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跟李顯忠說完這句,見他沒反映,不由的氣惱的將小丫頭鶯兒推到一旁,自己坐到長凳當中,還順手將站在一旁的俞仁也拉到她邊上坐下。然後,看也不看李顯忠一眼,便去聽台上的先生說書去了。
俞仁終於得嚐所願,那緊貼在自己身邊的美女豐盈的肌膚,此時與自己隻隔著幾塊布,他能夠清晰的感受到臀下的柔軟彈性。
俞仁陶醉了,他完全忘了李顯忠的存生,眼裏、心裏,隻有這位身邊的伊人。他感覺自己能夠清晰的聽到李玉的唿吸,甚至於她的心跳。
要是在以前,有這樣美女主動靠近的好機會,俞仁早上下其手了。可是今天,也不知為什麽,當李玉拉著他的手與自己並肩坐下時。俞仁反而緊張起來。方才他拉李玉的手時,他一點也不緊張,可是這迴李玉主動拉起他的手時,他反而緊張起來。
李玉與俞仁並肩坐下後,俞仁便像是一個初次與女孩約會的雛兒,老老實實的端坐在那兒,連身子也不敢歪一下。
看的小丫頭鶯兒也是大為奇怪。在她的想來,俞仁這個大色狼得著這麽個好機會,那還不得寸進尺啊!說不定,小姐一世的名節便要在今晚毀在這小子手裏。可沒想到,俞仁居然能夠如此的老實。這讓小丫頭第一次對俞仁的印象有所改觀,她的臉上不由的浮出一絲淺笑。
一扭頭,鶯兒看到仍像根竹杆一樣戳在他們麵前的李顯忠。小丫頭馬上又板起了臉,像是對家裏的下人一樣喝道,“你怎麽還沒走?”
李顯忠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人敢對他這麽不客氣的說過話。他雖然臉皮厚,但在接連的被一個小丫環嗬斥後,他的臉上倒底還是掛不住了。於是,李顯忠發出一聲冷哼,便甩袖走了。
李顯忠雖然走了,卻暗中派了李六,悄悄盯著李玉與俞仁他們的一舉一動。
俞仁三人聽完這段趙匡胤千裏送京娘,都是大為感歎,鶯兒一麵大罵趙匡胤是個無情無義的大壞蛋,一麵拚命的啃著手裏的一塊雞翅,好像那塊雞翅便是趙匡胤一樣。李玉卻不說話,她隻是用她那少有的憂鬱眼神看著俞仁。好像是在說:你不會也像他那樣待我吧!
俞仁也看著李玉,他還是第一次如此認真的看一個女孩的眼睛。俞仁發現,其實一個女人的全身,最美的地方並不是她的臉,更不是她的身材,而是那雙會說話的眼睛。一雙美麗的眼睛,可以讓一位相貌平庸的女孩,擁有不同一般的氣質。而一雙糟糕的眼睛,也可以毀掉一位美女,使她落入平庸。
俞仁的麵前是一位美女,她所擁有的那雙眼,更是像一對魔球,擁有著無窮的魔力,吸引著俞仁,使他不能自拔。
園子裏,眾人多已散去,俞仁與李玉卻還在那兒相對而坐。四目相對,周身往來的人們就好像都不存在了,此時在兩人的眼裏,就隻剩下對方。時間,在這刻也仿佛停止了下來。
鶯兒在一旁小聲的提醒著:“小姐,咱們也該走了。”
俞仁這才迴過神來,他難得的臉上露出一絲羞紅,仿佛又迴到了當年初戀時的感覺;有羞澀、有甜蜜。李玉的臉,也是紅紅的。她低著頭,一想到自己方才的失態,更是羞的恨不能找個地縫鑽下去。
還好,這時候,小丫頭鶯兒很識趣,並沒有乘機調侃她的小姐。李玉就這樣心慌意亂的,跟在俞仁身後,走出了乾坤園。她不敢抬頭再看麵前的這個男人,理智告訴她,如果她再多看幾眼那雙眼睛,她必會深深的陷入其中,再也不能自拔。
三人出了乾坤園,一直都不說話。這樣的默默的一直走了兩條街,鶯兒才悄聲問了一句:“小姐,還去東街吃夜宵嗎?”
李玉向鶯兒輕輕一笑,卻不說話,隻是拿眼望著俞仁,那意思再明顯不過。就是:你別問我,問他就行。
小丫頭也是個乖巧的人,忙轉向俞仁,“俞相公,咱們還去吃夜宵嗎?”
俞仁似乎還沉浸在某種情緒裏,沒醒過來,突然聽到鶯兒問他,忙問了一句:“啊?夜校?什麽夜校?”
