫人、姑娘皆是縣內有頭有臉的商戶,今日賞臉前來,常某感激不盡。”
稍作客套後常爺直入正題,言間談及一新設想:各戶若需要米麵糧油,皆可事先來知會。他將數目統一收集起來,依照行情和產地,擇最新鮮便宜的送達。
聽了一會宜悠也有些明白,單以麵而言,雲州本地七月便可成熟,而再往北,幽州等地則需等到九月。中間涉及存儲運輸,的確偶爾出現斷貨。而常爺卻欲早提前集齊眾家所需,趕在收貨前一季派人前去產地商議。
如此提早一步,所用米麵盡會是最新鮮且足夠。
“那價錢上?”
有人提出疑問,宜悠靜靜聽著,順帶好奇的看著李氏紅透的耳根。似乎從常爺進門起,她便一直如此,這是為何?
抱著疑惑,她更多的則是在思索此法。不論瓜果還是米麵,皆是當即產最新鮮的口感最佳。常爺此法,倒有點像皇家和世家做派。隻是那類貴人皆是不缺錢的主,什麽“一騎紅塵妃子笑”,一聽就很費錢。
“價錢有高有低,皆隨當時情況而定。”
大家起早貪黑皆是為那兩個銅板,如此一聽多數人便搖頭。低了還好,高了那豈不一點利潤都無。
李氏小聲問道:“二丫,你覺得如何?”
“還可以。”
稍作點頭,她並沒有立刻否認。越是大眾的食物,提高口感就越困難。有時恰恰是味道上那一丁點差別,有商賈成就百年老字號,多數卻僅僅維持溫飽。
而選料,對於提升口感有著決定性作用。味道提上來,價錢自然而然也會高,也就不差那點錢。
以長久來看,常爺此法確實有百利而無一害。
“畢竟事關重大,各位可先行想想,常某隨時恭候大駕。”
**
各位掌櫃依次散去,宜悠捧著茶碗,有意留到最後。
“嫂子、二丫,有空常來我家坐坐。”
雖然宜悠拒絕了兒子,但周屠夫卻毫無芥蒂。他爽快了一輩子,最討厭那般拖泥帶水趁機占便宜的小人。這般爽朗的女子,正合他脾性。
“恩,周叔慢走。”
待到周屠夫打簾出去,後堂便知剩下三人。丫鬟換上茶水緩緩退下,宜悠歉意的張口。
“今日之事,當真帶累常爺。”
常逸之微一愣神,見臉色俏紅的李氏,便也明白何事。
“無礙,我並不懼那牛鬼蛇神。有關二爺坐鎮,宵小也不敢來犯。”
李氏臉更紅些,女人家月事本是私事。可她出門時,偏生被常爺見個正著。當即他揮退夥計,命丫鬟領她自後堂穿過。這份細致她自然感激,可想起褲子上那片殷紅,她便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宜悠拍拍她的手,雖然李氏偶爾也有拿菜刀砍人的豪情,可本質上她仍是個溫婉賢淑的女人。
同常爺交換了關於采買的一些見解,見李氏逐漸放鬆下來,她也終於將話題引到牌匾上。
“那匾額,字是我寫的,交由縣裏木匠刻製,不是什麽稀罕玩意。”
見他如此坦然,宜悠頓時心生疑竇。當年她也隻是大體知道,哪能打聽那麽清楚,莫非出事的匾額,並不是當下掛的這一塊?
這樣想著,她隨口誇讚:“常爺一手行書頗有風骨,配這柏木倒也合適。”
“柏木?那可不是。實不相瞞,那牌匾乃是我命人專門尋來的烏木。此木價雖高,卻久不變形,最是適合做牌匾。”
宜悠也有些不確定:“方才我進來時,曾抬首見過,牌匾上露出那一小塊木輪,分明是這一帶最常見的柏木。難不成竟是我從未見過烏木,混淆了兩者?”
“既已來此,且前去一觀。”
**
三人走出後廳,時近晌午,眾人忙於午膳,店內客人少了不少。常逸之自前麵引路,順帶誇讚了她所贈之禮。
“此物不宜久放,常爺若不嫌棄,便趁新鮮用了吧。”
“如此巧奪天工之物,食用豈不可惜,還是孝敬關二爺的好。”
客套兩句,宜悠也沒有強求。她卻不知,隨著今日買米麵的眾人歸家,她所做模型迅速傳遍整個縣城。城中巧手婦人倒是不少,可有此靈巧心思者唯她一人。
借此沈家花卷又是一陣好賣,民眾心理就是如此,見那小屋子好看,想著二物出自同一人之手,本來看慣的花卷,如今也覺得精巧、好吃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