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聽到打鬥聲的若蘭若梅他們也趕了過來。
見到俞仁受了這麽重的傷,大家一時都慌了手腳。
俞仁聽到眾人都在喊他,緩緩張開眼睛。
“我,怕是不行了。等我死了以後,你們把我的骨灰運迴台灣,你們就各奔東西吧!幫我告訴瑩兒和兄弟姐妹們,壯大自己才是生存的第一要務。不要讓任何人因為一己之私而毀了我們的大業。”
“不,將軍您不會死的。如果真有那麽一天,我也會終生守在您的墓前,陪您一起度過餘生。”魯月一麵說,一麵流淚。
若蘭匆匆從身上摸出一張金創藥,又掏出幾顆藥丸先給俞仁服下。“您先不要說話,我想辦法先幫您止住血。”
若蘭一麵說,一麵與妹妹若梅一起將俞仁輕輕平放在地上。
俞仁的手緊緊捏著那把匕首。
“您先把手放開,讓我看看能不能把刀拔出來。”若蘭道。
魯月趕緊阻止。
“不行。這刀不能拔,一拔隻怕、隻怕……”魯月說到這兒,再也說不下去。
若蘭當然知道魯月的擔憂。如果他們沒有妥善的止血方法,這匕首一拔出一為,隻怕不久俞仁就會因失血過多而死去。她們都是從小練武的人,對於這些外傷,還是比較有經驗的。
“那,就請將軍放開手,讓我先看看傷口的情況總可以吧!我保證不拔刀。”若蘭輕聲道,她盡力的保持著聲音的平和,以免影響到俞仁的情緒。其實她的心裏,也是急的要死。
第三百一十三章 生死大事
俞仁聽了這話,看了看若蘭。這個丫頭跟隨他已經多時了,他很清楚她的性格,沒有把握的事情,她從來不做;不像她的妹妹若梅,做事總是毛毛糙糙,不考慮後果。
俞仁也知道,這把匕首此時已經是他生命的關鍵了。早晚,它都是要拔的,如果一直不拔,他要死,如果拔的不好,他也會死。這也是他一直緊握住匕首的原因,他就怕誰一急,不考慮後果的一把把匕首給拔出來了。特意是若梅,她最有可能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將軍放心吧!您打開手,我先看看傷處。”若蘭柔聲道。
俞仁慢慢鬆開了手,在這一刻,他決定將自己的生死交給麵前的這個丫頭。
俞仁的手一鬆開,若梅第一個笑起來,“將軍,你也真夠膽小的,就這麽點小傷,搞的我們大家都跟著您大大的緊張了一把,差點沒把我們嚇死。您也真是的。”
“啊!”俞仁也大是意外,忙低頭去看。
果然,李顯忠的這把匕首僅僅隻插進了他的腹部不足兩寸。他的肚子上也沒流多少血。血大多是從他的手上流下來的,由於他太過緊張,手握的匕首太緊,弄的手上流了不少的血。
若蘭橫了妹妹一眼,趕緊拿出止流藥和幾塊白布,將俞仁的手先包起來。自從被梁如繼派到俞仁身邊,負責保護他的安全,若蘭便時刻都隨身帶著這些東西。
“這是怎麽迴事?”俞仁左手被若蘭拿在手裏包紮,右手卻忍不住想去拉開衣袍,要看個究竟。
被若梅這麽一說,他也覺得李顯忠這一刀並沒插進去多深了。
可是這是為什麽呢?難道是那李顯忠故意手下留情嗎?這是不可以的。
“別亂動!”俞仁還沒動手,若蘭已經阻止了他。
一旁的若梅看到這,走上來。“還是我幫您打開看看吧!”
說著若梅就要動手。
“別動!”若蘭向著妹妹叫道。“你更不能動。就你這毛手毛腳的性格,可別給他來個傷上加傷。”
若梅也很知道自己的缺點,聽了姐姐的話,隻好收迴手,但嘴裏卻並不服輸,還是小聲的嘟噥了一句,“人家也有細心的時候好吧!”