李玉與鶯兒見他這副憨傻的樣子,與前麵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的形象簡直就是判若兩人,不由的都輕笑起來。
“俞相公,您在想什麽呢?我是問您,咱們還要不要去東街吃夜宵。”
俞仁恍然,“噢!原來是這事。去,當然要去。鬧了這半天,我肚子早就餓了。你們不去,我還要去呢!”
“那您也不早說,都走過了才講。我還以為您不打算去了呢!”鶯兒嘟噥了一句道。
“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的錯。那麽,就請姑娘調頭,仍幫我們頭前帶路吧!”
鶯兒看了李玉一眼,道:“算了,大人不記小人過。看在我們小姐的麵子上,就再原諒你一次吧!”說完,便忍不住偷笑起來。
李玉輕拍了鶯兒一下,小聲說了一句:“看把你得意的。”
三人於是向迴走了半條街,然後向北又轉了一條街,便來到了東街。這條街上果然十分熱鬧。雖然時間已經不早,但仍可以看到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這些人來這兒大多是為吃而來。
因為這東街在福州城最是有名,便相當於現代的美食街。隻是這條街隻有晚上才開,因為這些賣各色美食的店家都是些支攤的小販,待到天黑,他們才支開攤子。放上幾張小凳、幾張桌子便可營業了。
你別看條件簡陋,來吃的人還真不少。起初隻是一些普通的平民來吃,後來漸漸的有些世家子弟也時常悄悄跑來吃。隻是這些人來的時候多數並不結伴,必竟他們都是有身份的人,跑這種路邊攤來吃飯,讓其他朋友看到,麵子上過不去;但又受不住這兒美食的誘惑。
三人來到一個掛著個“千裏香混沌”的攤子前坐了下來。這家攤前共有三張小桌,這時候大概是因為夜有些深了,已然沒有客人。鶯兒一進攤子便熟練的掏出九個銅錢擺到桌上,對著攤主道:“大叔,來三碗混沌。”
那攤主是位五十上下的半老頭子,旁邊還有位打下手的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可能是他女兒或孫女。老頭正在灶上忙著,並不迴身。“好嘞!還是兩碗嗎?兩位姑娘可是有日子沒來了。”
“這迴是三碗,大叔。我們家添丁了!”鶯兒大聲道,說完,還故意的看了俞仁一眼。鬧的一旁的李玉臉又紅起來,伸手便要來打她。
“是嗎?添丁啦?那我老頭子可要恭喜小姐了。小老兒也得好好瞧瞧!”說著老頭轉過身,仔細打量起俞仁來。
老頭子拿著選婿的眼光,上下左右的仔細將俞仁打量了一遍。俞仁真懷疑,這老頭隻怕連自己穿什麽內褲都研究的清清楚楚了(當然,這個時代是沒有內褲這種東西的。)。
老頭打量完俞仁,輕輕歎口氣道:“兩位小姐要是不怪罪,容小老兒說句不該當的話。”
第二十一章 公子遭耍
李玉向老頭笑了笑,“您老人家又何必跟我這麽客氣。”
老頭這才道,“看這位小哥,人物倒是個難得的。怕隻怕咱們這小廟容不下啊!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小姐莫要忘了!”說完,老頭自迴灶上去忙活他的去了。
李玉突然聽到老頭的這句話,那原來掛在臉上的笑容,便漸漸的有些僵硬起來。她看了一眼與她側身相坐的俞仁。那一眼,再不是方才那般的柔情無限,倒反而更多了幾分的憂鬱。
俞仁也被這老頭子突然的幾句話說的有些莫名其妙,也不知這攤主跟李玉她們是什麽關係。聽口氣似乎十分熟,並不隻是店家與客人的關係。但他也不好問,隻好暗暗留心。
老頭剛把三碗混沌端上來,便見攤子裏又進來兩人。俞仁聽到身後腳步聲,也跟著迴頭去看,原來正是剛在乾坤園裏甩掉的李顯忠與李六。
那李顯忠一進鋪子,便在俞仁他們旁邊的一張小桌上坐下來。然後突然迴頭,裝作剛剛發現的樣子向李玉道:“呀!真巧啊!沒想到乾坤園裏才剛剛分手,我們又在這兒遇上了。有緣、真是有緣。”
李顯忠厚著臉皮講完這話,還沒等李玉他們三人迴話,一旁的攤主卻先開口了。
“有緣個屁。依我說,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還算不多!”
