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幾人商議著,不如到長樂找個客棧住幾天。這長樂雖然是個小縣,但由於臨海,商業倒也繁盛,風景也很不錯。
正當俞仁幾人準備上岸時,一艘小船急急的向著他們坐的商船駛過來。然後便見一個男人當先登上了船。此人是一位四十上下的中年人,穿著一身長衫,看樣子像是個儒生。在他的身後,跟著一名大漢。
俞仁看到那大漢的第一眼,便感覺有幾分眼熟。再走近些,他終於想起來,這大漢正是那天在去福州城的路上遇到的那個強盜頭,長的特像李逵的家夥。
當時四人正要下船,見這兩人突然出現,鶯兒趕忙跑上去。“曲先生,你們怎麽來了?”說著,鶯兒將兩人拉到一旁。
俞仁倒不認識這什麽曲先生,他隻對這曲先生身後跟著的那名大漢有興趣。他太像那天在路上遇到的強盜“李逵”了。不,不應該說很像,應該說就是。俞仁肯定的想。於是他指著那大漢,疑惑的向李玉問道,“怎麽?他,跟你們是認識的嗎?”
李玉看了俞仁一眼。“認識啊!他是我們商行裏的一名夥計。隻因長的槐梧,又加上有些力氣,所以有時掌櫃出遠門,也把他一起帶著,當作保鏢。”
“他,他不是那天我們看到的那個強盜頭嗎?”俞仁還有些不太能確定。
“你是說那天打劫李顯忠的那夥強盜嗎?倒真有幾分相像,但絕對不是。這人叫劉強,在我們店裏已經幹了五六年了,他是本福建人,算是知根知底,不可能會是強盜。不過,你這麽一說,我到也記起來,那天的那個強盜頭,似乎確實跟他長的很像。”
李玉正與俞仁討論著這個劉強與強盜時,鶯兒已經匆匆趕了過來。她在李玉的耳邊附耳小聲的說了幾句。李玉的臉色稍變了變。
“怎麽了?”俞仁見李玉突然麵現怒容,忍不住問道。
李玉向著鶯兒吩咐一聲,“你跟他們先去準備吧!我一會兒就來。”
鶯兒答應一聲,轉身跟著曲先生還有那個劉強走了。李玉這才轉過身來,向著俞仁,久久沒有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李玉似乎終於下了決心,她先深吸了口氣,然後道,“不好意思。我家杭州的一個商鋪裏,突然出了點事。需要我馬上去處理。看來,這一趟長樂之遊,隻能俞兄一個人去了。”
其實俞仁從見到那兩個男人上船來找李玉,便知道會有事發生。到方才見到李玉對著自己的那個表情,他也猜到了七八分。可是這時從李玉的口中親耳聽到要分別的話,俞仁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他感覺這心裏便像是一下子被人掏空了一般,不知道怎麽辦了。從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二天起,李玉便一直在他身邊。也正是因為李玉的存在,才讓俞仁暫時忘了他的這次穿越之旅,將要麵臨的各種難題,也讓他對這個古代社會的方方麵麵的不便,不是那麽的在意了。
雖然相處的時候不長,但李玉隱隱已成了俞仁心中生活的一個精神支柱,是他暫時忘卻眼前的實現與煩惱一劑良藥。這一下,李玉突然說要走了,俞仁的心裏一下子感覺有些慌慌的,就好像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去遠方時的心情。
他本想說,我左右也無事,不如便跟你一起去杭州吧!可是轉念一想,這麽說還是不大妥當。
因為,他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這個李玉倒底是幹什麽的。而在她身上所表現出的種種異常,更添加了她身份的神秘感。兩人這幾天的接觸,雖然不能說已是生死之交,可也絕對的不是普通朋友的關係了。
但李玉始終都沒跟俞仁說出她的身份,俞仁預感到,這當中必有蹊蹺。李玉顯然還不想讓他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她似乎在刻意的隱瞞著些什麽。
這一切,俞仁的心裏其實都十分清楚,但是他並不揭穿,也不多問。
最近這兩天,李玉似乎一直都很注意,有話要與鶯兒說,也都盡量的當著俞仁的麵講,以示並不把他當外人。可是現在,李玉並沒有把眼前的這件事告訴俞仁。他知道,這必然是因為李玉覺得這件事不適合讓他知道。
既然如此,如果他再提跟他們一起去杭州,便隻能增加彼此的尷尬,讓李玉為難。所以,俞仁隻是擔心的提了一句。“現在海上的風還沒有停,你們馬上走,會不會有危險?”