俞仁這時拍了拍腦門。“不用看了。我想起來了。咱們出城前,魯王擔心我的安全,暗中悄悄送了我一副上等皮甲,讓我穿在衣服裏麵,應該是它幫我攔了李顯忠的匕首,這一刀才沒有刺的那麽深。
俞仁說完,若蘭也已經包好了他的手,就見她從身上取出一個小包,打開以後,從裏麵拿出一把精致的小剪刀,慢慢剪開俞仁傷口處的外袍。
果然,裏麵露出一副皮甲。
“今天真是多虧了這東西,要不是它,我今天隻怕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說到底,還是魯王救了我一命啊!”
說完,俞仁坐起來。若蘭此時已經眼明手快的幫他拔出了匕首,上好了藥。由於傷口不大,血很快便被止住了。
俞仁度過了經曆生死的緊張時刻,腦子也跟著清醒起來。
“糟了!”俞仁掃視了一周,突然想起了什麽。
“怎麽了?”眾人問。
“孫有才逃了。”
“他逃了就逃了唄!也沒什麽大不了。”若梅道。
“可是,他已經知道了李總兵孤身赴任的消息了。要是他把這個消息告訴黃玉蝶,她一定會派出大批人馬,四處搜尋李總兵。
李總兵身邊隻有十多人,要是被他們遇上,那可就危險了。要是李總兵被他們殺掉,這山東的戰局便會再次陷入群龍無首,各自為戰的局麵。咱們兗州也就無法得到支援。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眾人聽了俞仁的解釋,這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那怎麽辦?我現在去追吧!”若梅道。
俞仁搖了搖頭。“已經來不及了。他們也是騎馬來的。此時,他隻怕已經快迴到他們的營地了。”
“我去追。我的馬快!”魯月道。
俞仁搖頭。“不必了。這樣太危險了。而且也未必能追的到。
咱們現在立刻趕往濟南。說不定,李總兵已經到濟南了呢!如果是這樣,那不就擔心了嗎!要是萬一李總兵還沒到,咱們便讓山東巡撫趕緊多派幾路人馬,往運河方向迎一迎,務必要在黃玉蝶他們之前找到李總兵。”
說完,俞仁起身就走。
若蘭與魯月兩人一左一右幾乎是半挾著他。
“這樣子不行。你的傷口才止了血,不能騎馬。”若蘭見俞仁要上馬,忙阻止道。
“那怎麽辦?這事可是關乎大局。”俞仁急道。
“這樣吧!去濟南的事情就讓梅梅和小賈跑一趟,我跟郡主留在你身邊。這樣比較保險。”若蘭道。
俞仁想了想。“那好吧!”
魯月聽說若梅要去濟南,趕緊從身上拿出一塊玉牌遞給她。“妹子。這是我們魯王府的腰牌,如果你們見不到趙彥,便拿出這個東西,相信它應該可以幫你們開道。”
若梅小心的將玉牌揣在懷裏。
“這東西可能會決定著你們,是否能順利的完成這次的重任,千萬別弄丟了!”若蘭一旁提醒著妹妹道。
“放心吧!保證不會丟。”若梅說著,翻身上馬,然後一揚鞭子走了。
由於擔心孫有才迴去後,會帶人來追殺他們。若梅兩人走後,若蘭與魯月也將俞仁扶上了馬。若蘭怕俞仁在馬上亂動,主動提出由他們兩人共乘一騎,她坐在俞仁的身後。兩人都不敢走快,隻能驅馬緩緩而行。
俞仁的後背被若蘭緊緊貼著,他倒還沒什麽,因為此時他的腦子裏,想的全是如何平定山東叛亂,好盡早兌現對亓詩教的承諾。但是若蘭輕輕顫抖的身體卻仿佛在時時的提醒著自己,緊貼在自己背後的是一個正當懷春的少女。
俞仁漸漸的被若蘭轉移了注意力,他感覺自己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她的心跳。印象當中,這小丫頭雖然已著自己的時間也已經不短了,但像這樣的親密接觸,似乎還是第一次。
這樣的走了一夜,到天明時,他們看到路邊不遠處隱約的現出一小片屋簷。