鶯兒一聽大笑。“大叔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
李顯忠見這攤主對自己也出言不遜,便要發威,但轉頭看見李玉正戒備的看著自己,那意思明顯是在說,你別亂來啊!李顯忠一見李玉的眼神,便馬上改了主意。他從懷裏掏出一塊足有五兩的銀子,放到桌上,向著攤主道:“上兩碗混沌,不用找了。”
這是李顯忠慣用的手段。他是個聰明人,方才李玉的那一眼的含義,他早看懂了。既然李玉不喜歡他用強硬手段,那他就另換一招殺手鐧便是。當然,這一招“糖衣炮彈”,他從前每次用這招,都是在些大人物身上,這還是他第一次在一個小販身上用。如果不是因為李玉的關係,他根本不屑與這種人說話。
雖然李顯忠很給這攤主麵子,可沒想到這老頭卻很不賣李顯忠的麵子。他連銀子看也不看一眼,便直接道:“混沌賣完了。”
李顯忠平白受了這氣,卻又礙於李玉的麵子不能發作,便起身要走。但當他站起來看了李玉一眼後,便又改變了主意。在他的眼中,李玉便像是一件人間至寶,他又怎舍的拋下這件至寶拂袖而去呢!但是,他已經站起來了,不走卻又尷尬。李顯忠正在那兒猶豫不決時。鶯兒卻笑著站了起來。
“李公子想吃混沌是吧?我這兒的兩碗讓給你吧!五兩銀子一碗。”
李顯忠一聽,高興萬分,忙不迭的把那桌上的銀子送到小丫頭鶯兒的麵前,然後又掏出五兩補足。
“多謝姑娘!”
鶯兒笑盈盈的接過銀子,將兩碗混沌擺到李顯忠的桌前。道,“沒想到李公子這樣的人也能改了性子,居然可以屈尊到這種小地方來,真是難得。我們家小姐最是喜歡那些體恤下民的人,對那些個仗勢欺人的惡人最是不齒。李公子可以知錯就改、從善如流,倒也真不容易。難得、難得啊!”
鶯兒說完這幾句話,便退迴到了自己的桌前,向著李玉道:“小姐,您不是說想要吃趙記的湯圓嗎?我這就去給您買去。想來這會兒,他們家應該還沒有關門。”
一旁的李顯忠突然得了鶯兒的這一翻誇獎,不由的心花怒放,這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情。他自從上次在杭州遇見李玉,便一直纏著她們。這對主仆一個比一個兇,就從來沒給過他好臉色看,這可是大姑娘上轎頭一迴。
在他的心裏,這可是比天降祥瑞都還要難得的好事。李顯忠認定,這是李玉借丫環之口,對他間接的示好。如今,聽到鶯兒說要去買湯圓,李顯忠趕緊站起來。他決心要好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給自己在李玉心中的印象再加上幾分。“這種小事哪用勞動姑娘。我讓李六去辦就行了。”說著,便向李六一招手。
鶯兒故意看了李六一眼,歎了口氣道:“還是算了吧!那趙家娘子是個膽小的,就他這一副兇樣子,還跨著刀,隻怕人家還沒見他進門,便給嚇跑了。還是我自己去吧!”
李顯忠一心想要表現,一聽這話,忙上來攔住:“姑娘說的有理。這樣,我親自去買。”說完,也不等鶯兒同意,便摘下腰間的佩劍遞給李六,飛一樣的出門去了。
李六捧著少爺的寶劍,一時不知是跟還是不跟。隻好在身後喊:“少爺、少爺,那我怎麽辦?”
“你在這兒等我,我一會兒便迴。”說完,李顯忠匆匆去了。
鶯兒一等李顯忠出門,馬上悄悄向那攤主的女兒招手,然後附耳跟她悄悄講了些什麽。那攤主女兒聽了鶯兒的話後,便立時放下了手中的活,從後麵悄悄走了。
李顯忠出了攤鋪這才想起忘了問鶯兒,這趙記湯圓是在什麽地方了。
好在這條街不算長,李顯忠決定不迴去問了,他怕鶯兒說他:這點小事也辦不好!心想,就這麽長的街,我一家家的找也就是了!
找了大半天,李顯忠這才在最靠街角的地方找到了一家小攤鋪,鋪子前麵果然掛著“趙記湯圓”字樣的一麵小旗子。李顯忠一見這麵招牌旗,不由的大喜。趕緊跨進鋪子。
此時的鋪子裏已經開始收攤了,一個婦人背向著門外。聽到李顯忠走進來,便頭也不迴的道:“客官去別家吧!我們已經收攤了。”
李顯忠沒有出去。他這可是第一次替李玉辦事。要是連這點小事也辦不好,那還不讓鶯兒那小丫頭給看偏了啊!自己也就更莫想與李玉更進一步了。雖然攤主說收攤了,但李顯忠相信自己有辦法可以讓她給自己做兩碗湯圓。
有錢能使鬼推磨嘛!不就是兩碗湯圓嘛!李顯忠相信這點小事還難不倒他。
李顯忠向著仍背向著自己的攤主道:“店家見諒。我有個朋友就想吃你家的湯圓。我出五兩銀子,您給我做兩碗吧!”
