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相公真的不肯告訴老劉,你用的招式嗎?”


    俞仁被劉強說的臉有些紅起來。“啊!你別介意。其實,我就會這十招。這十招原是我前陣子從一個朋友處學來的,它本是十招刀法。我早上起來,看你這兩把斧頭做的大,很合我的脾氣,我於是便把它們拿來玩玩。


    因為我不會其他功夫,所以隻好用斧頭去使這十招刀法,正好我這刀法也是使的雙刀,倒是不用改。”


    “不知俞相公這十招刀法叫什麽名字?”劉強又追問道。練武,一向是劉強的一大嗜好。


    俞仁更加臉紅起來。“其實,我這十招是胡亂拚湊來的。因為我力氣很大,卻一招功夫不會。所以,那一次便求幾個會武的朋友教我幾招。於是,他們便七拚八湊的教了我幾招,這其中,還有三招是我從一本書上學來的。


    我給它起名叫:乾坤十節。


    意思是,這十招使出來,不是我節節勝利,便是節節敗退。因為這十招全是攻式,沒有守招,我也根本不會守。要是我打不退別人,別人反攻我,我也就隻能退了。”


    劉強臉上露出了笑容,現在想來,方才俞仁使的那十招果然都是隻攻不守。


    “好了,咱們別討論這武功了,還是快去看看我的熱氣球吧!我可是等不急了,恨不得馬上便可以拿著它去攻陳錢島了。”


    “現在就去嗎?”劉強有些想不通,昨天還顯的不急不慢的俞仁,為什麽才過了一夜,便又如此急切起來。


    “當然,你難道不知道,時間在戰場上,就意味著戰機嗎?一旦延誤戰機,那咱們可就不好向你們大小姐交待了。”


    劉強一聽這話,趕緊帶了俞仁去找曲先生。


    三人整理好,到了清波門,城門才剛開。


    等到三人上了山,來到俞仁的石屋基地,曹安睡著還沒起床。石屋的門仍然是關著的。


    俞仁上前叫開了門。曹安昨天還聽徐胖子來跟他們講,說他們在鳳凰山上遭人暗算,然後又遇到了劉強與曲先生的事。曹安聽了徐胖子的講述,知道他家這位少爺一定又是去找李玉了。


    曹安估計著,不等那邊東林與萬鬆書院的比試開始,他家這位少爺隻怕也舍不得迴來。沒想到這才過了一天,他們少爺居然迴來了。


    “少爺,你迴來啦!”曹安揉著惺忪的眼睛道。


    俞仁現在可沒心情與曹安客套,他現在隻想馬上知道,熱氣球的製作情況。


    “怎麽樣,搞好了沒?”


    “什麽搞好了沒?”曹安顯然還沒睡醒。


    可是,曹安馬上就清醒了。因為俞仁的巴掌已經上了頭。“你說什麽好了沒?我還能問你什麽搞好了沒?”


    “噢!好了、好了。”曹安剛說到這兒,馬上又改了口,“噢!不。沒好,沒好。”


    俞仁聽的氣不打一處來。“到底好了還是沒好?”


    “基本是好了。但是,架子上還有幾處沒有裝好。本來昨天如果他們幾個不迴去,在這兒趕個工,便可以做好了。可是大家都說反正你也不在,便不急著裝。”雖然俞仁看上去有些生氣,便曹安卻並不擔心。因為他知道,他們少爺自失憶後,便一直待他如摯友,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責罵過他。


    “你馬上去把黃瀚他們叫來,把熱氣球趕製出來。我這兒急著要用。”


    曹安答應一聲,便馬上下山去了。


    不一會兒,曹安便又跑了迴來。


    “這麽快?”俞仁還真有些意外。


    “我剛到山下,便碰到黃瀚跟劉大頭、李福了。我所以便先上來告訴少爺一聲,他們馬上就到。”