李玉擺了擺手。“沒關係了。大風已經過去。再後麵,風會越來越小。我們的船比這船要大,要堅固的多,不會有問題的。”
說到這兒。李玉停住了,她看著俞仁,好像是忘記了說話。俞仁也看著她。兩人的雙眼四目相對,卻都默默無言。
俞仁的前世,從上初中便開始跟班上的女同學談戀愛,前前後後總共戀愛不下二十次。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在哪個女孩身上感受到過那種,讓他難分難舍的感覺。他向來都很瀟灑,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既便偶爾表現出少許的留戀,那也多是裝出來哄女孩子眼淚的。
可是現在,俞仁卻真正開始感受到,那發自內心的難舍。
兩人的雙眼緊緊的交織在一起,似乎有無數的語言要講,又似乎不用一言。他們就這麽站著、看著……
直到鶯兒匆匆走過來,打斷他們的這種專注。
“小姐,曲先生他們都準備好了。我們該走了!”
李玉聽到這話,低下了頭,然後轉身隨著鶯兒慢慢向船下走去。她走出五六步,突然又跑了迴來。然後,李玉從懷裏拿出一麵小旗交給俞仁。
“這個,留給你。記住,隻要是在東南沿海。無論遇到什麽麻煩,隻要你把它拿出來,便會有人出來幫助你的。”
俞仁根本就沒注意到手裏的東西,仍是抬著頭,直直的看著漸漸遠去的李玉主仆。直到,兩人登上了那艘小船,駛出港口不見了……
“公子,他們走了。”曹安在俞仁的身邊提醒著。
“啊!啊!”俞仁這才清醒過來,轉過身準備迴船艙。他感覺自己全身無力,好像剛剛大病了一場。手裏拿著的旗子掉到了甲板上,他也全沒在意。
“公子,旗子掉了。”曹安一旁小聲的提醒著。
俞仁低頭看了看。那掉在甲板上的小旗,正是方才鶯兒拿出來,嚇的鍾六魂飛魄散的那麵旗。
俞仁輕輕蹲下來,看著甲板上的那麵小旗發呆,也不知他是在想旗子,還是在想人。
“公子,咱們不如去城裏走走吧!反正開船還有好幾天。李小姐他們雖然走了。但隻要有緣,相信總有再見的一天的。”曹安看著俞仁魂不守舍的樣子,怕他在船艙裏呆著,給悶壞了。
曹安的幾句安慰話剛一說完,俞仁突然一拍大腿,叫了一聲,“遭了!”
曹安嚇了一跳,忙問,“怎麽了?”
“忘了忘了!完了完了!”
俞仁仍自顧自的說著,把一旁的曹安搞的一頭霧水,又緊張萬分。
“到底怎麽了?”曹安大聲道。
俞仁這才被曹安的聲音驚醒。“啊!我是說,忘了問李小姐家住何處。隻知道她家在漳州,這漳州太大。我們又要到哪兒去找。這下,可如何是好?”
“姻緣自有天定,公子又何必多想。有緣總是會再相見的。”曹安一旁安慰道。
俞仁歎了口氣,“也隻好這麽想了。”說完,他還低聲嘟噥了一句,“要是有手機就好了!”
第三十章 囊中羞澀
“什麽雞?”曹安問。
“啊!我是說,現在要是有隻叫花雞吃就好了。”俞仁這才發現自己的失態。
曹安笑起來,“公子是還想著到杭州去了吧!這叫花雞是杭州的特產,這兒可沒的吃。不過,眼下咱們要是去杭州,這身上的銀子好像不大夠了。”
俞仁突然聽到曹安提到銀子的事,並不在意,不過,這也把他的思緒稍稍拉迴到了現實的軌道。“好。不想了。你說的對,有道是:天涯何處無芳草,美女從來都不少。隻要銀子足夠多,哪裏還怕找不到!”