那攤主一聽說是五兩銀子買兩碗湯圓,果然轉過身來。要知道,按正常價,這五兩銀子可以買一千多碗了。李顯忠看到攤主臉上露出的詫異的神情,心裏十分滿意。
可是讓李顯忠意外的是,那攤主也隻是詫異的看了他一眼,便又迴過身去做自己的事去了。李顯忠這下子可是大受傷害了。他於是二話不說,拿出錢袋,取出一塊十兩的銀子重重的拍到桌上,響亮的說了一句:“十兩。”
那攤主又迴過身看了一眼李顯忠,又看了看桌上放著的銀子,然後淡淡的道:“客官今天一定要買這兩碗湯圓嗎?”
“一定要買。”
“當真要買?”
“當真要買!”李顯忠堅定的道。
那攤主又看了看李顯忠,歎了口氣,道:“算了吧!我勸客官還是別買了。這兩碗湯圓太貴,您老買不起。”
李顯忠一聽這話,大怒!
“什麽,你這兩碗湯圓莫非是金子做的不成,還有我買不起的,就算是金子做的,我今兒個也買定了。你出個價,看我買不買的起!”
那攤主見李顯忠決心要買,這才迴過身來,向他道:“我這兩碗湯圓雖然不是金子做的,但那也是貴比黃金。我們這條街上的人做生意,向來有個規矩,如果收了攤,那便一定不能再重開的。要是再重開,那以後便不能再在這條街上做了。我今天要是為公子破了例,那我這往後的生意可就沒的做了。所以我說我這兩碗湯圓貴。倒不是小人我貪。”
李顯忠沒想到這攤主是因為這原因才不給自己做湯圓的,這心裏的火倒也消了大半。隻是今晚這兩碗湯圓他是無論如何也要買到手的。於是,他向攤主道:“就請攤主開個價吧!多少銀子,你才肯重開這攤。”
那攤主翹起了兩個手指道,“沒六十兩,我絕不能開這個攤。”
李顯忠想都沒想,便把手裏的錢袋全數倒了出來,正好六十兩。那攤主走上前,將這六十兩銀子仔細的數過,然後一一收進錢袋,這才向李顯忠道:“您老人家請稍做,我這就給您開攤做湯圓去。”
李顯忠終於鬆了口氣。
第二十二章 主仆同難
不一會兒,攤主端著兩碗香噴噴的湯圓走出來,放到李顯忠的麵前。
“湯圓來嘍!您老慢用。”說著攤主便轉身走了。李顯忠一見湯圓上來了,心情也有些激動,這可是他花了大價錢買來的啊!兩碗湯圓,都快趕上兩支千年老參了。
但是,即便如此,李顯忠也並不後悔,反而有幾分得意。正所謂:千金一擲為紅顏嘛!這點銀子又算的了什麽。見攤主終於送上了湯圓,李顯忠趕緊端起來就要走。可他這一端便趕緊又把手給縮了迴去,因為碗太燙了,根本不能上手。
李顯忠在桌上找了一圈,也沒找著一個可以端碗的東西,隻好又去後麵找攤主。
那攤主正在洗碗,見李顯忠又來了,不由的有些詫異。“怎麽,客官?莫非不好吃嗎?”
李顯忠也不與她多話,隻是四處看,見到一個剛洗好的托盤擺在一旁,便趕緊拿在手裏。跨步就走。
那老板才說了一句:“公子,那……”李顯忠早已拿著托盤走了。
李顯忠怕李玉等的急了,拿著托盤托起兩碗湯圓便急急的往迴趕。可他才走出攤子沒幾步,就聽得“咣當”一聲響。
李顯忠手裏的托盤與兩碗湯圓一起掉到了地上,灑的他袍子上也滿是湯水。還好現在是冬天,李顯忠穿的是厚袍子,倒沒燙著。可這一身的狼狽卻是免不了的。李顯忠這個火啊!可是卻又無法發泄。托盤是他自己拿的,卻又怨不得攤主。
當然,要是在以往,他才不會管這事是不是該怨攤主呢!自己用他的東西,結果弄的一身狼狽,必會立馬將攤主痛打一頓。可是現在不同。他現在好容易剛剛在李玉的心中印象有所改觀,他不想為了一件小情又再讓李玉改變對他的看法。
這時,攤主聽到聲音,也已經走了出來。見到這情景,攤主趕緊上去幫忙。“公子您也太急了些。我剛才話還沒講完呢!您便跑了。我是想告訴您,那托盤是壞的。”
李顯忠沒有說話,強忍著心中的怒氣。那攤主倒是識趣的很,匆匆收拾了幾下,便向李顯忠道,“公子您也別急。我這就給您再重做兩碗。這兩碗算是小人免費送您的。”說著,攤主匆匆跑迴鋪子裏做湯圓去了。
不一會兒,攤主便把兩碗重新做好的湯圓,用一個新托盤送到李顯忠的手裏。李顯忠脫下外袍。這迴有了上次的教訓,他不再莽撞,而是小心的托著盤子慢慢向迴走。