    果然,不一刻,俞仁便見到黃瀚他們三人一起上來了。


    幾人多日未見俞仁,這迴見他重又迴來,都很高興。在俞仁的指揮下,餘下的部分很快便做好了。


    由於這個熱氣球的尺寸太大,顯然不適合在這個山上試驗。


    “我現在有一件急事,需借熱氣球一用,五天之內一定還給大家。”說著,俞仁便吩咐眾人,將熱氣球疊裹好,準備帶走。


    因為這熱氣球完全是俞仁設計的。再說他隻是借用幾天,自然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可是,黃瀚幾人在小心的疊裹好熱氣球後,卻一直將俞仁三人送到了山下。等看著俞仁將這些他們苦心研製了十多天的傑作一一裝到馬車上,他們還是不願離開。


    俞仁看了眾人一眼,見他們一副難舍難分的樣子,知道他們這是因為沒能親眼看到熱氣球的第一次升空。俞仁沉思了片刻,向曲先生道,“我這些兄弟那都是對熱氣球的研究付出了極大熱情和努力的。我看,咱們是不是帶上他們,先到城外找處空曠的地方試飛一下。萬一要是不成,還可以及時修改。”


    第六十六章 氣球初飛


    曲先生自然沒有意見。


    於是,俞仁便讓劉強又去城裏找了兩輛馬車,還順便去劉大頭家的打鐵鋪子裏,拉了一大袋子的煤。


    等一行人駛出杭州城,在城外十餘裏的地方,找了個空曠的地方。俞仁吩咐大家把熱氣球搬下車,就地組裝。


    很快,熱氣球便組裝完成了。


    俞仁親自向火盆裏添了煤,然後點燃了下麵用作引火的木柴。


    不久,煤便被燒著了,幾人按著俞仁的吩咐,將熱氣球牽了起來。熱氣球裏很快便灌入了大量的熱氣。慢慢的,就見原本塌在地上的熱氣球正慢慢的從地上爬了起來。就像一個灌滿了水的皮袋。


    這個場景早在俞仁的意料之中,故而他並不意外。黃瀚他們因為看過上次的試驗,對這一次的結果,倒也不太驚奇。唯有曲先生和劉強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由的驚歎俞仁的驚天之才。


    可是,熱氣球雖然鼓了起來,卻一直不起飛。起初,大家還認為可能是時間沒到。可是,眼見一袋子的煤已燒去了近半,熱氣球卻仍然沒有一點反應。大家不由的都有些急了。


    俞仁的額頭也露出了汗。


    “老大,這是怎麽迴事?”黃瀚也急了。


    俞仁走近熱氣球,他用手輕輕抬了抬下麵的竹籃。隻這麽輕輕一抬,竹籃便跟著跳動起來,好像就要飛起來一樣。眾人看的都閉住了唿吸,生怕自己的唿吸重了,把將要飛起來的熱氣球又給吹了下來。


    可是,竹籃也僅僅是跳了幾下,便又不動了。俞仁又輕輕抬了一下,竹籃又跳起來。可是,他一放手,沒幾下,竹籃便又落在了原地,不動了。


    “怎麽了?會不會是我的竹籃做的不行?”李福有些不太自信的問道,他見俞仁總是抬竹籃,便以為問題是在竹籃上。


    “沒有。竹籃做的很好,架子也做的很好。你們的工作,完成的都很多色。問題出在我的設計上。我不該用這麽厚的皮做氣球。這樣子雖然牢固,也不透氣,可是卻太重了。”俞仁很快發現了問題。


    “那怎麽辦?”幾人同時問道。


    俞仁沉思不語。過了許久,他才突然抬起頭。“如果用布,外麵再貼上油紙,能夠保證不透氣嗎?”俞仁的話是對著黃瀚問的。由於徐胖子沒在場,現在這兒,除去他自己,便隻有黃瀚算是對這個熱氣球最有研究了。


    黃瀚想了想,“應該可以吧!就怕紙不耐熱火烤。久了隻怕不行。”


    俞仁知道現在時間緊急,他不能再等了。於是向劉強道,“你現在馬上跟黃瀚進城,去定製一個布做的熱氣球,再多買些油紙和漿糊迴來。至於樣式和尺寸,黃瀚都知道。”