俞仁吟了一首前世泡妞時作的歪詩,感覺心情好了許多,便當先跳下跳板,“走,進城吃雞去。”
曹安見俞仁一時沉悶、一時開心,也不敢隨便說話,以免又勾起他哪根神經,再不正常起來,隻好老實的跟在他身後。
兩人進了長樂縣城。在靠近碼頭的北門邊找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
接下來的幾天,俞仁是天天大吃大喝,什麽也不想。曹安隻看的憂心忡忡,幾次勸俞仁銀子省著點花,免得不夠迴家的路費。
俞仁卻全不在意。到了第五天,那客船上的夥計來客棧叫他們,說下午船便準備出海了。俞仁這才想起一個問題:現在李玉主仆倆都已走了,自己倆個還有必要去漳州嗎?
想到這個問題,俞仁不由的摸了摸錢袋。這幾天銀子花的快,他現在錢袋裏隻餘下不到三兩的碎銀了。俞仁估計著,要是去漳州,隻怕不見的夠銀子迴來。於是便向夥計道,“算了。我們不去漳州了。你讓你們老大自顧開船就是,不用管我們。”
夥計答應一聲,轉身便要走。曹安卻趕上一步,“呀!你這夥計。我們公子說不去漳州了,難道我們的船錢也一點不退嗎?”
那夥計現出為難的樣子。“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們主家隻吩咐讓小人來叫兩位上船,卻沒提這退銀的事。”
“那我……”曹安還想再說,俞仁抬手阻止了他。“算了!你就不要為難他了。他們主家也不容易,這一趟遇著這麽些事,隻怕又不知要虧多少呢!”俞仁因為與這船主共同經曆了那天大海上的風浪之險,便不想多為難他。
那夥計向俞仁行了個禮,轉身便走了。
夥計走後,俞仁出了房間。並吩咐曹安,收拾收拾,準備明天出發。
“去哪兒啊?是迴南京了嗎?”曹安問。
“不,去福寧。”俞仁道。
“去福寧幹嘛?”
“沒銀子了啊!”俞仁沒好氣的道。心說,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沒銀子去福寧幹嘛?”沒想到曹安還是要刨根問底。
“自然是去找我二叔俞總兵。我這幾天可打聽清楚了。人都說我這位俞二叔家中有錢。而且為人也很慷慨。我想隻要咱們上門開口,咱們俞家上一代,本來兄弟子妹也不多。怎麽著,我二叔也得給我周濟個三五百兩的吧!這麽一來,咱們不是又可以在外麵繼續多玩一兩年了嘛!”俞仁得意的說出自己的計劃。
卻沒想到,曹安聽了這話,麵色凝重的向他道,“公子。您這可要想好了。如果您去福寧找二老爺。這銀子固然是可以輕易到手。但隻怕您以後這家可就迴不了了。”
“為什麽?”俞仁不解的問。
“這也怪我。沒跟您說清楚。您失憶了,大概也忘了老爺的脾氣。老爺是向來最不喜歡攀附權貴的。而且他一向不認同二老爺的為官之道。咱們兩家雖然是近親,但已有十餘年沒有往來了。以老爺高傲的脾氣,要是您到二老爺那兒借了一兩銀子,他隻怕也不會饒了您。
反正我是不去。要去您一個人去。我要是跟您去了。迴去,老爺非把我打死不可。”
“我爹,沒這麽古板吧!”俞仁有些不太相信。
“還沒這麽古板?我就說五年前的一件事吧!那一次是我們家的一個老仆老夏。他是從小便跟著老爺的書童。五年前有一次幫老爺迴福建老家辦件事。結果,帶的銀子不夠,正好那一次二老爺在家。見老夏手頭緊,便讓下人拿了十兩銀子送去。老夏本來是不要的。但是他當時因為手頭正有事,沒辦法走的開。
那名二老爺派來的人把銀子放下便走了。等老夏把手頭的事忙完了,趕去要把銀子送還,二老爺他們已經迴福寧了。於是老夏便想著,反正銀子一時也還不了,不如先用著。等迴了南京,拿了銀子,再派人送到福寧,還給二老爺便是。
可是,沒想到這事便被老爺知道了。結果,老爺大發脾氣,把老夏趕出了家門。
我那時還小,但這件事卻記得格外清楚。”
俞仁聽了曹安的話,許久沒有出聲。他在思考一個問題:怎麽我老是這個命,前世遇著個清高自傲的老爹,好容易穿越了一迴,怎麽遇著個老頭子,還更過份呢!看來,我這輩子是注定吃不了現成飯了,要想享受,還得靠自己。
這樣的想著,俞仁慢慢向客棧外踱去。曹安以為俞仁聽了自己的話,還是要堅持去福寧,不由的嚇了一跳。
“公子,您去哪兒?”