“那兒有人家,咱們不如先到那兒歇歇腳,趕了一夜的路,馬也乏了。”若蘭提議道。
俞仁這時也困到了極點,聽了若蘭的話,忙點頭同意。於是三人牽著馬,轉過一片樹林,往那片人家處尋去。
拐了好幾個彎,這才看到,那兒其實並不是什麽人家,而是一座廢棄的廟宇。這座廟從規模上看,應該當年也曾經輝煌過。隻是現在早已被人忘記了,大殿內,高大的佛像上沾滿了蜘蛛網,各類物品也倒了一地。
三人將馬栓在外麵的小樹林裏,然後取了包袱進入廟裏。若蘭找了處稍稍幹淨的地方,收拾了一下,又拾了些幹草鋪在地上。三人就在那幹草鋪上打開包袱,取出水和糧食吃了。然後,兩位美女一人一邊,緊貼著俞仁睡著了。
雖然是一左一右的被兩位大美女給夾在當中,真真的算是豔福不淺,可此時的俞仁卻已全無心力去享受這軟玉溫香。連日來的苦戰,加上今天連續作戰,讓他也已經疲憊到了極點。
才剛剛靠在牆角,他便沉沉的睡了過去,邊手裏的半個煎餅也沒有吃完。
俞仁是被一陣打鬥聲驚醒的。看看外麵,應該已是午時了。這時,魯月與若蘭也醒了過來。
三人互望了一眼,魯月看了俞仁一眼,突然臉紅了。大概是她發現自己居然倒在了俞仁的懷裏睡著了。
“我出去看看。若蘭,你先帶將軍到那佛像後麵藏一藏。”魯月悄聲說著,一麵趕緊從俞仁的懷裏爬起來。不等若蘭迴答,魯月便拿起劍悄悄從廟的後門繞出去了。
若蘭趕緊將俞仁扶起來,兩人藏到佛像後麵。由於佛像放置在大殿正中,從這個位置倒正好可以看到門外發生的一切。
第一百一十四章 私情公義
就在廟外的一小片空地上。此時聚集著不下三十人。這些人個個手拿武器,頭裹紅巾。這是聞香教造反時,為識別同伴而約定的標誌。
這三十多人正圍著三個人在打鬥。這三個人,當中一人約四十上下,另外兩人都是二十上下的年輕人。當中的那個中年男人身材高大魁梧,手裏提著一把沉重的大刀。雖然麵對如此不利的局麵,卻依然看不到他麵上有一絲的慌亂,那一種久曆戰場而鍛煉出的鐵一般的氣質,讓俞仁看著也不由的暗暗佩服。
那兩個年輕人似乎是他的侍衛。此時,他們正奮力的揮舞著大刀,盡力保護著他們的主人。
這時,俞仁在這群中人又看到了一個熟人——梁如明。就是那個在直隸時,背叛聚和堂,跟著徐鴻儒走掉的梁如繼的堂弟。
“李總兵,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的跟著我迴去見我們教主的好。就憑你這三個人,你認為你能衝的出去嗎?
你放心,我們教主是個寬宏大肚的人,隻要你真心為我教出力,將來得了天下,教主是絕不會虧待你的。反正這天下也不是你家的,在哪兒幹不是幹,何必非要跟著他們朱家幹。
何況,那朱家的皇帝小兒對你也並不好。把你放在苦寒的關外守邊,一守就是十多年。你為他們朱家的江山,拚死出力,可那皇帝小兒整日裏隻知道在宮中玩樂,可曾有偶爾想起過你?”
中年人不說話,他的目光如一隻等待攻擊的猛虎,顯然並沒有被梁如明的這一翻說詞所打動。
梁如明大概也感覺到自己的勸詞,在這位久曆生死,為大明奮鬥多年的將軍麵前,是多麽的蒼白無力。於是,他不再多言,隻是靜靜的抽出長劍,準備了結這位大明萬曆朝碩果僅存的名將。
“看來,他應該就是李肇基了。”若蘭在俞仁的耳邊悄聲道。
“應該沒錯。但他怎麽會到現在還沒到濟南,真是奇怪。”俞仁輕聲道。
就在俞仁與若蘭說話的時候,梁如明已經出手了。梁如明不愧為聚和堂三傑之一,果然伸手了得。李肇基的兩名侍衛根本不是對手,沒接上幾招,便被踢倒了一人,另一人也被梁如明的長劍刺傷了一臂。
不過,兩人雖然受傷,卻並沒退縮,梁如明正要向李肇基下手,兩個年輕人再次衝了上來,將梁如明攔在身前。
梁如明一聲冷笑,“不自量力!”