    兩人答應一聲,便坐上馬車走了。


    守在原地的俞仁並沒有空等。他絞盡腦汁要想出一個可以載人飛出兩裏以上的東西。


    他在地上劃了一個類似滑翔機的圖樣。可是,很快便又否決了這個想法。因為他知道,就算是真的做出了滑翔機,在海上,也沒有辦法滑行。最後,俞仁將重點放在了製作大風箏上。


    必竟,要做一個大風箏,並沒有什麽技術上的難題,做起來快,而在海上也基本可以飛的起來。隻是這樣一來,這個執行任務的人,便需要十分的膽量與技巧了。這是他在無法使用熱氣球時,所做的一個備選方案。雖然這個方案也顯然存在著很大風險。可是,也沒有辦法了。眼下,他必須要想出一個辦法,把至少一個人,通過空中送到陳錢島上去。


    俞仁他們在城外等了大約有兩三個時辰,這才看到劉強與黃瀚坐的馬車趕了迴來。


    由於布和紙都太軟、且不牢固,想要將他們穩實的裝到熱氣球的架子上,倒著實的費了他們一翻功夫。


    等到眾人完全搞好,天已經大黑了。


    可是,大家都急切的想要知道,這個經過他們改進的熱氣球,倒底能不能飛上天。於是,俞仁再一次加上木柴,在火盆裏點燃了煤。


    不一會兒,布和紙做的熱氣球裏,又開始衝滿了熱氣。俞仁親自爬進了籃子裏。曹安也很想爬進去看看。可是俞仁卻阻止了他。


    “現在你們先不要上來。等我試過它可以飛起來。隻要能飛的起來,以後有的是時間給你們玩。”俞仁說著話,從袋子裏又加了一鍬煤到火盆裏。火盆裏的火焰暗了下去,但很快便又燒的更旺了。


    俞仁抬著頭,細細的觀察著頭頂的布與紙做的氣球頂。他知道,這些才是他成敗的關鍵。還好,一切都很正常。俞仁感覺身下的籃子動了一下,他以為是自己的錯覺。可是沒等他蹲下身子來檢查,身下的竹籃又動了動。


    “啊!飛起來了。飛起來了。”曹安第一個高叫起來。


    眾人這時也都發現,熱氣球果然飛了起來。那個大大的熱氣球終於慢慢的升了起來。在眾人的一片歡唿聲中,熱氣球載著俞仁越升越高,終於飛過了眾人的頭頂。


    俞仁輕輕的鬆了口氣。終於成功了。


    一天以後,杭州灣外的大衢山海島上,俞仁正帶著曲先生精心挑選的五十名親信,在一艘大船上練習登島。為了保證能夠最快、最安全的登上陳錢島,俞仁按著他後世在一個旅遊景點看到的一條繩編的橋,也設計了一個用漁網做底的繩橋。他們現在練習的正是如何利用小船在淺攤處最牢固的固定繩橋的一頭,和快速通過繩橋。


    由於一切在設計時,俞仁都考慮的很細。這一次的演練十分順利。


    當最後一名參演的李家海盜通過繩橋後,俞仁看到一直站在岸邊的曲先生向他抬了抬手。


    俞仁命令劉強將船靠岸。


    當俞仁登上岸,他看到李玉帶著鶯兒也一起站在曲先生的身旁。


    曲先生見俞仁上了岸,便向李玉一拱手。“屬下帶他們到前麵再練幾遍,以確保今晚的登島,萬無一失。”


    李玉點了點頭,曲先生便帶著人走了。鶯兒也馬上找了個借口,離去了。海岸邊,一時隻剩下俞仁與李玉兩人。


    李玉看著俞仁。許久,才說出一句話來,“你,過的好嗎?”