“我去街上轉轉。你既然說不能去二叔家誆銀子,我也隻好自己想辦法了。要不然,咱們倆可真隻能乞討迴南京了。”
曹安這才放下心來,跟著俞仁身後,一起出了客棧。
雖然曹安在長樂已呆了好幾天,但這幾天他的心思全花在了吃喝上,還真沒留心這身邊的商機。此時刻意留心,俞仁才發現。其實,長樂雖然是個小縣城,但商機還真是不少。
縣城雖然不大,但卻已經有好多家手工作坊了。這種一般都是近似於後世的義烏的那種前店後廠式的作坊,基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其中,最多的便要數織造了。
雖然大明在東南多處設有織造局,但是官方所辦的織造局,所產絲綢幾乎全是提供給了宮廷或是官府,而自隆慶開關至今已近五十年。東南的海外貿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也促使東南的沿海一帶產生了大量的私人織坊。而這些私人織坊與官方最大的不同便是。私人的織坊裏織的幾乎都是棉布,主要是提供給普通百姓和海商們的;而官方的織造局裏,幾乎無一例外的,織的都是絲綢、錦緞。
由於海商們對棉布的大量需求,也造就了東南絲織行業的繁盛。
轉了大半個縣城,俞仁也看到不少的商機。可是每次摸到口袋裏這僅有的三兩碎銀,他不由的又歎了口氣。這做生意沒有本錢,就是有再好的商機也是白費,俞仁不由的發出如此的感歎。
這時,俞仁想起從前在三言二拍上看到的一個故事。說一個倒黴的商人,靠著朋友支援的三兩銀子,跟著朋友的船到了海外,結果卻鬼使神差的發了一筆橫財。這個故事應該正是發生在大明。
一想到這個故事,俞仁的心便不由的一熱。但是再仔細的對比自己現在與對方的處境,俞仁又理智的知道,這個辦法對自己是不適合的。倒不是他不敢冒這三兩銀子的風險。實在是他在這兒一沒親,二沒友。光憑這三兩銀子,想要到南洋,還不夠付一個人的船費的,更不要說這上麵還有幾個月的吃喝費用。
想到這兒,俞仁不由的輕輕歎了口氣。
“公子,您也不用太著急。我們這點銀子,就光我們兩個坐船到杭州,應該還是差不多的。”曹安道。
“到了杭州怎麽辦呢?你難道讓我去向李小姐開口嗎?莫說我們不知道到了杭州,能不能找到李小姐,就算是找到了,這個口,我也是萬萬開不了的。”俞仁道。
第三十一章 上屋救火
這就是俞仁的性格。從前,他從來沒有遇到過一位讓他心儀的女子,所以,他可以肆無忌憚、可以厚臉皮,可以吃女人的軟飯、花女人的錢。但是,當他慢慢發現自己開始在意李玉時,他便也同時開始慢慢有了自尊心,特別是在她的麵前。他感覺自己現在,越來越不能接受李玉對他的幫助。這一點,似乎跟他老爹又很像了。
“不是。我知道公子不會向李小姐開口。我是說,咱們到了杭州以後,可以再坐船沿運河到鬆江府,到舅爺家去支些迴家的盤纏。舅爺本來跟老爺關係就近,又特別喜歡公子。而且舅爺家家境也不差。您這次出來遊學的二百兩銀子,便是舅爺出的。隻要到了舅爺家,那便等於到了咱們自己家了。”曹安道。
俞仁沒想到曹安打的卻是這個主意,心裏不由的暗讚了一聲:不愧是我的貼身書童,雖然是轉手來的二主子,但仍能這樣的了解我,難得啊!難得!