俞仁終於得嚐所願,那緊貼在自己身邊的美女豐盈的肌膚,此時與自己隻隔著幾塊布,他能夠清晰的感受到臀下的柔軟彈性。
俞仁陶醉了,他完全忘了李顯忠的存生,眼裏、心裏,隻有這位身邊的伊人。他感覺自己能夠清晰的聽到李玉的唿吸,甚至於她的心跳。
要是在以前,有這樣美女主動靠近的好機會,俞仁早上下其手了。可是今天,也不知為什麽,當李玉拉著他的手與自己並肩坐下時。俞仁反而緊張起來。方才他拉李玉的手時,他一點也不緊張,可是這迴李玉主動拉起他的手時,他反而緊張起來。
李玉與俞仁並肩坐下後,俞仁便像是一個初次與女孩約會的雛兒,老老實實的端坐在那兒,連身子也不敢歪一下。
看的小丫頭鶯兒也是大為奇怪。在她的想來,俞仁這個大色狼得著這麽個好機會,那還不得寸進尺啊!說不定,小姐一世的名節便要在今晚毀在這小子手裏。可沒想到,俞仁居然能夠如此的老實。這讓小丫頭第一次對俞仁的印象有所改觀,她的臉上不由的浮出一絲淺笑。
一扭頭,鶯兒看到仍像根竹杆一樣戳在他們麵前的李顯忠。小丫頭馬上又板起了臉,像是對家裏的下人一樣喝道,“你怎麽還沒走?”
李顯忠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人敢對他這麽不客氣的說過話。他雖然臉皮厚,但在接連的被一個小丫環嗬斥後,他的臉上倒底還是掛不住了。於是,李顯忠發出一聲冷哼,便甩袖走了。
李顯忠雖然走了,卻暗中派了李六,悄悄盯著李玉與俞仁他們的一舉一動。
俞仁三人聽完這段趙匡胤千裏送京娘,都是大為感歎,鶯兒一麵大罵趙匡胤是個無情無義的大壞蛋,一麵拚命的啃著手裏的一塊雞翅,好像那塊雞翅便是趙匡胤一樣。李玉卻不說話,她隻是用她那少有的憂鬱眼神看著俞仁。好像是在說:你不會也像他那樣待我吧!
俞仁也看著李玉,他還是第一次如此認真的看一個女孩的眼睛。俞仁發現,其實一個女人的全身,最美的地方並不是她的臉,更不是她的身材,而是那雙會說話的眼睛。一雙美麗的眼睛,可以讓一位相貌平庸的女孩,擁有不同一般的氣質。而一雙糟糕的眼睛,也可以毀掉一位美女,使她落入平庸。
俞仁的麵前是一位美女,她所擁有的那雙眼,更是像一對魔球,擁有著無窮的魔力,吸引著俞仁,使他不能自拔。
園子裏,眾人多已散去,俞仁與李玉卻還在那兒相對而坐。四目相對,周身往來的人們就好像都不存在了,此時在兩人的眼裏,就隻剩下對方。時間,在這刻也仿佛停止了下來。
鶯兒在一旁小聲的提醒著:“小姐,咱們也該走了。”
俞仁這才迴過神來,他難得的臉上露出一絲羞紅,仿佛又迴到了當年初戀時的感覺;有羞澀、有甜蜜。李玉的臉,也是紅紅的。她低著頭,一想到自己方才的失態,更是羞的恨不能找個地縫鑽下去。
還好,這時候,小丫頭鶯兒很識趣,並沒有乘機調侃她的小姐。李玉就這樣心慌意亂的,跟在俞仁身後,走出了乾坤園。她不敢抬頭再看麵前的這個男人,理智告訴她,如果她再多看幾眼那雙眼睛,她必會深深的陷入其中,再也不能自拔。
三人出了乾坤園,一直都不說話。這樣的默默的一直走了兩條街,鶯兒才悄聲問了一句:“小姐,還去東街吃夜宵嗎?”
李玉向鶯兒輕輕一笑,卻不說話,隻是拿眼望著俞仁,那意思再明顯不過。就是:你別問我,問他就行。
小丫頭也是個乖巧的人,忙轉向俞仁,“俞相公,咱們還去吃夜宵嗎?”
俞仁似乎還沉浸在某種情緒裏,沒醒過來,突然聽到鶯兒問他,忙問了一句:“啊?夜校?什麽夜校?”
李玉與鶯兒見他這副憨傻的樣子,與前麵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的形象簡直就是判若兩人,不由的都輕笑起來。
“俞相公,您在想什麽呢?我是問您,咱們還要不要去東街吃夜宵。”
俞仁恍然,“噢!原來是這事。去,當然要去。鬧了這半天,我肚子早就餓了。你們不去,我還要去呢!”