    俞仁露了一個笑容,這是他發自內心的歡喜。因為他從李玉的這句話裏,聽出了她對自己的關心。現在,俞仁已不敢再對李玉有什麽奢望了。必竟,他們兩人的身份相差的太遠,遠到連俞仁這樣一位四百年後的穿越者,也不知道要用什麽辦法才能消弭。現在,他隻要知道李玉的心裏還有他,他便滿足了。


    “挺好的啊!”俞仁看著海岸邊幾隻掠過的水鳥。


    “我現在就像它們一樣自由,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沒有悲傷、也沒有牽掛。”


    李玉的神情黯淡了下去。沉默了好久,李玉這才像是下定了決心的樣子道,“其實,很多的事情,你應該也都知道了。我不是有心要向你隱瞞,實在是我的身份太特殊了。


    其實,我的真名叫李瑩。李玉隻是我的一個化名。我們李家從祖輩開始,便一直做海外貿易的生意。後來,到了嘉靖朝,朝廷突然不讓商人出海了。於是,我們家也跟著其他海商一樣,開始進行私運。


    嘉靖中後期,由於戚繼光和令叔祖俞大猷俞大將軍的打擊。像我們家這樣的海商們,便與倭寇一起,被逼出了大明。我祖父於是便帶著李家和不少的多年來一直從事海運的鄉親,乘船遷到了呂宋。


    第六十七章 李氏家族


    在呂宋,我們大明的漢人最多時曾達三四萬人。後來,隆慶朝開關,我們李家也與其他漢人一樣,又開始從事起大明與呂宋之間的海上貿易。


    那時候,我們李家雖然在呂宋商隊中,也算比較大。可是卻並不是最大的一支。除了許二叔家,呂宋至少還有七八家比我們大的商隊。


    可是,到了本朝的萬曆三十年。皇上聽信一個叫張嶷的人的話,說在呂宋島上,每年可以開采黃金十萬兩,白銀三十萬兩。於是,皇上便派人到了呂宋,想要跟呂宋的酋長商議在呂宋開礦的事。此時的呂宋已經被西洋人占據三十多年。


    皇上派去的使臣提出的要求,被西洋人拒絕了。於是,朝廷在呂宋開礦的提議便這樣做罷了。


    可是,皇上這一個突然心血來潮的決定,卻害慘了我們這些定居在呂宋的漢人。


    由於呂宋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明的屬國。西洋人認為皇上這次派使節到呂宋的真正目的,是為探聽呂宋的虛實,打算向呂宋發兵,幫助呂宋人把他們趕走。所以,西洋人便開始限製起我們漢人的行動,並且收繳了我們的鐵器。


    西洋人的做法,自然也引起了我們漢人的警覺。於是,很多的商隊便開始暗中組織力量自衛。


    這件事被西洋人發現後,便派出大批軍隊,在呂宋屠殺漢人。他們的命令是,隻要是漢人,便一律殺死。


    當時我爹有一個朋友是當地人,他正在幫西洋人做事。得到這個消息,他馬上悄悄告訴了我爹。


    我爹得到這個消息,趕緊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飛報各個在呂宋的漢人商隊,同時,開始準備逃離呂宋。可是,由於那七八家商隊新近才從大明進了一批貨。貨才剛搬進商行,還沒來的及出手。他們舍不得拋下貨物,再加上,他們向來與我們李家是競爭關係,對我爹的話不太相信。他們認為西洋人不過是為了些錢財,不會真的對他們動手。就算是西洋人真來了,使些錢也就擺平了。


    可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一次,西洋人動起了真格的。他們首先封鎖了海港,然後在呂宋大肆屠殺我們漢人。那真是見人就殺,根本連講話的機會都不給啊!


    還好,我們爹因為這一次從大明運來的生絲和瓷器還沒卸船,許二叔則因為他們家的商隊還沒來。他這次正好生病,去大明進貨的事於是便拖了幾天,他也沒有同去。


    我爹與許二叔,帶著家人和商隊的人和船剛剛逃出馬尼拉港,西洋人便封鎖了港口。


    我爹與許二叔不敢停留,怕西洋人追出港,於是便一路向北駛。還好,他們出海不久,便遇上了正從大明南下的許二叔家的商船隊。於是,大家合二為一,轉道向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巨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酒的男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酒的男人並收藏明末巨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