說完,他的劍也刺了出去。兩人雖然拚命抵擋,但也僅僅攔了三招,便被梁如明刺中,再次踢倒在地。
一直都很淡定的李肇基終於出手了。他的大刀揮動起來,像一座小山般向梁如明壓了下來。梁如明突然見到這威力十足的一招,倒著實的嚇了一跳。趕緊跳到一旁,不敢硬接。
可是,李肇基的刀雖然威猛,動作卻並不很快,大概是因為他的外袍內還穿了一層盔甲的原因。而且,他的招式簡單,幾乎沒有任何的花俏,這讓沒穿盔甲、伸手敏捷的梁如明避讓起來十分輕鬆。
俞仁看到這裏,暗暗搖頭。這種刀法,在戰場上殺敵確實很有效果,但是拿來跟江湖人士單打獨鬥,卻很不實用,特別是麵對高手時。
果然,七招之後,梁如明便看出了李肇基的不足。李肇基的第八招才遞出,梁如明便已轉到了李肇基的身側,避開了他的刀勢。李肇基見梁如明突然閃到他的身側,暗叫一聲不好,想要趕緊收刀迴擊。可是由於他的刀太沉,用力又猛,根本沒辦法快速收迴。
就在這時,梁如明的長劍已經毫不留情的刺向了李肇基的咽喉。
李肇基暗歎一聲,“完了!”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來山東平亂,結果亂還沒平,便被反賊們殺死在了半道。作為一代名將,沒有死在真正的戰場之上,反而悄無聲息的死在這窮僻的荒山破廟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可他又不能改變這個現實。他自便小隨父上戰場,一生征戰無數,就算是遇到再強大的敵人,也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樣的無耐過。
李肇基想到這裏,不由的長歎一聲,幹脆閉上了眼睛,不再做抵抗。
見到俞仁受了這麽重的傷,大家一時都慌了手腳。
俞仁聽到眾人都在喊他,緩緩張開眼睛。
“我,怕是不行了。等我死了以後,你們把我的骨灰運迴台灣,你們就各奔東西吧!幫我告訴瑩兒和兄弟姐妹們,壯大自己才是生存的第一要務。不要讓任何人因為一己之私而毀了我們的大業。”
“不,將軍您不會死的。如果真有那麽一天,我也會終生守在您的墓前,陪您一起度過餘生。”魯月一麵說,一麵流淚。
若蘭匆匆從身上摸出一張金創藥,又掏出幾顆藥丸先給俞仁服下。“您先不要說話,我想辦法先幫您止住血。”
若蘭一麵說,一麵與妹妹若梅一起將俞仁輕輕平放在地上。
俞仁的手緊緊捏著那把匕首。
“您先把手放開,讓我看看能不能把刀拔出來。”若蘭道。
魯月趕緊阻止。
“不行。這刀不能拔,一拔隻怕、隻怕……”魯月說到這兒,再也說不下去。
若蘭當然知道魯月的擔憂。如果他們沒有妥善的止血方法,這匕首一拔出一為,隻怕不久俞仁就會因失血過多而死去。她們都是從小練武的人,對於這些外傷,還是比較有經驗的。
“那,就請將軍放開手,讓我先看看傷口的情況總可以吧!我保證不拔刀。”若蘭輕聲道,她盡力的保持著聲音的平和,以免影響到俞仁的情緒。其實她的心裏,也是急的要死。
第三百一十三章 生死大事
俞仁聽了這話,看了看若蘭。這個丫頭跟隨他已經多時了,他很清楚她的性格,沒有把握的事情,她從來不做;不像她的妹妹若梅,做事總是毛毛糙糙,不考慮後果。
俞仁也知道,這把匕首此時已經是他生命的關鍵了。早晚,它都是要拔的,如果一直不拔,他要死,如果拔的不好,他也會死。這也是他一直緊握住匕首的原因,他就怕誰一急,不考慮後果的一把把匕首給拔出來了。特意是若梅,她最有可能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將軍放心吧!您打開手,我先看看傷處。”若蘭柔聲道。
俞仁慢慢鬆開了手,在這一刻,他決定將自己的生死交給麵前的這個丫頭。