但是俞仁馬上又想到另一個問題。“可是,從杭州到鬆江府的船錢我們怎麽辦?”
正當俞仁幾人準備上岸時,一艘小船急急的向著他們坐的商船駛過來。然後便見一個男人當先登上了船。此人是一位四十上下的中年人,穿著一身長衫,看樣子像是個儒生。在他的身後,跟著一名大漢。
俞仁看到那大漢的第一眼,便感覺有幾分眼熟。再走近些,他終於想起來,這大漢正是那天在去福州城的路上遇到的那個強盜頭,長的特像李逵的家夥。
當時四人正要下船,見這兩人突然出現,鶯兒趕忙跑上去。“曲先生,你們怎麽來了?”說著,鶯兒將兩人拉到一旁。
俞仁倒不認識這什麽曲先生,他隻對這曲先生身後跟著的那名大漢有興趣。他太像那天在路上遇到的強盜“李逵”了。不,不應該說很像,應該說就是。俞仁肯定的想。於是他指著那大漢,疑惑的向李玉問道,“怎麽?他,跟你們是認識的嗎?”
李玉看了俞仁一眼。“認識啊!他是我們商行裏的一名夥計。隻因長的槐梧,又加上有些力氣,所以有時掌櫃出遠門,也把他一起帶著,當作保鏢。”
“他,他不是那天我們看到的那個強盜頭嗎?”俞仁還有些不太能確定。
“你是說那天打劫李顯忠的那夥強盜嗎?倒真有幾分相像,但絕對不是。這人叫劉強,在我們店裏已經幹了五六年了,他是本福建人,算是知根知底,不可能會是強盜。不過,你這麽一說,我到也記起來,那天的那個強盜頭,似乎確實跟他長的很像。”
李玉正與俞仁討論著這個劉強與強盜時,鶯兒已經匆匆趕了過來。她在李玉的耳邊附耳小聲的說了幾句。李玉的臉色稍變了變。
“怎麽了?”俞仁見李玉突然麵現怒容,忍不住問道。
李玉向著鶯兒吩咐一聲,“你跟他們先去準備吧!我一會兒就來。”
鶯兒答應一聲,轉身跟著曲先生還有那個劉強走了。李玉這才轉過身來,向著俞仁,久久沒有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李玉似乎終於下了決心,她先深吸了口氣,然後道,“不好意思。我家杭州的一個商鋪裏,突然出了點事。需要我馬上去處理。看來,這一趟長樂之遊,隻能俞兄一個人去了。”
其實俞仁從見到那兩個男人上船來找李玉,便知道會有事發生。到方才見到李玉對著自己的那個表情,他也猜到了七八分。可是這時從李玉的口中親耳聽到要分別的話,俞仁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他感覺這心裏便像是一下子被人掏空了一般,不知道怎麽辦了。從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二天起,李玉便一直在他身邊。也正是因為李玉的存在,才讓俞仁暫時忘了他的這次穿越之旅,將要麵臨的各種難題,也讓他對這個古代社會的方方麵麵的不便,不是那麽的在意了。
雖然相處的時候不長,但李玉隱隱已成了俞仁心中生活的一個精神支柱,是他暫時忘卻眼前的實現與煩惱一劑良藥。這一下,李玉突然說要走了,俞仁的心裏一下子感覺有些慌慌的,就好像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去遠方時的心情。
他本想說,我左右也無事,不如便跟你一起去杭州吧!可是轉念一想,這麽說還是不大妥當。
因為,他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這個李玉倒底是幹什麽的。而在她身上所表現出的種種異常,更添加了她身份的神秘感。兩人這幾天的接觸,雖然不能說已是生死之交,可也絕對的不是普通朋友的關係了。
但李玉始終都沒跟俞仁說出她的身份,俞仁預感到,這當中必有蹊蹺。李玉顯然還不想讓他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她似乎在刻意的隱瞞著些什麽。
這一切,俞仁的心裏其實都十分清楚,但是他並不揭穿,也不多問。
最近這兩天,李玉似乎一直都很注意,有話要與鶯兒說,也都盡量的當著俞仁的麵講,以示並不把他當外人。可是現在,李玉並沒有把眼前的這件事告訴俞仁。他知道,這必然是因為李玉覺得這件事不適合讓他知道。
既然如此,如果他再提跟他們一起去杭州,便隻能增加彼此的尷尬,讓李玉為難。所以,俞仁隻是擔心的提了一句。“現在海上的風還沒有停,你們馬上走,會不會有危險?”