“那您也不早說,都走過了才講。我還以為您不打算去了呢!”鶯兒嘟噥了一句道。
“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的錯。那麽,就請姑娘調頭,仍幫我們頭前帶路吧!”
鶯兒看了李玉一眼,道:“算了,大人不記小人過。看在我們小姐的麵子上,就再原諒你一次吧!”說完,便忍不住偷笑起來。
李玉輕拍了鶯兒一下,小聲說了一句:“看把你得意的。”
三人於是向迴走了半條街,然後向北又轉了一條街,便來到了東街。這條街上果然十分熱鬧。雖然時間已經不早,但仍可以看到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這些人來這兒大多是為吃而來。
因為這東街在福州城最是有名,便相當於現代的美食街。隻是這條街隻有晚上才開,因為這些賣各色美食的店家都是些支攤的小販,待到天黑,他們才支開攤子。放上幾張小凳、幾張桌子便可營業了。
你別看條件簡陋,來吃的人還真不少。起初隻是一些普通的平民來吃,後來漸漸的有些世家子弟也時常悄悄跑來吃。隻是這些人來的時候多數並不結伴,必竟他們都是有身份的人,跑這種路邊攤來吃飯,讓其他朋友看到,麵子上過不去;但又受不住這兒美食的誘惑。
三人來到一個掛著個“千裏香混沌”的攤子前坐了下來。這家攤前共有三張小桌,這時候大概是因為夜有些深了,已然沒有客人。鶯兒一進攤子便熟練的掏出九個銅錢擺到桌上,對著攤主道:“大叔,來三碗混沌。”
那攤主是位五十上下的半老頭子,旁邊還有位打下手的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可能是他女兒或孫女。老頭正在灶上忙著,並不迴身。“好嘞!還是兩碗嗎?兩位姑娘可是有日子沒來了。”
“這迴是三碗,大叔。我們家添丁了!”鶯兒大聲道,說完,還故意的看了俞仁一眼。鬧的一旁的李玉臉又紅起來,伸手便要來打她。
“是嗎?添丁啦?那我老頭子可要恭喜小姐了。小老兒也得好好瞧瞧!”說著老頭轉過身,仔細打量起俞仁來。
老頭子拿著選婿的眼光,上下左右的仔細將俞仁打量了一遍。俞仁真懷疑,這老頭隻怕連自己穿什麽內褲都研究的清清楚楚了(當然,這個時代是沒有內褲這種東西的。)。
老頭打量完俞仁,輕輕歎口氣道:“兩位小姐要是不怪罪,容小老兒說句不該當的話。”
第二十一章 公子遭耍
李玉向老頭笑了笑,“您老人家又何必跟我這麽客氣。”
老頭這才道,“看這位小哥,人物倒是個難得的。怕隻怕咱們這小廟容不下啊!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小姐莫要忘了!”說完,老頭自迴灶上去忙活他的去了。
李玉突然聽到老頭的這句話,那原來掛在臉上的笑容,便漸漸的有些僵硬起來。她看了一眼與她側身相坐的俞仁。那一眼,再不是方才那般的柔情無限,倒反而更多了幾分的憂鬱。
俞仁也被這老頭子突然的幾句話說的有些莫名其妙,也不知這攤主跟李玉她們是什麽關係。聽口氣似乎十分熟,並不隻是店家與客人的關係。但他也不好問,隻好暗暗留心。
老頭剛把三碗混沌端上來,便見攤子裏又進來兩人。俞仁聽到身後腳步聲,也跟著迴頭去看,原來正是剛在乾坤園裏甩掉的李顯忠與李六。
那李顯忠一進鋪子,便在俞仁他們旁邊的一張小桌上坐下來。然後突然迴頭,裝作剛剛發現的樣子向李玉道:“呀!真巧啊!沒想到乾坤園裏才剛剛分手,我們又在這兒遇上了。有緣、真是有緣。”
李顯忠厚著臉皮講完這話,還沒等李玉他們三人迴話,一旁的攤主卻先開口了。
“有緣個屁。依我說,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還算不多!”