俞仁的手一鬆開,若梅第一個笑起來,“將軍,你也真夠膽小的,就這麽點小傷,搞的我們大家都跟著您大大的緊張了一把,差點沒把我們嚇死。您也真是的。”
“啊!”俞仁也大是意外,忙低頭去看。
果然,李顯忠的這把匕首僅僅隻插進了他的腹部不足兩寸。他的肚子上也沒流多少血。血大多是從他的手上流下來的,由於他太過緊張,手握的匕首太緊,弄的手上流了不少的血。
若蘭橫了妹妹一眼,趕緊拿出止流藥和幾塊白布,將俞仁的手先包起來。自從被梁如繼派到俞仁身邊,負責保護他的安全,若蘭便時刻都隨身帶著這些東西。
“這是怎麽迴事?”俞仁左手被若蘭拿在手裏包紮,右手卻忍不住想去拉開衣袍,要看個究竟。
被若梅這麽一說,他也覺得李顯忠這一刀並沒插進去多深了。
可是這是為什麽呢?難道是那李顯忠故意手下留情嗎?這是不可以的。
“別亂動!”俞仁還沒動手,若蘭已經阻止了他。
一旁的若梅看到這,走上來。“還是我幫您打開看看吧!”
說著若梅就要動手。
“別動!”若蘭向著妹妹叫道。“你更不能動。就你這毛手毛腳的性格,可別給他來個傷上加傷。”
若梅也很知道自己的缺點,聽了姐姐的話,隻好收迴手,但嘴裏卻並不服輸,還是小聲的嘟噥了一句,“人家也有細心的時候好吧!”
俞仁這時拍了拍腦門。“不用看了。我想起來了。咱們出城前,魯王擔心我的安全,暗中悄悄送了我一副上等皮甲,讓我穿在衣服裏麵,應該是它幫我攔了李顯忠的匕首,這一刀才沒有刺的那麽深。
俞仁說完,若蘭也已經包好了他的手,就見她從身上取出一個小包,打開以後,從裏麵拿出一把精致的小剪刀,慢慢剪開俞仁傷口處的外袍。
果然,裏麵露出一副皮甲。
“今天真是多虧了這東西,要不是它,我今天隻怕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說到底,還是魯王救了我一命啊!”
說完,俞仁坐起來。若蘭此時已經眼明手快的幫他拔出了匕首,上好了藥。由於傷口不大,血很快便被止住了。
俞仁度過了經曆生死的緊張時刻,腦子也跟著清醒起來。
“糟了!”俞仁掃視了一周,突然想起了什麽。
“怎麽了?”眾人問。
“孫有才逃了。”
“他逃了就逃了唄!也沒什麽大不了。”若梅道。
“可是,他已經知道了李總兵孤身赴任的消息了。要是他把這個消息告訴黃玉蝶,她一定會派出大批人馬,四處搜尋李總兵。
李總兵身邊隻有十多人,要是被他們遇上,那可就危險了。要是李總兵被他們殺掉,這山東的戰局便會再次陷入群龍無首,各自為戰的局麵。咱們兗州也就無法得到支援。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眾人聽了俞仁的解釋,這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那怎麽辦?我現在去追吧!”若梅道。
俞仁搖了搖頭。“已經來不及了。他們也是騎馬來的。此時,他隻怕已經快迴到他們的營地了。”
“我去追。我的馬快!”魯月道。
俞仁搖頭。“不必了。這樣太危險了。而且也未必能追的到。
咱們現在立刻趕往濟南。說不定,李總兵已經到濟南了呢!如果是這樣,那不就擔心了嗎!要是萬一李總兵還沒到,咱們便讓山東巡撫趕緊多派幾路人馬,往運河方向迎一迎,務必要在黃玉蝶他們之前找到李總兵。”
說完,俞仁起身就走。
若蘭與魯月兩人一左一右幾乎是半挾著他。
“這樣子不行。你的傷口才止了血,不能騎馬。”若蘭見俞仁要上馬,忙阻止道。
“那怎麽辦?這事可是關乎大局。”俞仁急道。
“這樣吧!去濟南的事情就讓梅梅和小賈跑一趟,我跟郡主留在你身邊。這樣比較保險。”若蘭道。
俞仁想了想。“那好吧!”