李玉擺了擺手。“沒關係了。大風已經過去。再後麵,風會越來越小。我們的船比這船要大,要堅固的多,不會有問題的。”
說到這兒。李玉停住了,她看著俞仁,好像是忘記了說話。俞仁也看著她。兩人的雙眼四目相對,卻都默默無言。
俞仁的前世,從上初中便開始跟班上的女同學談戀愛,前前後後總共戀愛不下二十次。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在哪個女孩身上感受到過那種,讓他難分難舍的感覺。他向來都很瀟灑,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既便偶爾表現出少許的留戀,那也多是裝出來哄女孩子眼淚的。
可是現在,俞仁卻真正開始感受到,那發自內心的難舍。
兩人的雙眼緊緊的交織在一起,似乎有無數的語言要講,又似乎不用一言。他們就這麽站著、看著……
直到鶯兒匆匆走過來,打斷他們的這種專注。
“小姐,曲先生他們都準備好了。我們該走了!”
李玉聽到這話,低下了頭,然後轉身隨著鶯兒慢慢向船下走去。她走出五六步,突然又跑了迴來。然後,李玉從懷裏拿出一麵小旗交給俞仁。
“這個,留給你。記住,隻要是在東南沿海。無論遇到什麽麻煩,隻要你把它拿出來,便會有人出來幫助你的。”
俞仁根本就沒注意到手裏的東西,仍是抬著頭,直直的看著漸漸遠去的李玉主仆。直到,兩人登上了那艘小船,駛出港口不見了……
“公子,他們走了。”曹安在俞仁的身邊提醒著。
“啊!啊!”俞仁這才清醒過來,轉過身準備迴船艙。他感覺自己全身無力,好像剛剛大病了一場。手裏拿著的旗子掉到了甲板上,他也全沒在意。
“公子,旗子掉了。”曹安一旁小聲的提醒著。
俞仁低頭看了看。那掉在甲板上的小旗,正是方才鶯兒拿出來,嚇的鍾六魂飛魄散的那麵旗。
俞仁輕輕蹲下來,看著甲板上的那麵小旗發呆,也不知他是在想旗子,還是在想人。
“公子,咱們不如去城裏走走吧!反正開船還有好幾天。李小姐他們雖然走了。但隻要有緣,相信總有再見的一天的。”曹安看著俞仁魂不守舍的樣子,怕他在船艙裏呆著,給悶壞了。
曹安的幾句安慰話剛一說完,俞仁突然一拍大腿,叫了一聲,“遭了!”
曹安嚇了一跳,忙問,“怎麽了?”
“忘了忘了!完了完了!”
俞仁仍自顧自的說著,把一旁的曹安搞的一頭霧水,又緊張萬分。
“到底怎麽了?”曹安大聲道。
俞仁這才被曹安的聲音驚醒。“啊!我是說,忘了問李小姐家住何處。隻知道她家在漳州,這漳州太大。我們又要到哪兒去找。這下,可如何是好?”
“姻緣自有天定,公子又何必多想。有緣總是會再相見的。”曹安一旁安慰道。
俞仁歎了口氣,“也隻好這麽想了。”說完,他還低聲嘟噥了一句,“要是有手機就好了!”
第三十章 囊中羞澀
“什麽雞?”曹安問。
“啊!我是說,現在要是有隻叫花雞吃就好了。”俞仁這才發現自己的失態。
曹安笑起來,“公子是還想著到杭州去了吧!這叫花雞是杭州的特產,這兒可沒的吃。不過,眼下咱們要是去杭州,這身上的銀子好像不大夠了。”
俞仁突然聽到曹安提到銀子的事,並不在意,不過,這也把他的思緒稍稍拉迴到了現實的軌道。“好。不想了。你說的對,有道是:天涯何處無芳草,美女從來都不少。隻要銀子足夠多,哪裏還怕找不到!”