鶯兒一聽大笑。“大叔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
李顯忠見這攤主對自己也出言不遜,便要發威,但轉頭看見李玉正戒備的看著自己,那意思明顯是在說,你別亂來啊!李顯忠一見李玉的眼神,便馬上改了主意。他從懷裏掏出一塊足有五兩的銀子,放到桌上,向著攤主道:“上兩碗混沌,不用找了。”
這是李顯忠慣用的手段。他是個聰明人,方才李玉的那一眼的含義,他早看懂了。既然李玉不喜歡他用強硬手段,那他就另換一招殺手鐧便是。當然,這一招“糖衣炮彈”,他從前每次用這招,都是在些大人物身上,這還是他第一次在一個小販身上用。如果不是因為李玉的關係,他根本不屑與這種人說話。
雖然李顯忠很給這攤主麵子,可沒想到這老頭卻很不賣李顯忠的麵子。他連銀子看也不看一眼,便直接道:“混沌賣完了。”
李顯忠平白受了這氣,卻又礙於李玉的麵子不能發作,便起身要走。但當他站起來看了李玉一眼後,便又改變了主意。在他的眼中,李玉便像是一件人間至寶,他又怎舍的拋下這件至寶拂袖而去呢!但是,他已經站起來了,不走卻又尷尬。李顯忠正在那兒猶豫不決時。鶯兒卻笑著站了起來。
“李公子想吃混沌是吧?我這兒的兩碗讓給你吧!五兩銀子一碗。”
李顯忠一聽,高興萬分,忙不迭的把那桌上的銀子送到小丫頭鶯兒的麵前,然後又掏出五兩補足。
“多謝姑娘!”
鶯兒笑盈盈的接過銀子,將兩碗混沌擺到李顯忠的桌前。道,“沒想到李公子這樣的人也能改了性子,居然可以屈尊到這種小地方來,真是難得。我們家小姐最是喜歡那些體恤下民的人,對那些個仗勢欺人的惡人最是不齒。李公子可以知錯就改、從善如流,倒也真不容易。難得、難得啊!”
鶯兒說完這幾句話,便退迴到了自己的桌前,向著李玉道:“小姐,您不是說想要吃趙記的湯圓嗎?我這就去給您買去。想來這會兒,他們家應該還沒有關門。”
一旁的李顯忠突然得了鶯兒的這一翻誇獎,不由的心花怒放,這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情。他自從上次在杭州遇見李玉,便一直纏著她們。這對主仆一個比一個兇,就從來沒給過他好臉色看,這可是大姑娘上轎頭一迴。
在他的心裏,這可是比天降祥瑞都還要難得的好事。李顯忠認定,這是李玉借丫環之口,對他間接的示好。如今,聽到鶯兒說要去買湯圓,李顯忠趕緊站起來。他決心要好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給自己在李玉心中的印象再加上幾分。“這種小事哪用勞動姑娘。我讓李六去辦就行了。”說著,便向李六一招手。
鶯兒故意看了李六一眼,歎了口氣道:“還是算了吧!那趙家娘子是個膽小的,就他這一副兇樣子,還跨著刀,隻怕人家還沒見他進門,便給嚇跑了。還是我自己去吧!”
李顯忠一心想要表現,一聽這話,忙上來攔住:“姑娘說的有理。這樣,我親自去買。”說完,也不等鶯兒同意,便摘下腰間的佩劍遞給李六,飛一樣的出門去了。
李六捧著少爺的寶劍,一時不知是跟還是不跟。隻好在身後喊:“少爺、少爺,那我怎麽辦?”
“你在這兒等我,我一會兒便迴。”說完,李顯忠匆匆去了。
鶯兒一等李顯忠出門,馬上悄悄向那攤主的女兒招手,然後附耳跟她悄悄講了些什麽。那攤主女兒聽了鶯兒的話後,便立時放下了手中的活,從後麵悄悄走了。
李顯忠出了攤鋪這才想起忘了問鶯兒,這趙記湯圓是在什麽地方了。
好在這條街不算長,李顯忠決定不迴去問了,他怕鶯兒說他:這點小事也辦不好!心想,就這麽長的街,我一家家的找也就是了!
找了大半天,李顯忠這才在最靠街角的地方找到了一家小攤鋪,鋪子前麵果然掛著“趙記湯圓”字樣的一麵小旗子。李顯忠一見這麵招牌旗,不由的大喜。趕緊跨進鋪子。
此時的鋪子裏已經開始收攤了,一個婦人背向著門外。聽到李顯忠走進來,便頭也不迴的道:“客官去別家吧!我們已經收攤了。”
李顯忠沒有出去。他這可是第一次替李玉辦事。要是連這點小事也辦不好,那還不讓鶯兒那小丫頭給看偏了啊!自己也就更莫想與李玉更進一步了。雖然攤主說收攤了,但李顯忠相信自己有辦法可以讓她給自己做兩碗湯圓。
有錢能使鬼推磨嘛!不就是兩碗湯圓嘛!李顯忠相信這點小事還難不倒他。
李顯忠向著仍背向著自己的攤主道:“店家見諒。我有個朋友就想吃你家的湯圓。我出五兩銀子,您給我做兩碗吧!”