魯月聽說若梅要去濟南,趕緊從身上拿出一塊玉牌遞給她。“妹子。這是我們魯王府的腰牌,如果你們見不到趙彥,便拿出這個東西,相信它應該可以幫你們開道。”
若梅小心的將玉牌揣在懷裏。
“這東西可能會決定著你們,是否能順利的完成這次的重任,千萬別弄丟了!”若蘭一旁提醒著妹妹道。
“放心吧!保證不會丟。”若梅說著,翻身上馬,然後一揚鞭子走了。
由於擔心孫有才迴去後,會帶人來追殺他們。若梅兩人走後,若蘭與魯月也將俞仁扶上了馬。若蘭怕俞仁在馬上亂動,主動提出由他們兩人共乘一騎,她坐在俞仁的身後。兩人都不敢走快,隻能驅馬緩緩而行。
俞仁的後背被若蘭緊緊貼著,他倒還沒什麽,因為此時他的腦子裏,想的全是如何平定山東叛亂,好盡早兌現對亓詩教的承諾。但是若蘭輕輕顫抖的身體卻仿佛在時時的提醒著自己,緊貼在自己背後的是一個正當懷春的少女。
俞仁漸漸的被若蘭轉移了注意力,他感覺自己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她的心跳。印象當中,這小丫頭雖然已著自己的時間也已經不短了,但像這樣的親密接觸,似乎還是第一次。
這樣的走了一夜,到天明時,他們看到路邊不遠處隱約的現出一小片屋簷。
“那兒有人家,咱們不如先到那兒歇歇腳,趕了一夜的路,馬也乏了。”若蘭提議道。
俞仁這時也困到了極點,聽了若蘭的話,忙點頭同意。於是三人牽著馬,轉過一片樹林,往那片人家處尋去。
拐了好幾個彎,這才看到,那兒其實並不是什麽人家,而是一座廢棄的廟宇。這座廟從規模上看,應該當年也曾經輝煌過。隻是現在早已被人忘記了,大殿內,高大的佛像上沾滿了蜘蛛網,各類物品也倒了一地。
三人將馬栓在外麵的小樹林裏,然後取了包袱進入廟裏。若蘭找了處稍稍幹淨的地方,收拾了一下,又拾了些幹草鋪在地上。三人就在那幹草鋪上打開包袱,取出水和糧食吃了。然後,兩位美女一人一邊,緊貼著俞仁睡著了。
雖然是一左一右的被兩位大美女給夾在當中,真真的算是豔福不淺,可此時的俞仁卻已全無心力去享受這軟玉溫香。連日來的苦戰,加上今天連續作戰,讓他也已經疲憊到了極點。
才剛剛靠在牆角,他便沉沉的睡了過去,邊手裏的半個煎餅也沒有吃完。
俞仁是被一陣打鬥聲驚醒的。看看外麵,應該已是午時了。這時,魯月與若蘭也醒了過來。
三人互望了一眼,魯月看了俞仁一眼,突然臉紅了。大概是她發現自己居然倒在了俞仁的懷裏睡著了。
“我出去看看。若蘭,你先帶將軍到那佛像後麵藏一藏。”魯月悄聲說著,一麵趕緊從俞仁的懷裏爬起來。不等若蘭迴答,魯月便拿起劍悄悄從廟的後門繞出去了。
若蘭趕緊將俞仁扶起來,兩人藏到佛像後麵。由於佛像放置在大殿正中,從這個位置倒正好可以看到門外發生的一切。
第一百一十四章 私情公義
就在廟外的一小片空地上。此時聚集著不下三十人。這些人個個手拿武器,頭裹紅巾。這是聞香教造反時,為識別同伴而約定的標誌。
這三十多人正圍著三個人在打鬥。這三個人,當中一人約四十上下,另外兩人都是二十上下的年輕人。當中的那個中年男人身材高大魁梧,手裏提著一把沉重的大刀。雖然麵對如此不利的局麵,卻依然看不到他麵上有一絲的慌亂,那一種久曆戰場而鍛煉出的鐵一般的氣質,讓俞仁看著也不由的暗暗佩服。
那兩個年輕人似乎是他的侍衛。此時,他們正奮力的揮舞著大刀,盡力保護著他們的主人。
這時,俞仁在這群中人又看到了一個熟人——梁如明。就是那個在直隸時,背叛聚和堂,跟著徐鴻儒走掉的梁如繼的堂弟。
“李總兵,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的跟著我迴去見我們教主的好。就憑你這三個人,你認為你能衝的出去嗎?