俞仁吟了一首前世泡妞時作的歪詩,感覺心情好了許多,便當先跳下跳板,“走,進城吃雞去。”
曹安見俞仁一時沉悶、一時開心,也不敢隨便說話,以免又勾起他哪根神經,再不正常起來,隻好老實的跟在他身後。
兩人進了長樂縣城。在靠近碼頭的北門邊找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
接下來的幾天,俞仁是天天大吃大喝,什麽也不想。曹安隻看的憂心忡忡,幾次勸俞仁銀子省著點花,免得不夠迴家的路費。
俞仁卻全不在意。到了第五天,那客船上的夥計來客棧叫他們,說下午船便準備出海了。俞仁這才想起一個問題:現在李玉主仆倆都已走了,自己倆個還有必要去漳州嗎?
想到這個問題,俞仁不由的摸了摸錢袋。這幾天銀子花的快,他現在錢袋裏隻餘下不到三兩的碎銀了。俞仁估計著,要是去漳州,隻怕不見的夠銀子迴來。於是便向夥計道,“算了。我們不去漳州了。你讓你們老大自顧開船就是,不用管我們。”
夥計答應一聲,轉身便要走。曹安卻趕上一步,“呀!你這夥計。我們公子說不去漳州了,難道我們的船錢也一點不退嗎?”
那夥計現出為難的樣子。“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們主家隻吩咐讓小人來叫兩位上船,卻沒提這退銀的事。”
“那我……”曹安還想再說,俞仁抬手阻止了他。“算了!你就不要為難他了。他們主家也不容易,這一趟遇著這麽些事,隻怕又不知要虧多少呢!”俞仁因為與這船主共同經曆了那天大海上的風浪之險,便不想多為難他。
那夥計向俞仁行了個禮,轉身便走了。
夥計走後,俞仁出了房間。並吩咐曹安,收拾收拾,準備明天出發。
“去哪兒啊?是迴南京了嗎?”曹安問。
“不,去福寧。”俞仁道。
“去福寧幹嘛?”
“沒銀子了啊!”俞仁沒好氣的道。心說,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沒銀子去福寧幹嘛?”沒想到曹安還是要刨根問底。
“自然是去找我二叔俞總兵。我這幾天可打聽清楚了。人都說我這位俞二叔家中有錢。而且為人也很慷慨。我想隻要咱們上門開口,咱們俞家上一代,本來兄弟子妹也不多。怎麽著,我二叔也得給我周濟個三五百兩的吧!這麽一來,咱們不是又可以在外麵繼續多玩一兩年了嘛!”俞仁得意的說出自己的計劃。
卻沒想到,曹安聽了這話,麵色凝重的向他道,“公子。您這可要想好了。如果您去福寧找二老爺。這銀子固然是可以輕易到手。但隻怕您以後這家可就迴不了了。”
“為什麽?”俞仁不解的問。
“這也怪我。沒跟您說清楚。您失憶了,大概也忘了老爺的脾氣。老爺是向來最不喜歡攀附權貴的。而且他一向不認同二老爺的為官之道。咱們兩家雖然是近親,但已有十餘年沒有往來了。以老爺高傲的脾氣,要是您到二老爺那兒借了一兩銀子,他隻怕也不會饒了您。
反正我是不去。要去您一個人去。我要是跟您去了。迴去,老爺非把我打死不可。”
“我爹,沒這麽古板吧!”俞仁有些不太相信。
“還沒這麽古板?我就說五年前的一件事吧!那一次是我們家的一個老仆老夏。他是從小便跟著老爺的書童。五年前有一次幫老爺迴福建老家辦件事。結果,帶的銀子不夠,正好那一次二老爺在家。見老夏手頭緊,便讓下人拿了十兩銀子送去。老夏本來是不要的。但是他當時因為手頭正有事,沒辦法走的開。
那名二老爺派來的人把銀子放下便走了。等老夏把手頭的事忙完了,趕去要把銀子送還,二老爺他們已經迴福寧了。於是老夏便想著,反正銀子一時也還不了,不如先用著。等迴了南京,拿了銀子,再派人送到福寧,還給二老爺便是。
可是,沒想到這事便被老爺知道了。結果,老爺大發脾氣,把老夏趕出了家門。
我那時還小,但這件事卻記得格外清楚。”
俞仁聽了曹安的話,許久沒有出聲。他在思考一個問題:怎麽我老是這個命,前世遇著個清高自傲的老爹,好容易穿越了一迴,怎麽遇著個老頭子,還更過份呢!看來,我這輩子是注定吃不了現成飯了,要想享受,還得靠自己。
這樣的想著,俞仁慢慢向客棧外踱去。曹安以為俞仁聽了自己的話,還是要堅持去福寧,不由的嚇了一跳。
“公子,您去哪兒?”