那攤主一聽說是五兩銀子買兩碗湯圓,果然轉過身來。要知道,按正常價,這五兩銀子可以買一千多碗了。李顯忠看到攤主臉上露出的詫異的神情,心裏十分滿意。
可是讓李顯忠意外的是,那攤主也隻是詫異的看了他一眼,便又迴過身去做自己的事去了。李顯忠這下子可是大受傷害了。他於是二話不說,拿出錢袋,取出一塊十兩的銀子重重的拍到桌上,響亮的說了一句:“十兩。”
那攤主又迴過身看了一眼李顯忠,又看了看桌上放著的銀子,然後淡淡的道:“客官今天一定要買這兩碗湯圓嗎?”
“一定要買。”
“當真要買?”
“當真要買!”李顯忠堅定的道。
那攤主又看了看李顯忠,歎了口氣,道:“算了吧!我勸客官還是別買了。這兩碗湯圓太貴,您老買不起。”
李顯忠一聽這話,大怒!
“什麽,你這兩碗湯圓莫非是金子做的不成,還有我買不起的,就算是金子做的,我今兒個也買定了。你出個價,看我買不買的起!”
那攤主見李顯忠決心要買,這才迴過身來,向他道:“我這兩碗湯圓雖然不是金子做的,但那也是貴比黃金。我們這條街上的人做生意,向來有個規矩,如果收了攤,那便一定不能再重開的。要是再重開,那以後便不能再在這條街上做了。我今天要是為公子破了例,那我這往後的生意可就沒的做了。所以我說我這兩碗湯圓貴。倒不是小人我貪。”
李顯忠沒想到這攤主是因為這原因才不給自己做湯圓的,這心裏的火倒也消了大半。隻是今晚這兩碗湯圓他是無論如何也要買到手的。於是,他向攤主道:“就請攤主開個價吧!多少銀子,你才肯重開這攤。”
那攤主翹起了兩個手指道,“沒六十兩,我絕不能開這個攤。”
李顯忠想都沒想,便把手裏的錢袋全數倒了出來,正好六十兩。那攤主走上前,將這六十兩銀子仔細的數過,然後一一收進錢袋,這才向李顯忠道:“您老人家請稍做,我這就給您開攤做湯圓去。”
李顯忠終於鬆了口氣。
第二十二章 主仆同難
不一會兒,攤主端著兩碗香噴噴的湯圓走出來,放到李顯忠的麵前。
“湯圓來嘍!您老慢用。”說著攤主便轉身走了。李顯忠一見湯圓上來了,心情也有些激動,這可是他花了大價錢買來的啊!兩碗湯圓,都快趕上兩支千年老參了。
但是,即便如此,李顯忠也並不後悔,反而有幾分得意。正所謂:千金一擲為紅顏嘛!這點銀子又算的了什麽。見攤主終於送上了湯圓,李顯忠趕緊端起來就要走。可他這一端便趕緊又把手給縮了迴去,因為碗太燙了,根本不能上手。
李顯忠在桌上找了一圈,也沒找著一個可以端碗的東西,隻好又去後麵找攤主。
那攤主正在洗碗,見李顯忠又來了,不由的有些詫異。“怎麽,客官?莫非不好吃嗎?”
李顯忠也不與她多話,隻是四處看,見到一個剛洗好的托盤擺在一旁,便趕緊拿在手裏。跨步就走。
那老板才說了一句:“公子,那……”李顯忠早已拿著托盤走了。
李顯忠怕李玉等的急了,拿著托盤托起兩碗湯圓便急急的往迴趕。可他才走出攤子沒幾步,就聽得“咣當”一聲響。
李顯忠手裏的托盤與兩碗湯圓一起掉到了地上,灑的他袍子上也滿是湯水。還好現在是冬天,李顯忠穿的是厚袍子,倒沒燙著。可這一身的狼狽卻是免不了的。李顯忠這個火啊!可是卻又無法發泄。托盤是他自己拿的,卻又怨不得攤主。
當然,要是在以往,他才不會管這事是不是該怨攤主呢!自己用他的東西,結果弄的一身狼狽,必會立馬將攤主痛打一頓。可是現在不同。他現在好容易剛剛在李玉的心中印象有所改觀,他不想為了一件小情又再讓李玉改變對他的看法。
這時,攤主聽到聲音,也已經走了出來。見到這情景,攤主趕緊上去幫忙。“公子您也太急了些。我剛才話還沒講完呢!您便跑了。我是想告訴您,那托盤是壞的。”
李顯忠沒有說話,強忍著心中的怒氣。那攤主倒是識趣的很,匆匆收拾了幾下,便向李顯忠道,“公子您也別急。我這就給您再重做兩碗。這兩碗算是小人免費送您的。”說著,攤主匆匆跑迴鋪子裏做湯圓去了。
不一會兒,攤主便把兩碗重新做好的湯圓,用一個新托盤送到李顯忠的手裏。李顯忠脫下外袍。這迴有了上次的教訓,他不再莽撞,而是小心的托著盤子慢慢向迴走。