你放心,我們教主是個寬宏大肚的人,隻要你真心為我教出力,將來得了天下,教主是絕不會虧待你的。反正這天下也不是你家的,在哪兒幹不是幹,何必非要跟著他們朱家幹。
何況,那朱家的皇帝小兒對你也並不好。把你放在苦寒的關外守邊,一守就是十多年。你為他們朱家的江山,拚死出力,可那皇帝小兒整日裏隻知道在宮中玩樂,可曾有偶爾想起過你?”
中年人不說話,他的目光如一隻等待攻擊的猛虎,顯然並沒有被梁如明的這一翻說詞所打動。
梁如明大概也感覺到自己的勸詞,在這位久曆生死,為大明奮鬥多年的將軍麵前,是多麽的蒼白無力。於是,他不再多言,隻是靜靜的抽出長劍,準備了結這位大明萬曆朝碩果僅存的名將。
“看來,他應該就是李肇基了。”若蘭在俞仁的耳邊悄聲道。
“應該沒錯。但他怎麽會到現在還沒到濟南,真是奇怪。”俞仁輕聲道。
就在俞仁與若蘭說話的時候,梁如明已經出手了。梁如明不愧為聚和堂三傑之一,果然伸手了得。李肇基的兩名侍衛根本不是對手,沒接上幾招,便被踢倒了一人,另一人也被梁如明的長劍刺傷了一臂。
不過,兩人雖然受傷,卻並沒退縮,梁如明正要向李肇基下手,兩個年輕人再次衝了上來,將梁如明攔在身前。
梁如明一聲冷笑,“不自量力!”
說完,他的劍也刺了出去。兩人雖然拚命抵擋,但也僅僅攔了三招,便被梁如明刺中,再次踢倒在地。
一直都很淡定的李肇基終於出手了。他的大刀揮動起來,像一座小山般向梁如明壓了下來。梁如明突然見到這威力十足的一招,倒著實的嚇了一跳。趕緊跳到一旁,不敢硬接。
可是,李肇基的刀雖然威猛,動作卻並不很快,大概是因為他的外袍內還穿了一層盔甲的原因。而且,他的招式簡單,幾乎沒有任何的花俏,這讓沒穿盔甲、伸手敏捷的梁如明避讓起來十分輕鬆。
俞仁看到這裏,暗暗搖頭。這種刀法,在戰場上殺敵確實很有效果,但是拿來跟江湖人士單打獨鬥,卻很不實用,特別是麵對高手時。
果然,七招之後,梁如明便看出了李肇基的不足。李肇基的第八招才遞出,梁如明便已轉到了李肇基的身側,避開了他的刀勢。李肇基見梁如明突然閃到他的身側,暗叫一聲不好,想要趕緊收刀迴擊。可是由於他的刀太沉,用力又猛,根本沒辦法快速收迴。
就在這時,梁如明的長劍已經毫不留情的刺向了李肇基的咽喉。
李肇基暗歎一聲,“完了!”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來山東平亂,結果亂還沒平,便被反賊們殺死在了半道。作為一代名將,沒有死在真正的戰場之上,反而悄無聲息的死在這窮僻的荒山破廟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可他又不能改變這個現實。他自便小隨父上戰場,一生征戰無數,就算是遇到再強大的敵人,也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樣的無耐過。
李肇基想到這裏,不由的長歎一聲,幹脆閉上了眼睛,不再做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