“我去街上轉轉。你既然說不能去二叔家誆銀子,我也隻好自己想辦法了。要不然,咱們倆可真隻能乞討迴南京了。”
曹安這才放下心來,跟著俞仁身後,一起出了客棧。
雖然曹安在長樂已呆了好幾天,但這幾天他的心思全花在了吃喝上,還真沒留心這身邊的商機。此時刻意留心,俞仁才發現。其實,長樂雖然是個小縣城,但商機還真是不少。
縣城雖然不大,但卻已經有好多家手工作坊了。這種一般都是近似於後世的義烏的那種前店後廠式的作坊,基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其中,最多的便要數織造了。
雖然大明在東南多處設有織造局,但是官方所辦的織造局,所產絲綢幾乎全是提供給了宮廷或是官府,而自隆慶開關至今已近五十年。東南的海外貿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也促使東南的沿海一帶產生了大量的私人織坊。而這些私人織坊與官方最大的不同便是。私人的織坊裏織的幾乎都是棉布,主要是提供給普通百姓和海商們的;而官方的織造局裏,幾乎無一例外的,織的都是絲綢、錦緞。
由於海商們對棉布的大量需求,也造就了東南絲織行業的繁盛。
轉了大半個縣城,俞仁也看到不少的商機。可是每次摸到口袋裏這僅有的三兩碎銀,他不由的又歎了口氣。這做生意沒有本錢,就是有再好的商機也是白費,俞仁不由的發出如此的感歎。
這時,俞仁想起從前在三言二拍上看到的一個故事。說一個倒黴的商人,靠著朋友支援的三兩銀子,跟著朋友的船到了海外,結果卻鬼使神差的發了一筆橫財。這個故事應該正是發生在大明。
一想到這個故事,俞仁的心便不由的一熱。但是再仔細的對比自己現在與對方的處境,俞仁又理智的知道,這個辦法對自己是不適合的。倒不是他不敢冒這三兩銀子的風險。實在是他在這兒一沒親,二沒友。光憑這三兩銀子,想要到南洋,還不夠付一個人的船費的,更不要說這上麵還有幾個月的吃喝費用。
想到這兒,俞仁不由的輕輕歎了口氣。
“公子,您也不用太著急。我們這點銀子,就光我們兩個坐船到杭州,應該還是差不多的。”曹安道。
“到了杭州怎麽辦呢?你難道讓我去向李小姐開口嗎?莫說我們不知道到了杭州,能不能找到李小姐,就算是找到了,這個口,我也是萬萬開不了的。”俞仁道。
第三十一章 上屋救火
這就是俞仁的性格。從前,他從來沒有遇到過一位讓他心儀的女子,所以,他可以肆無忌憚、可以厚臉皮,可以吃女人的軟飯、花女人的錢。但是,當他慢慢發現自己開始在意李玉時,他便也同時開始慢慢有了自尊心,特別是在她的麵前。他感覺自己現在,越來越不能接受李玉對他的幫助。這一點,似乎跟他老爹又很像了。
“不是。我知道公子不會向李小姐開口。我是說,咱們到了杭州以後,可以再坐船沿運河到鬆江府,到舅爺家去支些迴家的盤纏。舅爺本來跟老爺關係就近,又特別喜歡公子。而且舅爺家家境也不差。您這次出來遊學的二百兩銀子,便是舅爺出的。隻要到了舅爺家,那便等於到了咱們自己家了。”曹安道。
俞仁沒想到曹安打的卻是這個主意,心裏不由的暗讚了一聲:不愧是我的貼身書童,雖然是轉手來的二主子,但仍能這樣的了解我,難得啊!難得!
但是俞仁馬上又想到另一個問題。“可是,從杭州到鬆江府的船錢我們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